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第五集)
幸福人生讲座 —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五集) 2004/10/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114-05 天有不测风云,我们人生会有很多变化球,变化球出现的时候要平心静气来对应,「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静得下心来都可以把一些境界慢慢的转化过来。没有关系,我们不一定要有黑板才可以上课。 刚刚提到一个孩子从小懂得做家事,懂得付出,帮父母的忙,他会形成几个很重要的人生态度。第一点是会感恩。第二个态度,就是说他从小做家事,这个孩子就会很勤劳、很勤奋,这个态度对他一生的帮助太多了。我从小是长孙,又是长曾孙,我又跟爷爷、奶奶一起住,所以诸位同修,我有没有做家事?没有,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我是满想帮忙,不过我过去帮忙的时候,我的奶奶一定会跑过来,我奶奶一跑过来,我妈妈一定又跑过来,我妈妈跑过来之后,我两个姊姊又跑过来,不过这是替自己找藉口,还是要勤劳,要多做家事,不然会显得笨手笨脚。我有一个朋友是海南文昌人,因为文昌很大男人主义,所以他们从小都不做家事,后来到单位去工作,同事都嫌他笨手笨脚,都不喜欢跟他配合,所以他才感受到多付出、多做事对一个人的能力很重要,所以他现在都常常懂得帮忙他老婆多做些家事,因为后来也开始跟著老和尚学习,所以跟同事相处也愈来愈好。 我去澳洲体会到一件事,什么事?一个人一辈子要干的活是注定的,看你这个活是要在年轻的时候干,还是要老了才来干。年轻的时候干,你很有体力,我们说「何不於强健时,努力修善」。所以在生涯规画当中,我们说的应该是年轻、年少的时候培福,中年的时候造福,晚年的时候享福,一个人的福在晚年享,那叫真福报。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九楼这一些老菩萨在那里念佛,是人生的真大福,当生成就的福报现前了,这才是真福。 怎么样年少培福?这个就是关键,俗话讲「福田心耕」。当你的孩子从小对圣人的教诲领纳於心,时时懂得孝顺父母,懂得友爱他人,他的心每天都在帮他积福分。他有这样的人生态度,一出社会就懂得服务社会、服务人群,他可以造福,到晚年的时候,福报就现前了。所以孩子的生涯规画要从小培养他的德行,自然而然人生就会非常充实,所以你从小让他多劳动,他就很勤劳。所以做家事,第一点,懂得感恩;第二点,勤劳。 我到澳洲去的时候,我们有七、八十个学员要轮流洗碗,轮流洗所有煮饭用的这一些工具,所以诸位同修,你有洗过这么大的锅子吗?我们每天要在那边刷刷。所以我从这里体会到该干的活跑不掉,跑到万里之外还得干,所以人生要认命,尽自己的本分,后福无穷。我们在那里做馒头都要做八百个到一千个,其实做的时候很欢喜,能够广修供养,很高兴,而从做事当中深刻体会到,一件事情的成就要有多少人的付出。我们一个法会要办得起来,幕后这一些点点滴滴,包含香积组这一些菩萨们都有很大的付出,还有后勤组,所以当我们在享受这个福分的时候,要能念念想到有这么多人的付出。 结果当我在厨房里面洗碗的时候,刚好卢叔叔,就是曾经带过YAMAHA八万人的总裁的一个长者,就从我的身旁走过去,突然又走回来对我说了一句话,他说看你洗碗就知道你太好命了。在有智慧的人面前,我们都是透明的,一看你笨手笨脚就知道了。卢叔叔跟我讲一句话,他说,我到分公司去巡视,都是先看这个分公司的领导人的桌子有没有整齐;再来,所有的档案有没有整理清楚,他说连小事都办不好的人,我不相信他能办大事。所以往后我们的孩子出去工作,真正遇到有智慧、有经验的这一些领导者,他一看你孩子就知道他有几两重,你骗都骗不了,你要拿学历来哄他,能不能?绝对哄不了。所以孩子这种做人做事的能力什么时候开始扎根?当然要从小扎,你从小就教孩子做人做事,他的人生已经立於不败之地,所以中国人讲要能够深谋远虑,高瞻远瞩。 我们来思考一个很微妙的问题,现在每年从大学、研究所出来的人多不多?多得不得了,但是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企业家都喊著找不到人才,这有没有矛盾?每年从这些高校里面出来的人那么多,结果企业家说,我都挑不到人才。现在的整个学校体系所出来的人才都是知识跟技能,而企业家所真正需要的人才是有德行的人才,是能担当,肯负责任,有品德的人,他才放心用他,所以现在不只是东方人重视德行。西方人吃了大亏了,他们以前管理学叫什么?叫「TQM」,叫「全面品质管制」,一个企业要好就是把东西做好就好了,结果这几十年来发现,纵使东西做好,只要有一个员工品德不好,几百年的企业可以毁於一旦。所以英国的巴林银行因为新加坡一个期货员挪用公款,两百多年的基业垮了。二00一年全球第七大企业叫做安龙集团,因为两个主管也是挪用公款,一个一年有几千亿美金营业额的公司在二00一年也垮了。 西方人看到结果之后会开始反省,这是他很好的科学态度,但是因为西方没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没有文言文,所以他不知道这一些道理。我们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说分明了,「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一个企业能够长治、能够永续发展,根本不是它拥有多少财富,而是老板跟员工的德行好不好。 因为这几次的撞击之后,他们开始修正整个管理的重点,不只在物品上,有一个更重要的东西开始重视,叫「TEM」,「全面道德伦理的管理」开始了。所以现在全球连锁大企业,一开始进来还没有工作以前,都是先上一、两个月的道德伦理课,上完之后,观察你确实有品德才敢用你。所以未来我们下一代出来,最重要的要求,最难得的一个能力,就是道德,就是品德,而你的孩子现在就开始扎根,你以后就不要担心孩子会没有出路了。 所以我们为人父母的绝对要冷静下来,因为在这个时代确实是人云亦云,一窝蜂。刚刚讲到代理父母,第一个是外劳、外佣,第二个就是补习班,一窝蜂,让孩子学一大堆东西。我有一个学生补了四科,小学补四科,这对我来讲都是不可思议,我就劝这个孩子,我说:你上课注意听,补两科就好了。那个孩子回答我,他说:老师,不行,我们那一条巷子里面的人都补四科,我也要补四科。现在人很盲从,因为没有判断力,家长都觉得花了钱就是对的,其实有待商榷。 依照我的分析,补习跟没有补习的孩子,上了初中以后,补习的孩子会远远落后於没有补习的孩子,这个从我小时候就观察到,为什么?我往后当了老师,我分析出来了。因为这个孩子假如有补习,他在后面听课,他已经会的,他会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这个我昨天上过了,这个我们补习班老师上过了,请问这个孩子会不会专心上课?不专心,而且他会觉得很骄傲。第二种情况,假如没有上过的,他心里面会说,晚上的时候补习班老师还会上,所以他的心态就是不属於专心的状态。一个孩子上课不专心,读书不专心,一养成习惯就麻烦了。而这样的孩子不只上课不专心,要考试的时候都不靠自己,靠谁?靠补习班,就靠著考试前夕帮他整理一张很大张的重点整理。 每一次考前差不多一、两天,我会让我的学生自修,我就看著这些没有补习的孩子非常仔细的在画重点,在整理。已经有补习的,课本没拿出来,拿那一张重点整理拼命背,这个拼命背,考完两天之后会怎么样?全部都还回去了,硬塞的。而没有补习的都是点点滴滴自己整理,他的思考会很有系统,这一课的重点在哪,一、二、三,就这样培养起来。所以孩子到底得到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为人父母的绝对不能只是钱砸下去,你还要细细的去评估效果怎么样,不然你的钱会花得很冤枉。所以我们从这里提到的是,任何问题你要做深度的思考。 所以你让他做家事,他会感恩,他会勤劳。再来,他会遇到贵人。我们教书的时候,上完课,有时候有一些东西要收拾,当我们头抬起来,差不多有两、三个孩子已经在打扫了,在帮你收拾东西了,你的内心觉得怎么样?「这些孩子怎么这么乖!」打从心里就很欢喜,这样的孩子会不会多教导?那是必然的,因为他恭敬,因为他受教。所以孩子假如常常都很勤奋,遇到这些有经验、有智慧的领导者,都会特别提携他。所以我到澳洲去就是因为跟卢叔叔行了一个礼,就得到这么大的好处,所以不要小看中国对孩子这些生活教育,点点滴滴都影响他一辈子,看得够远。 第四个,他的人际关系一定好。很多的高校,有一些刚考上的学生上了没几个月就被学校退学了,为什么?生活能力太差了,生活自理能力太差,把整个寝室都搞得乌烟瘴气,把他退学。所以我们去思考一下,当我们的孩子到团体生活,比方说到学校宿舍去生活,七、八个人一起住,当他进去的时候看到别人在扫地,在做一些事,因为在家里就这么勤奋,他很自然的马上就过去帮忙,其他同学对他的印象怎么样?很欢喜。他马上就懂得互相帮忙,人家对他的印象就很好,他的人际关系自然就好。但是假如一进去看到别人在扫地,他无动於衷,每一天就坐在那里看他的电视,还在那里吃零食,还会掉满地,掉了满地又不扫,他的人际关系会怎样?会很不好。所以从做家事就会形成很多的正确态度,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要抓住这些教育的重点:生活教育,培植孩子正确的人生态度。我们讲到这边是提到了夫妇教育小孩,夫妇在家庭教育小孩的时候要注意让他多做家事。 夫妇的配合,我们有提到「男主外,女主内」,但是提到这里,很多的家庭就会生烦恼,他说一个人赚不够。我们来思考一下,我们上一代赚钱很辛苦,我父亲那一代赚钱很辛苦,但是赚钱愈辛苦,形成一个结果,孩子怎么样?愈孝顺,所以我父亲五个兄弟姊妹对父母都很孝顺。因为从小很穷,所以看到自己的父母这么样的努力,读书当中念念都想著以后要让父母过好日子。诸位同修,祸福相倚,你的家庭经济状况比较拮据一点,反而你的孩子会很感恩,会很勇於去帮忙你,会去体恤你,这样的孩子反而更有志气。假如他是茶来伸手,饭来张口,都给他服侍得服服贴贴的,保证这样的孩子念头里面都会觉得父母对我做的事都是应该的。所以在经济方面纵使比较拮据一点,都要懂得取舍。 再来,我们要更思考一个问题,请问财富是不是赚就有?这个很值得思考。因为我们有接受佛陀的教诲,接受老和尚的教诲,所以我们很清楚财富是从哪里来的,财富是从财布施来的。所以很多人一辈子非常努力赚钱,到头来没剩几个钱,这样子的人假如没有闻佛法,他的人生态度会怎么样?会怨天尤人。那个人的能力比我还要差,为什么赚的钱比我多?他的内心会愤愤不平,因为他不懂真相。真相是什么?佛法有一句话,你任何时候都可以用这一句话来印证,叫「万法因缘生」。一个人财富的真因在哪?在财布施,钱财的布施。缘是什么?你前世有布施,然后每天在家里好吃懒做,能不能有钱?也不可能。所以缘是你的努力,缘是你赚钱的时节因缘到了,工作机会来了,缘是你有贵人相助,这些缘具足了,财富就进来了,才会产生财富的结果。所以什么是因,什么是缘,你要看清楚。很多人就在这里用力,做得要死,拉了一大堆关系,然后钱也没赚到,累得半死。 中国的财神(范蠡)就印证这一件事。他当初辅佐勾践复国,后来他感受到勾践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富贵,赶快带著西施到江南一带,他还告诉文种要赶快离开,因为勾践会嫉妒你的能力,文种没有听。文种想,我到手的荣华富贵怎么可以让它飞走!就不肯走,后来被勾践赐死。所以我们人生要会看人,不会看人很麻烦,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你入错行的根源在哪?还在你跟错领导人。所以看人的功夫要教小孩,你怎么教小孩?他只要把《弟子规》学好了,他一定会看人。 所以范蠡就开始从小生意做起,没有多久就发财了,发了财之后,把所有的钱布施给这些穷人,布施给一些困难的人,布施完之后又从小生意开始做,没多久又发了大财,就这样三聚财三散财,这在历史上有记载。所以其实范蠡所做的事就是依照圣贤的教诲,「大学」里面说「财散则民聚」,他这些财散出去了,世间人看不懂,他说都不见了,有没有不见?没有,他的这些钱转成了福分,转成了众人对他的尊敬跟感恩,改天他又有缘出来了,所有的人不去买其他家的商品,都去买范蠡的,所以他做生意当然很快就会又发大财了,所以财富的真因就是在布施。所以只要夫妇懂得这个道理,懂得多布施,那先生的事业也可以发展得更好。 我的姊姊对这些圣贤的教诲颇有感触,所以她怀孕到后期就把工作辞掉,佛家讲有舍有得。她要辞掉工作的时候也是很多的阻力,因为她的工作在台北捷运公司,是公务员,一辈子的铁饭碗,所以她也是下定决心把它辞了,辞了之后在我们家待产。很有意思,我姊姊在那段时间特别喜欢听我讲佛法,我突然想到舍利弗的舅舅,当初舍利弗还没生以前,舍利弗的妈妈跟他的舅舅在辩论,结果舍利弗的舅舅都辩输,原来是因为怀的就是舍利弗。所以我姊姊特别喜欢听我讲的时候,我就很担心我这个外甥生出来会不会比我还…。结果就在我们家待产之后,这个孩子就生出来,生出来之后,我姊姊就自己带,现在已经带到五岁多了,从来没有打过针,没有吃过药,请问省了多少医药费?五年根基扎下去了,孩子好教,孩子自己念书,你省多少操心,所以人真正要会算。 我姊姊辞掉工作之后,我的姊夫愈赚愈多,结果我姊夫就会拿一些钱给我姊,我姊姊就说了,我每天在家里照顾孩子也花不到哪去,她又把钱拿给我,她说,你拿去印经,拿去国际赈灾什么的,你自己帮我处理,我们兄弟姊妹都很信任,你就全权帮我处理,我就常常帮她去布施。有一天她们去逛一个刚开幕的商场,结果就填抽奖卷,就写了一些资料把它投下去,第一特奖是一台轿车,结果有一天就接到电话,他说你们抽到了一台轿车,我姊姊还去把它开回来。所以要信真理,财布施确实得财富,你有这个信心才会踏踏实实的有所取舍,把自己的孩子好好教好。 在家庭如此,一个国家亦如此,所以一个国家的皇帝,登基的第一件事是立太子。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好的下一代,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也是培养接班人。所以立了太子之后,都是找全国最优秀的老师来教他的下一代。周武王的孩子周成王,他的老师是谁?有周公,有姜太公,你看周成王的学习会不会很突出?所以古代说千里寻师,我们为人父母假如懂得请古圣先贤来教你的孩子,平常的时候在家又放老和尚的带子给你的孩子听,那你的孩子的福分没有输给周成王。而不只是有这么好的圣贤来教你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 夫妇关系在现在这个时代是至关重要的一门大学问,为什么我这么讲?因为夫妇关系处不好,家庭就会乱,家庭一乱,社会必乱。所以我第一次在海口跟一群朋友吃饭,刚好围了一桌,其中有四位女性一起吃饭,那刚好了解完之后,这四位女性当中有三位已经离婚了,有一位准备离婚,我一了解之后非常紧张,我们读圣贤书一定要力挽狂澜,要阻止这件事情,因为只要离婚了,这孩子人格想健全都不容易。所以我就开始讲了,我说夫妇相处有一句箴言,只要坚守这一句箴言,你的婚姻绝对可以白头偕老,话讲完之后,这位同事眼睛瞪得很大,耳朵都竖起来了。我就讲,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从结婚以后,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这个话才讲完,这位朋友眉头马上皱起来回答了一句话说,「蔡老师,好难」,难不难?我有一次在珠海演讲,我说只要守住这一句话就可以白头偕老,「只看对方优点,不看缺点」。底下有一位女士马上不假思索直接回答我「没有优点」,我接著就问她了,我说「你先生没有任何优点,你还嫁给他?有没有这种事?」所以我们人要冷静一下,障碍不在外面,障碍在自己的内心。 我常常就会请这一些朋友坐著时光穿梭机回到从前,不然人都会健忘。我就会跟他们讲,当夫妻在热恋的时候,男女朋友的时候,可能五点半下班,五点的时候都快坐不住了,开始想「怎么时间过这么慢?我等一下要跟我女朋友去哪一家吃饭看电影,怎么过这么慢?」每天都想著能够给她吃什么好的,穿什么好的,玩什么好的,那个时候的心境就是「我能为对方做什么?」这个是「前」。当对方念念都为你著想,你的感觉是怎么样?所以俗话讲「只羡鸳鸯不羡仙」,就是在那种爱的一种感受里面,很舒服。所以你看中国字,「爱」是一个「受」,「心」在一个「受」当中,所以「爱」就是用心感受对方的需要。现在的人拿著爱伤害别人、压迫别人、控制别人,有没有?我很爱你,所以你应该替我做什么;我很爱你,所以你不准出去,这都是被那些情歌害死,我就是受害者,所以不要让孩子去听那一些情歌,会完蛋。 真的,学好十年不足,学坏一天有余,真的很快,为什么?人的理智要建立,必须要有一段长时间的薰习;人的情识、妄识要起来,一条歌就起来了。你看那个五、六岁的小朋友去参加歌唱比赛,唱起情歌来,那种忧郁都被唤醒了,所以要谨慎。康熙皇帝的后代子孙,二十岁以前不能读诗,不能读这一些唐宋诗词,不读的,因为理智都还没建立,妄情都起来了,所以他有这个认知才有这种做法出现。 所以我们要能真正了解,「爱」确实要替对方著想,彼此的感受就很舒服。但是因为结婚的时候,那个字一签下去之后,心态变了,变成什么?他应该替我做什么,从原来我能替他做什么,变成他应该替我做什么好。当有一个人每天站在你旁边,「你应该替我做什么」,你的感受怎么样?会不会压力很大?会不会不舒服?会不会有压力?所以又有一句话说了,「结婚是爱情的坟墓」,那个都是一派胡言,问题在哪?为什么从这么好的感受,从天堂跑到哪里去了?地狱去了,原因在哪里?印祖说的「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天堂、地狱之分就在一念之间,没有很复杂。 有一个人很幸运的遇到了一个小天使,小天使跟他讲,「我带你去看天堂跟地狱」,这个人就说「好,我去看,我先看地狱」。到了地狱的时候,看到一排很长的桌子,两旁都坐了人,刚好他们在吃饭,结果统统坐定之后,桌上有很多菜,拿的筷子都是一公尺长的筷子,结果一喊开动,所有的人拿起筷子,夹起菜来拼命要往自己的嘴巴送,结果看到这些筷子都在打架,菜还没夹起来就都掉地上。所有的人,不只是筷子打架,眼睛也在打架,很凶,不断的怒视对方,但是还是夹不起来。结果这个人一看,非常的凄惨,他说「算了算了,我看要看天堂,不看地狱了」。结果到了天堂之后,赫然发现,桌子还是那张长桌子,两旁还是各坐了一排人,筷子还是一公尺长,他就觉得很纳闷,「怎么会这样?」突然说开动,所有的人把菜夹起来之后就往对方的嘴巴里送,「来,吃一口」。有一个人很幸运,一下子三、四个人的筷子都到他的嘴巴里来,差点就噎著了。所以天堂跟地狱就在这一念,当你念念为对方,我为人人,人人就为我,整个人就非常的和谐。 刚好我有一次到乡下去演讲,那场演讲也非常有意思,因为是在海南的乡下,所以我在讲课的时候,他的镇长在旁边,我讲完一句,他就翻译一句,因为很多人听不懂普通话,要听海南话,就这样翻译。结果那一堂课讲完之后,刚好我在过程也提了天堂的故事,晚餐他们在招待我们,结果镇长跟副镇长就拼命往我们的碗里面夹菜,我们这位李老师就说「我们来到天堂了」,所以人与人之间会有很多美丽的诗篇,完全在我们自己的存心。 所以夫妇关系如何从地狱爬到天堂,也在我们的一念之间。而夫妇关系,我们说的无量功德,当我们为社会培养出一个范仲淹,为社会培养出一个肯奉献,为佛法、为众生的人,那你的功德没有办法计算,所以我们应该正视我们的家庭责任与价值,你在做的时候就会觉得很踏实。所以我们这些年轻人出来做事,真有什么对社会的贡献,说实在的话,谁的功劳最大?就是父母的功劳最大,所以佛祖说的「一人得道,九祖升天」,因为这一些九祖都有教育这个孩子的很大的功德。 我们接著往下看,第四伦叫「长幼有序」。昨天李老师有提到兄弟之间的相处,其中第一句,《弟子规》的经文有提到,「兄道友,弟道恭」,就是要兄友弟恭。「兄弟睦,孝在中」,所以一个为人父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就是他的孩子。只要他的孩子都互相友爱、互相帮忙,那父母的内心会非常安慰,所以我们为人子女,兄弟姊妹的关系一定要处好,让父母不会担忧。诸位同修要专心一点,要看我这边,我们的定,戒定慧的定,时时刻刻在练,「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我们的戒定慧是时时刻刻都在修学。 有一句偈就是专门提到了兄弟之间的相处,这一句偈是这样讲的,「同气连枝各自荣」,兄弟姊妹就好像同一个树出来的树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就是兄弟之间的言语要能忍得下来,不要常常言语太冲,会伤了兄弟之情。「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你看我们的兄弟姊妹,每一次可能忙了三个月、六个月,聚一起一看,「你白头发又多了」,而跟我们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兄弟姊妹,所以「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兄弟同居忍便安」,只要能忍得住言语,忍得住财富的争夺,「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不要因为一些枝枝末末发生冲突。「眼前生子又兄弟」,也就是说我们兄弟姊妹之间又有自己的小孩了,又生了下一代了,所以我们要「留与儿孙作样看」,我们自己要留好的兄友弟恭给下一代的孩子看。 我有一个结拜大哥很孝顺他的母亲,刚好住在台中莲社旁边,所以也常常去念佛。他母亲两年前往生了,我就去他们家给他母亲礼拜,刚好他的孩子,还有他兄弟姊妹的孩子都到了,我一看,很少看到一个家族的下一代这么齐,都眉清目秀,都很懂事。刚好有一天我跟他通电话,我就跟他说一个人真正在孝顺父母的时候,那是最踏实、最自在、最快乐的时候。他听完之后就跟我讲,我四十三岁才体会到这一点,你才三十一岁(他刚好大我一轮,都是属牛的)就能体会得到。我就跟他讲,因为我们有好老师教导,才懂得人生应该去珍惜孝顺父母的机会。我结拜大哥接著讲,他说他从年轻就下了一个决定,他说要多花时间陪自己的母亲,少去应酬。很多人就会说不去应酬不行,因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都是骗人的,为什么?当你这个朋友每天要跟你缠在一起才行的时候,这种朋友要不要交?那是酒肉朋友。当你告诉他说,我要去孝顺我父母,我要回去陪我儿子读书,真正好的朋友马上怎么样?「好啊,做人的根本,你赶快回去」。所以古代人说君子之交,这个淡中有真味。为什么要淡?因为君子相交非常清楚,一个人有很多本分要去尽心尽力,他绝对不会跟你每天腻在一起的。 所以当他有这种态度之后,他就常常回去陪他母亲聊天,然后照顾他母亲。结果不只他这样做,他所有的兄弟姊妹都常常回来相聚,结果因为兄弟姊妹长相聚,感情特别好,所以就有一个榜样给他的下一代的这一些孩子看到。所以看到下一代都这么善良,这么懂事,这是结果,原因在哪?原因还在上一代有做出典范给下一代看,所以就像这一首诗说的,「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做好样子看。这是兄弟之情,我们也是要尽心尽力去经营。 当兄弟有过失的时候怎么办?《弟子规》告诉我们「善相劝,德皆建」,所以兄弟有过失也要懂得去劝他,去引导他往正确的方向走。请问怎么劝?这个就是学问。很多人劝人的时候,劝了几句,兄弟不能接受,我们马上很生气,「你真是一阐提,你真是没有善根」,脾气就来了。然后你讲完之后,你的兄弟姊妹说,「我就是没善根,你要怎么样?」所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我们时时刻刻不变的是我们为对方著想的心,但是方法一定要善巧,一定要对方能够接受,这样才真正达到你的目的。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读书人叫陈世恩,他有一个弟弟游手好闲,每天都很晚才回来,陈世恩的大哥看到这个情境很生气,所以弟弟回来的时候都破口大骂,然后都快要跟弟弟打起来。大哥这么做有没有效果?没有效果。请问这位大哥爱不爱这个弟弟?爱,但是方法怎么样?错了。 所以我们劝别人的时候要从三个角度去看,第一个,你是不是真心想帮他,这个很重要。很多人表面上看是我要帮他,事实上是要对方听我的,不听我的我就骂你,甚至於打你,所以本质上还是控制欲望太强,所以我们要先问自己是不是真心。再来,方法对不对?不只是教孩子要因材施教,你劝导任何一个人,他的根性都不一样,他的思想观念都不一样,所以你用的方法要契合,他能接受。第三个,当你的用心对了,方法也对了,还是没有大改变的时候,你就必须交给时间去处理,要有耐心等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所以陈世恩就跟他大哥说,让我来试试,您就别气了,气出病来没人替,请他大哥先不要插手。陈世恩从那一天开始就到他们家的门外等他弟弟回来,等到十点多了,十一点多了,到最后十二点了,弟弟回来了,他马上走向前去,说「弟弟,半夜很冷,你会不会觉得衣服不够?」然后就这样搭著弟弟,把他牵进门来,亲手把门关起来。「弟弟,你肚子一定饿了,我叫嫂子帮你煮碗热面吃」,就这样两个兄弟走进去。第二天,陈世恩又在那里等他弟弟回来,第三天,第四天,到第五天的时候,他的弟弟被感动了。人非草木,当你是真正真诚的时候,没有人会感受不到的,所以他弟弟感受到哥哥无微不至的照顾他,而且是一心一意为他著想,没有人喜欢自甘堕落,所以这个弟弟就这样转过来。所以陈世恩没有用言教,他用的是身教,他用的是真诚,所以我们面对兄弟,面对所有人,都应该真诚去感,去转化。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