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随法师:念佛人临终正念佛给你
【经文】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要解】 我见者:佛眼所见,究尽明了也。 是利者:横出五浊,圆净四土,直至不退位尽,是为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 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此解确甚令人骨寒。 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无论顽修狂慧,懡㦬无功。即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倘分毫习气未除,未免随强偏坠。永明祖师所谓“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诚可寒心者也。初果昧于出胎,菩萨昏于隔阴。这里岂容强作主宰,侥幸颟顸? 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切肤刻骨,特为保任此事。所以殷勤再劝发愿,以愿能导行故也。 【略注】 此处是为第二重劝,示“持名即得往生”之大利,是故殷勤再劝“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蕅益大师此段释文,即彻显“散心念佛,必得往生”之义。 观大师言,知经中所言“是利”有二义: 一者,执持名号者,临命终时,弥陀圣众,现前慰导,得心不颠倒之利。 二者,念佛乘愿,必得往生;一得往生,即得圆净四土之利。 此二利即显念佛之人,临终无有障碍,必得往生而成佛。此即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本师见此,故特说之。莲池大师言: 无利益语,佛所不谈。持名即得往生,于诸众生,有大利益,故佛说也。良由已得往生,是名“自利”;生彼国已,闻法得道,还能广度无量众生,是名“利他”。具斯二利,故云大利。 念佛能得“心不颠倒,往生净土”之利,乃仗“他力”故。大师先彰自力修行之难,后显净土往生之易。 若依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尚有丝毫习气未除,则必随业流转。纵有大智慧、大神通、大辩才,亦将瞥尔随他去。后之“五决定”文,即彰末法众生欲仗自力了生死者,恐梦也梦不着。能于此反省,自能深归净土,仰凭佛力。如大师言: 幻身梦世,剎那迁逝, 趋向死门,如囚赴刿。 辩智神通,何能稍制? 唯有持名,斯为上计。 若仗佛力,则心不颠倒,自在往生。一代时教,唯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使众生临终无颠倒之事。此乃全仗他力,而非自己修为。以佛现前摄受故,而得心不颠倒;非心不颠倒,佛方现前。此义多有曲解,略引经论以广明此义。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言: 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大经》言: 今此经典,甚深微妙,广利众生。若有众生,于此正法,受持、读诵、书写、供养,彼人临终,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 偈言: 假使大火满三千, 及彼庄严诸牢狱, 如是诸难悉能超, 皆是如来威德力。 《悲华经》言: 临命终时,我当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于我前,得心欢喜。以见我故,离诸障阂,即便舍身,来生我界。 又说愿言: 所有众生,若闻我声,发愿欲生我世界者,是诸众生,临命终时,悉令见我,与诸大众,前后围绕。我于尔时,入无翳三昧。以三昧力故,在于其前,而为说法,以闻法故,寻得断除一切苦恼,心大欢喜,故得宝冥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无生忍,命终之后,必生我界。 《称扬诸佛功德经》言: 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其人命终,阿弥陀佛,与诸比丘,住其人前,魔不能坏彼正觉心。 《鼓音王经》言: 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住其人前,令其得见。 《圆中钞》言: 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弥陀乘大愿船,而来拔济;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印光大师言: 唯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专仗弥陀愿力。无论善根之熟否,恶业之轻重,乃至五逆十恶,但得生信发愿,持佛名号。临命终时,定蒙弥陀接引,往生净土。 又言: 无论证悟与否,乃至烦惑丝毫未断者,均可仗佛慈力,即于现生,往生西方。 善导大师言: 唯恨众生疑不疑,净土对面不相忤; 莫论弥陀摄不摄,意在专心回不回。 但使回心决定向,临终华盖自来迎。 昙鸾大师言: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故知,念佛之人,临终无颠倒之事。若非弥陀慈悲加佑,凡夫众生,临终之际,四大分离,众苦交煎,如生龟脱壳,岂能心不颠倒?岂能一心不乱?平时身心少障时,尚未能一心不乱,何况临终?灵芝法师言:“凡人临终,识神无主,善恶业种,无不发现。或起恶念,或起邪见,或生系念,或发猖狂。恶相非一,皆名颠倒。”可见凡夫业重,临终之际,更多颠倒。佛见众生临终颠倒之苦,故发超世弘愿,特为保任此事,使颠倒凡夫,能自在往生。此即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利益。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