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慧净法师:净土释疑


 2016/9/10    下载DOC文档    

  第1问、请问法师:在《大经》、《小经》和《观经》中都谈到称名的问题,也谈到信心的问题,那么请您谈一下信心和一向专称名号的含义好吗?

  答:弥陀的救度是没有条件的,白白地送给我们,现在就完成的,这个就是信。所谓白白送给我们,现在就已经完成在哪里呢?在于你短在十声、五声、一声、一念;长在百声、千声、万声,若一日、若七日都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这叫做乃至十念。这个念自然含「信」与「行」。信,就是信弥陀救度;行,就是称弥陀名号;就这样,所以说没有任何条件的。

  没有时间的人你就少念,若有时间的人你就多念。甚至现在要断气了,要死了,现在才听到弥陀的救度;这个时候,嘴巴舌头都僵硬了,嘴巴不能念而心中念,照样往生极乐世界。那最短没有比心中这么一念更短的吧!这一念是最短的了;乃至十念,乃至一念,就是这么最短的时间开始而来的。当下死、当下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寿命延长的话,自自然然地就会忆佛念佛,称名念佛,这个时候就演变为乃至五念、乃至十念、乃至一日、乃至一年、乃至一辈子的念佛,就会这个样子。

  除了称这一句名号以外,不会再修其它的法。如果听人家说:你还要念往生咒,还要念观音、念地藏,也不会跟随他们。若跟随他们的话,那就是善导大师说的「随缘杂善」,即人家告诉你往生咒,就随人家告诉你念往生咒的这个机缘;人家告诉你称念观音、称念地藏、称念灭定业真言、称念什么什么的,因为有那一个缘,就又随他的缘去修;这个叫做「随缘杂善」。

  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没有体悟弥陀的救度,就是没有机、法两种深信。

  所以净土宗始终都是正定业,都是称名念佛的正定业,不会再念别的什么。何况你所念的都是少善根、少福德,不是大善根大福德。所以真正懂得的人,他有时间、精神,他就以那些时间、精神去称念这一句名号;不会在这一句名号之外间杂其它的修行法门。

  净土宗是讲专──专修,讲唯一,讲独一无二。十方诸佛独有弥陀是王,独一无二。阿弥陀佛的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最尊第一,就是独一。净土宗是独一的法门、无二的法门。我们的本尊是南无阿弥陀佛,我们所拜的对象也是南无阿弥陀佛,我们所称念的也唯有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我们所信受的也只有南无阿弥陀佛的救度。一切的一切都归向南无阿弥陀佛,一切的一切也都以南无阿弥陀佛为根本。所以净土宗最专不杂,离开了这个法门之外,一切法门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杂。杂善,就是诸善,因为杂就是种种,种种就是诸善,也叫做万善万行,略讲就是三学六度,广说就是八万四千法门。

  第2问、请问师父:很多人都非常关心信心决定的问题,那么怎么样才算信心决定,或者怎么样才能算往生决定呢?

  答:如果没有体悟到弥陀慈悲的救度,那就是信心还没有决定性,还没有统一性,所以就会有二心、三心,种种心都出来了;就会想我应该修这个法,应该修那个法,除了念佛以外,还要念好几个佛菩萨名号,还要念几个咒语,二心、三心等等心都会出来。

  那么,在还没有体悟弥陀救度之前,应该先肯定: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要像善导大师所讲的,要舍掉一切的行门,而专称这一句名号。今天有一分钟,你就以这一分钟的时间精神去念名号,有一个钟头、两个钟头、十个钟头,你就以这个时间精神去称念这句名号。同时,去体会什么是机、什么是法,因为体会机、体会法当中,阿弥陀佛的悲心,会在某种情形之下而纳入我们的心中。

  不过,你如果能够肯定,专称佛名必定往生,而一生念佛下去,百分之百必定往生。因为,这个法门是他力救度的法门,即使我们因无知而不求往生,阿弥陀佛十劫以来都在我们的面前合掌要求我们往生;何况我们有厌离娑婆、欣生极乐的心,而称名号,自自然然这句名号的功能就在运转,使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已经抛开自力他力,已经抛开是信是疑了,自自然然地信就在里面。

  自自然然──这就是弥陀本愿力的运作,名为他力。因此,到最后善导大师就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一向专念弥陀佛名号,都是强调这个「一向」,也就是「要专」。法然上人说:「一向专称名号,自然具足三心。」即使你不知道,自自然然地就具足三心,为什么?因为不讲我们自身,弥陀本身就有这种功能。

  第3问、请问师父:为什么说信从闻生?

  答:刚刚解释了这个闻的内涵,真闻就是真信。信心的内涵就是体悟弥陀的救度,内心体悟弥陀的救度才是真正的闻,这个大家想一想就可知道。

  第4问、请问师父:现在仍有很多人在念佛的时候用观想或者是坐禅悟道。还有修密宗持心咒修破瓦法的,看他们都是人人信心十足,个个信心欢喜,那么,他们的这一些信乐与第十八愿的信乐是否有不同?

  答:当然这有很大的不同,第十八愿的信乐是随顺弥陀,而且是现在已经获得往生的身份,命终的时候就进入报土。其它的法门就不是这样,必须回向才能往生,而且是在化土。

  受本愿法门,就是专称弥陀名号,不必坐禅、不必观想、不必修密。

  刚刚讲了不必坐禅,可是如果有人喜欢打坐那也可以,就以静坐的方式称念这一句名号,当然你不是执着你的功夫。

  第5问、请问师父:得到信心以后的称名念佛,与有的人认为我信名号,我就能往生,这两种念佛有什么区别?

  答:得到信心的念佛──信心决定的念佛,以及信名号的念佛,这两种是一种。因为信心决定的内容,就是这一句名号。这一句名号就是弥陀的本愿力,弥陀的本愿力完全显现在这一句名号中。因为,从弥陀的本愿来讲就是本愿力,从名号来讲就是名号的力量,通通一样的。

  信心决定有两种内容:一种就是信机,一种就是信法。这两种实是一种,只是将它分开为两种来解释而已。

  信机: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自己对自己要有体悟。善导大师说要深信,而且要决定的深信我们自己是罪恶深重的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我们要体悟到自己是一个罪恶深重的凡夫,生生世世,尽未来际都不可能有力量来出离三界六道的。好像一个人在苦海中,他是沈溺在苦海里面,没有力量游泳,不会游泳,所以永远不可能以自己的力量游到岸上来。六道就是苦海,我们众生都沈溺在六道苦海中;沈溺,就是沈入水中,溺入水中,没有浮上来。这种众生必须是靠人家跳入海中把他抱到岸上,这个能够跳入水中,有力量把我们抱上岸的就是阿弥陀佛。所以进入第二种法的深信:「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这两种深信是一种体悟性的内涵。刚刚讲的在水中是比喻,譬如在水中,阿弥陀佛亲自跳下水把我们抱起来,我们苦恼不安的心中,充满了阿弥陀佛救度的真实,消除了那个苦恼不安,这个叫做信心决定。这是一种实际,我们在座或许有人有那一种实际体悟。前几天也曾经讲到《净宗讲义》第页所引用的「受教与发心」,曾讲到那一段典故,大家有机会听录音带、看录像带也可以明了。

  第6问、我没有亲鸾上人那一种信心开发那一时刻的体验,我只信知「称名定往生」,不论时节久近,不论行住坐卧;请问师父这两种的感受是否符合第十八愿?

  答:这都符合第十八愿。因为,你既然是一向专念弥陀名号,不问时节久近,不问行住坐卧,念念不舍,这样无形中就在第十八愿里面了。因为往生并不是在我们众生这里以为,要这个样子要那个样子;不是的,往生本来就是弥陀名号的功德力在运作。所以,我们称念这句名号的人,不管他知与不知,求与不求,自自然然有那一种往生的功能潜在其中。如同念佛的人身上便有佛光,头上便有毫光,这是自然的。尽管他不知道,没有看到,可是自然会有这种功能,因为名号的功能,名号的自性就是这个样子。好像火的功能就是燃烧,一旦点火就必燃烧,不管你知道或不知道,或者是在口中或者心中认为它不会燃烧;要它不燃烧,除非你不点火,一点火就必定燃烧,因为燃烧就是火的功能。

  这一句名号本身能使我们往生,所以我们称念这句名号就能往生。我们知道这一点去称念,信就在里面了,尽管对这个道理不是很充分的了解,可是能够一直称念下去,也必定往生,因为有弥陀在运作。

  至于说亲鸾上人他的信心怎么样,亲鸾上人并没有在著作里面说他获得信心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而且他在生的时候也没有自己写传记,传记是后人所写的。现代有人编写传记,或制作动画录像带,但大多不合乎事实;为什么?这个有的是后人的揣测,有的是捏造事实,加以神格化,好吸引信徒,让人崇拜。

  有记载信心过程的就是法然上人。法然上人说他一直到四十三岁才得到本愿法门──念佛的信心。法然上人说,他为寻找出离生死轮回的法门,翻阅经藏五次,到底哪一部经在解释哪一个法门,而哪一个法门才是适合我自己,也适合任何人,能够解脱生死轮回呢?

  法然上人在当时被称为智慧第一,可是智慧第一的法然上人为了寻求解脱之道,还是一部经典一部论典一直地翻,一直地看,总共五次,最后在第五次的时候才发现,善导大师所写的《观经四帖疏》里面有记载,称念名号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法门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简单快速。于是其它经典都不看了,就专门针对这本《观经四帖疏》再度地看三遍。第一遍看完,虽然大意重点还没有抓到,可是已经觉得很欢喜了。再看第二次的时候,更加地得到安慰。再看第三次,第三次正当看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这段文的时候,法然上人眼睛一亮,心上的石头当下自然落下来了。

  他所体悟到的是什么?体悟到的是:原来阿弥陀佛预备我们往生的这件事情,已经在十劫以前已经为我们预备好了,他所准备好的就是这一句名号,往生这件事情就在这句名号里面,只要称名,就一定往生。因为他这里所讲的「念念不舍」是「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意思就是说:你只称念这句名号就好。行也好、住也好、坐也好、卧也好、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形下,都没有关系、都没有限制,只要称念这一句名号。那么称多称少也没有限制,所以说:不问时节。那这样的话,岂非救度是没有条件的,白白地送给你的?而且是摆在这里,你随时发现随时来拿,随时就拥有。既然是这样地念佛的话,谁不会啊!都会。他并没有限制你一天念十万声,要念好几千万,没有。也没有限定是出家、在家,男众、女众,要深入经藏、不深入经藏,都没有限制,他只说要你称念这一句名号。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就以你这样的身份来念这句名号,这样,岂不是背后有弥陀本愿力的救度?不在于我们如何称,不在于我们要这样地念、要那样地念!不在我们这一边,而是在南无阿弥陀佛那一边。

  所以,法然上人一看到这一段文的时候,当下感动了,眼泪流下来了,当下就高声的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那个时候已经晚上了,没有人,他就大声地念佛。原来阿弥陀佛救度我,在十劫以前已经决定下了救度的方法了。这是法然上人获信的过程。

  至于善导大师呢,善导大师是去见到道绰禅师,道绰禅师给他讲《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的本愿的时候,善导大师心中的疑心就断除了,其它的法门也就放弃了,就专称念这一句名号。

  亲鸾上人他是怎么样获信的我们不知道,不过现有的数据所知道的是,他遇到法然上人后,法然上人就给他讲阿弥陀佛的本愿的生起本末,讲这个本愿的来源。那个时候,亲鸾上人一百天当中,每一天都去听法然上人讲,即使刮风下雨有什么事情,他都一定去。至于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获信的不知道。不过我们所知道的是:即使是亲鸾上人在他四、五十岁的时候,自力心的习性还很重。所以,四、五十岁的时候,连做梦还梦到他在诵净土三部经,要以这个诵念的功德来帮助、来超度那个时代的灾难。在一次大病的时候,他才觉悟到:啊!原来只要像善导大师所讲的,信受弥陀救度的「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以自信教人信,便可以了。那个时候,亲鸾上人的自力心才完全掉落下来,那时候已经是五十八岁了。所以,我们最好依照我们的祖师善导大师所讲的,这样是比较稳当。

  第7问、有一句话就说:信心必具名号,名号未必具真实信心。请师父开示。

  答:也就是说:信受弥陀救度的人,一定会称名念佛。因为在他的心中,最重要的以及最值得感恩的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自自然然会「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佛下去,这就是信心必具名号。

  那么名号未必具信心,是说称名的人,即使他称名,可是不一定有那个信心。因为称名的人很多,大家都在念佛,可是不了解弥陀救度的原理。这样的话,很可能他一方面念佛,一方面会认为不能往生。最糟的情形是半途而废了,人家说这个法门好、那个法门好,也就随着修那个法门去了,不能贯彻到底,是有这种现象。

  所以,有信心必定是伴随著称名,如果有信心而不称名的话,那个信心就不是真信。如果有人说:「我已经信了,我可以不用念佛了。」那种信心是虚假的,因为信受了,自然都会在念佛之中,并不是说念佛有什么辛苦,或什么着相,不是啊!称名念佛,你念在心中也好,念在口中小声地念也好,高兴起来,欢喜跳跃地念也可以,这个会自自然然在心中产生的。因为「听闻弥陀本愿力,欢喜不觉称佛名」,会不知不觉让你念出这句名号来。

  不过,信与不信的内容到底怎么样,我们固然不了解,把它摆在一边,你只要相信:「即使不信的人,阿弥陀佛也要救度。」这样信就在里边了,之后就称名。今天有一天的时间就称一天的名号,这一天过完了,寿命到了,自然往生极乐世界去。若是有两天,你就称两天,若是有七天,或者是两个七天、七个七天,或者七年、七十年,你就用这些时间一味地去念佛。不会说:我时间那么多,我来修这个、修那个,不可能会这样的。

  第8问、请问师父:弥陀心中充满十方的众生,可是唯有信受念佛的人才蒙受佛光(弥陀心光)的摄取,而没有信受念佛的人只是蒙他的光明照耀而不被摄取,故不能自然往生,这是什么道理呢?

  答:因为佛光有两种:一种是身光(身上放出来的光),一种是心光。身光也好,心光也好,其实都是一体的,都普照十方世界的。既然普照十方世界就像太阳一样,太阳一出来,地面上的任何动植物都在阳光普照当中。同样的,阿弥陀佛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任何众生不管善人、恶人,甚至地狱众生也受弥陀光明的普照,只是能够念这一句名号的人才能蒙光摄取,因为这一句名号是阿弥陀佛的本体,能够念这一句名号,自自然然就受弥陀心光的摄取,与弥陀的愿相感应。

  弥陀的心愿展露在这一句名号中,要度称念名号的人,你称念名号符合他的心愿,无形中就是受他的光明照摄,与他的心相感通。如同电视台发射出来的电波,发射到各各角落去,没有一个角落没有电视台的电波;可是,你如果不转到那个电视台,当下就没有与那个电视台互相感应连接在一起,就不能接收到信息。同样,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可是我们不称名,与他的心光不感应,唯有称名才是阿弥陀佛的心愿。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就是这一句名号,名外无体,体外无名,因此信受弥陀救度而称念弥陀名号的人,自然在他的心光摄取当中而得往生,而不称名者就没有光明摄取的利益。

  第9问、请问师父:一个获得弥陀信心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答:信受弥陀的人,他当然是对弥陀有信心、有恭敬的心,而对自己是有良心、有惭愧的心,对别人是有爱心、有包容的心。为什么?因为他体会了弥陀对他的爱心,他体会弥陀对他的包容心,尤其是当他体会到弥陀的大爱的时候,就惭愧自己是一个罪恶的人,因此对自己有惭愧心,有良心,自己做了什么言语行为上的过失立刻会受自己良心的指责,反省比以前更加敏锐。

  弥陀对我们的爱心、对我们的宽谅,可以说非常的广大,论我们的话,我们可以接受宽谅吗?我们是罪恶深重的人,累生累劫造了无穷无尽的罪业,今生今世反省自己,自己无时无刻有意无意都在得罪他人,所以不是我们去忍耐他人、宽谅别人,是要请别人来宽谅自己,否则,即使自己被他碎身万段还不足以偿还他。

  我们是这一种不能被宽谅的人,而阿弥陀佛来宽量我们,我们被弥陀的大宽谅所感动,对众生自然也会有宽谅的心。所以,弥陀的生命在我们心中作为我们的主人,监视着我们,我们反省力就会更加的敏锐。

  第10问、请问师父:闻信弥陀的人也有苦恼,平时说念佛法喜,苦恼时念佛还法喜吗?他的心中有些什么转化?

  答:一般人没有听闻弥陀的本愿救度,告诉他念佛是好的,可是逆境来了,烦恼来了,病痛来了,这一句佛号就飞到三十三天之外了。如果他有闻信弥陀本愿救度,闻信这个名号的原理的话,他烦恼来了,他会有法喜,苦恼来念不出佛声,也会有安慰,逆境来的时候,也会甘于承受,会这样的。烦恼来就不以烦恼为烦恼,痛苦来了也不以痛苦为罣碍,这一句名号即使念不出来,心总是安稳的,同时,他能够念佛的话,就会代替痛苦的声音,本来就哎哟、哎哟,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会这样念。

  还有,我们闻信弥陀救度的人,心性会转化。会转化就是因为我们体会到弥陀救度我们,而弥陀救度我们,他不但不跟我们计较,反而是大大的宽谅我们。大大宽谅我们的时候,使我们感动,也会去宽谅别人、原谅别人,跟别人不计较。弥陀救了我们,不但救起了我们的生命,使我们不再继续轮回六道,而且是给我们无量寿的生命、无量光的生命,是给我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生命,给我们佛的智慧的生命。可以说不但给我们生命,而且给我们那么丰盛的生命,同时又给我们极乐世界。你看这一些东西多么的丰富、多么的高贵,我们剎那之间拥有了这一些,可以说剎那之间雍容华贵起来。那个时候,我们面对其它的人,看到他们所须要的,我们有,我们就会尽量付出,帮助他、满足他,就像弥陀来帮助我们、布施给我们、满足我们一样,心性就会有这一些转化。

  这一些转化,其实是不容易的,我们要去宽谅一个人,这个人如果是一个好人,他做错了,我们去宽谅他,这是很容易的;但是一般人不能宽谅的我们也去宽谅他,这个必须从我们内心有一种力量。这个力量来自于弥陀,为什么?别人不宽谅他,而我们可以宽谅,那是因为阿弥陀佛宽谅了我们,阿弥陀佛包容了我们。

  我们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的一位众生,这一颗心可以说是很卑贱、很污秽、很肮脏、不可告人、无地自容的,阿弥陀佛一点都不计较。如果体会到弥陀这一种慈悲的话,我们面对所有的人就会去包容他、原谅他。

  那当然,这并不是一个标准,因为十方众生各不一样,可是转化的功能是存在的,是有那个可能性的;所以,我们信受了这个法门,这一颗心会柔软下来。柔软下来就显现一种不太计较、能够宽谅包容,同时对所有人都好,怀着一种抱歉的心、对不起的心。因为,永劫以来,我曾经欠了你们不晓得多少的债,我都没能还你们,而且一直都不知道,现在给弥陀的光明照触,我原来就是这一种众生啊!

  所以这一个法门跟自力法门不一样的,也就在这里。自力法门要自己去修六度万行,自己去修布施,修忍辱等等。我们不是,我们是自自然然地去付出,即使付出了也不认为我是在修布施,因为我知道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知道自己所做的功德都是有为有漏,都是虚假的心,有代价的心,有功利心存在,一点都不是真实的奉献;唯有弥陀将极乐世界奉献给我们,将成佛的功德布施给我们,使我们自自然然也想付出,而且付出却没有那一种祈求回报的心,因为,最大的功德阿弥陀佛已经给我们了,我们不须假借在这个时候来祈求功德了。以忍辱来讲,以前都是要自己忍辱,忍辱别人对不起我们的事情,忍辱一切逆境,甚至忍辱人家谤骂、侮辱,但现在不是了,现在是祈求对方忍辱我们。我们旷劫以来欠人家的,侮辱人家的,甚至今生今世都不知不觉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所以请求他们的原谅、忍耐;不是我们去原谅、忍耐他,就会有这一种转变的。

  因为,这一个法门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的内容就是信机、信法。机就是十方众生,法就是弥陀的救度。十方众生就是五逆谤法的众生,十方众生就是罪恶深重,无有出离之缘的众生,那就是罪恶满身,所以才是无有出离之缘。罪恶深重,如果没有罪业的话,那就是一个圣人,完美的人,没有罪业,同时可以有力量脱离三界,他在这个世间是只有人家受他的恩惠,他没有欠人家,人家受他的熏陶、感化,他没有侮辱人家。可是不是啊!既是罪恶深重,即是没有出离之缘,就是有意无意、知与不知之间都去亏欠了人家了,所以要请求人家原谅,所以心情就会有这一种转化。那当然不是一个标准,各不一样,习气比较强,面对当时的时候,霹雳啪啦,下劣的惯性都出来啦,但是事后立即会反省到,因为毕竟我们是深信机、深信法的人,机法在我们内心很深刻、很敏锐,所以即使当时没有发觉,事后也会发觉的。

  第11问、刚才听师父讲,观经的眼目就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称名定往生,但是,这种称名,它和有一种理论解释的,就是要称到什么样子才能获得不退,是否一样?请师父再把这两种称名具体的含义解释一下。

  答:刚刚我没有说清楚,应该就「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个称名再加以解释,称名有几种,而那几种称名的内涵,性质又是怎么个样子。

  称名分为自力的称名和他力的称名。

  自力的称名就是一般通途的净土门的称名,什么是自力呢?也就是他力中的自力。他力就是指弥陀本愿力的救度,本来弥陀的救度是弥陀的力量,统统具备了,可是我们不晓得那个原理,以为阿弥陀佛虽然要救我们,可是他高高在上,远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在这里低低地顶礼,远远地在这里祈求;虽然要求往生,却认为必须累积多善根、多福德,累积这一句称名的功夫、功德,这样回向才能与弥陀的救度相应。他认为虽然弥陀要救度我们,可是我们如果没有具备某种的条件,是不能被救度的。这个是他力中的自力,以为弥陀有条件的,这不是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的称名念佛。

  另一种是纯他力的念佛,纯他力的念佛就是第十八愿,本愿的称名念佛,就是真正的乃至十念的念佛,也就是善导大师所解释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念佛。这种念佛,完完全全是没有条件的,完完全全领受弥陀的救度的念佛,念佛的本身没有盘算,没有筹量、计度。

  如果认为应该要念到一心不乱,不能理一心也要事一心,否则的话,至少功夫成片、梦寐一如、净念相继,这样的话,面对临终的时候,就更有把握了;不然,现生如果没有那个功夫,临终怎么又会有这个正念呢?所以,平生的时候,先培养不乱的功夫,等到临终,就会有正念,那个时候,佛就会来迎接,否则,临终没有正念,佛就不会来迎接,这种就是自力的观念。

  这是完全不了解六字名号的原理、弥陀的救度,那一种人,等于是拿一把小刀插在弥陀的胸膛上。因为阿弥陀佛的本意完全不是这样的,而且,如果这样的话,十方众生能够达到这个标准,合乎这个目标的就很少很少了。可是弥陀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把我们看成他自己,而且救度我们的功德已经完成好了,只求我们让他救,他怎么会给我们提出某一种条件?

  如果弥陀设立下某一种条件的话,十方众生都不可能往生的啊,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智慧心中难道不知道,而会硬要立下某一种条件吗?这是不可能的!这个慈爱的爸、妈,从小就失去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现在已经发现儿子所住的地方,这个儿子在那里受风受雨、受苦受难、三餐不济的,慈爱的爸妈一看就心疼,所以,巴不得赶快把儿子接到家里来免除那一种贫穷、困苦。那儿子一直愚痴,心性低劣,以为爸妈所拥有荣华富贵的地方,自己没有资格,要能够进去的话,起码必须要怎么样怎么样才能进去。所以,儿子在外面待久了,自会有一种怯弱卑劣的想法,不敢接受弥陀的救度,不能体会慈爱父母的悲心,那样的话,使父母更加心疼。

  所以,我们对弥陀拥有那一种观念,等于是拿一把小刀插在弥陀的胸膛上,那是一种自力的念佛法门。

  他力的念佛法门一概不讲那一些,就是以我们本身这一种根性去念佛,不管你念多、念少,念得能一心、不能一心,都不管。因为,不是以这个为目标、为标准的,是领受弥陀的救度而去称念这一句名号,你念一声也往生,念百千万亿声也往生;百千万亿声不多,一声也不少。因为弥陀的功德宝珠在我们的心中,今天这一声佛号念出是这一颗宝珠所放的光明,明天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也是这一颗宝珠的光明;即使念了十声、百声、千万亿声,声声都是这个宝珠所放出来的光明。并非说这一声是这颗宝珠,那一声就不是了,不是的,声声都是这颗宝珠的光明,往生是这个名号的宝珠使我们往生,不是我们口中念多念少能往生的;只是说:既然我们心中有弥陀名号的宝珠,我们就会时时刻刻地流露出称名念佛。虽然你这样流露出来,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你心中并没有一种要累积功夫,或者是要累积一心不乱的那种观念,因为晓得已经被弥陀救到了的人,已经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了,现在念佛就是内心那一颗明珠所散发出来的光明,是自自然然的。

  所以,善导大师在解释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时候,他所解释的是:「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行、住、坐、卧,那表示这颗心是散乱的。因为在行、住、坐、卧当中,不是说静静地在蒲团上,在那里静坐观想地念佛,是行走也念佛,站立也念佛,躺卧也念佛,而且又说:「不问时节久近」,不管你时间长短,我念了一年,或者十年、二十年,或者是念了一百声、一千声、一万声、一亿声,时节久近都不管的,这个才是真正「乃至」的意义。

  「乃至」就是不管你是出家、在家,善人、恶人,男女、老少,智愚贤不肖,这个都是「乃至」啊!如果不是乃至的话,他如果限定说:要出家发菩提心之乃至十念,糟糕了,出家的人少,而且发菩提心,谁发得起来啊!但是「乃至」,连身份上也是乃至,数目上也是乃至,心情上、心理上也是乃至,所以这个乃至的含义非常的广。

  因为有「乃至」两个字,所以,使我们安心啦!本愿念佛就是这一种乃至十念的称名念佛,而乃至十念的称名念佛本来就已经领受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本愿之故啊!

  这就是自力、他力念佛的不同意义。

  第12问、请师父能否解释一下法照大师「彼佛因中立弘誓」的偈子?

  答:好!整偈是这样的: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这一首偈就是在解释第十八愿的。因为第十八愿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就是十方众生,那十方众生就包括很广了,没有一个众生不在十方众生之内,为了表达这个意义,所以大师才用这一首偈来解释。

  彼佛因中立弘誓:「彼佛」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立下了四十八大愿,其中最弘广的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是广度众生的。第十八愿说:「闻名念我总迎来」。

  闻名念我总迎来:就是「乃至十念」,使乃至十念的众生往生极乐是弥陀的本愿。阿弥陀佛发愿说:「称我名的人,如果不能使他往生极乐世界就不成佛。」这个就是「乃至十念」,所以说「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这句在解释「十方众生」。简:一方面是简别,一方面舍弃。不简别是不弃贫穷的人,而迎接富贵的人,不是重富贵轻贫贱的。往生不依贵贱,往生是依念佛;富贵、贫贱只要他称念弥陀名号,就通通救度;只要是信受弥陀救度的人,就通通往生不分别的。

  不简下智与高才:下智就是没有智慧、不认识字的人,愚痴、愚劣的人;高才即上根利智。上根利智也好,下根愚钝也好,都是平等的救度。

  不简多闻持净戒:深入经藏博学多闻的人,或者持戒清净的人,以及受戒而犯了戒,甚至罪恶多端的人,只要他回心的话,通通要救度。

  但使回心多念佛:只要回心转意──我以前所作的罪恶,原来是有果报的,不应该的,我错了;那我要解除这种果报的话怎么办?只有信顺弥陀的救度,所以叫做回心。此后多念佛,这个多就是乃至十念的「乃至」,此后有时间就只管称名。

  能令瓦砾变成金:瓦砾就是被人家遗弃的砖块、石头等东西。瓦砾变成金──所谓变铁成金、转凡成圣,就是只要你回心念佛就能转凡成圣,就能变铁成金,也就是说必能往生成佛。本来轮回受苦受难的生命,现在往生去了成为佛身了,成为超凡入圣。「入圣」就是一种清净的、不污染的涅槃境界。

  瓦砾与金,天差地别,回心念佛即可变铁成金,这就是名号不可思议的功德。

  第13问、《观经》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有一种解释将它解释成自性清净的佛性,请师父对这种解释开示一下。

  答:这两句话八个字,从经文的显义来讲是修自力的人,他不把极乐世界当成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不把佛当成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而是把他当作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他认为清净的佛心,清净的当下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他清净的时候所看到的一切都没有苦乐、好坏、美丑等这一些相对性的分别观念,那一种的当下,他感觉到这是在净土里面了。这是修自力法门的人,以心中的佛性为弥陀,以心中的清净为极乐。那一种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有这种含义。

  那一种本是唯识观,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万法唯识,即使是极乐世界,即使是阿弥陀佛,也是从他心中所产生的,唯心的。那是自力的法门,必须依自己的力量来修成佛,在这娑婆世界修行,得到证悟佛果。他一旦证悟佛果的话,山河大地对他来讲,无处不是净土,都是净土,因为超越净与秽,哪有什么净土、秽土的分别?

  但是本愿法门不是作这样解释的,始终是建立在「指方立相」上,极乐世界有方位,「从是西方……」即是方位;阿弥陀佛有形像,唯指西方阿弥陀佛,所以称为指方立相。当然,究竟来讲,极乐世界广大无边际,阿弥陀佛也没有形色。可是那是圣人的境界,我们不一定要去追求那个境界,你只要追求有方有相,指方立相的净土的阿弥陀佛便可以,因为到了那里就自然能够证悟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所以,以隐义来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意思是:「是心念佛,是心是佛。」这个「作」是作什么?就是「念」,对我们来讲就是称名念佛,信受弥陀救度,所以说「是心念佛」,这个念包含信与行,是心念佛,是心是佛,所以不可以离开南无阿弥陀佛之外去寻求佛,去寻求见佛,如果那样的话,那又是圣道门自力的范畴了。

  所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是心念佛,是心是佛」。

  第14问、请问师父:「念念相续,毕命为期,前念命终,后念即生。」是什么意思?

  答:这一句话是善导大师说的。善导大师说「乃至十念」是上至一辈子的念佛、下至十声五声、一声一念。从大意来讲就是念念相续,毕命为期,一直到临命终。

  「前念命终,后念即生。」意思是说念念就是临终,念念就是往生。虽然有前念、有后念,在解释上必须有次第;可是当下前念命终,后念就是往生;甚至当念就是临终,当念就是往生,所以说前念命终,后念即生。这个是解释上的方式,其实当下那一念就是命终、就是往生。

  所以临终并不是身体死亡的时候才叫「临终」,我们念念都是临终,所以真正的无常是活在死中。你看我们已经死了多久?每一秒每一秒都在死亡,过了一秒就死了一秒,我们是活在死的当中,所以我们不可把临终推到未来,现在就是临终。所以前念是临终,后念是往生。当然这是解释当下念念都是临终,当下念念都是往生,所以是往生即临终。现在就已经是临终,就已经往生了,不是肉体死亡的时候才是临终,也不是那个时候才决定往生,不是这样的。

  所谓「临命终时」,什么时候是临命终时?现在就是临命终时,所以,我们念佛的人要体会时时都是临命终。善导大师说:「恒愿一切临终时,胜缘胜境皆现前。」一切时间无不是临终时,那我们所希望的所高兴的,就是胜缘胜境皆现前。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无时无刻不来到我们念佛者的四周;所以,恒愿一切临终时,胜缘胜境皆现前,不是临终才胜缘胜境现前,现在阿弥陀佛就常常来到我们这里了。

  第15问、请师父解释一下实相身与为物身。

  答:你即使不知道「实相身」是什么,「为物身」是什么,可是你只要相信弥陀的救度,那就在里边了。

  只要相信弥陀的救度,就称念这一句名号,就像刚刚所讲的,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去念念称名,那实相身、为物身就在里边了。若简单解释「为物身」就是救度众生之身,「实相身」就是成佛之身。

  实相身是从阿弥陀佛的自利圆满方面来讲的,它如果自己自利成佛的话,那取正觉了,成就实相身了,必能使众生往生。所以,这个就是为物身。

  所以这个实相身是以自己自利圆满来讲,这个自利圆满并不是为了自利,阿弥陀佛不是为了自己本身,阿弥陀佛之所以成佛是为了救度众生的;所以,为物身是从「若不生者」的利他圆满来讲的。

  实相身是从弥陀本身来讲,是弥陀的自利;为物身是从救度众生方面来讲,是弥陀的利他。实相身、为物身都是指阿弥陀佛,也就是指报身。因为这两个都是由于法藏菩萨发下四十八愿,而四十八愿成就了,因此成就了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实相身成就了,为物身也达到了,这个叫报身,叫做阿弥陀佛,也叫做无碍光如来。唯有成就了实相身,成就了为物身,才成为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要成为十方三世佛的那一种佛,还容易──当然成佛都是困难的,不过与阿弥陀佛的愿比较起来,相对而言是较容易的,而要成为实相身,为物身的阿弥陀佛就不容易。为什么?因为为物身就是救度众生之身,救度众生之身,就是救度十方众生到极乐世界成佛之身,这种身不完成就不能成佛。也就是说,十方众生有一个众生阿弥陀佛没有力量救他,那么阿弥陀佛就还不能成佛。岂不是等于说,成就十方三世的任何一佛都还容易,可是成就实相身为物身之阿弥陀佛就不容易?

  当然,十方诸佛都发愿度众生,可是阿弥陀佛的愿是超世愿,超越十方三世诸佛之愿。也就是说十方众生,有的众生其它的佛能度,然而像我们沈沦在娑婆世界的众生,由于贪瞋痴很深重,十方诸佛都不能救度,所以,只好摇首叹气无可奈何离开了。唯有阿弥陀佛他不放弃,他继续为我们发愿修行功德来替代、来承担我们的罪业,偿还我们的罪业,使我们能够到极乐世界去。所以,这一尊佛(阿弥陀佛)他才是实相身、为物身的佛。唯有他才有那个愿,所以说是超世愿,所以十方三世诸佛之中如果没有阿弥陀佛,我们就没有得救的机缘,我们不靠阿弥陀佛的话,就只有继续沈沦了。

  这样知道实相身、为物身了吗?不过知道是稍微理解的知道了,真正我们要去体悟实相,体悟为物的话,那是佛的境界啊!所以,不管我们知道或不知道,你就这样作,不知不求当中功德自然就具足了。其中的原理,说深奥非常的深奥,无底的深奥,所以我们只能领受很简单容易得到的名号,那就是称名。

  至于一念的信心是什么?有时候体悟不到,那体悟不到的话,你放弃了称名,一直要追求那个信心的境界;但是人生无常,现在死了就轮回去了,所以你只要称名,何况在称名当中信心就在里边了。所怕的是,你一方面称名,一方面认为不够,结果修其它法门去了。那怎么办呢?就必须环绕在善知识的旁边听,同时,同修的莲友需要常常接触、研讨。至于不是我们这个法门的莲友,我们要避开,免得被绊倒;因为我们都很软弱,容易跌倒,所以要跟同修、莲友、善知识常常讨论,常常在一起,因为人生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事情了。

  第16问、请问师父,信顺本愿了,信顺佛的教导称名念佛,他那个如实修行是什么个样子,有没有规定?

  答:对往生没有怀疑,对弥陀的救度没有怀疑的,那个就是如实称名,无疑的念佛,就是如实修行。

  第17问、请问师父,入生死园、烦恼林,游戏神通,那个是不是死了以后再回来的事?

  答:那个是往生之后的事情。因为刚刚讲过本愿法门是大乘的法门,往生之后就会到十方世界度众生,到十方世界就叫入生死园、烦恼林,不是现在的事。现在我们只是随缘、随份、随力、随根器去自信教人信而已,还不能达到自在,真正达到自在是往生极乐世界以后。所以,我刚才讲:不怕不会说法度众生,只怕不往生;不怕不往生,只怕你怀疑弥陀的救度,不怕怀疑弥陀的救度,只怕不称名,称名念佛,必定往生。

  往生自然能成佛,不管你想成佛不想成佛,就一定会成佛。就像水既然入大海的话,你说不与大海同一个味道可能吗?不可能的。众水到最后一定非入大海不可,因为它的归宿就是大海啊!在地面上的水,有干净有不干净,有酸有甜,各不一样,就像我们众生的根器,善恶程度、烦恼程度各不一样,但是到了弥陀极乐世界就通通是一样的,心是无量光明,命是无量寿命,自自然然,你不想要也一定能得到,而且欢欢喜喜的自在其中。不会想到:哎呀!我到极乐世界只是要离开六道轮回,只是要到那里享乐而已,我不到其它地方去救度众生,我没有那个能力,我也没有那个志向,不会这样想的。到那里自自然然你就有那一种开阔广大的心量,而且会有那一种力量去救度众生的,是自然而拥有的。

  第18问、请师父解释一下法然上人《选择本愿念佛集》最后的「四偈三选」: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于助业,选应专正定。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答:这四首偈等于是《选择本愿念佛集》的总结,《选择本愿念佛集》各章的含义都在里面。

  第一段:欲速离生死:就是发心想快速的离开六道生死轮回,以免生生世世都在造罪造业,彼此结怨结仇。那么,二种胜法中,他必须是依靠佛法才能达到目的。所以要离开六道生死轮回的,在这个宇宙当中,在这个世间当中,宗教虽多,只有佛法才能达到我们离开生死的目的,只有佛教才谈到六道生死轮回的因果,以及脱离六道生死轮回的因果。佛教里面又有圣道与净土,所以说「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我们要把圣道门暂时搁在一边,不要去修圣道门,要选入净土门。因为净土门是易行道,而圣道门是难行道,因此我们要舍难行道入易行道。

  第二段「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也就是说:现在进入净土门里边了,专求往生极乐世界,可是净土的法门也有两种:一种是五正行,一种是五杂行。那么,就要抛种种的杂行(五杂行,就是种种的杂行。)选应归正行,要选择入五种正行。五种正行就是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礼拜正行、称念正行、供养赞叹正行。

  第一、读诵正行: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读各种经论,不是。是只有读诵净土三经,这个叫做读诵正行。离开这净土三经就是读诵的杂行,不过这也有广义的解释,就是读诵本愿祖师的著作,能够了解净土三经,这也算是读诵正行。甚至不懂得因果,去看因果的教理,具备起码的因果观念,这也可归纳于读诵正行里面。

  第二、观察正行:就是你若想象,只可以想象极乐世界,因为极乐世界是我们未来归宿的地方,我们想象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清净安乐、微妙香洁,产生欣慕之心,这是想象、观想的正行。

  第三、礼拜正行:我们礼拜的对象是南无阿弥陀佛,除了南无阿弥陀佛以外,我们不礼拜,这个就是礼拜正行,如果其它的诸佛菩萨都礼拜的话,岂不是礼拜的杂行吗?

  第四、称念正行:就是一旦称念,出口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拿起念珠拨算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不念其它诸佛菩萨。

  第五、赞叹供养:也只是在南无阿弥陀佛的身上去赞叹供养,不赞叹供养其它诸佛菩萨。

  这是五种正行,其它的是杂行,所以要抛杂行,修这五种正行。

  至于布施,忍辱,甚至孝顺、友爱,这个到底是正行还是杂行?这个是我们理所应该做的,敦伦尽份的善事。理所应该做的,这并不是属于什么杂行不杂行。只是说我们虽然这样做了,我们并不以这一种善事的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也晓得我们即使是这样做,但是心是有漏的心,有执着的心,做这些都不圆满,也不是百分之百,我们要了解到这一点。

  第三段「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于助业,选应专正定。」那么,已经进入这五种正行,专修这五种正行了,可是五种正行有四种是帮助的,是引起的,另外一种是最主要的。那么就要暂时把那四种放在旁边,而专依那个最根本、最主要的,那个就是称名。意思就是说:你之所以读净土三部经,目的不在读诵,目的是为了了解经义,明了这一部经之目的在说什么,我们依教奉行。那么净土三部经,乃至刚刚讲的《往生论注》,都在教导我们:依弥陀的愿力十念、一念必定往生,我们依教奉行之后就是一辈子的去念佛。

  所以五种正行都是为了了解正定业,为了归入正定业。如果懂得这一点,四种助业就会融化在正定业里面。怎么讲呢?平常在这个时候,就是读经,现在呢,晓得经义的目的就是要我们念佛,所以我们现在就来念佛。那想象极乐世界庄严也是一样,礼拜阿弥陀佛也是一样,都把它融入在称名来了,转成为称名了,赞叹供养也都是这样,因为称名最容易,二六时中都可以称名,不管你到那个地方都可以称名,不然的话,你要供养只有在大殿里边了,你要礼拜,只有有佛像的地方,那没有佛像怎么供养礼拜呢?可是称名就不是这样了,没有佛像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念佛,所以要专于正定之业。

  第四段:「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这个称名的正定之业就是顺阿弥陀佛的本愿,其它的都不是弥陀的本愿,善导大师说:「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阿弥陀佛广发四十八大愿,其中只有第十八愿的称名念佛是最根本的,而且与阿弥陀佛没有离开的,所以说最为亲。同时又说:「唯有称名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只有称名念佛才蒙受弥陀光明的保护、摄取,为什么?因为这是他的本愿第十八愿,本愿是一切因缘当中最有力,能够救度我们的一个强缘,所以说「当知本愿最为强」。

  我们知道称名就是本愿,而称名的愿是在四十八愿里面的第十八愿,所以第十八愿就是本愿,就是称名。善导大师说,唯有这个第十八愿的称名才蒙受光明的照摄、保护。因为,本愿就是光明,名号就是光明,名号离不开光明,光明离不开名号。所以现在我们的心、口来称念这句名号,我们的心口与弥陀的名号结合为一体,就在他的光明里边了。善导大师又说:「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拜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所以念佛的人与阿弥陀佛三业都在一起,不会离开。那我们是要与弥陀亲近呢?还是要与弥陀疏远呢?当然与弥陀亲近啦,与弥陀亲近,现在就已经具足往生的身份了,那么与阿弥陀佛疏远,就是还在轮回。

  这四首偈主要强调的是:我们要称名,因为这是合乎他的本愿。

  这首偈有三重废立。

  第一重就是「内外废立」:所谓内就是佛教,外就是外道。我们要离开生死的话,要舍外道入佛教,这是第一重的内外废立。

  第二重就是「圣净废立」:虽然选择佛教了,可是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略讲有八宗,那我们就要舍掉其它的修行法门而选择净土法门,这个就是圣净废立。

  第三重就是「正杂废立」:也称为信疑废立,净土法门也有其它杂行的,也有专称名号的,我们就要舍其它杂行进入专称名号,所以这个也可以说是正杂废立,也可以说是信疑废立。这一首偈中无形中就谈论到了这「三重废立」。

  第19问、《莲如上人一代记闻书》之中有一段,也就是莲如上人他看到天王寺法会的时候,他就说:看到那么多人都会堕落地狱,不禁感到悲怜。又说:其中如有本宗的门徒就会成佛。请师父开示它的含义。

  答:这个意思就是说:参加那种法会的人,他们之所以参加法会、不一定是为了解脱生死轮回,所以将来还会再继续轮回啊!既然有轮回,就会堕落地狱;虽然参加那一种法会,即使有解脱的心,但是没有得到真正的解脱法门,因为真正解脱的法门,只有弥陀本愿──他力念佛法门。所以,莲如上人看到这一些人将来会堕落,便产生悲怜的心。同时又想起如果这里边的人有我们本宗的人,那么他就会成佛,因为一定往生极乐世界。

  不过如果是修持本宗法门的人,大概也不会到那里去,如果会到那里去的话,那应该是特殊的因缘。所以,这是睹物生情啊!看到这一种现像,而内心不禁生起了感触。

  第20问、《莲如上人一代记闻书》里面说:莲如上人看到有人为了一只被打死的蜜蜂而念佛,这个人说是因为感到可怜而念佛;那么,莲如上人就说:信心之人无论任何事,他的念佛都是报谢之心的念佛,都为了报谢佛恩。请师父开示一下。

  答:众生被杀的时候,或者是当下临终的时候,我们在旁边为他开示,在旁边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可以让他解脱的,所以,固然我们的称名,是出自于感恩的称名。可是逢缘遇境各不一样,遇到这种情形能够随缘、随份、随力来解救他,自自然然就会解救他。所以,看到动物被杀,甚至有的人如家庭主妇无可奈何,必须切肉;因为没有素食,就会切到肉,那你一方面切肉、一方面念佛,也可以使这个众生减轻罪业,因缘成熟也能度他到极乐世界,所以也并不是完全无用的。

  我们同样都是人,别人不信都劝导他信,目的是为了让他离开轮回往生极乐,这个动物已经要死了,我们在旁边为它开示,为它念佛,或许也可以度它。

  日本有一位妙好人叫做清九郎,清九郎有一天做梦,梦到一个身穿出家衣服,剃光头的师父来向他说:「我是受雇于你家的那一只马(这只马不是清九郎养的,但是清九郎需要这只马来帮忙为他做事情,所以就拿钱去用租,称为「受雇」),因为生前受你的劝导,信受弥陀的救度,已经往生极乐世界了,现在来向你表达谢意。」它是一只马,你给他讲本愿法门,他虽然没有反应,也不会念佛,可是,它已经得到弥陀光明的加被了,往生极乐世界去了。

  所以,尽我们的力量去做,至于能达到什么效果,那是他的缘,也是弥陀的调摄。

  第21问、有人对《观经》所讲的「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认为这是只有愿也没有行,请师父给开示一下。

  答:是。那是因为称念六字名号的当中,是信、愿、行,通通圆满具足、毫无缺少的。

  刚才问的「唯愿无行」,那是唐朝之前学习《摄大乘论》的学者,以《摄大乘论》的观点来解释《观经》,善导大师为了纠正这个错误的观点,因此在《观经四帖疏》第一〈玄义分〉里面就有详细地说明,他主要的说明是对这六字名号的解说。他解说这六字名号就是具足信愿行的,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南无就是皈命,皈命就是信,皈顺于弥陀救度之敕命,信顺弥陀的救度,所以南无就是信顺,就是皈命。同时,也是发愿回向,所以信与愿都在里边。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就是皈命者的行,也就是皈命者的功德。意思就是:阿弥陀佛发愿修行,将这功德完全容纳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里面,使我们众生能够发出南无的心,一旦发出南无的心,阿弥陀佛本身就以他的功德回施给这一种众生,那么,这一种功德都在哪里呢?都在「阿弥陀佛」这四字里面。所以「南无」的众生,自然有「阿弥陀佛」在里面。这么讲,信、愿、行就通通具足了,有愿、有行,所以没有一个缺少,因此必定往生。所以,「十念念佛」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不是靠我们,是靠六字洪名,如果没有这六字的话,我们随便念一个东西的名号,能往生吗?不能往生。

  第22问、请问法师,古德说:第十八愿是王本愿,十九愿、二十愿是方便愿,那么,请您讲一下,十九愿,二十愿与第十八愿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答:阿弥陀佛的根本愿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的对象就是十方众生,平等的救度。而十方众生有十方根性,有的即使听到了第十八愿会产生怀疑,但有的根本连第十八愿也没有听到,那么,这两种众生还是要救度啊!那怎么办呢?就在第十九愿与二十愿里面。

  那种人叫做三辈九品,三辈九品及修持的方法,各个都不一样。

  因为不晓得第十八愿,如果晓得第十八愿的话,他就没有那一种身份,也没有修行各种法的那一种执着的心,就通通归入第十八愿,乃至十念地念佛。虽是出家也不执着出家身份,在家也不执着在家身份,就通通是第十八愿的「十方众生」了。

  如果不能体会这一点,就会有种种品位阶级出来。譬如上辈生的人就出家而发菩提心。中辈的人没有出家,但是能够发菩提心修种种善事功德。也有人既不能出家,根器也很低劣,同时贫穷,不能修种种行,也没办法作种种善事功德,这一种就是下辈。所以就形成了十九愿、二十愿的那一种三辈九品出来了。

  这三辈九品以自己所修的各个不一样的法门,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还是能够往生,弥陀还是要救度这一种众生。

  但是由于不合乎第十八愿,因为第十八愿是天性自然所显现的,是弥陀涅槃的名号之愿,唯有这个愿才能进入涅槃的世界,第十九愿第二十愿不是那个因,当然就不能进入那个果,所以有这一些三辈九品的差别。

  第23问、请问法师,很多学佛人都非常关心因果报应的问题,那么接受弥陀本愿救度的人,他的因果报应的情况是怎么样呢?请法师开示。

  答:信受弥陀本愿救度的人,就是具足机深信与法深信的人。

  具足机深信就是体悟到:自己是个罪恶深重的生死凡夫,以自己的修行不能解脱自己的生死轮回,不能还清自己所欠的业债,一定会堕落地狱,这种体悟叫做机深信。

  法深信是体悟到:像这种罪恶深重的众生,只要称名十声、一声、一念都必定往生;甚至当下听闻到弥陀没有任何条件的救度,当下就往生,这种叫做法深信。善导大师解释是「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有这两种深信就是信心决定,那信心决定的人因果怎么办呢?

  佛法是建立在因果上的,任何法门都不可能违背因果。

  只是自力法门(即圣道门)是自因自果:亦即自己所作的自己承受,自己作善因自己承受乐果;自己种恶因自己承受苦果。这叫做自因自果,自作自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己要承担的。

  他力法门就不是这样的,是自作他受。我们累生累劫以来,自己所作的杀人的债、偷盗的债、邪YIN的债、妄语、恶口的债、五逆十恶种种债,我们没办法还清,所以一直在轮回受苦。阿弥陀佛非常悲愍我们,为我们承担,为我们累积功德来替我们偿还,所以是自作他受。

  我们的罪业果报,阿弥陀佛替我们承担,替我们偿还;阿弥陀佛自己所作的功德我们来分享,来拥有、获得。所以,《无量寿经》就说:「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阿弥陀佛把我们的重担一肩担起来,作为他的重担。他要去负担,要去偿还,所以说「荷负群生,为之重担」。又说:「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为十方众生完成能够离开六道、能够往生极乐的法藏,也就是六字名号,所以说「为众开法藏」;广施这六字名号的功德之宝,而且「常于大众中,说法狮子吼」──常常在十方世界当中,宣扬这六字名号的救度法门,所以这是自作他受。

  本愿法门,还是在因果里面。

  那么,我们信受弥陀救度的人,是否就可以洋洋得意,来向别人骄傲?不可能这样的!因为我们本来就知道有善恶报应嘛,所以才要弃恶行善。只是因为弃恶无力,行善无能,才蒙受弥陀的救度。

  因此,我们既然有因果观念、有善恶观念,就不会去为非作歹。反而会因为弥陀包容、宽恕我们,原谅我们;我们受了大包容、大宽谅,我们也会(即使无力)大包容、大宽谅,也会去宽谅别人、包容别人。因为像我们这种不能被宽谅、被包容的,不能脱离六道轮回的,阿弥陀佛居然来包容、宽谅我们,我们多多少少也会去包容、宽谅别人。

  阿弥陀佛同时赐给我们生命,这个生命不只是脱离六道轮回的生命,而且是无量寿的生命,具足与阿弥陀佛同样的无量寿、无量光。智慧同等高明,神通同样洞达,愿力同样无量无边,可以说不只获得今生,而且获得丰富的永恒生命。同时阿弥陀佛将极乐世界白白地、没有条件、免费地送给我们。

  那么,我们受了这种熏发,也会去布施他人。他人有需要,我们去主动为他说法,就像阿弥陀佛主动地来为我们,不经过我们的祈求、拜托、要求等等,这完全是弥陀的悲心。我们领受弥陀的悲心,弥陀的悲心在我们的心中熏发、发酵,在我们的心中运作,我们怎么会反而去向别人骄傲、不同情对方?反而会吝啬?反而会任性地为非作歹?放浪自己的习性?不会的!

  同时,从佛的立场来讲,佛救度我们是悲愍我们轮回无力解脱;但是佛的心中还是希望我们作一个遵守佛教戒规的人,在世间作一个敦伦尽份、持守纲常的人,在佛教中尽量遵守佛法戒规的人。就好像父母爱护儿女,儿女不管是贤能还是愚劣,父母的慈心还是平等地爱护他。即使是儿子在外面犯错了,甚至犯下滔天大罪,这个父母非常的富有,而且地位高,以父母的富有与地位,去排解这个滔天大罪。这个儿子平安的回来了,那么儿子难道会认为说:我即使造下了滔天大罪还是平安,所以我可以任性地再犯,没关系。他会这样吗?不会的!父母的心中,固然对这个犯下滔天大罪的儿子,是骨肉般地疼爱;但父母的眼中是希望他能够堂堂正正地立身在社会上,作个端端正正的人,作个奉公守法有道德的人。所以孝子体会父母心,就会顺从父母的心意。

  所以,体会到这一点的人,就不会很高慢地说:「我获得了,我得到了,你们都没有得到。」反过来骄傲对方,然后自己恶劣的根性本来能够改的,反而不想改了,甚至更加夸大。这样的话,就是没有体悟到机法两种深信,不以恶为恶。

  所以学本愿法门,本来就是立基于罪恶观上,晓得有善恶报应,所以会对恶谨慎。

  第24问、请问法师,很多人对回向、发愿这两个问题还不明了,请开示一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好吗?

  答:本愿这个法门,不是讲我们回向给阿弥陀佛,不是的!是颠倒过来,是阿弥陀佛回向给我们。阿弥陀佛将他真实的功德回向给我们,使我们能够离开娑婆的轮回,使我们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去得到真实利益──成佛。是阿弥陀佛将功德回向给我们,不是我们将功德回向给阿弥陀佛。一方面是我们凡夫没有真实的功德,我们所修的都是有漏、杂毒之善,虚假、不实之行,与阿弥陀佛涅槃的真实境界不相应,所以是不用回向;也不可能有功德回向。所以既不能,也不必。

  我们不能作到真实的功德,同时弥陀的真实功德已经完成了,所以不必,这是不必回向。也是不用发愿的,可是我们之所以信受弥陀的救度,就是有一种愿生心。从愿生心这一点来讲,也是属于一种发愿的内涵。本来已经具有这一种内涵了,所以不必每一天都再发愿。

  只是说,如果我们有作早晚课,我们最后就连贯着念一遍发愿文,这个发愿文就是回向偈。在我们每一本书的后面都有这个回向偈,这个回向偈与一般的回向发愿不一样,这个回向发愿的回向偈是:「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这首偈完全是弥陀回向。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是指弥陀的悲愿,将他的功德,平等布施给十方一切任何的众生。

  「同发菩提心」:菩提心,愿往生净土的心是本愿法门的菩提心。这个法门不必另外再去发菩提心,愿生极乐,体悟弥陀救度,这个菩提心就在里面。

  「往生安乐国」:使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是个安稳、平安,没有六道轮回;是个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国土,所以说是安乐国。

  早课、晚课的后面就念这一首偈,其它没有特别地须要念的回向文,也不须要另外发愿要往生的。我们本来就是有这个愿,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我们领受弥陀的慈悲,就是做功课的发愿;不必每天都重复地来告诉自己:我要这样,我要这样。如果是那样的话,就表示还是在最初阶段,还没有领受弥陀的慈悲。

  领受弥陀的慈悲就是信机、信法。信机、信法这种信,是很深刻的信,叫做深信;深信就是决定性的信。

  因此,善导大师才说:一者决定深信,二者决定深信。

  这个信是深信,而且是决定性的,既然一决定就永恒决定了。在机方面已经决定深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所以才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无疑无虑。这样的话,已经信愿行通通具足了。

  时时刻刻你只要称名,念念之中都在发愿,都在回向。所以,一句名号里面,都是在流露弥陀回向给我们的功德,呼唤我们让他救度;也都是在流露随顺、信顺弥陀的救度,领受他的功德,愿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声声名号都是在表达这种心,所以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一般要回向龙天护法,要回向什么什么的,而在念念称名当中不祈求,也不知道,自然就有那一种功能。龙天护法不经我们回向,龙天护法自然就来护我们的法,保护我们自己。

  所以本愿法门是:你只要专称弥陀佛名,自自然然就是在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我们学佛的人,不能忘掉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众生恩;要报这四重恩,就只有称念弥陀名号。称念弥陀名号,你不知不求,自然就能够超度祖先,就能够庇阴儿孙。我们的心虽然没有想到报答不报答,但是本愿的力量,自自然然就会达到报答的功能。

  第25问、请问师父:念佛有四字念法与六字念法,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念呢?

  答:信受弥陀的救度,执持二字、或者四字、或者是六字,都离不开弥陀的救度。因为弥陀的救度已经不在执持四字、二字、六字了。同时,从弥陀本身来讲,二字也是他本身、四字也是他本身、六字也是他本身,都互相融通包含的。

  只是我们如果称念的话,是以称念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比较完整。那为什么?合乎第十八愿!

  第十八愿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个就是信,也就是南无;「乃至十念」──这个就是四字,就是阿弥陀佛。所以,十八愿的本身就是信与行;就是南无,就是阿弥陀佛。

  南无是指我们众生,阿弥陀佛是指救度的本身。所以,第十八愿里就有:「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因此南无的十方众生,与已成正觉的阿弥陀佛,是在第十八愿一体成就。

  所以我们称念这六字名号合乎第十八愿,是完整性的。

  同时,善导大师也解释:南无就是信与愿,阿弥陀佛就是信愿者的功德。从这个解释来讲,我们都称念六字名号。

  如果六字名号在某种情形之下称念不完整,当然也离不开弥陀第十八愿,因为它是互相融通的。如果在某一种心理状态之下想称名,而觉得六字名号在那一种心理之下比较不顺,那么称念四字二字也一样;甚至不称名,当下的那一种心理状态也可以;因为不离开弥陀摄取的光明。所以道绰禅师的《安乐集》就引用佛经说:一个临终的人,在临终的时候不能念佛,可是知道有极乐世界,有弥陀的救度,这一种众生照样往生极乐世界。有的人临终念「南无」,「南」念出来,下面一个字还没有念出来他就往生了,有的人遇到临终危急的时候,念阿弥陀佛,阿的声音刚出来,下面三个字还没有念出来,立刻就逢凶化吉了。所以二字、四字都是弥陀本身,因为你还没有念的时候,阿弥陀佛就知道了。口虽未言而佛已知,我们还没有要求的时候,阿弥陀佛就已经为我们准备好,我们还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送给我们的了。

  我在台湾,如与人家打招呼,或者是电话,往往都是四个字,因为在台湾打招呼或者打电话什么的,都是念四个字比较平常,所以,我也以平常人的习惯念四个字,可是我自己是念六个字,静坐也好,走路念佛也好,都念六个字,不过「弥陀」本身两个字就是六个字,四个字也是六个字,两字、四字通通是弥陀本身,不可思议就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讲:

  以前有一个师父叫做法砺法师,他自己贫穷,当要建设精舍的时候,缺少茅草,听说山上某某人有,他就向山上某某人化缘,要了一牛车的茅草,回家时走到半路,他很累就躺在那里休息,刚好附近发生火灾,而且他的车就在下风,火已经快烧到了,他一醒过来,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他平时是念观世音菩萨的,他赶紧念观世音,「观」才出口,火就停止了。

  我们晓得观世音菩萨是弥陀慈悲的显现,观世音菩萨的存在是要救苦救难,而能够绝对性地救苦救难,就是要信受弥陀的救度。

  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存在等于是方便地接引我们去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来让阿弥陀佛救度,不然的话,他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都要为了我们而闻声救苦,在那里救苦救难,那不彻底呀。我们应该知道,观世音菩萨是弥陀慈悲的展现,我们了解这个感应之后,我们就会不改变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26问、请问师父,既然我们现在蒙阿弥陀佛救度,那我们现在到底是凡夫,还是圣人?

  答:我们现在还是凡夫。只是说,凡夫而具足菩萨的格位,古德说是「凡夫菩萨格」就在这里。

  因为我们虽是信受弥陀的救度,但是贪瞋痴一分也没有减少;习气是会转化的,但是既然有贪瞋痴就有贪瞋痴的习气呀,甚至还会有自私自利的劣想。可是,这一种众生已经不是六道轮回的众生,已经是极乐世界的一分子了,所以说入正定聚。

  「即入正定聚」,当下就进入正定聚,这个「聚」就是极乐圣众。我们已经必定地进入圣众里面,所以说即入正定聚;极乐圣众就是必定成佛,所以正定聚也是必定成佛。这种众生叫做正定聚的众生,所以在格位上来讲,我们不是凡夫。

  可是肉体存在的一天,就是凡夫存在的一天。因此我们不能骄慢地说:「我是菩萨。」你是凡夫不能这样讲。不过我们是凡夫,难免会有骄慢的心,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还是「乃至十念」的念佛,所以「念念称名常忏悔」。

  有的人在写自己名字的时候,都写上常惭愧某某,或者是惭愧某某。认真说起来,我们是连惭愧都没有,能够称为常惭愧的,印光大师他就够格,他们那一种是祖师的根性。而我们是没有的,所以我们要有这一种认知,不然地话就会以凡滥圣,把凡夫随便称为圣人。

  第27问、请问师父,信受南无阿弥陀佛,就必定往生。那么现在就以这个凡夫身,以后往生是凡圣同居土呢?还是到佛住的常寂光土呢?

  答:本愿法门是讲报土,极乐世界是报土。

  至于说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或者是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那不是极乐世界的,那个是依天台教来分判极乐世界。可是这一种分判是错误的,极乐世界不是那样的国土,而是报土。所谓报土,就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成就的国土,叫做报土。所以我们到那里都得到阿弥陀佛的果报,阿弥陀佛的果报是无量光,我们就无量光;是无量寿,我们就无量寿;是三十二相,我们就三十二相;都跟阿弥陀佛一样,这就是报土。所以这个法门既简单而功德又殊胜。

  因此,遇到这个法门,我们应该很庆幸,也自然就会因为很庆幸,而想到要报佛恩。因为,我们这个法门与其说是我们「去信」,不如说是「让我们信」。我们没有力量去信的,我们不敢信下去的,没有这个信的力量,没有自力。是听闻这个法门之后,弥陀的慈悲纳入了心中,依他的慈悲作为我们的信,这个叫做获得信心。

  好像天空的明月,印在一潭池水之中,这一潭池水,你说是它去领受明月呢?还是明月来入池潭?当然如果没池水的话也没有月影。

  如果没有我们这个心性的话,你有慈悲也不能进入了,可是它的来源确实来自外面,那就是弥陀本身。弥陀十劫就是在运作、在呼唤我们,弥陀使得十方诸佛都来称赞名号,为的就是要打破我们种种的疑心,将这个功德进入我们内心。所以是弥陀的慈悲触动自己的内心,使自己当下成为信心,不得不信,不用说信不信,当下就是了,所以信也是形容那一种状态。其实那一种状态就是那个状态,如是如是。

  第28问、请问师父,《观经》十念往生,是属于散善中的念佛,那么往生到极乐世界是证涅槃?还是看他的显义是莲花胞胎?

  答:下品下生的往生是在莲花中十二大劫?还是立刻花开见佛悟无生忍?这个有显义与隐义。

  显义的话是经十二大劫的时间,隐义的话是花开见佛悟无生,与其它的人一样。可是这里为什么要说十二大劫,因为他是犯五逆谤法之人,他如果不犯五逆谤法,就不会说住十二大劫了。

  我们以这一段来印证第十八愿的「唯除五逆,毁谤正法」。为什么要说「唯除五逆,毁谤正法」呢?因为他是五逆、毁谤正法,所以才加上「唯除」两个字,如果他不是五逆、毁谤正法就不加「唯除」二字了。

  十方众生是哪一种根机呢?有没有包括五逆谤法呢?十方众生本身就是包括五逆谤法,甚至就是五逆谤法,如果不是五逆谤法,就不是那样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能够使五逆谤法的人到那里立刻成佛的,所以十二大劫与唯除五逆谤法从隐义来讲是一样的,那是什么含义呢?有三种含义:

  一是因为五逆谤法非常的重,所以给你讲说「唯除」「十二大劫」,严厉地告诉我们,这种罪业太重,不要去作!可是我们仍然会犯,那如果犯了怎么样呢?

  最后说:即使五逆谤法也能往生,就像下下品的众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六道轮回当下没有了。

  虽然下品下生说到五逆没有说到谤法,可是五逆里面有谤法,因为五逆当中就有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就是谤法,若不是谤法则不会这样作。所以,另一个含义就是这一种众生也要救度。

  再一个含义就是说:十方众生的本性是哪一种众生呢?就是有五逆谤法根性的,会造作五逆谤法的众生,以这个五逆谤法来显示十方众生。

  有怀疑说,唯有那种祖师大德才能往生,唯有菩萨才能往生。那我们就自卑没有份了,怎么办呢?所以以我们这一种有可能会犯五逆谤法的众生,为救度的对象,这样愈能显明十方众生是哪一种众生,所以后面加上了五逆谤法。

  总括这三点来讲,这个五逆谤法是让我们知道,凡所有一切众生都要救度,没有一个众生不在救度的范围之内。那么,从显义来讲有十二大劫,从弥陀的报土来讲没有十二大劫。不过,究竟是有十二大劫,还是没有十二大劫呢?这个要到极乐世界才知道,我们在这里不知道。

  从它的本质来讲,没有十二大劫,如讲没有十二大劫,有人会骄慢,所以给你讲十二大劫,那到底有没有?这一点我们不必多加谈论,到极乐世界自然不问自知。

  第29问、请问师父,我现在信心欢喜,知道自己能往生了;可是我喜欢听别人讲,也喜欢给别人讲。但是我去北京法源寺,某个师父就说:你不受菩萨戒,不能给别人讲。不知未受菩萨戒能不能给人讲?

  答:那是错误的,不管他有没有受戒,甚至有没有皈依,只要懂得这个法门,就可以随缘、随份、随力去给人家讲,把我们的法喜分享给别人,让弥陀救度的光明也普照到他的身上。只是要注意的是:我们也要了解对方的根机,知道怎么讲对方才能信受,因为我们给他讲的目的不是为了讲而讲,而是为了他能够进入弥陀愿海,能够信受弥陀救度才讲。那这样的话,方便善巧非常重要了,怎样才能使他接受,这个就是我们所要注意的。

  我们是为了对方接受,不是为了名呀利呀。至于对方怎么样的评论,我们不会被左右的。而且,在这之前我们要了解对方的根性,讲起来才不会产生双方的争辩,不然到最后面红耳赤,不欢而散,这样没有达到效果,反而结了恶缘了,所以要先了解对方。

  第30问、请问法师,听说机也有三种,有黑机、暗机、白机,请师父具体开示一下。

  答:「黑机」是指我们每个人的本性,不管信与不信,我们的本性都是贪瞋痴,污黑的,你再怎样洗都洗不白的,只有到极乐世界自然就转了。这种机就是黑机,每个人都一样。

  「暗机」是指有疑心的人,怀疑弥陀的救度,这一种心理状态是黑暗、是无明,因为有怀疑。这种机就是暗机。

  「白机」是指信受弥陀救度的人,叫做白机。因为他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虽然还有黑,但是这是短暂的,不是究竟的,所以,信顺之心叫做白机。

  第31问、现在有的念佛人,在念佛的时候,先发愿,并且以《阿弥陀经》「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这段经文作为缘起,认为这种发愿就是发菩提心,没有菩提心怎能念佛,而念佛者念回向词,并且还给天龙八部、各国领导人等回向,请问行者念佛是否要发愿回向呢?

  答:其实,不必这样的,我们念佛的目的,就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同时这六字名号就已经具足了信愿行,不必另外再刻意地去发愿。《阿弥陀经》里面所说的「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这是说明愿往生、称念名号的人就必定往生的道理,并不是要你现在念佛就先发个愿,等一下念佛又要发个愿,不是这样的。

  发愿回向,有从佛那一边来讲,有从我们这一边来讲。

  从佛那一边来讲是:阿弥陀佛在我们都不知道,甚至还在造罪业不晓得轮回到哪里去的那个时候,就主动为我们发愿,要为我们成就一个极乐世界,把极乐世界送给我们,好像父母亲发愿,要为儿女完成什么什么的。所以阿弥陀佛是在为我们发四十八大愿,完成极乐世界。同时,把所有的功德纳入六字名号当中,然后将这个名号回向给我们,作为我们的功德,这个回向就是恩赐,就是给的意思,将这个东西给你。

  阿弥陀佛将六字名号功德给我们这一种没有善也没有行的众生,使我们有了这个功德,无形中就有大福善、大功德、大修行,所以从弥陀来讲,是弥陀将六字名号发愿回向给我们。

  从我们这一边来讲,是我们蒙受弥陀的救度,随顺弥陀,愿往生极乐世界,这一种随顺愿往生的状态,从我们这一边来讲,是我们这里的回向发愿,这一种功能通通具足在六字名号里面。

  弥陀的发愿回向与我们的发愿回向通通具足在六字名号里边,所以信愿行通通圆满具足的在里边了,我们不必另外再回向,即使回向发愿,与一般人的回向、发愿也不一样。一般人的回向发愿是:自己去念佛,累积念佛的数目功夫回向给阿弥陀佛,或者是累积其它的善根、福德,通通回向到极乐世界去。如果是这样的话,是自力的,是不晓得这一句名号的原理,不懂得弥陀的慈悲,等于是拿一把刀插在弥陀的胸膛上,让弥陀伤心,因为你这样做的话,要往生就困难了,就必须回向才能往生,而且不懂得弥陀的慈悲,虽念这一句名号,跟弥陀的悲愿不相感通。

  那么,我们还念回向偈吗?还念回向偈,那是早晚做功课的时候,最后念「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等二十个字(这一首偈在我们每一本书的后面都有)。这首偈是善导大师所写的,意思是在传播弥陀的回向。

  愿以此功德,是弥陀的愿心,以他所累积的功德平等施一切,平等的布施给每一位众生,使每一位众生信顺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叫做平等施一切。使十方众生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就是愿往生极乐世界的心,闻信弥陀的救度而愿往生,回心转意愿往生,这一种心就是这个法门的菩提心。所以这个法门的菩提心不是另外再去发一个菩提心,称名愿往生的心,就是我们的菩提心,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安乐国是我们的目标,是弥陀功德回向的,平安、喜乐、安全、安稳、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所以叫做安乐国。

  第32问、请问师父,本愿念佛人,凡心佛心成为一体,当下往生决定,那我们现在肉体存在之间就叫做带业往生吗?那是否是临终以前中阴已经没有,还有没有死苦的折磨?

  答:阿弥陀佛的存在是为了承担我们累生累劫的罪业,偿还我们累生累劫的债务,阿弥陀佛五劫所发的愿,兆载永劫所累积的菩萨德行在哪里?就是在这里,他的功德,就是要偿还我们的罪业,如果他不能偿还我们生生世世欠人家的罪业、债务,我们怎么能够离开娑婆啊?所以,在这之前,阿弥陀佛一定要先为我们偿还,我们一信之下,累生累劫的罪业,就被阿弥陀佛偿还了。

  如果肉体还存在,自然就有贪瞋痴,还会造业。可是这些业已不是往生的障碍了。譬如说,大雪如果下在陆地上,就越积越厚,可是如果下在太平洋、大海中,有等于没有,本愿法门就是如此。

  那这样到底是消业还是带业?我们在这里论带业也好,论消业也好,这都是一种初级理论上的讲法,到极乐世界自然就知道。不过彻底讲起来,本愿法门是消业的法门,如果业不消,你怎么能离开轮回?比如说你杀了一个人,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命不偿、钱不还怎么离开呢?所以先偿还,就这个偿还的情形之下来讲就是消。那我们还有没有业?还有,因为我们还有贪瞋痴,有时候脾气暴发起来,跟人家起无明;事后,尽管再怎么反悔,已经跟人家结怨了,可是不障碍,照样往生。同时,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有一种作用,就是使临终的时候,我们跟人家结的怨业不来障碍,所以,《印光大师文钞》里面好多地方都在谈带业往生,但这不是印光大师的本意,有一个地方印光大师就说:在这里说是带业,到那里就没有业了。到那里业到哪里去了?通通被阿弥陀佛消掉了。

  临终之前是不是中阴已经往生呢?不是这样的,那不算中阴,我们还存在的话,就不算中阴了。前天也有讲过,我们这个肉体叫做现阴,死的那一剎那叫做死阴。从死到转世投胎这一段期间叫中阴,一旦转生之时,叫做生阴。我们生命体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我们现在已经是转生为人这是现阴;死了叫死阴,死到生中间叫做中阴。

  一个现生信佛念佛的人是不经过中阴的,一断气就到极乐世界去了。

  除非你阿赖耶识已经离开了肉体,离开了这个死阴,还没有转生。这个叫中阴。那中阴能往生吗?也能往生。因为弥陀救度的对象是「十方众生」,十方众生任何众生没有不包括在里面的,中阴身也是众生啊!只是他是在中阴的众生而已。我们在人间就是人道的众生;在天上就是天道的众生;在地狱就是地狱道的众生;都是十方众生。如果死了,晓得他在世没有学佛念佛,死了已经好几个小时,甚至一、二天了,还要把握,在他旁边为他开示这个法门,然后大家一起念佛,因为这个时候再不把握就要到地狱啊!现在因缘和合,也能往生极乐世界。

  前几天也有讲过,信愿法师在台湾中部,常常为人家助念,其中有一个是已经死了八小时,面貌乌黑难看,而且眼睛睁得很开,他去开示弥陀慈悲光明的摄受。当他开示到第三无碍光的时候,当下一剎那之间,这个亡者的脸相突然间转变为红润而圆满。他说这一种转变不是逐渐的,而是当下的。一般我们给人家助念,面相都会转变的,但都是逐渐逐渐地转变,可是这个是突然转,一剎那之间就转变的。

  他还说:有一个死亡已经半个月了,眼睛睁得很大,嘴巴也张得很大,脸和身体是乌黑的。已经死了半月了才请他去,他们家里的人没有一个学佛,他去的时候眷属还在烧金银纸箔,整个房子乌烟障气。信愿法师在亡者旁边开示念佛,亡者逐渐眼睛合起来了,嘴巴也合起来了,面相也转为红润好看,时间也只不过一个半小时。他的女儿一看就问了一句话:那个人是谁?会是我妈妈吗?你看,十五天了,还会转变,好像他的神识依然在那里闻法,真不可思议啊!当然这是比较特殊的例子。

  第33问、请师父开示一下有关放生的问题。

  答:放生的善行、动机是非常好的,因为他发慈悲心,不忍弱肉强食,不忍让一只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被宰割去了,发心是很好的。但是慈悲要有智慧,要怎么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放生,这个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在作法上就必须考虑。放生之前,最好我们先发吃素的愿,我们一天不吃素,一天就有人家为我们而杀生,所以唯有真正吃素,才是真正放生,因为杀生有两种,有直接杀、有间接杀。即使不能吃素,也应该吃三净肉,因为我们都是学佛弟子。

  一般的寺院都有定期的放生,也有的是为了放生而放生,等于是在做那一种形式──定期的放生。人家知道他是定期的放生,所以预先就去抓了,那他不定期放生还好,他就不去抓,定期放生他就特意去抓,本来这一些生物在那里还活得好好的,因为你要放生,所以人家就把牠给抓来了。

  所以,定期放生,如果那种精神不能保住的话,等于是流于一种形式了。还有你所放生的地方,如果不是很适当,那等于所放的不是生,因为不久牠会适应不良而死亡,而接着又污染环境。所以,对放生的作法,就要考虑。他的动机如果是见其生不忍见其死的话,那真的是学佛菩萨的心肠,但是作法上总是要考虑。同时,如果真正要放生的话,定期也可以,但是要默默地进行。有那一种心的话,最好是到市场或者是有杀生的地方,马上就要被杀的,可以立刻给他买下来,因为现在就已经救了一条活命,如果先让人家知道,人家就会故意去抓了。所以,放生本身是很好的,但是在作法上就要有智慧。

  那放生可推行不可推行呢?以我们的立场来讲,是有推行价值的。因为,我们一定要救即将要被杀的众生,一只众生被杀,想象起来是非常的痛苦,活生生的被放进油锅热汤里面;如果以我们人来讲,实在难以忍受,手指头被针扎到,或者被一滴热水烫到,就会很痛苦了,何况全身,那是苦不可言。所以放生活动是可以提倡的,但是,在作法上尽量达到没有副作用,让副作用减轻到最低。

  阿弥陀佛救我们,也等于把我们放生到极乐世界去,不只离开六道,而且成了无量寿。我们也是要把牠放生,使牠本来要被杀的、夭折的命能够继续延长。

  我们是学本愿的,当然跟一般放生的仪规不一样,总之,就是为牠开示本愿的道理,然后为牠念佛。

  古代曾经有一匹马,这匹马死了之后,就托梦给他的主人,在梦中这匹马是现出家身,告诉这个主人说:我因为在生的时候,接受你的劝导,领受弥陀救度,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现在已经往生极乐世界了,我现在来向你通告、感谢。一匹马是畜生,牠也能够听懂人的话,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如果放生的话,还是给他讲说本愿法门,然后就念佛,让牠能够一入耳根永成道种。

  天下最贵重的就是生命,世间最悲惨的就是被杀,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粒米必珍,福之本也」,就是说:即使一粒小米也要珍惜,因为这是福报的来源。同样,「微物必惜,寿之源也」,意思就是说:即使一只微小的动物也要爱护,因为这是寿的来源。当然我们是不向弥陀之外去求福求寿,福与寿都在阿弥陀佛的愿中,不过,这是我们一种惜福与慈悲的流露。

  第34问、请问师父,陀罗尼被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答:陀罗尼被本身所印的都是经咒,这些经咒有消除业障,增长福慧,甚至令人离开三途六道的功能。

  使用的方法:如果是土葬,就盖在身上,然后入棺,就跟棺木一起下葬。如果是火葬,就先放在棺木上,等火化完了,骨灰放入骨灰坛里面,陀罗尼被再折好,放在这个骨灰上,然后再盖起来。

  我们学习本愿法门的,是不可以依赖陀罗尼被的。如果我们的亲属往生了,不晓得他将来如何,所以,给他盖陀罗尼经被,以防万一,那这样是可以的。不过,如果遇到有人寿终,真正的陀罗尼被就是为他讲说本愿法门,帮他称念六字名号,让他听闻,借助阿弥陀佛的功德,脱离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

  我们没有神通,不晓得他的后果是怎么样,但尽我们的力量去作临终关怀,对于我们学这个法门的,还是非常重要。因为这个人要临终了,如果他在世有学本愿就好,如果在世没有这个法缘,岂不是这个时候就是上升或者下沈的重要关键了?这个时候再不把握,就没有机会了。弥陀的真正大悲,也就显现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方便了,现在就要堕入地狱了,这个时候能够救他的只有弥陀的本愿力,所以,大慈大悲就显现在这里,如果不能显现在这里,使这种众生得到救度,「大慈大悲」就不能称为大,就有限了。所以这个时候,给他讲说本愿的救度,为他称念弥陀的名号,往往会有不可思议的效果,即使他已经断气了三天、四天、一个星期或半个月了,也往往会有很好的效果。

  这里举一个例子:台湾中部有一位信愿法师,他很热心,没有差别观念的,凡是有人请他去临终关怀、助念开示,他就去。他带领的莲友也很配合,因为他是学这个本愿法门的,他给亡者开示佛法也是讲说本愿的救度。曾经有一个老太太已经死亡半个月了,亡者和她的家属都没有学佛,临终与死后也没有助念,是因为莲友的因缘请他去,他就去了。去的时候,停尸的房间里面乌烟障气,因为还在烧冥纸。这个亡者眼睛睁得很大,口张的很开,脸跟皮肤都是乌黑的。信愿法师在旁边为她开示、念佛,大概是一个半小时,在这一段时间,这位亡者的眼睛就逐渐合上来了,嘴巴也是逐渐地合上来了,脸色本来是乌黑的,也转为红润,面露安详,亡者的女儿一看,就问说:这是谁呀!会是妈妈吗?

  你看,已经断气十五天了,可是,在旁边给她助念开示,还会转变,就像她人没有断气,在当场听受一样,真是不可思议,没有当场亲眼目睹,实在很难相信。所以最好的陀罗尼经被就是弥陀本愿,就是念佛。

  在古印度,有一位比丘,死掉了,不知是生重病还是什么原因,总之非常痛苦。有一位婆罗门,在他还没有死的时候从门外经过,听到这位比丘病痛哀嚎的声音,这位婆罗门是没有学佛的人,去写了一段咒语在纸上,然后把它挂在这位比丘的脖子上,后来这个比丘断气了,然后埋葬了。到了地狱,由于有这个陀罗尼咒挂在身上的关系,结果,地狱有缘的众生,因为陀罗尼咒放光的威力,就离开地狱了,这个比丘也就还阳了,可见咒力的威神功德。

  而这句名号就是弥陀本身,而弥陀又是诸佛之王,这六字名号具足八万四千法藏,所有百千陀罗尼通通在这一句六字名号里面的,所以古德称六字洪名为咒王。那挂六字洪名的陀罗尼,与其挂在身上,不如挂在心中,挂在阿赖耶识里面,这个永远不会掉落、不会消失,遇缘则现,遇到时节因缘就显现出来,显现出来就放光,自然地会度脱四周的有缘众生。

  第35问、请问师父:我和我丈夫同修,但是他就是断不了荤,还吃肉,影响不影响往生?顺便再问一下什么叫幽冥戒?就是有些居士受幽冥戒我就不懂得这个。

  答:是这样的,吃肉和不吃肉都不是往生的条件,往生没有规定你要吃肉或者要吃素,这些都没有规定。是由你本身的机缘,十方众生各各机缘不一样,你能够不吃肉的话,那就不吃,但是非吃肉不可的话那就吃。但是你的吃肉并不是说:哎呀!好呀!我有本愿救度啦,所以,我可以尽情地吃啊!不是这样的,心中自然会有惭愧。

  因为,阿弥陀佛就是要救度十方众生,那么现在桌上摆的这一块肉是不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十方众生之一?是啊!阿弥陀佛要救度的众生,而我们却把牠加以杀、吃,所以,我们就会有那一种惭愧心。今天我们不是故意要去杀牠、吃牠,是我们环境不许可,有一种惭愧的心,那惭愧的心怎么办呢?如果还是非吃不可,那只有念佛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之后就是延续的乃至十念的念佛。不然怎么办?

  阿弥陀佛说:「你只要念佛就可以了」,善导大师也说:「念念称名常忏悔」,所以,念念称名之间无形中就是忏悔我们心中种种的不安,如果理解到这个道理的时候,自然就不会有罣碍,现在我们晓得,原来念念称名就是在忏悔,因此应一向专念弥陀佛名。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吃肉也有吃肉的果报,如果不是弥陀来救度的话,果报非偿受不可,这一点要了解。所以,想到我们这一种众生无可奈何,自身的生存原来就是杀了无数众生,吃了无数肉才使我们生存的啊!非弥陀的救度不可,不然的话,还要还债给牠们。想到自己的无可奈何,想到自己的业障深重,才更非信受弥陀的本愿救度不可,而弥陀本愿的救度,原来就是要彻入这一种众生的心中,使他得到安心。

  幽冥就是指阴间,我们代替死去的人(阴间的人)受五戒,这个叫做受幽冥戒,因为他已经死了,不能来受戒了,那我们代替他受,这叫受幽冥戒。

  第36问、请问师父,我们接受这个法门了,明明知道佛救度,本来不应该做一些对不起佛的事,应做一些报佛恩之事,可是有时候不知不觉就造了一些业,造这些业,那是不是就受影响了?或者是能不能给我们消除这个业?劳驾师父您开示一下。

  答:这个「乃至」是包含现身在造罪造业的众生,如果论我们众生,何时不在造罪造业?《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尤其是我们之所以能够生存,是靠着吃众生肉而来的,谁生下来没有吃过肉?所以,我们都是在造杀生的业,不是自己杀,就是人家为我而杀,起心动念,都是业,都是罪。

  我们起心动念都是贪瞋痴,都是自私自利的,把自己考虑在第一位,今天要照相了,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仪容,等相片出来了,第一眼先看的一定是自己。所以,自自然然地,我们都把自己考虑到第一位。同时,人家如果对我稍微好一点,对我稍微赞叹一、两声,噢!心中就会很快意;如果稍微说我们一、两句坏话,或者是背后窃窃私语,我们就会不喜欢,受到侮辱、毁谤,则更加不愉快。所以,贪瞋痴时时存在我们心中,到死都消不掉,即使我们信受弥陀救度了,也仍然如此。

  阿弥陀佛救度的众生,不是救度心清净的人,而是救度烦恼具足的众生。阿弥陀佛救度的条件,就是你只要称名念他就可以了,这样的众生就已经给救到了。

  这一句名号如果比喻为一条船或者是一架飞机的话,你称念这一句名号就已经在它的船中或飞机上了,你懂得这个道理,自然会一生不变地称名念佛。因为,像我们这一种众生唯有以南无阿弥陀佛为我们的本尊,为我们的救主,为我们的主人,为我们的生命;再也没有第二个本尊,没有第二位救主可以让我们依靠,因此,我们佛堂只要供一尊南无阿弥陀佛,顶多西方三圣就好。善导大师要我们如果称名,就一心专称「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礼拜,就一心专拜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有观想,这个观想不是刚刚讲的十三种观,是想象我们未来所要去的那个清净美妙、平安喜乐的极乐世界的家园,这个想象也是只有想象我们的家园,不想象其它十方佛国;赞叹供养也只有赞叹供养南无阿弥陀佛。这一颗心始终都是专一的,好像上了高速公路(台湾的高速公路从南到北只有一条),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一旦停下来,就到了目的地了,因为没有岔路,所以使我们不会再回到六道轮回去呀,不上则已,一上就必定到极乐世界。

  我们这种造罪造业的众生,领受弥陀的救度,称念这一句名号是否就自骄自满,洋洋得意呢?不会的,反而会去体谅别人,因为阿弥陀佛体谅我们,为我们预先发愿,为我们预先修行,他的愿、他的行,是为我们而发,为我们而修的,他把所发的愿、所修的行,原原本本的、白白的送给我们,不要我们的一毛钱,一点点的回报都不要,他的目的是说:你只要到极乐世界来,你只要随顺我的救度,就这样而已。譬如为人母亲的人,真心为儿女付出,不求回报,儿子生下来,就有一种心:我要以我的生命来保护这个婴儿,这是天性。孔子说「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没有人会说:我要嫁人了,我要先去培养养儿育女的心与方法,没有也不必,因为只要儿子生下来了,自自然然就会天性的去爱护他、养育他。

  阿弥陀佛救度我们,也是天性,他的天性,他的存在,就是要救度罪业的众生,好像真正富有而又慈悲的人,他既然钱拿出来了,就是要给没钱用的人,如果对方有钱,就不用给。他有爱心,而且富有,他即使拿再多的钱出来,对他来讲一点损失都没有,因为他太有钱了,他拿出来不是要给有钱的人,而是要给没钱而又需要钱的人。阿弥陀佛既然伸出金色的手,等待我们十劫了,他所要接引的、呼唤的对象,不是圣人,是我们凡夫。我们不是觉得自己会修行,自己非常安乐,而是觉得自己不会修行,自己正在苦恼当中,为自己的生死轮回惧怕,我们这一种人就是弥陀呼唤的对象。

  我们既然体悟到佛心,怎么可能说:「哎呀!你看我已经被救了,你呀,你该下地狱!」不会这样,反而会去体谅别人,而且想到说:我跟弥陀有什么关系,没有吧!阿弥陀佛竟把我看成他的亲人,看成他自己,发愿为我修行,甚至为了将这个法门告诉我,把我当成他的父母来孝敬,目的就是让我体悟有这个救度,可以免除我的痛苦,这纯粹都是弥陀的大悲心。我们领受弥陀的大悲心之后,我们就会散发这个悲心去体谅别人,包容、宽恕别人。我们领受弥陀给我们这么多的东西,我们就会去拿东西给别人,阿弥陀佛给我们的是:起死回生。我们重生,不但得到了生命,而且得到了成佛那样丰富的生命。

  弥陀给我们的不是金银财宝,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宝,地面上都是黄金。我们这个房子旁边的是砖块,极乐世界的砖块是黄金,最丰富的就是给我们无量光、无量寿,给我们与阿弥陀佛一样的四十八大愿。是给我们这一些东西啊!那个时候我们就会感受到:我太富有了,不应该有却有那么多东西。今天,我们拿出这么一点点给人家,还会吝啬吗?今天人家欠我们一点点,我们一定要苦苦地追还回来,会这样吗?不会了,这些已经不计较了,心就会转化。

  所以,本愿法门虽然不强调六度万行,只强调一向称名,可是六度万行就会在懂得一向称名的人的内心中自然流露出来。

  而自力修行者,未布施以前要强调布施,而且布施的时候,会在心中盘算,我布施了多少,有了多少功德,甚至盘算说:我现在要布施,我要拿出多少钱,这些拿出去,必须是不影响自己的家境、生活,不影响自己的事业;如果有影响的话,那就要斟酌。忍辱也是一样,今天受人家批评漫骂,就会在心中说:要忍呀、要忍呀,要有修行。但是领受弥陀的救度就不同了,对方真正需要的话,甚至不考虑自己,因为我们所得的太丰富了嘛。受到人家漫骂侮辱,以前是忍辱,现在反而要求他来原谅我们。罪恶生死的凡夫,哪一个人不是你欠他的?哪一个人没有受到你的漫骂、侮辱的?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容易解脱了,就不是无有出离之缘的人。能够体悟到这一些道理,我们的心自然就会软化,所谓「触光柔软」,即是称念这一句名号,就会触到弥陀的光明,就会柔软转化。

  不过,称名既然有自力称名和他力称名,而他力称名总之要去了解六字名号的原理、真义,那么我们今天所讲的都是六字名号的原理,了解六字名号的真义,无形之中就是在受弥陀光明的摄护,就在触光,所以会改变的。

  第 37问、刚才法师所讲的,就是世尊嘱咐阿难尊者,好好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我理解法师所讲的:领受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利益,是不是就像您所说的,我现在就是乃至十念或者是乃至一念的称念,就已经像您所说的华落莲成或者是登岸?这样,就我这个样子,现在就已经被救了,是这个样子吗?

  答:是,不论何人,当下领受,当下称念,当下被救,所以随时都是被救之时,随处都是被救之处。

  第38问、刚才听师父讲,要是现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就蒙受无量寿佛摄取不舍的利益,现在就获得了往生,那么与一般人所说的临终往生,有什么区别?请您慈悲开示。

  答:当下信受弥陀的救度而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永不改变的众生,他的往生是在他当下接受的时候决定下来的,不是等到临终那个时候才决定的。临终即使躺在病床上,身心痛苦,念不出佛,也照样往生,而且内心也安稳,不会因为念不出佛就有恐惧、罣碍、不安的心,不会的。如果那个时候会这样,表示当初所听闻的是闻不足,所以信也是不足的。

  所以,这个法门要了解本愿的道理,不过,即使了解了心仍不安,弥陀也时时刻刻在加被我们、排除我们的障碍,使我们心安的。所以,我们只要一向称名,自有弥陀的加被,其它那一些罣碍,不用去担心。

  第39问、请问法师,刚才赵居士讲的,一个是即得往生,另一个问题是临终往生。我认为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信受本愿以后,他获信以后就即得往生了。第二个问题就是也有这样的机,在临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他的问题,好像就是临终的时候往生,请师父再讲一下临终往生的问题。

  答:好!这个等于是两种机。第十八愿「乃至十念」,昙鸾祖师说:「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也就是说:经中所说的「乃至十念」的「十念」,是在显明念佛众生往生之业已经办好了,往生之业在乃至十念的当下已经成就了,不必等待临终那个时候才开始说:我能往生。并不是要临终的时候,保持临终正念,正念现前,也看到佛菩萨来迎接了,这个时候才开始证明,我往生已经成就了。不是那个时候,是乃至十念的时候。

  那么第十八愿这种乃至十念的根机,并没有说一定要平生,或者是一定要临终。既然是乃至的话,是也包含平生的根机,也包含临终的根机,这个意思就是说:你在平生遇到佛缘,遇到弥陀救度之缘,而「乃至十念」的忆佛念佛,那个时候就是平生业成。

  如果这一个人一辈子都没有佛缘,既不学其它法门,也没领受本愿救度的法门,甚至不但一辈子没有佛缘,而且造了很多的罪业,甚至无恶不作、无作不恶,到临终即将断气了,才遇到善知识给他讲解本愿法门;或者是因为一生造恶多端,所以临终的时候,地狱之火已经燃烧过来了,他才恐惧,这个时候遇到善知识开示弥陀的本愿救度,他当下信受便往生了,这就是临终之机。

  业成有平生有临终,那当然,如果是平生业成的话,它是贯穿到临终的,既是平生业成,当然也就更是临终业成了,因为他临终的往生,不是临终那时刻才成就的,是在平生信顺弥陀救度,乃至十念当下就成就好了的,所以是已经往生过了,不是那个时候才往生,他的念佛是每句佛号都往生,念念都是往生。

  第40问、请示师父:刚才听您开示这么多,我本身确实深信,即得往生,到临终也会蒙佛的加被,去西方极乐世界,我确实深信这一点,本愿这个法门确实对我们受益特别深。作为一个凡夫:一是深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另外,面临一个弘法的问题,像我这个人,挺愚痴的,表达能力也差,修行各方面都谈不上,可是我想:自己要再进一步修行,有什么方法,就更进一步增加智慧,是不是有矛盾,请师父开示。

  答:这个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自信教人信」。

  领受弥陀的救度,不知不觉就会自信教人信,那个时候才会感觉到自己的缺乏,那怎么办呢?要多看这个法门的书,同时多听听这个法门的录音带,能够加以思惟,丰富地领会这个法门的道理之后,再给人家讲就比较会有内容。

  同时一方面要观察对方的根性,能不能接受这一个法门,他接受这个法门的可能性有多少,如果觉得这个法,对方完全不能接受,甚至会产生毁谤,那么我们就要斟酌了。如果觉得对方是可以接受的,那用什么方式才能使对方接受呢?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使他接受的,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有种种的善巧方便了。那善巧方便的运用要怎么运用呢?就要去了解善巧方便这些方法。

  总之,就是要充实自己,唯有会游泳的人,才能去救沈溺在水中的人;如果自己不会游泳,当然既谈不上救人,反而须要人家来救你。所以,我们自己必须先受益,得到受益之后,有时候不必刻意,自自然然就会影响到别人。自利利他,唯有自利才能够利他,也唯有真正利他的才是自利。唯有自己信受之后,才能使人信受。如果自己对这个法门信受的程度非常肤浅,要让人家信受,当然不是不可能,只是成分会很低的。所以,一切要先从自己培养起。

  第41问、我们看到一本小册子,居士普遍受到它的影响。书里面讲:你如果念佛的时候,极乐世界就有一朵莲花,有你的名字,你不念的时候,莲花就枯萎了。很多居士今天念了一千声明天就不敢念九百九十九声,因为少一声,极乐莲花就枯萎了,这个是不是一个事实?请师父开示。

  答:这个是事实,但那一种是自力的法门。你有念他就欣欣向荣,没念就没生机了,逐渐枯萎了,那是自力的法门,化土的果报。

  我们这个本愿法门,一旦信受弥陀的救度之后,莲花就会一直永远那样茂盛,至于你每一天念多念少,它都一样的,因为不是我们念多它就茂盛,念少它就枯萎,那样的话,都是靠我们的力量,不是靠弥陀的力量。极乐世界的莲花每个人都有的,只是如果我们信受他的救度,莲花就开;没有信受他的救度,莲花就闭。

  我们只要懂得这个道理,随每个人的根性,你今天能念一千你就念一千,你只能念八百就念八百,你能念一万、八千,那都随各人的根器,为什么?因为虽然没有念佛的声音,可是有念佛的心,这个念佛的心是永恒存在的,所以,那一朵莲花是永恒存在、永不改变的。我们应该知道:有形的不是根本,不是很重要,无形的心,才是非常重要的。

  佛陀在世时有一个穷人,他贫穷,虽然想供养佛,可是没有钱。有一天,他有了一点点钱,买了一串葡萄供养佛,可是没有机会,天天都想供养,天天都没有机会;经过一个月之后,终于有机会遇上佛,献上了那一串葡萄。释迦牟尼佛就说:「我一个月以来,天天受你葡萄的供养。」这位贫穷人就说:「哎呀!佛陀,我只是今天才献上微薄的这点心意,怎么说是天天供养呢,不敢当啊!没有啊!」释迦牟尼佛说:「虽然今天才遇到,可是你每一天都是想到要供养,要供养……所以我每一天都接受到你的供养。」

  他虽然没有供养的东西,可是有供养的心。由此可知,心才是最重要的。

  第42问、请问一下师父,如果有的人往生以后,他不想再回来,就是愿意在极乐世界住着,这种属于小乘的人对吧?这种人能不能见到阿弥陀佛?

  答:也一定会见到阿弥陀佛,因为极乐世界是大乘法门,不往生则已,一旦往生就会改变小乘的根性,自自然然地他会发起广度众生的愿心。好像陆地上的水千差万别,有干净有不干净,有杯中的水,也有黄河的水、长江的水,各不一样;可是一旦流入大海,就跟大海一个味道,自自然然地,不必勉强。极乐世界能够转小乘的心量为大乘的心量,所以,我们尽管往生,到那里自有佛的调摄。

  第43问、请问师父:没进佛门的人,念南无弥陀佛,能否往生?

  答:没有进佛门的人,甚至没有三皈的人,但是他一生都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也一定往生,比有三皈而没念佛没往生的功德利益还要大得不可思议。因为他一辈子念佛,即使不知道,已经在愿船里边照样往生;所怕的是:他虽然一面念佛,不晓得这个原理,然后又起了一种想要到天上或人间的那一种心的话,那就不一定了。

  第44问、问:师父讲的公案,就是地狱的众生听到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即得往生。我们人间是不是也有听闻往生的,请师父开示。

  答:地狱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是那一位婆罗门亲自看到的,看到这个鬼魂离开地狱乘坐莲花而去的。那么我们这个世间是不是有听闻往生的呢?应该是有的。如果有的话,应该是临终的时候。他这一辈子,有没有学佛是另一回事,但临终的时候,是听这一句名号而往生的,因为名号本身的功能就是使信者、称念者、闻者都往生极乐世界。

  现在引用几个例子:

  台湾台中县沙鹿镇的地方,有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没有学佛,进入医院,住在加护病房(病情最严重的,必须要护士24小时观察)。他得的癌症已经是末期了,末期的癌症都很痛苦,所以有时会哀叫,不哀叫也会呻吟。他的家属请心观法师去探望他,心观法师去时带了一台念佛机,同时向他介绍极乐世界的庄严,阿弥陀佛的慈悲。讲完了就将念佛机放在那里,开着佛号让他静静地听。这个患者虽然身心痛苦念不出来,但一听到佛号就不那么痛苦了,安静下来了。好像经过一天一夜,就安详地断气了。

  当然,我们没有神通,不晓得他这么一断气,是往生了还是到哪里去了?不过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单单听佛号的声音,可以降伏自己身心的痛苦,而不必拖延时间,很快就走了。

  再一件:一九九五年底,我有一位亲戚在台南住院。有一天下午,我去探望这位亲戚,进入病房的时候,后面也跟进一位住在隔壁病房的患者,是女众,四十岁,但看起来好像有五、六十岁了,眼睛四周都是黑的,而且面貌很憔悴,讲话有气无力,走起路来很缓慢,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她进来,人家就拿椅子给她坐。她告诉我说:她整整一星期都没有睡了,因为不能睡,睡不着,觉得很痛苦。又生病又没有睡觉,当然很虚弱,好像奄奄一息的样子。

  我就跟她说:「你要念佛,你念佛就能睡着。」

  她说:「像我这个样子,怎么能够念呢?」

  我就对她说:「你不能念没关系,等一下我去请一台念佛机,你听佛号的声音,就能入睡了。」

  所以我很快去请了一台念佛机,交代她躺在床上就放念佛机听,然后我就回去了。

  隔天的下午,我又去探望我的亲戚,一进门,隔壁房的那位患者,已经事先坐在那里,而且跟大家有说有笑,气色面貌也跟昨天大不一样了,非常好看,也有精神。她感谢我,跟我说她昨天躺在床上,因为怕吵到别人,所以将念佛机的耳机塞在耳朵里,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睡了好久,一醒过来精神就很好了。

  你看,七天睡不着,不能睡,一听佛号就睡着了。

  从此,她每天躺在床上就是听佛号,睡觉也听佛号,所以无形中病情好得很快,没有几天就出院了。

  我们可以来讨论讨论:如果这个病人当下要是断气的,那很可能也会借着这句佛号的功能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她业报之身还未尽,所以就使她能够入睡,而且病情很快就好,还继续活下来了。相反的,如果是应该寿终正寝的,岂不是就有解脱的可能,因为名号的功能本身就是那样的。

  还有我们这个身体就是业报之身,业报就是过去的业。所以我们这一辈子出生在哪个地方、身有多高、有没有智慧、将来会读到那个学校、甚至所做的事业、所领的薪水是多少、跟谁结婚、生多少个孩子、健康不健康,这个跟过去世都有百分之百的关系,都是延续过去世而来的。

  好像我们银行的存款簿已经记满了,要换一个新的存款薄,这个新的存款薄的数目,一定是延续旧的存款薄下来的。现在我们的身体,就好比一个新的存款薄,也是延续过去世的存款薄而来的。那位患者之所以有病,之所以睡不着觉,是过去的业,甚至是过去的冤亲债主在她旁边干扰,使她睡不着。那么佛号一听,无形中那些业就消除了,甚至如果有冤亲债主在旁边,也会化解冤亲债主彼此的业。

  听跟念,其实是一样的。当我们念的时候,虽然嘴巴念,但是必须是意业出来的,即使不是从内心很至诚恳切地流露出来,可是你只要念,至少就会在我们的第八阿赖耶识里面,种下了一颗种子。念是口业,是舌根,听是耳根,都是六根之一。六根从哪里来?就从我们根本的阿赖耶识来。所以我们所听到的一定会进入我们的阿赖耶识,所讲的话,讲善言、恶言,好与坏,种种的语言,也会成为一颗种子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

  好了,这一句名号是涅槃的主体,万善的功德通通在这句名号里面,阿弥陀佛累生累劫所修的点点滴滴的功德,都容纳在这句名号里面。宇宙当中有什么功德,这句名号没有的?所以这句名号有很不可思议的大功德、大威力。这句名号的大功德、大威力一句一句地贯入自己的阿赖耶识里面,便能转自己的业。因为业的体在哪里?在阿赖耶识里面。业本身其实是虚假的、幻化的,而这句名号功德却是真实的。再多的虚假都不如一点点的真实。所以这一句名号一入耳根,一入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里面所存有那些虚假的业障自然消除。

  还有一则故事,是《印光大师文钞》里面谈到的。他说:最近无锡念佛风气很盛。为什么很盛呢?因为有一个厨师,是做素食的,每逢寺院举办法会或者打佛七的时候,人家都请他去当厨师。他在厨房料理,没有直接到大殿跟随大众去打佛七。可是在寺院里面,大众念佛的声音却会听到。他一方面在厨房工作,一方面耳朵听到的都是念佛的声音。

  有一天,这位厨师的儿子要死了,临死之前跟厨师说:「爸爸!爸爸!我现在要离开世间了,但是我不能够去好的地方。你有很多佛,如果你的佛给我,我就能去好的地方。」

  他爸爸说:「我又没有念佛,我哪里有佛?」

  他儿子说:「有啦,你佛很多啦!只要你给我,我就能够去好的地方。」

  他爸爸说:「如果有,要多少你尽管拿去。」

  这话一说,他的儿子就安详地断气了。

  事后他请教人家说:「我儿子说我的佛好多,我平常很少念佛呀,佛是从哪里来的?」真正懂得的人就告诉他说:「你帮人家做菜,在那里听七天的佛号,每一声每一声听进去,都是你的,都存在你的阿赖耶识仓库里面。佛号本来就是弥陀的本体,弥陀累生累劫、兆载永劫所累积的六度万行的功德都在里面,所以当然功德就很大。你是无意在听,如果有心在听,功德就更大!」

  佛号利益之大,是因为这一句六字洪名本身就是所有功德的结晶──功德聚(所有功德聚集的地方叫做功德聚),也就是摩尼宝珠,能生出种种的宝物,这句名号也是一样。不像经文,后面的经文跟前面的经文各不一样,你即使专心地听人家诵经,也不晓得诵到哪里,在诵什么内容,不知道。这一句名号,百句、千句都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你再怎样无心地听,还是能听清楚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名号简单容易,但是功德却非常之大,像这类的故事很多。

  第45问、请问师父二个问题:第一、过去早上念《无量寿经》四十八愿,晚上念三十三至三十七品,再念佛号,有定课,现在的定课怎么做?第二、到了极乐世界,还要回来度众生,不如现在赶紧多学,到极乐世界还学,这种想法不知对不对?

  答:定课因人而异,有时间诵《无量寿经》也可以,或者四十八大愿也可以,或者诵《阿弥陀经》也可以。不过你如果了解本愿的道理之后,不必诵经,专门念佛就可以了,早晚课都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其它经典不用念。

  有时间可以去了解本愿的意义,经典主要是让人了解意义,依教奉行的,主要不在读诵。读诵如果不懂经义,得到读诵的一点点功德而已。像《无量寿经》在说弥陀的救度,如果诵了几千遍还不晓得弥陀救度是什么,这一句六字名号的来源,它的原理通通不懂得,那就枉费了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也辜负了阿弥陀佛五劫思惟、兆载永劫的苦行呀!阿弥陀佛岂不在那里伤心流泪?他站在那里十劫,手伸了很久,就是为了呼唤我们、救度我们;我们还在那里诵经,不晓得他的救度。

  所以早晚可以通通念佛,其它时间再去看《无量寿经》,或者看阐述本愿法门的著作。这个解释第一点。

  第二点、本愿法门是来回票,往生到极乐世界一定还会自自然然地到这个世间来救度众生。

  而你那个观点认为:我们到极乐世界还要再学,与其到那里再学,不如在这里先学一点,这有点不正确,不是这样的。

  本愿法门是点铁成金的法门,尽管我们在这里很愚痴,甚至不认得几个字,可是到那里立刻佛性现前,无量的慈悲、智慧、愿力、辩才,百千陀罗尼、三明六通,通通具足,不假借你现在要学什么,累积多少,不用。

  你现在就按我所讲的有时间就念佛,或者看这法门的教理。然后自信教人信,就是最大的报佛恩,就是这样的。

  一般所说的到那里是最好的学校、最好的校长、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同学,所以进步比较快,那是自力法门,化土的果报。

  我刚才说,随个人的根机不一样,有时间的人多念一些,没有时间的人少念一些。因为念佛是被阿弥陀佛救度,信心的流露,救度的法喜;而不是作为往生的条件、规范,所以你念多念少对往生一点没有障碍,你念一声不少,你念十万声不多。为何?因为一声一声都是从你内心的「信」所流出来的,而那个「信」就是弥陀的「至心欲生」,也就是弥陀本身,也就是弥陀六字名号进入我们心中,使我们口中不知不觉念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比如说我们吃了一粒妙香丸在肚子里面,一呼一吸出来的口气就有香味。你一呼吸就有一口香味出来,从早呼吸到晚,所出来的香味就很多,可是没有离开肚子里面的香丸。名号就好比香丸,我们每一声称名,就好比呼吸出来的一口香气。千万次呼吸的香气也就是这一个香丸,千万声的称名就是这一句名号,就是这个名号香丸让我们往生。名号香丸显现出来就是称名,所以一次称名一次往生。

  不是说我们里面空空的,然后才靠我们今天念了多少声,灭多少罪,增长多少功德,同时对往生有多少把握,不是这样的。

  当然信受的人,对他来说世间最重大的事情,就是弥陀的救恩,所以他就会自然地去忆佛念佛,其它的事情就会反而淡了。

  如果不是这样,他怎么会寻求救度呢?他怎么会了解世间都是虚假,让我们造罪造业、受苦受难,要离开它?而极乐世界才是真实的,永恒的,平安喜乐的,所以,要求那个真实的极乐世界呢?如果没有基本认识的话,怎么会寻求弥陀的救度呢?

  如果以为这个世间是真实的、可乐的,如果贪图这个世间的话,那等于以世间为重不以法为重了。有句话说:「道念浓厚,俗念就淡薄;世念浓厚,道念就淡薄。」所以追求、信受弥陀救度的人自然会忆佛念佛。理解弥陀的救度的道理,以后就不会因为念多就安慰,念少就不安,就不会这样,这便是「乃至十念」的真意。

  阿弥陀佛本来观察十方的众生,知道有一种人可以念多,有一种是可能念少;因此弥陀发愿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众生根机各不一样,并没有规定任何一个条件,他如果规定任何一个条件,我们都不能往生了。如果说规定一天即使不能十万声,也要念一万声,那没有时间不能念的人,就不能往生了,所以弥陀本愿并没有任何的条件。

  第46问、我本来总有些担心:就是谁也不敢保证临终一念念佛。如果是痛苦还可以克服,要是迷糊了,那这一生可就是白念佛了,所以心里为这个事很焦虑,请师父慈悲,再开示一下。

  答:本愿法门是现在获得弥陀的救度了,临终即使病痛,念不出佛来,甚至昏迷,但是永远在弥陀的救度里面,在弥陀的光明摄取当中。一方面是已经被救了,所以昏迷不昏迷,念佛不念佛,已经不是紧要的了。已经不看那个的了,已经具足往生了嘛!所以,在昏迷情形之下断气,也立刻往生极乐世界。

  因为所谓被弥陀救度,是弥陀真实的救度,打破我们内心的怀疑不安,使我们信受的那个时候,就在弥陀的光明里面,摄取不舍,即使昏迷,还是摄取不舍。同时,弥陀的生命也就在我们的心中,没有离开。这个时候我们跟阿弥陀佛就是一体的,所以,不论我们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情形之下断气,都是往生极乐世界。

  如果认为昏迷了不能念就不能往生,必须是靠临终念佛才能往生,那是他力中的自力──靠自己念佛的功夫、功德来祈求弥陀迎接、来回向往生,那就不是本愿法门的教旨了。

  本愿法门是现在就具足往生,现在就跟阿弥陀佛一体。一方面是阿弥陀佛的生命在我们的心中,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生命在弥陀的心中。

  弥陀的心就是光明嘛!阿弥陀佛的光明照十方国,无所障碍。那无所障碍的无量光明是摄取哪一种众生呢?摄取念佛的众生,凡是称名念佛的众生,都永恒地处在弥陀摄取的光明里面。所以现在在他的光明中,一断气就在他的无量光明土。

  唯有本愿法门才是我们业障深重、烦恼强盛的众生今世可学得来、所拥有的,同时是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最高的法门,所以本愿法门是一个「圆顿」的法门。这一个法具足一切功德就是「圆」;当下信受、当下修,当下能够得到那一个果位的就是「顿」,这就是「圆顿」。而且下手容易成就很高、万修万人去的,就是这一个本愿法门。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不是弥陀的本愿,因为再也没有任何条件了嘛!你是再怎样低劣的众生,怎样无能的众生,怎样不会修的众生,都能够蒙受弥陀的救度呀!本来弥陀的救度就是要救度那一种不会修行的众生嘛。

  那么大家会修行吗?不会修行。我们这里修持最好的,应该是净安法师。他曾经达到净念相继,功夫成片,梦寐一如,可是对往生还是心中不安,直到闻信本愿才踏实下来,安心下来,真正的「安」了。所以以「净安」这两个字作为他本身的名称是最好的。当然以这名字作为每一个人的名字也同样非常恰当。

  因为阿弥陀佛本来就要我们大安心,所以他说:「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根本。」──我要快一点成佛,要赶快拔出十方众生生死苦恼的根本。(这在我编的《无量寿经》后面的摘要里面都引用出来了)。我们众生最大的恐惧是什么?就是无常的恐惧,无常一到,就要堕落到地狱去呀,世间上有什么比这更恐惧的?但是阿弥陀佛要给我们「大安」,要消除我们的恐惧。所以对一切恐惧来说,唯有这一个法门才能给我们大安心。

  第47问、请问师父,信心决定不变的人,已得弥陀不断光明的摄取不舍而当下就决定了往生的身份,往生的能力,不必等到临终,也不必看临终的善相、恶相、如何死去,这样信心决定不变的人,临终还须助念吗?还须嘱咐家人临终事项吗?

  答:当然,他往生已经决定了,不必等待助念,也不必依靠助念才能够往生。

  我们念佛的人,上有师父,旁边有我们很多的莲友,在临终的时候,应该是热热闹闹,不可能是独单一个人,所以临终时候,莲友相约在他旁边作最后的告别,而临终的人这个时候一定也感到,蒙受弥陀的救度,这个恩德非常的重大,所以,即使肉身存在的一分一秒,也要多念几句佛号报答佛恩。临终之时,莲友如果齐声念佛也是一件很殊胜的事情,而且往往人在临终的时候会有不可思议的瑞相产生,那个时候,如果很多莲友聚集在那里,庆祝他的往生,在瑞相当中,容易使一些不相信的人产生信心。

  在台湾台中有位信愿法师,他常常为人临终关怀,他那里的莲友对助念也很尽心尽力,很多莲友,一经助念,往往都有瑞相,只要有个瑞相,往往比他讲经好几年还有效果,讲经好几年人家不一定信,当下显现了一个瑞相就不得不信了。

  第48问、师父,刚才您在为大家开示《无量寿经》大意时,讲了一个公案,就是一个婆罗门和他的妻子一起念佛,念了三年,那为什么这个婆罗门念佛念了三年,他还是堕到地狱,请师父开示。

  答:是的,这或许他虽然称念,但却是一种勉强的念,应付式的念。

  虽然堕落地狱了,但毕竟他在生有念佛,这一句名号也会在某一种机缘下显示它的功能,所以结果它的功能也显现出来了,虽然没有即刻往生极乐世界,但是功能显现出来了。

  或许这也是弥陀的安排,使他到地狱去,借这个名号度更多的众生,同时又让他还阳来告诉人家这一则典故,使凡是听到的人都感动,都称名念佛,然后又传布出去。或许有这一种含义存在,因为他的事迹,就是很简要的这样述说而已,至于其它的前后原因是什么,并没有交代,所以,我们只能这样地推论。

  我们知道,这一句名号能够使称念的人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婆罗门不能往生,那有种种原因。

  往往能够往生的当然都是一生专称佛名的人,一生专称佛名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他之所以专称佛名,当然有他的动机目的,他的动机目的无非是厌离娑婆,愿生极乐,然后才会去称念这一句名号,至于说他有了这个动机而称念这一句名号的时候,他对于弥陀的救度是否有充分的了解,那已经无关紧要了,就必定往生,因为,他已经合乎往生的条件了──厌离娑婆,愿生极乐,专称弥陀佛名,就必定往生。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往往会半途而废,就像刚刚所问的一些老太婆,告诉她这一句名号,非常的好,只要称念,能消业障增福慧,可是她生死心不恳切,所以,一遇到病痛逆境,就不念了,那不念了,似乎这一个缘就断了,就减少了。《阿弥陀经》里面说:「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是诸善男子,善女子,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意思说他有真正的愿,现在有真正的愿,现在就往生,现在如果没有往生,条件因缘不具足,现在不往生,将来也会往生。所以,后面的经文就说:「是诸人等,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已发愿的或许已经往生,不然的话就现在往生,因为他有这个愿,不管早与晚,都会往生,所以说:「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就「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不怕不往生,就怕你没有这个愿,厌离娑婆,愿生极乐,自然就会称名。

  那不称名能往生吗?照样往生,因为昙鸾祖师曾经说过,他说:「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昙鸾祖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人但闻彼国土,只是听到极乐世界这个国土是一个清净安乐的国土,啊!有那么好的地方啊,那我一定要去,克念愿生,「克念」就是切实有愿生的心念,一意西驰,一心向往,一生不变,所以叫做「克念愿生,亦得往生,」这一种众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同时,即入正定聚,已经是必定往生成佛的身份了叫正定聚,所以那一种愿生已经是含信在里边了。因为信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愿有信,行也就在里边了,因为,行是阿弥陀佛兆载永劫所累积的功德,是要送给愿往生的众生,愿往生的众生,在第十八愿来讲是经过弥陀所呼唤的众生啊!

  刚刚讲的这一种众生无形中也是经过弥陀所呼唤的,为什么?弥陀的呼唤是随时随地都在呼唤我们,有情无情都在为我们说法,他以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来吸引我们,这个就是弥陀的呼唤,只要引起我们愿往生的心,阿弥陀佛呼唤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第49问:虽然自己也深信因果,也常听闻上人的引导,朝修行、道业、因果上建立较深的信心,但常为眷属担心,尤其母亲已经九十几岁了,我希望以念佛的方式来回向他,但有同修认为应该回向自己本身的业障,自己的道业先成,再来回向其它眷属。想请问上人应该怎样才是正确的。

  答:妳和那位同修观点不一样,是因为对「回向」没有正确的了解。所谓「回向」并不是说,今天念的一万声佛号,或多少佛号,只能回向某某人,没有余力可以回向其它人,并不是这样。即使念一句佛号,也可以回向百千万的对象,既可以回向给自己的冤家债主,也可以回向给自己的祖先、儿女、六亲眷属,以及有缘、无缘的众生。只是回向的时候,要把握重点叙述,如对母亲信仰以及往生的心情,对儿女的教养,是不是能够堂堂正正地做人,是不是能够继承我们的宗教信仰,只要就我们所特别关心的列出来讲就可以了,最后就以「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就都包含在里面了。「人有诚心,佛有感应;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有愿就有缘」,只要我们有那一份真诚、恳切的心想要为对方好,阿弥陀佛都知道,都会尽量满我们的愿,如果我们的愿不能达到,也会重报轻受,阿弥陀佛冥冥之中都在运作着,所以虔诚回向之后,就任凭弥陀的安排、任凭弥陀的运作。

  另外,孩子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从小时候到现在,他们的眼睛就像摄影机,把父母的三业行为都摄入他的脑海中,所以他们是看着父母的行为长大的。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说:「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我们如果做得端正的话,自自然然会影响他人,这就是身教重于言教,所以在教养子女方面,以身作则是比较重要的。如果自己没有做好,单单在语言上督促他,这样效果会比较差。当然,儿女有儿女的福报,儿女也有儿女的业障,有的业障即使父母再怎么神圣都影响不了他,这时候就是藉佛力,就是要勤于念佛。一个勤于念佛的人,即使没有回向给他们,自然这个功德也会庇荫在他们身上。所谓「一人有福,牵带全屋。」一个人的福报,家中大小都受到他的庇荫,有句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就是沾他的光的意思。又一句话,「入定山中之草木,牛羊食之毛光泽。」意思是说,这座山有阿罗汉居住或有人在山中修行入定,来吃这座山的草木的牛羊,牠们的毛也会有光泽。光是山中有修行人入定就会使得这座山的草木青翠、石头光亮,来吃这些草的动物,牠们身上也会有这样的变化,这就说明团体或家庭当中,如果有一个有福报、功德的人,家人就会受他的庇荫,无形中也会改变家人。所以,凡事反求诸己,从自身做起。

  第 50问:我有一个朋友,和我一样快五十岁了,他年轻的时候就在追求名利,现在也家庭安定、经济稳定了,就开始要追求宗教。而我是从小到现在一直都接触宗教,几乎未曾断过,年轻的时候也很有机会去求一些名利,可是我都不愿意,将心力都用在宗教上。这两年觉得净土法门让我的心很安定,真的是找到自己需要的。可是现在让自己矛盾的是,本来三年后就可以退休了,但我想给孩子一个安定的家,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很想好好再去拚一场,好好赚钱。所以一边想要一心相续念佛,可是想给孩子安定生活的心情却很重。

  答:赚钱来养儿女,让儿女有一些恒产,将来生活比较无忧无虑,这是天下父母心,但方向完全错误。孩子有福德,日后衣食无忧,孩子没有福德,留再多的钱给他都害了他,所以留福德给子孙是最重要的。即使现在有一百万、两百万、几百万,更重要的是拿去布施,这样就是留德给他了,所谓「富不过三代」,所以重点不是留房子、财产给儿女,而是把这些拿去救济贫困,甚至供奉三宝,所以,退休之后,正好为你的儿女累积功德财,这样的话,他们现世福报能够保持得住,没有的福报,也会因此培植。这一点大家观察社会的现况就知道,富过三代的往往不是留有形的恒产给儿孙,而是留无形的功德,这才是最实际的。所谓「道德」、「福德」,福德是果,道德就是因,有了「道」往往就有「福」这个果,而道德的实际展现就是对人恩慈体贴,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不为非作歹……等等,这个才是最实在的。古人说:「修德获报,作善降祥。要好儿孙,只要积德,不要积财。」最近在《人间福报》看到星云大师引用的一句话:「人间道德无价宝,比山比岳万倍高」,所以,我们留给子孙一定要留德,不要留金钱,留金钱是最愚痴的,留德才是有智慧的。金钱,只要留一些让儿女够成家立业就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其它的金钱,就用来做功德,这样你好他也好,子子孙孙都好,所以,如果有两栋房屋,就把一栋布施出去,自己有百万家产,百分之八、九十要把它布施出去,这是最实际的,永远都在我们身上,不会遗失、不会被偷。

  古人说:「不轻财,不能为善;不好义,不知积德」,又说「非积德,不能生聪慧之儿。」财之为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传与子孙,无一不败。故有智慧之人,当趁有权在手,有钱可施时,广作利人利物功德,使个个金钱造成未来胜福。佛说:「世间之财,五家共有;水能漂没之,火能烧毁之,盗贼能劫掠之,官吏能没收之,不肖儿孙能消散之,故称不坚之财。」唯用以济世利人,才能增长福德,而庇荫子子孙孙。

  我们生下这个孩子,是要让他解脱?还是要让他造罪、造业,继续轮回、受苦受难?这点很重要。如果生下孩子没办法让他解脱,那就不要生,因为人身难得,而要脱离六道轮回,如果不等到做人,完全没有机会;好不容易得人身了,又不懂得解脱或没办法解脱,等于入宝山空手而回;好不容易,他很有福报出生在学佛的家庭,我们却不能让他学佛解脱,这样是我们愧欠他,他不能解脱的话,孙子呢?曾孙呢?玄孙呢?子子孙孙呢?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引导他来跟我们同见同信同行同生极乐世界。最好是我们子子孙孙的生死轮回,就到我们孩子这一代就好了,不要再轮回下去了。所以,人一定要求解脱、求往生,我们最亲爱的就是先生、太太、儿女,我们都想解脱了,如果没有让他了解这个观念的话,那表示我们对他们的爱心不是真正的爱心。真正爱他就必须要给他最好的,就是净土法门──念佛往生的解脱之道。

  第51问:我想请示上人,从小家里就有养宠物,现在家也养了很多猫咪,出门看到受饿、捱冻的一些动物,或是看到出车祸的小动物,我都是尽自己的能力把牠们送到医院。这些事情常常占据我不少时间,有时我不想在这些事上花这么多时间,但内心又舍不得,所以有时候会苦。不知是否自己的观念上有错误?

  答:这种存心是菩萨心肠,值得赞叹,很好!

  如果在外面看到死狗死猫,就把牠埋掉,帮牠皈依,为牠开示、念佛,希望牠有这个缘往生极乐世界,这也是牠们的福报。受伤,也是为牠念佛,让牠忏悔业障、消除牠的罪业,带牠去医院治疗,但是尽量不要自己养,可以送到专门收养的场所。如果舍不得,非养不可,就在家播放佛号,为牠讲三皈依、讲佛法。有机缘的话,也可以请牠们和你一起念佛,因为牠如果遇到别人就没有解脱的缘,遇到你就有解脱的缘。遇到你,牠们没解脱,等于不遇,就很可惜了。

  日本有一户很贫困的人,他的祖先代代都是靠耍猴子的技艺谋生。他有几只猴子,其中一只已经为他服务很多年了,老迈了,这只猴子也很有善根,他本身又是学佛念佛的人,他念佛的时候,这只老猴子会在旁边跟着念佛,甚至会合掌礼佛或摘花草来供佛,有一天,这只猴子死去了,当夜他梦到这只猴子显现很端正的男身来跟他答谢感恩,说由于念佛的关系,他已经往生极乐世界了。你身边的猫或狗,就像那只猴子一样,必须要谨慎引导使其能往生解脱。不过,这当然是量力而为。

  基本上,佛陀规定出家人是不可以养宠物的,因为,这个会占据修行的时间,同时也会障碍往生,为什么?人都有执着,相处就一定有感情,有感情就会难分难舍,这样就会障碍往生了。并不是我们学净土法门,一天到晚都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心里就完全没有苦恼,不是这样的。苦恼有分「根本苦恼」和「支末苦恼」,根本的苦恼就是生死轮回,如果生死轮回虽然解决了,但只要生命还在的话,支末的苦恼还是有的,比如感情不如意、事业失败、儿女不孝、家庭不美满……等等。不过,因为他的根本烦恼已解决,所以他的内心会有一种安心,因为他知道人生只不过是短短几十年,几十年之后这些苦恼就没有了。基本上,我们学佛的人,能够自由自在最好,不要增加一些无谓的牵挂,牵挂就不自在。

  第52问:我常挂念已往生的先生,念佛也都会先回向给他,在他往生的前一个月,我问他:「你要去哪里?」他说:「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可是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往生?念佛回向给他,他是不是有所受益?

  答:妳在这里念佛,回向给他,点点滴滴他都有得到。如果他生前真的有深切的愿生心,是百分之百就在极乐世界了。如果他要往生的念头,只是以前偶而浮起,但不是很深切,也不相续,往生是不定的。以我们来说,也都有牵挂,即使我们现在百分之百愿生极乐,但生命存在的期间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执着,有执着就有牵挂,但这不会障碍往生。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还活着,只要还活着,就有该尽的责任,也就会有牵挂,因为烦恼凡夫嘛!可是到了最后的关头,没办法再延长生命,他就会放下。

  第53问:在《观经》有提到「观想念佛」及「品位」的高低问题,《无量寿经》也有提到「胎生」或「化生」。在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的前提下,是不是在今生尚未往生之余,还有一些可以再努力的部份?

  答:对于我们这个法门如果没有正确了解的话,就会有这样的疑问。《无量寿经》有谈到「三辈」以及「化生」、「胎生」,《观经》有谈到「三福」和「九品」,那为什么我们不谈呢?并非不谈这些。为什么?这有分「对内」和「对外」。

  「对内」来讲,是因为教门不同。《大经》中所谈的「三辈」不是指往生之后有「三辈」,这「三辈」的意思是指修行的根机可分为三种,虽然根机有三种,但往生的法只有一种,就是「本愿称名」。善导大师解释「三辈」时说:「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这说明众生根机各有不同,但要往生的话,一定要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譬如上辈中虽有提到出家、发菩提心等等,即使出家或发菩提心也是要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名,「一向专念」的意思是,尽管你能修戒定慧、行六度万行,但往生还是靠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不是靠自己的那些修持,如果靠自修的那些回向求生,就是善导大师说的「要门」,不是「弘愿门」了。中辈也好,下辈也好,根机虽有不同,但都强调要一向专念无量寿佛,所以说「三辈」的意思是要引导三辈众生一向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进入弥陀报土,不然就会落入「胎生」,也就是疑惑佛智的现象。

  「化生」和「胎生」的差别在哪里呢?「化生」是「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佛的智慧在这里指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我们对这五智能了解吗?当然不能,因为那是佛的境界,唯有佛与佛才能了解,二乘无份。这五智在哪里?在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阿弥陀佛如果没有成正觉哪有这五智?正觉的功德在「乃至十念,必定往生」,所以「明信佛智」就是明信:「一切善恶凡夫,只要一向专念弥陀名号,愿生弥陀净土,就必定往生。」这样解说大家就能简单容易的了解。若不是这样,则没有人能够往生,因为佛的境界只有佛才能了解,菩萨也无法了解,那谁来明信呢?又谁来作诸功德呢?所以「明信佛智」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作诸功德」是「专称弥陀佛名」,诸功德在哪里?在这一句万德洪名的弥陀名号,《无量寿经》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这一句名号具足无上功德,所以我们只要念这一句名号就是「作诸功德」;信「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就是「信心回向」。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不经过胎宫,不入胎生的,而是到净土就能在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如果不是这样,就会落入胎生五百岁,胎生五百岁是指:「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所以,如果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怀疑,但还是相信有罪福、善恶报应而修种种的功德回向往生,这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要门」,这等同「九品」。

  《观经》讲三福九品、定善散善是为了引导修圣道门的人,因为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不是「定」就是「散」,定善散善就是圣道门所有的行门,为引导这类人归入净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而说三福九品、定善散善。所以释迦牟尼佛最后不流通定善散善,而流通持佛名号,经言:「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已经不是「观无量寿佛像」,而是「持无量寿佛名」了。善导大师解释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虽说定散两门的利益,可是以阿弥陀佛的本愿来说,不在于回向定散,而在于专称弥陀名号。可见定散不是本愿,只有称名才是本愿。而本愿称名之「因」与定善散善的「因」是不一样的,「因」不一样所得到的「果」就不一样。上品的因得到上品的果,中品的因得到中品的果,下品的因得到下品的果。可是本愿称名都不是那些因,所以就不是那个果。

  九品有念佛在下品的,这不是显明念佛在下品,而是显明这一句名号有大利无上功德,「无上」就是超越上品、中品……,「大利」就是超越初地、十地……等阶位。所以本愿称名是超越品位阶级,不在品位阶级当中的。《无量寿经》说:「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我们这个法门是横截的,不但是横截五恶趣,即使一地、一地也是横截的。为什么九品有「念佛在下品」呢?意思是说,念佛有这么大的功德才能救五恶十逆的众生,五恶十逆的众生罪恶太重了,上品上生的功德是没办法救度的,只有佛号才能救度,所以以念佛来显明功德的殊胜。善导大师说:「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可见在这里的称名是非定非散的称名,是本愿的称名,不是定善散善的称名,所以说「非定非散,非一非多(非一念非多念)」,总之就是称名。我们这个法门的特色就在这里。

  如果「九品」和「三辈」对比,「九品」和「三辈」的性质是一样的,「九品」、「三辈」、「胎宫」对比,性质也是一样的。我们个这法门是进入报土,不在胎宫里面,虽有三辈的身份,不依三辈往生。如我的身份是出家,但我往生不是靠出家的身份,是靠这一句名号的功德。可是这种道理一般不了解,会认为念佛是下品生,其它是上品生,所以我们不能只是念佛,还要做其它的;甚至认为单这样念佛不够,还要把念佛的功夫提升到功夫成片,梦寐一如,甚至进入念佛三昧,以为这样往生比较可靠,品位比较高超,这样的解释就是「要门」,不是「弘愿门」了。即使我们能够入定观佛,可是我们往生不是依靠入定观佛的功夫,这与六字名号相比太拙劣了,何况我们即使入定观佛,出定之后仍是贪瞋痴的凡夫,不可能二十四小时要观佛就观佛,何况这对这个法门来讲并没有可贵之处,到极乐世界天天都在观佛。进入三昧也是一样,现在进入三昧,时空过了之后,凡夫心就又浮现了,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天天年年都在三昧的境界。往生极乐世界后,烦恼都断了,何况只是三昧而已。所以我们能够往生,而且进入报土,完全是靠弥陀的愿力,不是靠我们凡夫的任何功夫,即使是上升到色界天(禅定)、无色界天(更深的禅定)都仍是凡夫,死了还是堕落下来。在《正法念处经》说:「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表示虽然是天人,但寿命一到就随业力流转,有的直堕地狱;有地狱众生出地狱时,所感的是升天的业,就升上天了。以佛的眼光来看,天堂地狱其实都一样。以我们的眼光来看,觉得某某人的禅定很高可以入三昧、到×禅×禅……,会很羡慕,觉得这样往生应该更可靠、品位应该更高超,但以佛的眼光来看,都仍是贪瞋痴的凡夫。

  善导大师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善凡夫也是靠佛的愿力,恶凡夫也是靠佛的愿力,如果没有佛的愿力,善恶相差很大,但如果靠佛的愿力,其实都一样,没有什么高低的差别。比如石头不管大颗或小颗,只要放在船上,同样都到彼岸。如果没有船可以靠,表面看有大颗、小颗,但因没有船,一样都沈入大海。

  第54问:如果靠佛愿力,一生称名和乃至十念称名,有没有不同?

  答:所谓一辈子的称名和十念称名,意思是上尽一形、一辈子,下至十声、一声,所以是「乃至」。你什么时候遇到这个法门,就从此之后乃至一辈子称名,是断气前十念才遇到的,就十念称名。就是闻此法门后,从此不假方便,一向称念弥陀名号,靠弥陀愿力往生。所以学我们这个法门的人,如果认为我已往生决定现生不退,可以不念佛了,那就错了。

  一个真正「平生业成」的人,他一定会「念念不舍」,一辈子念佛,因为体会到「机法两种深信」的道理。一个被地狱之火烧到的人,在没办法自救的情况下被阿弥陀佛拉上来,他此后的人生会怎样?一定是以念佛为他人生最重要的事。如果这个道理只停留在观念上,没有真正体会,就不可能「念念不舍」的念佛。因为有「机法两种深信」,八万四千法门就没有一个法门学得来了,因为他一无所靠,后退无路,两边也无路,就像走在白道上。走在白道上就是机法两种深信的现象,走在白道之上,八万四千法门怎么还有一个法门可以靠得上呢?他一定是正念直来,这种众生已经在阿弥陀佛的摄受当中,不可能再堕入水火之难了,也不可能后退,将不再轮回于六道,这岂不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吗?所以如果有正确的观念,就不会认为我已平生业成,可以不用多念佛的错误见解了。

  第55问:可不可以这样说:学这个法门不是、也不须要追求上品上生,或努力加倍的念佛直到一心不乱或三昧定,而只是信愿行,一直念佛;也因为一直念佛,信愿又辗转加深。是不是这样自然而然的运作下去就可以了?另外,努力追求入三昧,这样是不是有自力的成份?

  答:是这样没有错。也就是说,随自己的根机能念佛到什么地步就到什么地步,即使念到某一个地步,也不要认为这样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更有帮助、往生更可靠、品位更高超。即使没有到任何地步,也不要自卑,认为自己往生不定或品位不高。若有这样的观念,就不是我们这个法门的行人了。

  我们说「信愿行」,虽然都是愿生,如果信的不是我们这个教理,就是信不同;信不同,行就会不同。

  「努力追求入三昧是不是有自力的成份?」这不一定。如果是他力心的人,一天念佛十万声,追求念佛三昧,一样是他力;如果是自力心的人,一天念一声两声,没有修什么行,那也是自力。同修中有的人规定自己一天念几万声,是因为怕懈怠,希望精进念佛,因为平常不念佛还是妄想杂念。如果对这些有正确的了解,就不会产生其它不必要的挂碍。

  第56问:如果一个非常忙碌的人,一天加起来可能只有两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可是他忙时,心中自然浮现的是念佛;另外一个人,他可能一天都有时间,有二十三个小时都拼命念佛,但另外一小时就放掉不念了。以这两个人为例,是念佛多遍较能有定的成就,还是一个对世间较舍离而心向净土的人才真是我们这个法门的行者。

  答:是的,常念佛多念佛较能有定的成就;但,所谓「得生与否,但看信愿之有无」。本宗是以「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为宗旨,一个信佛救度的信佛念佛人,一定是个行住坐卧、时处诸缘都念念不舍的人;当然这些念佛人的根机各不相同,念念不舍的相状自亦不同,但基本上都会念念不舍的。第57问:如果只谈念佛,是否太忽视人文、道德的部份了?

  答:如果真的相应我们这个法门,一定会相信自己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一个真正体会到罪恶生死凡夫的人,一定会谦卑柔软,贡高我慢不起来,也傲慢计较不起来,这样性情就会转变。所以我们这个法门,即使是真谛也能体会俗谛,体会俗谛就能进入真谛,是相辅相成的。

  五戒十善是一个学佛的人最平常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就有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在还没有完成佛果之前,最起码要完成下士道,也就是保持人身,这起码要五戒清净。当然这是自力法门,在娑婆世界这辈子没有完成佛果就下辈子,下辈子没有完成就下下辈子……,为了生生世世的修行,所以必须生生世世都保持人身遇到佛法,如果有一世堕落到三恶道就无法再继续了。堕落三恶道要再得人身,就要看他过去世有没有转世为人身的缘成熟,所以是难行道。龙树菩萨才会说:「难如登天」。

  净宗法师有一段话谈的很好,他说:「一个真正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的念佛人,他必定是一个恭敬谦卑的人,他看不到自己的善,他所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恶;就像在太阳底下看不到蜡烛的光,如果还看到蜡烛的光,就表示还在黑暗的房子里面。」对于一个信机信法的人,他只有自感惭愧,知道自己是一个罪恶生死的凡夫,他不会觉得自己能有任何修行。在阿弥陀佛的救度之下,即使能做什么事,也会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既不能,也不必」,我们做不到,而且因为有阿弥陀佛,做不到也没挂碍。「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大安就在这里,不然就不是大安心的法门了。 第58问:我们现在说吃素是指不吃动物,那细菌算不算?我现在也尽量吃素,可是饭里有米虫,菜也有菜虫,走路时也会伤害一些众生,这个界限对我会有一点困惑。

  答:有一首偈子:「佛观一杯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杀」有分故意和非故意,即使走路、呼吸都会,不过那是比较小的。杀生通常以杀人为基准,或是较大、较有灵性的动物,那种结怨比较深。以动物界来说,比如鸡吃虫同样也有罪业,但比起以瞋恨心来杀对方,那是不一样的,可是还是有你吃我、我吃你习惯性的流转。要定界限是很难,身体生病吃药也算杀生,但这在冤冤相报上是较轻的。通常说不杀生有几种情形:他有佛性我们不可,他有痛苦我们不忍,他会报复我们不宜,他跟我们生生世世有六亲眷属的因缘我们不该,因有这些原因,所以强调不杀。所以基于慈悲心、是过去的眷属、惧怕冤冤相报,所以不杀。至于细菌、微生物,就与这些没有关系。当然彻底来说,细菌既然是生物也有佛性,既然是轮回,也有可能是父母兄弟,既是被杀都会有报复的心,只是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少,因为这是凡生存在地球上都难以避免的,这和吃牠、害牠、一对一的针对性不一样。不过,当然我们能避免就尽量避免。

  第59问:入报土是淄渑一味,可是报土中是不是仍有一些差异?举例说,我们在场的人都是信佛智,一向专称,这样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我和法师的果报会一样吗?

  答:你和善导大师的果报是一样的,而且是马上。昙鸾大师说:「愿往生者,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议!」

  在娑婆来讲有三三九品的差别,推而说之就是八十一品、无量品的差别,但是到极乐世界之后就没有一二以及初地、二地、三地……的差别。以凡夫来说,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行善的人到善处,造恶的人到恶处,有种种高低品位的差别,怎么会说都一样呢。这是因为弥陀名号不可思议的力量,是无法以我们凡夫的智慧来臆测衡量的。善导大师于盛唐时期显现的是一位高僧,慧净本身于末法时期是一位庸劣的凡夫身,可是我们都依靠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本愿力量,所以到极乐世界后,善导大师不增加,慧净甚至其它人到了那里也没有减少。

  因为佛的境界唯有佛才了解,所谓「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二乘都没办法了解了,更何况我们博地凡夫。也因为这样,所以佛经中常用许多譬喻。如龙树菩萨在《易行品》首先说明,所有的佛法整个归纳起来可以分「易行道」和「难行道」,什么是易行?什么是难行?这不好说明,所以龙树菩萨就用「乘船」和「步行」来做譬喻。到昙鸾大师又以「自力」和「他力」来说明,难行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凡夫的力量,易行道是靠弥陀不可思议的力量,也用乘船和步行,甚至种种的譬喻,所以《往生论注》一书的譬喻就有十几种。到了道绰大师,几乎完全承袭昙鸾大师的思想,在其《安乐集》中,大概就有三十种譬喻。日本源信大师,在其《往生要集》中,除了继承这些譬喻之外,自己也增加一些譬喻,所以有所谓的「他力十喻」或「他力七喻」。最近我也在整理这些譬喻,因为有些譬喻能让人很快了解何谓「他力」,否则单从教理有人不易理解。以整个佛教经典来说,譬喻是非常多的,像《观经四帖疏》也有譬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二河白道喻」。总之,阿弥陀佛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既是不可思议的力量,就不是我们能想象、能说明、能形容完整的,如果凡夫有办法理解,就不能说是不可思议了。

  第60问:二乘行人回小向大,求生极乐世界,是否也是入报土?

  答:应该这么说,如果他是依靠本愿的话,都是入报土。若论二乘,要回小向大比较困难,若回小向大,都是进入报土。我们说的疑惑佛智,是依凡夫所讲的,因为唯有凡夫才有那些分别、计度……,阿罗汉以上,这些是比较少的,所以四十八愿当中,所发愿的对象都是指凡夫较多。尤其《庄严经》中所讲的四十八愿,几乎都是指他方佛国所有众生,像我们这里所谈的第二十二愿是「他方国土诸菩萨众」,我们一看时会觉得,哎呀!他是菩萨众,是菩萨的果位往生才是那样的。但若从《庄严经》来说就不是菩萨众,而是凡夫众生。也就是说,在这里有菩萨、有众生,但是到了极乐世界就都一样了。

  经典上所说,尤其是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都有谈到往生极乐世界后,我们的六根对那里的六尘,当下就悟道。也就是说,眼根看到那里的景象、耳根听到那里的声音、鼻根闻到那里的种种味道、身体触到那里的东西,当下都能让我们大彻大悟。就好像释迦牟尼佛在未坐菩提座之前是凡夫,可是一旦坐上菩提座,夜睹明星,当下大彻大悟,大悟彻底,三明六通、百千陀罗尼立即现前。以我们众生来说,每个人都有佛性,佛性本就具足三明六通、具足百千陀罗尼;另外,任何善缘我们阿赖耶识的仓库都有,所有的恶业我们也都做过,论善、论恶,我们的阿赖耶识中都有。在《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中,除了收录有念佛感应的事迹之外,另有三则并非念佛感应的故事,我之所以将它们收录进去,一方面是要与念佛感应做对比,一方面也是为了说明只要尚未脱出六道轮回,大家都一样。其中一则故事是「曾为高僧,再度沉沦」,以前曾当过高僧、戒行僧,可是因为六道未出,贪瞋痴未除,所以逢善缘善境就行善积德,逢逆缘恶境就做恶多端,最后却造下了杀人之罪,过去高僧的行谊,以及持戒的清白与坚定当下就不见了,从娑婆来讲,当高僧时万人景仰,但投胎转世之后,万人景仰的情景不再了,反而是万夫所指,所以六道轮回的种种都不可靠。以佛的眼光来看,六道种种都不究竟,只有往生极乐世界才究竟,因此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说「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第61问:(1)有人认为往生后有九品的差别,这样算不算是疑佛智?(2)有人认为佛智很多,不认为只要信「称念名号」就能往生,所以忆佛念佛就是忆念佛智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于这样的说法,本宗的看法是如何?

  答:修习净土法门、弘扬净土法门的人,必须要把圣道门与净土门的理论分开来。你谈的那一种解释是以圣道门的理论来解释净土门。我们这个法门完全是以净土法门来解释净土法门,这一点很重要。

  所有净土法门中,我们善导流是最纯、最专的。很多人都是以圣道法门的理论来解释净土法门,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呢?因为自宋朝以来解释净土的以天台宗和禅宗为多,但是他们都没有接触到善导大师的著作,所以都不是以净土来解释净土。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完全是以净土解释净土,天台智者大师也有批注《观经疏》,不过是以天台及禅的教理来解释;北宋非常有名的知礼大师也写了一部《观经疏妙宗钞》来解释智者大师的《观经疏》,也是以天台的教理来解释净土,所以就把净土信仰解释成天台的思想了。还有,宋朝永明延寿大师是禅宗的行人,他认为禅不够究竟,最后还是要回归净土,但是那个年代学禅的气氛很浓厚,为了引导学禅的人进入净土,所以就提倡禅净双修,这样当然是以禅的教理来解释净土。这有时代性、契机性的方便,可是如果站在净土法门来看,那些就不纯了。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我们要强调「净土门」与「圣道门」不同的原因,因为将它划分开来才不会彼此模糊、混淆,甚至强调难行道、易行道,强调他力、自力,强调要门、弘愿门,强调正行、杂行,就是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混淆的、毫不妥协、苟且,让我们能够明辨什么才是真正的净土之道,什么是混杂不纯的,让我们很容易的正确掌握行持,也了解往生是进入报土。

  另外,胎生和九品到底是有关系还是没关系呢?从经文来看是有关系的。譬如《无量寿经》讲,在胎宫的时间是五百岁,所谓「五百」并不是固定的五百岁,「五百」在印度当时是用来形容多的数目,如五百商人、五百童子、五百侍女……等。九品也有时间性,上品中生经宿则开,七日不退,上品下生一日夜莲华乃开;中品中生、中品下生经过七天,下品上生又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花开见佛。九品有时间性,胎宫也有时间性,两者都是在花苞里经过一段时间才花开见佛,所以有品位阶级就表示还在胎宫中。以《无量寿经》的经文和九品的经文来比较有雷同的地方,既然胎宫是疑惑佛智,与九品就相表里。

  善导大师在整部《观经疏》最后的结论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虽说的「虽」已下伏笔,表示说定与说散,但还有一个利益是不在这其中的,而且这利益反而是比定散的利益还大,所以「虽」是这一段文的字眼,然后才点出真正要讲的是本愿。从定善和散善的立场来看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的本愿意在哪里?阿弥陀佛的本愿意在于十方善恶凡夫统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这一段文虽然简短,却是千钧万力,铿锵有力,是整部《观无量寿经》的指归、心肝骨髓。自古以来研究讲说《观经》,如果没有看到善导大师的《观经疏》是体会不到这个内涵的;即使看善导大师的《观经疏》,可是没有人指导,他看到这一段也是一略而过,所以要了解善导大师的《观经疏》可以先看我编的〈观经疏编序〉,序文中我就有将《观经疏》的眼目、重点引出来,只要掌握这几个地方,就掌握整部《观经疏》的重点了,没有掌握这几个地方,即使将《观经疏》的文句、精华列出来,也没有多大意义。必须将核心引出来一再的强调,特别的凸显,一再的反复说明,因为他很重要。

  第62问:很多弘扬净土宗的人也依「三经一论」在讲述,甚至也有依照善导大师或《往生论注》来阐扬,但是解说和批注都不同,要如何选择或判定呢?答:自唐宋朝以来才开始有解释净土法门的论述,尤以宋朝以后更兴盛。他们所解释的都没有依据善导大师,因为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乃至昙鸾、道绰大师的论着,以及《起信论》都是直到清朝末年才由杨仁山居士请托日本南条文雄引渡过来中国。杨仁山居士和南条文雄都是留学英国的,南条文雄是属日本净土真宗东本愿寺派的一位学者。

  如何认定所弘扬的是正确的、纯粹的善导大师的思想,这必须靠每个人的智慧与经验。有一句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是因为行家的背后有传承指导,以及他多年累积的经验,因此凭直觉很快就能知道哪一种是对,哪一种是错的。所以能不能认定,就要看每个人的智慧与经验。

  第63问:请问什么是「念佛以无义为义」?

  答:这是从根本上、原则上来讲的。意思是我们称念这六字名号,只要尽管称念就好,没有什么限定、规矩、要求,就如善导大师所讲的:「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行住坐卧、时处诸缘都可以念佛,不是专心念就是散心念,不是大声念就是小声念、金刚念、默念,「以无义为义」就是指这个,没有形式、规矩、条件,只要念佛就是了。不管心清不清净,不管做什么事情、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方式、什么身份都不管。可能有人会有疑问,这样来讲,我们每天在佛堂都是正身端坐闭目专心念佛,而且还强调「十念计数」,这岂不是「有义」吗?(「有义」是指形象、规定)。我们刚才谈的是从原则上来谈的,正身端坐或十念计数是技巧性的,我们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但从阿弥陀佛来讲是「以无义为义」,我们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难道是以这个来回向往生吗?不是的。是让我们更贴切的专一的融入在这一句名号当中。

  (上人的意思是不是说,念佛没有条件、不论方式,只是很单纯的念佛,这样就不会有类似以凡滥圣的流弊出现?)

  答:也不完全是这样。原则上是以无义为义,因为第十八愿只说「十方众生,乃至十念」,我们自我要求的念佛方式,是让我们的身心更融入在这一句名号当中。因为要念佛、共修,所以就选一个方式,本来是静静的念佛就好,不过人都有妄想杂念,阿弥陀佛没有要求我们不能有妄想杂念,但是我们可以自我要求尽量减少妄想杂念来念佛;要如何减少妄想杂念而念佛呢,可以利用十念计数。不过要求得到或要求不到,对弥陀的救度、对往生净土我们都不可以怀疑。所以原则要掌握好,细节技巧则是随人的根机不同而应用。如果过份强调技巧性而忘了原则也会偏失,会因为念佛达不到自我要求而自我苦恼,甚至怀疑往生,这样反而不好。因此,虽然我们有技巧上的设定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回归到第十八愿──称名必生,不顾虑自己做得到、做不到,完全回归到称名必生,因为称名的本身就是乘弥陀愿力,已是当生成就、往生决定了。学习我们这个法门要清楚,只要称名,现在就已经是往生决定的身份,是已经给阿弥陀佛救到的人了。我们现在念佛,是就我们这种根机、场合来做技术性的要求,不管做的好或做不好,要求得到或要求不到,对往生来讲都不增不减。以这点来讲,等于是回归到「信」,可以这么说,但信的背后是什么呢?是这一句名号,是因为我们称名靠弥陀愿力,所以在这方面强调信,就不是自己想象的信或自己体验的信了。自己体验的信往往是无形的,而且最后都会改变。所以学习这个法门,如果不回归到善导大师的解释都会半途而废,善导大师说「纵发清心,犹如画水」,即使我们有某一种体会感受,都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遇缘即现,境过则迁」,因为心境会改变,不是永恒的。永恒不变的是这一句弥陀名号,永恒不变的是依靠这一句名号,只要以每个人目前的根机去称名念佛就可以了,我们的信要回归到这样的信,信这样的内容。所以说「信者信此,行者行此」。

  第64问:信心决定和决定信一样吗?

  答:有「机法两种深信」就是信心决定,就是金刚信,不会再改变。会改变,不是对机没有深信,就是对法没有深信;对机没有深信,对法一定也没有深信,对法没有深信,对机也一定没有深信。这两个深信是一体的,有机深信就有法深信,如果只是信机而不信法,那不算信机,只是一般的「罪恶观」。「罪恶观」净土门有,圣道门也有,我们这个法门的机深信与一般的罪恶观不同,我们是从信靠阿弥陀佛的本愿来说他的罪恶观是深信机。理解这两个信内容,无非也是自觉凭自力无有出离之缘,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唯有弥陀本愿这个法门才能使众生有出离之缘,而且可以快速成佛。有这两种信心就是有金刚信,不管是深、浅或心的感受如何,都算是深信。以我们凡夫来说,五戒都无法清净,十善都无法圆满了,更何况是脱离轮回的出世间法?这样想来,我们根本不可能出离生死,这是令人非常悲痛的一件事,若能理解到这件事,他就会全心灵归入弥陀的救度。上师有一句法语说「人生就像赌博,我把一切下注在佛的身上,就算输了也无所谓。」我想上师的心就是这样,因为,已经没有可以赌的了。和五戒、十善赌打不赢他,而且赢了也没有用;和五戒、十善赌都打不赢了,何况是四谛、十二因缘。这样能够打赌的就只有这个法门了,而和弥陀打赌,输了也没有怨言。

  第65问:本宗的目的是入「报土」,对于念佛尽量回复到最单纯,不要高攀圣境,但《感应录》上一些是对极乐净土胜境的描述,那些境界是可信的吗?

  答:那些只可做为启信的参考,不能完全去崇拜甚至盼望那种境界。而且境界是各个人不同,一般来说,各人所看到的阿弥陀佛往往也是他所供奉的,可见每个人看到的阿弥陀佛各不一样,所以每一个人当下看到的净土也会不一样。我们要了解净土,应依据《无量寿经》以及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真的了解净土,是必须到极乐世界之后,除此之外,一般所描述的都不能尽信,信要信圣言量。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既然不能尽信,为什么我要写,也编辑出书呢?那是为了在某一方面启发我们,让我们对有阿弥陀佛的救度,有极乐世界的归宿,念佛必定往生,念佛能得现当二益有信心。不过,最后还是要回到信受弥陀的救度,那些内容只是某一种因缘性的而已。

  第66问:善恶业性本空,是虚假的、无常的,无关乎我们往生,念佛人是否不须特别重视行善止恶?

  答:我曾经提起在娑婆世界六道轮回中,讲善讲恶他本身是虚假的,这也必须进一步说明。也就是说,这样的说法是从佛的境界来看是这样,如果一个凡夫还没有证悟到佛的境界,还有善念、恶念,还没有破除见惑的话,对他来讲,一切的善恶所结的果报苦乐,点点滴滴都是真实的。如果有人因为听了我那样说就以为善恶都是虚假的,就不须要去恶行善甚至可以无恶不作尽情享乐,那就是天大的误解了。《永嘉证道歌》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所以就我们生死凡夫来讲,必须要去恶行善,才不会接受痛苦的果报。我之前那样讲,从弥陀的救度来看,我们众生生生世世旷劫以来所累积的恶业对弥陀的救度是没有障碍的,因为就弥陀来讲,我们的恶业都是虚假的,障碍不了他真实救度的功德。所以印光大师在《文钞》的有些地方就谈到「带业往生」,有的地方就谈到,所谓带业是在这里是带业,到极乐世界就无业可带。极乐世界是真实的境界,我们虚假的业到那里就好像黑暗遇到了光明,黑暗当下就消除了。所以有人疑惑,我们生生世世累积的十恶五逆的罪业到哪里去了?这些果报谁来偿还?其实「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到了那里,我们不了则了,当下佛性现前,证悟本具的空性,就是佛性、觉性、真如、一真法界。所以我们生生世世的业障是不成障碍的。

  第67问:在罪恶凡夫的心态中,并没有真实心,「宗风-俗谛」有提到「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这样的真实心应如何培养?

  答:我们这个法门都是忏悔惭愧自己的罪恶,知道自己卑微渺小、无能无力,一个人如果有「机法两种深信」,他的心就会柔软下来,如宗风所说「谦卑柔和」,同时领受弥陀的救度,就会「恩慈体贴」,因为弥陀就是恩慈体贴众生的。我们学佛大悲心,体会弥陀的大悲心,知恩报德,就会流露出「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这并不表示百分之百的不可能的,是自然就有那种向往之心,而一点一滴去做,就好像昙鸾大师所说的「不断烦恼,得涅槃分」。所以「俗谛」所讲的,也都是从「机法两种深信」开展出来的,虽然不是全部做得到,但就如同大海,大象所吸的水比较多,马所吸的水就比较少,鹿所吸的就更少,如果一只蚊子所吸的就少之又少,是随每个人的根机。

  第68问:「边土」和「报土」的受用有什么不一样?

  答:「胎宫、边地」是《无量寿经》所讲的,名词不一样,意义是一样的。也用「疑城」或「懈慢国」来说明,这是用其它经典的名相来作为我们这个法门的解释。疑城是在华严经里面所谈的,化土,还没有到究竟的地方,也叫「化城」。把疑心当作化城来讲,所以也叫疑城。疑城和边地、胎宫意义是一样的。懈慢也是同样的意思。

  我们这个法门讲精进和和懈慢和圣道门不一样,本愿称名就是精进,如果不是本愿称名,即使发菩提心修诸万行、功德,从早到晚,从晚到早很精进的在修行也算懈怠,这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从早到晚,从晚到早,如救头燃的急切,也算懈怠。所以我们这个法精进、懈怠衡量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因为精进的目的是为了快速累积广大的功德,广大的功德都在这一句弥陀名号,当下接受,当下拥有,非常快速。所以《无量寿经』说:「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所以能够「谦敬闻奉行」就是精进,如果对这个法怀疑不信再怎么样都是懈怠,为什么?因为他有憍慢之心。以憍慢之心来修诸功德,跟这个法门来比较是懈怠不是精进。

  善导大师于《观经四帖疏》〈定善义〉说:「带惑疑生华未发,合掌笼笼喻处胎,内受法乐无微苦,障尽须臾华自开」。「带惑」就是疑心,「喻处胎」是一种比喻。又说:「修因正念,不得杂疑。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宫胎;或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宫华开发,身相显然,法侣携于佛会。」这里谈到边界,也就是边地、胎宫,名词不同,意义相同。

  第69问:我有亲人中风多年,他们都很痛苦,我想向他们介绍净土宗,并祈求阿弥陀佛早日接引他们到极乐世界,这样可以吗?

  答:可以,希望他们早日离苦。同时要向病者开示,请他们心中不要执着,看清世间的真实相。

  第70问:平常忙的时候无法念佛,大多只能在闲暇时多念,这样往生会不会有问题?须要再祈求阿弥陀佛来接引吗?

  答:没有问题,不须要祈求。只管一直念佛,行勤一生专念。

  第71问:有时候会因为世俗的事烦心,念佛也会愈念愈烦,要如何?答:可以这样想,祖师说我是个罪恶生死凡夫,为什么我会这么烦躁?难道我是圣人,事情都是我对而别人错?难道一定要满我的意吗?自我反省后,会知道其实我也有错,这是我所造的业,是我该承受的,这样心情就会平复,自然就不会气忿烦恼。如果一个人认为我是对的,都是别人错,别人是故意害我的,同时不认为这是自己所造的业,这个人会一直不平、不满、生气、计较。

  学佛的人要了解,世上的苦乐祸福成败得失都是我们过去所造的业而呈现的,如果我们没有造业,今天我们就是皇帝,或是成仙、成佛了,不会在这凡间轮回。会在凡间轮回,都是过去世我们造了种种的业,只是我们忘记了,但是因果不昧,时间一到自然受报。所以佛陀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做者是」。善业多转生为人,恶业多堕落地狱,念阿弥陀佛靠佛力则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学佛的人要有「机」、「法」的深信,自然就较不会烦恼、计较。

  对于苦境,我们不要纯粹认为它是苦,苦是入道的缘,没有苦,我们很难想要解脱;因为有苦,才使我们寻求解脱之道,所以我们反而要感谢这个苦的因缘。遇到人事物的逆境时,应该换个角度来看,因为有苦才使我们得以警惕,对厌离娑婆世界的苦与欣慕净土的乐的心更深,所以应感谢苦。如果无法了解这一点,而是一味的埋怨苦,将会从这个苦进入另一个苦。

  第72问:我母亲在家里供奉地藏王菩萨,诵《地藏经》已多年,如果我想请她专念阿弥陀佛,应该怎么做?

  答:首先为令慈说明学佛修行,应先以出离三界六道之生死轮回,再倒驾慈航广度众生为目标。因生死不了,危险太大,轮回未出,难免堕落,唯恐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而欲当生了脱,一世成就,即是愿生极乐,专称弥陀之净土法门。

  再次以事理证明比较佛与菩萨的功德、能力之大小,诵经与念佛的胜劣与难易。事则念佛感应之事迹,理则念佛必生极乐、功德超胜诸佛菩萨及诸经诸教之经证与祖传,所谓「三藏十二部经,六字全收」等理。此之事理,《念佛感应录》(一)稍有显明,《念佛感应录》(三)不但事证充分,后面更有一百多条问答。

  第73问:看到感应事迹故事时,如何确定它的可信度?

  答:凡是能够判断真伪都必须要有判断力,判断力来自于丰富的经验跟知识,像我看到这一则就直接肯定,因为念佛有光是经典所讲的,也是历代以来的经验。《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中有一章就是专叙述念佛放光事迹的,所以我一看就能判断这是正确不是虚假的。但如果没有这些常识的人,就没有判断的标准了,所以能够判断的人,这个人要有这类的常识,甚至亲自有体验。像念佛光明的事迹,经典上多有记载,历代祖师也这么说,而我也曾经看过啊!

  念佛的人不只身上有光明,头上也都有阿弥陀佛。有几位类似能够感应的人都提起,某某人头上有佛,身上有很庄严的菩萨,好几位不约而同都这么讲,那就肯定念什么就会显现什么。所以《念佛感应录》第二集就有录入一位台湾法师处理被附身的事例,来附身的都是鬼魂,鬼魂本来就能够看得到,他们当下就说看人家念什么就显现什么。

  第74问:如果一个人很少念佛,但却自信绝对往生,这个自信会不会有问题?

  答:这就要问他自己,因为这不是从他的三业来判断。也就是说,是不是绝对往生,不是凭口说我绝对往生、行为表现我绝对往生、心中想我绝对往生而定,而是要看他的内心。

  他的内心相信乃至临终一念都能够往生,何况平生念念不舍;我是一个念念不舍的人,所以我决定往生,是靠这样来判断。要真有那个「念念不舍」,如果这个意念只存在大脑中,内心没有念念不舍,这样就不算。所以这个要问自己啊!所谓「乃至一念」,是指乃至临终一念,因为他没有第二念了,因为第二念已经走了(断气了),我们还有二念、三念、百念、千念……,一定会是专称这一句名号念念不舍。如果没有这样的话,是有问题的。

  第75问:请问习气要如何才能转变?

  答:习性的转变,也要看他的原本惯性的强弱,强的话就比较慢,弱的话就很快,有的人天生就很温和无诤的,有的人即使劝导他了也还是很刚强,所以要改变习性的话,第一,可从思惟「机法两种深信」的道理下手;第二,一个人如果念佛体会到清净心的话,那他的行事为人都以那个清净心来展现,遇到顺境、逆境都保持那个清净心。再者,可以从阅读修身养性的文章去自省,譬如孟子所讲的,人心就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从「仁、义、礼、智」去体会,也能够培养。还有,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差别在哪里?在于「存心」;君子跟小人的不同在哪里?也在于存心。君子的存心是什么?是「以仁存心、以敬存心」。像「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之语,还有《论语》中很多句子都很好,时常温习那些圣人的语言,不知不觉都会转化自己的习性。

  第76问:念佛如果能念到清净心,这样持续下去是不是可以不用等到往生,此世就可以断思惑、见惑,个性脾气也就改变了?

  答:没辨法!我所谓的清净心只是短时间的体会到,那还不是降伏见惑的,只是暂时的体会到而已。譬如我平时强调的「十念记数」法,能够有几次在十念记数当中没有杂念就已经很好了,那只是几十秒钟或者是一、两分钟而已,离所谓降伏见惑或者是断除思惑,还差天高地远,要达到那个境界太难了,我们凡夫没辨法,只要脾气不发就很难得了。

  第77问:在没有往生之前,是不是念佛也能达到「定」的境界?

  答:你说的就是进入所谓的「三昧」,那很少人达到。历史上达到的并不多,善导大师年轻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法然上人到近年老才达到,善导大师的弟子怀感大师也有达到,慧远大师他是一直到年老的时候才有短暂的达到,印光大师也有达到,此外净土宗的祖师达到的不多。要断见惑那更不可能,民初有一位董子明居士,他曾经念佛念到穿越墙壁,房门尚未打开,而人已经前往大殿后面念佛。这种情形类似进入三昧,但那只是一时相应,等他回复过来的时候,还是回复到凡夫的意识,没办法永恒这样,只是偶然的。所以我们这个法门不以入三昧为目标,也不以降伏见惑为目标,只是纯然的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而已,这样就可以了,不必高攀我们做不到的,因为我们毕竟是凡夫,既然是凡夫,那我们就以凡夫的身份来过凡夫念佛的生活,不要高攀那种会自苦自恼,最后还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境界。所以我们还是安于平平凡凡的根机。

  我今天和台中同修谈的,强调的就是平常、平凡、平淡,没有什么奇特的,然后很平实,就只是这样而已。所以不要高攀圣境,要死下心来,知道我们不可能达到所谓的「降伏见惑」,或者是得到长时间的「清净心」,不可能的!能够得到清净心也只是短时间而已。在念佛当中没有比较粗的妄想杂念就很好了,即使有杂念,因为专称这一句名号的缘故,所以都具足往生的身份,往生的身份是现在就确定下来了。就好像「太子堕地」,虽然他还不是国王,但肯定他一定会是国王,因为他的身份是太子。所以我们只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印光大师也说:「凡夫就以凡夫的身份来念佛,不要去学菩萨的行径。」并不是菩萨的行径不好,而是我们根本做不到,硬要学反而害了自己。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两个都不像,所以我们就像法然上人所说的,所谓净土法门就是「还愚痴」,然后靠弥陀的愿力往生极乐世界。不管有入三昧、没入三昧,有证果、没证果,都还是求生极乐,一旦往生极乐,都平等平等、一样一样。这并不是说入三昧不好,菩萨的行为不好,而是要确认我们就是这种根机,深信自己现在就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长时流转,而且以我们的力量根本没办法出离三界,所以只有老老实实、踏踏实实的以我们这种根机来专称弥陀名号,靠着弥陀的愿力就必定往生。

  第78问:圣道门有道次第,是不是念佛也有道次第?

  答:一般自力修行法门才会安立道次第。道次第就是有阶梯、有阶位,很明显,我们这个法门是超越的,不须经过这些阶梯;如果须要经过这一些阶梯的话,那就不必学净土了。净土法门没有阶梯、没有阶位,是直接超越,现在就肯定能够往生,而且已经超越小乘、中乘。讲阶位那是自力的、难行道的,属于圣道门;他力的净土法门属易行道,是不讲阶位的。所以我们学净土法门,首先要厘清什么是「圣道」?什么是「净土」?不然的话会变成四不像,把圣道法门的理论用来解释净土门,那就不是净土门的易行道了。圣道门有圣道门的体系理论,净土门有净土门的体系理论,是各不相同、各有范围的,如果把他们掺杂在一起,那到底是圣道?还是净土?这样就混乱了。

  第79问:念佛一定要三心具足才能够往生,可是我觉得那样困难度很高。

  答:那是因为你对「三心具足」的义理还不够了解。所谓「三就是一」,就像手握起来是一个,把它伸开来是五个(手指头),所谓「三心」就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但其实是一个心而已。至诚心或是至心,是表示我们愿生心的真,不是虚假的,譬如说你爱你的太太,「爱」是一个,「真的爱」就是两个,真的跟爱其实可以说是相同的。我们很深切的要愿生极乐世界,这个深切的心是真实的,那等于两个了,这两个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愿生,所以都不离开这个真实深切的愿生之心,所以你说这是一个还是三个呢?是困难还是容易呢?愿生极乐世界是容易的,为什么?因为六道生死轮回非常的恐怖、痛苦,要脱离六道生死轮回,就只有往生极乐净土这一个法门。只要愿生,称名念佛就能往生。

  人人都晓得有生必有死,人终有一死,死早晚都要来到,有生之年因为肉体还存在所以难免有烦恼,执着这执着那,但是内心深底,知道最后是要往生的,所以三心本身就是一心。因此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时,没有谈到什么至心信乐,他只有说「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他把三心解释为愿生极乐,本来三心就是一个愿生极乐世界的心。

  第80问:我会怀疑自己有没有愿生心,好像只是意识上愿意往生,由于工作的关系,只能晚上到佛堂念佛一小段时间,念佛时意识上所浮现的大都是工作情形。

  答:每一个人空闲的时间都不一样,如果真有愿生心,这和来佛堂念佛的时间长短是没有关系的。只要有愿生心,他就会将念佛融入工作、融入他的生活当中。所以愿生心是可以培养的,以前我以为我们出版的这一套净土丛书大家都看得很熟,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大部份的同修几乎都没有看(众笑)。这一年多来,每一个月开示就是两次而已,其实大家若有看这一套丛书的话,就能了解往生的重要性,也能够掌握信受、念佛必定往生。也因为这样,所以近期我又急忙出版了五本因果报应的书,就是希望让大家深刻了解因果的确实存在,而且很可怕,血淋淋的摆在眼前,来警惕我们并激发必定往生的心。但并不是发起往生的心就要现在往生,寿命没有到也不能往生,只要有往生的心,时间到了你就完全往生,现在是先录取。到极乐世界不是留学,是在那里接受佛果,这五本善恶因果报应的书,其中有几本是文言文,譬如《冥报记》、《见闻录》,《冥报记》是唐朝著作,年代较久;《见闻录》《现果随录》是清朝的著作,应该较容易看;《地狱见闻录》是白话文,同修看起来应该都没有问题才对。我们因为是贪瞋痴的凡夫,还会有执着、五欲,但这没关系,最怕的就是你没有愿生心,有愿生心的话,这一些都不会障碍,所以愿生心是比较重要的。「竹密不妨流水过,青山岂碍白云飞。」如果有愿生心他就会念佛,因为念佛很方便,时处诸缘都应念佛,也都无碍于念佛。

  第81问:学佛、念佛是否也须要一个好的环境?

  答:对!这就是宗风所写的,「亲近同门,切磋法义;若非同门,不亲不近,防退失故」。一个好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增上缘。「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草一定倒的,它之所以不倒,是因为它生长在麻中;所以在大染缸里面一定受染,我们团体就好像大冶洪炉,不管什么破铜烂铁进来都能成就。所以同修只要能依循、安心的在团体学习,都能够成就。

  第82问:怎样掌握善巧的念佛方式?

  答:如果有时间的话,尽量到书院来念佛;如果觉得在书院念佛不习惯,但是在家里可以自己用功的话就在家里。念佛是可以落实在士农工商中,随时随地的,没有限定非怎么样不可,这是从念佛的处所来讲。从心境上来讲,打坐念佛不必持念珠,方式以十念记数,十念记数不会有什么约束性,反而能让我们的心寂静,十念念完了就放掉,再从一开始,不要接下去二十、三十的数,这样会比较累。在工作当中,我们就散心念,不用记数,也不可能记数。走路也能够念,动动嘴巴,那个时候记数、不记数就看个人,所以并没有什么条件、约束或者非怎么样不可,只是就我们的根机来做运用而已,如果能体会这个道理,念佛本身是自由自在又活活泼泼的。不过这也因人而异,如果预计要经行半个钟头,不拿念珠也可以,可以十念记数,不管念佛数目,时间到了就去做该做的事;如果为了策励自己,虽然时间有限,但怕会懈怠,那就固定数目,固定一天两万、一万或几千,就可以藉由念珠来数,等于这条念珠也能够约束自己懈怠的心。

  第83问:如何掌握「十念记数」的方法?

  答:计数是为了让自己更寂静的一种方式,如果自己念佛寂静的话可以不用记数,记数如果记不起来的话,可以用三三四的方式,三句、三句、四句,原则上是听自己的声音来记数。

  (就是记数又听声音?)

  答:对!感觉自己的声音。虽然大家一起念,也会听到别人的声音,但主要的是听自己的声音,这个可以再体会。

  当然这都是一种方便性,在弥陀的救度里面没有这些条件。不过如果能够念得更寂静的话,就会有安详、会有喜悦的心,之后,不但性情会改变,而且也会欢喜念佛,念佛欢喜。

  还是勉励大家,不要高攀自己做不到的圣境,就是安份守己、安于平凡,我就是这样子的凡夫,我只能这样而已,就安于这样的身份,这就是安「愚」念佛。

  第84问:请问上人,以净土宗法门来讲,鼓不鼓励「大体捐赠」?在看到自己的肉体被割,会起瞋心吗?当时的神识是不是已经离开了身体?会不会因为这样而起瞋,而且因起瞋而堕入轮回?

  答:通常我们捐献大体必须是还没有完全断气之时,从医学上来讲,如果断气的话,器官好像就不能用了。这往往需要牺牲奉献的,要有菩萨道的精神,一种很深的菩提心,必须能够忍痛。如果因为痛而起反悔心,那就不好。所以,以净土门来讲,并不提倡这样,我们所关心的是,使这个人往生极乐世界之后,这个世间上就少一个杀生吃肉、造罪造业、自私自利的人。宇宙当中就多一位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救度众生的佛,那样的话,才是真正的大爱。所以如果对方忍力不够、悲心不足的话,是不随便这样尝试的。所以我们净土法门不管哪一个流派都不这样提倡。

  以这个行为意义来讲,有二个层面:一种只是纯粹世间上的行善而已,一种是真正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所以不是净土门,是修圣道门。圣道门的定义是,生生世世要在娑婆世界保持人身,遇到佛缘而学佛的,且生生世世当中都要广修六度万行,即使奉献了头目脑血的话,也应该甘之如饴,这个才是圣道门。所以修持圣道门要有圣人的根器,就像释迦牟尼佛为了成就佛道,生生世世以来,曾经割肉喂鹰、舍身喂虎;为了求佛法得半偈,也从雪山跳下来,牺牲给罗剎。所以头、目、脑、血,或是国王、家产、儿女的布施,都要能够做得到的,如果没有这种心,那圣道门是无份的,因为既然是要生生世世行六度万行,六度当中第一就是「布施」,布施有外布施、内布施。外布施比如金钱布施,或是佛法布施,内布施就是身体布施。所以一个修圣道门行菩萨道的人,以菩提心来讲,他最好还没有命终的时候,就先把器官割掉给别人,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谈不上行菩萨道。

  我们净土门就是已经觉悟到自己不是那一种根机、根器,所以只有老老实实地念这一句名号,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是我们这个净土门的菩提心,我们的菩提心不讲什么,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往生极乐世界则成佛也在里面,广度众生也在里面,将来要如何示现为众生奉献牺牲,行六度万行,在往生极乐世界里面都完全具足了。所以说,不怕不会说法度众,只怕不能成佛;不怕不能成佛,只怕不能往生,所以我们只要一心求得往生。

  第85问:请问上人,「净身」的意义是什么?

  答:净身是子孙们尽孝道的表现,在入殓、火化之前,把身体擦干净,让亡者没有一点臭味,甚至穿戴得很庄严,并擦一些香料,让他有香气。这是后人尽孝道的一种方式。如果依往生来讲,是跟身体的净秽无关的,所以一般从医院回来,如果护士已经净身过了,家属也不一定要净身,但是不净身或不穿得很庄严整齐,往往家属觉得是过意不去。总之,只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以恭敬心、孝心、朴实、庄重就可以了。

  第86问:念佛人平时念佛很好,临终的时候佛菩萨来接引,那临终的人的神识是马上就跟着阿弥陀佛走了呢?还是慢慢才离体?

  答:此事要从她本人往生心之恳切与否来论。念佛人临终时,弥陀必来迎接,冤不能障;所虑者若临终人有所执着,则自生障碍,若无执着,则如启户外出,立即顺利安然往生,毫无滞碍,回视以往,反觉脱然。所谓执着,即是爱恋或瞋恨某人,除此了无能碍。若因临终动乱起瞋,然瞋过则生,亦不至滞留;或因儿孙啼哭而致奄留则未可知,人心难测。总之,念佛人临终佛必来迎,此时得生与否,但看愿生之有无。

  第87问:弟子在念佛之余,想为我的亲属放生,希望他们早点病愈,这样可以吗?

  答:念佛是往生「正定业」,念佛具足「现当二益」,故凡事皆可以念佛求之。若念佛之余,欲放生求亲属早日病愈,但不作为往生资助,亦无不可。

  第88问:《佛说观无量寿经》有一段文说:「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这一段经文所谈的五个「念」,意义有什么不同吗?

  答:这一段经文当中提到五个念:(1)为说妙法,教令「念」佛;(2)彼人苦逼,不遑「念」佛;(3)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4)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5)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前面三个念,指「心念」,后面两个念,指「口称」六字洪名。

  这一段经文主要在说明「口称」胜于「心念」。

  比起口称佛号,心念弥陀是更加困难的。下品下生之人,临终时地狱之火现前,身心俱苦,毫无心力、时间再思惟观想弥陀,就如一般人平常痛苦时会喊爹、呼娘一样,此时若改用口称,只管大声地喊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容易多了。

  而其背后的道理是,名号本身即是弥陀、即是光明。只要口称佛号,现前的地狱,立刻消失,而且又消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如是至心」──指至诚恳切之心,而不是用头脑去思惟体会,也不是运心凝思。落入大海中的人,即使有一根木棒也想抓,何况生死关头。

  「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这里的「十念」有满数之意,意谓只要一直口称佛号,不管是念一声就断气,或念七声就断气都算,不一定要念到十声。

  「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八十亿劫之罪」就是「生死之罪」,「生死之罪」就是「八十亿劫之罪」。口称一声就断气,也是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七声就断气,也是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六道轮回立刻断除。

  因为这样殊胜,所以「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只有这一段经文,才能显示第十八愿「乃至十念」之意,才能显示弥陀真的是救度十方众生,才能显示弥陀第十八愿救度众生的彻底和容易。因此,解释到第十八愿一定会谈到这段经文。

  此段经文含「三摄」:

  1.以恶摄善──恶人都能得度,何况善人。

  2.以少摄多──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何况称念一辈子。

  3.以临终摄平生──临终方才称念佛号,也能往生,何况平生即知称念,念念不舍。

  第89问:依我对法门的了解,本宗是「信在行中」。善导大师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对于初学这个法门的人应如何掌握理趣与行持?如果为了策励自己而订功课,会不会不自觉地落入自力念佛?

  答:初学者最重要是亲近善知识,同时也要常与同门切磋法义,这样就能由初学而逐渐正确地、彻底地掌握法义。初学者要如何掌握「正定业之文」的内容?阿弥陀佛所要救度的对象是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包含圣、凡、善、恶,根机锐利、拙劣以及精进、懈怠的,这当中当然包括比较有时间以及比较没有时间的人,因此不可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或硬性规定。

  人的行为都离不开行、住、坐、卧,善导大师说「念念不舍」,是表示每一个人只要依个自的「根机」去念佛,不管行住坐卧多少时间,不问时节的久近,能够念就尽量念。只要知道一向专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他所有的行持就都会念佛,也都是念佛的心情;所有的时间,只要想到,就会念这一句名号。

  善导大师的「正定业之文」非常简明扼要,可是如果没有细细地、反复地思惟体会,往往只流于肤浅的接触而不得其义。有一句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正定业」这一段文,法然上人也是读了八遍才真正看出它的涵意。所以,另方面来说,「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如果没有传承的话,我们自己去看,或许也看不出来其真正的意涵,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譬如一个人将《大藏经》从头到尾看完一遍,这是非常难得的,因为这个人一定是能安于孤独、寂寞的,可是即使这样,假如不能了解经的宗旨,看经的效果也不一定会好,而且久了就淡忘了。反过来说,如果能掌握一本经论,而且一辈子专一深入那本经论,则更有成就。

  我们所一门深入的就是佛法当中的「净土门」、「他力门」,是当生成就、一世圆成,最简易、最殊胜的法门。如果将这一段「正定业之文」和最后「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一段对照,就会更清楚。

  了解这样的理趣之后,日常生活要如何行持呢?以出家人来说,本来就是舍弃红尘、舍弃社会上的任何工作,专心为修行而来,所以念佛的时间就比较多,除了以这个法门自行化他之外,就是称名念佛。称名念佛有专心的念以及散心的念,念佛有四种形式: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默念。我们是以金刚念为原则,因为金刚念比较能绵绵密密细水长流,当然随每个人不同的心境,要默念或出声念都可以,但基本上金刚念较能持久。

  以同修或一般人来说,除非退休,不然都有各自的家庭、工作、事业,在这当中,如果工作内容可以不动脑筋的就散心念,停下工作或下班回来,所有空档的时间就是他念佛的时间,这个时候就是专心念。当然我们都是凡夫而非圣人,会想看一下电视、听听音乐、看看报纸或其它的书,这也是人性之自然,可以划分、分配。

  一个人如果愿生心非常恳切,对世间渐渐看透而多少放下一些的话,他的嗜好就会渐渐转变,他的观念、生活,将会以念佛为最高的嗜好、享受、兴趣。不过,即使不能转变也没关系,因为每个人的根机各不一样,而阿弥陀佛都平等的救度,但总之是「念念不舍」这一句弥陀佛名。因为精进念佛的人再怎样的精进也是依靠弥陀的力量,不是依靠他精进的力量;比较懈怠的人,他也知道念一句是靠弥陀力量,念十句也是靠弥陀的力量。所以今天念的多,对弥陀救度的力量没有增加,今天念少了,弥陀救度的力量也没有减少。因此他心中是毫无任何不安的,不因为念佛精进而觉得往生比较可靠,而有喜悦,也不会因为念佛懈怠了,就怀疑往生不可靠而有所烦恼。

  第90问:上人曾谈到,如果愿生心强、对第十八愿有正确的了解,自然就会念念不舍。如果没办法念念不舍,是不是应在「机法两种深信」方面加强?

  答:其实「念念不舍」是很自然的,一个人如果有「机法两种深信」,就会毫不勉强、自自然然的流露,因为有嘴巴就能出声,有心就会起心动念,只是将他转为名号而已。

  学佛的基础是建立在信仰「因果业报」,如果「因果业报」的观念不深,就没有学佛的基础,因为他不会有出离三界六道轮回的观念,如果对「因果业报」不肯定、不深信,那他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而我们这个法门是在深信因果业报的同时,更进一步深信自己是永远在六道轮回的根机。当我们真的面对自己的贪瞋痴、起心动念、言语行为,一定会发现自己罪恶很深;之所以没有发现身、口、意是恶多善少,是因为没有时常自我反省,或者不知反省,也就是没有常以「法镜」来照自己。

  什么是「法镜」?譬如《无量寿经.下卷》的「三毒五恶」段,那就是法镜。常以法镜来照自己,我们罪恶的身心就会原形显露,晓得自己大部分是恶多善少,而认清自己是下劣的根机。我们学佛是要修正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行为,而不是要求、指责别人。所以真正的修行人,他只管自己,不管别人,只是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一直忏悔改进。

  《易经》有一段话是我们修身很好的法镜:「诿罪掠功,小人之事;掩罪夸功,众人之事;让美归功,君子之事;分怨共过,盛德之事。」一般人在发生事情的时候通常都会诿罪,甚至是掩罪,更不用说坦诚地将自己的过失发露出来。承认过失、反省改进是人应有的态度,更何况是修行人?修行人有过失,是应该在大众之前表露忏悔的,这样罪障才能消除,藉由在大众之前忏悔的力量才能使自己以后不再犯。因为业力有根,必须将根挖出来摊在阳光下,如果不从根挖出来晒太阳,只是枝叶晒太阳,日后根还是会再生长。所以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是重在忏悔自己的业障、发露自己的业障。

  可是就我所接触的大部分人,都是掩盖自己的过错,指责对方的过失。都是在「诿罪掠功」,即使没有「诿罪掠功」,也都是在「掩罪夸功」,把自己的过失尽量掩盖,一点点成就就会夸大,有一、二分说成三、四分,有三、四分说成八、九分。虽然说「掩罪夸功,众人之事」,我们都是学佛人,不可以只和众人一样,所以我们不应「掩罪夸功」,但是却做不到。

  我们要「让美归功」,可是也做不到,好不容易经过辛勤的努力,有一点点的成果,却要白白的将成就让给别人,让众人所赞叹是别人而不是自己,这个也做不到,所以不是君子。

  至于「分怨共过,盛德之事」就更难了。如果我们能够「分怨共过」,表示很有修养,而且我执很淡泊,不计较是非。本来一个修行人应该是「让美归功、分怨共过」,可是我们做不到,这就显示我们的根机之低劣,罪业之深、之多。

  还有另一句话:「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这二段话我自己非常喜欢,也曾引用在《书信集》当中,这两段话的内容是修行人应该效法的,但是也因为很喜欢,所以感到很惭愧,因为自己一点都做不到。

  在佛法中,对「道基」有非常明确具体的说明,就是「五戒」和「十善」。不管是圣道门或净土门,持五戒、修十善都是必须的,这是所有学道的基本;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体会苦、集、灭、道,进而证悟苦、集、灭、道。如果连五戒、十善都做不到的话,这个人根本不可能脱离三界六道轮回。

  五戒,第一就是不杀生,最根本的做法就是不食肉,还要时刻反省自己有没有打妄语?真不真诚?其它像邪YIN、偷盗,对我们来讲也经常在犯,因为那不是指行为,而是心念,我们的念头都常常在犯。

  五戒开展来就是十善,我们不但做不到十善,反而都是在犯十恶,因为反省到自己的根机根本做不到,所以净土法门才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我们这个法门是建立在五戒十善、因果报应之上,知道自己都是在犯五戒、违十善,永无出离之缘,才全身心投靠阿弥陀佛的救度,在阿弥陀佛的救度当中,惭愧的、感恩的过念佛的生活。

  另一种「道基」的标准是《观无量寿经》所讲的「三福」──世间福、戒福、行福。「世间福」是指世间的善事,有了世间的善事才能获得世间的福报。世间的善事,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戒福」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行福」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们的三业都是贪瞋痴、自私自利,不要说三福,我们连一福都做不到,如果体会这一点,也会深信自己的根机是一个无有出离之缘的人。

  佛法不只是哲学、理论,而是实践的法。一个真正想修行的人,必定是将佛法当作实践之学,并援引于生活当中对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行为,否则不可能了解自己的卑劣、渺小、罪恶之深。而如果没有「因果业报」的观念,即使学佛,也不会把佛法当作脱离生死轮回,甚至超凡入圣的重要方法,只是将佛法看作一种哲学思想而已。如果有「因果业报」的观念,佛法的每一字、每一句,在他看来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心血、骨肉;每一字、每一句都流露出释迦牟尼佛深切的悲悯之心;每一字、每一句都在提醒我们要脱出三界轮回,往解脱的境界前进。佛法的每一句在他看来都有血、有泪,而不只是一种哲学、学问而已。所以《净土三经》文文句句都是释迦牟尼佛的血泪,都是阿弥陀佛的骨肉。他不是白纸黑字,不是死的,是活灵灵、活泼泼,生命活跃的。

  第 91问:《观经四帖疏》的〈序文〉有一个图表,上面标明念佛有「显」和「隐」,「显」是万行随一,「隐」是非定非散真实的弘愿。请问上人「万行随一」是什么意思?另外,上人说念佛没有品位阶级,可是图表也有标出下三品是念佛,《念佛感应录》第三集的问答也有提到下品下生,请问这应如何统合?

  答:《观经四帖疏》〈编者序〉的这两种图表,左边一张有将《观经》的内容划分出来,《观经》的内容有「定善」和「散善」,散善的下面又分「三福九品」与「真实弘愿」。更明确的讲,《观经》在说什么呢?在说三个法门,第一是「定善」,也就是十三种定观的法门;第二是「散善」,也就是三福九品的法门;第三是「本愿念佛」的法门。

  念佛有显、有隐,「显」是指「散善」或「定善」;「隐」是指「非定非散」。为什说「显」是指「定善」跟「散善」呢?因为将这一句弥陀名号的功德当作是定善或散善的功德,与六度万行的功德相同,这叫「万行随一」。

  从《观经》的字面来看,念佛似乎和定善、散善是同等的,可是如果进一步从《观经》最后的宗旨来看,《观经》所讲的念佛功德是超越定、散,也就是超越三福九品的功德,所以说「非定非散」。

  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开宗明义就说《观经》有分「要门」和「弘愿」。「要门」是息虑凝心以及废恶修善,「息虑凝心」就是「定善」,「废恶修善」就是「散善」,把这两门的功德用来回向往生极乐,这称为「要门」。另一种是「弘愿」,「弘愿」是《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所讲的,意即靠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为念佛的增上缘。

  《无量寿经》.下卷所讲的三辈,是强调虽然三辈根机各不相同,可是都要完全依靠弥陀名号的功德才能到极乐世界,并且平等的得到一生补处的果位。如果上辈依靠上辈的智慧根机,中辈、下辈也都各依靠他们的根机,不放下自己的执着而完完全全依靠弥陀名号功德的话,到了极乐世界当然就会有品位阶级的不同。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三辈、说九品,目的是要显示根机虽然有三辈九品,可是统统要依靠阿弥陀佛,统统要回归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样才能够超越三辈九品,不然就会落入三辈九品的范畴里面,也就是《无量寿经》所说的「胞胎」,五百岁不能花开见佛闻法。他们已经超凡入圣,离开三界六道轮回,只是因为因地的时候杂修杂行,对弥陀的救度有怀疑,所以到极乐世界,才被疑惑所盖住。如果当下深自悔责,当下就能够见佛闻法。经典上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们的心非常的微妙,也非常的有力量,起什么样的心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果报。

  这两张图表可以说后后胜于前前,怎么说呢?后面说的隐──「非定非散」的真实弘愿念佛,这个念佛的本身就已经包涵了十三种定观以及三福九品的功德,不但是超越万行,而且是圆满具足万行。所以这个法门是殊胜微妙、绝待圆融、超情离见。是超越性,没有品位、阶级、高低、上下的对待,是圆满具足的,这样的法门、境界是超越我们凡夫学佛者的智慧和想象的。

  我们如果将佛法当镜子来反照自己,就知道自己几乎没有解脱的希望,而且地狱之火已经燃烧到脚底了。除非没有善恶报应、六道轮回,否则以善恶报应、六道轮回的镜子照自己,自己是地狱之业,将来一定堕落地狱。一个人再怎样的有学问、名位、财产、权势,到死的时候一点都用不上,那时只有孤独、无伴、恐惧、黑暗、无助、无力,只有孤零零的去面对阎罗王的审判。所以在《念佛感应录》第一集的〈序文〉有一句话说「鬼卒带走之路,流泪独行;阎王呵责之庭,屈膝孤悲」(出于《大藏经》第八十四册《往生讲式》)就形容的非常好。「流泪独行」,流泪、悲伤、无奈的、不得不跟着鬼卒走,再怎么恩爱的人也无法陪伴在身边,再怎么权威的人也不能让自己依靠,到了阎罗王面前,不管以前如何的有权有势,这个时候双手空空的跪在面前无所抵赖。所以《无量寿经》说,一个人临终的心境是「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人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呢?就是「悔惧交至」,最终命运也是「悔惧交至」。如果没有这个法门是无法大安心,始终都是恐惧的。

  第92问:上人曾说,真正的愿生就会终身都愿生,如果没办法终身愿生,就表示他至心信乐的心是不稳定的。可是法然上人也说,弥陀名号具足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不管信与不信,有没有疑心,只要一直称名就会具足信心。这样似乎有矛盾,这两点应该怎么统合?

  答:不论信或不信,但称必生,信就在里面了。只要他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名号,就必定往生。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只要你照这个方法去做,就达到那样的目的,因为方法正确,就必定到达目的。

  第十八愿所讲的是,你要真正的相信愿生称名就必定往生,你要真正的愿生极乐,你要真正的专称弥陀名号,所以才说要「至心信乐」,要「至心欲生我国」,要「至心乃至十念」,所以至心是出自于内心,真正从内心产生的。我打从内心真正的相信有弥陀,而且相信弥陀是要救度我的,我真正的相信有极乐,极乐是我的归宿,而我也真的愿生极乐,这种相信就是真正的相信,就不会半途而废。除此之外,也是真正的专念弥陀名号,除了专念弥陀名号之外,完全没有杂修杂行,即使有做其它的善事功德,也不会想以这个来作为往生的资助。

  因为第十八愿是弥陀所发的愿,所以必须要将信、愿、行都完整的交待,而对我们凡夫的领解来说,则方法巧妙各有不同。譬如日本一遍上人说,不论净秽、善恶、信疑,称念就必定往生,就是他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但是同样是在启发我们的信心。所以祖师的阐释、法语,目的都是要启发我们对「称念必生」的信心,只是角度不一样而已。

  当我们无法掌握信的内涵,推想东推想西、做方方面面的考虑、甚至思惟高深玄妙的道理时,祖师们就说,不管你信不信,称念都必定往生。这样当下就能启发信心而使人安心。

  弥陀要救度谁?是要救度愿生称名的人。当领受这个道理时,岂不是信就在里面了?所以,信不是在信的本身,信也不是我们自己产生或去哪里寻找,「称名必生」本身就是信。所以善导大师「四十八字愿成释」最后两句就是「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可说是杲日丽天,朗照宇宙。

  第十八愿所说的「至心信乐」,意思是「真正的相信」,信什么呢?信下面所讲的:「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弥陀现在既然已取正觉,那凡是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的人都必定往生,这个道理是很明确的,我们要这样的相信。

  第93问:一个初学的人,如果他没有办法听的当下就百分之百的信,是不是先以信顺的态度来称念名号?

  答:对!就是先接受。

  虽然善知识所传的教理我们还有疑惑,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可是如果能先接受,再一步一步的去理解,这样也可以。因为每个人的根机不同,除非宿世熏习深厚,这辈子才能一听就信受,否则总会有疑问的地方。那怎么办呢?就先接受,再逐步的去理解,这样的话,真正理解到哪里,信就到哪里了。「理明信深」就是这个意思。

  法要入心,也是随个人根机不同,但总离不开多闻熏习;经常多闻熏习自然就能渐渐深入阿赖耶识。

  佛教很强调「多闻熏习」,儒家也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家一次会的,我们就一百次,人家十次就会的,我们就一千次。一次再一次,多次的、不断的、长久的去熏习,终有一天就会彻入、通达。

  我们出版的这一套书都有把这个法门最根本的经典、最有权威的祖师传承、最重要的法语都清楚明白的列出来,只要大家用心阅读,应该是可以让人确信的;如果还不能百分之百的确信,就将这些佛说祖语背诵起来,多多吟咏思惟,这样终会彻入的。

  第94问:《感应录》有鹦鹉念佛往生的故事,牠是不是也有至心信乐之心呢?

  答:鹦鹉念佛往生是「事证」,证明「理」──「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之理。也证明我们这个法门是绝对他力、完全他力。这只鹦鹉有什么智慧?有什么修行功德?牠只会学人之语,而且惯性的称念这一句弥陀名号,死了也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名号的力量,自自然然的引导牠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众生称念名号就自然能够往生,不须加以造作、勉强,不必假藉其它功能方法的。

  至于人,因为有种种的分别、计量、筹划,所以第十八愿才说你要相信、要愿生我国。如果不这样讲,有的人不晓得要愿生极乐,只想到念佛有很大的功德,下辈子要生而为人,或要如何、如何……,因为人有这些分别、选择、好恶取舍,所以就要引导他愿生极乐,告诉他称念就必定往生。对畜牲来讲,牠们没有那些分别、取舍,牠如果能惯性的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就像《无量寿经》所讲的:「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名号功能自然牵引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愿力自然」。

  宇宙中有三种自然:第一是「业力自然」,我们众生即使不勉强,也是随着他的重业运作,临终时就随着重业而投胎转世。譬如在生时杀了一个人,或者做了一件大善事,即使临终时不再杀人、不再做善事,可是在他一生当中,如果那一个业(善业或恶业)最大,杀人的就堕落地狱,善业的就上生天堂或出生为人享受五福的福报,这就是业力的自然。第二是「虚空自然」,日出日落,春夏秋冬,都是很自然的,不会出错,也不用勉强。第三是「愿力自然」,愿力自然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第十八愿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现在既已成正觉,所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这就是第十八愿自自然然的一种力量。

  自然,就是天性,不必勉强、造作的,所以我们念佛必定往生。对我们来讲,本来就是愿生极乐的,只是找不到方法,现在知道只要称念就必定往生,带给我们莫大的希望、莫大的安心、莫大的法喜!如果要持守五戒才能往生,或入定才能往生,或明心见性开发智慧才能够往生,这样我们永远绝望。

  所以,对人来讲,必须先劝勉、引导他厌秽欣净;对畜牲来讲,虽然牠没有智慧,不过牠也没贪瞋的取舍,所以只要能让他惯性的念这一句弥陀名号,牠就会随着弥陀名号的功能,以绝对的他力、完全的他力而往生极乐世界。

  除了鹦鹉的事证之外,另外还一个事证,古时候在斯里兰卡附近的一个小岛,有很多人捕鱼,只要他们念阿弥陀佛,捕的鱼就愈多,鱼肉就愈好吃,所以他们就惯性的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结果死后自然往生弥陀净土。他们也不晓得有善恶报应、三世轮回,也没有想将来要怎样,也谈不上信,也谈不上愿;只是贪捕鱼多、味道美,但也因此就自然地随这句弥陀名号的功能而往生净土。就好像从南部开车上高速公路,只要方向正确的往这一条路前进,时间一到就会到台北。如果有所选择,想在中部转一下方向,一转方向,有可能就会开到其它的道路上去了。因为不同的方向,就会到达不同的目的地。

  第95问:有人质疑:「虽然第十八愿是本愿,可是第十九愿也有提到诸行往生,第十九愿也是本愿」。要如何解说呢?

  答:本愿有两种,一种是「因本之义」,一种是「根本之义」。

  就「因本」来讲,四十八愿每一愿都是本愿;现在我们讲的是「根本之义」,四十八愿当中,如果寻求哪一愿是根本?只有「第十八愿」。无论《无量寿经》或是祖师的传承都可以确定是这样。譬如龙树菩萨《易行品》所谈的本愿内涵,或是天亲菩萨《往生论》所讲的本愿,或是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所讲的本愿,或是善导大师《观经疏》以及《四部五卷》所讲的本愿,都是指第十八愿,而不是其它的愿。因此,我们只要谈本愿,就是指第十八愿。

  一般人之所以会误解,是因为他们不是专研这个教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无量寿经》里面有一段文:「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这里就有谈到「本愿」两个字。同时又说「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这一段的意思是在讲四十八愿中的哪一愿呢?当然是指第十八愿,而不是第十九愿。「成就文」、「流通文」也都是在讲第十八愿。可是如果对方的理解还没有到达一个程度就无法了解,当他到达那个程度时,只要善知识稍微一点拨,立刻就通了。

  第96问:(1)《观经》有谈到下品下生是往生到胞胎,除了下品下生之外,其它的品位往生是不是也在净土?(2)《无量寿经》说往生净土后是「咸同一类」,可是如果往生到胎胞,境界应是不同的。这两段文要如何理解统贯?

  答:极乐世界只有一土,就是报土。九品往生是在胞胎里面,胞胎是在哪里呢?也是在报土。胞胎是什么情况呢?就是还不能花开见佛、闻法、供养诸佛,是这样的差别。如果花开的话,他就能够自由的见佛、闻法、供养诸佛。花开的时间要多久呢?《无量寿经》说「五百岁」,有一个数目;《观经》说上品中生是一夜,上品下生是一日夜,中品中生是七天,中品下生也是七天,下品上生是七七天,总之,就是一层一层各有不同的时间。两者虽然说法不同,不过意义是一样的。可是这个时间性却也不是固定的,只要他忏悔自己的不信佛智,莲花立刻就开了。

  另外,虽然念佛在下品生说明是为了显示念佛的功德,那五逆罪人念佛真的是在下品下生吗?不是的,他是超越九品的。所以法然上人在〈十二问答〉(《法然上人全集》第576页)说:「问:极乐有九品之差别,阿弥陀佛所立乎?答:极乐九品非弥陀本愿,四十八愿中所无;此是释尊之巧言也。若言善人恶人同生一处,恶业之辈易起慢心,故显示品位,而言善人升上品,恶人降下品。应速往生,以见其实。」这一篇大家也可以参考。了解这个道理之后,就应该常怀惭愧,仰谢佛恩的念佛,而不应该起骄慢之心。

  我们都以为自己不是一个下品下生的人,其实我们内心都有十恶五逆的种子在蠢蠢欲动,只是没有那个环境而已,只要有那个环境,我们都会造五逆十恶的。所以善导大师要我们以「法」来照自己,才能原形毕露,看清自己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必须要老老实实的依靠弥陀的救度,专念弥陀的名号,才能获得摄取不舍、往生决定、平生业成的身份。所以这一个法门,给我们大安心、大满足,让我们一生当中,像善导大师所讲的,常怀惭愧而仰谢佛恩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第97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是否还要再修行?是不是有一个修行的次第?

  答:到那里是无修而修,修而无修,是自自然然证悟的境界,因为那里是涅槃的境界,所以善导大师说「极乐无为涅槃界」。极乐报土没有所谓修不修的次第问题。

  在娑婆世界,如果依自己的力量修行,必须要先降伏见惑,然后断除思惑,之后再破除尘沙惑、断除一品无明,一直到四十一品无明统统断了,才能由等觉进入妙觉,可是极乐世界不需要这样,所以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就用「速」来形容。在娑婆世界,「速」是指一寸一寸逐渐生长,可是有一种「速」是一天就生长百尺,昙鸾大师用这种来譬喻极乐世界。

  比如古代,如果你告诉别人搭一种器具(电梯)几秒钟就可以到一○一大楼的高度,人家一定不会相信,他们相信的方式就是用跑的,或是健步如飞的概念,可是在现代这样的观念大家就会相信,因为看得到。

  极乐世界不是像娑婆世界这样的,大家都以在娑婆能想象的在想象极乐世界,这都是错误的。以凡夫的见解来想象极乐世界,就是以可思议的来想象不可思议的。经典上讲的非常清楚,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是「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现在我们都是用可思议的去想象不可思议的,是完全错误的。

  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百千陀罗尼当下现前,当然释迦牟尼佛是经过了六年苦行,而且在这之前是从兜率陀天下来,已经是经过了三大阿僧祇劫。相同的,在这之前,阿弥陀佛已经为我们五劫思惟,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虽然我们凡夫没有积植任何的功德,可是阿弥陀佛有啊!所以才说「他力」。

  第98问:上人曾说九品互通,甚至是无量品,唯有本愿法门是唯一的解脱之道。那为什么释迦尼佛或其它诸佛菩萨还要说八万四千法门呢?

  答:说九品互通而有无量品,是就自力法门来讲的。如果都依靠弥陀的救度,无量品就只有一品,无量机就只有一个根机──就是无有出离之缘的根机。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一开始不讲这个法门?是因为观机逗教,引导种种根机。如果一开始就讲这个法门,恐怕大家难以接受,所以就先调熟种种的根机,等根机成熟了再讲这个法门。就像《观经》一样,一开始不讲这个法门,先讲十三种定观、三福九品,最后才讲这个法门。

  纯粹讲这个法门的是《阿弥陀经》。就三经来讲,《阿弥陀经》可以说是一部结论的经。《阿弥陀经》不讲三福九品、不讲十三定观、不讲三学六度万行,只讲执持名号,只讲十八愿的「三心」和「称名」而已。

  第99问:修诸行回向往生就一定是是疑惑佛智吗?

  答:这互有因果,由果可知因。如果不疑惑佛智怎么会回向诸行呢?就因为他不信受、不了解弥陀本愿的救度,以致修诸行来回向。《无量寿经》「胎化段」言:「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也就是说,对阿弥陀佛的佛智不信,但是他还是相信有因果报应而修种种的功德来回向往生的,这样的话就在他的花苞当中。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佛教问答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