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爱情与情苦及如何解脱
作者:药师山 紫云居士 文章来源:药师山通讯 第52期
前言
笔者于少女时,曾经看到一位气质清秀的少妇,披头散发、长发及腰,穿件破衣服扛着扫帚,边走边笑、喃喃自语,后面跟着一群小朋友在嘲笑戏弄她,而此少妇似乎也不理睬外面发生的事情,只顾自语自言,重覆说着为什么…为什么…。刹那间笔者觉得她不理会世间的人事而是沉浸在另一个思维空间中激荡,最后才由他人处得知他先生抛弃了她,此情景为人世间最可怜的一幕,随着岁月增长也过看悲欢离合的各种情景,如老荣民千辛万苦回到大陆看当年娇美的妻子、如今也是白发苍苍的老太婆,心中感慨万千,诉说内心点滴的心情,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问“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问“情”是何其多,荡然于心中,现在以修行者观点看人世间之“情”,知道可以由此情了脱,同理也可以以爱欲(YIN)了脱生死进入圆觉。
情缘与情苦
少女时看琼瑶小说《窗外》、曹雪芹的《红楼梦》、金庸的武侠小说如《神雕侠侣》及《达赖六世情歌》等都会使人陷入了一个甜蜜的情境,如相爱的两人发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海誓山盟、至死不渝、无怨无悔在一起,此情绵绵无绝期,打坐时无法入定,情人历历在眼前,很想二人在一起,谈天说地不累也不困、不想分离,即使身处墓地也无有恐惧心,那种精神支持力让人叹为观止,大概每人多少都有上述的经历,这是情缘显现。
我们可能又听到爱情像汽球、像梦幻泡影,痴痴的盼着爱人回到身边,梁山伯、祝英台两地相思,要用非人间药草才可治相思病,午夜梦回之时,百思不解,怎么他会离我而去喜欢别人!晚上睡觉时不见人影了,大概每人也有上述的经历,这即是情苦显现。
情缘、情苦发生时各种烦恼即会出现,那情缘又由何处而来,情缘是由情种而来。
情种与爱种
“情种”是对爱情贪爱的种子,其色为咖啡色,是情苦的源头。“爱种”是众生对YIN乐贪爱的种子,其色灰白,是形成YIN苦与YIN魔的原因。人因潜意识(第八识)有情种,当其现前时就有爱情的现象发生,众生因而情爱绵绵。情爱至极而生爱欲,而衍生爱种。反之,因爱种而贪YIN乐,亦会由此而生情种,二者关系密切。也就是这些情种及爱种,使众生情爱与欲爱滋生不绝,也因此使众生深陷红尘不得出离。
情属无常性,须断此情欲爱种方可解脱
了解情种、爱种、情缘、情苦的现象,佛菩萨慈悲六道众生沉醉于爱河无法了脱,所以弥勒菩萨为众生请教本师,于圆觉经中之开示如下:“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于生死。若能断情爱,及贪嗔痴,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现在修行者,及未来世众生,勤断诸爱见,便归大圆觉。”本师佛弟子以出家相表示断除爱欲、爱种的决心。居士修行最后以如幻法不着爱欲、爱种方可入圆觉。
情种也是业障之一,与贪、嗔、痴一样,在观想时可发现情种是有陵角如浅咖啡的果实,情液是一种深咖啡黏液,且有欲念想要沾黏所喜爱的对方。
修行者若具有此“情种”即无法入八地果位,佛法中的各种无上微妙密法,例如如幻法、三昧法等皆无法修学。若修行者有此情种也无法“永住”净土,即使在净土己修到五、六地时也因情缘爱种仍须回到六道中将此情缘爱种了完后才可成阿鞞跋致,一位“阿鞞跋致”须了断三种情即爱情、友情、亲情。若修行者要有建造净土的能力,则更须了却五种情:爱情、亲情、友情、师徒情、君臣之情。
情苦的原因
一般人当情缘了尽之时即现情苦,情种与爱种会因时空改变,年老色衰、喜新厌旧、缺乏神秘等因素而逐渐消失,因此爱情也入于平淡,甚至生杀害之心,导致不可收拾之后果。但若能由情苦之烦恼而了悟其苦之害,由此生出慈悲心,也由此解开出情苦之法门、开出智慧的花朵,则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式,以下综合各种资料来源,把情苦的特点叙述于下:
1、累生累世用情不专,对不同人即有不同的情种,当机缘成熟时都会因情爱种而无法克制,在共同环境中产生一人、二人、多人之痛苦,如一夫多妻、婚外情等。
2、情爱种无免疫性,除了引发情爱,同时又造情爱种贮藏在第八识中,等待有缘再引发,由此可知情缘戒是防止再造情苦的根本方法。若本来已具有情缘与情种,则此情缘必会显现,任何人也无法免除(除非另有安排)。
3、情缘数量因人而异,情种数量是决定夫妻关系的时间长短的一个因素,情种少可能因此而成露水姻缘、一夜夫妻等。
4、情种中夹带嗔恨即成怨隅,由于过去累生不好的因缘,此生可能仍是吵吵闹闹,待情种尽时即会相安无事。
情苦心的各种状况
由小说、书刊及一些经验,我把情苦心中的状况概述于下,其真正之甘苦,只有身历其境者才可体会。
1、失落心:突然间惊愕“怎么会如此!”,尤其两个相爱的人已订终生,结婚时新娘、新郎不是我,这期间会难过沮丧、心痛如刀割,一切誓言如泡沫,此期会向好友诉苦,严重者产生忧郁症,若有自杀行为倾向则需要友人之支持关怀。
2、嫉妒、怨恨心:内心中嫉妒、怨恨种子挟带带而出,一些不良的语言由此生出,怨恨、怨气、嫉妒表现在行为语言中,严重者彼此会打架、相骂、争吵,甚至有置对方于死地才肯罢休。
3、报复毁灭心:内心有报复毁灭的念头,如计划杀人、毒杀、毁容、毁尸、杀害全家等各种行为。有时想另结新欢以达报复对方的目的。
4、猜疑防范心:对周围的人不再相信,且防范自己被害死、下毒,更开始算命、看风水以探查是否风水不利于自己的婚姻等。
5、告发心:自己得不到也不让别人得到,告发丑事使对方无法立足于社会中。
6、丢弃及逃避心:感觉自己如废纸一样被人丢弃在垃圾桶中,觉得自已年老色衰、被人抛弃,想要躲到无人知道自己的偏远地方,以封闭自己内心,因而有准备迁居、卖田、卖地、卖房子的意图。
7、复原及忏悔心:经过上述一连串的心路历程,也很累,证实到人心是丑恶、无常变化。会忏悔自己的个性不好,如此任性、不懂尊重、骄慢、贪、嗔、痴、怒,故受到果报而落得如此下场。因自责而检讨往昔的行为,由此下定决心改变自己、重新出发,此期会再出现交际应酬,每天上班都是美丽漂亮不再哀怨,很可能以新的心情接受第二春,也可能从此不再谈情爱,以事业为主,也有可能会怕爱情再度伤害自己。
8、慈悲心:最后会以慈悲心相待,以慈悲心化解一切,坐在佛菩萨前诉出种种一切的无奈与委曲,由此才能将不好的心转换到慈悲心,由于慈悲心的产生,心情开朗些,愿意以有限的生命利益众生。
以修行方法解脱情苦
(1)慈、悲、喜,舍心的扩大,学习扩大慈、悲、喜、舍心以消情苦心。
(2)保持清净心,观烦恼如梦幻且不执着,再由禅定中消除业障达心明无垢,学习持咒保持清净心。
(3)行布施波罗蜜:心中舍弃一切,且不染着贪欲,甚至将自己心爱的人施舍布施给别人,此期可以看佛书。
(4)行忍辱波罗蜜:心安住无量慈悲,心中常住慈悲心不起嗔恨,以忍辱对治不理智的行为,心中常想他们也是很可怜,世间人因果业报应该是早受早了,自己不要再卷入是非之中。此期要做情绪管理,控制大脑的第六识及皮质意念且观想转化心念以道业为主,依止佛菩萨修行成就道业。
(5)持戒波罗蜜:参考情缘戒,深知情爱的可怕与无孔不入,学习情缘戒尽量不再造情缘,并期望早日了却各种情缘(一生当多生使用)。
(6)禅定波罗蜜:以禅定方进入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认识业障的种类,如咖啡色(情种)、灰色(YIN业)、嗔业(白色)、骄慢(黄色)、痴业(黑色黏液)及其他业种,由定中查出情缘,并经过忏悔,恳请佛菩萨以佛力消除之,由此破除情苦。
(7)智慧波罗蜜:由修行中深入禅定中可生智慧,修行进入空性月轮或本尊次第,无量微妙深法展现,尤其一些三昧修持如慈三昧、悲三昧、喜三昧、舍三昧、普光三昧、大光三昧、明三昧,更扩大四无量心放光,如云覆盖大地的心显现……此时的心境己完全无嗔恨、无烦恼、无挂碍,也就不再有情苦,如此才永脱情苦。
(8)众生因YIN业不能解脱:楞严经中本师开示:有YIN业者修行如煮沙成饭、无法成就。众生着YIN乐以致中脉无法明亮,众生因承袭父母交媾时之YIN业而形成中脉里的红、白菩提,若能修持无上密法使YIN业消除,福慧种增加,进一步把YIN乐转幻,如此才能解除情YIN二业。
(9)菩萨道伴侣难得,在生活上应互相鼓励扶持,以成就道业为主。
(10)在修行中,此时期其心念之转折非笔墨所能形容,若修行者再染YIN、情二业,则无法再回净土。
(11)修行者因根器不同,当形成伴侣时都因认知不同,多有争吵,又因外界的诱因增多,不守情缘戒时易再造情缘,又增加下一次痛苦烦恼,此时以守住情缘戒、庄严身相戒、不放逸戒为要。
(12)修行者来世间有些是了情缘因果,所以勿再造新情缘,否则永无出期。
(13)净土阿鞞跋致的果位,必须要能了情缘、亲情、友情,不再受后有,可回净土成为清净的天人永住净土。
(14)大修行者破戒相着YIN乐及情苦时,法相中的32相及80随形好无法形成,最后本尊是骷髅相及情苦相。
介绍宝云药师琉璃光如来净土
此处是佛菩萨愿力所成,专门渡情苦及YIN苦众生,为药师琉璃光如来中净土的一角,其方法为以情苦三昧25法及YIN苦三昧25法,将情苦、YIN苦的业种除去后放入瓶中,以咒语说法,解除情YIN之苦,使修行者有笑容,安住精神身在净土边缘化土中,继续听经、修持佛法,期许能修行圆满而证菩提。
药师山修行者共勉之:
早了情缘证菩提,情海毒液勿贪取
爱种YIN业轮回身,如幻对治清净离
情缘严守戒体成,花开见佛证菩提。
以下以五个故事来说明,情缘与爱欲的感人及对修行影响的深远,希望药师山佛弟子们深思。
故事(一)
话说三千五百年前,释某某为道场高僧,多生多世为清修者,以戒为师,累生累世以办道业、盖道场成就众多修行者,是一位得道高僧,道场中聘请多方学者演讲、研究经律。就在此时有位学者胡居士,能言善道、学识丰富,时常在幽暗的灯光下钻研经律,在雅致禅房内品尝茗茶,尤其是对佛法的探讨、修证及对道场的关心,彼此言谈甚欢,互有默契,长期下来高僧只是仰慕之情而已,因而种下日后十世夫妻的情缘。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前八世很快地过去了,释某某以女居士的修行方式修得很好,中途在第九世因修行有成,女方(释某某)回弥陀净土,因习性根性不同又再转至药师净土,继而修行至千年(人间岁月),在净土修行有了成就,快到阿鞞跋致果位,但因想念昔日的先生胡居士而情种显现,因此再回人间以了情缘,并愿将净土实相引出,那知世间已非,情爱复杂,更清楚了知世间多数苦都是由情苦而来,以致娑婆世界众生永远无法超脱轮回,因此她发下大愿,以药师十二大愿为主并愿协助情苦众生及YIN苦众生了脱生死。
此胡居士(男性)在千年中仍独自一人,轮转为神父多生多世,或在某些有因缘的道场渡生漂泊不定,空慧成就高于一切,在此千载难逄时期,因福慧的共同认知、勤守戒律,努力精进修行,创办道业、翻译经典,了知爱情、爱欲无常,使人无法解脱,因此发愿护持众生学佛,发大愿由此得以成就。
讲评:
1、修行大师因起心动念,情投意合终遭到情苦果报。
2、修行大师也因情苦再次发大愿,愿为苍生排解因情苦、YIN苦所生之苦,终以此愿力修成正果。
3、阿鞞跋致果位是修行者在净土已修到快八地果位,只因第八识内,尚有情种仍致无法成就八地果位。仍须下凡世间了却情缘,才可修成正果。
故事(二)
话说三千年以前四川有位采药草为生的人名叫杨佑,品性敦厚,慈悲待人甚至连动物都友善关怀,杨佑于深山无人烟处,每天清净的过日子,不时心中念着“阿弥陀佛”四字。
夏天某一日,杨佑仍戴着斗笠背着篓子,啍着小调以轻快的脚步上山采药,一不小心差点踏着一条白蛇,此白蛇温柔婉约,因身上有伤痕而纹风不动,杨佑心生怜爱,将白蛇带回家中放在笼子中喂养疗伤,杨佑家院中种植着各种奇珍异草,如灵芝、当归、枸杞、散发出药草的气息,甚为白蛇所喜爱,同时有猴子、狗、猫….及其他动物也相伴着这个有情世界之天地。
杨佑在药草世界中忙着采药制药,空闲时即将白蛇由笼中拿出,带着狗儿、猴儿一齐玩耍,大家非常快乐,白蛇也非常高兴,经常依偎在杨佑身边,享受那份浓情蜜意的关怀之爱。
人世间无常,杨佑与白蛇仍然无法逃离出生老病死的苦,白蛇悟出此理并发愿修行,潜心学道,但以蛇身修行那是多么不容易呀!千年以后终于修成蛇精,也会精通各种法术。碍于对杨佑爱幕的心放不下,情种显现,在修行中杨佑的脸经常历历现在眼前,无法继续修行,只好辞别师傅下山找杨佑,事隔千年人事已非,杨佑人在何处?在茫茫人海之中从何处寻找呢!只好用神通观之,皇天终于不负苦心人,在杭州发现了心中所系念的情人,可是非常无奈,由于非人身而无法接近杨佑,即附身于郝员外千金之身上,从此展开人类有情世界的日子,本以为从此可以过着甜蜜恩爱的日子,怎知人算不如天算,毕竟人界了知此白蛇讨情缘的大师不多,却不幸遭遇守戒执事刚正不阿的法果师识破,法果师以为人妖不可共处一室而破坏人间律法,另外又为杨佑亲人所托,要斩妖除魔为地方除害,那知展开一场人、蛇大战,包括水淹龙门寺,使得鱼虾、螃蟹…..等等均受伤害,使一些无辜的阴界众生鬼哭神嚎,大地为之震动,不知为何有此灾劫,同时也使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大德们受伤不少,真正震动法界。
讲评:
一、修行人法果师执事降魔除妖,仍要以慈悲心为主,要了知因果的来龙去脉才能执事,若想解开此结,不可以法力行之,更何况白蛇是讨情缘,以强行方式介入因果是无智慧的修行人。
二、白蛇不了解人间律法,最好是投生人身来了情缘较不会有问题,用蛇身的方式才会受此委屈,以致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白蛇为了杨佑做出一些违反戒律之事,到最后还开了杀戒使各界受苦,因此因果仍要受,真是得不偿失。
白蛇、法果因此要受果报,白蛇被压在七层宝塔(峰宝塔)中忏悔修行,法果也因无慈悲心故,被驱出佛门落入天道中,他不时的忏悔往昔所做之事,在夜深人静时常会有莫明奇妙的伤感由心中流出,但怎么也不知此原因为何。杨佑仍在人间轮回,老实木讷优柔寡断,乃为其个性所使然,他怎知由于他的无知与自私(怕爱白蛇),没有想到爱他的白蛇为了情缘而付出相当的代价,沦落塔下受苦。而杨佑在世间也以忏悔心在修行,但慈悲心遭误解,加上外表英俊使修行无法成就,若要有成就仍需下定决心破邪见。
话说时空轮转,雷峰宝塔经千年以后终于倒塌,往者历历在眼前,法雨大师禅定中发觉此事,觉得不妙,在一个因缘际会的时空中,所有当年的人,均在道场中修行-(法雨佛寺)。果然白蛇哭泣于法雨大师处,述说千百年的哀怨心酸,恳求全家团圆并要求见杨佑,纵使百千万年白蛇仍是温婉娴雅、明礼明义,心中仍然系爱着杨佑,愿以杨佑为依归,多么令人心动感人,白蛇现皈依佛门潜心学佛,目前生活安好。
三、“情种”不因时空消失,纵使百千万年仍如影随形。只待机“缘”成熟即可显发。
四、此情种是属第八识无明痴业,任何人都无法掌控。
五、佛门出家是要断爱欲方可证菩提。
故事(三)
话说二千五百年前,在西安某某寺内有一德高望众,白发苍苍的住持法号祥云大师,某某寺内有众多比丘、沙弥及一些执事的修行者,祥云大师以本师戒律为依;持事严谨,如讲经弘法、各种法会及开坛受戒等等为当地佛寺之冠,深得地方知府上层人士及高界人士们所喜爱,并且得到他们的护持。
佛寺内沙弥、比丘、方丈、长老都在制度下运作良好,大家安份守已。一日有一少妇张氏因为先生往生,所以来道场办超渡,此张氏长得风姿绰约,谈古论今、中外之事无不知晓,在言谈之时,时而有打情骂悄之行为,顿时为平静的佛寺,兴起一些骚动,且张氏尤其喜欢对二位比丘抛媚眼(陈比丘、许比丘),有时甚至有肢体上的碰触。
经过相当时日之后,使得陈比丘与许比丘之间有了相互比较之心出现,彼此心生怀疑与怨气使得修行有碍,真是桃花劫数,道场中有执戒律师为此事颇有意见,要以律法为处。住持以为不可,又经过二年,那知二比丘与张氏仍暗中互相往来更胜于过去,并在佛寺中与比丘有不可告人之事,此事执戒律师认为该依戒律移送法办。
住持因众比丘要求予以法办,即将他们送官办,遭地方知府严判,结果张氏囚禁后内心憎恨、埋怨……最后上吊死亡。
比丘怨恨住持,最后结合二三比丘离开佛寺,中国西北天寒地冻,离开佛寺,顿时生活无依,每当夜晚比丘百感交集,憎恨住持、憎恨世间一切,怨气充满本心,从此二比丘与住持结下怨气,结果2500年后,机缘成熟时仍然怨气冲天。
此事在2500年前时,轰动西安城的一案,顿使佛寺名誉受损,久久不能恢复,老住持百感交集且百思不解,人为何不能守戒律?会经不起女色的诱惑?由于对本师所订的戒律及对人性的贪欲、无知非常厌恶,一切由他去吧!老住持抑郁而终,往生回净土。
话说此张氏的果报,由于挑拨出家人破和合僧且犯YIN戒而受地狱苦报,陈比丘与许比丘深信自以为是不受律法的约束,因此在世间仍到处行走,以居士身学佛,修行已有千百年,虽有慈悲心,但因不守戒律及情缘戒,故道业仍无法有所成就,金刚地狱仍等着他。
陈比丘与许比丘仍要受金刚地狱之果报,只是因其慈悲故仍带罪于世上,且因缘际会,二人又在祥云寺聚会,某日张氏受完地狱苦又回到祥云佛寺时,祥云大师百感交集,时间似乎没有转动,往日历历摆在眼前,张氏习性未改,二比丘僧仍是心浮气躁,多话聒噪,仍在破僧团和合,真不知何时方能改过。祥云大师深受怨气之苦,忏悔往昔所作“送官一事”及“开除一事”,至今仍耿耿于怀,祈愿我佛慈悲让他们能放下一切,莫再造业!
讲评:
1、慈悲与智慧要互相圆融,处事才能无碍。
2、执戒律师应以祥云师的意见为意见,妄自主张易造成怨气,罪业仍由祥云师承担。
3、相信因果,果报自受。
故事(四)
话说2500年前,有一西藏法王桑定大师,平日以持珠念佛方式,口念不停的持咒,行事风格果断,慈悲心够,关心众多弟子及一些初学佛的修行者。道场行事仪轨都依律行事,每当举行大法会时都是给人山人海的信徒灌顶,好不威风。
佛寺中有一修行到五回向位的徒弟,眉清目秀、智慧过人。二者相谈甚欢,凡寺中之事此徒弟必为大师左右,徒弟仰慕大师风范,行事默契,眼神互为关切,一切在时空中迅速成长,蕴酿着种苗。当无常到来时桑定大师心牵挂此徒弟,无法回到上师净土国处(此处又叫持名净土,为莲师的西方净土一角处),从此受到业力轮回,身身世世形成女儿身,此徒弟又受业力轮回身身世世男儿身,如此受千年的轮回之苦仍无法出离人界。且每一世都无法结善良姻缘,都是在正值风华貌美之时产生殉情、自杀….的悲剧,此男儿在阴界也不愿超渡,紧跟着此女儿身的大师,形影不离,也不愿此女儿身大师再结交新男友,若有违背之处,必遭到一些不如意之事。此女儿身受苦无数,求神问卜了知一、二,开始诚心学佛想藉此摆脱此事。
某日此女儿身大师轮回2500年后,到了现代投生名叫达西小姐,仍如往昔来到佛寺参拜宝云、宝光大师,大师闭目、眉头深锁,了知此往事,不禁感叹时空经过2500年仍未了结此因缘,愿意助达西小姐一臂之力,但望达西小姐要发愿好好学佛、以正知见学佛。
从此达西小姐由忏悔因果业障,了解法界仪规,礼敬诸佛,礼敬大师,凡事必以佛知见为知见,一些人间习气如傲慢、自大、自信、夸大也在佛菩萨教导下将各种业障除去,很快的将往昔修行的能力又再恢复,以达西小姐的福报及慈悲心必有刮目相看的一日。
讲评:
一、达西小姐修行的善种不因时空而消失,纵使2500年也仍可恢复她的能力。
二、达西小姐的因果缠身千年果报之苦不堪其扰,但是因缘果报终须还,此身因果已暂停,所以达西小姐在大师引导下,继续入佛门才能稍有成就。
三、大师因地解行,了解情缘爱种让修行者有障碍,无法证菩提,所以开始在道场中愿意推广情缘戒、不放逸戒、庄严身相戒。
四、每当法会之时过去身的修行者(与达西小姐同时修行的大师)都会在法会中鼓励达西小姐,愿早日脱离肉身、证菩提入圆觉。
故事(五)
话说有一修行者名何生,多生行医医术高明,是一位慈悲清寒孤苦的人士,对清寒病患莫不善待之,每生每世都随缘渡日,以佛法为第二专才,也随材而教授。
何生博学多闻,通古经论无不以为是,每当与大众论事时不时的透露出神通、药理,为众生所羡慕,一段时间后何生渡生时仍以神通、玄理为主,个人亦以此自豪,口沬横飞地像菩萨在开示:我是最高法力代言者,以慈心渡化女众弟子。女众弟子们与他无分高下,殷勤受其指导,情缘不断,纵使修行3500年,仍然在原地踏步,无法入佛三昧,在道场中自以为是一种特殊风格,谁也奈何不了他。一些律师深以为苦,寻问住持,住持曰:“因因果果、果果因因、自因自果”需由心性忏悔,无需说明或告诫之,自行参考戒律章则或圆觉经。
某日,一向夸大的何生自言能不为情所困,因此深受众男众的崇拜,修行有如此深厚功力,游走世间多美好,殊不知二年过后,何生一样为情所苦,此时才知,情苦真苦,茶不思饭不想,打坐中情人历历在眼前。探其原因才知何生与女友共处时经常以她为渡生的对象,女性希求的梦幻爱情并无法得到满足,深深觉得他不能为她所依靠,同时发觉到我自己也可以学佛,直接受佛教化,回佛净土即可,一向优越感的何生,即使用再大的神通炫耀,但再也激不起她内心的涟漪,只有入自己的天地努力拜佛祈求内心能入平静的世界。
讲评:
一、佛门是一个有律有仪规的修行地,切不可只以自己的意见为意见。
二、憍慢、自大、嗔恨、爱种是无法证菩提入圆觉。
三、慈悲心是修行的基本要件,一旦只以慈悲心而没有智慧,此知见仍可能为邪知见。
四、渡生勿与爱情相提并论,二者所求境界不同,若混为一谈,可能会因目标不同而分离。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