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子的原理与方法
求子的原理与方法 生儿育女本来是平常事,本应尽此人伦之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求子不得亦非少见。盼子心切,众所理解。如何才能求子如愿呢?这里说的子,是子女、儿女、孩子的意思,简称为子,并非特指男孩。 首先,当然是以医药为主,用正确的医疗手段去解决问题。虽然佛法讲求一切唯心造,但身体上的疾病还是用医药来对治更好。释迦牟尼佛也曾对医生耆婆说:“身病归汝治,心病吾承当”。可见对于生理上的疾病,佛也认为应该用医药治疗为上。 这样说并非否定佛法的作用。首先,《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是用来对治任何问题的,是智慧之法,并无定法。既然医药对治疾病,也是一个方便法门。因此,如果是由疾病引起的不孕不育症,应该先用医药治疗。其次,并非不能用唯心的方法祈求,而是一般人不通佛法之原理,多怀疑惑,必难感应。所谓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但要做到用自己的心念去转变物理世界的事物,并非易事。一般人道理不通,信心不坚,诚心不足的情况,当然是使用以物质对治物质的医学方法更好。 然而,医药也不是万能的,所谓“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在使用医药无效的情况下,不妨用佛法的方法去对治。但也不必放弃治疗,可以在治疗的同时用佛法祈求。因为佛法要解决问题,也是要通过一些途径或者说因缘去实现的,而医药本身就是一种很直接的助缘。所以除非是医疗上公认无法治疗的情况,只要有一线希望的话,最好同时使用医疗和佛法来求。本文重点从佛法角度来分析,对于不孕不育在医药上的预防与治疗等因素,大家可以咨询医生或者查阅相关资料。 佛家有一本《佛说入胎经》,比较详细地讲述了神识入胎与胎儿发育的过程,值得深入研究,求子者有必要看看。佛法认为“三缘和合,方得成胎”。父精母卵,还要有一个“神识”(俗称灵魂)的加入,才能产生新的生命,缺一不可。目前医学只关注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对神识的认识尚少,因此只从这两者入手治疗的话,并不彻底。对于一些非生理因素引起的不孕,则无法解决,暂时归纳为“原因不明性不孕症”。 佛法上应怎样去求呢?除了治疗身体上的疾病,更重要的是消除业障,让有缘的神识可以顺利入胎,只要三缘具备,必定成胎。所谓“病由业生,业由心造。”佛法上广义的病,除了身体生理上的病,还有心理上的贪、瞋、痴、慢、疑,以及人生的种种问题等都是病。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的人生都在病中。既然一切都是从心而起,要治无子这个果报上的“病”,首先当然要忏悔。忏悔过去累生累劫以来所造的恶业,从“病”根上去“调理”。 忏悔的原理限于篇幅就不多说了,忏悔的方式常见的有“拜忏”,另外亦可念经、念咒、回向等消业。从源头上消除病根后,进一步就应该“种多子因”,所谓广结善缘是也。因为一切眷属皆是有缘而来,子女因缘不外乎“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四种。我们当然希望来投胎的孩子是报恩还债的,并不是想逃避责任和贪图福报,只希望他们有出色,利益社会。 首先应该做的是“戒杀”。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这里的天是指生命的本体,德大概是功能的意思。生命的本体有喜好产生万物的功能。我们也要顺应自然,如果杀生就跟这种好生的功能相反,封杀了生发的功能。自身能生的功能必然也受到抑制,这是业力上的障碍,也会导致身体上的障碍产生。 儒家圣人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疱厨也。”摘自《孟子·梁惠王上》。道家名医孙思邈亦云:“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摘自《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医精诚”。佛家更不用说,人所皆知佛家戒杀。“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苦乐一般同,只是形躯别。设身处地想,谁肯割自身?莫教阎王断,自揣看何如?”可见自古圣人皆知杀生之过。 杀生求子,有如《百喻经》里“杀子求子”故事一样的道理。因为在某种角度而言,他子即我子,他命即我命。戒杀对于求子而言,在业力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可不慎。 因此首要戒杀,这也是一种因果,如是因,如是果。无子也许只是花报,果报在日后被他杀,甚至下地狱。 不过杀业也只是其中一种无子因而已,过去或现在,所种的无子因也许有多种,只是自己没有察觉。现代诸如纵欲过度、邪YIN、堕胎、熬夜伤身、饮食不慎、作息不当、嫉妒、怨恨、生气、各种心理压力等,皆可引起不孕不育。无非是身口意三业所造,因此先要戒断无子之因,就靠各人自己去反省了。 《了凡四训》里的主人公袁了凡先生,就说出自己最少有六种无子因:“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其余过恶尚多,不能悉数”。 后来他决心改过,保养身体,行善积德,原本被算定命中无子的他,也有了儿子。命运和寿命都比原来算定的结果好出很多。大家不妨参考一下他的故事。 其次可多放生和多行善。因为戒杀有停止制造无子恶因的作用,放生有增加善缘得多子因的作用,行善有催熟善因结善果的作用。所谓“因缘果”三者缺一不成事,因缘具足后必然会有结果。被放生的众生,命终以后,有可能会来投胎做你的孩子报恩,又或者是善行催熟出过去世所造的善缘而来投胎报恩。这是业力相近所感召而来,恶因恶缘感召恶果出现,善业感召善果而来。试想杀害别人(动物)的孩子,会得到怎样的果报呢?无子乃常事,纵有子来,恐怕亦是讨债的多。你想要孩子,众生也想要孩子,以杀求生,乃是违背因果的行为。要想改变结果,大家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另外,放生只是其中一种助缘,此外尚有多种善行可以感召善缘。例如“施食、布施、助人、念经、印经、供僧、供庙”等。当恶因被消除,善因增加,善业的力量积累到比过去恶业的力量大时,自然会结善果。 明白求子的道理后,下一步可以开始行动了。求子过程大概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未怀孕前,包括身体的调理和发愿求子。 这个阶段最为重要,因为孩子入胎以后,他是个怎样的人,跟你的因缘关系,已经确定好了,想去改变就比较难了。当然如果本身就是善缘而来,那固然好。 最好是在未怀孕前,想办法感召有善缘和福报的孩子过来投胎,以后的孩子听话孝顺,教育上少费心,长大后可成才利益社会,这是利己利人的好事。这样看来也并非只为自己求,更是为天下人而求。 那应该怎样做才能感召善缘的孩子过来呢?上面已经说过一些方法,业力相近就感召业力相近的人过来。所以放生,行善等事多多益善,然后回向给自己求子的心愿。如果对自己信心不足,也可以写《求子疏》向佛菩萨祈求,让佛菩萨来做安排。你所得到的,无论是好是坏,必然是你应该得到的结果,不要怨天尤人。 最好提前三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来准备求子之事。一来可以节欲保身,养精畜锐,为优生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则孩子亦健康少病。二来,在这段备孕期间,多做善事,多念经回向,若只有其中一方相信,独自求亦可。最好是夫妻共同发愿行善求子。如此更容易感召贵子光临。 俗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谓的“祖先积德,子孙昌盛”,并非祖先所做的善业转移给子孙去享福了。而是祖先造的善业,会感召有相同善业的子孙来投胎,这是同性相吸的道理。祖先的善事,善果还是祖先以后自己受用的,子孙有福报,乃是他们本身过去世自己造过相应的善业而来,只是大家有“共业”所以才会聚在一起成为眷属。那么造恶业的人,就自然容易感召带有相同恶业恶报的子孙来投胎讨债,诸如败家子、不孝子之类的情况出现。所谓“富不过三代”,大概是因为,富贵时造恶容易,行善难吧。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的主人公就是一个例子,早期德行不好,福德日消的时候,孩子们都相继夭折,其中一个有福报的孩子,也突然失踪了。后来忏悔改过,福报日增的时候,失踪的孩子又回到他的身边了,还儿孙满堂。足以证明,业力福报的引力作用。 因果是不能转移的,都是自作自受。但可以利用共业所感的道理,多造善因,多催善缘,就能吸引有福报的子孙过来。这样说好像有点功利性,其实只是方便说法,先以欲勾牵而已。事实上带有目的的行善,并非纯善,并不提倡,然而一般人都是功利主义,只好方便而说。真懂因果的人,能做到不着功德而行善,当然最好。然而初学者,即使带有功利心而行善,亦会有善果,只是相对来说少一点而已,慢慢引导,也是好事。 一个人的先天果报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在第一阶段。吸引好孩子过来最为重要。 第二阶段是保胎和胎教。 经过第一阶段的努力,成功怀孕后,就要注意保养身体和胎儿了。多看相关的知识,了解怀孕期间的保养和注意事情。若怀孕期间出现先兆流产,也是以医药为主,同时也要配合佛法对治。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如果错过了第一阶段的求子过程,已经怀孕了,那孩子先天的各种因素基本已定,这时比较难改变一些大的事情。但在怀孕期间,做胎教和做功德回向等,尚有可能改变一些先天的业力和果报。当然在第一阶段有做功德回向的情况下,加上胎教就更锦上添花了。 所谓“书到今生读已迟”,孩子未出生以前,上辈子所学的学问知识基本定型,出生以后就是他今生所得的天分。若想增加孩子好的天分,胎教是最后一个机会。 要想孩子在某方面天分高,可以读某方面的书,并作学习和研究等。例如国学的可以看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等书。医学的可以看医学的书。如果想孩子的脾气性格、命运果报等好点,可以继续用第一阶段中的行善、念经等方法回向给孩子转变一些业缘。但先天的业力比较难转变,能转变多少就看父母的努力了。然而令人鼓舞的是,有不少网友分享经验,很多在佛法胎教中出生的孩子,都非常优秀和有福气。大家不妨参考参考。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值得参考和注意的。某些胎儿如果先天的业力比较大的话,可能引起母亲在怀孕期间有较大的特殊改变。 例如: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的舍利弗。据传当他母亲怀孕的时候,忽然变得智慧过人,在当时婆罗门教中最负盛名的雄辩家就是舍利弗的母舅拘絺罗,在辩论时他都辩不过舍利弗的母亲。又如:著名的佛经翻译家,高僧“鸠摩罗什”的母亲怀孕时,不论记忆或理解,都倍增于从前,甚至能无师自通天竺语,众人都感到非常的讶异。有位阿罗汉达摩瞿沙说:“这种现象,必定是怀有智慧的孩子。等到鸠摩罗什出生时,其母便顿时忘却天竺语。 以上是一些正面的例子,证明胎儿的某些特征会影响到母亲有临时的改变。如果发现怀孕期间突然变得脾气暴躁、情绪抑郁、思维迟钝或者某些不正常的明显改变,可以考虑是否受到孩子的影响。这时我们除了从医药上对治以外,更重要的是用佛法做对治或者胎教来矫正,免得孩子出生后还保留先天不良的习气和业障。此特殊现象顺带而说,仅供参考。 第三阶段就是后天教育了。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虽然孩子出生后,很多先天的因素都定型了,但佛家不讲宿命论,因为一切皆是因果。一切从当下出发,命自我立。只是比较来说费点功夫和努力而已,一切皆有可能。《了凡四训》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后天的教育,父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孩子相当于父母的一面镜子,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出父母的为人。因此,不要抱怨孩子哪里不好,先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 其次家长的观念和教育方式等,也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除了他本身果报上的因素以外,家长的教育是最大的原因。所谓“没有失败的孩子,只有失败的教育”。不要把责任推卸给学校和社会,学校和社会的影响是次要的,在同一个班级和同一个社会环境下的学生,他们受不同父母的影响,很明显有不同的差异。足以证明父母是第一因素。再说,学校与社会也是由他们的父母教育出来的。 不过又话说回来,孩子遇到不懂教育的父母也是他的果报。希望父母们都能醒悟过来,多培养栋梁之才,造福社会。 以上是三个求子的阶段,你所得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就看你在这三个阶段如何去把握了。狭义来说,第一阶段已经完成求子的过程,只要孩子出生便是;但广义来说,你的孩子最后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那才是最重要的,那个才是你所求得的孩子。因为我们要对孩子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因此三个阶段都是为求子而设,缺一不善。祝大家早生贵子。 求子如此,求其他事情亦是如此,例如求姻缘,亦可分为三阶段,未遇以前、遇到以后了解当中、结婚以后经营之时。也是以善因感召善缘而成美事,恶因也感召恶缘而成冤家,所谓“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儿女是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一切都是你应该得到的。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就看你怎样去做而已。 不过以上所求都是方便说法,事实上一切如梦幻泡影,皆是梦中人作梦中事。从生命本体上而言,一切不曾存在,皆是妄想分别的幻象而已,所谓“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一切生命物质、天堂地狱与佛菩萨等都是你自造的幻象,是自己画的一幅宇宙人生的图画。 如能明悟一切本来虚幻,便能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面对善缘恶缘皆不执着,冤亲平等,观一切众生皆是自己的亲人眷属,如己一体。“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如此,自然可以化恶缘为善缘,一切皆如意。 你所求的东西,并非另有人给你,都是你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无论是好是坏),因为一切皆由自心本体而生。你所祈求的,都是内在的自己产生出来的幻象,其实都是自己求自己,自己满足自己而已,并非他力所赐。所谓一切唯“心”造。这个心不是指思维意识,而是生命的本体,不过也包括思维意识。 若想了解一切幻象如何产生,可以研究“十二因缘法”,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我们所求的东西都是这样而来,最后也这样消失的。 佛法只是从这些方便法、有为法上面,渐渐引导众生证悟究竟的真理,最终大彻大悟宇宙人生的一切而得解脱。 附录: 1.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原文) 印光大师(民二十九年庚辰季春作) 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受。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良由大士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大士无念,以众生之念为念。故得慈起无缘,悲运同体。如皓月之普印千江,若阳春之遍育万卉。遍尘刹感,遍尘刹应,无求不遂,有愿皆从也。 弟子○○○同室人○○○痛世道之危岌,愍人心之陷溺,愈趋愈下,了无底止。仰冀大士赐我福德智慧之子,以期将来穷则独善,以倡导于一乡。达则兼善,挽狂澜于既倒。特立三约,以为先容: 一、保身节欲。 二、敦伦积德。 三、胎幼善教。 勉行此三,以期无负大士之洪慈也。又祈四海内外,一切同人,咸息恶心,咸发善念。咸生福德智慧之子,咸体普覆并载之仁。视邻邦如手足,以天下为一家。互相维持,不相侵暴。以期上慰乾父坤母之洪恩,下符与天地并称三才之人名。转大乱为大治,普天同庆。畅佛化于两间,万国咸宁。唯愿菩萨,普施无畏,愍我愚诚,满我所愿。 ○○年○月○○日,弟子○○百拜上呈。 2.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女)疏(改编) ——仅供参考 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受。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良由大士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大士无念,以众生之念为念。故得慈起无缘,悲运同体。如皓月之普印千江,若阳春之遍育万卉。遍尘刹感,遍尘刹应,无求不遂,有愿皆从也。 弟子(某某)痛世道之危岌,愍人心之陷溺,愈趋愈下,了无底止。为尽孝道行佛训,力树典范挽世风。诚心仰冀大士赐我福德智慧之儿子(女儿),愿其将来对社会有所贡献。以期能宽慰父母之心,弟子亦能在世法中不退初心,安心修行、孝亲尊师,尽己所学,善巧方便,自利利他,随缘度众,同修正法,共成佛道。 希望他(她)能符合以下要求: 一、庄严有相,德才兼备,文武双全,聪明善良。 二、身心健康,孝顺父母,尊师爱幼,乐于助人。 三、福慧具足,胸怀大志,心存济世,以期将来能为师作范,对社会有所贡献。 弟子特立七约,遵照奉行,以此功德回向给所有众生,并回向给自己求子(女)之愿早日实现: 一、拜《大悲忏》一百部,忏悔累生累劫以来所有恶业。 二、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百遍,《心经》一千遍。《观世音菩萨圣号》十万遍,《六字大明咒》十万遍,《准提咒》十万遍。 三、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大悲咒》一千本、《地藏经》一千本、《金刚经》一千本、《楞严经》一百本、《妙法莲华经》一百本,结缘流通。 四、从此戒杀,并放生生命一万条以上。做善事一千件。“施食”一年以上。 五、保身节欲。敦伦积德。胎幼善教。 六、今后断恶行善,尽己所能,利益众生。随缘布施,戒杀放生,助印佛经、善书,供养僧人、寺院等。 七、今后努力修行,劝人为善,弘扬佛法,随缘度众,共成佛道。 勉行此七,以期无负大士之洪慈也。又祈四海内外,一切同人,咸息恶心,咸发善念。咸生福德智慧之子,咸体普覆并载之仁。视邻邦如手足,以天下为一家。互相维持,不相侵暴。以期上慰乾父坤母之洪恩,下符与天地并称三才之人名。转大乱为大治,普天同庆。畅佛化于两间,万国咸宁。唯愿菩萨,普施无畏,愍我愚诚,满我所愿。 ○○年○月○○日,弟子○○百拜上呈。 备注:此文由印光大师《求子疏》改编,仅供参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修改其中的内容。 例如对孩子的要求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更改、添加或减少要求等。所作功德的种类与数量也可根据个人的时间、能力和发心修改。例如拜忏文有《大悲忏》、《观音宝忏》、《八十八佛忏》……等多种,选择一种即可,经文有《地藏经》《药师经》《金刚经》《大悲咒》……等多种选择,但以某佛菩萨为祈求对象的疏文,最好念相关的经文。善事有布施助人、救助孤寡、老弱病残,乃至语言、思想上的善言善念等多种不胜枚举,但发愿做的善事应以行为上的善事计算。 可增加或减少念经念咒的数量或种类(当然数量多点会更好,但诚心和质量也很重要)。亦可以提出实现愿望的时间请求和自己完成功德许诺需用的时间,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上。不加亦可。如有发愿终生奉行的事(例如戒杀、吃素、放生、施食、行善等),就必须终生行持,不可懈怠。若不能长期坚持,亦可发愿做一定的时间或数量。 亦可直接使用印光大师的《求子疏》。另外,没有学佛和修行意向的祈求者,不发修行之愿亦可;但念经和做善事等功德,用于回向所求,是应该要做的。 写好疏文后,可以只在佛菩萨像前念一遍,以示发愿祈求。也可以每天或者念经前念一遍,或者不定期念也行。但内容不能随便告诉别人或到处宣扬,否则容易产生违缘,较难如愿。如遇有同样需求的有缘人,可以告诉方法,亦是善事一件,但不宜直接告诉自己所写的内容。 如没完成发愿所做的事情,已经提前如愿,剩下没完成的内容也要尽快完成,不可违背诺言,否则可能有不如意的后果。 如到期或者完成所有发愿做的功德后,仍未能如愿,切莫诽谤埋怨,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未能如愿,有诸多因素。也许自己所做的事情质量不好,“水分”过多;或者所求的愿望与功德不相当,愿大功小,自身福报不够;又或诚心不足,未能感应;又或因缘未成熟,尚需时日……等众多因素。此时可再次写新的求子疏,重新发愿,继续做功德祈求。只要坚持不懈,再接再厉,必能如愿以偿,功不搪捐。 除了求菩萨和做功德以外,如果有身体疾病导致不孕不育,一定要同时进行医疗方面的诊治,才能事半功倍。 另外,对其他佛菩萨有信心亦可向不同的佛菩萨祈求,但凡善愿皆可求,有求必应。若有其他所求,如“求治病、求工作、求学业”等,亦可仿效修改成“求治病疏、求工作疏、求学业疏”等,如此类推。 如想知道所写之疏是否可以如愿,可使用“地藏菩萨占察轮”提前占察结果,如能如愿,就遵照奉行;如不能实现,可修改祈求内容或功德内容,再行占察结果,以供参考。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