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普贤行愿品的启示(第十集)
普贤行愿品的启示 (第十集) 1992/3 新加坡居士林 档名:04-07-10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时间过得很快,我们的法会明天就要圆满了,今天我们还继续来看普贤菩萨后面这一段长偈。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将偈颂每一句每一首都详细跟大家介绍,只有采取它的重点,也就是对我们的生活、修学有密切关系的这些开示,我们提出来研究报告。偈颂的三十九首说: 【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 这两首八句后面都用一个「海」,「海」表示深广无有边际的意思。因为普贤行是用清净心修的,是用真诚心修的,真诚清净里面没有障碍、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这个心量就深广无边,用这种心来修行,任何一行都与自性相应,所以行行都是深广无际的。我们先把这个字认识清楚,然后我们来看菩萨给我们说了些什么。 第一句说『严净诸刹』,「严」是庄严,「净」是清净,「诸刹」就是佛国土,像我们回向偈天天念「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国土」,这一句就是「庄严佛国土」。诸佛国土无量无边,所以下面用一个「海」来形容、来比喻。这一句的含义很深广。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这一毛孔当中都有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每一个毛孔统统都是一样的,这是前面跟诸位说过,这是大小相容,大小无碍。我们明了大小无碍了,大世界庄严跟小世界庄严是一桩事情,能庄严小世界就能庄严大世界,能庄严大世界必定也庄严小世界。你说大世界、小世界,哪一个难、哪一个易?给诸位说,没有难易。如果大世界难,小世界易,这就有差别了,这怎能平等?小世界难,大世界易,那也有差别。称性没有差别,所谓「一切万法,平等一味」,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体会。 「刹」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大也是生活环境,小还是生活环境,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这一句我们才能得到受用。生活环境从我们离开身体这一件内衣算起,这件内衣就是生活环境,身体之外就是生活环境。我们天天念「庄严佛国土」,这就是告诉我们从生活环境庄严起,我们自己生活环境都做不好,有什么能力去庄严佛国土?有什么资格去庄严佛国土?我们的生活也是多方面的,面面都要做好。穿衣,衣是我们的生活环境,衣服要清洁,要整齐,换下来的衣服要洗干净,洗好之后要叠得整整齐齐,或者放在衣箱,或者放在衣橱,这是庄严。吃饭,饭桌擦得干干净净,手摸上去不要有油腻,摸上去有油腻、灰尘就不庄严了。餐具要洗涤干净,也要把它放整齐。生活起居,日常生活,对人对事对物,不但心要清净,要真诚,那个事也要做到圆圆满满。没有尽心尽力去做,我们的心就不诚,就不敬。所以菩萨讲他有能力普遍严净诸刹海,这是我们要学的。 在生活当中,事事物物我们果然谨慎留意,样样都做得很圆满,「庄严佛国土」,我们有没有做到?已经做到了,怎么说已经做到了?《华严》明白的告诉我们「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在我生活当中做到了清净庄严,十方诸佛刹海当然清净庄严。我对於诸佛道场做到清净庄严,我的生活过得很邋遢,过得很肮脏,你们想想看,你有没有庄严佛净土?没有。所以庄严从基本上讲,从根本上讲,就是一颗清净心。心净,我们身就清净了,身心清净,我们居住的环境哪有不清净的道理?自然你会把它收拾得很干净。对人也清净,对事也清净,对物也清净,这是「普能」。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对我们生活非常重要。学佛从哪里学?就从这些地方学。 第二句是『解脱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里面,特别是六道凡夫,六道凡夫生活不自在,你要帮助他解脱。他为什么不自在?他有很多束缚,就好像绳索把他捆绑起来,动弹不得,他不自由了。哪些绳索?烦恼是绳索,妄想是绳索,分别执著是绳索,忧虑牵挂是绳索,这些绳索从哪来的?都是从迷了自性才发生的。菩萨已经是真正觉悟的人,所以要帮助这些众生开悟,帮助众生开悟,首先要晓得众生为什么不开悟,这就跟大夫治病一样,先要把他的病源找出来,他这个病是怎么发生的?从发生如何演变到现在这个病况?应当要从什么地方下手来治疗?诸佛菩萨帮助众生跟大夫治病实在讲没有两样,要很细心的去观察。 众生这个病根实在讲是太久了。一切众生,要讲过去生,过去世无始,一直演变到今天,无量劫了,时间太长了,这样深的病根我们有什么方法能见到?我们当然见不到,不但我们见不到,地位浅一点的菩萨也没有能力见到,那要什么人才能见到?大概就是经上常讲深位的大菩萨。在圆教,像《华严经》上来说,八地以上才有能力看到一切众生的病根所在,我们没有办法。幸好世尊在《华严经》上将这个病根给我们说出来了,说得很明白,换句话说,我们凡夫也知道自己的病根,一切众生的病根从哪里来的。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是佛,换句话说,每一个人都是佛,佛有多大的智慧,我们每一个人统统都有。「德相」就是最健康、最圆满的身相,我们统统都有,金刚不坏身。可是许多同修来跟我说,「法师,我身体不好,很衰弱,精神振作不起来,常年在生病」,来问我,这就是佛所讲的病根,妄想执著,「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所以我问他,「你是不是妄想很多?」「是的,妄想很多。」病从哪来的?病就从这里来的。你要想身体健康、智慧圆满,没有别的,妄想执著去掉就恢复了,智慧也恢复了,健康也恢复了,自性里面无量的功德、无量的德能统统都恢复了。 佛这一句话可以说把他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一句话就说完了,还有什么佛法?没有了。佛法就是教我们断妄想执著而已。佛说得清楚,说得明白,而我们偏偏不肯断妄想,偏偏不肯破执著。每天下午我还要定一个时间来跟你们大家接见,见什么?听你们说这些妄想执著。每天下午我要听一个半钟点,听你们的妄想执著。除了妄想执著,你们还有什么?没有了。离开妄想执著,你们就「如如佛」了,这个很重要。所以菩萨如何帮助一切众生得大自在?就是要把众生的病根拔除,要教他真正认识清楚,真正明了事实的状况。谁度谁?佛没度众生,菩萨也不度众生。大乘经上讲得很多,佛不度众生,这讲老实话,自己度自己。妄想执著是你自己起,还得要你自己断,所谓是「解铃还要系铃人」。烦恼、妄想、执著不是佛把我们搞起来的,那佛就没有能力来断,是你自己起来的,还要你自己断。佛菩萨对我们的帮助是什么?是我们自己不知道病根是妄想执著,他一语给我们道破,这就是他帮助我们的,这就是他对我们的加持,就是他对我们的帮助,对我们的度脱,没有他来说清楚,我们根本不知道,他这一说清楚,我自己有办法了,我只要从今之后不打妄想就成功了。 何况妄想,「妄」不是真的,真的怎么叫「妄」?凡是有想都是妄,真心里面没有想,那么我们现在要问,我天天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是不是妄?我在此地告诉诸位真话,只有这一句不妄,这是真的。怎么是真的?因为别的妄想,你要搞六道轮回,六道轮回跟十法界都不是真的,一真法界是真的,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是一真法界,是一真法界里面的一真法界。怎么知道?你看《华严经》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极乐还在一真法界里头,所以西方世界阿弥陀佛是无比第一真实。我们想阿弥陀佛不是打妄想,念阿弥陀佛绝对不是妄念,除此之外,统统是妄想,统统是妄念,这一点我们果然认识清楚了,自己得度了。我从今之后再不打妄想,过去的已经过去,不要再想它,一场梦一样;已经过去了,不要想它。未来还没有来,你想它干什么?其实你能够想像得到的,说现在,现在已经没有了,已经过去了。《金刚经》上都说得很清楚,「三心不可得」,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三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你还想个什么!所以你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统统叫妄想。我过去、现在、未来都不想,自在,非常自在。 不是与我生活有关系的事情,我不需要知道,不是我必须要认识的人物,我不必要知道,心就清净。古人常讲「知事多时烦恼多」,你晓得的事情多,你烦恼就多,所以我劝同修们不要看电视,不要听广播,不要看报纸,你看我在这个地方,我这里也没有报纸,也没有广播,也没有电视。你问我:今天世界怎么样?我告诉你:天下太平,没有事。一看这些东西,一接触,麻烦可大了,天下大乱,自己心里就慌了,也就乱了。现在是他乱,我不乱;他不干净,我干净。你认识的人多了,是非就多,就是统统都是念佛的同修,念佛同修里面也有是非,我说这个话,我想你们同修都会承认。 所以印光大师在世的时候,他的学生,接受他老人家传授三皈的这些弟子们,大师都教给他专修净土,回家一心一意念这一句阿弥陀佛,顶多教你念一部《阿弥陀经》。因为印祖在世的时候,《无量寿经》没有一个好本子,这五种原译本、三种会校本都不理想,所以印光大师不提倡《无量寿经》。夏莲居这个会集本,印光大师没有看到,要是看到之后,他一定非常欢喜,一定非常赞叹,《无量寿经》到此才真正有一个圆满的经本出现在世间。这是教你回家去老实念佛。如果你要是想去看看师父,到苏州灵岩山去看他,这一见面他就问你,「你来干什么?」「我很想师父,我想来看看师父。」他把你臭骂一顿,骂回去,为什么?想师父是打妄想。你怎么不想佛?怎么不念佛?你怎么去想师父、念师父去了?你想师父、念师父,你搞六道轮回不能往生,你要想佛、要念佛才能往生。所以就呵斥、教训,「来看师父,师父你已经见过,还有什么好看的!老远跑到这里来,费那么多精神,(总得带一点供养)又费钱财」。连自己皈依的师父都不准看,你还可以到处去跑庙吗?到处去烧香吗?到处去攀缘吗?不可以。 古德常讲这个法门是万修万人去的法门,就如同善导大师所讲的,一百个人学,一百个人往生;一千个人学,一千个人往生,一个都不会漏掉的,万修万人去。为什么我们修这个法门不能去?就是因为还常常想师父,常常想道场,常常还想同参道友,好了,念佛功夫夹杂,夹杂这些东西,这一夹杂必然间断,你的功夫破坏掉了,所以不能成就,这一点非常重要。 你们同修今天来听我讲经,原因在哪里?你们的怀疑、夹杂、间断没有办法除掉,听到这个法门很好,半信半疑。我到这里来讲经,你们来听经,真听懂了,不怀疑了,还要听我讲吗?不要了,回家老实念佛,一句弥陀决定往生,你听我在这里胡说八道干什么?没什么好处。心不定,有疑惑,到这里来听听我劝劝你,我在这里是劝劝大家,帮助大家断疑生信。「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要以清净的信心来执持名号,就可以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真做得到,不是假的。 总而言之,要将自己跟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认识清楚。千经万论就是说这桩事情,佛无论是怎么说法,种种说法都讲这一个问题,这是佛法的中心问题,与我们自己可以说是最有密切关系的一个问题,再没有任何问题比这个更关切了。 第三句,『善能分别诸法海』,「法」是一切法,一切法里面有真实法,有差别法。真实是体,佛给我们讲「万法皆空」,「空」是讲体,这是真实的。一切万法都不是实在的,所以《金刚经》上说得好(《金刚经》大家常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统统讲的诸法的体性,这是相同的。如果从一切法相上讲,从一切法的作用上讲,那是有差别的。宇宙之中差别的法是无量无边,差别法里面有清净法、有染污法,有净染、有真妄、有邪正、有是非、有善恶,你都要有能力分别它。这种分别不是自受用,因为自己的心已经清净了,一切差别法对自己来讲无二无别,自己决定不受影响。可是九法界众生,虽然声闻、缘觉、菩萨已经觉悟了,觉悟没有圆满,何况六道众生完全在迷,这些差别法对他们的生活苦乐就有很大的影响,这些人没有能力辨别,这是真的。虽然有世间的聪明才智也没法子,佛经里面常讲「世智辩聪」,世间的聪明智慧,很好的辩才,也不见得能够辨别差别法里面的邪正、是非、善恶、利害,如果真有能力辨别,我们现前的社会应当没有一点瑕疵才对,为什么这个社会这么险恶?由此可知,对於种种差别法没有能力辨别。 要广大的众生都有能力辨别差别法的是非、善恶、利害,用什么方法?教育,中国过去儒家的教育目的就在此地;佛法,特别是大乘佛法的教育,也是以此为宗旨。我们能够辨别善恶必定就会断恶修善,我们能够辨别利害,自然就会想趋吉避凶,自然就有这个意念,就要这样做法。今天我们没有能力趋吉避凶,灾难没有能力躲过,这就是对差别法不认识、不明了,所以往往把凶当作吉,把恶当作善,这个搞错了,大错特错,等到果报现前,这时候后悔都来不及。由此可知,儒佛的教育在世间不能普及是世人一切众生最大的不幸,因为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行没有一个标准,没有依归,没有依靠,没有一个归属,前途茫茫,一切造作都是在摸索,将来的果报到底是吉是凶不晓得,你说多可怕! 净宗虽然教我们一心称名求生净土,这是向上一著,在没生净土之前,我们这个身体还在这个世间,还不能脱离这个社会,与大家共同在一起,那么世间的差别法要是不能认清楚,不能了解,虽然念这一句佛号,依然还造业,这怎么得了!这又障碍了往生。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谁障碍?自己障碍自己,自己造业。为什么造业?就是事实真相没搞清楚。归根结柢,这是教育,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教育。 说到教育,接受教育的年龄愈小愈好。我在前面曾经跟同修们说过,中国的文言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传递古今智慧、技能、才艺的工具,古圣先贤的智慧、才艺用这个工具传给我们,我们要拿到这个工具了,过去几千年的智慧、经验的累积,我们得到受用,我们可以得到非常丰富的参考,这是学问。如何得到这个工具?一定要学文言文。 现在学校教育很可惜,真正有智慧、有眼光的人看到很难过、很痛心。文言文的教学要在小学,小学里面念国文不必注重讲解,要注重背诵。假如(儿童)小学生一年能够背诵二十篇古文,能办得到,一个学期背十篇,两个学期背二十篇,六年就能背诵一百二十篇。小学毕业,不但他有能力看《四库全书》,他有能力看大藏经,为什么?文字障碍没有了;他还有能力写文言文。你要是不相信,现在我手上还有三册民国初年小学生写的作文(模范作文),现在恐怕大学中文系的学生都看不懂,那是什么年龄写的?十一、二岁写的。所以这是要在小孩的时候学。学校不教了,做家长的要注意到这个事情,小孩虽然是不愿意接受,要强迫他接受,诱惑他接受,到他五年、六年下来,他这一生会永远感谢父母,为什么?父母对他的恩德实在太大了。他将来出人头地没有人能跟他相比,这个基础谁给他的?父母给他的,父母有眼光,能教导他一年当中去背二十篇古文。 我在国外,这是不得已而求其次,就教我们华侨同修们用《无量寿经》教他们的子弟去背诵,把它当古文念。所以你们今天教学的时候,不要教小孩从头到尾去念,他念不下去,时间太长,他很吃力;四十八篇,一篇一篇的念,他会有兴趣。不必在一年能背,因为他学校还有别的功课。年龄愈小愈好,这是帮助他修根本智,就是底下一句『能甚深入智慧海』。背诵经典、背诵古文就是入甚深「智慧海」的一个起步,甚深智慧就从这个地方开始,非常的要紧。 读,我还要特别提醒同学读繁体字,不要去读简体字。中国的古书全是繁体字写的,你不认识繁体字,古书摆在你面前不认识。现在大陆就有这个困难,古书印出来了,年轻这一代不认识,没有能力去读它,所以一定要念繁体字。从《无量寿经》下手很好,从中国四书五经下手也非常好。《四书》在文学里面讲,的确是中国第一流的文学作品。一定要认真努力来修学。年岁已经大了,亡羊补牢也来不及了。年岁大了,四十岁以上就不行了,再要去念书,没办法了,就老实念佛。如果你在三十岁左右,还行,还可以补习,勉强去读。二十岁的年龄是正好。从十几岁开始栽培,那是父母的恩德,这是父母的大恩大德,他现在不知道,长大他才晓得,这是做父母对儿女真正的爱护。 唯有恢复孔孟、大乘的教学,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佛经上所讲的殊胜功德利益,我们可以得到,纵然不能圆满得到,少分是决定可以得到的,家庭的美满,事业上的成功,都在这些教科书里面。你能够辨别邪正是非,你能够成就真实的智慧,然后你自然有能力清净三业。我心清净了,思想的清净,你思想见解清净了,不受污染,不受外面境界动摇,这是心清净;语清净,你的言语,字字句句都是利益众生,都是诱导众生向善,诱导众生证真,你的行为一定可以作世间人的榜样,这就是「普能清净诸行海」,而后我们的愿望才能达到圆满,『圆满一切诸愿海』。 想学佛的人,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普贤十大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我们要真正修行也可以圆满。何况我们对於世间法所求所愿绝不落空,正是佛家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就是愿望,决定能够满足你的愿望。求愿为什么不能满?这也是有障碍,因为有障碍,所以你的愿达不到,障碍除掉之后就有愿必成。所以我们要去把我们求愿的障碍找出来,找出来之后,把这个障碍消除,我们就样样称心如意了,这都是佛菩萨教给我们的。 在生活当中要真正的修行,也就是要认真的将我们生活当中不好的习气、不良的行为改正,这叫修行。改正从什么地方做起?要从亲近善友做起。常言说得好,一般人绝大多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人交的朋友都是好人,他一定是个好人;交的朋友都是坏人,他一定就学坏了,他受别人影响,因此往来、交往非常重要。普贤菩萨在此地教给我们要交结哪些人?他老人家教我们去交结诸佛。交结诸佛,跟诸佛往来,你不会学坏,你的道业决定成就,所以教我们要亲近诸佛,要供养诸佛。 供养诸佛,在事上讲,你去见老师、见佛,总要带点礼物,礼物不在多少,礼不可废,表示自己的敬心,礼是一定要的。老师绝对不要求「你要给我送多少供养」,绝对没有这个念头,而是我们自己的敬心。我们的收入很少,能力微薄,我供养一块钱,供养一分钱,老师不见怪,为什么?你的敬意表达到了。我有能力,我非常富有,多供一点,老师也以平常心来接受。总而言之,老师对学生是用平等心,是用清净心,不是你供养得多就对你特别好,供养微薄就小看你,那这不是好老师,这样的老师可以不要跟他学,他没有资格教导我们;老师的心是平等的。真正的供养,普贤菩萨在此地教给我们「如说修行供养」,依教奉行,老师教导我们的我们真做。依教修行供养不分贫富贵贱,这也是平等的。我们真正听懂老师的教训,认真努力去做。 这个做,前面所讲的都是基础,我们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我们有真正的智慧,我们有清净的行持,我们有真实纯善的愿望,有这样的基础亲近善知识,我亲近他,我观他的行为,我听他的言教,他是真善知识、是假善知识,我就清楚了,他骗不了我,他瞒不了我。虽然在现前这个社会,《楞严经》上所讲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正邪我有能力辨别,邪师我不亲近,我敬而远之。真正是良师益友,我多多亲近他们。这是教给我们如何选择师友,这个很重要。 一个人修行成功的关键就是在好老师、好同学。老师也不在多,一生当中遇到一位好老师那就幸运得不得了,那就是很大的福报,遇到很多的善知识那简直不敢奢想,像善财童子能遇到五十三位善知识,这还得了!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这些伟人,有成就的人,我们去读他的传记,哪一个人遇到五十三位善知识?没有过的,没听说过的,遇到三、五个有,在历史上我们看到过的;十个以上,好像历史上都没记载过。由此可知,遇到真正善知识是相当不容易。同学(同参道友)也不在多,有三、五个那就非常可贵,你这一生都不寂寞,为什么?有知心的朋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贵的是知心,知心的朋友难,知心再同志那就更难,这在历史上也不多见。所以我们同参道友志同道合在一起共修,这是一桩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 黄念祖老居士教导我们在目前这个时代,同修贵精不贵多,贵的是真正知心同志。我们对净宗,对《大经》(《无量寿经》),彼此都有真实的理解,都以清净心来受持,同一个愿望,求生净土,这样的同修彼此平常可以在一块,互相研究讨论经典里面的理论、教训与经典里面的境界。不能常在一起,一个星期约定一次就很好了,我们三、五个人每一个星期聚会一次来讨论《无量寿经》,我这一个星期所读的,我有什么心得,有什么感想,彼此互相交换,这对於经典理论的明了会有很大的帮助。在修学用功也可以交换意见、交换心得,这种同参道友是真实的道友,这叫做切磋琢磨。 老师指路,善知识指路,指出这条道路,路是要你自己走的,老师不能陪著你走,陪你一同走的是什么人?就是同学,同学是结伴一起来走这条路,你才晓得同学的重要不亚於老师。有老师没有同学,很困难,学不成功;有同学没有老师也不行,没老师,没有人指路,自己摸不到方向,所以成败关键决定在师友。我过去在台中求学,我们同参道友七个人,十年如一日,我们在一块同学十年,每一个星期聚会一次,一次大概是二到三个小时互相研究讨论,一个星期一次,十年不间断。你没有几个同学在一块,没有老师指导,你怎么学法?没法子学。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同样接受老师的教导,他不能成就,原因在哪里?没有同学在一起互相切磋,所以他听了之后就白听了,听了以后就忘了,不能深入,没有进步,你才晓得这个非常重要,所以亲近善友很重要。 我年轻失学是因为抗战的关系,学校教育没有能够受到圆满,天天逃难。抗战八年,我走了十个省,你们想想看,在这个地方住几个月,日本人打来了,又要跑到别的地方去,几乎都是日本人在后面追,我们在前面跑,跑了八年,当中有三年没有念书,没有法子念书,就是一、两个月就要搬家,所以日子过得很辛苦,因此知道读书不容易,这是真正的福报,自己没有这个缘分,所以对求学就看得很重。到台湾之后,生活比较安定,想读书,环境不许可,没有生活来源,一定要工作。我们学历也没有,也没有人事关系,所做的事情都是小事,待遇非常微薄,不做事,生活就成问题,生活都有问题了,哪有能力去读书?实在是苦,这不得已只好自修,微薄的薪水买书回来自己读。读得有困难怎么办?写信,写给谁?打听大学教授哪几位是有学问的,哪几位对这个课程有专门的,我就向他请教。几封信一写,老师看到我们很诚心,他就会约我们见面,见面之后,我们就向他请教,真诚恭敬的请教,他欢喜。所以我没学佛之前,我在台湾台北认识的大学教授有十几个,我有假期都是去看这些教授,都听他们讲解,我的时间都用在这里,真正是亲近善知识。以后学佛了,与这些老师都没来往了,找佛教的老师了。所以几乎在当时的名教授,我跟他们都有往来,他们对我都非常好,那时候看到我们好学心切,虽然生活过得很苦,好学心切,这些老师都愿意帮助我。 真正的好老师心目当中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他有传人,也就是他希望他有后代,有传他道的,传他法的,否则的话,他一死,后继无人,这个心里面的难过是他一生最大的痛苦,最难过的一桩事情,就是他没有人继承,那真的叫死都不甘心。所以一位好老师遇到一个人真正肯学,他真的可以把所有一切摒弃掉,专心来教你一个人,这是我们看到老师传道之心比我们求学的心还要切。李老师从前讲,学生想找一位好老师难,好老师想找一位好学生更难,到哪里去找?所以一下遇到了,师资道合,那个师生关系比父子还亲切,这一点都不假。 我在学佛之前,那时候不知道有佛法,知道有哲学,对於哲学非常喜欢,找到方东美先生,当代的大哲学家,台大教授,也是老方法,给他写信,写了信之后,他就约我到他家里去谈话,这样收了我这个学生。我的要求很少,只要求到学校里去旁听他的课程,到学校去做旁听生,没有想到他对我真是过分的爱护,他叫我每个星期天到他家里去,他给我上两小时课,星期天我有时间,他也有时间,学生只有我一个,特别教授,不让我到学校去,当时我非常感谢,不懂得原因,不晓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法。如果到学校旁听,他多省事,为什么特别拨出时间来教我一个人?到以后学佛很多年,到了李老师的会下才恍然大悟。因为拜李老师的时候,限制的条件很多,然后才晓得方老师有用意,用心很苦,我们不知道。这就是发现这个学生非常真诚、好学,是一张白纸,没有受过染污,这是老师要想接受学生,换句话说,选择的第一个条件,要选择这种条件,你没有受过染污。 我那时候很想学哲学,哲学书没有念过,讲哲学的那些人我也没有去听过,一张白纸,所以方先生就看中了,不要到学校去。以后我知道到学校去有什么不好,到学校去一定会认识很多同学,跟同学交往,也彼此互相谈论,就会被染污,所以他把这一条路掐断不让你污染。当然学校教授哲学的人还有很多,一定会认识很多人,所以他把这些污染全部给你杜绝,他一个人来教,所以我学哲学是一个老师。方先生大概对我这个教学在台湾恐怕就是这一次,没有过的。到以后我在台北讲经,遇到方老师许多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很有成就的人,也都是现在大学的名教授,像从前在香港的唐君毅先生,都是方东美的学生,这都是很有成就的一代的大儒。他们知道方先生对我这个教学,对我是另眼相看,为什么?他说方东美先生眼睛长在头顶上,从来瞧不起人的,他能单独教你,那你一定很不简单,其实我什么也不知道,一无所知,这被方先生错爱,可是在社会上的确得到这些人尊重。这就是师生不是偶然的,彼此都是真诚。 我的佛法是方先生介绍的,是从哲学里面讲到佛经哲学,他一共分四个单元教我,等於是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他是从西方哲学讲起,从康德哲学讲起,他是学西洋哲学的,再回到讲中国儒家的哲学、道家的哲学、墨家的哲学、诸子,一直到宋明理学,这是讲中国哲学。由中国哲学再讲到印度哲学,印度哲学最后一个单元是讲到佛经哲学,我是从这个地方认识佛教的,认清佛家的面目。认识佛教之后,因缘也不可思议,就在这个时候遇到章嘉大师,章嘉大师是专门研究佛学的,方先生是研究哲学的,对佛学有了兴趣就找一位佛学的老师,我跟章嘉大师三年,因缘也非常殊胜,他老人家也是每个星期天叫我到他家里去上两个小时课。三年后,章嘉大师圆寂,我离开了工作,那时候就想出家,跑到台中遇到李老师,跟他学了十年。所以我学东西,老师非常的单纯,几乎就是跟一个老师学,确实不是这个道场也去,那个道场也去,这里也听,那里也听,这个也看,那个也看,这是老师绝对不同意的,老师始终就是保护你的清净心,唯恐你受到污染。 到以后我了解了,我在台中住得久,李老师接触的学人,我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如果你学佛,你想亲近他,拜他作老师,当然见面时他要问你「你学佛多久了?」「我学佛很多年了。」「你读了些什么佛经?」我读了这样、那样,说了好多。「你有没有听过经?」「我听过很多法师、居士大德讲经」,听了一大堆。老师点点头笑笑,「很好,你很难得,不教你」。我们就问他,「为什么不教?」「他满脑袋一塌糊涂,洗都洗不干净,怎么教法?没法子教。」真话,一点都不错。所以一个真正善知识为什么亲自拨出时间单独来教你?因为你没有污染,你太可贵了。所以你们说是读了好多经,听了好多人说法,你遇到真正善知识,人家也只有点头,「你很好」,把你赞叹一番,捧一捧,欢欢喜喜的离开,你走了之后,他摇头。你是什么纸?是一张报纸,一塌糊涂。你心地清净,是一张白纸,他拿来写字画画,那随心所欲。你这张纸已经染得一塌糊涂还能做什么用?没用了,你们大家才晓得你们的心地染污程度如何,所以纵然遇到善知识,善知识也是感叹,无可奈何,帮不上忙,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所以看多东西,看多了,听多了,没有好处,你所得到的是一些佛学皮毛常识,似是而非,的确洗都洗不干净。 这就给你说了,亲近善知识、好的同参道友不要多,一生就是这几个人。你看看历史,古圣先贤,做学问有成就的都是三、五个同学、一个好老师,都是这么成就的,现代人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现代的学校跟从前也不一样,从前学校一个老师教,现代的学校开很多课,好多老师同时教,没教成功;从前一个老师教的,教成功了不少人。古时候教学的思想观念与方法跟现在完全不一样,两者仔细比较,从前那个好,好处太多了。现代这种教学法,古时候不是没有,广学多闻是在你成就之后,不是初学。初学一定是一门深入,一定是一个老师,修清净心。到你品德学问成就了,就是出师了,我们现在讲毕业了,离开老师,离开老师之后,参学,参学是广学多闻。中国教学跟「四弘誓愿」真的是一样,就是先断烦恼后学法门。断烦恼,心清净,身心清净,然后才博学多闻。这是我在此地贡献给诸位同修,亲近善友是我们一生修行成败的关键,非常重要,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 有了好的老师,有了好的同参道友,下面就是精进,『修行无倦经劫海』,要发长远心,要有恒心,要有毅力,永不退转,勇猛精进。不要怕人毁谤,不要怕人误会,我走的路是正的,他不认识,他不了解,我们也无需要别人了解,因为我们自己修学不是为他个人,我们是为了道业、学业的圆满成就,我们是为了对一切众生真实的贡献,这个贡献也不需要人知,也不需要人赞叹表扬,中国人讲求的「积阴功」。积阴功是你做了很多好事没人知道,没有人赞叹你,甚至还有人毁谤你,侮辱你,在那里骂你,好,那叫消业障。我的业障都被他们消掉了,我的功德藏著,一分都没有漏出去,这叫阴德,好事。所以人家骂我,侮辱我,赶紧道谢,「谢谢、感激」,为什么?替我消业障,他造罪业消我的业障,我怎么不感谢他!这就是把事实真相认清楚了。下面这一首是接著前面说的: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这一首里面最重要的意思就是儒家所讲「三人行必有吾师」,也就是本经善财童子所显示的,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善友,一切众生、一切时一切处都是我的学处,我到哪里学?都是我学习的处所。三世诸佛,过去诸佛,那过去已经成了佛,这没有话说;现在诸佛,现在也成佛了;未来诸佛是一切众生还没有成佛的,所有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实在讲这一句里头的重点是在未来佛。没有成就,还没有成佛的这一切众生,有善有恶,这是我们的学处。过去佛、现在佛,世尊在经典里面给我们介绍、叙说一切诸佛对众生的教训,我们读到了,我们应当如说修行。未来佛就是现在一切大众,这一切众生里面,他们的善心、善愿、善行,我们看到了、听到了,我们起欢喜心,起恭敬心,要效法,想想我有没有?我要没有,要学,这岂不是善知识?遇到一些恶人,起的是恶心、恶念,造作一切罪业,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反省一下我有没有?我如果有,赶紧改过自新,那些人也是我的老师。没有一个不是老师,没有一个不是善知识,都是时时刻刻在指引我们,在帮助我们,学生只是我一个,除我一个,统统是我的老师,这首偈最重要的是教给我们这桩事情。 『最胜菩提诸行愿』,「胜」是殊胜,最殊胜的就是你知道学善人不学恶人,遇到善人跟他学,遇到恶人,反省我有没有他那样的恶,他帮助我们检查自己的心行。人很不容易看到自己的过失,看到别人的过失,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有没有,就找到了,找到过失把它改过来,那个人是我们的恩人,没有他,我们自己的过失不会发现,这叫「最胜菩提」,「菩提」是觉悟,这是最殊胜的觉悟,所有一切行愿要这样的修法。 『我皆供养圆满修』,所以对於一切众生平等的供养,平等的礼敬,道理就在此地,培养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假如你要不知道事实真相,你很难做。读了这部经勉强去修,勉强是勉强不来的,为什么?不甘心,不情愿,纵然勉强做也做不长久,所以我们的菩提行不能成就,障碍在此地。我们把这个障碍找到了,从今天起把它消除,往后菩提道上才一帆风顺。就是善人、恶人我们知道怎么处,怎样在里面学;环境有顺境、逆境,顺境我知道怎么修,逆境我也知道怎么修,顺境、逆境都是好境界,善人、恶人都是好人,没有一个不帮助我的,这样修学,这一生必定圆满成佛,为什么?所有一切障碍统统没有了。所以你要问障碍在哪里?障碍在你自己心里,自作障碍,外面境界确实没有障碍。我们自己障自己不知道,总怪外头障碍我,这个人障碍我,这个事障碍我,这个环境障碍我,处处都是心外求法,不知道真正障碍是发生在内心。所以内心清净、真诚就突破外面所有一切障碍,一切障碍都变成助缘,都来帮助你,不但不障碍,帮助你,成就你。 因此我们在此地做一个总结,心清净了,魔也变成佛,为什么?他不但不障碍你,他帮助你。心肮脏,心污秽,佛也变成魔,佛都会障碍你;不是佛来障碍你,是你自己做障碍。譬如你念佛,喜欢这个佛,讨厌那个佛,佛都障碍了;跟这个佛有感情,跟那个佛没有感情,其实佛心清净,佛是平等的,是你自作障碍。这首偈的意思很深很广。 四十二首以后,以下是总归「二圣」,「二圣」就是文殊、普贤,结归到这两个人。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这首偈子很明显,劝告我们以普贤菩萨为榜样,学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在哪里?普贤菩萨就是一部完整的《华严经》。而这一卷经是《华严经》的总结,是将《华严经》所讲的理论与修行的方法、境界统统做一个总结,结归到「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因此我们要想真正认识普贤菩萨,了解普贤菩萨,要跟普贤菩萨学习,那一定要深入《华严》。《华严经》很大,读诵的方法一定要从《疏钞》下手,《疏钞》就是注解,《疏钞》是唐朝清凉大师所作的。因此文字障碍要先排除,那就是文言文,《疏钞》不是白话文写的,是文言文写的,有相当的深度,所以文言文的基础要不能够建立,你文字就有障碍,这是我劝诸位为什么要好好认真的读文言文,道理在此地。 民国初年,弘一大师教别人学佛也是从《疏钞》下手。我过去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李老师教我们一些知识分子,教我们从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下手,他没有讲《疏钞》,讲《金刚经讲义》,有没有道理?也有道理。因为《金刚经讲义》比《华严疏钞》浅得多了,现代人写的,从这里入手,从这里入门。弘一大师那个时候是民国初年,一般念中国古书的人很多,文言文修养还都有,从《华严疏钞》下手是正确的。有文言文的基础一定从《华严疏钞》下手,我们才真正认识普贤菩萨,认识文殊师利菩萨,你才知道怎样跟他们学习。 佛门里面供养的佛像都是表法的意思,这个诸位要知道。当中供的是佛,佛代表本体,代表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清净的,清净心中一法不立,它是体。所以《华严经》上,佛不说法,佛是本体,他说什么法?他无法可说。什么人说法?菩萨说法,菩萨是代表从体起用,起用就说法。起用一定要用两位菩萨来代表,一个是智慧的起用,一个是行为的起用,一个智,一个行,起用,这两个就统统包括了。这两尊菩萨的排列,看哪一个排在哪一边,表的意思不一样,代表什么?这一个法门重智还是重行,一看到排列就知道。华严三圣,当中是毗卢遮那如来,毗卢遮那如来右手边是普贤菩萨,左手边是文殊菩萨,右手这边是主位,左手是宾位(客位),所以普贤菩萨摆在这边就是重行,普贤菩萨代表行愿,文殊菩萨表智慧。所以华严会上所表的,普贤是长子,文殊是次男,是老二,这个意思就是说华严教学是以行愿为主,但是行愿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这个诸位要知道。所以看菩萨怎么排法就晓得这个法门是智为主还是行为主。 净土法门西方三圣的排列方法是解行并重,这个法门是这样的,是二力法门,所以排列的方法,右手这边(最大的)大势至菩萨,左手这边观世音菩萨,是以大势至菩萨为主。大势至菩萨代表行,代表专念,你看《楞严经.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他以这个为主。大慈大悲是辅助这个行门,观世音菩萨也是行门,观世音菩萨是大慈悲行。换句话说,大势至菩萨所代表的是自行,我自己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所代表的是利他,自行化他。什么叫真正慈悲?把这个法门介绍推荐给别人,劝别人修念佛法门,叫大慈大悲。你给他别的法门,他一生成不了佛;你以别的方法帮助他,他再大的利益也不过是来生得人身、生天,得到人天富贵而已,不能脱轮回,不能成佛道,所以劝人念佛求生净土,这叫大慈大悲,帮助他永脱轮回一生圆满成佛。所以净土宗这两尊菩萨都是代表行门,一个是自行,一个是化他,自行化他都是一句阿弥陀佛,这是跟其他宗里面供养的菩萨表法,那个味道不一样,净宗表法的味道很特殊。大势至菩萨,你看夏莲居老居士编的《净修捷要》里面所称的,「净宗初祖,大势至菩萨」,初祖摆在右手,观音摆在左手,这是应该要晓得的。你把这些表法能看出来,那个门道看出来了,你对於修行怎么个修法,大致上就了解明白了。 这是教我们认识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的行愿到最后就是我现在所念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老老实实念这一句佛号求生西方净土就是普贤圆满的行愿,这是劝我们在此地要跟他学。四十三首紧接著的: 【愿身口意恒清净。】 三业清净。佛法修学的,实在讲三业清净也是一个总持、总纲领。佛门里面讲总持、大总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总纲领、大总纲领,所以不要被这些名词搞迷惑了,搞误会了,我们就会想错了,也学错了。三业清净是总纲领,在多数画的佛像后面有圆光,往往在圆光上面有三个字,三个字大多数是用梵文写的,字的发音是「唵(ㄨㄥ;weng)阿(ㄚ;a)吽(ㄏㄨㄥˋ;hongˋ)」,「唵阿吽」这三个字。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三业清净。「唵」,身清净;「阿」,口清净;「吽」,意清净,就是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清净就是佛,圆满的清净就是佛,佛三业清净。「唵阿吽」是密宗里头常念的咒语,三业清净。你虽念「唵阿吽」还胡思乱想,那你白念了,念得一点用都没有,所以要晓得这些字的含义。还有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念的人很多,懂得它真正意思的人不多,因此你念的就不相应。「三密相应」,口念咒,手结印,心里头观想,这是密法的修持,叫「三密相应」。 我当年亲近章嘉大师,第一天见面,他老人家很慈悲,就传授我一个咒子叫我去念,什么咒?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那什么意思?他非常慈悲给我讲解,我听了欢喜得不得了。「唵」是身,跟「唵阿吽」的「唵」是一样的,是身;「嘛呢」是莲花,我们在经典上也念,我们翻成「摩尼」,是莲花,身莲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它这里头的文法是「身莲花保持意」,你们想想什么意思?用中国文法来念,「保持身心像莲花一样」,这个咒语就是这个意思。你念这个咒语,三业清净,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昨天跟大家讲的,《华严经》上讲「犹如莲花不著水」,六字大明咒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意思非常之美,就像我们中国人讲的格言一样。所以我们一念这个咒语就能够观想我身语意三业清净不染,不但世法不染,出世法也不染,这是六字大明咒的意思,章嘉大师传给我的。我那个时候也念了好几年,以后是改念阿弥陀佛了,不再念六字大明咒了。所以你念要搞清楚。 我年轻的时候跟一般年轻人有一点不一样,那就是什么事情我要追根究柢,要不叫我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决定不干,我的个性很强。我跟章嘉大师三年,我没有拜过他,因为我不知道拜什么意思,不懂得。我们今天就是见总统,最敬礼也是三鞠躬,所以我见章嘉大师都是鞠躬,没有趴在地下拜的。我看到别人拜都很奇怪,为什么要拜?为什么要跪在地下?跪在地下的礼节是满清以前的礼节,我们是现代人又不是满清人,我为什么要跪下来拜?我要不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我决定不干。所以章嘉大师也不怪我,我给他鞠躬没有给他磕头,他对我还那么爱护。以后统统搞清楚了,我对他老人家真感激,他没有把我赶出门说我贡高我慢,我很幸运,这是感激老师知遇之恩,念念不忘。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