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修普贤行从哪里修起
请看《大经科注》第一百五十三页,我们从第五行看起: 「又日道隐於所著《无量寿经甄解》中曰:五浊之世」,这确实就是指我们现前的这个时代,浊恶到极处。「造恶之时,圣道一种今时难修」,特别是佛法,为什么?佛法讲的是心性,修学佛法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用真心,因为佛法是世尊真诚心里面流露出来的,我们的心跟他不一样就很难体会到。众生心是妄心,真心里面是清净平等觉,没有丝毫染污,没有丝毫怀疑,没有丝毫动摇,我们今天的确,古人所谓的心浮气躁。古时候人有,但是那个心浮气躁的程度非常微少,要用百分比来说,也不过是百分之三、五,这样的心浮气躁;现在呢?现在应该到百分之九十五,九十、九十五,怎么能学?我们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从大善知识不在我们世间了。他们为什么不来?我们不肯学。我们真正肯学,佛菩萨就来应世,众生有感,佛就有应。 佛菩萨为什么到世间来?什么时候来?众生想学圣教他就来了。我们心里是想学,但是我们的程度不够,他也不来,条件不具足。古人何以能具足?古人从小接受过基础教育。我们举最浅显的例子,《弟子规》是每一个家庭教育下一代必须要学习的教育。这个教育不是教小孩念,不是的,完全是全家人,特别是父母都落实《弟子规》,小孩从一出生他就看到了,他就听到、就接触到。父母跟他距离最近,父母的言行,一举一动在小孩的面前,即使是婴孩刚刚出生,他睁开眼睛会看,他小耳朵会听,他已经在开始学习。所以,凡是负面的、不善的、不好的,决定不能让小孩看见,不能让他听到,不能让他接触到,母亲要把孩子看好,让孩子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是善的,都是好的。善恶的标准,中国古时候是以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做标准,与这个相应的是善的,与这个不相应的就是不善。换句话说,他从一出生就接受伦理的教育、五常四维八德道德的教育。孩子要看多久?要看三年。换句话说,一千天,这是人生基础教育。现在没有了,完全没有了。 我这个年龄,也就是说八十年前还有,我沾了一点边缘,我弟弟就没有了,他小我六岁。我接触这个教育应该是八、九岁的时候,就没有了。我八、九岁,我弟弟只有二、三岁,他不记得事,我还接触到传统教育的边缘。十岁我们从农村搬到城市,城市里头完全没有了,偶尔还听到有人说,没有看到人认真去做了。十岁以后在城市里头所薰染的是不善的,接受所谓新的教育。新的教育否定了传统教育,传统是过时、是落后,要向欧美先进国家学习。小学的课本改了,我念小学的时候,小学二年级还有个《修身》的课本,可是到三年级改了,《修身》不用了,改做《公民》,到四年级改成《社会》,课本常常改,每一年都不一样。这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愈变与传统文化教育距离就愈远,愈来愈远,到我们念初中的时候,确实传统的伦理道德没有了。不过那个时候老师好,老师还有能够身教的(是在患难的时期,中日八年战争,我们在这个时代成长的),那段日子非常艰难困苦,老师对学生有爱心。我们是流亡学生,跟家庭都不在一起,有的跟家庭还通信,有的连信息都没有了,所以学校就是家,老师也就兼任父母的使命。我们对老师感恩,老师确实把学生当作儿女,非常关心,非常爱护,也做了好样子给我们看。课本里面虽然没有,但是老师的一举一动是我们的榜样。 《甄解》里面说,「圣道一种今时难修,其难非一」,难太多了,不只一种。学习圣道的基础、概念、知识,我们完全没有接受到,怎么能够脱离六道轮回。这下面讲,「特此一门」,这一门八万四千法门之外的,无量法门之外的,只有这一门。「至圆极顿」,这一门可殊胜了,圆到极处,圆是圆满,圆满到极处,圆融到极处,顿,顿是顿超,快速也达到了顶级,这样一个特殊的法门,真难得。「而且由其简易直捷」,它不难。如果至圆极顿必须得上上根人才能接受,那我们全没分了。它最大的好处就是简单、容易、直捷、快速、稳当,这就是讲的净宗法门。「则出世之正说偏在斯经」,超出六道轮回、超出十法界不是附带说的,正说,就在这部经。这部经是「一代所说归此经」,这一代是释迦牟尼佛一生,就是指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统统归净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众水归於大海」,众水是陆地上的河流,河流里面的水全部都是流向大海。把河流比作一切经,比作一切法门、无量法门,大海比作净土,最后全归净土。 「由此言之,百万阿僧只因缘以起《华严》」,《华严经》,《华严经》是无量因缘,世尊为我们说这部经。「一大事因缘以成《法华》之教」,佛说《法华》是为一大事因缘,这一大事就是了生死证菩提。单单了生死,阿罗汉就做到了,要成无上菩提,阿罗汉做不到,那是法身菩萨。「亦唯为此法之由序」,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你看经教都是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华严》、《法华》这两经只是本经的序分而已,引导就是序分。本经呢?「本经者正是一大藏教之指归」。换句话说,本经是一切经的正宗分,最主要的一部分在此地,我们得到这一部经,等於读了一大藏教,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经教我们一样也没有漏失。不仅如此,实际上是包括十方三世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所说无量的经教,都是此法的由序,这个分量可重了。这是《甄解》里头说的。 下面是黄念祖老居士说的,「盖谓《华严》、《法华》两经只是本经之导引」。这个话我相信,我就是因为学《华严》、学《法华》、学《楞严》,对这部经生起信心。我不是学这些大经大论,早年在台湾,忏云法师劝我,我没接受,我跟李老师学经教,李老师特别把这个介绍给我,我也没接受。这两位老人教我读《弥陀经》的三个注解,莲池大师的《疏钞》、蕅益大师的《要解》、幽溪大师的《圆中钞》,《弥陀经》三大部,我读了。两位老师都教我去读《印光大师文钞》,正续两编我也读了。我对於净土宗的态度改变了,以前不重视它,读了这些东西,对净土尊重,但是我不想学它,兴趣还是在大经大论。确实在《华严经》上看到文殊、普贤菩萨发愿求生净土,成就无上菩提,在《法华》、《楞严》,特别是《楞严.二十五圆通章》,看到大势至跟观世音菩萨的表法,我明白了,我这样对净宗才生起信心,对往生极乐是发出了愿心。虽然有信有愿,自己的习气毛病没除掉。习气毛病是什么?喜欢好学多闻,就是心不能专一,大经大论还是喜欢看,还是喜欢去学习,没有一门深入。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明白这个道理,我没做到。回过头来,我看看海贤法师、海庆法师,他们不认识字,没有学过教,但是他们能够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就凭一句佛号,六字洪名,他成就了念佛三昧。我相信他有悟处,他不是普通的觉悟,正是宗门里面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也就是说,他们为我们示现的是法身菩萨,处今时今处这个时代,示现佛门弟子修行证果最好的榜样。我们自叹不如,我们要向老和尚学习,老和尚确确实实是我们的榜样,我们现在回头还来得及。这个法门要多长的时间可以修成?《弥陀经》上说得很清楚,「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这七日,前面的六是数目字,后面的七不是数字,是什么?你功夫圆满才叫七。海庆法师七十年,念佛念七十年往生的,那个七十年就是七天,就是最后那个七。海贤老和尚这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九十二年就是七,七是圆满的意思。怎么说它圆满?它是四方上下加上当中,七是这个意思。所以它表法的,叫圆满。四方(东南西北)、上方、下方、当中,什么时候你功夫成熟,你往生了,这叫七。 所以道隐法师这段话,就是说《华严》、《法华》,我读的《楞严》也都是本经的导引,本经正是一大藏教的指归。「《华严》经末,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是其明证。」这个太明显了,一看就清楚,文殊普贤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证得圆满。楞严会上二十五圆通,势至、观音摆在特别法门。依照顺序排列的是一般法门,要依一般顺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在二十五圆通应该摆在第二位,第一是眼根,第二是耳根,他没有排在第二位,他排在最后,第二十五。大势至菩萨根大,应该排在,二十五位里头他应该排在第二十三,结果摆在第二十四,他跟弥勒菩萨对调了。他应该在弥勒菩萨前面,跟弥勒菩萨对调,弥勒菩萨二十三,他二十四。说明没有按照顺序,这是特别法门,按照顺序是普通法门。普贤十愿导归极乐,这是非常明显的教诲,我们应该要深深能够体会到。 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十大愿王」,在六十八页,一一四,编号是一一四,十大愿王。这从《佛学大辞典》节录下来的,普贤十愿这一条。「四十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曰: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这是修学大乘,特别是修学净土,求往生净土的人要特别注意。《无量寿经》第二品,夏老的会集本第二品「德遵普贤」,真的是经的序品。本经序品一共有三品经文,前面两品通序,第三品是别序,就是发起序。所以《甄解》讲《华严》、《法华》是本经的由序,有来由,它不是随便说的,展开经本你能够看到,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十大愿王我们要学,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个个都是学的普贤十愿。极乐世界是普贤十愿的法界,普贤十愿展开,才是极乐世界。你问极乐世界从哪来的?就这十愿来的。往生到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不是修普贤十愿的,换句话说,极乐世界是普贤的法界,我们能够修学,学得愈好跟极乐世界愈相应。 第一个,「礼敬诸佛」,我们得真干。为什么?我们想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的人个个礼敬诸佛,没有一个例外。诸佛是指谁?《华严经》上世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在十法界里头只有迷悟不同。天台大师跟我们讲六即佛,就是佛有六种,第一种「理即佛」,从理上讲所有众生都是佛。所以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从理上讲的。理是什么?理是真如自性。我们读过《坛经》,《坛经》大家很熟悉,惠能大师开悟说了五句话,最后一句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那个自性就是佛性,自性就是佛,一切万法是自性生的,自性是能生,一切万法是所生,能所不二,能所一如,能生既然是佛,所生的也不例外,也是佛,理上讲。因为你本来是佛,所以你能够成佛,你只要走佛的道路,你就会成佛。十法界十条道路,这个十条道路十种果报都是自性所生所现。从一念不觉就变成阿赖耶,阿赖耶是妄心,妄心从真心生的,妄不离真。但是真妄的作用不一样,真是无上菩提,妄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不一样。妄是生灭法,有生有灭。真,前面我们学过,它是性起,它不是缘起,它不生不灭。惠能大师第二句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就是它不生不灭。从理即佛来说,一切众生都是佛,不但有情众生是佛,无情众生是法(万法),我们这桌椅板凳是不是佛?都是,动物是佛,植物是佛,矿物都是佛,没有一样不是佛。我们礼敬的对象是诸佛,包括十法界依正庄严,依报就是山河大地,包括里头一切植物,正报这是讲一切众生,有情的众生,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我们对待佛很恭敬,对待父母很孝顺,能不能将这些恭敬孝顺对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为什么?礼敬诸佛,普贤行里的第一条。 修普贤行从哪里修起?从礼敬修起。为什么?真诚心修出来了。所以中国古时候教婴儿,不是教小孩,教婴儿,谁教?父母教。他跟谁学?他跟父母学的。父母孝顺他的父母,孩子学会了,长大就会孝顺父母;不是长大,从小到大都懂得孝顺父母,他学会了。现在儿女不孝,可不能怪儿女,你要怪儿女,儿女太冤枉。怪谁?怪做父母的人没有把他教好。那父母不在面前,就是孩子的祖父母不在面前,现在小家庭,能不能供养父母的照片,就是孩子祖父母的照片,挂在明显的地方,早晚向父母行三鞠躬礼。给谁看?给孩子看。孩子见到父母晓得,我的爸爸妈妈每天早晨都要跟爷爷奶奶行三鞠躬,你看他那个恭敬心就生起来了。父母之外,对我们恩德最大的无过於老师,所以把老师的照片跟父母的照片放在一起,使自己永远不忘,感恩戴德。父母老师把我教成的,我怎么可以忘恩负义?没人教了。我的父母老师都不在了,照片在,父亲的照片找不到,母亲照片还有,找不到的就供牌位,能找到的供养照片。这是教化众生,教孝、教敬,对父母孝,对老师敬。把这种孝敬孝顺一切众生,对人对事对物用这样的孝心,这叫普贤菩萨。普贤是法身菩萨,唯有他证得法身他才知道应该这样做法。普贤像个母亲,非常负责的母亲,一切菩萨是儿女,普贤现身说法。 我曾经听人跟我讲,夏莲居老居士普贤菩萨再来的,黄念祖老居士观世音菩萨再来的。去年一月,就是一年前往生的,海贤老和尚也是普贤菩萨的化身。理上讲得通,事上没有证据,所以我们也不必怀疑,也不必完全相信。理上讲得通,事上没证据,我们这样的态度就最好,我们把他当作菩萨看待。他真正是菩萨,他不是假的,给我们做出,在这个大时代当中学佛修行证果要像他这个样子。印光大师一生教人,时时刻刻,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你修行能得多少利益,与你的诚敬心完全成正比例,没有诚敬心,你什么都没得到,你还是在六道轮回里头原地踏步,这个不能不知道。学佛从哪里学起?从礼敬学起,真诚心修礼敬,清净心修礼敬,从这入门。 第二,「称赞如来」。第一句讲的诸佛,为什么第二句变了,不叫称赞诸佛,它为什么变了?变了,意思当然不一样,说诸佛是从相上讲的,说如来是从性上讲的,就不一样。从相上讲的,范围非常广大,一切人事物全部包括在其中,跟中国《礼记.曲礼》讲的「毋不敬」是一个意思,对於一切都应该恭敬;换句话说,也是对人对事对物。你看中国讲圣贤,佛法讲佛菩萨,完全相同。人没有恭敬心,他能学什么?学西方的科学技术行,不要用恭敬心。学佛不行,学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行。中国传统文化跟佛法都要从恭敬入门,太重要了。所以净业三福里头第一条第一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学习的方法是落实《弟子规》,这是最低的标准,是一切众生人人可以做得到的标准。没有这个标准,孔子、孟子来给你讲传统文化,你也学不会;没有这个标准,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来教你,你还是凡夫。从相上讲没有分别,善人、恶人都要恭敬,尊重我的人、爱我的人,还有误会我的人、毁谤我的人、陷害我的人也要恭敬,为什么?他本来是佛。他为什么作恶?他作恶是他学坏了,他不是本性,他是习性。他的本性是佛,我们完全看本性不看习性,习性是假的,本性是真的。本性永恒不变;习性,善会变成恶,恶会变成善,千变万化,不理会那些。只从佛性上说,你才能成得了佛;用习性去学佛学不到,学一辈子也没有学到。 称赞就有标准,要与性德相应,称赞;与性德不相应,不称赞。在《华严经》五十三参里头有明显的表法,善财童子去参学,对一切善知识首先是礼敬,第二个是称赞,只有三位善知识他有礼敬没有称赞。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表法的,给诸位说,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来表演给我们看的。这三个,胜热婆罗门,有礼敬没有称赞,他表什么法?他表愚痴,贪瞋痴,贪瞋痴要会用能成佛,不会用就三恶道去了;甘露火王表瞋恚,善财童子参访有礼敬没有赞叹;第三个是伐苏蜜多女表贪爱,善财童子去参访有礼敬没有称赞。为什么?他所表现的与性德相违背。相违背的也是法,法有染净、有善恶,统统是法,要平等看待。为什么形象上有礼敬,德行上就不称赞?因为称赞怕一般人都学习,那不是普通人能学的。那是什么人学的?法身菩萨学的,普通菩萨不能学。他是在贪瞋痴现前的时候心里头不沾染,没有贪瞋痴,也就是说,在贪瞋痴这个境界里头他不起心不动念。换句话说,贪瞋痴就是戒定慧,圆满的戒定慧,它跟戒定慧完全相同,没有两样,他是度法身菩萨的。五十三参从第一个吉祥云比丘,示现是圆教初住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三参,另外还有十三参里面有十一位是代表等觉的,所以总共有五十三个位次,《华严经》上的大圆满。最上乘法是不起心不动念,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他清楚明白是智慧,不起心不动念是自性本定,定慧等学。凡夫不行,跟这个境界相差距离太远了,二乘也不行,权教菩萨也不行。天台讲别教,别教里面十住、十行、十回向都不行,别教要地上菩萨,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所以善财出来参学,他证得初住。不是初住,那有选择性的,不能样样都参,有选择。所以证得初住,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对於表法,表贪瞋痴的这三位菩萨,善财所给我们表的法有礼敬没有称赞。供养有,其他的样样都有,就少一个称赞如来,这个用意很深,我们要懂。懂之后,你对於佛所说的一切法都会生起恭敬心,你不会怀疑、不会毁谤,同时晓得自己在五十三个阶级里头我们是属於哪一层。这是讲称赞。 第三,「广修供养」。供养是用平等心修,没有高下,平等的。一切众生都是佛,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供养佛菩萨,就用什么样的心态供养一切众生。代表佛菩萨的就是父母跟老师,他们做代表。所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做代表,要把奉事师长跟孝养父母那个供养,供养一切众生,也就是我们讲对人对事对物。这是普贤行,不是一般菩萨所修的,法身菩萨所修的。往生到极乐世界,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是修普贤行,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你的,你自自然然就明白了,自自然然就做到了。真诚恭敬,我们所缺乏的。现在不但没有称赞,批评、毁谤,自赞毁他,家庭里头兄弟不和,团体里面不尊重领导,阳奉阴违,在今天社会这些事情太多了。为什么社会乱?从这几条当中我们就看出来了,现在人没有礼敬、没有称赞、没有供养,就这个三条就能看出社会动乱、地球灾变的缘由,为什么社会这么乱,为什么灾难这么多。佛法能化解,人人都明白、都搞清楚了,人与人之间应该要礼敬,应该要互相称赞。所以佛门祖师大德教人,「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互相赞叹是佛法兴旺的现象、气象。如果互相批评、自赞毁他,这是佛法衰的现象、佛法灭的现象,这不是佛法兴旺。佛法如此,世法也不例外。一个家庭,父子兄弟姐妹互相赞叹,这个家兴旺;如果谁都不服谁,互相批评,互相毁谤,这个家决定要败,这个家会消失。这都在我们眼前,只要稍微留意,你天天看到,事实真相摆在面前。 有诚有敬供养就会把真正好东西供养别人,次一等的再次一等的自己受用,这个人真正修福,这个人真正成就。在这个地方普贤行上说供养,在一般上讲布施,供养是有真诚心,对上,对父母、对师长,布施是一般,他不用布施,他用供养。财供养得大财富,法供养得大聪明智慧,无畏供养得健康长寿,业因果报决定不虚,看我们怎么个做法。有分别、有执著,用妄心,没有用真心。真心修积的是功德,妄心修积的是人间福报,是在六道里头享受的。因为心不清净,所以你不能超越轮回,不能生到四圣法界。念佛,真正想求生极乐世界,一定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妄心,跟阿弥陀佛结个法缘,这一生去不了,要等待下一次的缘分,来生后世,不知道什么时候,你遇到像现在这个缘分,遇到净宗、遇到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你再好好的修。能不能往生,把十大愿王对照一下,我做到了几成,在百分比里头我做到几分。 第四,「忏悔业障」。怎么忏悔法?舞台上表演痛哭流涕,也感动台下的观众,算不算忏悔?不一定。章嘉大师教给我,忏悔业障要用真诚心、恭敬心,决定后不再造,这叫真忏悔。大师说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实质就是后不再造,这叫真忏悔。孔子所说的不贰过,过失只有一次,下一次决定不会有同样的过失。谁做到了?孔子赞叹颜回做到了。颜回这个人过失只有一次,他知道是过失,下一次不会再犯。儒没有求出离三界,人家也能做到,何况大乘,何况是极乐世界。今天忏悔,明天又犯,犯了再忏悔,这不行。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用妄心。追到究竟处,真妄两个字。我们无始劫以来,一念不觉迷失了自性,变成六道凡夫,在六道里头轮回不知道多少次,无量劫。无量劫阿赖耶里面含藏的习气种子,善少恶多,所以这善保不住,遇到缘它就起现行,恶的力量太强大了。也正是为这个原因,阿弥陀佛建立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好处,把所有一切恶的缘统统断掉,里头没有。所以到极乐世界你所看的尽善尽美,你不会有恶念产生,也就是说,阿赖耶里头诸多不善的种子,在极乐世界没有这个缘把它引发起来,极乐世界好就好在这里。 忏悔要真正去做,要真放下,真放下的先决条件就是你要真看破。知道三界六道是假的,知道四圣法界也不是真的,为什么?就真放下了。为什么放不下?没搞清楚,还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不认识,遇到了不认识。净土是真的,遇到了为什么不念佛?没搞清楚。所以,看破、放下这两样哪一样难?早年我年轻,这些问题都问过章嘉大师,大师告诉我看破难,看破是智慧,看破没有不放下的;不能放下,没看破,对事实真相还是蒙在鼓里头,不了解。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不辞辛劳讲经说法,为什么?帮助人看破。为什么不带人打个佛七、打个禅七,办一个修学的法会,为什么?那个容易,你自己会,所以修行在个人。修行这两个字意思要搞清楚,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行为很多,不外乎三大类:身、口、意。起心动念是意业的行为,言语是口业的行为,动作是身业的行为。标准是性德,与性德相应的是善,与性德相违背的是恶。要把恶的行为修正成正的行为,这叫修行。佛法的标准就是经律论,经、论是修正意业行为的,戒律是修正身、口行为的。身体动作言语要符合,要有分寸,要有节制,那是戒律;经论是讲定、是讲慧,完全修正起心动念的行为,它有个标准。 我们今天对於经律论知道得少,就看不破、放不下。知道很少能不能成就?能,成就的人很多。那是什么?《阿弥陀经》里头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他虽然知道经论少、不多,他有善根,他有福德,他有缘分,老师告诉他不多,他全能做到。譬如像海贤老和尚这一类的人不少,历代都有,出家有,在家也有,他们善根福德因缘深厚的,全凭著自己老实、听话、真干,他只要有这六个字,甚至於是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根本没有学过经教。六祖惠能就是,他不认识字,没学过经教,在黄梅参学八个月就是舂米破柴,黄梅讲堂没去过,禅堂没去过,佛门里早晚上殿他也没去过。八个月,五祖传法给他,他修什么?这八个月当中,他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修什么?修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圆圆满满与三皈相应、与五戒十善相应、与六和相应、与六波罗蜜相应。再看看,我们用普贤十愿来做标准,他条条都相应,为什么?这性德!他八个月就圆满了,老和尚知道,所以发出传授衣钵的信息,让大家写一首偈给他看,真正见性,衣钵就传给他,做禅宗第六代祖。道场人多,五祖那里是大道场,一千多人,没有一个人想到衣钵会传给惠能。偷偷传的,没有举行仪式,也没有请人观礼,传给他,立刻就叫他走路。老和尚三天在房间里头没有开房门,人家以为老和尚生病了。到第三天打开门,衡量著惠能走得差不多很远了,不太容易追上,才告诉大家,衣钵已经走了。大家听到这个话,想到肯定是惠能,分头去追、去找,把衣钵抢回来。 人有命,不该是你的你拿不到。真的有一个人追上了,惠明。惠能大师赶快把衣钵放在一个石头上,自己躲起来,他们是来夺衣钵的,人不重要,不至於杀人。衣钵已经到手了,他拿不动,惠明在家是四品将军,四品将军衣钵拿不动,他立刻就觉悟了,有护法神守住。所以马上就回心转意,那就是忏悔,真忏悔,就叫惠能大师,他们是称卢行者,我为求法来的,我不是为衣钵,请你出来。惠能大师出来了,坐在石头上,来问他。他在黄梅时间很长,没有开悟,向惠能请法。惠能告诉他,教他「不思善,不思恶」,就是万缘放下,一心专注,问他一句话:「如何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一句话回光返照,他真的开悟了,叩头感谢,拜惠能大师做师父。本来他是惠字辈,把名字改了。我们知道,惠能大师一生在他会下开悟的四十多个人,惠明是第一个。问他还有没有秘密的?能大师说得很好:「密在汝边。」你要问秘密,秘密是在你自己,心外没有秘密。所谓的密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真心,真心能生万法,万法是真心所生。惠明这个时候真忏悔,业障放下了,所以他能开悟,真诚到极处起作用。 第五句,「随喜功德」,我们要学。在这个大时代,不能学随喜,日子怎么过?但是我们随喜能积一点福德,不是功德。为什么是福德?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菩萨随喜为什么成就功德?这是法身菩萨,他们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所以随喜成就全是功德。这随喜从哪里来?恒顺众生。他是随喜十法界,上面能够随喜一切诸佛如来所表的不同法门,下面能随喜十法界众生。成就什么功德?成就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看得清楚、听得清楚,样样清楚明白是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现前,心如如不动,如如不动是真心。诸位要知道,起心动念是妄心,分别执著是妄中之妄,严重的妄心,这个妄心造业就是六道轮回。随喜用真心不用妄心就是功德,用妄心不是真心就是福德。善的是福德,恶的是三途,所以三途跟三善道同样的没有意义。三途是消苦业、消恶业,三善道是消善业,都是消业的,所以它是平等的。换句话说,善恶业都不能造,造了就是造轮回业,轮回是善恶都包括。染净、善恶,我们天天干这些。为什么你不能脱离六道?你天天在造六道的业,换句话说,六道你天天在增长,你怎么能出离六道。那怎么样?断恶不著断恶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就对了。断恶修善一定要干。随喜,不著相是功德;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大修行人,真修行人,法身菩萨。随喜功德是讲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念念都是提升自己的境界,这法喜充满,真的常生欢喜心。 第六,这是大功德,「请转法轮」。佛陀在世,大德长者居士来表法,表什么法?请佛讲经。人修福,修什么样的福最大?无过於请佛讲经。为什么?请佛讲经,多少人得利益!这个利益是真实的,不是世间福报,他开智慧了,他得三昧了,他证果了。经忏佛事算不算请转法轮?也算,也是好事,但是它是以幽冥界众生为主,它不是人。佛陀在世是为人,希望人听了法能觉悟,听了戒律能忏悔,现前得利益。幽冥界得不得利益?得利益。我们知道,天龙八部鬼神,佛一讲经统统都来了,人数比我们现前人数不知道要多多少倍,九法界众生都来闻法。所以要恭敬,恭敬有大福报,你意想不到。请法的人修了大福慧,这是许许多多人不知道的。 下面,第七个,「请佛住世」。请佛讲经,一部经讲完他就走了,在这一会当中得度的人有,不多,听一遍得度的人毕竟是少数又少数。那怎么样?如果佛住在这个地方,长年不断的讲经,这就是讲薰修的功德,常常薰修,连中上根人都被他薰成上上根人,这功德就更大了。但一定要如法,不如法不行。要懂得如法,要与法性相应,也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礼节规矩,在佛法里面讲就是戒律,戒为无上菩提本,这种大法会里头,戒定慧三学都表演在其中。世尊说法,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佛说法,他们表法,他们要从生活当中做出榜样来给人看。因为他是佛的学生,佛亲自教导的,如果没有做到,别人怎么会相信?现在难就难在这个地方,真正教的人没有了。为什么?没有学生。真正想学的人也很难,找不到老师;纵然有好老师,烦恼、业障习气太重,他做不到。做不到,信心就失掉了,我们自己信心失掉了,外面跟我们学的人怎么能建立信心?所以今天我们遇到的障难,障是障碍,难是困难,可想而知,真不容易。殊不知,真正表法就是做出来的,做到。那个教学的功德我们从这里可以体会到,佛的弟子在法会的功德跟佛是平等的。佛讲,我们做榜样,佛说是言教,弟子们都做到是榜样,你能看到,那就是示。所以同时你能看到言教、身行,你才相信,听众相信,听佛说经明白了,又看到这么多好样子。所以这个教化不是一个人教的,就好像舞台表演一样,舞台上所有的角色都是一等功,功德。个个都有功,连跑龙套的都有功,没有他这个戏就有欠缺,不圆满,每个人都有功。再扩展下去,台下那些服务的、那些协助的,就是后台的,统统有功德,你这个表演才演得成功,有一部分有欠缺的就显出不圆满。 於是请佛住世重要!怎么请佛?要真干、真学。佛没有人情的,没有面子,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有一个真正学的就把佛留住了,为什么?我真想学。一个都没有,真正学的都没有,佛就走了。善知识为什么离开?真学的人没有了,真学成的人毕业、离开了,缘不具足,这个班底下办不下去了。李老师晚年,内学研究班只办一届,四年毕业,班就结束了。老人还住世,他还没走,为什么不能办第二届?没有人来学。人家大学毕业,再念四年,勤奋一点可以拿到博士学位,最低限度他也可以拿到硕士学位。李老师这个研究班没有学位,学习的内容是大乘佛法,社会上不承认的;换句话说,他没有学生,所以这个班就结束了。有效果,我们看到果清法师,果清就是这个班上毕业的。非常难得,他真正能够守住祖宗所传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一点他做到了。我们看到非常尊敬他,非常欢喜,我们赞扬,赞叹他,赞叹戒律,鼓励同学向他看齐,跟他学习。戒律确实是学佛的基础,没有好的基础怎么能成就? 普贤十愿我们讲了七愿,这七个是普贤愿。后面三个是回向,第八「常随佛学」是回向菩提,第九「恒顺众生」是回向众生,后面「普皆回向」是回向法界,后面三个都是回向。这三个回向,今天时间到了,明天上午我们来学习三种回向。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