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166集


 2016/6/8    下载DOC文档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三五七页:

  疏【八圣道者,亦名八正道。繇前择法,故入正道。谓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

  演【由前七支择法,乃断见惑,即入圣道。圣者,证也,故亦名正。八圣自体,即正见等,此之为用,为断修道诸烦恼故。】

  这个地方的解释,是一般对於八正道名词含义的说明,从注解里,我们晓得证的标准是断惑。在小乘法,断了见惑就证到圣道,证得初果。初果就是圣人,所以四果从须陀洹到阿罗汉都叫做圣人。经里常常讲三不退,这时候就得到「位不退」,它绝对不会退到凡夫的地位,从此以后,天上人间七次往来,一定证阿罗汉果。如果第七次到人间来,人间没有佛法怎么办?没有佛法,他成独觉、辟支佛,还是证果,绝对不要等到第八次,所以七次决定证果。这是小乘的八正道。

  大乘,我们这部经是圆顿大法。大乘圆教也讲断见惑,见惑断了,就证得初信位的菩萨,也是位不退。净宗常讲清净心,清净心有没有标准?有!最低的标准就是断见惑,再高一层的标准就是断思惑。见惑断了,就是事一心不乱。诸位要晓得,事一心不乱有浅有深,这是最浅的事一心。事一心最深位的,就等於小乘的阿罗汉,思惑也断尽。见思惑没有断,虽没有断,有能力把它伏住,也就是见思烦恼不起作用,还有没有?有!没断。但是他这一句佛号得力,佛号能把烦恼伏住,叫烦恼不起作用,这叫功夫成片。有这个能力,决定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如果得事一心不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方便有余土。所以方便有余土都是证果的人,最低限度也是证得初果。

  这是由前面择法,七菩提分是选择法门,无量无边的法门里面,你自己去选择,选定之后,用其余六支,帮助你修学成就。但是修学里头,一定要注重断烦恼,烦恼不断,不能算成就,这是诸位千万要记住的。我们修行,长时间的修学,而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就是我们把断惑疏忽了,尤其是现代人,现代人修学什么?因为教育普及,大家都念了几天书,都认识几个字,修行是修文字佛法!文字佛法修多了,不但没有好处,变成文字障。纵然你有成就,最大的成就是成为一个佛学家、佛学博士,如此而已。见思烦恼一品也没断,不但不能断,而且还增长,为什么?学问大了,眼睛长到头顶上,瞧不起人,贡高我慢,学佛学成这样,很可惜!我们看古大德的修学,人家著重是在断烦恼,是在断习气,要把烦恼习气除掉。经论懂得多少没有关系,甚至经论一窍不通,人家见思烦恼也断掉,证果成了圣人。

  我们讲席的同修,都听过倓虚老法师讲他同学的故事,谛闲老和尚的学生、徒弟,做苦工出身的,一个字不认识,一次经也没听过,生活太苦,苦的日子过不下去,找到谛闲法师,要跟他出家。谛闲法师只教他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他真老实、真听话。他一天到晚就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人家念了三年,站著往生的。预知时至,没有生病,站著走的,他的师父,谛闲老法师还不如他!谛闲老法师通宗通教,一代的祖师也不如他,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死了以后还在那里站了三天,等老和尚去替他办后事,这不简单。

  由此可知,经教搞多了,没好处!佛法的修学,是让心真正清净,一尘不染,是修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些经典做什么用处?经典是劝你相信的,因为你不相信,所以佛才苦口婆心,讲这些大道理。相信了,经就不要,那就是没有什么大的作用!经是帮助你起信,帮助你明理,断惑生信,它的作用是如此。何况自古以来,释迦牟尼佛那时开始教学,哪一个人向佛提出问题,请释迦牟尼佛开示,佛对他讲的那些话,以后记录下来成为经。经典怎么来的?这么来的,经典不是对一切人讲的,是专门对某个特定对象讲的。像医生开药方,他给你诊断之后,替你开药方,药方是替你开的,不是替他开的。这个常识我们有,你害病,医生给你开药方,我有病,决定不拿你那药方去吃药。佛的三藏经典就是当年的处方。唯有一帖处方,是一切众生可以通用的,就是阿弥陀佛这个处方,这没有特定对象,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是一切众生统统有效。这叫特别处方,古人讲「门余大道」,门是八万四千法门,门余是八万四千法门以外的一个特别法门,不是特定某一类对象的,它是普遍都有用处。

  八正道,每一宗里都有它的八正道,每个法门也有它的八正道。譬如念佛法门,对於八正道的解释,跟教下的解释就不一样,跟禅宗的解释也不一样,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莲池大师此地的解释是一般解释,不限於某一宗、某个法门,只解释这八个名词的含义。但是诸位要晓得,我们抉择某个法门,修学某个法门,这个解释就不相同。他这个解释多半用法相宗,法相宗是通途的讲法。

  钞【一、正见者,杂集云:若觉支时,所得真觉,以慧安立,谛理分明,无有错谬故。】

  《杂集论》是法相宗的论典。

  演【若修觉支,所得真觉。】

  觉支就是七觉支,七觉支最重要的是择法觉支,你选择这个法门是正确的,是真觉。

  演【以智安立。】

  你的心智就安住在这个法门上,这个意思是讲的专修,选定这个法门之后,专修。专修就是智慧,没有智慧,他不会专。有智慧,他才会专修,他知道所选择的没错,选择的很正确。怎么知道他正确?

  演【我所得者,与修多罗合耶?不与修多罗合耶?必令谛理分明,无有错谬。】

  选择正确的标准要依经,修多罗就是经典,跟经上所讲的理论、方法、境界都相同,这就相应,就没有错误。必令谛理分明,决定没错。这个见解就是正知正见。这个说法的确通一切法门、通一切宗派。再回头来看,如果我们修净土宗,正见怎么讲法?从最浅近,也是最要紧的一点来说,决定相信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有,相信阿弥陀佛也是真有,相信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愿愿真实、愿愿圆满。我们依照四十八愿,依照释迦牟尼佛的劝告,我们信愿念佛,将来决定往生,那你这个看法没错。怎么知道没错?净土三经、五经,所说的与修多罗合!这里面的道理、方法、境界(就是事相),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决定不错。何况我们眼前,看到许多的例子。

  倓虚老法师「念佛论」后面所讲的三个往生的例子。头一个,修无师是出家人。修无师没有出家之前,做苦力出身的,不认识字,以后出家,他什么也不会做,就念阿弥陀佛。倓老法师,这个人很了不起,中国东北的佛法,是他老人家兴起来的,东北有九个寺庙是他建的。他在长春建好极乐寺之后,想在那里开一次戒,请他的老师谛闲老和尚去做得戒和尚。修无师发心到戒坛去帮忙,没几天就要告假,他说:「我要走了。」那时候监院定西法师就很不高兴,责备他:「你这个人没有恒心,没有长远心,开戒也不过两个多月而已,既然发心帮忙就帮到底,为什么几天就要走?」他说:「我不是到别的地方,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个事情大了,因为倓老跟定西也都是修念佛法门,这一听说,这个很难得、不容易,就问他:你哪一天走?「不出十天」,说完他就出去。他要求老和尚替他准备一个房间,准备几百斤柴火,往生之后他这个身体火化。到了第二天,他又去找老和尚,他说:我等不及,我今天就要走。定西法师慌慌张张,赶紧在后面找一间空房子,给他临时搭一个铺,找几个人给他助念。没有生病,好好的。助念的人要求修无师: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要做个偈,留一首诗给我们做纪念。他说:我是老粗出身,没有念过书,偈也不会做,不过我有老实话留给大家。他那句话写得很清楚,「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大家给他念佛,不到一刻钟,他就走了。一刻钟是十五分钟!我们看到不生病,晓得什么时候走,站著走、坐著走的,这些活生生的样子在我们面前,我们再不相信,那就愚痴到极点。这些人距离我们都很近,倓虚老法师在香港圆寂的,香港东林念佛堂是定西法师建的,以后这两人都到香港,差不多活到九十多岁才往生。《影尘回忆录》是倓虚老法师的传记,他一生亲眼看到念佛往生,没有病,预知时至,自自在在走的,二十多个。在台湾也有不少,念佛走的,没有病走的,站著走、坐著走的,不止二十个,我们对这个事情真正相信,一点都没有怀疑,这就是念佛人的正见。

  钞【二、正思惟者,见此理时。】

  正思惟是根据正见来的,你见到这个道理。

  钞【无漏心相应,思惟筹量,为令增长入涅盘故。】

  思惟什么?思惟真理,这是通途的讲法。『无漏心』就是觉心,就是正心,就是清净心,念念与觉正净相应,这样才能趣向大涅盘。在净土法门,正思惟就是思惟阿弥陀佛无量的行愿,思惟阿弥陀佛接引一切众生的功德,思惟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大心,这些全在《无量寿经》、《弥陀经》里面,我们读诵经典就是正思惟。夏莲居老居士替我们编一部《净修捷要》,现在有不少人依照这个方法修行,里面总共三十二拜,每一拜里都有正思惟,而思惟的内容就是净土三经的要义,非常之好。这是净土宗的正思惟。

  钞【三、正语者,不惟心无邪思,以无漏智,摄口四业,住四善语故。】

  这一条非常重要。造业,在三业当中比较,口业造得最多最重。为什么口业会造得最多最重?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不知不觉,一天到晚都会犯,习气太深!真正修道人,不但心没有邪思,而且决定不犯口业,要摄四口业,住四善语。四善语就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就是十善业道的口四善业。可是这口四善业虽很重要,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颗善心,心善,语当然就善。但是在初学的时候,往往心善,语还不善,什么原因?习气。他并不是要打妄语,他是习气,确实他没有恶意,但是他这个习惯久了,自然就会流露出来。所以恶业易断,习气难除。断恶是在心地,在身口上常常还有这些习气,习气慢慢也要把它断除。

  念佛人的正语,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句话就是正语。除阿弥陀佛之外,非必要的言语都是邪语,都不叫正语。念念都念阿弥陀佛,那四种口业决定不会造,你跟别人往来说话,「阿弥陀佛」,人家问你什么?先「阿弥陀佛」,话讲完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我们开端的一句话,也是最后结束的一句话。阿弥陀佛开端,阿弥陀佛结束,这是念佛人的正语。要知道,这句阿弥陀功德不可思议,不深入大经,不知道!这句佛号,古人讲得好:「能念之心就是始觉,所念的佛号就是本觉。」念佛是始觉合本觉,那就是无漏智。

  钞【四、正业者,以无漏智,除身三种一切邪业,住清净身业故。】

  『正业』,业就是造作。正在造作的时候叫事,造作完之后那个结果就叫业。你造的事是好事,结果就是善业,你造的不是好事,你的结果就是恶业。有业就要受报,善业就善报,恶业则是恶报,善恶果报丝毫不爽。所以佛教给我们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算什么业?六道的三善道里没有阿弥陀佛,三恶道里也没有阿弥陀佛,我们造这个业,不在六道轮回,因为六道轮回没有这个业,这个业与西方极乐世界相应,所以念佛人造的业,佛门称作净业。你造的是西方净土的业,你造成了,当然果报就在西方净土,这个好!世间有很多好事善事,《无量寿经》说得好:「纵然供养恒河沙数佛菩萨、圣人,不如一念求正觉。」供养那么多佛菩萨,是修的善业。善业,将来果报在三善道,出不了三界。《无量寿经》讲的「坚勇求正觉」,就是念佛求生净土,永脱轮回,这才是真正的大善,第一大善。希望同修要觉悟,一切善法里头,念佛第一善,不再造其他的业。

  为了报佛恩,我们把这个功德利益、第一殊胜的法门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劝人普遍的来修学。虽然做,而不著相,不碍我的清净,如果做这些事情还著相,对於你自己的往生还是会有障碍。事情要不要做?要做,要认真去做,做而不著相。我自己二六时中是一句阿弥陀佛,这样做就与无漏智相应,「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事业的成败、利益的大小,是众生的福报,是个人的缘分,要是以本经所讲,是每个人的善根福德因缘不相同,所以我们用不著牵挂。你把这事情放在心里,牵挂著,我们的功夫就夹杂,佛号间断了。要认真的做,又不要牵挂,不要执著,一切随缘,任其自然,这个功德是分分圆满。

  『除身三种一切邪业』,身三种邪业就是杀盗YIN,不但这三种不能做,这三种恶业的念头都不可以生。你这三种业不做,身清净;念头不生,心就清净。当然最重要的是心清净,因为往生不是身往生,是心往生。身清净,心不清净,不管用。心清净,身不清净,管用,决定能往生。为什么?心清净,身一定清净;身心清净,世界就清净。确实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是身心。所以,恶业一定要断除。《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的三福,第一条就有「慈心不杀,修十善业」,除身杀盗YIN,这都在十善业里头。三福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基本的条件。

  钞【五、正命者,以无漏智,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故。】

  在过去,正命是专对出家人讲的,现在在家人也有分,在家人开佛堂的很多,说得不好听,开佛店的很多,开佛店就是邪命,不是正命。小注这五条写得很清楚,这是我们特别要提高警觉的,为什么?如果你犯了这一条,虽然是长斋念佛,甚至戒律精严,将来果报都在三途。为什么?样子很正,心邪,心不正。

  演【正命者,不惟身业清净,以无漏智,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食,令住正命故。】

  食就是你生活的方式。

  演【五种邪者,一、为利养诈现奇特相,属身业。】

  现在有不少装模作样,或者身上放光,或者离地三尺,很奇怪的样子。有神通不得了,目的何在?叫大家去供养他,搞这些把戏。你要问:「他身上是不是放光?是不是会离地三尺?」我告诉诸位,真的!这绝对不是假的。有一些邪术,它确实能做得到,邪术会有这些神通,高明的气功也可以做到,不是难事情。现在国内外很普遍,遇到出家人就问:你有没有神通?我在旧金山讲经,遇到一个大陆人,他在美国教气功,也用气功替人治病。我在那边讲经,他来听过几次,他在底下就跟那些同修说:这个法师功夫一流!高段。我下了台,「法师!某人说你有功夫,有武功。」我说:我是练功夫,我念阿弥陀佛。他看的是气色、看精神,从这地方看的。练这些功夫的人,大概对人身上的气(气也就是光),他的确是能看得出来,这不是骗人的。用这些,他的目的是求名闻利养,用这个手段是邪命。

  自古以来,许多高僧大德有没有神通?有。你看《大藏经》的「神僧传」,玄奘大师示现什么神通?他到印度去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一个老人,总有一、二百岁,在那里入定。这老人胡须好长,定功很深,鸟都在他身上做窝,你想想看他在那里坐了多久,动也不动。他用引罄在他耳朵旁边一敲,他就出定。出定之后,就告诉他:「我跟你有缘,我现在到印度去取经、去求学,你赶紧到中国投生,等我回来的时候,收你做徒弟,我们一同弘扬大乘佛法。」有神通而不露,玄奘大师在中国的确没有露,但是他在西域有这么一桩事情。绝不用这种方法来求名闻利养,不可以。尤其在末法时期,末法时期没有神通,搞什么?搞排场。上次他们找我到体育场去讲经,要搞什么好大的排场,我统统不要,那是唱戏搞龙套,的确没有意思,不要搞这场面,这都是示现奇特之相。黄念祖居士在《谷响集》讲得很好,末法时期我们重实质,不讲求形式,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去学佛,不要搞场面,不要搞热闹,为什么?末法时期,真正有善根的人不多,搞那么大的场面没用处,劳民伤财!一点意义都没有。有一个场合,扩音设备够了就行,有个板凳坐就可以,什么场面都不需要,有没有佛像都没有关系,都不重要,一定要讲求实际。

  演【二、为利养自说功德。】

  这就是自赞,虽然不毁他,自己赞叹,「我有多少功德?我有神通」,甚至还说他是什么佛菩萨再来,说了又不走。奇怪,自古以来是有人说的,说出之后他就走,这是真的,说了他又不走,这很奇怪,我没见过这个例子。像弥勒菩萨,示现布袋和尚的身分,是他自己说出来,说出之后就走,就坐化了,这是可以的。身分一暴露,绝对不会再住人间,这是真的。自己说什么菩萨再来的,还不走,这是邪命之一,这就不是正命,是为利养自说功德。

  演【三、占相吉凶。】

  给信徒算命看相,给他看风水,给他讲吉凶祸福,目的是在求名闻利养,这是第三种邪命。

  演【四、高声现威,令人畏敬。】

  说话声音很大,好像很有威德一样。

  演【此三属口业。】

  第二、第三、第四,这三条是口业。

  演【五、说得供养,以动人心,此属意业。】

  给信徒说「某人供养我多少,他又供养我多少」,意思就是该你了!我还曾经见过,现在末法时期,手段都出乎我们意料之外,说不动就用方法来表演,自己的信徒拿个红包,「师父,这二十万供养你」,「师父,我这两百万供养你」,师父收了,私下还给他。做给别人看的,叫那些人赶紧送供养,还有这一套。我还听说帮寺庙化缘四六分帐的,我现在寺庙要盖大殿,缘簿给你,你化一百万,你拿四十万,常住拿六十万,四十万算你跑腿的功劳。末法时期,奇奇怪怪的事情无奇不有。所以我们要相信佛的话,造这样的罪业必堕三途。人在这个世间能过几年?再苦也得咬紧牙根度过去,来生不堕恶道!贪图短短几十年的享受,后头要受无量劫的果报,得不偿失,这种人才叫做最愚痴之人。在五戒里头,这五条都属於盗戒,不是正当的方式,骗取别人的财物,利养多半是属於财物,这个业就造得非常重,所以我们要小心谨慎。

  建道场,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现在台湾很多在家同修都建道场。我们不好说话,但是我们自己的同修要注意,我希望你们不要动建道场的念头。你这个道场建立,名闻利养都来。名闻利养来了,你怎么消化?你能消受得了?佛门常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建立道场就要负责任,道场的功能是教化一方,最低限度是劝这一方人断恶修善,劝这一方人破迷开悟,这个道场建的有功德。如果这个道场做不到这桩事情,这个道场就有过失。道场就跟学校一样,我办学校,我没做坏事情,就是没有老师上课,你想想这学校怎么样?学校是办了,学生也招了,没有老师上课,没做坏事!这种情形,校长要不要撤职查办?你说有没有罪过?中国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没有责任。你建了道场,你就有责任。道场就像一个学校,你主持道场,就好比是这个学校校长一样,你要负责任,教化一方。如果把众生修行道路指错,那还要背因果责任,那个麻烦更大,相当不容易!

  今天台湾,大家看到佛教表面兴盛,道场林立,总有几十万家之多,大大小小,还有许多在公寓里面。学佛的同修,特别是出家的,出家人一心向道,这样子才能消受信徒的四事供养,这个话大家要听明白,不要听错,我后头还有补充,决定往生,你才能消受得了,如果你这一生不能往生,来生还要轮回,换句话说,你还是要还债。你往生,他供养你,他有福报;你不能往生,他供养你,来生你还债。供养可怕!这个钱不好用,比讨饭的都难消化,讨饭是在外面乞讨,你给我的钱,你对我没有要求将来还报的,他可以消受得了,他没有问题。我们出家人是什么?人家供养的。供养是要求福,你什么福给人家?所以发心出家,决定要往生,决定要弘法,出家人本分的事业就是这个,舍弃本分搞别的,那是世间人讲的不务正业。

  钞【六、正精进者,以无漏智,应勤行精进,趋涅盘道故。】

  八正道是后后深於前前,前面一条是后面的基础。

  演【前既三业清净,又除三业中种种邪命,则三业精纯。】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精进。精是纯而不杂,进是有进无退,不退转。不休息、不退转,精纯不杂,你的道业决定成就。这在净土宗里面讲得很多,《无量寿经》里面讲得很多,《无量寿经》是两尊佛说法,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说的,二土世尊都劝我们精进念佛。所以学道,我们仔细去观察、去反省,还是古人走的道路是正确的。现代人自以为很聪明,实在讲也算是聪明,把地球的大气层都搞个大洞,搞得全世界气候都不正常,再要聪明下去,恐怕地球都毁灭掉。诸位想想,这是聪明人干的?我们头脑要清楚一点,这不是聪明人干的,是顽皮小孩干的。中国自古以来讲求的方法,先求根本智,然后再求后得智,这才是对的。

  唐大圆居士在《唯识易简》里,对这个问题深有感慨!民国以来,我们教育思想的方法,把从前代代相传几千年的(现在的话就是教育的哲学)教学法,统统舍弃,去学西洋的,结果就是中国人今天遭遇这么大的灾难。讲到根本原因,确实是如此。方东美先生在世的时候,每次谈到教育,他就拍桌子骂人,很生气。生气也没用处!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几千年的方法,都是从根本智到后得智,佛法也是用这个原理、这个方法。这个方法首先就是叫你心清净,心定下来,尽可能减少妄念,用佛学的术语来讲,就是首先要训练戒定慧。戒学就是守法、守规矩,从小就养成守法的观念。小朋友比较天真,好像样样都约束他,都要管教,他天真没有了。是的,是比不上西方小孩那样的天真烂漫,但是长大之后,西方人的智慧的确比不上东方人,这是真的。西方的聪明人有,极少数。小时候很活泼,什么东西都没学到,不像中国小孩,从小就训练你戒定慧三学,连儒家都不例外,都是训练戒定慧三学。到三学有相当基础,这个时候才叫你出去参学,所谓寻师访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就真实的学问,所以他的学问是既精又博。

  看看中国《二十五史》,每个朝代成就人有多少?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都没有的。可是我们这个时代就很不幸,学的是西洋的方法,成就不如西洋人,这些实在值得我们深深去反省。特别是学佛,学佛的目的在哪里?目的是解决自己的生死问题,这是真的,其余都是小问题。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这真正要觉悟。这个事情不是开玩笑,观念方法错误决定达不到,可以说是一丝毫不能偏差。我们今天在择法上,决定没有问题,我们选择净土法门,这个选择是正确的。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具足深信切愿,老实念佛,没有一个不成就的。经典的教训要记住,一定要在身心清净上求进步,总是一年比一年精进,那你往生就决定有把握。如果身心都不清净,贪瞋痴慢还继续增长,你佛号念得再好也不能往生,一天纵然念十万声佛号也是枉然,古人讲「喊破喉咙也枉然」。

  钞【七、正念者,以无漏智。】

  八正道它的体就是无漏智,是以真实的智慧为基础。

  钞【於应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动失故。】

  『应念』是我们抉择的法门,选定这净土法门,是叫你念阿弥陀佛,这是正道法。助道法是什么?还是一句阿弥陀佛。蕅益大师告诉我们:正道、助道统统是一句阿弥陀佛。其他的祖师大德说:一句阿弥陀佛是正道,六度万行是助道。以念佛为主,以其他法门为辅助。甚至修学其他的经论,譬如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祖师,一生弘扬《法华》,讲《法华》,还照《法华》修学的方法,就是止观,但是他自己是念佛求生西方世界。从此以后,有不少研究其他经典,求生净土的,像近代江味农居士,他一生研究《金刚经》,他在《金刚经》上花了四十年的时间,所提出的口号是「教宗般若,行在弥陀」,他是念佛生净土的。民国初年,应慈法师一生讲《华严》,教宗华严,也是念阿弥陀佛求往生的。圆瑛法师,一生研究《楞严经》,他二十五岁就留意於《楞严》,《楞严经讲义》是他讲的。他一生专攻《楞严》,在上海办了一个圆明讲堂,圆明就是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的意思,办楞严专宗学院。他的客厅挂了一个匾额「三求堂」,他一生求三桩事情: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他一生搞《楞严经》,念佛求生净土。这些都是以念佛为正道法,用其他的法门做助道法,助什么?助他身心清净。蕅益大师告诉我们,虽然古今许多大德用其他的法门,用其他的经论来助道法,总不如用一句阿弥陀佛做助道法,那不是更好?正也阿弥陀佛,助也阿弥陀佛,你决定往生。这是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面劝导我们,符合《无量寿经》所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个经训。

  『心不动失故』,这句话非常重要。实在讲,有不少的同学,大概过去世(当然都是学佛的)学得很杂、学得很乱。如果要是不杂不乱,你早就往生,怎么会到此地来?不可能!就是因为你过去生中学得太杂太乱,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没去成。这一世遇到,接著再干,虽然再干,对於许多法门、许多经论会动心,看到这个也喜欢,那个也舍不得放下,过去生中的习气,这些习气会伤害你。如果这习气不能断除,你这一生往生没指望,所以要觉悟,要痛下决心,要把这些东西舍掉。这些经论好,喜欢!什么时候再去看它?我往生有把握再来看它,那不怕了!往生还没把握,再搞这个东西,那是打闲岔,更没有把握,更糟糕!这是真正要觉悟。所以我劝同修,往生没有把握,最好不要看别的东西,经论都不看,何况其余。能够生到西方,这人就成佛。一个人去就多一尊佛,两个去就两尊佛。他成佛,他将来普度众生,这才是真实的功德,这一切供养才能消化,才是人天真正的福田。这句话很重要,「心不动失」,心要一动,你的正念就失掉。

  钞【八、正定者,以无漏智相应,正住於理,决定不移故。皆言正者,以不依偏邪名正,能至涅盘名道。】

  后头一句是解释前面,为什么八条都叫做正,都叫做道,都叫正道。『正定』是以真实的智慧(无漏智是真实的智慧,也就是智慧之心,智慧就是真心,智慧是真心的别名),与理相应。无量寿是理,无量寿的梵名叫阿弥陀。如果我们心心都念著阿弥陀,念念心里头真有阿弥陀,你就是『正住於理』。因为你能念的心是始觉心,这是觉心,迷人不会念阿弥陀,觉悟的人念念念阿弥陀。所以念阿弥陀就是破迷开悟,念阿弥陀就是背尘合觉,这句阿弥陀是本觉理体,这就是正定。决定不移,世出世间一切法门摆在面前,心里头决不动摇,这是本宗的正定。定多久?给诸位说,有个二、三年的功夫,你果然是真正定在这个位置上,二、三年功夫你就证果。至少你证得功夫成片,也就是烦恼虽然不断,不起现行,你往生,自己会确实觉察到真的有把握,因为你的心行与经典上讲的相应。

  后面两句就净宗来讲,非常的明显。「不依偏邪」,称之为正,偏是邪正二边,觉而不偏,善恶二边都不偏,这是净业,「能至涅盘」。往生不退,不但不退,是圆证三不退。换句话说,就是下下品往生,除非没有能力往生,你只要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的受用、神通道力几乎跟等觉菩萨一样。所以蕅益大师赞叹:「这是千经万论里头没有的,十方诸佛刹土里头也没有的,这是不可思议奇特法门。」这是一般解释法,八正道名相跟诸位说出来。下面一段是《华严经》的讲法,前面所讲的通大小乘,因为它是解释法相名词,但是我们在解释当中,都把它会归到本宗的修学法。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