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土法门法师:英国祭祖大典开示


 2016/6/25    下载DOC文档    

  从祭祖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老法师「二零一六年英国护世息灾祭祖大典暨三时系念法会」谈话(2016-06-24)

  尊敬的主法和尚、各位法师、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大德:大家好!

  今天是二零一六年六月二十四日,由威尔士三一圣戴维大学和中华华藏净宗学会联合举办祭祖大典暨三时系念法会,这不仅在英国是第一次,在整个欧洲应该都算是第一次。前来参加的,有全球各地的华人,还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大家一起共襄盛举,这真是稀有难逢的因缘,也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这次的祭祖,不但供奉中国古代三皇五帝、古圣先贤及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的牌位,而且供奉世界各国各族的祖先牌位。因为全球是一家,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所以对于各国各族的祖先,我们都平等的尊敬与祭祀,以感念他们对子孙后代的恩德。

  前言:祭祖法会的缘起

  说起这次祭祖法会的缘起,必须回溯到去年五月,那时候,我听说英国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在学习中文,很佩服英国政府与人民的高瞻远瞩。所以五月底,参加完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多元宗教和平论坛之后,六月初我就过来访问英国。希望告诉大家,中文里面真正的宝是在于汉字文言文,中国古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理念、方法、经验和成效都完整的保存在《四库全书》里头,只要学会汉字文言文,就能尽情的汲取这些无价的智慧宝藏,为现代人所用。

  就在去年那次访问英国期间,我结识了威尔士三一圣戴维大学的休斯校长,关于如何推广汉学教育,我们畅谈了三个小时,彼此理念一致。去年八月,休斯校长与两位同仁一起到香港访问,参加了我们香港中元祭祖法会,都觉得很欢喜,所以邀请我们到大学里办一场祭祖活动,我们答应了。然后我们就考虑到,既然要到英国来办祭祖,何不多办几场?而且要办大一点的,让全欧洲各地的华人和各国的友人都能来参加。这就是这次祭祖的缘起。

  英国是一个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近代出了好几位伟大的汉学家、哲学家,例如伯特兰·罗素、汤恩比、李约瑟这些人,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都有深入的研究与高度的评价。汤恩比博士甚至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这是高度推举和肯定中华文化儒释道的教育,必能帮助人类维系社会的和谐安定与繁荣发展。

  祭祖的重大意义

  祭祖是东方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的是表达对祖先的追思与感恩,似乎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做法。在香港,我们每年举行三次大型的祭祖活动,分别在清明、中元、冬至这三个节日,目的是提倡孝道,缅怀老祖宗、古圣先贤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继承。《论语》上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认真办理丧事,深切怀念先祖,社会风气就会归于淳厚。这是肯定了祭祖对社会安定和谐的正面作用。希望这次祭祖活动能够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人类和谐与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中国古人教导我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意思是,老人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经验与智慧,听老人的话没有害处;如果不听,往往就会在眼前的事情上吃亏。谁是「老人」?老祖宗是老人,孔孟是老人,孔孟上面还有伏羲、神农等等。传说伏羲到神农是五百年,神农到黄帝也是五百年,那时候还没有文字记载。黄帝开始造文字就有记载了,有姓氏可考,黄帝到现在四千五百年,这是可以相信的。那么这五千五百年之前还有没有?当然有;如果没有,我们从哪来的?所以要向上追溯,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起源,那就非常早了。即使从炎黄世冑开始算起,所有姓氏应该都是一家人,由于互相通婚,因此其他的族姓统统都有亲属的关系,所以真的是一家人。

  中国人心量大,开口都喜欢讲天下,我们在经典当中看到,老祖宗都是胸怀天下,他不只是要造福中国人,还要造福天下人。中国人爱家,对家族的观念很重;爱族,就是爱宗族,「宗」是同姓的,遇到同姓的人都有亲切感;另外还有同乡,所以同族、同乡,这些都是基本的团结力量。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因为接受祖宗的教诲,从小就潜移默化。现在我们更进一步强调大家都是地球人,在地球上生长的都是一家人,所以起心动念,我们要为全球一切众生的福祉着想,这个心量就更大了。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简单讲就是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展开来就是四科(四个科目),也就是五伦,四科第一是五伦: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和、平。再展开就是三教九流,尤其是儒、释、道这三教,儒家的代表是四书;佛家的代表是《华严经》,而《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道家的代表是《老子道德经》。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论语》一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包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习」就是笃行。学了之后要不断的在生活当中落实,就会非常喜悦,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不亦悦乎」也就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人一生当中,求功名富贵不一定求得到,必须命里有才行,如果命里没有就求不到。但是求这个,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一定求得到的,因为这是自性里头本来就有的,人人都可以求得,人人都可以成贤、成圣、成佛,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求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落实在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学佛跟学儒的道理是相通的。为什么要学佛?你看每部佛经,最后都有「皆大欢喜,作礼而去」,学佛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大欢喜。作礼而去,去干什么?就是去落实,就能得到大欢喜,真正的法喜充满。

  中国传统文化总纲——十二个德目

  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于伦理,伦理是讲人与人的关系,从「父子有亲」开始讲起,其科目分五类。「父子有亲」,亲爱,无条件的亲爱、真诚的亲爱,是父子。「夫妇有别」,别是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生理有不同的任务,夫主外,维持家庭经济生活;妇对内,她最主要的是相夫教子,要把儿女教成圣人、教成贤人、教成君子,是她的任务。「君臣有义」,道义,领导与被领导,讲道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条叫「五伦」,人与人的关系不外乎这五种,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都具有父子、夫妇、君臣、长幼、朋友这五种关系,决定不能超越,绝无伦外之人,这五种关系是天然之道。「道」就是自然的,不是人为的,不是某个人制定的,这是宇宙自然运行的规律,就叫做道。既然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之后都不是孤立的,注定要与大众相处,那就要具足「德」,德是讲在这五伦关系当中应该怎样相处,应该如何遵循天然的轨迹。就五伦的起点「父子有亲」而言,父子关系是道,这个亲就是天然之德,是自自然然的亲爱,一切德行都是以这个亲爱为起点、为核心,这个概念非常重要。人与人相处,夫妇怎么相处,领导跟下属怎么相处,兄弟怎么相处,朋友怎么相处,这些都是属于德。如果我们能够顺着父子有亲的自然规律去相处,去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生活就会幸福美满;如果违背了这个自然规则,就一定会出麻烦,会有苦难。所以中国万古不变的教育教什么?就是教我们要明白这个道,而后顺着道而行其德。

  德的具体内容就是五常,「常」就是不可以变更的;后来五常就演变出八德,因此我们常常讲「伦常八德」。八德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来又有一个讲法,孝悌忠信、仁爱和平。这两种讲法合并起来就是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是德,十二个字是德。只要是人,就都要有这个德行,我们老祖宗千万年之前,就用这几个德目教导我们。德行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超越时间、空间。我在全世界,无论在哪里讲到这个道理,都会得到人们的欢喜赞叹。为什么?因为讲到他们心里去了,这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如果有人呼唤,他们就能省悟过来。这就是中国古文化所讲的伦常道德,是做人的基础。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处事待人接物不能违背这十二个字,要与它们相应,性德就显现。修德就是把跟伦理道德不相应的妄想习气放下,性德就现前。可见,中国老祖宗千万年教学的总纲领、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这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是要真的做到,你过的是天人的快乐生活;如果你能看破放下,过的是佛菩萨的生活,哪有不快乐、不自在的道理!

  孝

  孝是中华文化的根,像一棵大树一样,它是根。中国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孝是道德的根本,是自性的第一德。孝包含着自性的万德万能,所以一个人德行的启发一定从孝下手,尽孝就是自性性德的圆满流露。一个人如果没有孝行,做再多的善事都是假的,就像花瓶里插的花,插得很多、很美,但是没有根,几天就枯死了。所以孝最为重要。

  「孝」是会意字,在中国文字上,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子」字,两个字合成一个字,这是指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的。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明白这个道理,才了解为什么要祭祀祖先,为什么要慎终追远?因为祖先跟后代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的。推广而言,孝就是佛法里所说的「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宇宙一切万物和我们自身是一体,整个宇宙万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正如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如果我们看待一切众生,「事诸父,如事父」,遇到年龄跟父母差不多的人,都要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父母一样的恭敬孝顺;遇到年龄跟自己儿女差不多的孩子,都看作是自己的子女。到什么时候才知道真的是一体?到了明心见性,真相大白,才知道原来爱人就是爱自己。

  中国传统教育就起源于孝。譬如婴儿,他不会说话,没有人教他,他无条件爱父母、信任父母,父母也无条件的爱他。古圣先贤看到这种父子的亲爱是天下最宝贵的德行,就想到怎样才能使这种亲爱永恒保持不变,这就有了教育,这称为孝道,是一切人伦的根本,中国人的教育就是教孝。只要人对父母的爱心永恒不变,他就会爱兄弟、爱妻子、爱亲戚、爱邻里乡党、爱朋友,忠君爱国,乃至能够为众生而牺牲自己,全都是孝道教育的成就。

  悌

  敬是中华文化的本,本是一棵树的主干,所有枝干都从它而生。把孝落实在奉事兄长上就称之为「悌」,悌是要尊重、敬爱年龄比我大的兄长。兄弟和睦相处是悌道,延伸出来就是尊敬长辈,尊师重道,所以学生如何事奉老师也是悌,这是师道。孝道是根,师道是本,中国传统文化就建立在孝道和师道的基础上。

  在世间,人天福报,美满幸福,根在哪里?根在孝道和师道。孝道和师道是平等的,相辅相成,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翅,一个也不能少。孝是道,悌是德,合起来就是道德。孝养父母是孝,奉事师长是悌。所以圣人之道只是孝道和师道的开展而已。人人孝亲尊师,社会才会安定,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睦相处,乃至能够化解种种冲突,维护世界和平。

  忠

  「忠」是会意字,「心」上面有个「中」字。心不偏不邪,这就是忠的意思。凡事尽心竭力,对自己的国家、对自己的家庭都要忠心,不能有偏心、邪念。心一偏颇就会损己损人;心不偏颇就能大公无私,处处为别人着想。

  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都是忠的意思。忠是一心、是诚意、是正心,二心就不忠了,就有偏有邪。大乘佛法讲真诚,忠和诚的意思是一样,忠就是诚。曾国藩先生解释「诚」的意思,什么叫诚?「一念不生谓之诚」。一念不生就是忠,就是真心;稍有一点偏邪就迷了,迷了就是妄心。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要保持不迷、不偏、不邪,心地正大光明,这就是尽忠。

  我们学佛,总结佛陀的教诲,就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就是忠。对人、对事、对物,用的是忠诚心,就是安住中道,安住中道就是清净平等觉,就是圣贤佛菩萨。

  信

  信是讲信用,言而有信,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言而有信的人做事情负责任,说到做到,绝不欺骗别人,这样的人会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帮助。孔子说:「人无信不立」。老祖宗把信看成道德的最底限,一切法都是从信德成就的;如果没有信,就不可能有任何成就。

  佛经上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入道的根源,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都是从信心产生的,没有信心就生不出功德。你有多大的成就,就看你有多大的信心。

  今天世界上很多地方出现山崩地陷,这是什么原因?是因为丧失信心,是由怀疑造成的。怀疑对应在身体上是免疫系统破坏了,没有抵抗力,一切病菌都能造成感染。人对任何事情怀疑,抵抗力就没有了;如果信心坚固,就有抵抗力,什么细菌侵犯都不在乎,不会受到伤害。所以信心非常重要。

  我们对老祖宗、对古圣先贤、对佛菩萨要真正相信,不怀疑。把信心建立起来,相信人性本善,相信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的信心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真正有信心的人,就能得到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活得快乐,幸福自在。

  礼

  礼是约束身体行为的标准,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要合礼。佛门讲「不犯威仪」,这个威仪就是礼貌、礼节。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在过去的社会,如果不懂礼就无法立足,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称之为礼义之邦,人人都知礼守礼。守礼的人、持戒的人,人人都欢喜亲近。一个人要做到跟一切人接触时别人欢喜你、不讨厌你,你做人就成功了。所以礼节是我们必须修学的德目。

  礼是有节度的,礼是社会的秩序、规矩。人是社会行为的动物,如果没有规矩,社会就乱了,所以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弟子规》是家家共同遵守的一百一十三条规矩,每一家还有自己特有的规矩,都写在家谱里,整个家族共同遵守。今天的法律也包括在礼里面,所以礼的范围非常广大。人人能守规矩、守礼、守法,人人互相礼敬,大家就能和睦相处,化解冲突,达到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义

  义是循理,遵循正理,遵循大自然的规则。就是无论是为自己,或者为别人,思想言行都合情、合理、合法,不违背道理,这就是义,也就是所谓的天理良心。义是尽义务,为一切众生服务不求果报,不求报酬,不讲权利,这叫做义务,我们现在称为义工。义工就是不要报酬,是义务的为社会服务,为国家、为一切众生服务,这是道义的一种。

  如果团体所有人都能明白义理,能守住重义轻利的原则,能把父子有亲的这种爱表现在上级跟下级的关系当中,就会彼此互相怜爱、包容、关怀、照顾,互助合作、共存共荣。团体的每一个人尊重团体、爱团体,不毁谤、不伤害团体,这就是有道义的团体,这样的团体就能给世人做行义的好榜样。心里存义,做出道义、仁义、情义、恩义的形象来影响社会,广度众生,让众生回归道义,这就是现代能尽义务的圣贤君子。

  廉

  廉是廉洁,不贪污,不取非分之财,不占别人丝毫便宜。中国从汉代以来两千多年,帝王选拔官员就是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孝,第二个是廉。

  节俭是美德。日常生活当中守本分,一饮一啄不浪费,习惯清苦的生活,不追求奢侈,就能做到廉洁。要常常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在饥饿的边缘,他们没有食物、没有衣服,没有房子住。所以我们能喝一杯水、吃一碗饭,都要珍惜这个福分。同时要拓开心量,常常想到这些苦难众生,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们。

  物品要懂得节省,不随意丢弃,常念物力艰难,来之不易。不贪图享受,把多余的物资用来布施,照顾社会的苦难众生。自己身心清净,体力自然充沛,粗茶淡饭就足以维持身体健康。

  生活清苦,心里就没有贪瞋痴慢,没有病毒,没有自私自利,对外面的感染就有抵抗力。佛法在行不在说,一切要真实做到,做出好榜样给大家看。对于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毫不沾染。默默去做,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自自然然有收获。

  勉励自己终身都如此奉行,人家看到你廉洁,深受感动,就会回头,向你学习。这种感化能够产生很大的效应,端正社会腐败的风气。

  耻

  耻是知耻,有羞耻心、惭愧心。惭愧在中国道德来说,就是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问心无愧。「惭」是对自己而言,问问自己能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愧」是对外面舆论的批评而言,有所顾忌而不敢为非作歹。内不违背良心,外就不会遭受舆论的批评指责,这就是知耻。

  知耻是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要想想是否如法,反省这样做能否对得起父母、对得起祖宗、对得起自己的天良,能否不让别人批评我、指责我。耻就是如此,用内外的力量来约束自己。

  「知耻近乎勇。」人为什么能够勇猛精进,发愤图强?这个力量不外乎知耻,这是他精进的动力。佛家讲「勇猛精进」,儒家讲「日新又新」,谁能做得到?知耻的人能做到;能知耻,当然就能够发愤、精进向上。

  佛经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切诸如来,同共一法身。」如果还有一个众生没成佛,性德就还不圆满,这就是耻。如此,你就知道诸佛菩萨为什么要和法界众生感应道交。这使初发心学佛的人感恩心油然而生;知耻,惭愧心自然就生起来了。唯有真正懂得的人,才能依教修行,感激佛菩萨、感激老师、感激一切善友的恩德,所谓「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所以知耻是修行德目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条,能成就自己的道德仁义。

  仁爱

  「仁」是会意字,仁者二人,想到自己一定要想到别人,自他不二,以真诚的心、仁爱的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就不能叫别人做。爱人如爱自己,仁慈博爱,这叫仁。仁者爱人,爱人就是亲爱的扩大,扩大到「凡是人,皆须爱」。

  现在人很可怜,不知道爱自己,更不会爱人。不知道守住自己的本善,这是不自爱。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现在变成凡夫,造作罪业,这就是不自爱。自爱才会爱人,爱人从爱父母、妻子、儿女、家亲眷属开始,再慢慢扩大到爱一切人。在佛法说,不但爱人,还要爱树木花草、爱山河大地,要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对待万物。要像天地一样没有一丝毫私心,没有一丝毫分别、执着,平等的照顾一切众生,爱心遍法界遍虚空。

  人,懂得爱人就不会害人。今天的人起心动念损人利己,这是由于丧失了爱心。「仁者无敌」,仁爱之人大慈大悲,心里没有敌人,没有冤家对头。大家都推行仁爱,社会就会祥和,问题就能解决,一切冲突都化解了。

  和平

  中国人讲和平,就是要和睦相处、平等对待。我们也常讲「和平安乐」,和平就有安乐。要想得到心安,就必须要先心平,心平之后才能心安。我们现在心不平,怎样才能让它平?「平」上头有「和」,跟大众相处要能和气,心自然就平了。

  佛陀教导我们修「六和敬」,这是佛法戒律的根本。六和敬第一个是「见和同解」,就是建立共识,和就是从这个地方扎根。大家有共同的看法、共同的想法,在这一生当中有共同奋斗的目标、方向,这就是和的基础。第二「戒和同修」,就是守法、守规矩。规矩在中国,家规的集大成就是《弟子规》,这是各个不同族群家规里面共同的科目。第三个「身和同住」。大环境来说,大家同住在地球上;小环境来说,同住在一个城市、一个乡村,乃至同住在一个道场,大家要各自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影响别人,给大家一个好的修学、生活环境。第四个「口和无诤」,彼此没有争论。第五个「意和同悦」,每个人都欢欢喜喜,法喜充满。第六个「利和同均」,衣食住行,大家都是平等的。一个团体真正能做到六和敬,大家的心就平了,心平之后就得到安,安了之后就得到快乐、安乐,就真正得到佛法所说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结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世界和平

  总结上述所说,十二德目是中国人做人的标准,是老祖宗教给我们的,我们接受的是圣贤教育。「圣贤」是什么意思?用佛法来说,就是恢复性德的人,他们的言行思想完全是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是天性。所以,中国能够长治久安,能够带动人类的文化发展,完全是祖宗的德泽庇佑。

  中国古人教孩子,从小就教他这些正确的观念,他将来长大就是有伦理、有道德、有因果观念的人,他不会为非作歹,起心动念一定是为别人、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为全世界,真的是建大功、立大业。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慎重思考的,这是将社会从根救起。

  中国传统文化圣贤教育要是能够普及到全世界,我们今天世界上所有的问题全部都能解决,地球上这些灾难也完全没有了。为什么?因为大家有福了,「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能够带给人真正的福报,这个福报不是外来的,是自性本有的。

  希望全球,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够举行祭祖典礼,更希望祭祖活动能推广到全世界各个民族。我们想造福人群,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大力提倡伦理道德的圣贤教育,尤其是孝道的教育,这是第一功德。希望天下有识之士能够共同来提倡祭祀祖先,如果能够这样做,全世界人民共同过着真善美慧的幸福人生,确确实实可以实现。

  最后我衷心的祝福诸位身心安康,光寿无量!祝福英国国运昌隆,国泰民安!祝福世界安定和平,盛世大同!谢谢大家!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