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二梯次)14
幸福人生讲座(第二梯次)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四集) 2005/7/28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136-14 诸位朋友,大家好!「人有善愿,天必从之」,当我们有善的念头,就能感来善的境界。当初接触了圣贤的教诲,常常我的脑海里会浮现一些需要的书籍,往往想要的书籍在几个礼拜之内都会出现在我的眼前,甚至於有时候你还没想,你需要的东西就会出现。我走到卖VCD的商店里面,本来是要买「春秋战国」,自己历史读的不好,想多以历史为借镜。历史谈的有家庭的兴衰、国家的兴衰、天下的兴衰,都可以引以为镜鉴。本来是要买「春秋战国」,突然隔不远的地方摆了一套「孔子传」,我也不知道有这套「孔子传」,这套「孔子传」好像磁铁一样把我吸住了,我不买都觉得忐忑不安,最后就买了这套「孔子传」。 我到海口,到了中国各地,问人家你有没有看过「孔子传」?没有一个人跟我说有。这么宝贵的东西没人看,这么殊胜的圣贤教诲没人学,我们非常的感慨。我到海口去都找不到这套,是亲自叫他去订,他才订;我每次都叫他订十套、二十套给我。他也卖我很便宜。后来在讲课当中提到「孔子传」,现在「孔子传」的销路愈来愈好,所以我的兼职不止开中药,还兼职当销售员。拿了这套「孔子传」回家,一看,欲罢不能,很快的时间看了一遍。看完「孔子传」,我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莫以成败论英雄。我们往往所看到的眼界只有当下,只有一生,并不了解什么叫做功在千秋万代。孔子一生虽然没有当大官,但是他一生的行持,一生的教学,成就了不少的贤人、不少的君子。而这个风范以及教学的效果,持续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假如当初夫子没有以一生去立身行道,假如当初夫子遇到挫折他退了下来,那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将要改写,将无法如此辉煌。 诸位朋友,您看「孔子传」的时候你是谁?您在看戏剧的时候你又是谁?你在看戏剧的时候你是旁观者吗?那你契不进去戏剧当中的境界。不管我们在看「商道」,在看「医道」,看「孔子传」,以至於现在大陆有拍「弘一大师传」,你在看戏剧的时候你就是主角,你才能深刻去领受主角的存心、主角的人生态度。我们做人处事要不卑不亢。不卑,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有的本善与孔夫子、与佛陀无二无别,不自卑,但也不自傲,因为都是平等,而且要自卑而尊人。我们成长的过程,有赖众人的相助才得以成就,我们应该以一颗看一切人皆是老师的心来学习,来观照自己不足之处,所以更不可能自傲,不卑不亢的态度。 我们也要定位自己,一生所作所为要能「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现在的人心中没有一把做人的尺,为什么?因为好榜样的力量太少了,没有好的榜样,人就有更多的藉口可以堕落,唤不醒他那颗本善的心。我们「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我们一言一行要对自我、对家庭、社会负责任。这句经文是在《中庸》里面出现的,当我们真正把《中庸》这句话做到了,这叫转经典,怎么转?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之中,以及处事待人接物之中,完全把它演出来。当我们是用这样的态度求学问,那您学一句就是一句。这样的态度不出三五年您会触类旁通,左右逢源,你的悟门一定会开,因为悟门不是只读不做能够悟出来,一定是在实践的过程把自己的我执、习性放下,在实践的过程把自己的仁慈之心唤醒,把自己的责任提起来。我们看「孔子传」要定位自己如孔子的存心、如孔子的风范,有这样的态度相信往后的人生将会相当有价值。 《格言别录》里面有一句话,「不让古人是谓有志」。我们有志气超越古人,当你有这份志气,所有的古圣先贤都给你鼓掌,给你庇荫。而且唯有我们有这样的态度,才真正对得起古人给予我们的爱护。他们把这么多宝贵的人生经验都留下来,您可以吸收的是几千年圣者的精华。我们在吸收之前就先起一个念头,「我不可能超过范仲淹,我不可能超过曾国藩」,这样的态度、这个存心叫妄心,这个心是分别。我们是时时怀著一颗感恩的心,勇猛精进的学习。 孔子功在千秋。而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影响社会,小的绝对影响一个家庭。这样的连带关系,我们的敏感度有时候比较不足。因为随著进入教育界,观照到自己很多的言语、行为都受父母深深的影响,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为人父母、为人祖父、祖母、为人祖宗对后代的影响很大。诸位朋友,你有没有想过你以后是为人祖宗?没有想过,但是你现在确实在为人祖宗。对!我的爷爷是捕鱼的,他一个字也不认识,他一生很遗憾自己不识字,他不愿意他孩子的人生如他一般的遗憾,再怎么辛苦他也要让他的孩子求学、读书。 当我父亲读到初中的年纪,我很多堂叔都开始参与捕鱼的工作,也就是我二叔公、三叔公他们的一些孩子就开始帮忙,一帮忙,确实二叔公、三叔公比较轻松多了,我的爷爷坚持不让孩子中断学业,他再怎么辛劳也要供孩子读书。就因为一个抉择一个坚持,我父亲那一辈,五个孩子,一个博士(我三叔博士毕业),三个大学毕业,一个高中毕业,在我们那个乡镇,也算是满特殊的情况。到我们这一代,所有的孙子统统是大学毕业,已经有两个博士、两个硕士。在我们这一辈,我的学历最低,我的身高最矮,我的长相最不帅,我那些堂弟都长得比我还帅。 我们这一代以至於我父亲那一代为什么能够发达起来?只在我爷爷一个念头的坚持,就有这样的影响。诸位朋友,您现在的一言一行以及所做的决策、人生的态度,将影响你的世代,可以不谨慎吗?不只对於家庭也好,对於社会也好,我们都有直接的影响力。曾经读到一句话很受用,这句话说到「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君子的一言一行都影响著天地的发展,可以不谨慎吗?当我们看到这句话,您有没有想到师长哪句教诲?有没有想到?一言一行动天地,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不够细腻、不够细心洞察不了,我们的念头感受能力太粗了。 来,有没有想到师长哪句教诲跟这句满相应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个讲的非常好,来,我们掌声鼓励一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个行为世范当然就是一言一行,再深入一点,不只一言一行是世范,连起心动念都是世范。师长说到人的一念都是周遍法界,影响著整个宇宙的发展,宇宙是动态的,我们有一个善念,宇宙就接到这个善念,我们起一个恶念,宇宙就产生一个恶念,是升是降,一念之间。而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虽然看不到能量,但是它是存在的,那是思想波。两个人在谈话的过程,其实思想波在较量,当你的念头非常的纯正,充满了浩然正气,所有的邪气到了你的身旁,他那个波慢慢都会调正,因为你不动就能够影响他。人与人只有两种情况发生,不是被影响就是你影响他。一个家庭里面,只要父亲的念头非常纯正,慢慢的整个家风就会转动,那是必然,为什么能转动?因为这本善的心人人都有,只要他遇到好的缘就能转动。当然我们要先问问自己,我们的思想是否已经非常的纯正,充满浩然之气?假如已经达到了,那你时时刻刻都在转他人,从邪变正、从恶变善。 在日本有个小岛,有一群猴子在那里生活著,它们每天靠著吃地瓜维生,它们吃地瓜的时候,拿起来往身上敲一敲,把什么敲掉?把泥土敲掉,敲掉以后再吃下去。这样绵延几百年、几千年都没改过来,那也是经验,敲一敲不错了。突然有一只母猴子,它就拿著地瓜走向小溪流,把这个地瓜洗一洗,把土洗澈底,然后拿起来咬了第一口,本来吃都会咬到小石子,沙沙的,洗完以后,觉得吃起来更有口感,边吃边微笑,很好吃。其他的猴子看到了,就赶快跑过来学它洗一洗,然后也吃,有五只猴子、十只猴子都露出微笑来。其他的猴子怎么样?蜂拥而上,都来洗地瓜。诸位朋友,我们假如五个人、十个人来学《弟子规》,学完之后都是苦瓜脸,那没有人敢来学;我们学完都笑得很灿烂,人家都是欢欢喜喜来了解、来参与。 我在观音国小教书那一年,刚好有一个同事他担任行政工作,我是新去的老师,他要来了解一下我的基本资料,他爬到四楼跟我询问完以后就要离开,我跟他道别,他走了几步以后头又转回来,然后看著我,他看了二三秒,我有点不好意思。诸位朋友,我的个性是很刚毅木讷的,你们看得出来吗?看不出来?我是很老实的。我说有什么不对吗?他说我从来没有看人那种笑容是从内心笑出来的。我就跟他讲,一个人明白了道理以后,理得心安。这个同事因为看了我的笑容,对我有好感,我马上就把经书送给他。所以一个人笑得灿烂也可以弘扬正法。 所谓面悦常德,我们面容充满善意、充满喜悦,那是一种德行的流露,代表我们的内心没有对立,与人没有矛盾,那人人看了都生欢喜心。佛家有一句话说菩萨所在之处让一切众生生欢喜。菩萨首先要先从笑开始,要微笑。当然,做任何事情,分寸很重要,您不要现在出去以后就一直笑,看到初次见面的人,你也笑得,这个尺度还是要去拿捏一下,不然等一下人家会说这个人是不是有点问题。因为我们进入佛门第一个接触到的景物是天王殿,天王殿的正中间坐著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的法相给我们什么样的教诲?什么样的启示?一看便知道,大肚能容天下事,没什么不能宽恕、不能包容,所有的人因为「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都是因为失教了,哪有人愿意自甘堕落?我们先宽恕,后教导,尽心尽力演给他们看,做给他们看,尽心尽力牺牲、付出,这是大肚能容。 笑口常开,「笑开人间几多愁」。其实人稍微冷静一下,当你在责怪别人、怨恨别人,理不理智?一点都不理智。当你怨恨别人,首先受伤害的、损失的不是他,是你自己;一个念头是周遍法界,一个念头影响你整个身体的细胞组织,很可能你气的那个人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跟他生气,他还没事,你已经伤害了你自己。不只伤害了自己,也没做到《弟子规》,因为「身有伤,贻亲忧」,那德有没有伤?有,我们的脾气那么大,学问都下降了;学问深时意气平,心平气和,那是真学问。 当然,我们在责怪别人是因为心量不够宽广,不能宽恕他人。中国字非常有智慧,我们看看这个发怒的「怒」怎么写?这是会意字,一个人的心变什么?变奴隶、变奴才了,变谁的奴才?变自己习性、坏脾气的奴才。你要不要做奴才?人要活得有尊严,要能自主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习性牵著走,那多没有人格!如何转怒气?要强调方法,来,诸位朋友,你发怒的时候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念阿弥陀佛,很好,用圣号万德弘名取代这个怒气。那你在念的时候可不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就没效。 好,除了这个方法,其他朋友还有没有什么方法?赶快翻书来看。这样会不会来不及?翻哪一句?翻圣贤书。好,要翻《弟子规》,翻哪一句?「言语忍,忿自泯」、「凡是人,皆须爱」、「恩欲报,怨欲忘」。不要翻了,先把这几句背起来。一个人惹你生气,你说等一下,然后去把《弟子规》拿来。在圣贤的教诲当中,其中有一个是专门拿来观照自己的一言一行、生活点滴的一句宝贵教诲,叫「君子九思」,思是观照的意思,里面就提到「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你们这么好学,我都不忍心不写。时时以这九个向度来观照自己,保证你「德日进,过日少」。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这个忿就是发怒。我们怒气一发,要思考到很难收拾残局,你在朝廷里面发怒,一朝之忿,发完怒以后皇帝降罪下来,你可能要灭三族、灭九族,开什么玩笑,自己的脾气把家里的人都拖下水了,这不行。假如是人与人当中你的怒气无法消融,会处处障碍,所谓和气生财。最后一个是「见得思义」。这是君子九思。 视思明,听思聪,人要活得明白,不可愚痴,看什么事情,人家夫妻为什么相处得好?不用羡慕,把因看出来,人家的孩子为什么教得好,因在哪?你时时都能洞察整个因果的关系,你的智慧在增长。我们在看、在听当中能看到别人的需要在哪,听出别人的需要在哪里,你就能处处给人帮助,因为很多亲人都很客气。就像母亲很希望你回来家里看看,但是又不好意思直说,你听到母亲在说你最近忙不忙?都忙些什么?我们就要听出来这是母亲在想念我们,我们赶快主动:妈,我明天有空,带孩子回去看看你。叫听思聪。在人群当中听得出这个人比较狡猾,你就要敬而远之。听说这个团体已经是是非非了,你应该怎么样?保持距离,以策安全。这都要会听思聪、视思明。 色思温,我们的容貌,尤其是脸部,要温和。我们常说第一印象很重要,你给人第一印象不好,要再扭转,都很困难。刚刚我们也提到面悦常德,「面上无瞋供养具」,我们的面容没有瞋恨,都是喜悦之气,面上无瞋供养具,你已经在供养他人了,供养什么?你法供养,告诉他如何做人,法供养,你的脸部表情很好,没有让他吓得半死,无畏布施,无畏供养,你看,这不是供养都具足了吗?色思温。在学生对夫子的一种肯定当中,有一句说到,「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远远看夫子,觉得他很威严,接近、亲近他,又觉得很亲切;「听其言也厉」,虽然感觉很亲切,但夫子的言语非常正直、非常恳切,每个人听了之后都觉得很有受益。夫子的表情比较适中,「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再来貌思恭,这个貌就是指整个你的行为、动作不会很粗鲁、不会很唐突,让人感觉起来很舒服,如沐春风,这是貌思恭。所以我们时时要观照自己的脸部表情,还有我们的动作、举止,都应该符合这种君子的风范。言思忠,每句言语出去的时候,这个忠字,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代表心不能偏颇。人心只要自私自利,言语就不中了,言语就流露出偏颇、偏私了,要时时观照自己的言语是否真诚、平等,而没有偏私,这是言思忠。其实当人的言语当中夹杂著自私自利,一开始的时候你都会觉得不好意思,当我们得寸进尺的时候,一开始自己也觉得好像不大对,但是做多了就肆无忌惮,反而就贪、自私,就视为理所当然。人真有观照能力就很容易察觉自己的心,一有偏颇,马上把它拉回来。 事思敬,答应他人的事情,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其实对事情会恭敬,根源还在对人恭敬,事离不开人。一个孩子非常尊重他的老师,求学问这件事他会尽心尽力,一个孩子对父母非常有孝心,所有父母交代的事,以及他所做的每件事,都会恭敬去对待。教导做事的方法是其次,先要对人产生恭谦、恭敬。当他这份心念起来了,如何把事办好,让父母师长、让他人安心,他自己就会去学到,要从这个存心去下手。记得小时候最怕听到的一句话,「你怎么这么没有家教!」这句话一出来,不管干什么,都马上立正站好,有没有?会稍微冷静一下,可不能丢了父母的脸。事思敬。 疑思问,有怀疑的时候要问。但是诸位朋友,什么时候开始问?是你已经掌握了圣贤教诲,你已经静下来学习了,还有不了解的地方,再开始问。不是你一开始学习,就一大堆问题在问,因为你还没有去深入,又还没有去力行,所想的问题都是什么?都是自己想出来的,这时候你的脑筋会很混乱,反而是要老老实实,老师怎么说,我听明白了,先做,你就会有悟处。慢慢的,因为长期薰习下来,半年、一年你就掌握整个为人处事的纲领所在,面临事情,该有的态度你一提起来,问题就化解掉。 我在学习的前三四年,身旁没有老师,老和尚只在萤光幕上出现,我常常有些瓶颈的时候我就把电视打开,坐下来,差不多十五分钟之内问题就怎么样?解了。后来我体会到一个重点,都是心量问题,人的心量本来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没有一个东西包容不了,是因为太执著了,心量怎么样?变小,变小了,东西过来刚好卡住。然后一听师长讲课,我们的心量马上打开,一打开问题就解决掉了。三四年以后,所有圣贤教诲的纲领、存心我们慢慢内化了,现在问题一来当下就怎么样?依道理把它消融掉,绝对不打包回家,绝对不在梦中出现。 古代教学生,「幼者听而弗问」,这个幼者,在古代是私塾,一些刚来上学的孩子不能举手发问,因为他啥都不了解,会乱问。用在现在这个时代,就是初学者也不要急著问一大堆问题,先静下心来老实的学、老实的做,做到某种基础之上了,问出来的问题才有深度,才切合实际的状况。疑思问,诸位朋友,不要我讲完以后大家都不敢问,不要矫枉过正。再来忿思难,刚刚讲过了。最后一个是见得思义。我们要获得一样东西,一定要了解到这个东西合不合乎道义,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拿了不义之财,将有可能惹来祸患。这是君子九思。 我们看到怒,你就可以想到「言语忍,忿自泯」,你就可以想到忿思难,或者阿弥陀佛,这个方法都非常好。我还有听一个上海的朋友说,他说发怒的时候赶快去买东西来吃,这样怒气就没有了。这叫什么?这是现代人思惟当中最常发生的事情,叫以问题来解决问题,本来的问题已经没解决,又重新制造新的问题。因为这个朋友讲我就去买零食来吃,我一看他的脸就知道问题产生了,他的脸上有很多的青春痘,毒素都已经往外冒了,新的问题产生,不只身体搞坏了,买那些零食要花钱,他又得辛苦的去赚钱,这个方法不大好。 另外一个朋友就说,心情不好赶快打电话给朋友好好哭诉哭诉,讲完以后舒服多了。这个方法好不好?他舒服多了,他的朋友接完电话:唉,人生苦短!他还没结婚,听完以后:我不敢结婚了。你很多人生的苦处,统统倒到他的心上去了。这种事我们有没有干过?当然,假如你打电话过去,这位朋友他的状态已经是焚化炉的状态,那就没关系,倒过来就烧掉了。烧掉以后还可以当肥料,他又可以以你这个人生的经历拿来给别人当借镜,那这个就比较没有关系。但是人生要有志气,每个人都要当什么?当焚化炉,有这种状态。 其实在中国字当中已经告诉我们如何化怒气,你看,把我们的分别执著、棱棱角角把它怎么样?削掉,转怒为恕,脾气就不见了。这个恕字怎么写?上面一个如,下面一个心,如其心。如谁的心?如他的心,叫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你有一个女同事脾气特别大,保证她的婚姻不幸福,你要可怜她,还要帮助她。她对你发脾气,最起码对你比较放心,因为发完脾气她不会工作没有了,假如她都不敢对你发脾气,她就是有所顾虑,反正发脾气也是一种缘分。当她这么恶劣对待你,你完全包容,你将成为她生命的一块浮木,她会很难相信居然有人修养这么好,然后她会说你可不可以教教我怎么走出人生这个困局? 我有一个长辈,他有一个同事处处看他不顺眼,找他麻烦,因为他很有才华。然后他都会告诉自己,他说你看,他都嫉妒我、都障碍我,这是我的光荣,因为人假如没能力,人家还不来嫉妒你。你看,这个念头转了,哪有事情会生气?后来这个朋友遇到一个困难,没有同事帮他,他常常毁谤他,他不计较,还主动去帮他忙,最后什么结果?最后这个朋友跟他成为很好的朋友,因为他心里话都没人讲。好,转怒为恕,这是化解怒气的一个好方法。 我们刚刚说到洗地瓜,诸位回来了没有?洗地瓜要洗得很欢喜,吃得很欢喜,大家都来学习。结果一个很微妙的事情发生了,大部分的猴子都来洗地瓜,只有少部分一群猴子死都不肯来洗,它依然嚼著含著沙子的地瓜,然后心里想有什么了不起,我这样吃也很好吃!这群猴子是十二岁以上的男猴,男的。猴子的社会现象跟人类有点相近,你看,最好的东西很多男人不能接受,尤其是什么男人?地位很高很有财富的人,他那个腰长期都没有弯下来,很难去接受别人的建议。 我有一份研究,女人退休以后,可以年轻五岁,假如这个男人是当董事长、当总经理,退休以后会快速衰老。你看很多退休的女人,走到公园去,没多久就跟人家融成一片,开始跳舞,然后轮流做早餐来吃,不亦悦乎。另外一半也退休了,在家里不动,然后常常在那里念:当初我当总经理的时候,那个部属都常常给我送礼,怎么现在都不送了!在那里不舒服,在那里难受。人生轻轻松松、清清白白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沾染这么多财色名食睡的习气?太辛苦了。 后来这条小溪流干掉了,这只母猴也很聪明,它就跑到大海边洗地瓜,洗完拿起来吃更好吃,还加了点调味料,海水是咸的,更好吃。这个岛上开始洗地瓜,没有多久的时间其他的小岛都洗地瓜,本来都不洗的,都是敲一敲而已,都开始洗地瓜了。诸位朋友,这些小岛之间有没有大哥大联络?有没有无线电通讯?没有。为什么其他的小岛接二连三都开始洗地瓜了?什么原因?思想波传出去了。后来科学家开始观察这个现象,发现比方法国的实验室发现了某个物质,发现以后,他说不要告诉别人,我们赶快可以说版权所有,但是很奇怪,他一发现以后,念头出去了,没多久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都会发现同样一个物质。确实,善念出去了,影响整个宇宙天下。诸位朋友,你要是善的念头还是恶的念头?这个现象叫做百匹猿猴效应。 诸位朋友,我们现在这里算一算超过一百个人,我们现在要做台湾第一批什么?不是猿猴,第一批《弟子规》种子教师。让所有的人收到一个讯息,《弟子规》是圣学的基础,《弟子规》可以救家庭、救社会、国家,我们把这个信念透过我们的善念、透过我们的善言、善行,把它推广开来。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先到这边,谢谢大家。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