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你还没有见到真相,只是听人家说说而已,不可以马上讲出去。所了解的道理还不清楚,就不可发表自己的看法,避免误导别人,甚至于把圣贤学问讲错了,就可能误人一生的智慧。而“见未真”就说,“知未的”就讲,这个人的存心是什么?逞能,就是希望别人看到他说“你怎么这么厉害”,自己觉得洋洋得意,其实这个存心是不善的。有一次,有朋友来找我,他就提到:“我听某个人谈到你的事情,但是我觉得不大可能,所以我亲自来问你。”我也很客气,就把实际情况讲给他听,所以这位朋友后来跟我的关系很好,也一起推广中华文化。他处理谗言非常理智,他没有轻传而是当面来求证。
曾参的母亲有一次听到人家说:“曾子杀人了!”第一次听到的时候不相信,听到第三次,心里就动摇了。所以,我们对人要真正认识,交情才会深,了解朋友做人做事的分寸、原则,自然不会因为别人的谗言,而误会好朋友或好的同参道友。
纵使听到他人对我们有所批评,我们也应该先反躬自省。纵使他说的真实性只有十分之一或是百分之一,我们也应该反省这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我们不要受影响,也无需动怒,因为他在帮我们消业障。当对方在讲谗言时,事实上他的内心也很空虚、痛苦。所以,我们念念也要把功德回向给他,这样无形中就可以把这段怨结慢慢化解。假如他讲你的谗言,你马上响应他,还要去解释,可能就会愈来愈复杂。所以,要忍得下来,谗言就像“举火焚空,终将自息”。你不去辩驳,等事情过后,反而会赢得大家对你的尊敬。百丈禅师说,“是非人我以不辩为解脱”,不用去辩解,所谓日久见人心。
纵使我们听到的是事实,但这个话会影响朋友一生的名誉,我们能不能传出去?不应该传,我们应该私下劝导他。假如这些谗言不是事实,我们就去安慰、鼓励他,“没关系,消业障”。“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从这句话我们也能了解,人对于不好的言语,好像一听就很容易受影响,所以耳根很轻。我们应该慢慢提升对言语的判断能力,带动“隐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多谈他人的好处,少谈他人的缺点。如果常常都是负面的事例太多,会造成人心不安。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