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2016年莲师法会噶当教言讲解(三)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6年12月5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是莲师法会的第五天,继续讲《噶当教言》。噶当派的大德们都是非常有修行之人,他们的教言,虽然词句简单,很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但句句都是真理,都有不可思议的加持。 即使他们每个人都不一样,讲解的方式也不同,但是发心都特别清净,所以有一种能量,这种能量也可以说是加持。所以,噶当派大德们的教言,对我们后学者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加持力。本次法会期间,我会把这些分享给大家。 对这些道理,我们都似懂非懂——看似都明白,实际并没有真正明白。因此,我反复为大家讲解,大家要反复思维,就会真正明白这些道理,真正证悟这些真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我是一介凡夫,但是我所讲的这些教言,都是有加持力的,大家若以恭敬之心谛听,一定会获得加持,而且是不可思议的。得到加持之后,相续自然就会净化;得到加持之后,自然就会见性;得到加持之后,很多业障自然就会消除。 今天,很多人仅仅抱着来听一听的心态与发心。虽然只有一个多小时,但若是你们以恭敬之心谛听,将受益匪浅,你的人生和相续将会因此而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 希望大家以恭敬之心谛听,不要胡思乱想,尽量相信这些道理,尽量打开心量,去接受这种能量,这是大家首先要做到的。 第十七,后世比现世长久,所以后世途中的“干粮”要多储存些。 阿底峡尊者说,今生短暂。确实如此。无始劫以来,我们都在六道中轮回,相比之下,今生只是短暂的瞬间。所以,不要为了今生或眼前的利益而奔波,后世还要继续六道轮回,时间非常漫长。 佛经所讲,个人的轮回有结束之时,何时回归自性、证悟实相了,就可以结束轮回了。但整体的轮回是无始无终的,没有结束之时。但是,在没有结束个人轮回的这段时间非常漫长,所以要多储存一些后世途中的“干粮”。 “干粮”指善根和福德,要多积累善根和福德。 我们现在有很多所谓的“头等大事”,其实如何面对临终、死亡、中阴身、来世才是头等大事,才是真正的问题,其他的事情都不足挂齿。我们能不能不再费尽心血地为了今生这些微不足道的利益而操心、奔波忙碌? 若无法把握中阴身,无力面对死亡,就要转世了,会出脱无期……这些才是头等大事。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让我们烦恼,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择手段。其实若以一个平静的心态面对,事情很快就会过去,因为这些都不是问题,是我们把它当做问题了;因为我们不明真相、不懂真理,只看到眼前,看不到长远。 如何面对死亡才是真的问题,如何面对中阴身才是真的问题,如何面对来世才是真的问题。要把这些道理搞清楚,要把这些问题放在首位,而不要本末倒置。死期是不定的,何时会面临死亡,何时会离开这个世界,谁都没有把握。当我们真正离开这个世界、真正面临死亡时,若是没有任何准备,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会恐惧、无奈、不舍,只能在痛苦中挣扎。因为临终时会出现很多现象,令人内心十分恐惧;你积累的财富一分钱也带不走,你最喜爱的人一个也不能跟随,你特别不想离别但是又无可奈何,只会在身不由己中逝去。 离开这个世界后会发生何种事情?该怎样去面对?你没有任何准备,没有任何把握,内心万分痛苦。病情恶化、疼痛难忍,这都不必说了。那时的疼痛并不是痛苦,而内心的无奈、恐惧,才是真正的痛苦。 如果真的是人死如灯灭,也没什么,也就几个小时的痛苦,然后就一了百了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真的有来世。 其他大德高僧也曾经讲过,通过教证、理证均可证明有来世,人死后神识要离开。离开这个世界时,要面对中阴身。如果没有学佛,没有修行,对中阴教法不熟悉,也没有一定的定力,在中阴身期间,会很迷茫、很痛苦,会被业力牵引而四处游荡。在这个过程中,要遭受很多难以想象的痛苦。 如果今后有机缘,可以学一学莲花生大士的《中阴教法》,里面讲得非常详尽。中阴身的时间虽然说是七七四十九天,实际上并不一定,有的也许很短,有的也许很长。四十九天只是一个大概的寿命量。结束中阴身之后,就要轮回转世了。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不想啊!中阴身只是今生和来世中间的一个过渡阶段。今生结束后,就是来世了,我们不能不考虑来世。 来世你会去哪里,应该想一想。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会继续做人。是否继续做人你说了不算,这是要看因缘的。若因缘具足了可以继续做人,否则是不可能的。 需要具足何种因缘才可继续做人?首先要断十种恶,行十种善:既不杀生,还要保护自他的生命;既不偷盗,还要行持布施;既不邪YIN,还要如法持戒;既不妄语,还要说谛实语;既不恶语,还要说悦耳语;既不绮语,还要念佛持咒;既不挑拨离间,还要化解他人之间的怨恨;既不贪心,还要有施舍心;既无害心(没有伤害他人之心),还要有饶益心;既无邪见,还要有正知正见。此为断十恶行十善。多多省察自己,是否做到了断恶行善?如果没有做到,就没有继续做人的因。 此外,还要发殊胜的愿,来世还能得到人身。想要实现这个愿,必须具备善根和福德,这样,才可以继续做人。 有愿就是有这种希求和愿望。但是,只有愿望还不够,若要实现愿望,一定要有善根和福德做为助缘,这样愿望才会实现。如果没有这些因缘,怎么能继续做人呢? 对此,很多人一无所知:“我可以继续做人吧?我今生是人,来世也应该是人……”想继续做人,没有因缘是不可能的。佛法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有的人更是异想天开:“不能继续做人也没事,我能升天,享受天界的安乐……”那更难了!在断十种恶、行十种善的基础上,再有四禅八定的功夫,才可以升天。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传闻:某某人升天了……这个可能性不大。升天要有禅定功夫,若没有天界境界,没有得到天界的功德,怎么能升天呢? 你既不能升天,也不能继续做人,唯一的结果就是堕落。那真的很可怕!我们今天还是人,能自由地行走,也许明天就会投生为动物在地上爬行,任人宰割。更不幸的,可能还会下地狱,感受地狱的痛苦,这些都有可能。看看自己以贪嗔痴而造的恶业,我们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们不堕落谁堕落? 这些都要深入思维,懂得了这些道理后,对死亡、对中阴身,尤其对来世,自然就重视了。为此,你会去做一些了脱生死之事,这也是放下今生和自我的一个窍诀,这样一来,你今生自然就好了,就能解脱了。 什么是后世旅途中的“干粮”?就是善根和福德。 当我们明白了只有死亡和中阴身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来世才是大问题之后,自然会学佛修行,让自己解脱成佛。 至于如何学佛修行,今天不再重复,在百日共修期间都讲过,大家可以看百日共修的视频,也可以看《成就宝鉴论》。那里有关于如何学佛修行,怎样才能解脱成佛的方法。 唯有认真学修,解脱成佛,才无愧于自己的人生。在今生,你的烦恼和痛苦自然会消失,你的福德和智慧自然会圆满,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也许有些人不爱听这些。但如果我们真正懂得了这些道理,就不是消极地看待一切,而是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面对工作,更加积极地行持善法、积累功德。这就是学佛修行的意义。 只有这样做,最终才能解脱成佛,否则绝不可能平白无故的解脱成佛。精进地行善积德,学佛修行,在今生才能解脱,人生当下就会圆满。 有些人会想:这些与我的今生没有什么关系,与我的生活、工作没有什么关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只看眼前,只为自己,这样下去,不可能摆脱烦恼和痛苦,人生不可能圆满。 所以,我们要转变思维方式,不要只看眼前,不要只为自己,而要把目光放远,看死亡、看中阴身、看来世。之前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后要以众生为中心;之前我们都是为了今生,以后要为来世……这样才能解脱,才能成就。 这些都是相关的方法,因为我们的很多观念都是错误的,所以要改变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改变一切。 第十八,临终之时,必将丢弃一切而独自离开,所以对一切事物都不必贪恋。 一切都是暂时的、无常的、虚假的,是一种显现,不是真实存在的。财富、地位、亲友等都会变,随时都会离开我们。实际上,这些事物无非是我们的一些概念、分别念而已,事实上根本不存在,这说明一切并非实有。在今年学因明时,我们都深有体会。 比如,早上起床,从卧室走到客厅,只需三四步,如果没走第一步,就不可能走第三步第四步;没走第三步第四步,就不可能走到客厅。此道理说明:如果没有刹那的变化,就不会有相续的变化,只有刹那的变化,才会导致后来相续的变化。 也可以说,刹那的变化和相续的变化,相当于宏观世界的变化源自微观世界的变化,即相续的变化来自刹那的变化。如果刹那没有变,相续永远不能变。那么,刹那如何变呢?刹那是无法变的,它是最小的时间单位,不能再分的单位叫刹那。 那么,有没有刹那这样的时间?实际上没有。若是有一定有前后,若是没有前后就没有时间。如果有前后还可以分,这样分下去,一天的时间和一分钟的时间就是一样的。如前所述,从卧室到客厅,如果没有走第一步,永远走不到客厅。一个大劫可以说是最大的时间单位,而刹那是最小的时间单位,那这二者可能就是同样的了。一刹那就是一劫,一劫就是一刹那,这是不合理的。因此,这个刹那不能无限地分下去,要有个限度。不能再分的时间单位存在吗?不存在,不能增长的就不是时间。这是由比量推理出来的,不存在即是虚无。 若是以智慧观察根本找不到实实在在的本质。但是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识面前,它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这叫缘起性空。存在的即是缘起,当我们以智慧观察时,它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本质,这就是性空。 其实不讲这些也可以,但给大家简略地讲一讲,以便于理解无常与空性的道理。由此更能了知,财富地位都是无常的,不要当真,不要太执着,这些来来去去,拥有或失去,都是正常的。 没有地位依旧能活,也许活的更自在;没有财富同样快乐,也许更快乐。即使有再多的财富,也不过一日三餐,夜眠三尺。即使没有更多的财富,也一样吃饭、睡觉。 所以,一切都不过是我们自己的心在分别执着,然后把这些变成了今生的压力与束缚。是我们自己束缚了自己,自己给自己增加了压力,由此,活的就不自在、不开心、不快乐。 当然,我们并不是逃避,而是任由它自然地发生与来去。本来就是自自然然的,来就来,去就去,有就有,无就无。来也是暂时的,去也是暂时的;有也是暂时的,无也是暂时的……所以不要太当真,这样你就轻松自在了、开心快乐了。 只要有贪心就会产生嗔恨心、嫉妒心、傲慢心等烦恼。一旦产生烦恼,相续就会被染污,内心就不会快乐。虽然你有财富、有地位,但为了亲友所造的业,将来的果报都由自己承受,谁也不会替你分担。因此,不要做烦恼的奴隶,更不要做这种傻事,应该具有智慧。 亲友也是如此。没有永远的亲友,只是暂时的因缘会聚而已,能够相遇是一种缘份,既然如此,就尽量去了缘了债,这样,因缘就结束了。有些人为了亲友,尤其是为了孩子,不断地操心费力,感受了无比的烦恼和痛苦。 其实没有必要这样,只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就可以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若是他自己有福报,即使现在看起来不太好,将来也会有出息。有的人小时候很好,但不等于将来也好,也许并没有什么前途。所以目光不要太短浅了,不要只看眼前,自寻烦恼,甚至像天塌地陷了一般的痛苦不堪。若是这样就是业障,他就是你的冤亲债主,而你却浑然不知,很难放下。其实若是你能放下,也许对自他更有益。 因此,我们不能为了这些事情浪费珍宝般的人身,而应该做一些对自他都有益的事情。我们要有智慧,尽力以佛法待人接物,能这样面对生活,面对工作,就是做对自他有利的事情。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解脱成就,今生解脱,今生成就,并且是当下解脱,当下成就。你不仅可以摆脱烦恼痛苦,还会不断地增长功德和福德,还会更快地圆满人生。 若你贪图世间的福报、财富、地位、亲友等,对这些恋恋不舍,临到最终,只能是害人害己。 《佛子行三十七颂》里讲:“长伴亲友各分离”,长期陪伴的亲友终有一天会分离。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犹如商场里集聚了很多人,几小时后就会自动分散,各自回家。这是比喻,说明有聚就有散,最终一定会分离。 有些人虽然在世时没经历过离别,但临终时还是要经历离别的。也许有人会认为,现在离临终还早呢……这是不一定的,因为死期是不定的,也许你的寿命很长,能活到七八十岁,甚至九十多岁,但即便是长命百岁也终有一死。正如刚才所讲,在六道轮回的过程中,今生的几十年不过是一瞬间,很快就会过去的。所以一切都是无常变幻的,不要有丝毫的贪执。 “勤积之财留后世”,自己勤奋劳碌、起早贪黑所积累的财富都会留给后人。人到临终离开这个世界之时,心里会有很多放不下。也许有人会想:“我什么也没有,到时候不可能留恋什么……”这不一定。 以前曾有一位出家人一无所有,只有一个木碗陪伴自己。他特别喜欢这个木碗,在临终时,没有放下这个木碗,后来投生为一条蛇,蜷在木碗里,保护着这个木碗。他已经投生为蛇了,还特别执着那个木碗。 若是没有真正看破放下,到时候何种东西,何人来障碍你往生,或障碍你的心态,很难预料。 “勤积财富留后世”,即使你心里放不下,难以割舍,也没有办法,只能无奈地离开这些财富,不得不留给后人。 如今,有些人有一些财产,一旦离世后,儿女们都想多分一些,然后开始明争暗斗,你抢我夺。这样做,逝去的人能闭上眼晴吗?你留下的财产,即使无人争,也是别人的。 “识客终离身客店”,我们的意识、灵魂就是客人,身体是客店,是暂时居住的一个处所而已,不是永恒的。客人早晚会离开客店,所以不要太执着身体。 “舍弃今生佛子行”,舍弃是心里舍弃,即是看破放下。你明白了,心里就放下了;心里放下了,就不会再耽着这些了;心态放下了,财富、地位、包括亲友都不会影响你的相续,不会影响你往生。 第十九,对下等人多发慈悲心,定要断除对他们的轻蔑。 我们在百日共修时曾经讲过,凡夫众生都是愚痴颠倒的,都是可怜至极、苦不堪言的,无论是健康者还是残疾者,无论是富有者还是贫穷者都一样。 此处尤其强调,对残疾人、穷人等下等人不要轻蔑。从轮回的角度讲,这些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的父母,对我们有恩德;从究竟的角度来讲,这些众生都是未来佛;从自性的角度讲,这些众生都是清净的,都应该恭敬。 因此,无论面对任何人,都要以慈悲心去感化。 慈悲心很重要。若内心不慈悲,即使对他再好,付出再多也无法感化他。比如,我们以慈悲心为家人付出,这也是一种修行,是可以感化他们的。 再比如,我们每天做火施,火施即是布施饿鬼道的众生及无始劫以来的冤亲债主们,但前提条件是具有慈悲心。只有慈悲心才能感化他们。 慈悲心是良药。慈悲心是拔除一切众生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这种心是平等的。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也是一种慈悲心,但这是普通的慈悲心。在小乘修行人中,包括阿罗汉,也有这种慈悲心,但他们不敢去接触众生,所以这种慈悲心是不究竟的。究竟的慈悲心是大乘修行人所具备的,有这种慈悲心很重要。 比如我们的家人、冤亲债主都是众生的一部分,用这种慈悲心去面对他们,为他们做事,为他们付出,才能感化他们。家庭很重要,慈悲心更重要,这样才可以了缘了债,才可以解决问题。否则都是冤亲债主,你越给,他要的越多;你越付出,他越贪婪,要求越高……这也是一种轮回。今生我欠你,我还你;来世你欠我,你还我……欠还、还欠……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叫轮回。我们为什么不解脱?为什么活得不自在?因为都有债。如果以慈悲心去对待这些众生,才能了缘了债,这是很重要的。 为恶道众生做火施很重要,只要有慈悲心就一定能感化他们,这些众生就会变成我们的护法,来护持我们,而不会来伤害我们。慈悲心很重要,具体内容今天不再讲,大家可以参考《成就宝鉴论》。 若不是以慈悲心善待他们,反而伤害他们,他们就会对你产生怨恨,这样就结恶缘了。我们要结善缘,不能结恶缘;我们要种善因,不能种恶因。 为什么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指真正的学佛修行人,他特别畏惧种因,而不畏惧受果。他知道因果不虚,知道种下恶因之后后患无穷。 我们不能结恶缘。现在有人处处有违缘,很多人对他不满意,很多人来伤害他、欺骗他,这都是往昔造的业,结的恶缘。当这个恶缘成熟时,就会有人来找麻烦,就有了违缘。为什么有些修行人、善知识,只有善缘没有恶缘?因为他们没种过恶因,没结过恶缘;种的都是善因,结的都是善缘,所以不会互相伤害。只要有互相伤害的因,早晚都会互相伤害。 有些夫妻,互相爱的、喜欢的要命,但同时也在互相伤害,像见到仇人一样,因为不是冤家不聚头。以前曾经结过恶缘,现在就有这样的恶果。你伤害、侮辱他们,他们就会对你生起怨恨,你就跟他们结上了恶缘,将来他们就会找你麻烦,伤害你。 佛陀成佛之后,也遇到了很多违缘,提婆达多处处找佛麻烦。佛讲这都是他们前世结的恶缘。但是佛成佛了,他再找麻烦也无法伤害佛。佛以慈悲心对待他,他无法影响佛的事业。连伟大的佛陀都有这样的恶果,我们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尽量不要去结恶缘,不要去种恶因。 如果种了恶因,这个恶因就种到了你的心相续中。用佛法术语讲,种在了你的阿赖耶中,有一天因缘到了,它会发芽结果,以后还会这样。以杀生为例,若你杀了一条命,将来要还五百条命。所以,菩萨特别害怕种因,不怕结果。恶果成熟就好了,忍一忍,转一转念,很快就会过去。如果种了恶因,生生世世中的麻烦就大了。有些人整天怨天尤人,这都无济于事,这都是自己造的恶业,都是自己结的恶缘,都是自己曾经种的恶因,今天成熟了,就没有办法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一切只能靠你自己。若你能忏悔,以真心善待他人,才能解决问题。 一切众生,包括那些弱势群体,都是我们的宿世父母,都是未来佛。这不是我们随意说的,真理本来就是如此。因为轮回是无始无终的,无始劫以来,虽然我们找不到转世之起始,转世的次数也无法计量,但每世皆由父母所生。然而我们现在却不这样认为,我们只认为现世的父母是父母,却不承认其他众生是父母,特别是曾对我们有伤害,曾对我们不好的众生,更无法将他们视为父母……这就说明我们还没有深信佛讲的轮回。 既然如此,还谈什么学佛啊?竟然有人还说什么“我是修密法的,我是修禅宗的,我是修净土宗的……”六道轮回是基本的佛理,我们都没有搞清楚,还没有深信,还分别、排斥——修密法的排斥修净土宗的、修禅宗的,修禅宗的排斥修净土宗的、密宗的,修净土宗的排斥修密宗、禅宗的……这都是在用佛法造业。 无论修学禅宗还是学净土宗,都是以自己的缘分与根基选择的,并没有错误。因此我们不能排斥其他宗派,更不能诽谤! 如果我们深信了轮回,就应知道,所有的众生都是我们宿世的父母,跟现世的父母没有区别,我们要感恩报恩!众生都是未来佛,因为众生都有如来藏,都有佛性,这也是佛经中讲的。 佛三转法轮时讲了如来藏与如来藏光明(指佛无漏的功德),这都是一切众生本具的。这样来讲,所有的众生都是未来佛,从自性的角度讲都是自性清净的佛,都有如来藏,未来都可以成佛,都是佛,所以我们要恭敬一切众生。 一旦我们把这些道理弄明白了,自然就学会感恩了,就具有恭敬心了。若我们能这样对待众生,还有什么违缘障碍,还有什么烦恼痛苦啊?这就是佛法,这就是真理!我们若是能做到这些,烦恼、痛苦自然就没有了,违缘、障碍自然就消失了。很多人都没有明白这些道理,把学佛修行当作是茶余饭后的消遣。 这几天开法会,很多人不来听,也不来修。即使来修法,能真正静下心来精进闻法、修法的也没有几个。大多是来看看、听听,有的是因为上师在,所以不能不来。你学佛修行是为了上师还是为了自己啊?你吃饭是上师饱还是自己饱啊? 现在是末法时期,我们都不精进,包括我自己。所以我们得不到佛法里讲的功德和利益。 还有很多年轻人,包括参加这两届大学生体验营的孩子们,有些根本没有明白佛法,也不知道佛法是做什么用的,能解决何种问题。大家应该深入思维,然后才能了缘了债了生死,这一点很重要。 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把众生都当作父母,当作佛,以这种感恩与恭敬之心才能了缘了债,最后才能了脱生死——了脱烦恼与痛苦。 第二十,对所有亲敌,既不分别,也不贪爱。 怎样才能平等的对待亲敌?首先要相信六道轮回,相信善恶因果。事实上既没有亲友也没有敌人,即使是敌人也都曾经做过亲友,即使是亲友也都曾经做过敌人。无论是谁,都是平等的,这叫舍无量心。 首先是众生平等。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仇敌,都曾经伤害过我们,跟现在的仇敌一样;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亲友,跟现在的亲友一样,此谓平等。舍掉对仇敌的怨恨,对亲友的贪爱,平等地对待一切众生,心地平等此谓舍无量心,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发出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才是真实的慈悲心。 为什么要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因为众生平等啊!我们现在并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的慈悲心是不平等的。对自己的家人有慈悲心,对敌人无慈悲心;对亲友可有慈悲心,对怨敌无慈悲心。有些人看起来心地比较善良,对弱势群体有些慈悲心,而对有钱有势之人根本没有慈悲心,这都是不平等的。 如果不先修好舍无量心,心里无法做到平等地对待一切众生,那么你所有的慈悲心是有分别的,不平等的。平等心是佛心,分别心是凡夫心,这是佛和凡夫的区别。 要拔除众生的痛苦,要给予众生安乐,只有发出慈心和悲心之后才能发出菩提心。现在都在说菩提心、菩提心,先不要说胜义菩提心,连世俗菩提心都发不出来。 现在很多学佛人经常把菩提心挂在嘴上,菩提心确实很重要,是成佛的根本,但是你能发出来吗?发胜义菩提心很难的,但能发世俗菩提心、利他菩提心也行啊,但是这个也发不出来。 只有在平等的慈悲心之基础上,才可能发出利他菩提心,因为真心实意地立志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安乐,才会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能力,所以会发誓“我要修行、我要成佛!只有成佛了才具有能力,才可以转法轮,才可以度化众生!”这样发愿,才称之为愿菩提心。 仅在口头上随意说,平白无故的不可能成佛,不可能转法轮。那怎么办?要修持六度万行,要精进学修,这种发心叫行菩提心。有愿才有行,至此,愿行菩提心才算真正发出来了。口头上说都很容易,真正要做到是非常难的。有了愿行菩提心,为众生而成佛,为了成佛要精进修持六波罗蜜,最后才可以到达彼岸,才可以彻底掌握自己的命运。 最终,可以真正做自己,这称为佛。佛已经主宰了自己的命运,我们现在还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因为我们还有业力的牵引,跟着业力走;由贪婪、嗔恨、愚痴、嫉妒、傲慢等烦恼左右,还无法降伏它们。不欲临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等,无不是由业力牵引,让我们遭受着这些痛苦。 不欲临苦:不想要,不想遇到,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偏偏发生了;爱别离苦:不想分开但非要分开;求不得苦:所求的很多,得不到时就感觉苦;怨憎会苦:很多恩恩怨怨自然而来,一切皆是业力,无法逃避,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现在有些年轻人整日散乱,为了所谓的成家立业等等,造各种各样的业,根本不明白真理真相,如何能掌握和左右自己的命运呢?很多的坎坷和磨难都在等待着,他将遭受痛苦和折磨,到那时才真是苦不堪言、可怜至极! 第二十一,对有功德之人不要嫉妒,而要学习他们的功德。 我们都有这个缺点、习气,总喜欢看别人的过患和缺点。这样只能让自己徒生烦恼,让自己徒遭痛苦,但都是自找的。一个智者会千方百计地保护自己的相续。不看别人的过患,是怕染污自己的相续,怕自己不愉快,生烦恼,让自己痛苦。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自寻烦恼,自找痛苦。我们喜欢说他人的缺点和过失,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说他人的缺点和过失,对自己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缺点和过失, 你跟别人讲他人的缺点和过失,不但对他人没有任何影响,他人反而会觉得你这个人爱说是非,爱说八卦,对你的评价就低了,最后就抬不起头了。你说他人的缺点和过失,若他人没有这些,你就是诽谤;他人若是真有这些,你说也没有用,你改变不了他什么,所以说,说这些没有任何意义。 多看他人的功德和优点,内心就愉快了,开心了,多好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德和优点,也有存在的意义;我们多看他人的功德和优点,自然就能学到很多功德和优点,对自己来说这是一种提高、进步。 第二十二,不观察他人的过失,而观察自己的过失,使自己的一切过失如毒血般流出来。 既然是毒血,就一定要让它流出来,不能留在身体里,不能让它在血液里循环,否则就没命了。同样,自己的缺点和过失,要立即发现并改正。要以佛法的智慧来观察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过失,这样知错改错才能成就。 我们有一句法语说:学佛修行的过程是知错改错的过程。发现错误是开悟,改正错误是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是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是圆满。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也需要智慧,要靠佛法,靠修行。否则,没有分辨能力,有时把过失当功德,有时把功德当过失,这就颠倒了。 有些人很懊恼:我毛病多,但是改不了怎么办?我学佛修行这么多年,毛病怎么还没减少?若是不下功夫,毛病无法减少;不靠佛法,错误无法改正,这是无始劫以来的习气、串习,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改掉,是需要时间的,持之以恒去努力,最终一定能改掉。 第二十三,不念自己的功德,要念他人的功德,并像奴仆一般恭敬他人。 若要恭敬他人,就要看他人的功德,不是看他人是否有钱有权,长得漂亮。我们要看他人无漏的功德:清净的戒律,无伪的慈悲心,广大的智慧。还有其他做人的品德,然后学习他人的功德,这样,你就能具备这些功德;念自己的缺点和过失,这样,才能改掉缺点和过失。恭敬他人,实际就是恭敬自己,这样做也能对治我执我慢,也是一种修行。 第二十四,一切众生作为自己的父母想,当如儿女般关怀他们。 将一切众生视为父母,自然就有感恩心了。把他们当作儿女来对待,象关怀儿女一样去关怀,既如同父母也如同儿女,这个道理之前也曾讲过,在这里不再重复。这就是佛法,这就是智慧,以佛法的智慧,如《心经》里讲的,能断一切苦,真的不可思议。 第二十五,不要嗔恨,恒时对他人说真言实语,带着慈悲与笑容对待他人。 不能嗔恨,恒时对他人说真言实语。真言实语指对他人有利的真相真理,带着慈悲和笑容对待众生,以慈悲心去为人处事,这样一切当下就会圆满。带着笑容去礼貌对待他人,并不是装的。 现在很多人的言行都是装出来的,或是培训出来的,应该从内心里散发笑容,因为众生都是宿世父母,都是未来佛。若面带笑容、恭敬地对待他人,自然会给自己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一切助缘也会随之而来。 不要嗔恨他人。有些人也许有一些错误,但有时候你认为是错误,其实不一定是错误;有些人也许真的有错误,但毕竟都是凡夫,即便有些错误也是正常的。能够抱持这种观点,才能包容他人。 凡夫肯定会有很多烦恼和过失,肯定自私自利。如果觉得这是正常的,没有什么,这叫包容,这样才能真正包容。嗔恨心会毁坏自己的相续,毁坏自己的善根,嗔恨心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和灾难……思维嗔恨心的过患,自然就不生嗔恨了。若你不懂这些道理,很容易生嗔恨心。 第二十六,无关的话说多了容易迷乱,所以说话要把握适度。 话说多了会使自他迷乱,所以,话不要太多。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但是你现在还不会说好话,等将来真正有修行、有成就的时候,才有能力说好话。不会说好话之前就少说话,话多了叫绮语、八卦,都是由贪嗔痴引起的,所以都属于恶业。 口四种恶业里包括绮语,即说些无用之语。有些人爱八卦,有些人爱说三道四,这都是无意义的,纯属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甚至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和灾难,扰乱自他的相续。所以平时话不要太多,尤其不要八卦,不要诽谤他人。你不知道佛菩萨在哪里,若是诽谤了他们,过患就大了。当然,众生是父母也是佛,诽谤他们的过患也很大,所以话多不如话少。 今天共讲了十条教言,句句都是真理真言,非常有加持力,我相信大家都受益良多,肯定解开了心灵上的很多疑惑,相续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所以我经常要求大家来听法。 可能有些人意乐大,有些人意乐小,有些人甚至没有意乐,但只要你来听就有意义。也许刚开始没有意乐,但慢慢就生起意乐了;也许刚开始没有听明白,平时也不怎么明白,但是有一天会突然茅塞顿开的。这些都是佛法,是真相真理,是有加持力的,对你的相续和生命肯定有所触动、有所改变、有所益处。所以,以后大家若是有时间,希望多来闻法,这是最重要的。 多闻法,相续自然会产生智慧,修行自然会圆满。不闻法就不会有成就,即使有也不是佛法里讲的境界。 我跟大家讲过,我利益大家的唯一方式,就是给大家多讲一些真理和佛法,别的我也不能为你们做什么,也不能给你们什么。我用一切的时间和生命给大家多讲佛法,多讲真理,我相信大家肯定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这不是我的功德,这是佛法的功德利益。 今天就讲到这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