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如何建立理智的人生观6
2006年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建立理智的人生观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六集) 2006/11/5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77-06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我们昨天提到几个重要的人生态度,而这些人生态度能够让我们人与人的关系愈来愈融洽。因为人生大半的烦恼都来自於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对立,甚至於是冲突、怨恨,要化解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让家庭和睦。这样是齐家,进一步治国、平天下,甚至於是爱护大自然,都是从「亲亲而仁民」,亲爱自己的父母,因为仁爱之心是从孝悌自然生起来的。「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我们在跟一些朋友们交流的时候,他们都说我很想爱人爱不起来。他们也很苦恼,因为学的是大乘佛法,为什么人都爱不起来?诸位朋友,为什么人都爱不起来?因为对自己的父母、对自己最亲的人,没有真正关爱之心,一层楼都不爬,一下子就要一步爬上天。做人要从德行的根本孝道开始做起。所以儒家告诉我们,「夫孝,德之本也」。佛家释迦牟尼佛说道「三世诸佛净业正因」,都是从孝道开始做起,所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而真正孝养父母落实在哪?就落实在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上。我们一切身口意都是利益他人、都是成就他人,这叫立身行道。这样我们的父母会非常的欢喜。以显父母,大孝显亲。以显父母,绝对不是说父母去世以后我们才来显,当下我们能依《弟子规》修学,依圣贤教诲修学,当下就能以显父母。不只是以显父母,甚至於曾经疼爱过你的这些叔叔、舅舅,这些长者,他们都会与有荣焉,那是我外甥、那是我侄子。因为当我们对社会有贡献的时候,会赢得众人的肯定。 有一位老师三十多岁而已,是个女老师,她在海口航空站上班,也算是公务员的工作。她来听了课之后,因为她自己也有小孩,自己很受益,希望更多人能够得利益。她每个礼拜坐回自己的家乡,来回都要一个多小时,来回都是自己出车钱,回去把邻里乡党的孩子召集起来教《弟子规》。要回去教以前,她来跟我提到这件事。这位老师,我们一起修学了差不多也有三、四个月,没有跟我讲过话。直到她决定要回自己的故乡去奉献的时候,才到前面来跟我们交流应该如何去做?她要如何去提升?她有这分承担,很多的助力就进来了。所以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她就自己会去找方法。有心的人,方法一定会找到。找不到方法是什么?心不够真。所以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藉口。 昨天已经提到建立理智有六点,我们稍微来复习一下。第一点是?诸位朋友,人这部机器不多用就会慢慢坏掉,多用可以愈用愈好,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现在的记忆力程度跟高中差不了多少。记忆力是可以提升回来的,这些都是我们要很相信的真相,不然真的很多似是而非「人愈老记忆力就愈衰退」,这句话有没有道理?这句话是谁讲的,大家知不知道?就是那个记忆力一直衰退还要给自己找台阶的人。你看我们师公九十七岁讲经,要不要翻稿?《诗经》说什么、《书经》说什么,为什么?他常常用心,常常用脑,所以它的功能都保持得很好;你不用了,它慢慢、慢慢的就退下来了。而且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年龄愈大,可能执著愈多;执著愈多,就把智慧给障住了。 「欲令智迷,利令智昏」,你有贪著,你的智慧、记忆力就开始衰弱。因为还没有闻圣教,我们执著,记忆力也好像慢慢在衰退。但是后来(十年前)开始接受师长的教诲,我们坚信「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信心起来,力量就起来了,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相信自己有万德万能。你看《三字经》里面讲,「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梁灏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你看看站在那里,他都还没有说话,底下人对他佩不佩服?人家活到老学到老,考到八十几岁了,都不放弃,「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我们的老祖宗圣贤人演得这么彻底,我们要对得起他们的表演,要承先启后,他们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而且说实在的话,要能够扭转现在的社会风气,我们的道德修养必须比古圣先贤还高,而且要高很多才行,这是客观的分析。 诸位朋友,当我们听到要比古圣先贤还要高很多,还是要比古圣先贤高很多?突然想起孟夫子那一句话,「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当仁不让,挺身而出。「士有百折不挠之真心」,这个心真的发出来,「方有万变不穷之妙用」。所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而慈悲跟方便是一不是二,没有方便,是慈悲心不够;真正有心,方法一定会找出来。所以刚刚我们提到的,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藉口。这是第七点,我们先把这点复习完。 第一点是人之初性本善。第二点从因可以得到好的果,从果可以推原因在哪里,活得明明白白。第三随顺圣贤教诲。第四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五点掌握情绪,才能掌握未来。第六自己对不对、自己好不好最重要,先不要求别人。正己而不求於人,则无怨。为什么还有人埋怨我们?一定是我们先要求别人,没要求自己。第七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藉口。这位女老师她自己家里受益,你看亲亲而仁民,很自然的希望别人的家庭也能受益,尤其是回自己的故乡,饮水思源,知恩图报。 在这三年多我走过了不少地方,常常还有机会比方回海口、回深圳、回到北京、回到山东去,我都会很自然的说「回」。假如我说我要去海口,海口的人会给我举牌子抗议,你是我们海口人,怎么可以说去海口?要说回海口。所以人情不可拂。你说我要去你那里,我要回那里,感觉一不一样?不一样。但是说实在的,我们是真心的讲出来我要回海口、我要回深圳去,我要回家。哪里是家?有爱的地方是家,有感恩的地方是家。假如没有爱,没有感恩,那只是旅馆而已不是家。所以每个地方,我们都深深感受到当地人对我们的那分爱,而我们时时记住他们那分恩德,不然我孤身一个人在那里,怎么可以发展起来?多少人尽心竭力的护持帮助,这样的恩我们要记在心上。所以每次回到这些地方都是回家的感觉。 其实这分感觉,在我坐飞机要下到海口的土地上(海南海口的土地上),这分感受都提起来。因为当初很多年前,我在念大学遇到了一位好朋友,这位朋友欧洲、美洲走过不少地方,他的成绩也很优秀,二十七岁就拿到博士学位,现在也是大学里面的一些(最近我们比较没有联络)应该也是教务主任这类的工作。他曾经跟我提到,他每到一个国家地区,一定把地上的土壤拾一把起来装在瓶子里面。每当他回首自己的人生过程,看到每一瓶的土壤,这是伦敦的、这是纽约的,他每每看到这些土壤的时候,就想起我那一个月、那一段时间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的人对我的恩、对我的照顾,他都念念不忘。诸位朋友,谁是幸福的人?幸福哪有那么遥远?能时时感恩的人那是最幸福的人。当我们时时感恩,诸位长者,当一个年轻人时时感恩我们,我们会怎么对他?那真的是倾其所有的栽培他、照顾他,真的成就一个孩子,孝心、感恩心是根本。所以当我要踏到海口的土壤,我突然想起我朋友的这一段话,那不只要感谢人,因为我们现在学佛了,到一个地方所有十法界的众生都在护持著我们,以至於我们的老祖宗都在护持。 那时候我刚到海口,有一些老师,我们开的第一班读书会,诸位朋友你猜猜看有多少人?十几个人。十几个人,开了第一期之后,这十几个人几乎现在已经分散在祖国各地,有的到广东梅县负责、有的到汕头、有的到山东、有的到庐江去了。虽然人不多,但是个个人都是真诚的发心,所以我们要的是真心。虽是第一期,人数最少,但是这些老师现在都已经负责一方的中国文化的推动。 当时聚在一起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讲了一句话,我说恭喜大家,我们居然在海口碰面。他们就很纳闷,为什么在海口碰面要恭喜?我就跟他们讲,你们过去一定都是忠臣,然后被贬到海口来。以前海口叫什么?蛮荒之地,那个被判到海口、被判到广西、广东,差不多都是一命呜呼的命运。因为那时候都没有开发,很多瘴气对人的身体很伤,你假如没有真正的浩然之气,到这些地方你会忧郁而死。你看苏东坡到了海口活得很好,因为苏东坡有正气,而苏东坡的正气跟谁有关?跟范仲淹的祖宗范滂有关。分析起来,大家会真正觉得所有的炎黄子孙真的是一体。范仲淹是不是我们的祖宗?他的教诲深深的感动了我们,提携了我们,他怎么不是我们的祖宗? 因为在汉朝的时候,范滂是一个忠臣,非常的正直,而那时候东汉末年,朝廷已经比较腐败,他是登车揽辔,他坐上车,告诉自己,「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这是范仲淹一千年前的祖宗;一千年后,范仲淹很小的时候就说出,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你看祖宗一千年前的精神,传到一千年后依然。诸位朋友,我们到底留给子孙什么?我们已经留了什么?不会是留了打麻将吧!那一天我们重阳节办课程,来了两千多个镇民,把整个大街封住了,像在过年一样很热闹。因为是重阳节,所以是尊重老人,老人都坐前排,前面都摆著瓜子、水果请老人家吃。老人家每个走进来,嘴巴都笑到快要裂到耳朵来了,很高兴。有很多小孩都在前面听课,我们说:我们镇民有什么问题可以问?结果镇民没有什么问题,小朋友发问了一个问题,他说老师,打牌是不是赌博?你看小孩想这个问题想多久了?他可能每天都看到那个场景。到底我们留给孩子什么? 家风就是你留在孩子们心田中的风范。我想到我父亲是什么?想到我父亲是在那里给我奶奶按摩;想到我父亲开车的时候连喇叭都不按,看人家开快车,马上脱口而出快也没快那五分钟。所以喇叭我也不会按,快车我也不会开,为什么?父亲没有给我这个榜样看,坏榜样。我们回想到母亲是什么?是看她教书教得很认真。有时候下课的时候,刚好那时候我母亲跟我同一个学校,去的时候看母亲累得趴在那里,都是尽忠职守的榜样给我们看。甚至我的奶奶留在我们脑海里,我的奶奶就是非常节俭,一张卫生纸可以用好几次,然后走到哪电灯就关到哪。那时候觉得不要省成这个样子!可是你看那就是德,德行一定感我们的良心,只是感一年就现前还是感十年才现前?所以我的资质太差了,奶奶的风范十年以后才起作用。后来自己赚钱,我们家三个孩子(还有两个姐姐),三个人都很节俭,比我父母还节俭,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始祖是奶奶,所以我们跟奶奶学习到这个态度。 但是节俭要对自己。有时候我们持戒要很清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然持过头了,旁边的人看到我们都神经紧绷,那叫恼害众生,持五戒就没有持到第一个不杀戒了。今天在道场里面,假如来修学的很多都是老太太、老公公,你把所有的灯关得都差不多了,他起来在那里摸半天还得了!很多事情是没有重来的机会,假如因为摸摸不小心跌下去了,那可能严重到我们都很遗憾,所以持戒要懂得权变。以前孔老夫子说,「学、道、立、权」,这就是勘验我们学问学的境界到哪里?我们现在在学,这几点我们学了之后,好,我马上回去力行,叫道。立,当回去之后,大家说你少来了,你几两重我还不知道吗?这个时候情绪要怎么样?人家说你少来了,你几两重我还不知道?你马上跟他鞠一个躬,对不起,我以前对不起你的地方太多了;他假如继续讲,就再对不起,保证他说不下去。你要把真诚心拿出来,这叫屹立不摇。「可与立,未可与权」,求学问就要达到通权达变。很多的戒律,只要我们能抓到慈悲为本,要通权达变就不困难。 刚才是说到赌博?你看那个小孩子,小孩子问这种话,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大人的德行好,还是小孩德行好?所以我们真的愈活愈颠倒。我到大学去讲课的时候,我就跟大学生讲:你们是小学的时候德行好,还是现在德行好?他们也很老实,小学。读书是智慧德行愈读愈高,奇怪我们现在怎么愈读愈低。这就是该教的没有教,不知道知所先后。老祖宗讲「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一个读书人,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这也是知所先后。我们回想这一百年来文化的浩劫,包含文言文被废掉,参与这个工作的人大半都是读古书的人,他的整个文学造诣都是因为读了古书才有这么高的境界。可是你看他回过头来过河拆桥,因为他只有学到文艺、学到技能,他没有恢弘的气量跟深远的智慧。我们希不希望再培养出来是糟蹋毁灭文化的人才?假如我们现在只是孩子你就赶快背,背愈多愈好,他的德行没有跟上,就已经又在创造往后毁掉文化的人出来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你看他学了以后没有德行,他以后会觉得我比圣贤人还厉害,圣贤人食古不化。真的要随顺圣教,要从德行扎起。 我去年到马来西亚去演讲,回来之后,刚好间隔一个多月,到一所大学继续去演讲,我在那个学校讲了一个学期。结果当地的这位大学老师就跟我讲:蔡老师,我们中国文化要赶快讲,像救火灾一样。我也不是很懂他的意思,他接著又说:在这一个多月期间,我们学校邀请了一些所谓社会的「成功」人士,这个成功两个字要打括号。诸位朋友,什么叫成功?你们都不知道,代表你们都没有受污染。现在的成功有钱叫成功,所以邀请那些赚钱很多的人来。结果他们一站上台,对著大学生讲:诸位同学,你们这一辈子要成功,首先要把「道德」两个字放下。那个老师坐在底下,战战兢兢,还得了!把邪师请到哪去了?我们这个时代,要赶快有理智、有智慧判断,不然真的把邪师统统请到大学的殿堂上面去讲了。你要把道德放下,只要不杀人,只要不放火,只要不犯法;其实那个不犯法是只要犯法不要被抓到,什么事都可以干。你看这些人都很有才华,他不可一世,可是他没有德行,这样会真的搞得天下大乱。我们为什么不敢停下脚步?因为我们晚一天就差很多。所以当初我本来是要实习一年,我说我不实习,我要赶快去教书,我考代课,佛菩萨保佑,很顺利也就考上了。 记得我在补习班有一个很刻骨铭心的感受。当时在补习,教语文的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件事,他说他有一个学生常常会感觉旁边有人跟他讲话,那就已经著魔,就很难受很难受,这是他第一次讲。过了二、三天,他又来上课,他对我们说,我这个学生已经自杀死亡。他的学生这种情况,跑到佛寺去住;因为太恐惧,都有人跟他讲话。结果到了佛寺,情况改善有限,他受不了就自杀了。那时候老师上完课就已经晚上了,我骑著摩托车回到我的家,在这个过程里面我的眼泪就掉下来。假如我现在智慧够,我能去讲几句诸法实相,直接把道理跟他开解清楚,他这条生命就不会结束了,只怪我们的智慧不够。而当一个年轻的生命陨落的时候,那将是他的父母、所有爱护他的人一辈子的椎心之痛。所以当我们看到自杀率在攀升的时候,我们的内心都是非常的难受,很焦急。赶快提升我们的能力,不能再等了。 我们为人父母、为人老师、为人长官,教育好我们的子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不怕吃苦,我们不怕磨炼,只怕能力提升太慢。所以当我从澳洲净宗学院回来,我的同学说:我们学校刚好有一个老师教四十年要退休,六年级下学期他不想教了(学生真的是不好带,所以他下学期不教了),得有代课老师来,但是这个班是全校最难带的。不入虎穴怎么样?焉得虎子,而这样的磨炼对我们能力的提升是最快。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藉口,绝不退缩。我们这一生有一个人生态度,只往前进,此生绝不后退。什么不往后退?不随顺习气叫不往后退。不只不随顺习气,起心动念都不起妄想分别执著,要有这种目标,一起来,马上「阿弥陀佛」把它打掉。妄想千般皆不管,一句佛号要分明,纵使碎骨粉身,也不妄失正念。连死都不怕,就怕这句佛号提不起来,勇往直前。我不知道我们现在宝岛大学生自杀率高不高?在大陆,听了都吓死人。一个礼拜之内,同一所学校三个人自杀,其中一个是学校的老师。再不把人生的智慧传递开来,有多少的这种灾难现前? 有一所很知名大学的研究生,他读书愈读愈苦闷,他就去问他的指导教授:教授,《论语》第一句话明明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是我怎么读书读了十多年愈来愈苦?诸位朋友,现在你的儿子站在面前问你:妈妈、爸爸,不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为什么愈读愈苦?他的指导教授跟他说,我也是很苦。他听完以后很难过,不死心,又去找了学校知名度很高的老师,找到了其中一个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就去请教他:老师,为什么愈读愈苦?这个老师马上正襟危坐告诉他,人生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你看所有站在老师位子的人,到底讲的是正知正见还是邪知邪见?我们当老师的人自己知不知道?我们当父母的人自己清不清楚?真正思考到这个点上来,教儿、教女,先教自己。这句话当老师的也是一样的心境,教儿、教女,没把学生当自己的小孩,教不好的,先教自己。因为你没把他当自己的小孩,你就会嫌弃他。 有位老师他在教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行为比较偏颇,教到实在他快要忍不住了,就很想把这个孩子放弃,但是因为学佛,就会有挣扎,这样好吗?突然他就起了一个念头,假如他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你看这个念头一起来,他没有其他想法。我们学佛人都不能有这种心境,大乘佛法的学子叫做空有虚名。诸位朋友,在这里要跟大家道歉,因为讲了太多实话,实话特别伤人,对不起。师父慈悲到极处,都跟我们讲实话,我们肯信受,那是人生最大的福分,我们真的要真干,要扩宽心量。我们有了这个高度的敏锐度,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当榜样。 有个小孩读小学,一个小女孩,有天回到家里,闻到母亲煮很香的食物,香味扑鼻。她闻到以后,想都没想,不经意的就是一句话说,给奶奶家端了没有?当她这一句话讲出来的时候,全家哄堂大笑。她也很纳闷,你们笑什么?她母亲就说:你们三个孩子(因为她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真的是同一个娘胎出来的。因为她的哥哥比她先回来,她哥哥一进门闻到香味,第一句话就是给奶奶家端了没有?接著她姐姐进来,一进门闻到香味,也是给奶奶家端了没有?她是第三个进来的,所以她那句话一讲,全家都会心一笑。这叫家风。诸位朋友,我们现在的家风是什么?我们心里要非常的明白,而我们现在这个家风能不能传千年后世不断?假如我们现在都没有这种气慨,请问我们能传多久?那一定一代都不见得传得下去。 子孙的命运跟我们是一体。我非常感恩我的爷爷,假如没有我爷爷的坚持,当初家里非常困苦,小学毕业,我很多堂叔都开始一起去工作了。我的爷爷坚持:我已经没有读书,没有文化,我的痛苦,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再继续痛苦。这是为人父母很自然的心境。为人老师也是一样,我自己读书读了十几年,栽在考试堆里很痛苦,我自己当老师要不要这样残害学生?要不要?对。可是说实在的话,我们被升学主义压得快死了,真正去当老师的,继续压学生。因为其他不会,只有这个会。父母、老师深思,人生的遗憾不要再给下一代继续痛苦下去。 我们常举一个例子,我今天走路,突然跌进去一个坑洞,摔得四脚朝天,很痛。爬起来,抖落身上的灰尘、尘埃,爬出这个坑洞,下个念头是什么?诸位朋友,我们良心要适时提起,我们会不会跌下去,起来说有够倒楣的,不能只有我一个人倒楣。现在这种心态很多,一听到别人离婚,很安慰,不是只有我而已;一听到别人孩子难教,幸好,他也难教,那不是只有我受苦。要不得!人的福分,就在这一念当中折损。所以为什么我前几年工作这么不顺,一年可以换八个、十个工作?人没福,做什么都做不成,因为思想折福。在求学过程当中,初中也好、高中也好,看同学考得比我高,很嫉妒;看同学考得比我不好,马上走过去,我昨天就没念,就考这么高。人家已经心在滴血了,你还捅他一刀,福就是这样流掉的。我们有没有可能跌完之后,躲到草丛里面去,赶快有人再来跌一下,我平衡一下再走?不可能这样。一定是爬起来之后,听到了人的声音走来,赶快留下来,等他过来:这里小心,别再跌下来,接著?能不能我已经帮一个人了,好了,走了?送佛要怎么样?送上西天去,你看我们帮人要有恒心,自己一个没有恒心,我已经对他不错了,够了。自己不肯彻底的爱心,还找藉口。 说到这里,我就很惭愧。有一次在礼佛的时候,对释迦牟尼佛顶礼,突然一道光芒就射入了我的脑海里,《梵网经》上说的,佛陀已经是第八千次来到我们娑婆世界。当想起这一段经文,我的眼泪就不自主的掉下来,怎么忍心让一个大慈大悲的师父、老师走了八千次,我们还在这里沉沦,还在这里伤他的心?太不应该了,不能再这么做了。一来惭愧自己,二来在我往后从教的生涯里面,我没有资格挑剔我的学生,因为他们都比我优秀。我是劝了八千次都不听,我劝他们二、三次,又有什么资格要求他们听?所以感受到佛陀的慈悲,我们的耐心就出来了。 我们比起佛陀差太远了,「圣与贤,可驯致」,我们要「勿自暴,勿自弃」,所以一定要做到底。当然很可能先做一个招牌,在距离一百公尺以前,写著「前方有个坑洞」。写好之后,开始因为人的善心发出来,就会有很多善心人一起过来,就开始一起把这个洞填满。诸位朋友,当人没有圣贤教诲,他的心就掉入了万丈的黑洞,罪恶的深渊。我们现在要把这个深渊,胼手胝足,同心协力把它填满,不要让这个遗憾继续传给我们的子孙,让遗憾到此为止。让后代子孙想到我们的时候是非常的感念、感恩。 刚刚跟大家提到,这位女老师回自己的故乡去教,车钱都是自己掏。不只车钱自己掏,有时候还拿回去四摄法,请这些孩子吃东西。而当她真正跨出去的时候,所有的助力来帮助她,送书的送书,给与经验的,因为海口有一些老师教书都教了十年,都赶快把这些经验跟她交流,因为她没有当过老师。但是人有心,能力就能提升得快。所以她回去,有一次教,「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她就买了一篮荔枝回去,叫这些孩子拿给邻里乡党里面年纪比较高的长者先拿,你看当下整个乡镇里面的气氛非常融洽。当天晚上、隔天就有很多乡里面的长者,都打电话给她父亲:嫁出去的女儿,从来没有一个这么样回报照顾自己的故乡。而这个例子在海口出现。我们非常欣喜的,在台湾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以至於现在在座的很多老师都做到,我们也给这些老师掌声鼓励。真的,能感是我们的心,所感的助力跟因缘,都是这个心自然感召来的。 我们刚刚提到,我们所受的苦不要再让后代子孙受,甚至於不要再让我们眼前的孩子受。你看像我这种年龄最常遇到的就是人家问我:你怎么还不结婚?有时候长辈看到我们就摇头,唉!掌握情绪才能掌握未来,这个叫情绪互相伤害,那不是爱。我们常常都拿著爱,爱就像一把刀,我们在刀上写了一个爱,就觉得它叫爱。你不听我的,那个叫欲,不叫爱。很多,尤其我们这种年龄的女同学更辛苦,父母每天就在她耳边,赶快结婚,赶快结婚。突然她实在受不了:妈,你又不幸福,为什么叫我嫁?哇,那母亲马上愣了一下,眼前一片光明,对,我都不幸福,干嘛叫她嫁?明明就跌到一个坑洞里,还要把她推下去。明白了,但是只能撑三十秒,三十秒之后乌云又来了。什么是乌云?虚荣心。很怕走出去,你女儿还未嫁?你儿子还未娶?我们现在拿一个天平,一个是虚荣心、一个是孩子的幸福,哪一个重?有一些话点到为止。是,但是这个母亲醒了三十秒钟之后,突然又说:反正你就是给我嫁就对了,讲那么多。 我们要冷静,「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女儿的幸福是先嫁老公,还是先开智慧、先学判断力?她都没有智慧、没有判断力,她会找到好的老公?不要用老公,太粗俗,她会找到好的夫君吗?她找不到好的夫君,你问题解决了吗?那是愈搞洞愈大,到最后女儿要烦恼,女婿要烦恼,她生出的孩子更要烦恼,真是烦恼到连要闭上眼的那一刻都还在烦恼。所以先要女儿学德行,她先学什么?先学《弟子规》。可是她年龄都大了,等她学完不就已经?没关系,边学边看,有时候还自己判断不了,很简单,丢一本《弟子规》给她可能考虑的对象。丢过去,《弟子规》是照妖镜,一照,是正、是邪、是妖、是正人君子就知道。他假如接过去以后,这本书太好了,然后又看他真的在孝,他真的在爱人,这样就比较稳当。人要理智,不要意气用事,不要太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好,这一节课,我们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