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218集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四三二页: 钞【宝积十心者,一、於众生起大慈,无损害心;二、於众生起大悲,无逼恼心;三、於佛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 《疏钞演义》从这一段起进入全经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修行所依靠的几乎都在这一大段,这一大段就是后面讲到「一心不乱」。莲池大师这一段的注解,占全部《疏钞》的七分之一,所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宝积十心』是《大宝积经》里面所说的。 演【起大慈无损害心者,谓於法界众生,与自性众生,咸欲与无上菩提觉法乐、无上涅盘寂静乐,是无损害心。】 从注解来看,「大慈无损害」的标准是绝对的,不是普通的标准。「法界众生」是说别人,「自性众生」是说自己。换句话说,对自对他都要有慈心,都不能损害。也许我们听了会奇怪,人还有会害自己的吗?哪有这么愚痴的人?实在讲,害自己的人太多了,可能你自己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他后面提出一个绝对的标准,如果你自己是迷而不觉,岂不是害自己?你自己还在六道里面做生死凡夫,是你自己害自己。「大涅盘」就是不生不灭,我们还在六道里搞轮回,这是害自己。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自己造业受报,怎么不害自己!谁不害自己?给诸位说,阿罗汉以上的,真正觉悟了,不害自己。六道凡夫以及权教菩萨多半是害人害己,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今天要想达到这样一个目标,以慈心帮助一切众生,要教众生得无上菩提,要教众生永脱轮回,不退成佛,我们能办得到吗?这桩事情,说老实话,等觉菩萨都感觉得为难,我们能办到吗?其实我们确实可以办到,用什么方法办到?这一句弥陀念到底,自己能够老实念佛。经典里面的教训,所以我特别提醒诸位同修从这个地方起,一直往下去,大概有相当长的一段经文,字字句句都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自己修行的标准,用念佛的方法救自己,以念佛的方法救度一切众生,所以这个法门是十方一切诸佛没有不赞叹的、没有不宣扬的,道理就在此地,这才叫真正大慈,真正无损害。老实念佛人才能成就,如果一面念佛一面还打妄想,换句话说,还是不免自害害他。我们有很多同学说「念佛功夫不得力」,佛号念不好,为什么念不好?有原因的。 第二,『於众生起大悲』,慈是与乐,悲是拔苦。 演【起大悲无逼恼心者,谓於有情世间及五阴世间。】 「有情世间」是对他讲的,「五阴世间」是对自己讲的。「五阴世间」就是自性众生,「有情世间」就是法界众生。 演【皆欲拔境界逼迫之苦,烦恼缠缚之苦,是无逼恼心。】 这一句就是四弘誓愿的第二愿「烦恼无尽誓愿断」。我们知道自己有烦恼、有业障、有习气,为什么不肯拔除?不肯拔除就是没有悲心。佛法,我们把它归纳起来讲,不外乎清净、平等、慈悲,这三句把整个佛法包括尽了。我们没有慈悲,不但对法界众生没有慈悲,对自己都没有慈悲。大家要问:怎样对自己才慈悲?还是一句老话:老实念佛。你能老实念佛,就是对自己慈悲、对法界一切众生慈悲,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念佛一定要念到「清净平等觉」。念佛的目的何在?念到自己心清净、心平等,自然就觉而不迷。如果用三无漏学来说,清净是戒,平等是定,觉是慧。戒定慧三无漏学,这一句佛号是手段,念念都与三学相应。这样念佛,功夫才能得力;这样念佛,声声佛号具足清净平等觉,自然是大慈大悲了。 人不肯自度,还能度人吗?对自己不慈悲,对别人可能慈悲吗?没有这个道理的。今天说是害人不足以为怪,为什么?他害自己,他能不害人?学佛的同修,一定要对於自身以及环境的事实真相要清楚明了。学佛就是对治、修正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做法,把它改正过来,这叫修行。从前对自己不慈悲,从今天起对自己慈悲;过去对别人不慈悲,从今天起对人要慈悲。认真念佛,一心一意的念佛,老实念佛,就统统做到了。 说实在话,这一段里面,大师举了许多经论,这里面说了种种菩萨行愿法门,一句阿弥陀佛全都包括,这是实在不可思议。你才晓得,这个名号功德之殊胜!第三: 演【不惜身命乐守护者。】 我们讲护法,实在说,先要护自己的法,然后才能护诸佛之法,才能护法界众生之法。这里面有从理、从事上说。 演【约理则备修德而圆性德。】 这是从理上讲。「备」是具备。六祖大师说:「何期自性,本来具足。」本来具足就是性德;没有修德,性德不能现前。譬如大经经题,「无量寿」是性德,是我们所求的,我们希望得到的。性德是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性德是以无量寿为主要的,没有寿命,其他都落空!所以寿命是第一德。无量寿就是外教讲的永生,他那个永生是假的,我们这个是真的。「庄严」,庄严是性德的起用。庄严,我们今天讲美好到极处,一丝毫欠缺都找不出来。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庄严是十方诸佛刹土里面所没有的,任何一尊佛的刹土都还有一些缺陷,唯独西方极乐世界没有缺陷,庄严。「清净平等觉」属於修德,我们修什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这是修德。每天念这一句佛号绝对不是念给阿弥陀佛听的,千万不要以为我今天念了三万声、五万声,阿弥陀佛一定很欢喜,那就错了!一面念佛,一面想到佛喜欢我,佛不喜欢那个人,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怎能成就?所以,这句佛号要恢复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佛号只是手段而已,要认真去念,所谓认真就是决定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念佛、念经都要本著这个原则,这才是备修德而圆性德。性德就是觉,觉就是禅家讲的大彻大悟。心地清净、平等就彻悟,大彻大悟了,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统统都现前。这是从理上说的。 事上,从哪里下手?我现在知道要修清净平等觉,从哪里下手? 演【约事则求半偈而舍全身。】 这是大师在此地举例子跟我们讲,要像过去这些菩萨们舍身为法的精神,牺牲身命在所不惜。佛法重要,法身慧命决定重於身命,现在人知道这个事实的人不多。失去法身慧命,不但自己苦,众生也苦。为什么众生苦?众生必定是愈迷愈深,迷惑他就造业,造业他就受果报。愈迷愈深,业就愈造愈重,果报是愈来愈残酷。法身慧命多么重要! 世尊的法身慧命,在事相上来讲就是三藏经典。中国古代高僧到印度不惜身命去取经、去求法,那时交通不方便,从中国到印度走路要走三年,当中要过大戈壁沙漠。世间典籍,中国的《四库全书》,这是法身慧命,要认真的去求法。《四库全书》分量等於十五部《大藏经》,我们发心续佛慧命、弘法利生,这些书要读。浩如烟海,从哪里下手?有方法,方法在哪里?就是清净平等觉。学佛从哪里学起?从清净心、平等心学起。心地真正清净平等,这些书只要表里看一下都通达了,一本经书看前面几行,后头不要看,都知道了,就有这个本事。你看《六祖坛经》,六祖没有读过《法华经》,法达禅师向他请教,他说:把你念的经念给我听。法达是念了三千部《法华经》的人,《法华经》二十八品,他只念到第二品「方便品」,六祖说:好了,不要念了,我统统知道了。六祖有这个能力。诸位真正要是到达清净平等的时候,智慧开了,《大藏经》你一天看一本决定没有问题,全部通达,全部《大藏经》一百天就修完,就毕业了。哪要费那么大的精神!一部《四库全书》,虽然是一千五百册,一天看五、六册,不要一年都看完了。 我们今天迷而不觉,所以困难。佛给我们说的一切经,决定是阎浮提众生有能力受持的;没有能力受持,佛是决定不会说的。佛说法应机施教,换句话说,我们一定要恢复自己的根性,要遵照佛指导修学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四弘誓愿」。第一要发心,此地「宝积十心」、后头「华严十愿」都是叫我们发心。发心之后,从哪里下手?「烦恼无尽誓愿断」,先断烦恼,烦恼断尽这才学法门。真正学法门是什么时候?是圆教初住开始。《华严经》上,善财童子给我们做了榜样,他在文殊菩萨,文殊是他的老师。文殊会下他所修的是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断尽,智慧开了,这才出去参学。参学,五十三参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他自己本身证得圆教初住,换句话说,见思烦恼断尽,心清净了,尘沙烦恼断尽,心平等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觉了,这才有资格「法门无量誓愿学」。你前面这个功夫没有做好,就开始学法门,没有这个道理!清凉大师讲「有解无行,增长邪见」,你所学的那些东西是邪知邪见,不是智慧,哪里是佛法!把邪知邪见当作佛法,你说糟不糟糕?这就是自己害自己,又害众生,天天在造业,还以为自己有无量功德,你这不叫颠倒吗?所以同学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用功,用什么功?断烦恼、改习气,要在这上下功夫,老实念佛。这是讲舍身求法。下面再从自利利他上来说: 演【自利则如善财不避火坑。】 善财童子去参访胜热婆罗门,胜热婆罗门叫他跳火坑,刀山、火坑,叫善财:「你想向我求法吗?跳火坑」,善财想了想,还是跳,为求法!哪晓得一跳下去之后全身清凉自在。看到是一片火海,跳下去清凉自在,他真正得到法益。我们如果跳那个火坑准被烧死。他为什么跳火坑会得清凉?他心里面瞋恨、嫉妒的念头没有了,所以火不能烧。这个事情,诸位《普门品》念多了就晓得,外面火为什么会烧我们?我们有瞋恚心、嫉妒心这种火,外面火把里面再引燃,这事情麻烦大了。外面有,里面没有,烧不到的,决定安全的。这是举的一个例子,舍身求法。 演【利他则如不轻甘受打掷。】 「不轻」是常不轻菩萨。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修普贤行,普贤行心量广大无比,对法界任何一个众生都存恭敬心,决定没有傲慢的。常不轻菩萨对任何一个人都顶礼膜拜、都称赞,把无始劫以来贡高我慢断得干干净净。常不轻菩萨常常挨打,有没有怨恨心?一丝毫怨恨心都没有。我们现在人受不了,稍稍有一点态度不大对,就退心了,这种人怎能成功?不能忍!菩萨修行原则里面有忍辱波罗蜜,《金刚经》上说「一切法得成於忍」,你不能忍,还会有什么成就?我们看《禅林宝训》,看古人的榜样,某个道场里面真正有法,那就甘心忍受一切侮辱,我也不走,我是来学法的,这样才能成就。 《禅林宝训》里面,有一个老和尚看中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是个法器,但是要锻炼他,看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他从来没有好脸色,总是找麻烦,要想赶他走,大众、同学看到师父对他印象不好,所以别人也加倍侮辱他、欺负他,他能忍受。有一次老和尚把洗脚水倒在他身上,泼到他头上,他也能忍受,他还不走。不走,老和尚就不客气了,迁单,把他赶走。迁单不能不走,走到哪里?就走到门外。老和尚讲经说法,他在外头窗口底下听,还是不走。老和尚晓不晓得?晓得!知道这个人有成就。有一天老和尚要传法,大家都不晓得老和尚传给哪一个,老和尚说:门外那个还没走的,把他找来。原来是传给他的!才知道老和尚的用心,成就他忍辱波罗蜜,有忍而后才有定,有定才有慧,这才是真正的法器,国之宝。给你一点小小难堪就走了,不成材,留他没用,那是真的,那样的人是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的。 天台家讲,「能说不能行,国之师也」,可以做国家老师来教导大家,他说的是正法,见解没错,他做不到是另外一回事情,他没有讲错,这是佛门讲的破戒没有破见,做国师。「能说又能行,国之宝也;能行不能说,国之贤人」。一定要修忍辱波罗蜜!世间法不忍,尚且不能成就,何况佛法?佛法是世出世间无上的大法,不忍,怎能成就? 例举的三条,古德法师给我们做了注解。另外大师没有引的,我们也要说,第四: 【四、於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著心。】 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要发最殊胜的耐心、无比的耐心去修学,虽然修学,於一切法不执著,这才能真正通达一切法。为什么?法一执著就是病,执著变成什么?变成成见,不是见取见就是戒取见,就变成邪见。无论於世间法、出世间法,无论於理、於事,於因、於果,我样样通达,是样样不执著。为什么不执著?因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执著是慧,执著是病。善学的人,六根触处都是智慧,都是智慧现前;不会学的人,六根所接触的,触处都是障碍。学佛法死在佛经里面。古德讲: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佛都喊冤枉,佛不是这么说的,佛所讲的意在言外,你统统把它当真,统统执著,这佛就冤枉!好在佛在《金刚经》上说得好,「佛无有定法可说」,最后「佛无法可说」,你什么时候闻了佛法?谁要说佛说了法,这叫谤佛,佛没说过法。这话说得好!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完全否定,佛没说过一句话,没说过一个字,你们要说我说过话,那就是谤佛。这好!这个意思就是叫你一切不要执著。不要执著,佛所说的一切法与我们自性就相应。展开佛经,听到佛讲经说法,完全是自性的流露,这就对了,这才是佛的真实义。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样才是佛的真实义。 这个是要『胜忍』,特别是在第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所求的是根本智,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先要耐心求无知,无知而后才无所不知。像《华严经》上善财童子在「入法界品」本会,本会是文殊菩萨这一会,善财所学的是无知,换句话说,就是修清净心、平等心,就修这个。不求知,成就根本智,成就无知!然后出去参学,从德云比丘一直到普贤菩萨,五十三位善知识,这是无所不知,那叫后得智。所以说《般若经》上讲「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所以他是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要有耐心、要忍。我们现在人所犯的毛病就是把这个颠倒,一开头就要无所不知,学到最后是一样也不知,这是犯了大病,完全违背佛陀的教导,学东西不知道从根本学。 根本学,佛经常用树木来做比喻,你要种树,先把树的种子埋在地下,什么都看不到,很久才发芽长小树苗,要好几年,树才能长大开花结果。现在人是树根、树苗都不要,就要花果。花果能不能得到?能得到。花瓶里面花果很多,没有根,死的!从无知到无所不知,是活的。一开头就学无所不知,样样都学是死的,什么是死的?没有智慧。确实完全是无明、是妄想、是邪见,不是活的,活的是智慧。在这里我们一定要认清楚佛的教法高明,几千年来,在中国、外国,出家、在家这些大德们,依照这个方法修学都成就了。我们这一代为什么没有高僧大德出来?方法错误了。绝对不是我们的聪明智慧不如古人,而是方法错误,标新立异,不知道遵守过去的方法,自己创一套方法来,这个问题就大了。 【五、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 这一条也是学佛很大的障碍,名闻利养!尤其现在这个时代,五花八门,连六根所接触的可以说是都是最高度的诱惑。古时候没有这么多诱惑,现在这个诱惑实在讲太多了,几乎你眼睛所见的、耳朵所听的全是诱惑,你能够不动心吗?我在讲席里也常常劝勉同学,我说: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在魔掌之中,四大魔王张开魔掌,我们没有办法超越他的掌心,还会有什么成就?我讲的不是《八大人觉经》上讲的四大魔王,我讲的是「财色名利」这四大魔王,几个人能跳出它的掌心?你跳不出它的掌心,还谈什么成就?往生不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要心清净才能往生,心净则土净。心里面还有这些东西,外面是财色名利,里面是贪瞋痴慢,不堕阿鼻地狱已经很侥幸,还有什么成就?所以学佛的同修要有高度的警觉心,时时刻刻警惕。 印光法师纪念册上面题「生、死」这几个字,我把它放大,印了很多张,希望同修们请回去贴在自己家里常常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这个重要!常常想到人生在世一场空,就像做梦一样,也像唱戏一样,假的不是真的。什么是真的?造业是真的。佛门常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将不去就是一样你都得不到,一样你也拿不去,你能拿得去是什么?业。业障是你可以拿去的,除此之外,不管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一样你都得不到,全是假的。你在这个世间有什么好争的?起心动念争名夺利,造业!明眼人看到,可怜!这种人是最可怜的。什么都不要,一天到晚老实念阿弥陀佛的,这个人有福,真正了不起!可是世间人看到是:这个人没用,消极!世间人看那种人消极,佛菩萨看那种人真正有福。天天争名夺利的,世间人看:这个人很了不起,很有办法。佛看到,好可怜!现在造业,再过几年就受报,果报就来了。这是事实,一定要认识清楚。我们才真正能把财色名利看淡,知道这个东西是有害没有利益。真正讲,有百害而无一利,一点利益都没有,我们生生世世学佛都没有成就,就是被这个害了。这一生还要被这个害了,那又完了,要提醒自己! 【六、求佛种智於一切时无忘失心。】 前面讲的是断烦恼,烦恼断尽了,要求智慧。佛法是智慧之法,佛教是智慧的教育,唯有智慧才能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相看清楚;唯有智慧,才知道在世出世间我们自己应该要怎么做法,这才能真正的离苦得乐!破迷开悟就离苦得乐,苦是从迷惑颠倒来的,乐是从开悟得到的。从今天以后,再不造业了,不但恶业不造,善业也不造。可是诸位要明了,佛法不是常常教我们修十善业道吗?怎么善业也不造?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如果你著相,是世间有漏的果报;断恶修善不著相,那就不叫善恶业,就叫做净业。「净业」,诸位想想这个名词名副其实,它的目标是修清净心的,断恶,我修清净心,修善,还是修清净心,目的只是修清净平等而已,这叫净业。西方净土是要净业才能成就,这个不能忘记。 【七、於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 这一句实在讲就是常不轻菩萨所修,决定不能够轻视一切众生,轻视一切众生,错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怎么可以轻视?常不轻菩萨知道这个事实的真相,所以他才真正彻底做到礼敬诸佛。 【八、不著世论於菩提分生决定心。】 「著」是执著,执著世间一些言论批评,世间人的看法,你要是执著那些,佛法就不能修了。佛在《宝积经》告诉我们,世间人不管他们怎么评论,不必去理会,为什么?世间人世智辩聪,说老实话,他的能力连阿罗汉都比不上。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世间这些哲学家、科学家、宗教家见思烦恼没断,他还有是非人我、贪瞋痴慢。不但世人如是,天人也不例外,即使到色界天、无色界天,烦恼还是没断。没有断烦恼,他的知见就叫情见,感情的知见,不是正知正见,他批评,我们怎么能算数?可是在这个世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我们说不过他,我们说一句,他说十句!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他说他的,我做我的,你说得再多也不影响我,我还是这一句阿弥陀佛。你说我消极,我也阿弥陀佛;你说我迷信,我还是一句阿弥陀佛,绝不动摇。 尤其是末法时期,《楞严经》说我们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到底听谁的?就在佛门里面说,这个法师说这个法门好、这部经好;那个法师说那部经好、那个法门好,多接触几个法师不知道学哪一门好。我常常遇到!遇到人来跟我说,他亲近某个法师教他什么法门,那个法师也有法门。我说:阿弥陀佛,你看哪个法师好,最好跟一个法师学,这才能成就。门门都好,没有一个法门不好,但是只要学一门就好,学二门、三门就不好。像我们这个讲堂一样,很多门,每一个门进来都好,你同时想从两个门进来、从三个门进来就不好,为什么?你进不来!一定要一门深入。 一门深入,我们为什么选择净土法门?这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智慧、没有能力,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根性,不知道应该怎么选择,这个法门是释迦牟尼佛、一切诸佛给我们这些糊涂人选择的。我承认我自己不行,佛替我选择的,我就依教奉行,这就对了。自己有能力,不必佛给我选择,我自己选择;我自己没有能力,佛替我选择的,我当然接受。这是法门应当如何来抉择,决定之后,就再不改念头,一心一意的修学,决定有成就。 【九、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 「善根」,《无量寿经》讲的善根就直指「一向专念」。什么叫种善根?你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种善根。这是我们在《无量寿经》看到,古来的祖师大德异口同音的来告诉我们,这句佛号是善中之善,这句佛号总持无量法门,一切诸佛都是念佛成佛的,没有比这个更善。所以信愿持名是圆满种植最胜第一善根,这是一点都不假。 【十、於诸佛舍离诸相起随念心。】 我们看《演义》的注解: 演【舍离诸相者,是念诸佛实相身,即所谓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 「於诸佛舍离诸相」,这样的念佛,给诸位说,就是四种念法里面的「实相念佛」,我们初学的人做不到;初学的人要著相念佛,要从有相念到无相。假如我们著相念佛都念不好了,要学离相念佛是决定做不到的。但是要知道这个事实是确实存在的,这是高级的念佛法门。从「色身非是佛」,一直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金刚经》的经文,这几句经文的意思很深。什么时候才能见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这个境界。这个时候要往生西方净土,是生实报庄严土,不是凡圣同居土了。心地真正到清净平等觉,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一律平等,为什么?他已经没有一切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妄想统统都断了,万法一如,性相不二,入这个境界,这就是禅宗讲的明心见性。「性」是什么?性就是平等法,性就是诸相非相。这见性了。「起随念心」,随念心怎么讲?随是随顺,实在讲就是普贤菩萨十愿里面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可见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是要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法身大士才可以做得到,我们做不到。 演【随,顺也,谓顺理之念,即天台所谓安住中道,不为二边所动,名之为念也。】 天台家讲得很正确,但是我们不容易体会他的意思。我刚才举《普贤行愿品》里面的两愿,大概容易懂一点,就是天台大师的意思。真正能做到游戏神通,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真是得大自在,这叫「起随念心」。也就是《金刚经》上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於诸佛舍离诸相」就是「应无所住」,「起随念心」就是「而生其心」,说法不一样,境界完全相同。 钞【具此十心,往生净土。】 往生净土也不简单。『十心』,我跟诸位略略介绍过,后后深於前前,前面的浅,后面的深。怎么往生?实在讲概括四土三辈九品。末后这条所讲的是生实报庄严土,第一条、第二条所讲的是凡圣同居土,这样一看,我们心里又踏实一点,后面的做不到,前面两条也许可以做到,实报土没分,同居土还是有分的。前面这三条,大家要特别注意,为什么?是生凡圣同居土的条件。虽然一天到晚念佛,这不具足不行。可是我跟诸位讲,果然老实念佛,这一句佛号这个统统都具足,决定得生,我们不要怀疑。可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要知道这个原则,要记住佛这些开示。实在佛所讲的这些理论、方法、教训,可以说《无量寿经》里面统统具足,确实「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钞【华严十愿者,一者礼敬诸佛,乃至十普皆回向,亦以此十生彼国土。】 《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我们同修们都知道的,可是这里面的意义之深广,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华严》大家都知道,在整个佛法里面,它代表的是圆满法轮,在一切经里面号称为经中之王,所谓「一切经皆是华严眷属」,《华严》像一棵树一样,它是根本,一切经都是枝枝叶叶,你就晓得《华严经》的重要了。 世尊跟我们讲一生成佛,唯独《华严》讲得究竟圆满,讲一生成佛。可是它真正达到究竟圆满,就是末后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换句话说,如果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它就不能圆满。古德看到这一点,才说《华严》、《法华》是《无量寿经》的导引。果然深入大乘,对於古德这种说法,你会相信,能接受它。然后才能体会到《无量寿经》在整个佛法里面所占的地位与价值。 《华严经》是导引,引到哪里去?引到《无量寿经》里面去。本经是小本《无量寿经》,《弥陀经》跟《无量寿经》是同部,只是广说、略说而已。《阿弥陀经》虽然是略说,加上莲池大师的《疏钞》再加上《演义》,比《无量寿经》讲的还广,还要清楚、还要明白。如果看到《疏钞演义》这么一大本,念起来很困难,你就去念《无量寿经》,念简单的本子,这就变成复杂了,小本变成大本,大本又变小本了。可见大小没有一定,它会变化的。认清了《无量寿经》,认清了这个法门,我们才会下定决心,这一生再不改了,认真的修学,自己充满了信心,这一生决定成就,功德利益无比的殊胜。 看起来容易,实在不容易,我们读大经读多了都晓得,这要不是过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缘在这一生、这一世成熟,做不到。这个经典你遇不到,遇到了,你也不相信;相信了,你也不肯认真去修行。一个人能信、能愿、能行,那就是过去无量劫中的善根今天成熟,同时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冥冥当中加持,这是因缘聚会,使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永脱轮回,往生不退成佛。这个因缘遇不到!彭际清所讲的「无量劫中希有难逢之一日」,这话讲的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希有难逢,我们今天遇到了,遇到怎能轻易放弃?一定要珍惜。今天时间到了。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