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宗祖庭:东林寺


 2008/1/13    下载DOC文档    


  东林寺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为庐山第一名寺。始建于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为莲宗(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所创立,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慧远大师集释、儒、道三家学养于一身,以东晋佛教领袖之资质,于东林寺启建白莲社,感召当时之缁素精英123人,专修念佛三昧,矢志求生安养净土,往生时瑞相昭著,有力地推动了净土宗在中土的弘扬。东林寺遂尔以中国净宗第一道场而誉动中外。唐天宝九年,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前来朝礼,将净土宗教义传至日本,为中日民间友好交往作出了重要贡献。明清以后,东林寺逐渐衰败。

  十届三中全会后,宗教部门请果一法师回东林寺住持。果一法师为净宗祖庭的中兴殚精竭虑。如今的东林寺气势恢宏博大、巍峨峻拔,宛然而成梵刹,祖庭重光,人天共叹。

  1993年,果一上人发愿启建48米的阿弥陀佛像,发愿不久,果一上人而往生,继任住持传印大和尚接续此项事业。经过十年的酝酿,东林大佛工程也动工在即,诸佛欢喜,龙天护持,海众响应,实乃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之盛事,东林祖庭亦必成为世界净业行人心驰神往的道场。

  愿阿弥陀佛接引像早日圆成,于末法之秋,生死苦海,救度有缘众生,共归极乐故园。

南无阿弥陀佛!

   

  虎溪三笑

  据传说东晋时,东林寺主持慧远大师在寺院深居简出,“影不出山,迹不人俗’。他送客或散步,从不逾越寺门前的虎溪。如果过了虎溪,寺后山林中的老虎就会吼叫起来。有一次,诗人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来访,与慧远大师谈得投机。送行时不觉过了虎溪桥,直到后山的老虎发出警告的吼叫,三人才恍然大悟,相视大笑而别。这个“虎溪三笑”的故事,反映了儒、释、道三家相互交融的一面,为历代名士所欣赏。李白在《别东林寺僧》一诗中就写道:‘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至今东林寺内的“三笑堂”和蹲伏在虎溪桥畔的石虎,都源出这则传说,宋代石烙亦曾绘《虎溪三笑图》,可惜己经失传,现图为1935年所刻。

  莲池

  东林寺前有莲池一方,白莲朵朵,清波凌凌,绿叶田田。传说,此地始为东晋名士谢灵运所凿。谢灵运(385-433)是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故人称“谢康乐”。他才华横溢,高傲自负,对慧远大师却“肃然心服”,要求加入莲社,慧远大师以其心杂未准入社。谢灵运虽未人莲社,却在东林寺内翻译经文。其间,他帮助东林修建了“莲池”。池中白莲,古称“青莲华”,中外驰名。公元1321年,日本僧人澄圆将莲种带到日本,并大弘净土教义,力扬东林之风,青莲花亦开遍日本国。1992年,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日本佛教界将莲种回赠东林寺,杨成武上将也为刚刚修复的莲池题写了“莲池”二字。至此,“青莲华”又重新盛开在东林祖庭。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东林寺的主要佛殿,高十九米,进深24米,总建筑面积386平方米,是一座宏伟的仿宋建筑,建成于1989年,全殿共有大小金身佛像七十余尊,匾额为赵朴初所书。

  五百罗汉堂

  东林寺旧有五百罗汉阁,宋开宝九年曹翰下江州,调发巨舰十余艘,尽载金帛,将东林寺五百罗汉置其上,归至颖川。现五百罗汉堂为1987年后重修,在大雄宝殿东、西两侧,为东林寺重要佛殿之一。

  重塑的五百罗汉为泥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六朝松

  三笑堂前有古松一棵,虬枝盘结、树影婆娑。传说此松为慧远大师亲手所植,本名为“罗汉松”,因植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故称“六朝松”,有人亦将它誉为“庐山第一松”。据传此松颇具灵性,几度枯荣皆与东林兴衰息息相关:寺兴树则荣,寺衰树则枯。如今又见六朝老松枝繁叶茂,当知中华国运绍隆,东林祖庭亦必道场再兴。

  李北海碑

  李北海碑系唐代大书法家李北海亲手所书的《东林寺碑》并序,全文1037个字,刻于唐开元十九年(731),时间比柳公权碑还早,可惜原碑毁于火灾,现碑为元代至元三年(1337)重刻。至今也有六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仍不失为珍贵文物,现竖立在大雄宝殿之后。

  柳公权残碑

  唐会昌初年,武宗皇帝下诏废佛,佛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史称“会昌法难”,东林寺亦遭遇大劫,成为一片废墟。幸武宗灭佛后一年而获,宣宗李忱即位,于会昌六年(846年)五月颁布了复佛令。高僧正言法师受江州刺史崔黯委托主持东林复建,历十一载艰辛,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复建成“极天下之壮观”的东林寺。崔黯亲撰《复东林寺碑》文,大书法家柳公权时年已80余岁,欣然为之书,正言打制成碑立于寺中。崔文辞采飞扬,柳书遒劲有力,辞书合璧,遂成东林一绝。至清初碑已裂为多块,康熙年间被收入皇廷,仅留一小块存寺,故称“柳公权残碑”。此残碑至光绪初又失其所在。至康有为来游东林寺,在寺中四处寻找,终于在橱下觅得,康有为亦有题刻,记载了他在橱下觅得柳公权残碑之事。柳公残碑现收在东林寺藏经楼中,成为镇寺之宝。

  神运殿.出木池

  传说在东林建寺之初,慧远大师为筹集木材而发愁。一日,远公寐至夜半,梦中忽见一位自称“庐山之神”的白须老人对远公言道:“此处幽静足以栖。”这天夜里,天空雷电交加、风雨大作,等到天明的时候一看,殿前的池塘中已涌出了许多上好的木材,解了慧远大师的燃眉之急。这都是慧远大师诚心鉴于天地,德行有感于神灵,故有此神助。后来,慧远大师以此木料所建之殿堂就命名为“神运殿”,涌出木材的那口池塘就叫“出木池”。

  十八高贤影堂

  慧远大师不但精通释、儒、道三家奥旨,而且高谈博辨,广交天下高僧、贤士。东晋元兴元年(公元402年),慧远大师与高僧慧永、佛陀跋陀罗,名士彭城刘遗民、南阳宗炳等123人,在东林寺般若云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立下誓言,共同结为“白莲社”(简称“莲社”),虔心念佛以期同登西方净土。123人中,有18人修持精进,德高望重,世称“十八高贤”。后人为纪念他们,遂以石镌刻18高贤影像并建堂供奉,是为“十八高贤影堂”。

  果公堂

  果公堂位于白莲旧社旁,是为了纪念当代高僧、东林寺中兴大德果一法师而建立的。大和尚果一法师,俗姓刘,湖北松滋人,生于1922年。1944年于湖北梁山观音阁出家,同年9月受具足戒。1953年5月至江西庐山大林寺,亲近虚云老和尚,旋随虚公至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始任副寺,后为当家。1961年受庐山管理局宗教科之情,入住东林寺,率僧众垦荒换回寺产,并逐步修复殿堂,至1965年寺院渐具规模。“文革”中被迫离开,至1978年再度回寺,含辛茹苦中兴东林。先后重建殿堂、僧舍200余间,收回山林土地300余亩,使净土祖庭重辉。果一上人曾任江西省政协常务委员、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务,是江西现代佛教史上的一位大德,为江西佛教的重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亦为中国净土宗的复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史上,承担了中流砒柱的角色。其高风硕德,永为世人楷模。

  王阳明诗碑

  王阳明即王守仁(1472-1528),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平定了南昌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为挽救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反而蒙诬遭谤。次年,他满怀宦海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庐山,在游览东林寺时写下了这首诗,当时题在东林寺的墙壁上,清康熙年间被后人摹刻成此碑。

  护法力士

  相传在修盖神运殿时,有个力大如牛的僧人,整天汗流浹背地劳动,不肯稍事休息,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活。慧远对他特别赏识,称他为“护法力士”。院僧为了纪念这位护法力士,特为他雕凿了一座石像,将它供奉于寺侧。1975年,当地农民在建“大寨田”时,无意中掘出,经考证该石雕当为唐代遗物,线条古朴简洁,是罕见的艺术珍品。

  聪明泉

  东林寺玉佛楼后,有一泓清泉四季不涸,叫做“聪明泉”。传说东晋名将殷仲堪到东林寺拜访慧远大师,二人行至山脚,见有此处苍松翠柏、泉水潺潺,便于此听泉谈《易》。殷将军博学多才、能言善辩,慧远大师指泉赞道:“将军之辩,如此泉涌,君侯聪明,若斯泉矣!”此泉因此得名“聪明泉”。唐太宗曾手书“聪明泉”三字,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亦有诗云:“一勺如琼液,将愚拟圣贤。欲知心不变,还似饮食泉。”后人均刻碑留念。直到现在,许多到东林寺览胜的游客都要饮上一勺“聪明泉”水,寄托了人们追求智慧的美好愿望。

  译经台.文佛塔

  译经台是天竺高僧觉贤在东林寺翻译经文的地方。觉贤,是意译名,本名佛陀跋陀罗,简称佛陀跋陀,北天竺迹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人,释迦族,甘露饭王后裔,17岁出家,以精通禅律驰名。他于义熙四年(408年)来到长安。初与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甚为融洽,后因学风、师承不同渐有分歧,为罗什门人所抨击,被迫离开关中。在慧远大师的邀请下,觉贤加入了莲社,并在东林寺翻译了大量的佛经,六十卷《华严经》即译于此地。同时,由于慧远大师的崇高威望,觉贤得以顺利恢复名誉。为了回报慧远大师,他将随身携带的五粒宝贵的佛舍利葬于东林寺北后山,并建上方塔供奉。可惜的是,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占庐山时,上方塔毁于一旦,现塔为1998年重修,改名“文佛塔”。

  唐经幢

  唐代尊胜陀罗尼经幢。主体为八面石柱,高约2米,刻于唐永淳二年(实为弘道元年,即公元683年),为东林寺现存最古老的石刻,是罕见的文化瑰宝。 

   
  远公塔院

  远公塔院在东林寺西侧,供奉有慧远大师墓培。慧远大师,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人。出生于东晋成帝成和九年(334年人大师的家族是儒学世家,他幼而好学,玮璋秀发,博综六经,尤好《老》、《庄》。东晋永和十年(354年),他21岁,本要与博通经学的范宣子共隐。由于南北战争,道路阻绝,南下未成。听说道安法师在太行恒山传教,便与弟一同前往。闻安讲《般若经》,豁然开悟,毅然出家为僧。慧远大师修行研佛,译经著述,弘法讲道,其学问人品为人称赞,是佛教界公认的领袖。他建立了东林道场,与高僧、贤士123人结成白莲社,精进念佛,发愿往生西方,开中华净宗一脉,被尊为净宗初祖。慧远大师圆寂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后人建塔供奉,是为“远公塔院”,又因其墓塔叠石如荔枝,故又称“荔枝塔”。旧有塔院在清代已毁坏,现塔为1983年重修,2000年又修葺一新,院内有一棵“佛手樟”,相传为慧远大师手植,距今已有1600多年。

  阿弥陀佛与净土法门

  阿弥陀佛(即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浇筑。根据净宗经典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个世界有十万亿佛刹之遥,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劫。阿弥陀佛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缘分甚深。《大乘无量寿经》记载:在无量遥远的过去,有一位名叫世饶王的国君,听闻世间自在王如来讲经说法,当下明心见性,法喜充满。于是舍弃王位,出家修道,法号法藏。法藏菩萨发心广大,誓愿平等普度十方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横超生死轮转,圆成佛道。在世间自在王佛的加持下,法藏菩萨考察了十方佛国天人善恶,国土粗妙诸情况,用五劫的时间思维选择,称性发起了四十八大愿。依愿起行,经过兆载永劫的积功累德,圆满大愿,自致成佛,名号阿弥陀佛,所住持的佛刹即是西方极乐世界。

邮编: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东林寺
电子邮件:donglinweb@126.com
电话:0792-8893802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首页佛教寺庙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