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讲要
普贤行愿品讲要 (2003年10月25-27日讲于深圳弘法寺) (壹)以佛法觉悟人生 一、世间四种错误的人生观 二、正确的人生观 生性愚钝的周利槃陀伽 佛法的价值观--身语意业不作恶,莫恼世间诸有情 佛法的宇宙观--正念观知欲境空 佛法的人生观--无益之苦当远离 (贰)华严经要义 一、《华严经》理论的特点 (一)一切唯心造 (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三)从法界观说明真俗无碍、真俗圆融的道理 二、《华严经》的宗趣 法界 法界缘起 法界缘起、普贤行愿为宗趣 简介净土宗 身边往生的故事 念佛还须修三福业 如何入法界 如何为正信、正解、正行 三、《华严经》的翻译和传承 《华严经》的三个译本 龙树菩萨与《华严经》传承 马鸣菩萨与《大乘起信论》 世亲菩萨与《十地经论》 《华严经》在中国的传承 四、《华严经》重点和内容 华藏世界 菩萨修行的路线图 普贤十大愿的核心 五、四法界观 事法界 理法界 理事无碍法界 事事无碍法界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六、《普贤行愿品》的人生价值意义 清净三业 十愿广大 与般若相应 七、简介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善财童子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与五台山发塔 普贤菩萨的前世苦行 “善财”法义解析 善财童子与五十三参 (叁)《普贤行愿品》的简单解释 讲经纲要 释迦悟道,初转华严 一、经题阐释 大 方 广 大方广佛华严经 入 不思议 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二、正文讲解 (一)序分 菩萨摩诃萨 如来胜功德 何为如来 正解*轮,批判邪说 广大如来功德 证佛功德 (二)正宗分 1.略释十大愿 礼敬诸佛 称赞如来 广修供养 忏悔业障 随喜功德 请转*轮 请佛住世 常随佛学 恒顺众生 普皆回向 2.十愿功德 3.六十二个颂 (三)流通分 (壹)以佛法觉悟人生 首先我讲一个前言:以佛法觉悟人生。 我们经常听到这几句话,这也是我们善知识指示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友难遇。这个人身是难得的,得了人身我们应该怎样办?人在众生之中具有灵性,为万物之灵。中国孟子讲“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稀”,“几稀”就是在我们心灵之间。因为我们有心,有感情,有觉知,有理性,这就是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 在佛法来讲,得个人身很困难。人具足灵性,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个灵性,不能够使这个灵性丧失。灵性是什么呢?就是觉性。佛法分本觉、始觉、妙觉。就好像一颗夜明珠,当明珠埋在土中的时候不能放光,但是明珠的本性,它是不会丧失的。我们现在学了佛以后,就要把明珠发掘出来使它放光。听闻佛法,就是一个增上缘,这个阶段就是始觉。 多闻熏习,如理作意,法随法行,由人生趋向解脱,由解脱进一步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圆成佛果妙觉。所以对于这个人生我们要尊重它的灵性,发挥它的价值。皈依三宝,学习佛法,具足正见,慢慢就可认识宇宙人生的真谛,认识诸法实相。对事物有正确的观察和了解,就可产生智慧。以智慧因修六度行,证菩提果,就能发挥人生价值。 一、世间四种错误的人生观 世间上一般的人,在生死苦海中,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不能发挥人生的价值。对于这种人生观,我简单把它分为四种: 第一种,懵懂的人生。吃饭穿衣,穿衣吃饭,忙忙碌碌只是为生活,不知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懵懵懂懂过了一辈子,这是懵懂的人生。 第二种,作恶的人生。不但是懵懂而且为了自己的利益,处处损害他人以利益自己。损人利己这种现象存在比较多,权权斗争,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就造成社会的五毒现象,破坏家庭、社会、国家的秩序,这一种人生就是作恶的人生。 第三种,邪见人生。这种邪见是不信三宝,不信因果,不信六道轮回。在知见上,就是只见眼前,不见未来,执着宇宙一切都是常恒不变,或者错误地执着“一切现象消灭以后就没有了”。那么前一种叫常见,后一种叫断灭见。以这种见解来指导他的思想,在行为上就往往导致道德堕落,理性丧失,否定一切,打倒一切,这就是邪见的人生。 第四种,世俗人生。这种人生就是行善修福只想来世好,不求解脱生死。与前三种人生相比,还算比较好的。但是如果不求解脱,修善积福固然好,充其量只能保持人身。这个人身由于业力的支配不见得永远都是人身,造了业还要下堕,堕落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二、正确的人生观 学佛以后,我们应该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在这里我简单引证一个公案。 生性愚钝的周利槃陀伽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千二百五十常随弟子。其中有十大弟子,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很出名的弟子叫周利槃陀伽。他为什么叫周利槃陀伽呢?周利槃陀伽,就是道路的意思,周利是继续的意思,他们是兄弟二人。 哥哥叫槃陀伽,因为他父母在旅途之中,母亲怀胎,胎儿成熟,就在路上生下来的。槃陀伽,路边的意思,路生,这就是兄长。 接着他母亲怀胎又在外面旅行,胎儿成熟又生一个,就是周利槃陀伽。这个周利呀,就是继续的意思,叫继生就是继路而生,名继路或继道,翻译过来又叫小路,因为他年纪小一点嘛。兄弟俩后来都学佛出家。 槃陀伽很聪明又有智慧,学习佛法很有悟性,而周利槃陀伽,生性愚钝。在佛法来讲都是过去的因缘,哥哥在过去闻过佛法,生性比较灵敏,悟性比较高。而这个弟弟呢过去从未熏习过佛法,但是有善根以至于后来出家,因此生性就很迟钝。那么他出家以后,在学习佛法过程中,表现得就很迟钝,记性差,理解也很不够。佛很慈悲,在这个情况之下,就教授他一首四句偈: 身语意业不作恶 莫恼世间诸有情 正念观知欲境空 无益之苦当远离 这四句偈就代表了佛法的一个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 佛法的价值观——身语意业不作恶,莫恼世间诸有情 “身语意业不作恶,莫恼世间诸有情”,这就是佛法的价值观。表现在行为上,要做到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即是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到三业清净的同时,对于一切有情不能扰恼它,不能损害它,而要饶益它,要救苦救难,即为“莫恼世间诸有情”。 短短的两句,说明佛法以戒律建立道德。一个人能够做到三业清净,在身、语、意三业中不造恶业,同时发菩提心,饶益有情,不扰乱烦恼别人,这就是菩萨心胸啊!这就是佛法的价值观!这样子才能发挥人生的价值——既利于自己,又利于他人,做到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佛法的宇宙观——正念观知欲境空 “正念观知欲境空”,这就是一种宇宙观。必须要保持正念,不要有邪念、染念。以这种正念观察事物、观察宇宙,对于六尘境界,也就是众生贪婪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才能看破,才能由现象到本质,了解一切如幻如化的真理,就可当体即空,从缘起法中了解到性空的道理。 对于宇宙的观察,对于事物整体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必须要了解它的实相,这个实相就是缘起性空。如此观察和思维,这就是佛法的宇宙观。 《华严经》法界观讲到,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森罗万象,不管染的、净的,有漏的、无漏的,都是唯心所现。清净的,就是心的妙用所显;染污的,是由于妄念的蒙蔽,成为染污的六凡境界,还是属于心的妙用。从这点我们就可晓得佛家的哲学,看问题、看事物的方法,是心物总和。不是单讲心,也不是单讲物,不是哲学上的唯心论,或者唯物论。有心就有物,有物就有心,心物总和,即在现象上能够看破放下,就可以恢复自己的妙明真心,也就是缘起法上当体即空,消除我执、法执,就可以见到一切法的本体实相。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这么一个宇宙观,以这个宇宙观来指导我们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具体表现就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 佛法的人生观——无益之苦当远离 “无益之苦当远离”,《法华经》上讲:“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这个众苦就表示有很多的苦,具体来讲有: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就包括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这些本性都是苦,所以叫苦苦。 坏苦是什么呢?就是说,普通人以为快乐的事情,如:家庭聚会呀,有地位、有钱财等功名利禄,追求物质享受……这一些东西究竟是不是乐?大家想一想,实际上这都是在变幻之中,没有不散的家庭,没有不散的筵席,没有不凋谢的花,没有不缺的月亮。世间上就是这样子的:当人或事物在快乐的时候,忘乎其形;当变化成苦的时候,就痛苦交加。实际上还是苦,花不常好月不常圆!这些都是变化的,叫坏苦! 行苦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五蕴身,这个五蕴身是四大假合,包括“色受想行识”五种元素,五蕴身的细胞,随常都在变化,时时在进行新陈代谢。一个人生下来以后, 从幼儿开始到少年、青年、老年,一直到死亡,五蕴身的细胞,时时刻刻,刹那刹那,无不在“由生到死”的变化之中,从这个方面来讲就叫行苦。 所以苦苦、坏苦、行苦,都属“无益之苦”,必须要有远离心,要看淡放下!这就是佛法的一种人生观。 佛法就在世间,能够看透世间,了悟世间,就可以由世间法到出世间法,由俗谛证入真谛。在现实中善用其心,走“止恶行善”的道路,走“利益众生”的道路,遵守佛陀的遗训,慈悲利生,救苦救难,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就可以了悟,可以见佛!这个道理是很深微的。 因此我们了解这个人生,就必须由恶转善,由邪转正,由染趋净。这四句话,是佛陀当时由于悲心给周利槃陀伽讲的,叫他经常念。周利槃陀伽读这个偈子读了很久,读熟以后就经常念,后来悟性开发,得以了悟,悟后就证道。就在这四句话之中,认识宇宙,了悟人生,以自己的行动解脱人生的痛苦,终于证得了阿罗汉果报。 (贰)华严要义 《普贤菩萨行愿品》是《华严经》中之一卷,所以我们必须要先明白《华严经》的内容。《华严经》是大乘经,一般被称为经中之王,篇幅很大。在大乘经典中,除了《大般若经》就数《华严经》的卷帙浩繁了。 关于《华严经》的要义,简单分成七个小点讲述:第一、《华严经》理论的特点;第二、《华严经》的宗趣;第三、《华严经》的翻译和传承;第四、《华严经》全部经典的内容;第五、特别提出法界观里面的四法界,贤首大师立宗讲了四法界十种玄门六种相,这里提出四法界观;第六、普贤行愿品的人生价值;第七、简单介绍一下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善财童子的事迹。因为时间关系,讲这七个小点都不能发挥,只能大概地说一下。 一、《华严经》理论的特点 《华严经》理论的特点,有这么三点: (一)一切唯心造 在经里面有很多内容,有许多偈子都谈到,比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观无量寿经》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心地观经》讲:“心净国土净,心染国土染,心生法生,心灭法灭。” 唯识法相根据《华严经》提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修唯识观就可做到转识成智。 (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从十法界来看,十法界有四圣六凡。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六凡:人、天、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四圣六凡,包括四圣六凡的依报正报,无论是清净的世界或者染污的世界,这一切无不由心所造。所以,在佛法来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迷则成凡,悟则成圣。必须认识现实,了悟人生,转妄归真。关于这个理论,《楞严经》、《圆觉经》、《起信论》、《华严经》讲的都是一致的。学习佛法由闻思修,经过一定阶段,做到转妄心成真心,转迷成悟,就要用这个功夫。 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来讲,众生就是迷,佛就是已经得到了觉悟的圣者。实际上都是在一念之间、一心之间。众生都有佛性, 佛性是平等的,佛是已成佛,众生是未成佛,因此对一切众生要尊重、承事、平等对待,建立佛教的平等观。过去有过去诸佛,现在有现在诸佛,未来有未来诸佛, 而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所以我们要尊重、承事,不能轻贱,更不能虐待残杀。普贤菩萨十大愿中,就有要饶益众生、恒顺众生的愿。《华严经·净行品》的文殊菩萨一百四十一大愿中,起心动念、行住坐卧,一切都是愿众生怎么样…… (三)从法界观说明真俗无碍、真俗圆融的道理 俗就是世间法、世俗谛;真就是出世间法、胜义谛。在佛家来讲,必须要由俗向真,而后回真向俗。真俗是无碍的,是圆融的,即世间法而悟入出世间法,即世俗谛而进入胜义谛。并不是说离开现实世界另外去找个涅槃菩提,找个真,找个胜义谛。所以禅宗讲“平常心就是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做人,对事接物,要以平常心对待。什么是平常心呢?就是真实心,就是佛心。事事物物若能以真实心对待,就在宇宙森罗万象中,当体见佛,当体见道,一切万法当体即空,就可以由俗入真,这就是法界观的道理。苏东坡有首诗: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天台宗的湛然大师有这么两句: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是法身。还有两句: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这都是说明真俗圆融的道理,由俗向真,回真向俗,真俗无碍,真俗圆融。从整体来讲,既表明了大乘佛法的宇宙观,也表明了人生观和价值观。法界一切法,在经上来讲,就层层互入,法法圆融,都体现这个真俗无碍的道理。 二、《华严经》的宗趣 这个宗趣根据华严五祖宗密大师的解释,就是以入法界缘起,普贤行愿为宗趣。 法界 什么叫法界?“法界”有两种意义:一是从理方面来讲,代表法性;二是从事方面来讲,代表法相,即一切森罗万象染净诸法。一切事物,理、事两方面总和叫法界。一切万事万物,包括有为法、无为法、染污法、清净法、善法、恶法,不出于理,这个理就是心,妙明真心。这一切万法都是妙明真心产生的妙用。 法界的本质叫法性,亦叫空性、真如、菩提、涅槃,其实都是一个总和的内容。它是一个总和的观点,包括色心诸法在里面,既谈心又谈物。 空性就是了解一切法如幻如化,梦幻泡影,没有一个实体,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其性本空。从空中我们就消除了私心杂念,消除了我执、法执,消除了颠倒妄想,这叫做空性,而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 又叫真如,何谓真如?从心方面来讲,我们这个真心由我空、法空显出它的本质、本来面貌,这种心就是妙觉明心,也可以说就是如来心,在凡夫来说有个名称叫如来藏,隐藏起来的叫如来藏。这一个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它是真实的,它是如常不变的,所以叫真如。 它也叫菩提,为什么呢?菩提是果啊!菩提之果如何才能得到?就要修般若因,修菩萨万行才能证到无上的妙果。菩提就是无上的妙果。 它也叫涅槃。涅槃就是灭度的意思,能够消灭一切烦恼,能够度脱一切众生,达到功行圆满的境界,叫做涅槃。 所以这个法界之性就包括这些,很明确,代表诸法的本体。在禅宗来说就是本来面目,我们每个人就要恢复这个本来面目。 法界的“体、相、用”是什么呢?“体”,“相”就包罗万象,包括有漏法、无漏法,净土、染土,心法、色法,有形体的法、无形体的法,各有差别。“用”是什么呢?用就是一种作用,能够由心生起万法的作用。这个作用是什么功能呢?在唯识学来讲就是种子,染法有染法的种子,净法有净法的种子,善法有善法的种子,恶法有恶法的种子,这一个种子就是潜藏在阿赖耶识中生起诸法的功能,待缘而现。 所以我们学佛,最重要的是熏习善法种子、清净种子,以这个种子逐步消灭恶法、染污法种子,恢复如来妙心,恢复法界自性,这就是法界这个名词的定义,它包括了体、相、用。 法界缘起 那么什么叫法界缘起呢?这个法界就体现在宇宙森罗万象上。森罗万象,染、净诸法都是离不开这个法界,离不开这个心。一心生万法,万法归一心。物不能离开心,心物总和,不能截然分开,其中以心为主,心就是诸法的本体。 在万象森罗之中,都是属于因缘生法,不出因、缘、果三个字,因就是主因,缘就是助缘、条件,果就是一切现象,已经现行的一切现象。这种缘起法都是相资相助,互为因,互为缘,不能够离开,不能够隔开,都在这一切事物之中。不管是一、多,还是大、小。一、多是从数字方面来形容,大、小是从相方面来形容。山河之大, 微尘之小,都是离不开它的性,离不开这个心,心物不能分离。能够了解诸法现象,透视本体就可以从有知空,从妙有见真空,进一步悟得诸法实相。在天台宗来讲就是空、假、中三观,华严宗一祖杜顺大师所立的三观也是相似的内容。 杜顺大师立的三观: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融观,都是说明这个内容——了解诸法的空相,了解诸法缘起假相,由假入空,由空了解假的道理。一切诸法既是空又是有,就是中道。所以在天台宗就立于空谛、假谛、中谛。中谛是中道,看一切事物不要单纯地看,要有连带地看,事物都是相辅相成有联系的,不能把它分开,不管一多、大小,都是有连带关系的。芥子纳须弥,须弥入芥子;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轮。现在哲学家来讲就是“一叶知秋”、“一滴水知大海”。你尝这一滴水,就晓得大海的百川之味,就代表大海;从秋天的一片落叶,你就晓得整个秋天的现象。这就是法界缘起观。 这个道理非常微妙,立华严宗的贤首国师,为了跟武则天解释这个妙理,以镜子和金狮子作比喻来解释。在屋子里四面八方都安上镜子,正中间供一尊佛像,燃一只火炬或者置一个灯具,那么这尊佛和这盏灯,在四面八方的镜子中都现影像,这个镜子照到那个镜子也显影像,那个镜子照到这个镜子也显出影相,镜中有镜,影中有影,就形成一种无尽的缘起,层层无尽。我看(弘法寺)卧佛殿,它就以这个原理来庄严的,镜中有镜,影中有影,所以法界缘起无有穷尽。 法界缘起、普贤行愿为宗趣 悟理以后,不管是一尘、一事、一物,我们都要以平常心对待,以真实心对待,就可以入法界缘起。所以在这儿讲以入法界缘起、普贤行愿为宗趣。那么法界缘起是所入的境界,能入是什么呢?就是普贤行愿。 《法华经》讲:“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佛之知见是什么呢?就是指的真如、真心。它的妙用,使众生都能了解,都能悟入,都能证得。佛大悲啊,他就以这个因缘而出现于世。 那么怎样证入呢,怎样悟入呢?必须修普贤行愿。普贤行愿就是能入,法界缘起就叫所入,我们修普贤行愿就可以证入法界缘起;了悟法界缘起,就可以了解诸法的真实相。所以《华严经》的宗趣,就是以入法界缘起、普贤行愿为宗趣。 《华严经》(八十华严)的三十九品内容很多,但是它的核心,就在入法界品,特别是普贤行愿品,这是它的核心。《普贤行愿品》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由普贤大愿,临终导归西方极乐世界: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 类似于这样的偈颂有好几首,说明《普贤行愿品》的归趣就是往生极乐世界。 简介净土宗 说到往生极乐世界,就与念佛有关系了,与净土宗有关系了。所以这里我还要简单介绍一下净土宗的重要。 净土是很殊胜的。中国净土宗的建立是开始于慧远大师,成立于善导大师。净土经典就有五经一论。原来是三经一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往生论》。在清代有文人学士叫魏源(道光进士),就把《普贤行愿品》加进去,到了民国初年印光法师又把《楞严经》里面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加进去,就成为五经一论。所以研究净土必须要读五经一论。 虽然叫净土,它实际上教义很深、很广,与般若、天台、法相、三论、密宗、律宗都是相通的,所以我们祖师称赞净土“即显即密、即顿即圆”。念佛的好处在哪里?在现生中,以净念代替妄念,内心就清静、平和,心胸广大,慈悲善良。这一个内心的修养,对我们身体有好处,对家庭、事业有好处,在现生中都可以获益。临命终时,由于念佛,就可以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到了西方就是不退转,直到花开见佛。 净土法门很重要,在西藏密法里面有弥陀法,一句阿弥陀佛就包括了密法里面的胎藏界、莲花界、金刚界!这个道理,学过弥陀法,学过密教教义的人就晓得。 身边往生的故事 关于念佛往生西方,这是事实,从古到今都有。重庆一个姓杨的居士,叫杨佳玉,她跟我说,她对母亲很孝顺, 她劝她母亲念佛,她自己也念佛。到她母亲病危临命终时,她就从晚上初夜一直到早上,跪在阿弥陀佛像前,给她母亲念佛,念一个通夜。当她母亲要走的时候,她就亲自见到母亲的神识脱离了躯壳,从空中伸出一双大手,一看是阿弥陀佛,把她母亲提到空中,接着她母亲就变形,变得很高大,就在佛的身后,同时母亲给她讲:极乐世界境界很殊胜。说完就不见了。这是那个杨佳玉亲自给我讲的,她不会说谎话。当然类似这样的事情还很多,这就是念佛生西的验证。 念佛还须修三福业 《观无量寿经》提出要以三心念佛,即直心、深心、广大心。念佛以外还要与礼拜、持诵、观察、发愿、回向相结合。除此以外,在我们生活上、行动上要修三福业,即修净业。这是相当重要的,念佛不只是念佛而已,要修净业。这在经文上讲得很清楚。 第一个福业: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就是人天善。 第二个福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要守戒,威仪要整齐严肃,以戒为主,佛家就是讲要以戒为主,有戒才有德,有德才能有福。这是一个必然的因果关系,这个中心就是要清净三业——身业、口业、意业要达到清净,才能获得解脱,这叫做解脱善。 第三个福业: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念佛的人要发菩提心。什么叫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利有情愿成佛果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首先不能够离开众生,要救济众生,予乐拔苦,广做救苦救难的事业,现在来说就是慈善事业、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这是行菩萨道。 要深信因果。因果是佛法的中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善受福,作恶遭殃。种什么因就有什么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若到,一切都报。 要读诵大乘。净土五经都是大乘经典。除此以外,《华严经》、《法华经》、《地藏经》、《报恩经》、《涅槃经》都是大乘经典。读诵大乘经典,心胸就宽广,愿力就大,目标就高,所以必须要读诵大乘。当然,在居士当中,有些文化低的或者没有文化的,除了念佛以外就可多听开示,多请教善知识。 劝进行者。与此同时,还要劝别人发大乘心,多做善事,广做善事,广利众生。这一条福业,就叫作菩萨善。 这个三福业,就包括了人天善、解脱善、菩萨善。所以念佛,不是与生活、工作、现实脱节的,它具有积极性,这就是净土法门的殊胜。 如何入法界 讲到普贤行愿,《华严经》就以普贤行愿为核心,以“入法界品”为核心。而这一个核心又以导归极乐、念佛生西为核心。所以念佛很重要。大家不要轻视念佛,这个意义是很深广,目标很高、很大的。但这儿讲入,怎样入法界呢?普贤行愿是能入,法界缘起是所入。能入有身入和心入。如何身入呢?我们读经念佛,身体方面,要恭敬、礼拜、供养、持诵,这都叫作身入。如何心入呢?就要在内心里做到具足正信,具足正解,具足正行。 如何为正信、正解、正行 什么叫正信呢?信仰三宝,信仰因果,信仰功德。三宝的功德,因果的真理,修善积德的功德,不落虚空,要坚定这个信仰,这是一种正确的信仰。既不是迷信,也不是邪信,叫做正信,要从心底来信。 正解是什么呢?就是必须要了解这个真实道理。比如我们读《华严经》,必须要了解《华严经》的道理。读《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五经一论”,也要了解它的道理。了解道理以后,才能够加强、加固正确信仰,所以不是盲从迷信。 正行是什么呢?就是身体力行,结合礼拜、持诵,修福修慧。修福要广积功德,广修善业;修慧要多闻熏习,深入经藏。学佛就是要福慧双修。你单单有福,只能说你生活好、事业好,少受挫折,顺利一点。但是福必须要靠慧来养,有慧指导,才能深入了解。用慧来斩断烦恼无明,消灭生死根本,消灭一切痛苦的根本! 有福还要继续修福,继续修慧,福慧双修,所以菩萨事业叫悲智双修。有悲心,广济众生就有福报,能够多闻熏习有智慧就可以证得菩提。悲智兼修,达到福慧圆满,到了佛的境界就叫作两足尊。何谓“两足”?一为福,二为慧。那么这样子就可以入,一是悟入,二是证入。这就是实际行动,我们必须要这样子做。 三、《华严经》的翻译和传承 《华严经》的三个译本 《华严经》传到中国来以后,有三种翻译。 第一就是在东晋年间,距现在大概是一千五六百年,有一位印度高僧叫佛陀跋陀罗,在庐山翻译的。庐山现在还有佛陀跋陀罗翻译经的经台。他当时翻译《华严经》共六十卷,根据梵本有十万五千偈,一般称为《六十华严》。佛陀跋陀罗是印度语,翻译成中国语叫觉贤。 第二、唐代的实叉难陀翻译了八十卷,就在当年的长安,现在的西安,翻译了八十卷,一共三十九品。现在通行的就是八十卷,一般称为《八十华严》。实叉难陀是印度语,翻译成中国语叫做学喜。学习佛法感到欢喜,得了法喜叫做学喜。 第三种翻译,就是唐朝般若三藏翻译了四十卷,这四十卷就是入法界品,一般称为《四十华严》。由于《八十华严》缺乏了最后一品《普贤行愿品》,在唐德宗的时候, 华严宗的第四祖澄观法师,一般叫做清凉国师,就把《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卷《普贤行愿品》加进《八十华严》,一共是八十一卷。 以上就是《华严经》的三译,三种译本。我们现在通行的是《八十华严》。这是简单的叙述翻译。 龙树菩萨与《华严经》传承 至于传承,在印度首先要讲到的是龙树菩萨。根据历史的记载,龙树菩萨在龙宫发现《华严经》,觉得很珍贵,就把《华严经》请出龙宫供养,宣传妙义。龙树菩萨是空宗的祖师,实际上在中国来讲他是八宗的祖师,各宗都在弘扬。他写了《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另外还写有《十住毗婆沙论》。在《十住毗婆沙论》中他又把修行,分成难行道、易行道。难行道就是要学习菩萨,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五十二位可以修成佛果;易行道就是念佛,可以一生成就。念佛念好了,就用不着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一生生西,叫易行道,这是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里面讲的。所以他提倡弘扬净土宗,提倡念佛,也提倡真心的妙用。 马鸣菩萨与《大乘起信论》 在印度有一位马鸣菩萨。为什么叫马鸣呢?因为他很聪明,很有智慧,他门前有一匹马,往往在他说法的时候,马就静静地听,听了以后马感动叫唤流泪,所以就尊称他为马鸣菩萨。马鸣菩萨写了《起信论》,讲真心的妙用,把心分为心真如门、心生灭门。心真如门就是讲的法性,即是真如、真心。生灭门讲的是妄心、妄心的流转生灭。真如本性,由于无明蒙蔽,所以就生起三细六粗,流转生死。能够见佛闻法,返妄归真,就逐渐恢复法性。这是《起信论》所讲的内容,也是《华严经》的重点:法界缘起。讲真心,也叫真如缘起。 世亲菩萨与《十地经论》 另外在八九百年之间,弘扬法相唯识的有无著、世亲两兄弟,无著菩萨是弘扬法相唯识的。世亲菩萨是他的兄弟,最初弘扬小乘,毁谤大乘,后来经过无著菩萨的点化,专门发心弘扬大乘。世亲菩萨也叫天亲菩萨,他写的书很多,被后世尊称为“千部论师”。他读《华严经》,就专门写了一部书叫《十地经论》,阐扬《华严经》的十地品,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就是《华严经》在印度的传承。 《华严经》在中国的传承 《华严经》在中国的传承是从隋唐开始。第一祖就是杜顺大师;二祖叫智俨大师;第三祖叫法藏大师,也叫贤首国师,这时正式成宗,成为华严宗;第四祖叫澄观法师,又叫清凉国师;第五祖叫宗密大师。唐武宗之后,佛法遭受到教难,经典散逸。宋代以后,也有研究华严的,但是没有那么显著,一般佛教弟子还是很尊重华严的。明代憨山大师为了报母亲的恩,血书华严,就是以血来书写《华严经》。民国初年,上海有月霞、应慈等大师,是专门弘扬华严的。这些祖师们都有著述。从唐代到清代《华严经》的著述,据统计是一百多种,现在简单地把中国这几个祖师的事迹向大家介绍一下,使大家更加明确。 杜顺大师,是华严宗第一个祖师。他在终南山修行,读《华严经》,有一些神奇的事情。当时的皇帝唐太宗正在害疾病,发热,御医想尽了办法也治不好,听说杜顺法师有神技,唐太宗就把他召入宫中,希望他以神力来消除他的疾病,消灭他的病苦。他说:皇上啊,你最好是大赦天下!因为唐太宗南征北讨杀了很多人,这是冤业病。唐太宗就听他的话,大赦天下,并做了很多法事,超度亡灵,不久唐太宗的病就好了,对他很感谢,听他讲法也合他的心,就赐他法号“帝心”,尊曰“帝心大师”,“帝心”即深合皇帝心之意。 杜顺法师读了《华严经》,建立了华严三观: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融观。中国《华严经》的传承就从这时开始,为后来建立华严宗奠定了基础。 二祖智俨大师。智俨是很有智慧的,深解杜顺法师的三观,也有很多著述。 三祖法藏大师,也叫贤首国师。他是以智俨为师,同时对于华严宗的教义又有所发扬。当时是唐武后(武则天)在位,武则天召他入宫,供养他,请他讲《华严经》。当他开口要讲的时候,有一种异相,口放白光,白光深入空中后合为云盖,象白云一样的盖,当时武后很受感动。正式宣讲以后,讲到序品,大地震动,这个在他的传记里有记载。后来武后不了解法界缘起的道理,当时殿前有金狮子,他就以金狮子比喻,把法界缘起的意义,讲给武则天听,武则天很有感悟,有所了解,因此,他就写了《金狮子章》。 四祖澄观大师,又叫清凉国师。他写了《华严疏钞》。 五祖宗密大师。他住在圭峰,是四川西充人,平生专研华严,著述也很多,有二百多种,他的思想体系是继承了澄观大师的。 这就是中国传承的一个简单内容。 四、《华严经》重点和内容 华藏世界 《华严经》是经中之王,是大乘经典,它的境界不是凡夫境界,也不是二乘声闻、缘觉的境界,是地上菩萨的境界。所以它说的境界,说的内容,不是一般凡人的那种看法。假若以凡人看,以现在有些有偏见的人来看,他认为那些境界不可信,是玄虚、神秘的。殊不知这种境界不是凡人所能了解的。 凡人境界很狭窄,只见到眼前,不晓得世界;只看到现在而不晓得过去和未来。就好像井中之蛙,只有那么小的一个天地,看问题往往都是片面的,就像瞎子摸象,片面的,不是整体。所以大家千万注意这个问题。经是佛说的,佛不会说谎话,他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有三十二相,其中广长舌相,就是由于不说谎的因而感得的。 这一个境界也是佛亲证的境界。比如佛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佛亲证的;佛介绍华藏世界,也是佛亲证的。你就不能够以普通学者考证的眼光、进化论的眼光来对待,那种看法是错误的。在民国初年,有些学者就以这么片面的眼光来对待佛经,一会儿说《楞严经》、《圆觉经》、《起信论》是假的,一会儿又说大乘不是佛说的,因此引起很多争论,这就是以世俗眼光来对待佛经。在座的有很多是青年,也是知识分子,你们进入佛门皈依三宝,就要相信佛经,不要去偏听偏信那些,更不要去宣扬,否则,你只有退化,生起疑悔。 释迦牟尼佛的报身是卢舍那佛,他的报土就是华藏世界。《华严经》有好几卷的内容就是讲华藏世界品。华藏世界很广大、庄严,依正庄严,重重无尽。根据《华严经· 华藏世界品》的叙说:这个世界下面有风轮,风轮上面有水轮,水轮上面有金轮。水,就是香水海,在香水海的中心就是莲花藏,大莲花,莲花从底到上一共是二十层。这二十层里面就包括诸佛世界,包括四种土:凡圣同居土,即凡圣同居在一起,为娑婆世界;方便有余土,为声闻缘觉罗汉所修的;实报庄严土,就是菩萨所居的;常寂光土,就是法身佛的世界。这就是华藏世界,很广大,四周是十一边,十一边外各各又有十边。这是佛的境界,广大微妙,层层无尽,不是我们凡人想得到的,是不可思议的。 菩萨修行的路线图 菩萨达到这个境界,要经过五十二位的修行。五十二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地以后经过金刚道,由等觉到妙觉,妙觉就是佛位了,这就是一个菩萨修行的路线图。这些品里面就提到信、解、行、证,必须经过信、解、行而后才能证。信、解、行、证,就是学佛的修行次第,也是修菩萨行,证得佛位的一个次序。要有信仰,要有了解,要有行动,行持以后才能证果。《华严经》的三十九品就包括了这个信、解、行、证的内容,也就是“菩萨由凡夫发心到成妙觉佛果的阶梯”。 普贤十大愿的核心 第三个内容主要就是《入法界品》的最后一品普贤菩萨的十大愿。《华严经》是大经,它的核心就在于《入法界品》的《普贤行愿品》,而《普贤行愿品》的核心,最后是导归于极乐、往生西方。 五、四法界观 《华严经》的立宗叫贤首宗。讲到法界观的内容就有四法界观、十玄门、六相。这个四法界观很重要,是哪四种呢?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称之为四法界。 事法界 第一,事法界。事就代表一切法相:一切有为法、一切无为法、一切染污法、一切清净法、一切心法、一切色法……在现代来讲就是各种人生现象、生物现象、自然界现象、社会现象等等,宇宙森罗万象,都在这个事法界里面。 这个事法界包括很宽广,世间上只看到有形的,而事法界不单是包括有形的,还包括无形的。精神境界的、六道轮回里面的现象、佛菩萨的境界、净土境界,不是一般人能晓得的,超出我们的意识以外,超出世间上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无形的。所以说这个事法界包括很多,这一切都是现象,世间的、出世间的、染污的、清净的,各种现象都包括在事法界里面。佛的净土——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还有这个华藏世界,都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到的,但它的确存在,只是你没有到那个境界,没那个因缘,所以你认识不到。 理法界 第二,理法界。什么叫理呢?理就代表心性,心的本体。讲到这个心,我们就有鉴别了,这个心绝对不是一般讲的心脏的心。心脏的心是主使血液循环,血旺精神就好,血虚精神就衰,肉团心就是这么一回事。这里所说的心性不是这个心,另外也不是像现在生理学讲的脑神经、脑筋。这个脑筋、神经在唯识学来讲,它是属于胜义根,这个根就是属于意识,第六识潜意识所依的。 根, 有浮尘根、胜义根。浮尘根可以见,比如我们的眼睛、眼珠,眼前都是可以见到的;胜义根就不可以见,是微细的神经末梢。神经中杻在唯识学来讲就等于胜义根, 很微细。触是什么呢?是触觉,感触的触。所以这个胜义根神经假若受了损伤,这个人的身体就麻痹。但是这个胜义根神经也不能代表这个心性,因为根据医学上的发现:有些脑神经得了病,尽管切除以后,他的生命存在,他的意识仍然存在。 所以这个心性的“心”就是真心,佛菩萨的境界就是以真心发挥妙用,就有净土世界。在凡夫来说这一个真心,从无始以来,受了蒙蔽,被无明障蔽,尽管发挥的作用是真心的妙用,但是它已经被妄识、虚妄意识盖伏了,就成为污染的世界,成为五浊恶世的世界。我们现在修行、学佛,就是要把这一层污染的东西去除,消灭无明烦恼,逐步逐步转妄归真。而达到“转妄归真”的方法就是在一些事物上用功,要看破、透视事物,看得淡,放得下,在这方面用功。所以这个理法界就代表心性,是不可以用形象来思维的,不可以捉摸,不可以思议,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空间很宽,时间很长,我们在一念间就包括若干的空间,也包括若干的时间,这个就是一念的妙用。 理事无碍法界 第三,理事无碍法界。一切事相都是由理性所显,理性所变,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而这个事方面是一种缘起法,事与事之间相资相助,都是一种缘起法。宇宙一切, 不管各种现象都是缘起法。一个植物的生长要靠各种原因,一个人的生长又要靠各种原因,有父母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这就是理与事的关系——事成于理、事显于理。有事就有理,有理就有事,这是心物总和。有心就有物,有物就有心,就不像一般哲学讲的唯心论、唯物论、二元论、多元论,那种讲法是片面的讲法。讲唯物,就偏于物,讲唯心就偏于心,脱离客观事实。实际上应有综合的观察,所以叫理事无碍。 事事无碍法界 第四,事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就特别要讲缘起法。缘起无尽,就好像大海一样的,风吹水,水就起波浪,波浪一层接一层,大波浪、小波浪层层起伏,这是一种现象。尽管波浪起伏,但是大波、小波它都有水性、湿性,湿性不会丧失,每个波浪里的湿性都不会失掉。那么风止息了,波浪就平息了,就恢复真如境界。波浪起就是世间现象,波浪平伏就归入真如境界。不管是真如境界,还是世间境界,理性不会失掉,都有理性,这就叫事事无碍法界,缘起无尽,层层相关。在这个事相上, 我们能够透视事物,透视事物的现象,从而了解它的本体,这样子就可以入法界,就可以了解真如的道理。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我们生在世间得了人身,即五蕴身,这是个假躯壳,是一种幻相。尽管如此,其中有一个主体,就是心性。学佛要经过修行阶段,识透本来面目。这一个本来面目就叫真心,就叫法性。因此我们对一切事物的看法,要以苦空、无常无我、梦幻泡影来观察。《圆觉经》讲要把一切现象看成梦幻泡影,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你晓得一切是幻,你就要有厌离心,不要贪恋,不要追求,不要执着,能够这样子看淡、放下,就开始觉悟了,就能恢复本觉,由始觉到妙觉。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人生和世间现实都是如此,这是认识以上四法界的一个重要意义。 六、《普贤行愿品》的人生价值意义 清净三业 第一,普贤十大愿,从礼敬诸佛到普皆回向,这十个愿王,其中表现的有身业、口业和意业,不管哪一愿都要做到身、口、意三结合。身要恭敬,要端正,要严肃,要威仪;口要赞扬佛法,要请转*轮,要随喜功德;意就是要与礼相应,礼这一佛要观想十方诸佛,我一身就变为若干亿身,礼若干亿佛,内心清净,诚恳真实,身口意三业清净。 我们修持的时候,不管是礼拜、赞叹、忏悔,还是发愿、回向都必须做到三业清净,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检点自己,我的身是不是在造业?有没有杀、盗、YIN、伤害众生?是否爱护众生?我的口是不是在说谎?是不是在说挑拨离间话?是不是说的粗恶话?是不是说的下流话?我的意、起心动念是不是起的正念?正念是什么呢?就是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布施、念第一义天,这就是真如啊,是与真如相应的。相反的贪念、瞋念、痴念,叫做恶念或者叫做邪念。 在日常生活工作之中,待人接物时,是否做到三业清净,就可以从身口意三方面来进行检查。如果你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对事接物,都能以正念保持,行动是正确的,思想也是正确的,那就是在世俗的一切事物中都在做好事,都在行方便事,与佛心相应,这就是普贤行愿。所以这个普贤行愿,心胸广大,没有执着,没有障碍,到这个境界,就可以入法界了,就可以见到妙明真心,见到诸法性空、诸法法性,证得真如境界、佛的境界。 所以这个十大愿,与我们修行相结合,与现实相结合有很大的作用。你看《华严经》之《净行品》中文殊菩萨的一百四十一愿,有生活中的,有行动中的,有出家生活的,有在家生活的。起心、动念,举手投足,行住坐卧,一切保持正念,一切都念到众生,这即是文殊菩萨大愿,也就包括了普贤菩萨十大愿,都是相结合的。对于《普贤行愿品》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注意活学活用,具体体现在生活上、工作上,就要以普贤十大愿的精神来对待,来了悟人生,证悟法界。首先要清净三业,达到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 十愿广大 第二,普贤十大愿很广大,包括了四宏誓愿、菩萨的三聚净戒。 四宏誓愿即四种宏大的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三聚净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个戒既包括了出家菩萨戒也包括了在家菩萨戒。摄律仪戒,就是不要作恶,一切要遵守戒律,不要危害他人。摄善法戒,一切行动不管大善、小善,大功德、小功德都要尽量去做。饶益有情戒,主要是悲悯众生,救苦救难,给有情、给众生以安乐,解决他们的痛苦,叫饶益有情戒。 在四宏誓愿之中,第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无边众生都要发愿救度,包括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各种众生,这就包括了饶益有情戒。第二烦恼无尽誓愿断,就包括摄律仪戒。我们在修行之中,在修戒定慧之中,要断尽烦恼,若烦恼不断,习气不除,尽管你念佛念经,没有受用。接下来“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就包括摄善法戒。从学佛、学法一直到成佛,都包括在善法之中。所以四宏誓愿就包括三聚净戒,而普贤十大愿就体现了四宏誓愿、三聚净戒的内容和精神。这个十大愿就是一切佛、一切菩萨都应该发的愿,都应该修的行。这是它的第二个特点。 与般若相应 第三,修行十大愿,要结合般若精神。什么般若精神呢?就是一种智慧,于相无所著而修布施。能施、所施、施果,我是能施,某个东西是所施,施果就是执着施了以后我要得什么果。应是三轮体空的布施,就是说能施、所施、施果都不要执着,那就是无住精神。无住,在《金刚经》上讲,不要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要住法相、非法相。修行十大愿而无所住,这就是般若。愿行与般若相结合,这一种缘起,叫做无住缘起。以无住的缘起,就能见到诸法真实之相,进入法界,这是十大行愿很重要的一点。 所以说以上这三点:第一、清净三业;第二、十大愿包括了四宏誓愿、三聚净戒;第三、与般若相应,以无住精神奉行十愿。心无所住就可以入于法界,这是核心思想。以上就是《普贤行愿品》的人生价值意义。 七、简介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善财童子 文殊菩萨 在佛说《华严经》的时候,是文殊与普贤作为胁侍,左边文殊,右边普贤,以文殊、普贤为上首。文殊,就是文殊师利或者叫曼殊师利,这是印度语,翻译到中国来就叫妙吉祥,妙就是微妙的妙,吉祥就是表示非常吉利、祥瑞叫妙吉祥。在大乘法会上很多地方都是文殊菩萨出现,文殊菩萨请示佛,提出问题,佛解答。他在南印度带领弟子弘扬大乘妙法,特别是般若方面。 他生在印度一个婆罗门家,据说他生的时候,吉祥的现象有十种:光明满室、甘露盈庭、地涌七珍、神开伏穴、鸡生凤子、猪产龙儿、牛生白泽、马生麒麟、仓变金粟、象具六牙。生下来以后他就能说话,他的相就像天宫的童子相,微妙庄严。由于根性智慧、聪明,有福德,所以就随佛出家、学佛。他的行持是以楞严三昧入定而得的境界,叫“楞严三味”,你们若学过《楞严经》就知道“首楞严三昧”。“首楞严”就是一切事究竟坚固,包括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六大,这些事相都通于妙心,通于法性,修这个定即事而真,可以直接见到诸法实相,由妄归真,就是“首楞严三昧”。 佛有两个大弟子,一个叫文殊,一个叫弥勒。文殊就以般若空宗,弘扬不二法门为主,弥勒菩萨就以弘扬瑜伽、唯识法相为主。般若讲空,瑜伽讲有。空与有就是大乘佛法最大的两个妙义,就像车有二个轮子一样的不可偏废,所以因缘生法就叫有,因缘生法归于法性,归于圆成实就是空。有就不是实有,不是常有,空就不是断灭空、虚无空。所以由空入有,由空显有;由有入空,由有显空,这就是中道。文殊菩萨讲空,弥勒菩萨讲有,这二种是相辅相成的。 空就表现在不二法门,文殊菩萨是弘扬不二法门的。《维摩诘经》里,文殊菩萨与维摩诘辩论主要就是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最重要的是什么意义呢?世间一切是相对的,相对之产生就由于我们众生的虚妄分别,有种种虚妄心就有种种差别,就有种种相对的事物。在众生境界,由于虚妄计执,片面地看问题、片面地执着,就生出种种颠倒妄想。这是生死根本,痛苦的根本。能够认识诸法不二, 由不二归于一。一是什么呢?是真如、法性,那么这个境界就可统摄心物,统摄一切事物,归于一种,万法归一。这就是整体看问题,就可以包揽一切现象,认识一切现象,观察透视一切现象。 所以“不二”,实际上是显示真如法性的道理,这个境界不可思议,不可以想得到,也不可以言语表达,超出时间、空间。文殊菩萨,就专门弘扬“不二法门”,着重解,着重般若,代表智慧。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他的名字从因和果来解。在因行上来讲,他的德遍于众生叫普;在果行上来讲,他位居十地以后,居于亚圣地位,就是等觉,由等觉进一步就是妙觉、佛果,所以他位居等觉就叫做贤,叫普贤。德无不被曰普,位居等觉曰贤,叫做普贤。 普贤菩萨居于佛的右手,代表理性、法性;另外代表行,普贤行代表定力很高的禅定。所以文殊与普贤,是相辅相成的,理与事相对,行与证相对,禅与般若相对。修学大乘佛法必须要具备的条件,就从文殊、普贤这二大菩萨的精神中体现出来。 文殊菩萨与五台山发塔 文殊菩萨的道场就在五台山,五台山就是清凉世界,其中塔院寺里有座塔叫发塔,这个发塔是怎么来的呢?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公案。 据说在北魏年间,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每年春三月都要广修布施,设无遮斋会,施茶、施饭,来受供养的很多。 有一次,一个妇女带着一条狗,抱着两个孩子,一大早就到山门外,要求把门打开,给她施食。守门的僧人,看到是个妇女带着孩子带着狗,认为她要急于赶路,就马上把门开了。门开了以后,这个妇女就马上要求要先吃饭,饭头僧就把饭舀好,舀了三份,她一份,二个孩子各一份。后来她还要求,她说还要给我一份,什么份呢?是狗要吃。好了,就把这份舀出来,舀出来以后,她还要求,再给我一份。这个僧人就感到怪了: “你明明来的时候是四个嘛?你一个,二个孩子,一条狗,已经有四份了,你为什么还要一份呢?” 她说:“我的肚里面怀的有胎嘛!胎儿要吃啊!” 这个僧人就不高兴了:“你这个人也太不满足了,要了四份还要,胎儿吃什么?胎儿还没出生,吃什么?”就发脾气,叫她出门,等于说是撵她出门。 就在这个时候,这个妇人刚一出门,马上就变现了,化为文殊菩萨,狗就是狮子,狮子腾空,文殊菩萨就坐在狮子身上。二个孩子,一个化成善财,一个化成欲天王,成二个童子。她当时入门的时候供养了一束头发,没有其它什么供养,只有一束头发。后来发现是文殊菩萨以后,这些僧人都很后悔,对于文殊菩萨当面不识很后悔, 就把这束头发修塔供养。当时住持僧就立定个规矩,以后每年的正月间施舍饭菜,不管男女老少幼平等对待,不要有分别。这就是文殊菩萨示现的公案,现在五台山还有文殊菩萨的发塔,大家到了五台山就会看到。 普贤菩萨的前世苦行 普贤菩萨,在过去生中世世修苦行,修苦行而不退愿,不退道心。传说过去有一世中,他生在一婆罗门家庭。生下来以后,由于父母亲很贫困,养不起,就把他抛在大路上。在大路上遇到另一个婆罗门,把他捡起来收养了,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吉儿。这个人为什么要养他呢?因为没有孩子。后来这对夫妇几年以后又生了个孩子,就嫌弃收养的孩子吉儿,把他抛在山谷之中。 吉儿在山谷中啼哭,遇到狼群,有个母狼把他衔去,给他吃奶,还寻东西给他吃,吉儿成了狼儿。有一天,这个狼出外去找食,遇到猎人,把狼杀死了,狼被杀死后,狼儿没有吃的了,又爬出去哭啼,这时遇到一个商人,商人把他捡起,抚养起来。他很乖巧,很得养父的爱心,但是后来这个商人在旅游途中,住到黑店,因为店主贪恋商人的钱财,就在半夜把商人杀了。这个孩子很聪明,当这个店主进屋的时候,他觉得不对,爬到角落里藏起,就没有被杀。 天亮以后,他就逃出去,遇到一个卖农具的人,卖农具的人又把他养起,由于吉儿聪明伶俐,通情达理,这个卖农具的人也很高兴,把他养到十多岁。后来,这个卖农具的人家庭不顺,得病,妻子死了,儿子死了,钱财也丧失了,遇到一个占卜的星相师,给他占卜。他说: “你家里那个孩子就是你的克星,因此你的命运不顺,你必须要把他除掉,没有他,你就顺利了。” 但是这个卖农具的人心头很慈敏,不忍杀害。这个相师就说: “你可以假借他人之手,把他杀害了,借刀杀人嘛!” 这个卖农具的人,就把他送到他的一个朋友家,是个打铁的铁匠。以前这个卖农具的人经常到这个铁匠家来玩,吉儿也跟着去玩,铁匠也很爱吉儿,就把他养起来了。慢慢的,他的年岁就大了,成了青年。 有一天,吉儿到铁匠的一个朋友家去作客。这个铁匠的朋友有个女孩,女孩看到吉儿生起爱心,女孩很聪明,她也能够预知吉凶,能够看相。一次,她就跟吉儿讲: “你不要出门,你今天晚上就在我家里住,否则,你有杀身的灾祸,你不要出去。” 但是这个吉儿,他不听,他说: “一切随缘吧,一切由业力定吧!” 他就离开了,走到一个森林边,遇到一匹惊马。惊马乱奔,奔出森林后就踏到吉儿身上,吉儿受了重伤。接着出来的就是当地的国王,原来是国王的马。国王马上把他扶起来,很抱歉,说: “这个马性很难调服,造成这个事端,很希望有人能够帮我调伏这个马。” 当时吉儿就讲: “马性难调,要调马性,必须要靠佛法,依法修行,净化内心,使内心调柔,才能伏马性。” 当时国王就问这段话是谁说的。吉儿讲: “这是佛说的,必须要依止佛,皈依佛,佛以妙药来治一切病。”说完以后,吉儿就死了。 这一段公案,就是普贤菩萨在多生累劫中修苦行,在各种环境之中保持真性,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这么一段事迹。 华严会上,华严三圣指:左边文殊,右边普贤,中间是释迦佛(毗卢遮那佛)。文殊就代表智德、证德、般若德。普贤就代表理德、行德、禅定德。这两种相辅相成,那么修学大乘菩萨必须要学习文殊普贤,要有这么大的心胸,这么大的境界,这么大的行持。 “善财”法义解析 善财童子为什么叫“善财”呢?据说他生下来以后有种种祥瑞出现,有各种资财、各种珍宝,满室祥光,所以称之为善财。实际上从法义上来讲,什么叫善财呢?就是我们要广修善法,人天善、解脱善、菩萨善等一切善法,能够修一切善法为因,就可以积累智慧之财、福德之财。 学佛就要这样,要知道世间的财富, 不管高楼大厦,不管你有满室的金银财宝,万贯家产,都是有变化的,都是带不走的!你看从历史到现在,那些有地位的、有钱财的,哪个带走了?秦始皇死了以后,他的坟墓任何人都不知道,地下埋了很多东西,还有很多陪葬的。到清代,慈禧太后死了,她的坟墓里也陪葬了很多财宝,但是这些东西都不存在了,盗窃坟墓的把财宝都盗窃跑了。生前既不能带走,死后也不能带走。这个财是靠不住的啊! “善财”的“财”是什么财呢?善法之财。有善法才有财富,才有功德财富,这一个财就带得走,所以我们现在学佛,就可利用你的地位,利用你的钱财,多做好事,多培阴功积德,这就是无形的财富,是带得走的,所以我们要看得远。 从善财这个名义,我们就体解佛法的宗旨,要这样修行,假若对世俗看不破,看不透,放不下,那么你一生都不自在。死了以后啊,都还没有结局,没有归宿,那是可怕的事情。所以面对现实,我们要了解这个道理,结合修行,积累功德,这叫做善财。善财童子是我们的学习榜样。 善财童子与五十三参 《入法界品》系《八十华严》最后一品,就是说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历访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夜天、天女、婆罗门、长者、医师、船师、国王、仙人、佛母、王妃、地神、树神等,听受种种法门,终至普贤菩萨道场,证入无生法界。 这就说明学习佛法呀,要包括世间学、出世间学,达到二谛融通。也说明世间法也就是出世间法,要看透。 善财童子,第三参就参德林比丘,他在山上找了七天,才在一个山顶上把德林比丘找到,就说明这个求法不是那么简单的,要诚心,要难行能行,要坚韧,能够这样才能够见佛,才能够闻法。德林比丘指示他“忆念诸佛,现见三昧”的法门。人能够时常忆念诸佛,念佛忆佛,决定见佛,这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讲的。要坚信能够忆佛、念佛,就可以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到了普陀山见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告诉他大悲法门,要以大悲为根本,救度苦难众生,行持大悲法门,这也是佛教的根本法门。 参访观音菩萨以后,又见了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给他开门,开门以后,善财童子见了无尽的楼阁,无尽的佛境,层层无尽,就体会到文殊菩萨叫他要发菩提心、广大心,必须要以菩提心为因,才能证得佛果,能够见到无边无尽的佛剎。所以弥勒菩萨就告诉他“一生佛果、三世境界”的法门。 最后,参访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就告以十大愿行,在了悟缘起之中,须修大愿而不执着,由“无住”的这么一个精神,就可以证入法界。所以善财童子,在五十三参深得法义,现身证入法界。 佛法提倡“由闻、思、修入三摩地”。这个闻慧很要紧,佛的法音,经典奥义,必须要多闻。由闻而思,结合修持,才能生定发慧。《楞严经》中文殊菩萨说: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所以学习佛法,必须由文字般若进入观照般若,由观照而证入实相般若。这是很重要的,你们现在在修学佛法过程中,要多学经典,多闻经典,要依止善知识学习,即使文化水平低,也要多听开示,多学习,熏成无漏种子,这是很重要的。 以上就是我介绍的文殊、普贤、善财童子。这三个典型在《华严经》中很突出、很特殊,所以我把它提出来。 (叁)《普贤行愿品》的简单解释 讲经纲要 现在开始讲《普贤行愿品》的正文,一般讲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五祖宗密大师,他写的《普贤行愿品》疏钞、别钞,分科很详细,在藏经里面有。我们现在只是按照一般讲经的程序“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来讲。 首先释题,接着讲正文。正文里面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以叙说因缘开始,是哪个启请的、哪个说的。正宗分就讲经文的内容,这个内容就是十大愿。在正宗分里面有长行,有重颂。长行就是一般长短不齐的文章,一种论文式的叫长行;重颂有六十二颂,也就是六十二首偈子。其中有十五颂就是把长行讲的重复加以讲解; 有二十二颂就在这个十大愿王的基础上,重新又发学习大愿,从修行到度众生,这就是十大愿的发挥。最后有二十五颂赞颂普贤菩萨的功德及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最后导归极乐世界的功德,同时也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功德,普劝世人,一切学佛的人要学习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最后一段长行,是流通分,当时在会的有诸大菩萨、诸大声闻罗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八部,都在听法,听了法以后,闻法欢喜,信受奉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