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第二十九集)


 2010/6/15    下载DOC文档    

《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十九集)  2005/3/1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52-118-29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阿弥陀佛!我们刚刚提到: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当一个人德行非常高尚的时候,他的声名会自然而然的流传开来。我们看到新加坡许哲女士,她也是尽心尽力用她的一生照顾非常多的众人、众生,也赢得非常多人群、国家对她的尊敬。而这个名声绝对不是她去求来的,是自然而然别人回馈回来。当然我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本分、职责,绝对不是为了这个名声才来做事。因为假如是这样的态度,很有可能做到一半会忘记当初的初心,反而会被名闻利养淹没。所以要时时提醒自己,做人、做事的真正目的在哪里。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我们刚刚也提到,才华要建立在德行的基础,不然像现在高科技犯罪这么多,反而愈有才华,祸患愈大,所以我们要谨慎。历史上祸国殃民的统统都很有才华,所以我们引导孩子,学习才华的目的在哪里?这就很重要。假如今天他要做个作家,诸位同修,我们应该怎么样引导这个小朋友?或者你的朋友他想做作家,我们要不要告诉他,你把一本书写好可以赚很多钱,可以所有的人都对你很崇拜,要不要这样引导?这样就引导他往虚幻名利的人生去了;应该要看到每个工作最重要的本分、职责跟价值在哪里。一个作家他是社会工作者,我们应该提醒、告诉他的,是一定要抓住隐恶扬善的重点,让我们的文章可以移风易俗,这样对自己、对社会才是最好的交代。

  我自己当了正式老师,很多的亲朋好友知道以后,见到我第一句话都问什么?诸位同修?都问我,你一个月赚多少?老师最重要的职责在哪?为什么都没有人提醒我们,都是提醒我们一个月赚多少。我们脑子里都是在想赚多少钱,现在老师很多还补习,赚一大堆钱,都忘记了我们的本分、我们的才华应该用在哪里。韩愈先生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老师的人传道,可能我们连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叫道;解惑,可能自己人生还一大堆疑惑,怎么解惑?自己都不明白道理,又怎么样把做人的道业传给学生。当整个社会都只有以利为标准的时候,就会忘失了每个行业的本职。

  有位长者他就说到:现在的教育什么都教,就是缺一个东西,缺什么?缺德,叫做缺德教育。所以我们看到,医生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救人的生命。结果现在家长送孩子去读医生是怎么告诉他:我已经花多少钱栽培你,你要赶快把我赚回来。当医生都视财如命的时候,我们当病人的,安不安心?他不小心,你本来没病还把你开下去,开完之后再帮你缝起来说没事。或者进去看一看说:你这里也坏掉了,要不要一起拿起来。这个一拿,再要装回去就装不回去了。当医生无德,病人有多么的痛苦、多么的恐慌!当老师无德,所有的家长不知道有多担心,整个社会也会非常的担忧,下一代教不出好的栋梁之才。

  还有另外一个行业也很重要,就是警察这个行业,假如警察无德,人民安不安心?黑道已经很恐怖,连白道也造成威胁。这三个行业只要无德,整个社会风气影响很大。突然我又想到另外一个行业,律师的行业,他能够帮人民争取正义,假如他无德,也可能毁掉正义。所以这几个行业都是社会里面很重要的行业,当我们的子女要往这些行业发展的时候,我们当长者的一定要给予他正确的态度。

  今天你有晚辈考上了师范院校,他这四年可别让他白白耗掉,一定要给予他正确的观念,教书是无量功德。这个「无量」也要叫他搞清楚,不然会差很多。假如认真教书,把人家的子女教好,叫「无量功德」;假如不认真教,误人子弟,就会「无亮功德」,前途会一片黑暗,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为你把人家的孩子教好,他往后又为人父母,这样影响他世世代代的子孙;你假如没有把学生教好,他又把错误传给他的后代,那你就是造了很大的罪业。

  我在深圳的时候,有机会到警察学校去演讲,这些警察都已经在社会很多年,那是回来受训,都三、四十岁。我要演讲以前,找我们去的老师就提到,他说:他们都不怎么好惹,你等一下看著办,不要讲太久,一个半小时就好了。他这么一说,我们心里也没有受什么影响,因为我们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就站在讲台前面,这些公安就走进来,每个都高头大马,看不到我这么削瘦的。一走进门口来,看看我:怎么还上课!还在那里不大满意,接著他们就坐好。人生只有两种境界,不是你转他,就是他转你,看你怎么选。

  我们一站上来马上想到,见到人就要夸,就要肯定别人,你不要一开始上来,就开始批评警察不负责任,那就完了。结果一站上台来,他们也很有规矩,马上就起立,将近两百个壮汉站起来,然后说:敬礼。我马上就往地上一踩(你们怎么跟他们一样?)然后我把麦克风拿起来,我就说:诸位阿Sir,大家好!本来他们脸很臭,突然怎么样?你敬他一分,他就敬你三分。你叫他阿Sir、叫他长官,他很高兴。我马上说:我小时候看这些警察片特别尊敬他们,警察是社会的保姆。这个社会有三种行业最重要,当警察很有德行的时候,所有这些遇到困难的人民,一找上他们,多有安全感!假如又遇到一些罪犯,可能一时误入歧途,那我们做阿Sir的人又能够拍拍他:年轻人!好好孝顺父母,这种路不能走。说不定这种真诚的心,就把这个罪犯的善心唤起来。我们这么一讲,底下的阿Sir都坐得抬头挺胸,觉得他很有使命感。

  后来讲到一个半小时的时候,我就跟底下的阿Sir讲:诸位阿Sir,我们今天就讲到这边,谢谢大家。结果底下就说:你不要下来,你继续讲。我站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办,结果主办单位看看僵持不下说:不然再加半小时。那次也跟他们提到很多夫妻相处,还有孩子的教育,其实为人父母者都很担心他的孩子,一讲到他们需要的,也都是目光如炬。后来两个小时以后,我下来了,那时候我就跟他们说:本来我以为只有刘德华可以安可,没想到讲演讲也可以安可。然后他们就围过来,很多很壮的公安还拿著《弟子规》要我签名,所以那天我受宠若惊。

  所以德行的重要性,绝对是不分年龄、不分行业,绝对都要把它扩展开来。我们今天有幸已经闻到这么重要的圣贤教诲,我们也期许自己提升自己,然后好好去把这个好的讯息传递开来。所以诸位同修,你们以后包包里面一定要放一本书,叫什么?《弟子规》!我们在海口的公车上,都会听到小朋友在那里念《弟子规》,因为我们已经发了三、四万册在海口一带。

  『才大者』,才华确实也不是偶然的,我们人常常看到别人的才华都很羡慕,其实不能在果相停留,要在哪里?因地上。一个人有才华决不是偶然的。那时候我跟杨老师学书法,学了一、二天我就说:老师,我为什么差你差这么多?杨老师说:你假如跟我写得一样,那我不就去撞墙了。杨老师说:我已经写四十一年了,而且从五岁开始学的时候,每天是写一叠,是这样练出来的。所以确实,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哪有什么轻松学习?那都骗人的,都必须要苦学,所以「学海无涯苦作舟」。但是说实在的,苦不苦?我们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苦吗?诸位同修,你这几天学,苦不苦?理得才心安,哪会苦!

  我后来了解到为什么他会苦?因为他在念的时候都说:我会不会考上状元?我会不会考上功名?当有求的时候就有苦,没有求的时候,甚至於是我要有学问、有才华来服务人群,那他学是快乐的。所以像杨老师她的书法已经成就了相当的功夫,随时随地都可以帮助别人,那就很快乐。当我们从小对於孩子学习的才华,能够让他不断的一门深入,等到这个才华成就了,将带给他很好的助力,因为他走到任何地方都能帮助别人,相信他的人缘也会相当的好。

  学东西只要有开始就不会嫌晚。杨老师也跟我说,她的父亲二十七岁才开始学书法,后来也成为他们当地写得最好的书法家,她父亲又传给了他们这些子孙。《三字经》上也有提到苏轼他的父亲苏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苏洵被他两个儿子刺激到,他的小孩怎么这么聪明、这么会念书,他这个老爸差太远的话,太丢脸了。所以他二、三十岁才开始求学问,后来也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有没有那颗决心,有没有那颗要利益众人的心。《三字经》上有很多榜样,也提到「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梁灏几岁才考上进士去当官?八十二岁。诸位同修,你们八十二岁了没有?都还没,那还早,人生七十才开始。而当一个人有这种学习的态度,相信会年轻很多岁。有没有?有!因为人生有使命、有目标就会充满动力。我们看下一句经文: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己有能,勿自私』,我们也了解到整个家庭、社会的动乱根源在哪里?就在一念之间。当人自私自利,家也好,国也好,就会发生冲突。当人处处替人著想,那就家庭和睦,社会安详。所以,教孩子从小不自私、有仁慈之心至关重要。古代父母给孩子取名字就是对孩子的期许,结果现在中国的父母取名字有没有这样的认知?很多给他取个玛丽、麦克,叫他干什么?去当外国人。像范仲淹就给他的大儿子取了个名字,叫范纯仁。诸位同修,我们看到范仲淹给大儿子取这个名字,代表对这个孩子的期许是什么?纯是一颗仁慈之心。我们光看到范仲淹给孩子取的名字,就可以感受到他的家风非常的好。

  他的孩子长大了,有一天他吩咐他押解五百斗的麦子回他们的江苏老家。在这个运送过程,刚好范纯仁遇到了父亲的一个故友,老朋友。在交谈当中,了解到父亲这位故友家庭状况很不好,父母都还没有安葬好,子女尤其女儿也还没有嫁,所以需要一大笔钱。范纯仁马上就把五百斗麦子卖掉,结果钱还是不够,范纯仁又把押解麦子的船也卖了,这样就解决了他父亲故友的困难。后来他就回京城跟父亲报告,当两个父子坐在一个桌上,范纯仁讲到:父亲,因为我把五百斗麦子卖掉以后,钱还是不够。他父亲抬起头来对他说:那你就把船也卖了!结果范纯仁说:父亲,我已经卖掉了。所以父子同心。诸位同修,麦子卖掉了,船也卖掉了,损失了吗?这个仁德之风传了八百多年都没衰,到底谁会算,到底谁才是真正会投资报酬?

  我在演讲过程,还曾经遇过两个范仲淹的后代,其中一个现在在海口一个很知名的高中教中文,而且他的女儿现在在念北京中文系。你看这种家风多好!而且我在跟他们聊天的过程,他们的家风是这样教导,他说:你当范仲淹的后代,做好是应该的,做不好你就丢了祖宗的脸。所以他们的家规也是很严格的。另外一个,我在珠海演讲的时候,也是位老师,中学老师,他就刚好在我休息的地方的对面,他就住那儿。一走进来,他很感动,听了也很高兴,他就马上跟我说:我就是范仲淹的后代。结果一看,耳朵很大,耳垂也很长,确实「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助人就是助己。

  范仲淹的俸禄每次下来的时候,都是奉养三百多户邻里、乡党、亲友。而且他还另外捐出一块地当学校,兴义学,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孩子读书,让国家有更多的栋梁。结果苏州这个地方,范仲淹当初兴义学的地方,后来都盖成学校,在这八百多年过程,出过三、四百个进士,出过好几十个状元。范仲淹这个功德可能用电脑也不大好算,所以「己有能,勿自私」。其实当一个人用他的能力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他不断也在提升自己的能力,所谓法布施得聪明智慧,财布施就得财富。而当我们把正法介绍给别人,事实上已经三种布施都圆满达成。因为当你在财布施的时候,也是用你的体力,也是用你的经验,这就属於内财布施。当我们把这些做人处事的正确态度告诉朋友,让他了解做人的分寸,他才不会做错事,而让他的人生有非常多的后悔跟无奈,这就是无畏布施。

  我记得在补习的那四个多月,我是坐在前排,因为师长教导做什么事要做影响众,所以学习我们也要带头,就坐在最前面。补习大部分都是女众比较多,因为考小学老师,考小学老师女生比较多。所以我就非常醒目,就一个头凸出来在前排中间的座位。很多女众她的数学、物理、化学,心理就会觉得比较有障碍,其实是不是真的有障碍?都是心理作用。她们来问我问题的时候,我也会很认真把我会的教给她们。

  就有一次,有位女士问了我差不多一个小时,我给她解答完以后,另外一个跟我很熟的朋友就走过来,跟我拍桌子。拍下去说:你到底要不要念书?浪费这么多时间,你自己都不用念?我就笑一笑,我说:虽然是我们在告诉她,但是得最大利益的人是谁?是自己。因为她是要学会这条数学怎么做,我们是要学会如何把这条数学教到别人会,境界是不同,那种思考会更深入,思惟会更敏锐。很多的同学做数学题目是做到其他的补习班都拿来,我是连自己补习班的题目都没做几条,因为大家都拿来问,我们就顺便也练习、学习。

  后来考试,第一年就考了九十分,数学。然后又连续考了两年,因为第一年要考代课,第二年要考正式老师,所以现在要当老师可真不容易。因为只有第一年有时间准备,第二年、第三年都比较忙碌,虽然都没有准备,可是考的分数,第二次八十八分,第三次又八十八分。我在那个时候就深刻感觉到,你愈去教别人,你所得到的一种能力的提升愈深刻,所以确实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所以诸位家长,我们教孩子也要这样教,有能力一定要多帮助同学。

  听说有一对姐妹嫉妒心很重。刚好姐姐就说:今天我们同学来问我数学,我不愿意告诉他。她妹妹接著说:假如是我,我会告诉他,但是我会把错的告诉他。诸位同修,你们不要笑,现在的孩子有没有这种倾向?我听到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个小女孩,好像是三、四年级,她的数学都是班上的顶尖。刚好有一天她请假,因为她的爷爷去世了,她的爷爷是数学教授,所以那天她必须请假没来。所有同学就问到这个原因,他们正在考数学,结果一听到她的爷爷已经去世了,小孩子回答说:终於死了!为什么?她爷爷不死,她都第一名。所以小孩子你看他们现在的思想都是功利,很恐怖!当孩子这么功利的时候,请问他的竞争、他的掠夺首先伸出来是向谁?向他最近的人,谁?父母。对!所以现在的父母很傻,都在自己制造自己中晚年的悲哀。还有家长说,别人打你,你一定要怎么样?这个还真有,所以确实现在家长必须要赶快提升教育的观念才行。

  「己有能,勿自私」,能力是属於一个动态的发展,只要你有心,你的能力一定会不断的往上,而且你要制造自己磨练的机会。我当初就跟我母亲讲:母亲,你看我就是从小没吃过苦,所以能力太差了,应该多出去历炼、历炼,这叫制造机会磨练自己。因为我是属牛的,我们闽南话说,「做人要磨,做牛要拖」,做人要磨炼,做牛要耕作。我又是人,又属牛,就要拖磨一生,所以我们很知命,既然这是命中注定就要好好磨练。确实当我接到这份工作的时候,在海口是诚惶诚恐,但是每天一定专注在如何讲课,专注在每次跟老师、跟家长互动的过程。了解他们现在的处境,他们的困难,甚至於他们的一些好的例子,还有失败的例子,我们就专注去学习。确实,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

  我也非常希望我们这次来自十多个国家、地区的同修,你们回去以后就在每个社区开始对小孩教《弟子规》,教小孩没那么难!当我们教小孩的过程里面,跟这些家长一有互动,当他觉得说:你讲的这些教育观念很正确,可不可以常常跟我们多做些交流?那你的家长课就水到渠成,你就可以跟三个、五个家长开始讲一部《弟子规》。你不要担心,一部《弟子规》可以讲多久?可以讲半年。说实在的,你讲完半年再重来讲《弟子规》,味道一不一样?又不一样,你的境界又提升上来。所以我们现在要有志向、要有决心,但是要抓住做中学,学中做,等你四书五经都背好、都学好了,那个时候原子弹已经怎么样?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审时度势,让我们所处的家庭还有社区开始推动起来。

  学校为什么这么重视学业成绩,而没有重视德行教育,根源在哪?在校长吗?在老师吗?在谁?在家长。所以有句话是这么讲,「学生怕老师,老师怕校长,校长怕家长,家长又怕学生」,构成一个微妙的循环。当家长真正重视到德行的重要,也能够慢慢转化学校的风气。所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随分随力去推动。

  师长也曾经讲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这句话最重要的,就是假如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是非人我、贪瞋痴慢的事,最好是统统得放下才对,才能让身心清净。所以当初弥勒菩萨示迹在宋朝布袋和尚,当他走在路上,背著一个大布袋,旁边的人问他:布袋和尚,请问如何学佛?布袋和尚没讲话,双手一放,布袋掉在地上。旁边人说:就是要放下!放下以后要怎么办?布袋和尚又蹲下来把他的布袋拿起来,拍拍屁股走了。放下以后要提起。放下什么?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分别、执著;提起什么?提起为佛法、为众生,提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假如学佛只有放下,那就著空。所以只要因缘成熟的事,我们要尽力去做;但是假如因缘不成熟,我们也不要勉强,不然会自己生烦恼,别人也会生烦恼。但是这个拿捏还确实要我们慢慢去揣摩、去提升,才会判断正确。很有可能我们常常都把随缘挂在口边,每次遇到一些事情,我们就说:看佛菩萨安排,随缘;随缘随多了就变随便。所以我们还是要冷静分析、观察因缘,只要已经成熟,摆在面前,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才行。

  『人所能,勿轻訾』,当别人有才华、有能力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嫉妒、不能障碍,应该要修随喜功德,要修称赞如来。其实嫉妒是最大的一个魔王,当我们嫉妒他人的时候,心情整个情绪其实就已经到哪里去?到地狱去了。嫉妒慢慢就会变成瞋恚心,而瞋恚就是地狱业最重要的一个引业。地狱跟天堂只在一念之间,我们从嫉妒转成欣赏,转成随喜,甚至於转成成人之美,那你将有无量功德。当我们去随喜一个人所做的好事,其实当下我们的心跟他的心一不一样?一样!学佛、修佛是修哪里?修心,所以你跟他的功德无二无别。我记得在看《孔子传》这部连续剧,拍得真的很好,刚好有一幕很多的学生到夫子家求学,他的夫人煮了很多饭请大家吃,然后对每个学生微笑。我在那个当下体会到,夫子夫人的功德跟他绝对是无二无别。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他夫人那种微笑也是非常欢喜每个人能够转恶为善、能够破迷开悟。所以修行并不困难,只在我们一念心的转变。

  下一句,『勿谄富,勿骄贫』。这一句也在引导我们对人要有平等心,成佛最重要的一个引业就是平等心。子贡有一天问夫子,提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贡问,贫穷的人不会去谄媚,富有的人不会觉得很骄傲,这样的人怎么样?夫子就回答:还可以,但是比不上贫而乐,富而好礼。我们求学问要不断提升境界,当他贫穷的时候,了解到「因为我自己前世没有修好,这一世不够努力,所以我要再接再励」,他虽然贫穷也非常喜乐,继续去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富的人也了解到,应该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假如他富有以后,不愿意散财,只聚财,那就麻烦了,所谓积财伤道,他那个财就会开始腐败、腐化。

  我们之前也提到上海那位周姓的商人,他的财产三千万元,到下一代完全都败光了。所以富有的人应该提起的是一个社会的责任,我们看到古代很多的员外都是乐善好施。其实当我们一个人看到人家有钱就去巴结逢迎,当下给周遭人的感受是什么?舒不舒服?很不舒服。所以很有意思,我让小孩读《朱子治家格言》,整篇文章他们有两句话都念得特别铿锵有力,我们都没有引导他什么。他念那篇文章就这两句话念得最大声,就是「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你看孩子的心中有没有正义?有!当我们去谄富骄贫的时候,事实上已经让我们的人际人缘愈来愈差。而当你去谄富的时候,真正有见识的人会不会受你的影响?不会的,反而会更瞧不起你。遇贫穷,「骄贫」可能会让这些贫穷的人觉得非常的不悦,非常的痛苦。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到你落寞的时候,这些人会怎么样?很有可能就落井下石。所以人这一生绝对不要有任何一个念头要去伤害任何人、任何众生。因为只要有这样的念头,迟早会遇到冤冤相报。

  下一句,『勿厌故,勿喜新』。对於物品、对於我们身旁的亲朋好友都不应该喜新厌旧。比方说母亲送给我们的衣服,我们应该是愈穿愈有感情,因为这件衣服它还包含著母亲对我们的关怀、对我们的爱护。古代的人,不要说古代,三、五十年前的人对於旧的东西都特别爱惜。像母亲她当初嫁过来的嫁妆,那个放碗盘的柜子,现在都还放在我家的地下室,不忍把它扔掉;杨老师的家里也还有她当初的嫁妆,现在都还用著。所以当一个人能够珍惜老的东西,他一定会非常节俭,节俭是治家之本,节俭才能够让家庭不至於快速衰败下来。

  除了物品,对於人也应该「勿厌故,勿喜新」。有个小女孩跟她母亲吵嘴,自己就跑出来,不回去。整天都没吃饭,饿得半死,走到一个面摊前面,她看著那些面直流口水。面摊老板娘一看就把她叫过来,她说:来,我煮碗面请你吃,不用钱。当那个小女孩在那边吃面的时候,突然就掉眼泪了,老板娘问她:你哭什么?她说:你对我这么好,还亲自煮碗面给我吃,我妈妈跟我吵架,我都跑出来。这老板娘跟她说:我才煮一碗面给你,你就感动成这样,你妈妈帮你煮过多少碗面,你怎么都忘记了?所以人在意气用事的时候,往往都会忘了父母的恩德,还有所有爱护我们人的恩德,所以决不能喜新厌旧。我们要学习宋弘的精神,对太太要愈来愈爱护,愈来愈念她的付出。印光大师有说到,所有的先生一定要对太太很好,因为太太有一个恩德是我们永远都报不完的,就是帮我们传宗接代。不然我们自己来行不行?对,你不行。所以我们不行,太太成就了,这个恩德一辈子也报不了。当我们用这样的态度去对爱我们的人,那彼此的情感一定会愈陈愈香。

  在交朋友当中,人常常也会犯这个过失,好像都觉得新朋友比较新鲜、比较有趣。俗话有提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有!但是这个道理你一定要相信,不然你会遭到一些不好的际遇,可能口袋里的钱会少不少。为什么?小人之交甜如蜜,因为他都投你所好,他都是有所目的。所以跟你相处的过程当中,都拍你的马屁,你怎么说都是好的。但是他真正目的在哪?是要跟你谈成这门生意,等合同签下去,他可能就变成另外一个模样了。但是为什么君子之交是淡如水?淡中有真味道,因为朋友知道,虽然我们是好友,但是彼此都有各自要尽的家庭本分;要照顾父母,要教育小孩。所以可能好的朋友跟我们聊了一会,七、八点他会提醒你:你赶快回去!你不是要跟你儿子讲德育故事吗?他还会给你随喜功德,绝对不可能每天跟你腻在一起吃喝玩乐。

  『人不闲,勿事搅』。这一点也是落实慈悲心,也是落实不恼害众生,当别人有事,你又中途插进来,这样就会很尴尬,让人家很紧张。我们也要时时「视思明」,看清楚,他假如已经在与人交谈,我们不可以马上把话插进去。甚至於这个朋友现在没事,我们一过来也不要叽哩呱拉就话一直讲,要先问:请问,你现在有空吗?说不定他脑子里还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你这么一进来,又让他乱掉了。所以对人的尊敬我们要时时提起,这样彼此就会有个很优美的距离。

  打电话也很重要,电话一接起来,很多人就劈里啪啦一直讲。可能对方正有客人在旁边,他又插不上嘴把这通电话挂掉,就让朋友僵在那里,不知所措。所以接电话第一句问好以后,也要问对方:你现在有空吗?你现在讲话方便吗?当我们处处替人著想,朋友会觉得跟你相处格外的舒服,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其实原因就在点点滴滴的体谅跟设身处地。一般朋友可能在吃饭,或者在休息的时间,我们也不方便打电话去,这样会影响人家的生活。电话、还有拜访也尽量都不要跟他吃饭、休息的时间冲突,这样会比较有礼。当然假如交情很够,又是一些紧急状况,这个时候就可以弹性去调整,可以通权达变。这是「人不闲,勿事搅」。

  下一句是『人不安,勿话扰』。诸位同修,当你情绪很不好的时候,你希不希望别人过来跟你讲话?或者给你唠叨一大堆,希不希望?所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边,谢谢!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