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性命,精神分裂
明宣宗时,吴郡有一位姓丁的县丞,家境富有,时常往来京师,结交权贵,但因为不事生产,所以家道逐渐凋零。
有一天,丁县丞赴京途中,大雪纷飞,道路泥泞,他骑在马上高声吟唱韩愈「雪横」、「云拥」的句子,忽然听到后面有人唱和。丁县丞回头看见一位僧人,单独骑着马,面露笑容,心情颇为开朗。于是,他们结伴而行,聊得十分融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到了京口,他们搭换船只。在船里,僧人告诉丁县丞他到京城的目的,并且拿出囊中的一百两黄金。
没想到丁县丞当时急着缺钱用,看见那么多金子,不觉心动,而萌发杀机。
有一天夜晚,那位僧人起来小便,丁县丞便趁他不备,将他推落水中。然后假装呼救,由于船开得很快,过了不久,已经离开很远了。事后,他有点后悔,并且请船夫下水寻找僧人,已经不见踪影了。
船夫不知道僧人携带鉅金,而且看丁县丞与僧人平常很亲近,不觉得有诈,所以没有报官。
丁县丞的谋杀事迹没有败露,可是他的内心一直感到十分内疚。到了京城数日,他便返回家乡。起初,他只是在梦中,恍恍惚惚看见那位僧人。一年以后,他便得了严重的疾病。精神耗散,眼光昏花,往左往右看都会见到僧人,甚至连闭着眼睛也看见僧人在面前;举起茶杯,僧人的影子也出现在杯中。这正像「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丁县丞非常惭愧和畏惧,他与妻子诀别说:「我活不成了!平生我没有害过人,只有对不起一位僧人。现在他的灵魂早晚都在作祟,我怎么可能活久呢?」
他又叮咛儿子:「你千万不要做亏心事,三尺之上有神明,真可怕!」
当时,他的儿子只有十六岁,生性孝顺,听到父亲的话,想要以自身担代父亲的罪行,替父亲受苦。
他们家附近的武安王祠(即关帝庙),非常灵验。所以他就在神前哭泣地拜着,并且说:「家父的命已经朝不保夕,如果是因为辜负僧人所造成的,希望我自己能代父赎罪和抵命。因果报应既然丝毫不爽,我抵偿父命的行为也可以获得神明的恩准!」
他祷告完毕,一直叩头哀求,直到流血。他连续这样哀求了数日。
十天后,忽然有一位僧人叩门求见丁县丞。看门的仆人推辞说:「老爷病得很严重,你最好不要打扰他!」
僧人:「我正因为他的病才来的!」
丁县丞的儿子听到,急忙赶来,并且把鬼作祟的情形告诉他。
僧人说:「我来就是要驱鬼!」
他们引导僧人来到病床,丁县丞看见僧人大吃一惊,告诉儿子说:「他就是被我推下水的那一位僧人!我每天看见他,你们却无法看见,你们今天怎么会引导他来呢?难道我已经死了吗?」
僧人大笑说:「没有!你不是真的病,我也不是真的死。从前我们两个人分开后,幸亏我会游泳,所以没有被溺死。我顺着河流,游抵对岸,以乞食为生,因为路途太远,我无法马上赶到,在中途逗留。有一天,我睡在武安王庙(关帝庙),梦到神明告诉我:『丁县丞已经后悔了,他的儿子又非常孝顺,希望你早日去救他!』所以我才专程赶来,没想到你病得这么重!」
丁县丞只瞪着眼,无法回答。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在枕头上叩首,哭泣着说:「我以为平生做了这件亏心事,死有余辜,今天承蒙上天的垂爱,使我能够弥补这罪过,从今以后,我可以含笑九泉了!」
说完,便命令儿子打开箧子,将原金奉还僧人,并且外加优厚的利息做为补偿。僧人也没怎么推辞,便背负行囊而去。
从此以后,丁县丞的心狱才解开,他不再看见那僧人,而且病况也逐渐痊愈了。不久,他被入选为县佐,而且以清白闻名于世。他曾经为人谈及过去这一段往事,绝不隐蔽,他说:「这不但可以自我警惕,又可警惕别人!」(《因果报应之理论与事实》第三七九)
注: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及《三国吴志》的孙策传也有一段「干吉死后戏弄小霸王孙坚」的故事,请读者自行参阅!宽厚他人身心健泰
冯肖孟是广东省南海庄头人,生性好施乐善。
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发生饥荒,有一位同乡的人要卖掉自己的亲生子女,才能维持生活。价钱已经谈妥,契约书也写好了。
冯肖孟听了,内心十分难过。他慷慨赠予金子,使对方的妻子和儿女能够团圆相聚。他对贫困的人,不但不要求偿还,而且把债券焚毁。
有一次,他到市场买稻谷,当他把谷子倒入仓库时,发现了十两金子。他立即寻访原主,并且交还金子。
他想到族里有些贫穷的子弟,无法读书,所以创立义学,聘请名师来教导后辈,成就相当可观。
他的妻子简氏,也能明晓大义,利益大众。
冯肖孟先生八十岁时,他们两夫妇的白头发都已经和眉毛平齐,却仍然很康健。他的座右铭是「宽厚一分,他人受一分之惠;刻薄一分,子孙减一分之福。」这四句话,他终身诵念和奉行不懈。
他的孙子冯成修,在乾隆四十年进入翰林,当了礼部郎中的官职,后来又出任福建主考、四川主考和贵州学院院长。曾孙冯斯衡考上举人,当了知县;斯倬是副贡,斯佐是优贡;斯伟也在嘉庆十八年考上举人,当了知县。(译自《因果报应之理论与事实》第二七四页)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