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菩萨品第四 第十七章 维摩诘对弥勒说菩提


 2016/1/6    下载DOC文档    

  维摩诘所说经卷第四

  菩萨品第四

  本品有四章 维摩诘对弥勒说菩提 维摩诘对光严说道场维摩诘对天女说法乐维摩诘对善德说法施

  第十七章 维摩诘对弥勒说菩提

  原文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肇曰:五百弟子皆已不任,故复命菩萨者,将备显净名难醻德也。)

  弥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说不退转地之行。

  (什曰:此天以弥勒将上为天师,豫怀宗敬,故常来听法也。不退转地之行,即无生法忍也。)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用何生得受记乎?

  (维摩诘不先遣忍心而先遣受记者,良由诸天见弥勒受记,故有补处之尊,还系心成佛,希想受记,故先明无受记。受记必由心生,故寻生以求记。生坏则记亡,故推世以去生也。)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肇曰:发无上心,修不退行,受记成道,弥勒致教之本意也。今将明平等大道以无行为因,无上光荣正觉以无得为果。故先质弥勒,明无记无得。然后大济群生一万物之致,以弘菩提莫二之道也。夫有生则有记,无生则无记故退斥三世以何生而得记。)

  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

  (肇曰:过去生已灭,已灭法不可谓之生也。生日,无复有也。)

  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

  (肇曰:未来生未至,无法以何为生?生日,竟未有也。)

  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

  (肇曰:现法流速不住,以何为生也?若生灭一时,则二相俱坏。若生灭异时,则生时无灭,生时无灭,则法无三相,则非有为也。若尽有三相,则宜有无穷之咎。此无生之说,亦备之诸论矣。三世既无生,于何而得记乎?)

  白话解

  于是,佛对弥勒菩萨说:你去向维摩诘问疾吧!

  弥勒回佛的话:世尊,我不合去向他问疾。

  为什么呢?回想我以前在兜率天宫(六欲天的第四天)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说不退转地(菩萨第七地,得无生法忍)的修行法。

  这时,维摩诘来对我说:弥勒,世尊授记(认证)仁兄一生当得无上正等正觉。你用哪一生受这个记呢?是过去生吗?是未来生吗?是现在生吗?

  如果是过去受生,过去的已经消灭了。已灭的法不能说是生法。

  如果是未来受生,未来的还未生出来。还没有什么法,以什么为生啊?

  如果是现在受生,现在刹那刹那不停地变,无所住。以哪一刹那为生法呢?如果说生灭同时在一个刹那间,便说不出是生还是灭,说生说灭都不成。如果说生灭不在同一刹那,那么生时没有灭,生时没有灭,便没有过去、未来、现在三世。

  原文

  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

  (肇曰:新新生灭,交臂已谢,岂待白首然后为变乎?)

  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

  (什曰:实相常定,故名正位。向以因缘明生非真实,故无受记。今明生既非真,则无生,无生则常定,常定中无受记也。)

  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

  (道生曰:苟体生是无而无无量生者,无无量生,复何有哉?斯乃为正位也。正位者,永与邪别也。然则,既以无无量生为正位,无有受记,理自明也。以得菩提,故有受记,复云亦无得菩提耳。肇曰:上退有生无记,此退无生亦无记也。)

  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记耶?

  (肇曰:如,虽无生灭,而生灭不异于如。然记莂起于生灭,冥会由于即真。故假如之生灭以明记莂之不殊也。)

  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

  (肇曰:如,非不生灭,非有生灭。非不生灭,故假以明记。非有生灭,以知无记。)

  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肇曰:万品虽殊,未有不如如者。将齐是非,一愚智,以成无记无得义也。)

  白话解

  佛说过:比丘,你现今即时之内,亦生、亦老、亦灭。并不等到你年老白首之时才受生灭啊!

  如果是以无生而得受记,无生即是正法之位,正法位是没有受记的。也没有说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怎能说弥勒受一生记呢?

  如,是如实际。你是从如生而得受记,还是从如灭而得受记呢?

  如果说从如生得受记,这个如,本来就无生。如果说从如灭得受记,如,本来就无灭。

  从无生无灭来说,一切法都是如如一相,一切众生都是如,一切法亦是如,众圣贤亦是如,就你弥勒也是如。

  原文

  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

  (肇曰:凡圣一如,岂有得失之殊哉?)

  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1。

  (肇曰:无相之相,是菩提相也.)

  若弥勒得灭度2者。一切众生亦应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肇曰:本性常灭,今复何灭也?)

  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诸天子。

  (道生曰:既无受记.岂得以受记引之耶?以虚为诱诳也.)

  [注]

  1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众生有两种含义。一是心中生出的种种招致烦恼的妄相,一是指一切有情的生物。这里说的一切众生指的是心中众生。心迷生烦恼,一悟即菩提。得无生法忍的菩萨,观察众生与菩提无二相。

  2 灭度 灭尽烦恼,度过生灭苦海到达无生灭的彼岸。

  白话解

  你弥勒得受记,则一切众生亦应得受记。为什么呢?都是如了,就没有两样,没有差异了。

  你弥勒得无上正等正觉,一切众生亦应得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呢?一切众生都是菩提相。

  如果弥勒得灭度,一切众生亦应当都得灭度。为什么呢?诸佛所见,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是涅槃相,不再有什么要灭的了。

  因此,弥勒,不要再用虚假的受记之法引诱这些已在兜率天等天宫的天子。

  原文

  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

  (肇曰:平等之道,实无发心,亦无退者。而以不退之行诱其发心,示其受记者,何耶?)

  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

  (肇曰:菩提以寂灭为相,生死同相。 而诸天卑生死,尊菩提,虽曰胜求,更生尘累。宜开以正路,令舍分别,曷为示以道记,增其见乎?)

  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其道玄虚,妙绝常境。聪者无以容其听,智者无以运其智。辩者无以措其言,像者无以状其仪。故其为道也,微妙无相,不可为有:用之弥懃,不可为无。故能幽鉴万物而不曜玄轨超驾而弗夷,大包天下二罔寄,曲济群惑而无私。至能导达殊方,开物成务,玄机必察,无思无虑,。然则无知而无不知,无为而无不为自唯菩提大觉之道乎?此无名之法固非名所能名也。不知所以言,故强名曰菩提。斯无为之道,岂可以身心而得乎?)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道生曰:既不以相得菩提,则无菩提相矣。若不能灭诸相者,岂得以寂灭为体哉?)

  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

  (肇曰:观生于缘,离缘即无观。)

  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

  (肇曰:行生于念,无念故无行也。)

  白话解

  其实不存在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问题,亦不存在退转的问题。

  弥勒,应当让这些天子舍离对菩提的分别心。

  为什么?所谓菩提,不是能用身得到的,也不是能用心得到的。

  寂灭是菩提,因为菩提离一切法相。灭了种种法相,就是寂灭了,就是菩提了。

  不观是菩提,因为菩提远离一切因缘。离了因缘,就无所观了,就是菩提了。

  不行是菩提,因为菩提不作忆念,心中没有忆念,就没有思虑活动了,就是菩提了。

  原文

  断是菩提,舍诸见故。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

  (肇曰:诸见断,妄想离,乃名菩提也。)

  障是菩提,障诸愿故。

  (肇曰:真道无欲,障诸愿求也。)

  不入是菩提,无贪着故。

  (肇曰:入,谓受入可欲。)

  顺是菩提,顺于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实际故。

  (肇曰:随顺本相谓之如,故系之以顺。长住不变谓之性也,故系之以住。到实相彼岸谓之际故系之以至。)

  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

  (肇曰:意与法为二,菩提无心,何法之有哉?)

  白话解

  舍弃一切既有见解,便断了我见执着,就能证菩提,所以说断是菩提。远离一切妄想,就能证菩提,索引说离是菩提。

  因为菩提无欲无求,障蔽了心中的所愿所求,就能胳菩提,所以说障是菩提。

  不贪入菩萨地,不贪着涅槃,就能证菩提,所以说不入是菩提。

  随顺本相,如如寂照,即证菩提。所有说顺是菩提。法住法位,随涅槃流,即证菩提,所以说住是菩提。至达彼岸,见法实际,即证菩提,所以说至是菩提。

  根尘不二,离意法执,即证菩提,所以说不二是菩提。

  原文

  等是菩提,等虚空故。

  (肇曰:无心于等而无不等,故谓若虚空也,)

  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

  (肇曰:菩提不有,故无生灭,菩提不无,故了知众生心也。)

  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肇曰:诸入,内外诸入也。内外俱空,故诸入不会。诸入不会,即菩提相也。)

  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

  (肇曰:生死所以合,烦恼之所缠,离烦恼故无合,无合即菩提也。)

  白话解

  因为虚空能容万法,心等于虚空菩提,所以说等是菩提。

  无生住灭之心,即证菩提,所以说无为是菩提。菩提不是空无所有,善知众生心,即能随机随缘证菩提,所以说知是菩提。

  了知内外俱空,阴界入虽入而不会聚,即证菩提,所以说不会是菩提。

  不与烦恼合,不与无始虚妄习气合,即证菩提,所以说不合是菩提。

  原文

  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

  (肇曰:外无形色之处,内无可名之实也。)

  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

  (肇曰:菩提无取舍,犹化人之无心也。)

  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

  (内既常净,外乱无由生焉。)

  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

  (肇曰:性无不净,故寂无不善。善寂谓善顺寂灭常净之道。)

  白话解

  因为有处即有形色,无处则无形色,离形色即证菩提,所以说无处是菩提。因为菩提离名字,性空寂,了知名字都是假名,得法无我,即证菩提,所以说假名是菩提。

  因为一切色相如幻如化,于如幻如化影像无取无舍,即证菩提,所以说如化是菩提。

  内既常净,外乱无由生,内净外不乱,即证菩提,所以说无乱是菩提。

  善顺寂灭常净之道,即证菩提,所以说善寂是菩提。

  原文

  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

  (肇曰:情有所取,故攀于前缘,若离攀缘,则无所取也。)

  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

  (肇曰:万法同体,是非一致,不异于异者,其唯菩提乎?)

  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

  (肇曰:第一大道,无有两种,独绝群方,故无以喻。)

  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肇曰:诸法幽远难测,非有智之所知。以菩提无知故无所不知。无知而无所不知者,微妙之极也,)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白话解

  不依内外缘思前想后,对一切尘缘影事都无取着,即证菩提,所以说无取是菩提。

  见诸法平等无异,万法同体,是非一致,即证菩提,所以说无异是菩提。

  因为菩提无法用世间事物作比喻,所以说无比是菩提。

  因为菩提是自觉圣智法,真空妙有,微妙难知其究竟,却又无知而无所不知,所以说微妙是菩提。

  世尊!维摩诘这次说法时,当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

  所以我不合去向他问疾。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首页维摩诘经浅释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