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竖排的秘密
文字竖排是中国传统书籍最大的特点。从简牍到手卷、册页、书籍,文字的安排无不以竖式左行为基本原则。从甲骨文开始就是这样,钟鼎文也是如此,无论镌刻、手写或雕版印刷,所有文章都是从上写到下,从上读到下。一直到清末民国,大部分机械印刷的报纸和书籍仍然是竖式排版。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才逐渐改成了横排版。这种竖式书写与排版方式延续数千年未曾改变,为什么?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而要从古人对人身与自然的认识上来寻找答案。从这里可以看到古代先贤是如何将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出来,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 文字的竖式书写,与人身经脉气血的运行息息相关。传统医学认为,人身上有两条重要的经脉,即任脉和督脉,在人身体正中位置,一前一后,一降一升。身前正中是任脉,身后正中是督脉,主宰着一身的气血运行,而这种上升、下降的运行机制,又跟人身之外的天地自然紧密相关。古代人讲究顺应天地,顺应自然。古人将天地定位,天在上、地在下,太阳和月亮也是东升西降,上下运行,与天地日月相对应的人身任督二脉的气机运行,也是后上前下地运转不息。人在用两眼看书的时候,头部和目光自然随着竖式书写的文字做缓慢的上下运动,会很自然地顺应任督二脉的气机运行,不会打乱气脉的正常运行状态。如果配合心意的调整,更会对人身气血产生良好的影响,有益身心健康。 《大学》中说的“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一是,一切的意思,当然读书时也不例外,所以读书是修身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人的基本修养。竖式书写与排版将修身的理念自然贯穿在读书与书写的过程中,既是精神上的充实,同时也是身体上的保养和锻炼。这正是儒家所讲究的功夫。书写和读书的同时,也在细微巧妙地运行气血,疏通经脉,所以读书能修身,能变化气质。这正是传统图书几千年来都是竖式书写的真正原因。 儒家的用意,就在于让那些对身心有益的方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让普通人看不出来,还能从中受益,这叫做“百姓日用而不知”。 那横着排有什么不好?这个自己慢慢体会吧……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