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宏圆法师:《佛说阿弥陀经》第一讲讲记


 2016/9/17    下载DOC文档    

  《佛说阿弥陀经》  第一讲

  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从今天开始,地藏寺冬季精进念佛七,就正式启动了。在这49天当中,为了提高信愿、增进持名的功夫,我们共同来学习净土宗最为重要的一部经典,《佛说阿弥陀经》。我们平时说净土宗五经一论,就是《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行愿品》、还有天亲菩萨的《净土往生论》。那么这部《佛说阿弥陀经》最大的特点,就是言简义丰,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千多字,但是其中包含了净土法门甚深的义理,非常值得我们暂时的放下手上的工作,细细地来学习、领悟,从而得到真实的利益。

  我们现代人生活节奏非常的快速,时间紧,如果有人想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对净土法门有一个深入而全面的了解,那学习这部经典,应该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在讲这部经之前,我们还是按照祖师们讲经的格式,先把这部经的纲要做一个介绍。古德或者用天台的五重玄义,或者用华严的十门开启,来对经典的主要意思做一个介绍,以便来正述经文的时候,对经中的含义能够更有效果的领会。

  我们今天选择的是天台宗的五重玄义,对本经的大意做一个介绍。五重就是从五个方面来诠释:第一是释名,第二是辨体,第三是明宗,第四是力用,第五是判教。就是判这部经是小乘教还是大乘教。玄义,玄就是幽微难见的意思,义是深含妙理。我们下面就从五个方面,来阐明经中幽微难见的奥妙之意。

  我们先看释名,释名就是解释这部经的经题。想要理解经文,先要理解经题,古人云:“智者见经题,便知全部义”,可见经题非常的重要。经题的立题方式有七种,单的有三种:单人、单法、单喻;复的有三种:人法、人喻、法喻;还有一种是具足人法喻。单人立题,如本经《佛说阿弥陀经》,能说之佛、所说之佛,都是已证究竟佛果的人。其中只有人,没有法也没有喻。单法立题,如《大涅槃经》,涅槃是不生不灭之法,只有法,没有人也没有比喻。单喻立题,如《梵网经》,梵网是比喻其中没有人和法。人法立题,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是人,般若是法,没有比喻。人喻立题,如《如来狮子吼经》,如来是人,狮子吼是比喻,没有法。法喻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花是比喻,没有人。这是法喻立题。最后一种是具足立题,人法喻具足,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最上乘之法,佛是人,华严比喻以万行因花庄严果德,人法喻具足。

  我们对我们的经题的格式有一个了解,我们这部经是单人立题。我们刚才讲了,《佛说阿弥陀经》这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来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劝勉大家向往求生的一部经典。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佛,佛翻译成中文是觉的意思,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就是,佛是究竟大觉之人。在这里佛是指能说之佛,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八相成道,降兜率、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说法、涅槃,来示现八相成道。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我们说释迦牟尼佛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来宣说难信之法,那这个乘大悲愿力,我们可以从《悲华经》中略知一二。《悲华经》中讲,在宝藏佛时,有一个叫无诤念的转轮圣王统治天下,这个无诤念转轮圣王就是阿弥陀佛的前世。他的因地,他和他的一千个儿子,一千个王子,发心供养佛陀的僧团,他们只是发心供养僧团,没有发起大乘心来,转轮圣王有一个大臣叫宝海梵志,这个宝海梵志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因地前世,这个宝海就劝转轮圣王和他的一千个儿子,发起大愿,求证无上正等正觉,转轮圣王听了宝海的劝化后,用了七年的时间,观照十方所有世界的庄严,每个刹土的这种庄严,这种包括刹土庄严、众生的庄严、弘法的方便等等的庄严,对各方净土的长短优劣来进行比较,然后在佛前发愿建立净土,度化众生。转轮圣王的一千个儿子,一千个王子,也在佛前发愿要成就佛果,但是呢,他们发的愿都是去净土来成佛,虽然宝藏佛座下有1004位菩萨发愿,要去秽土成佛,那我们都成了净土了,那秽土的众生怎么办呢,是不是不能扔下,这1004位菩萨,宝藏佛座下的1004位菩萨位,他们发愿去秽土成佛,但是也只是截止到人寿千岁的时候,就不再来了。人寿千岁他们就不再来示现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人的寿命最始的时候是八万四千岁,随着众生的贪嗔痴越来越重,每一百年减一岁,这是在减劫里面(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八万岁的时候贪嗔痴还不太重,到了八万岁还不太重,众生还都能修行善法,到了四万岁的时候贪嗔痴就有所加重了,众生不能专心住于善法,就开始造作恶业了。到了人寿两万岁的时候开始减,因为造作恶业了,人的寿命一点点的在减,一百年减一岁,减到两万岁的这个时候,众生的贪嗔痴、悭吝、嫉妒开始浓厚,这个时候进入五浊恶世。人寿一万岁的时候,布施、持戒、调伏自心、自我约束、这些善法的概念在世间人的心中消失了,一万岁的时候开始就消失了,人们开始肆意地造作恶业。到一千岁的时候,众生开始造作五逆了,这个时候五逆就开始出来了,造作五逆的恶业,而且毁坏正法、诽谤圣人,说这个时候,这些1004位菩萨,发心到这个时候我就不再来了,来没有用了,众生难度了,已经开始造五逆、诽谤正法、诽谤圣人了,难度了,没法度了。到了人寿百岁的时候,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期,到了人寿百岁的时候,众生坚固地执着自己的色身,拼命的去贪着五欲,远离种种的善法、造种种的恶业。我们现在就是这么一个状况,是不是,只要你有办法,大家都是笑贫,是不是,不笑那个去造作坏事的人,现在就是这么没有廉耻之心了,好人不好、坏人不坏,这么一个世间,那多可怕。好人不好、坏人不坏,没有这个善良,都是向着欲望,都是攀比欲望,而不是从心性上去互相学习,都是从学习大家的欲望,学习大家的不择手段,对出家人不起恭敬心,对正法远离,对邪知邪见非常认可,所以这1004位菩萨认为,千岁以后的众生刚强难化,就不再来了。宝海梵志看到五浊恶世的众生,宝海梵志,释迦牟尼佛的因地嘛,看到我们现在的众生,被1004位佛所舍弃,心如刀绞,悲悯众生,悲悯我们这些无依无靠,饱受痛苦煎熬的众生,发了五百大愿,要在人寿百岁的时候,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示现成佛来度化我们。所以蕅益大师说释迦世尊大悲大愿,为度脱吾等五浊众生,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能忍,所修广大布施行为三世诸佛中最为第一,娑婆国土无一寸尘土不是释迦世尊曾为吾等布施头颅、骨髓、血肉之处,这是蕅益大师对世尊的赞叹。所以我们看到这部经典,要深深的感恩释迦如来,如果真的没有释迦如来,来为我们示现的话,我们没有机缘听闻这个佛法,又怎么能信受奉行?怎么能够究竟了脱?恐怕真的是万劫沉沦,万劫沉沦的。释迦牟尼佛不仅是这一期的示现,《法华经》中告诉我们:“无量尘劫,又无量尘劫以前,释迦牟尼佛早已成佛,由大悲愿力故,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今天我们能够听闻深信净土法门,能够切愿往生,真的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一定要发起大忏悔心、大感恩心、大恭敬心,来听受这部经典。佛法的利益就是在恭敬心中得的。

  我们再来看佛说,说(是)喜悦的意思,心中的欢喜、心中的愿望得到满足,就会感到喜悦。我们凡夫的愿,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释迦牟尼佛已经成佛,上求佛道已经圆满,那他的愿望就是要度化众生,他现在观察与会的大众,善根成熟,能够深信净土法门这个难信之法,能够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佛能够五眼圆明,能够观理观机,他知道宣说净土法门的机缘成熟了,这个法门是佛最想说的一个法门,善导大师说:“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个法门是大畅诸佛出世之本怀的一个法门。佛长久的存在内心,等待机缘,现在机缘成熟了,众生可以通过这个法门获得真实的利益,所以佛非常的高兴。

  下面是阿弥陀,阿弥陀是极乐世界的教主,“阿”是无的意思,“弥陀”是量的意思,阿弥陀合起来讲就是无量的意思,阿弥陀佛具有无量的功德。无量光、无量寿、无量清净、无量庄严、无量智慧、无量菩提等无量的无量。这个无量的核心就是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是让众生觉得,有依靠阿弥陀佛永远都能来接引我们。无量光能破除众生的烦恼无明,让众生本具的心性光明显发出来。另外无量寿也代表我们的自性寂定,无量光代表我们自性的照用,寂照不二,就是我们的佛性,就是一真法界。所以这声阿弥陀佛名号就是整个的实相,就是我们众生的心性。我们念这一声佛号的时候,就是在念我们的心,一声佛号一声心,我们性具的无量光寿,就和已经究竟证得无量光寿的阿弥陀佛,在这一声佛号当中感应相通了。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是在念我们的性德,借着已经证得的阿弥陀佛,来引发我们自性的阿弥陀佛,就是这么的快速。说我们把阿弥陀佛的因地果觉,变成了我们的因地心,这样我们用心去念这声佛号的时候,这心里就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就等于抓住了阿弥陀佛全体的愿力,抓住了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这个力量,所以他是我们的本命元辰,就是我们的根。大家一定要了解这句阿弥陀佛真正的含义,这样我们在念这声佛号的时候,它非常有力量的。所以师父就给大家说,师父明白了当念这声阿弥陀佛的时候,和你们滑嘴而过念的那个功夫不一样的,它具足了信愿的力量,有具足了觉悟的力量,所以当念这一声佛号的时候,就是这个清净心在放光、在开花,莲花,莲花在开,它就是我们心性的显现,所以当你明白这个佛理的时候,你就会牢牢地抓住它,抓住我们的性德,抓住阿弥陀佛的力量,他有这种力量存在的。所以说,我们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够破除一切的烦恼、能够产生一切的现在叫正能量。能够产生一切的正能量,具足一切的正能量的时候。我们有的居士身体不好,师父对他说你这是业力,好好地去消业去,不要去吃大鱼大肉而增加业力。那怎么产生那种能量呢?去念阿弥陀佛去,当你这句阿弥陀佛念到清净的时候,你一切的正能量都产生了,降服一切的邪知邪见,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好,我们再看下面,经,《佛说阿弥陀经》的经,梵语叫修多罗。经有四个含义:第一是法。经就是法则,而且是十方法界共同遵守的法则,遵守这个法则就叫做如法,不遵守呢,就叫做违背法性,那就会受恶业的惩罚。我们说结果,有恶果。无量劫以来我们做了太多违背法性的事,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造业。造业你就要被业力所牵,轮回六道。造善业得三善报,造恶业受三恶道报。只要你造业,他就会受恶业的牵缠,六道轮回,在生死苦海中,头出头没,受到违背法性的惩罚。佛所讲的经就是告诉我们,戒定慧是顺法性,我们要勤修;贪嗔痴是违背法性的,我们要息灭。我们今天遇到净土法门,就应该要明白,只有念佛的时候,我们才是如法的。就像中峰禅师在三时系念中说:“须臾背念佛之心,刹那即结业之所”。我们的心不在念佛,就是在念贪嗔痴,所以这个佛是觉悟,只有在我们念佛的时候,才能降服我们的贪嗔痴。所以中峰禅师才说嘛,须臾背念佛之心,你违背法性了,你就在造业了。所以大德看问题抓得太到位了,抓得太准了,一下就抓到我们的根了。而且观经中说:“一称佛名,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佛不但与我们的心性相应,还能消除我们无量劫以来所造的重罪,消除我们的罪。当我们念这一句佛号的时候,业力无处显现,罪业本空由心造,心到空时罪业亡。当我们念这句佛号的时候,清静了,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所以说它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所以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一定要好好的念这一句佛号。不能放过的,这真的就是我们的救命稻草,世间说救命稻草,是不是,真的就是。我们抓住了,我们现在末法时期唯一的根,要不这一世空过,又是六道轮回,又是六道轮回。经的第二个含义是常。常就是说经典所诠释的真理是永恒的,是亘古不变的。佛经中所揭示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内在的规律,这个规律是不可能改变的。正法时期,众生的根基好,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基差,众生改变了,而法性的这个常,是一点都不会改变的。像有的居士讲,这个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基不如正法时期他们的根基,是不是就是说我们往生的条件就要降低了,不是这样的。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愿普度一切的众生,没有任何的分别,是常、是永远真实的、亘古不变的。第三个含义就是径。经的第三个含义径,就是修行的道路。极乐世界是我们的家乡,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慈父,如果不知道慈父在哪里,也不知道回家的路该怎么走,那不可能回到家乡的。所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经说法,告诉我们回家的路怎么走,我们才能够回到故乡见到慈父,所以经就是修行的路径。第四个叫做典。就是摄化群生的定典。意思是说想要度化众生,只有依靠佛所讲的经,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方法。末法时期想要度化众生,只有依靠净土法门,除念佛之法外再没有这么方便的法门,所以经也叫做摄生之典。总之,这个经就是迷途的明灯、长夜的火炬、苦海的慈航、度生的宝筏。大家一定要重视对这个经典的学习。早年,这部经的全称叫做《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我们后面的经文就有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在六方佛赞里面,这是以经文来命的题,这是最早时候的经题《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玄奘大师翻译的经题是《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他是直译,根据经文直译过来的。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为《佛说阿弥陀经》,这个是意译,这个经意完全把握住了,根据它的意思,大家喜闻乐见,把它给翻译出来的。鸠摩罗什大师知道中国人喜欢简洁的特点,他对整部经的意思做了一个高度的概括,用非常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虽然只有六个字经题,但是含义非常的丰富,《佛说阿弥陀经》直接把这部经的核心问题提了出来,就是执持名号。这个名号不仅朗朗上口,众生喜闻乐见,而且它广摄了阿弥陀佛一切功德,同时也代表的众生的自性功德。九法界的众生能够得到平等普度,就是靠这两种不可思议功德合在一起的力量,所以这个经题真的是高度智慧的把握。《观经》中讲闻大乘经题,都能灭千劫的生死重罪。我们今天能够听闻到净土宗最为重要的《佛说阿弥陀经》,能灭千劫万劫的生死罪业,所以大家一定要用心来学习这部经典。

  下面我们讲辨体。什么是体呢?我们做一个比喻,就好比我们戴的这个金耳环金项链金手镯,这些项链耳环手镯,它都是相上的,那它的体是什么?它的本体就是金。就像古人用的比喻:以金为器,器器为金。它的体是金。这些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我们有,是不是,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喜欢了,把手镯戒指化掉,变成别的首饰,首饰的相变了,但是它的这个体一点也没有改变,还是金。也就是说,钗钏瓶盘尽从金出,金器的相状有生有灭,而这个金的无生无灭的这个本体,它不会改变的,所以黄金就是体。所以我们学习这个经典,首先要对这部经的真实之相有一个把握,就是它的本体,我们刚才用黄金来给大家做的一个比喻,虚妄的相变了, 但是它本体没有改变,我们要知道这部经的本体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说的辨体,我们都知道,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比如《华严经》以一真法界为体,《楞严经》以如来藏妙真如性为体,《涅槃经》以常住佛心为体。那么本经是以什么为体呢?这部《阿弥陀经》是从事相上来建立的,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都是事相,是以涅槃的常乐我净来建立的,所以我们把涅槃的这四德,作为本经的体。我们先来看常,常就是无生无灭、恒常不变。《无量寿经》说 :“建立常然,无衰无变”。就是说极乐世界,它从最初建立,一直到无尽的未来,永远都没有衰退、变坏。因为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证得这个空性之后,由大悲愿力所显现的,它是阿弥陀佛清净妙心的显现,是法性土,清净心显现的法性土,性德显现的,我们就可以这么说,所以它是法性土,不是微尘所成,不是一合相,不是物质的。而我们的娑婆世界,是我们业力感召来的,业力是生灭的,像我们的依报,大的宇宙银河系,小的微尘,是不是,这些都是生灭的,都是微尘所合成的,它有成住坏空,不是常,但极乐世界它的法性土是常,这是从依报看。从正报看,我们的人寿不超过百岁,寿命极短,这叫做无常。而极乐世界,证得无始无终的体性,那它的正报就是无量寿,这就是极乐世界“常”的一个特点,常乐我净,涅槃的体性,这是我们从依正二报来对“常”做一个比较。第二个呢是乐,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句经文直接把极乐世界的特点,给我们概括了出来,极乐世界没有丝毫的苦,所以那里的乐是绝待的乐,没有苦可以对待,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寂静妙乐,这种乐是清净真实的,是不会变化的。而我们的乐呢,是建立在对待的方面,也就是说我们的乐,都是建立在苦的基础上的,建立在苦的对待上面的。因为有饥饿,才有吃饱喝足之乐;因为有病苦,才有身体健康之乐;因为有分离,才有相聚之乐。我们的这种乐随时都又会变为苦。吃饱了还会饿,相聚了又要分离,谁都不可能永远的健康。所以我们这个世间的乐,是建立在苦的、暂停的基础上的,这个乐的本质其实是苦,大家一定要明白,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后面念佛生起这个厌离心来。师父每天也是在总结,想想斯有何乐?真的,有什么可快乐?我们从一生下来就哭着来的,是不是,别人乐,自己哭。满足别人了是不是,像师父生下来是大胖小子,是不是,父母一看生个大胖小子都乐,师父就在那哭,是不是,走的时候大家哭,是不是,然后中间的变化斯有何乐,我们不都是围绕着苦的,就这一生,这一生都是围着苦的,斯有何乐。来也苦,走也苦,人生就是一场悲剧,不管你有多幸福,你有多少物质的享受,是不是,物质永远解决不了快乐的。在过去的一代人,他们把能吃饱、能穿暖,哪怕吃得不好、穿得破烂,只要能暖和,就为一种幸福,这是他们的追求,追求到了以后物质又要求得更高,又要三间瓦房,然后又要楼房、汽车,永远建立在这种欲望追求的痛苦上面,没有满足。我们唯有从这个精神方面得到满足,什么满足?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才是我们自己本来的这种心性,我们本来的面目呢。所以我们在物质上的追求,你永远满足不了的,追求到了又是更大的痛苦,得到了又怕失去,又要得到更好的,越追求物质,奢望越高,你的痛苦就越大,唯有什么,唯有真的是学佛,唯有学佛。好多居士跟师父说:师父,我想自自在在的走,我想自自在在的非常有尊严的走。好!念佛!是不是,这个佛法的博大,佛法的这种豪华、华丽、庄严,我们用庄严来说,而且你心性的庄严都可以达得到的,虽说我们曾经迷惑,没有高高兴兴的来,哭着来,但是走,我们会非常高兴的走的。所以师父给大家说,等师父往生的时候,你们笑着助念, 送师父一程,高高兴兴地把师父送到极乐世界去,做菩萨去,我下一次再来,一定脚踏莲花,来度化你们,是不是,所以你一想到这个就特别高兴了,这个才是真正的快乐。我们今天真的要是闻不到佛法的时候,非常可悲的,吃得再好,物质享受再奢侈,人生还是一个苦,都是在苦上去追求苦,唯有放下。而极乐世界的快乐,是随念所欲、随愿所欲,思食食至、思衣衣来,是一种极殊胜的乐。第三是我。这里的“我”是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这个“我”是真我,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我们这个我执的我,人们这个身体的我。它这个“我”是没有我相、人相,也没有我见、也没有人见。而我们所执着的我呢,是这个四大假合的整体是我,我们的身体都是一合相,都是假象,是四大和合而成的,哪一个是你呢。在这个我执的基础上,就生起了我见、人见。追逐五欲六尘,为我所有,争名夺利。得到了暂时的高兴,失去了就会烦恼。得到了还会争得更多,欲壑难平。永远都是被外缘所牵,你自己做不了主。不信你们下课试试,是不是,别人多给你们一百块钱,你们都高兴是不是,如果叫你们给别人一百块钱,你们都不太高兴,都不太高兴的,是不是,高兴不是自己做得了主的,是被外缘所牵来左右的,活得很不自在。而极乐世界的众生妙明真心现前了,得到了种种的自在,这个时候才称得上真我,我们的自性、心性、自性,才能称得上真我。所以佛刚一降诞的时候走七步,步步出莲花,说了一句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好多不理解的人,认为佛怎么说话这么傲慢,其实这真的不是傲慢,这是什么?他说的是一句真理:“唯我独尊”,我自己能做得了主。我们现在的我还认为是真我,我们啥都做不了主,连最起码的高兴快乐你自己都做不了主,我们到了极乐世界,这些种种的自在都现前了,这个时候得到了真我,才称得上真我。第四个特点是净。净的意思就是清净。极乐世界的依报非常的清净,黄金为地,七宝为池,池底铺着金沙,池水清澈见底,宝树也是七宝合成,宝树上面挂了珍妙宝网,宝树宝网流放出百千万亿的光明,交相辉映,这是依报;极乐世界的正报也是清净的,都是莲花化生,清虚之体,而且没有烦恼,没有染浊,没有我执,六种神通现前,清净到了极点。能够摄受他方所有世界的信息,在宝树上,无论在任何地方,你的念头才动,想看到他方世界的信息,它就会立刻显现出来,什么原因?因为清净,清净了就能摄一切的信息过来。师父都常说你们去悟一悟去,悟不是说叫你想问题,而是叫你清净。清净,这个问题你把它放下,不要去执着,不要执着过程,不要执着结果,而你自己清净下来,清净下来,一切的信息你就都能明白了。古人说,明静而致远,这个远是超越时空的,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甚至可以超越空间维次,这个是真正的悟,这就是清净所带来的效果。由此可知,极乐世界和涅槃的体性 常乐我净相吻合的。这个涅槃表现了四德,就在极乐世界它的体性上显现出来了,所以把阿弥陀经的体性,概述为常乐我净是比较合适的。好,今天时间到,谢谢大家。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