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蔡礼旭:老师谈择偶问题


 2010/5/2    下载DOC文档    

假如你有位男朋友高一百七十四公分,西装笔挺,我这样子不是西装笔挺。他追求你三年如一日,这三年他跟观世音菩萨一样有求必应,每到礼拜六、礼拜天他就打听好,哪里有新开的咖啡馆,赶快带你去喝一杯,而他从来没有带他父母去喝过一杯。你半夜肚子饿了打一个电话给他,他马上二话不说,摩托车骑出去,嗖,嗖。你们怎么这么聪明,一听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你们是不是都很有经验?第一个“嗖”,是去买热腾腾的芝麻糊,第二个嗖是怎么样?到了你的面前赶快端给你吃,三年不疲不厌地做。

忽然有一天他跟你求婚,让你嫁给他,而你有一个亲戚跟他是邻居,因为你祖上有德,所以这个长辈就马上跟你讲,你这个男朋友对他父母不孝。你自己考虑考虑,要不要嫁?不嫁,为什么?你要考虑清楚,不然“观世音菩萨”就没有了。

那为什么不嫁?(一女生答:我觉得爱是相互的,如果每次深更半夜我叫他出来他就出来话,说明他是还在试探我们的关系,但我觉得人相爱的时候不应是这样子,关心应该是相互的。)

那么他对你有求必应,你对他也有求必应,那就嫁给他啦?(女学生答:我觉得真正相爱的人并不是这样子的,不能因为爱对方便要求对方变成自己期待的那种人。)

他没有期待你什么,他只期待你嫁给他。(女学生答:如果是这样,他的任何服务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对所有人。)

好,那他一定会继续告诉你:只要你嫁给我,我一定会爱我的父母,爱所有人。(女学生答:这个只是说说而已。)

如果他说他可以发誓呢,要不要嫁?(女学生答:发誓也没用。)

好了,掌声鼓励。这位同学考虑得很周到,但是俗话讲“恋爱中的男女智商最低”。假如在这个节骨眼还犹豫半天,真正遇到那会怎么样?我看是凶多吉少。

判断力来自哪?来自理智,来自智慧,而智慧在真理之中。《孝经》告诉我们:“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对父母不爱,对有恩于他的人不爱,这违背了他的德行。“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对父母大吼大叫,对你却百依百顺,恭敬鞠躬,这违背了礼,这是讲恭敬的一种存心。

我们来分析一下,一个人没有孝心,他的人生有一个态度生不起来,哪一个态度呢?情意、恩义的态度,道义的态度生不起来。那“学如逆水行舟”,没有长养好的东西,长了什么?会长坏的东西,滋长利害的心。没有道义心,就会落入利害心。

为什么他能够三年坚持不断、全力以赴地追求你,他背后的动力在哪里?噢!你终于醒悟了。有利可图,因为他打听清楚你是清华研究生毕业,往后的前途一片光明,所以使出浑身解数都要追到你,长了这个利害心。好,你嫁给他了,三年以后,你帮他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结果脸上长出来了三条皱纹,没有像以前那样年轻貌美,他在外面工作,忽然遇到一个更年轻貌美的,你从利变什么?变成害。害要怎么样?噢!你们不要乱讲,讲话要负责任的。除害?你看这些含辛茹苦照顾孩子的女人,居然变成害了。除害这个举动,是天下大乱的根源。

诸位同学,我们在这里讲课讲两个小时,期间有多少人离婚你知道吗,现在一天有多少对离婚?离婚以后又有多少个孩子的人生将出现前所未有的障碍?这个举动一做,离婚率上升;离婚率上升,人没有道义,犯罪率跟着上升;犯罪率一上升还有什么安全可言?我到海口去,刚好接触到一个监狱的长官,我跟他讨论这些事情,他就告诉我,监狱里的犯人,相当高的比例都来自不健全的家庭。你看离婚率一提高,犯罪率就提高。

我在海口的时候,当地的朋友都告诫我,外出的时候,背包不能背在一边,背一边会很危险,必须跨过脖子来背,而且包包要放在你的胸前,不可以甩在两边,走路要这样走。日子好过不好过,幸不幸福?一位老师解嘲说,我们去开一个公司好了,去卖拴铁链的包包,可能会赚钱。社会变成这样无法想象。

现在的人没有了解问题的根源所在,所有采取的方法都是在制造问题来解决问题,太多的国家是把大量的金钱耗在哪?耗在建监狱。你看看,强盗、小偷进监狱出来变成什么?他出来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监狱盖的多,犯罪率不会因此降低。

再如,在很多国家,要结婚的人统统要先上课,上七天、五天的课有没有效?效果很有限。因为「少成若天性」,一个人对人的态度往往在年少的时候就已经成型了。

而要消除社会的这些乱象,根源在教什么?在教孝道。诸位同学,我们的人生,有学业要完成,有家业要创立,还有事业要成就。而这几样人生的目标,都必须靠德才能完成,没有德行,这些目标就没有办法圆满。而德行的根基就在于「孝道」,学习中国文化就要从孝行开始下手。

这两年来,我们在大江南北推广一本经典叫《弟子规》,这本《弟子规》涵摄了五千年悠久文化的纲领。这本书一开头就教「入则孝」,就是点明德行的根本所在。俗话讲「百善孝为先」,这一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讲孝顺是百善之首;第二层意义是当我们孝心开了,真正落实了「孝道」,我们所有的德行都有长养起来。

那么这一份孝心从哪里做起?《弟子规》第一句就教我们:「父母呼,应勿缓。」你看现在的孩子,爸爸喊他:“小明!”诸位同学,如果是你都怎么回应?“干嘛——”孩子都是这样回答的。你有没有看到一个孩子跑来问:“爸爸,有什么事吗?”假如你看到这样的孩子要马上告诉我,要找他来弘扬中国文化,他可能是闵子骞转世。这份恭敬甚至连我们都做不到。所以我们要开始力行,知识分子要当社会的榜样。这次回去,当你爸爸叫你,你要赶快过来,问:“爸爸,有什么事吗?”你爸爸会说:“你发烧了吗?”要让社会的颠倒从我们身上扭转过来。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