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翻译、会集、校订
下面是概要的第八段,说明「译会校释」这四桩事情。译是翻译,从梵文翻译成中国文字,原译本;会是会集,校是校订。在这个之前,宋朝王龙舒居士第一次做会集本,做得虽然不圆满,但是为佛门大德称赞。王龙舒的会集本,日本《大正藏》收了,《龙藏》也收了,可见得祖师大德都肯定、都承认它。幽溪大师《圆中钞》里头引用《无量寿经》,全是王龙舒会集本里头的文字。校,是清朝乾隆年间彭际清居士,也是将一个版本,就是康僧铠的本子,把它做了一个节校的本子。比原译本简单,文字通顺,读起来很好读。民国初年,好像有两个本子都是用节校本做底本来注《无量寿经》,这下面都会说到。释是解释,就是注解。这一段给我们介绍这四桩事情。 我们看注解。「本经译本,自汉迄宋,凡有十二。宋元而降」,就是到宋朝以后,失传了七种,「仅存五种」。这五种的经题、翻译的人、年代都列在此地,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在二百三十七面第六行。「本经译本」。「本经乃我佛屡说」,就是多次宣说,「诸师竞译」,竞是竞争,比赛的意思,在中国,十二次的翻译。「东来最早」,从汉朝时候就传到中国来,最早期经典传到中国来的时候,里头有《无量寿经》。「译本独多」,这个见梅光羲居士本经序,这个序文附在后面。自汉到宋一共有十二次翻译,宋元以后只存了五种,就是七种失传了,目录有,但书找不到了。 这现存的五种,第一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这是「后汉月氏沙门」,月氏现在在新疆,古时候有个小国,也很有名,佛教挺兴盛,「支娄迦谶」在洛阳翻译的,一般称为《汉译》,是汉朝时候译的。 第二种,《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这个经题很长,「一名《无量寿经》,一名《阿弥陀经》」。所以这部经有三个名称。是「吴」,三国东吴的时候,三国时代东吴,「月氏优婆塞」,在家居士「支谦」。这些都是现在新疆一带的人,他翻译的。这个本子我们简称为《吴译》。 第三个,《无量寿经》。「曹魏」,因为中国用魏做朝代的名字有好几个,加上一个姓,曹魏是曹操,曹操儿子篡位之后就是魏,三国时候的魏,就称为曹魏。「印度沙门康僧铠」在洛阳白马寺翻译的,称《魏译》。他的本子译得最好,五种本子里流通最广,不但在中国流通广,在日本流通更广,日本的《无量寿经》几乎就这一个本子。所以注解特别多,在日本的注解有三十多种,比中国殊胜。在中国是小本《阿弥陀经》流通得非常盛行,注解也很多,日本是《无量寿经》。 第四种,《无量寿如来会》,唐朝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翻译的。这个本子是在《宝积经》里面。《宝积经》完全翻出来了,是《宝积经》里面的一部分,叫《无量寿如来会》,《宝积经》里头的一会。这就说明,世尊讲《宝积经》这是个大单元,在这个大单元里面讲过《无量寿经》。 第五种,《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宋朝西域沙门法贤译。西域是现在的新疆,这称为《宋译》。这是现存的五种。 失传的有七种。注解里面,我们看注解,注解在二百三十九面第一行。「至于佚失之七种,据《开元释教录》」,开元是唐朝,唐明皇的时代,开元是他的年号。那个时候做了一个就是经典的目录,叫做《开元释教录》,这个《大藏经》里头有。这就是佛经的总目录,里面有这些目录,但是书没有了。第一个是「《无量寿经》二卷,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这个失传了,最早。 第二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这也是曹魏时候帛延译的,在洛阳白马寺译的,这个也失传了。我们净宗初祖慧远大师,他是东晋时候的人,他在庐山建一个莲社,就是念佛堂,东林念佛堂,现在的东林寺。集合志同道合的一百二十三个人在一起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依靠的经本就是一部《无量寿经》。因为这个时候,《阿弥陀经》跟《观无量寿佛经》都没有翻译成中文,不知道梵文本有没有传到中国来,所以他们依靠的就是《无量寿经》。在我想,非常可能就是这两种本子,不知道是哪一种,一个是安世高的本子,一个就是帛延的本子。因为底下这个《无量寿经》二卷,晋沙门竺昙摩罗察,大概跟远公时代很近了,可能这个本子他看不到,应该是前面这两种。非常可惜,特别是安世高的本子,安世高翻译得好,流传下来的东西没有人不喜欢读。 第四种,《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二卷,又称为《乐佛土乐经》,又名《极乐佛土经》。这是东晋西域沙门竺法力译。这个时代大概跟远公应该同时代,差不多的年代。 下面三种都叫《新无量寿经》,一个是东晋迦毗罗卫国沙门佛陀跋陀罗,译于道场寺。佛陀跋陀罗译的经也不少。第六种,《新无量寿经》二卷,宋凉州沙门宝云译于道场寺。第七个是《新无量寿经》二卷,宋罽宾国沙门昙摩罗蜜多译。这些本子,开元总目录里头有书名,找不到书,失传了。「以上连现存者,总八代十二译」,从汉到宋八个朝代,十二次的翻译。 我们看二百四十面注解,第一行。「以上阙失者七,连前存世者五,世称十二代译」,实际上是八代十二种翻译。总计,汉有二种。吴有一种,三国的时候吴一种。曹魏有二种,这都是三国年代的。西晋有一种,东晋有二种,刘宋有二种,唐有一种,赵宋有一种。「盖译时,分在八代,译本则为十二种」。「《甄解》云:凡于诸经中,传译盛无如今经」。这个话是说真的,佛经流传到中国,翻译之多,《无量寿经》是第一。那个时候传来的梵本肯定不是一种本子,因为翻译成中文经典内容出入很大。如果是一个原译本,决定不可能有这种现象,一个原译本译人不同,大同小异。像《金刚经》六种译本,那原本是一部经,所以我们现在看六种译本大同小异。流行最广的是鸠摩罗什这本,现在人读的《金刚经》,全是罗什大师翻译的。所以传译最兴旺,没有超过这部经的,「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无边故也」。为什么这个经翻译得这么多?佛在当年多次宣说。「《会疏》云:凡于一切经中传译盛然,无如今经,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这都是对本经的赞叹。 下面一段,古大德对这个经的判断。「本经为佛多次宣说,且诵习者多」。古时候经典都是手写的,没有印刷,中国的印刷是宋朝时候才发明的。所以传写多,传到中国来的底本都是人家手写的,这样一来,会集就非常必要。古时候经典流通很不容易,都靠手写,所以数量很少,很容易失传。不像现在印刷术发达,能够印几千部、几万部,分存在各地方就不会失掉。我们在最近这几年,怕这些经典失传,所以我们发起影印《大藏经》一万套,放在全世界各个地方去收藏。灾难不至于整个世界都会发生,总有地方留下来的,这样经典就不至于失传了。有人曾经劝过我,用石刻、用金属来雕刻,是可以,北京房山的石经就是一个例子。你看那一部《大藏经》,时间用了八百年,多少代,世世代代雕刻,刻了这么一部《大藏经》,藏在山里面。万一这个山一次大地震,不就全毁掉了?所以还是多印,多一些地方放,这个比较安全,一个地方不可靠。像这么重要的一部经典,藉着今天最先进的印刷技术,我们可以把它印成十万套。现在我们上下两册,我们这是第一版,印两万套。我们的目标定在十万套或者二十万套,这就决定不会失传。有这么多的数量分布在全世界净宗学会,学会可以收藏,学佛的同学都可以收藏。要知道这是真正的宝,宝中之宝。现在的光盘,光盘也不可靠,万一一个大灾难来,这些科学新技术全部都毁掉了,电没有了,光盘就没有了。所以,有用还是书本,虽然笨一点,它不怕灾难。 我们看念老注解,二百四十面倒数第四行。「存世五种,差异较着」,着就是非常明显、非常显著。「不似《阿弥陀经》之两译与《金刚经》之六译」,那叫大同小异,肯定是一个原本,「其文之详略虽稍有异,而内容实是相同」,这是讲《弥陀经》跟《金刚经》,大同小异。「今经五译」,今经是《无量寿经》,留下来的五种译本,「不但文字详略差别悬殊,且内容深广亦复有异」,内容也不一样。「例如弥陀因地大愿」,这是最明显的,阿弥陀佛到底发的是几个愿?如果要是四十八愿,谁敢把它变成二十四愿?没有人敢这样做法。「汉吴两译为二十四愿,宋译为三十六愿,魏唐两译则为四十八愿。且愿之内容,各译亦复不同,可见出入之巨」,出入太大了,这绝对不是一个本子。「现世流传,魏译较广」,魏译是康僧铠的,三国时候的,这魏。「《甄解》指出,以汉吴两译,对校魏本,粗举大者,计有八异」,这一对照,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来。「如与唐本对检,略有七异,今不详录。至于宋译,与诸译差异更大。」 「诸译何以不同。清沈善登居士《报恩论》曰: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诸经,约有三端:一、译手巧拙不同」,翻译的人程度不一样;第二个「梵本传写不同」,底本是同一部经,大家手抄的;第三,那是「本师前后多次宣说不同」,不外乎这三个原因。「本师三百余会说法」,这释迦牟尼佛,三百余会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办班教学,办班教学三百多次,这一生当中。规模大小、时间长短不一样,最短的二、三天,办一个小型的讲座,大的好几年,大单元的。这释迦牟尼佛在世,应众生之所需,大经上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当前社会需要什么,办个讲座,帮大家解决问题,这种情形很多。世尊游化在世间,没有固定的住所,哪个地方邀请就到哪里去。各地方讲经,住的时间长短不一样,讲的内容性质也不相同,应机说法。这是世尊当年在世的状况。 这是释迦佛三百余会,时间四十九年,「既多指归净土」,净土是佛常常讲的,真正要帮助人,真正要成就人,只有这个法门。专说,《无量寿经》就讲了好几次,不是一次讲的,专说。附带说的佛常讲,我们今天在经典里面就看到了,有两百多部经典里头都提到极乐世界,都看到佛在劝人念佛求生净土,这是带讲的、附带的。可见佛在世的时候,希望一切众生学哪个法门?就是学念佛法门,你不能接受,再给你讲别的。讲别的,说老实话是给你种佛的种子,阿赖耶识种下佛的种子,你跟佛有缘,这个很重要。一生不能成就,一般种子成就是多生多劫,都在遇缘不同。 这个法门是佛度众生成佛道最主要的一个法门。佛在经典上讲得很清楚,像《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句话说得重。能够听到阿弥陀佛、听到这部经生欢喜心,真信、真愿,都是过去生中善根成熟的人。不管他现在是什么身分,他现在认识字不认识字没有关系,多生多劫的善根成熟了,他听到会欢喜、会相信、会真干,那他就真往生,往生就成佛。蕅益大师说得好,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你已经都成佛了。这是问题真的解决了,不再搞六道轮回,不再搞十法界了。再到这个世间来,是菩萨身分来的,不会迷惑、不会颠倒,不是来受罪的、受报的,是来度众生的。我们能把这些道理参透,真搞明白、搞清楚,我们这一生就不会空过,真正把这个机会抓到,我要在这一生成就。这一门,除非你不相信,相信,真的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失的。去不了,实在讲对这个法门不清楚、不透彻,还有疑惑,所以放不下,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这个地方念老说得也非常好,「本师三百余会说法,既多指归净土,则自然屡说不一说」,每一次说的不会言语完全相同,「而亦随时随机,开通大意,依义不依语,显然可知」。我们在一生当中讲话也如此,哪里会完全一样!「故知《无量寿经》乃佛多次宣说,梵本不一」,翻译的人所据的梵本不相同,「且译笔之巧拙有差」,译笔是翻译的人,他的程度不一样,所以有的译得很好,有的译得比较差一点,「于是译文自然差异也」。这是沈善登居士说的。「沈氏复明梵本易误之因」,就是梵文原本容易有错误,原因是什么?「盖梵筴皆写本,易致脱误」。梵文经典传到中国来的,全是梵荚,它没有装订,一张一张的,我们看到贝叶经就看到了。在印度,书写的工具都不如中国,中国很早就发明纸张了。没有发明纸张之前,就写在竹简上、刻在骨头上,兽骨,像甲骨文。以后多半用竹简,竹简也是用绳子两边把它编起来,竹子一行一行的。到宋朝发明印刷术,有刻版,方便多了。印度传来的全是贝叶经,贝多罗的树叶,一张一张切得很整齐,大概有这么长,你到故宫博物院可以看到。两头打个洞,用绳子拴着,很容易脱落。所以这些错误难免,我们写字常常写漏掉的,这个都有经验,印度人写经也可能有这些错误。 下面说「如汉译大本经」,大本就是《无量寿经》,「乃尔劫时下,脱误数十字,文义不贯」。这下面就没有了,想想下头一定有字,怎么没有字了?所以文义,文跟义都不能连贯。「又《四十二章》藏本,与石刻赵文敏写本,及藏外」,就是《大藏经》外,「流通各本,章节前后多寡各各不同」,这是很明显的例子。《四十二章经》是佛教传到中国来第一部写的经,翻译的第一部经,是经典的摘要。它不是一本完整的经,许多经里头好像精华摘录下来的,四十二条,就是四十二段,并不完全连贯的。最早传到中国来,摩腾、竺法兰第一次把佛经用这种方法传到我们这儿来。 像现在社会乱了,许多国家的领导人真正的心在求长治久安的方法。我们把唐太宗的《群书治要》介绍给他,告诉他中国有这么一套书,他欢喜得不得了!知道,但怎么翻译?这么大的本子,文言文写的。现在懂文言文的人就不多,如何把文言文翻成白话文,由白话文再翻成外国文字,他们才能看得懂。这来不及了,急着要,那我们怎么样?我们变个「四十二章经」。这就是「四十二章经」,《群书治要360》,三百六十段,是在这个经里头到处选选出来的,并不连贯,三百六十段,每天看一段。我想出这个方法,救急!这个翻译就好翻了。这第一本,第一本,你能看得懂的,你就先摘录下来,看不懂的就放着,明年、后年再搞,一年搞一本,十年圆满,我们用这个方法。这个本子已经翻成英文,大概再一、二个月就出书,英文本的出来了。这就跟《四十二章经》一样的,应急,非常好!这个翻译的本子还没有成书,翻译的草稿,第一本送给马哈迪的,第二本就是现在马来西亚纳吉首相,他们两个人。三百六十节还没有翻完,翻到二百七十节,我到马来西亚去的,先送给他,他们看到非常欢喜。 「而与《法苑珠林》所引又不同」,《法苑珠林》成书在唐朝,里面所有引用的跟现在流通本不一样。「且有《一切经音义》所摘字,而诸本皆无者。大抵诵习多,则传写多,而得失异同亦多」,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可见《甄解》与沈氏意同,总明本经为佛多次宣说,且诵习者多」,读诵的人多,依照这个经本修行的人多,「梵本传写者多,梵本有多种,存没详略有不同,梵筴写本又易脱落,故今诸译本甚有差异」。因为《无量寿经》这个翻译,年代从汉到宋八百年,这么长的时间,十二次翻译,里面内容、文字差别很大,这个现象我们应该知道。告诉我们这么多原因,所以就明白了。 我们接着看,「日本日溪师亦同沈氏之说」,他的看法跟沈居士亦相同。「伊云:异译文句,与今经」,今经是指魏本,就是康僧铠的本子,传到日本去,日本净土宗几乎是以这部经为主。我相信他们受到慧远大师的影响,远公提倡的真的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同学一百二十三个人个个往生,没有一个不成就,无比的殊胜。「异译文句与今经稍差异者不少。思夫,多异本,传者不一,故致斯异。」这是说明,传的年代久了,互相抄袭有抄错的地方、有脱落的地方,这都在所不免。古时候经书得来不容易,所以本子就有差异。「亦或非一时说」,这个也有可能,佛多次宣说,不是一次宣说,「例如般若诸经」。「以此经如来本怀,处处异说」,佛常常讲、时时讲,讲法不一样,所以记录下来也就不相同,「致此多本,盖此大悲之极处也」,佛是处处异说,这是佛的大慈大悲。佛为大家介绍这个法门,人的根性不相同,他说法就不一样。佛是随机说法,因人不同、因时不同、因处不同、因事不同,所以佛无有定法可说。一桩事情,就是介绍大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佛怎么介绍?我们从这里去想。人、时、地、事有不同,佛的说法肯定就不一样,这是佛的慈悲。 「以上诸德皆主本经乃世尊多度宣说之法,实有所据」,不是没有根据的。「例如本经《唐译》本名《无量寿如来会》,乃《大宝积经》中一会之文,足证佛说《宝积经》时,亦宣说本经。」讲《大宝积经》里头,里面有一段专门介绍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今天我们留下来的这五种原译本的唐译。王龙舒会集的时候,会集这个原译,唐译的《大宝积经》他就没有看到过。我们想想,王龙舒他是进士出身,是地方上的大富长者,有德行、有学问、有财富,这部经都没有见到,《无量寿》这一会没见到。他会集的是四种,缺了这一种,而这部经里头有一些精彩片段,是其他经典里头没有的,这是不能缺少的。所以,魏默深重新再会集,这清朝咸丰年间,第二次的会集,这个本子比王龙舒的本子就好得太多了。 这个本子我们这里也有,这个本子就是的,魏默深的译本,夏莲居重新把它校对,成了这个本子。校对还困难,没有法子,所以夏老就重新再做一次会集,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本子。这个本子很值得纪念,夏老师校对的本子,校对、补充,成了这么一个本子。这也是夏莲居老居士会集《无量寿经》,这个想法是从这儿来的。校对、补充觉得还不足,所以才决心重新再会集,第三次的会集。过去所有的会集里头有缺陷的、不圆满的,这全部补足了,真正是《无量寿经》最善的本子,用了十年时间,不简单!黄念祖老居士会集注解用了六年时间,得来真的不容易,我们真是有福报。我们前一代的人没有看到这个本子,所以讲净土讲得不透彻。如果我早年学佛,老一辈这些法师、大德能够把净土讲得这么透彻,我早就接受了,早就相信了,哪里要辛辛苦苦自己摸索二、三十年!这就想到现在人比我有福。这个福报是有,问题是诚敬心不如。缘,机缘上说,你们比我有福,善根福德很重要,善根是能信、能愿,福德是真干。真正往生到极乐世界才叫圆满,如果这一生不能往生,那就阿赖耶上种一点善根,还要继续搞六道轮回,这肯定的。 「沈氏又云:魏译文辞详赡,义理圆足,故自来讲家多据之」。这就是康僧铠的译本,在五种本子里面,确实他翻译得最好。所以古今中外,外国包括韩国、日本、越南的法师,讲《无量寿经》都采用康僧铠的本子。「唐译差与相近,盖同一梵本也」,唐译就是《宝积经》里「无量寿如来会」,内容跟康僧铠的译本大同小异,判断他们用的是一个梵文本,同一个本子。「宋译亦甚明畅,而辞句前后大异,又一梵本也」,肯定是原本不一样。「汉吴二译,文辞拙涩,而义有相补备者,则又一梵本也」。这几个对照所看到,他们用的底本不是相同的,不是一个本子。所以判断至少有三个本子,翻译的时候根据的原本不一样,有三个不同的梵本。 「沈氏虽未能直从古梵筴取证,但今若细究存世之五译,可推知当年梵筴至少有三种,故知沈氏之说可信。至于他师有认为五译只是同本异译,各本差异,只因译者意乐不同,实未能服人」。这个说法一般人不服,同一个梵本,翻译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出入?特别是愿文,四十八愿怎么可以改成二十四愿,哪有这么大胆子的人?怎么能把它改成三十六愿?肯定是原本不一样。这是绝对不能够错误的。「例如本经小本秦唐两译,罗什大师因秦人尚简」,这秦国是姚秦,在现在四川、甘肃这一带,中国人喜欢简单,「乃摄十方佛为六方佛」,梵文原本里头是十方佛,他把它省掉了,改为六方佛。「此诚译者应机之妙,文简应机,而经义无失」,这是翻译的巧妙,「是始为译者之意乐与善巧」。玄奘大师是直译,我们所看到的是十方佛。「至于本经诸译之差别,大异于是」,跟这些情形完全不一样,「不但详略不同,且义理之深广亦异」,意思也不同。「故不应是译人意乐」,意乐就是翻译的人他喜欢怎么翻法,这绝对不是翻译人的意思,是原本不同。 「例如弥陀大愿乃净宗之缘起,与本经之纲宗,而十念必生之愿,正是弥陀大愿之髓」,这精髓,这是讲净宗最重要的教义。四十八愿,阿弥陀佛的大愿,这才是净宗的缘起。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这桩事情,统统根据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而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世尊为我们转述,这是净宗最重要的一部分。四十八愿里头「十念必生」,这是大愿里头最重要的一句话,因为十念必生才能普度一切众生,真的是简单、容易。难在哪里?难在佛讲过了,难信之法,你不相信,这个缘分你就当面错过。你要是深信不疑,你这一生恭喜你,你就成佛去了。所以不能不信!梵师今天传的这个来,就是劝我们要相信,真有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她传这个信息来。 这个愿,就是十念必生,「见于魏唐两译,而汉吴两译之愿文中」没有十念必生。你说这么重要的,这怎么能有错处?决定是原本不同,原本同,这怎么可以漏掉?「若谓魏唐两译之四十八愿,与汉吴两译之廿四愿只是译笔」,就是翻译的人「开合之不同,则实难自圆其说」,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不切实际。「世间焉有如是大胆之译人,敢率自意,妄删大愿之心髓」,把十念必生删掉了,哪有这么大胆量的人!「故知必是所据之原梵本不同,方有此异」,根据的原本不一样,从印度传来的原译梵文本有不同,才会有这个现象。 「又如《吴译》二十四愿中有国无女人与莲花化生」,这也很重要,「而魏唐两译虽具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没有这个经文,「反而无之」。「若谓原本是一,诸译只是开合不同,则请问《吴译》此二愿从何而来」,何以二十四愿当中有,四十八愿当中没有。「可见诸译所据之原筴不一」,就是原本不相同,这才能讲得通。「正如沈善登氏所说,本经蒙世尊多度宣说,又因梵筴易脱落,乃有不同之原本」。传到中国来不只一本,传来的本子不一样,原本不一样。「从上之例,可见会集诸译,实有必要」,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五种原译本我们都拿来读很麻烦,应当把这五种东西会集成一本,这就方便了。所以,这个事情是应该做的,必须要做的。「是以从宋至今,王龙舒」第一个开始做,宋朝人,他是安徽舒城人,距离我的老家很近,大概只有三十几里路,「彭二林、魏默深与先师夏莲居诸居士,先后均曾校会本经」。 下面讲「会校之本,自宋迄今,凡有四种」,这是会校本。我们看二百四十四面注解。「以上五译,互有优劣彰晦」,彰是文义很明朗,一看就懂,晦是很生涩,看不懂,这就是有优劣,翻得好不好。「例如十念得生之本愿与一向专念之要旨,于汉吴两译则未彰」,汉吴这两本没有,缺了这两句,没有。「至于五恶五痛五烧之宏文」,这是什么?这是《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戒律,非常重要,「乃世尊苦口婆心之告诫,于唐宋两译则不具」,缺了这一段。「魏译较备,为诸译冠」,康僧铠的本子详细,说得很详明。「但于国无女人与莲花化生两愿」,康僧铠的本子也没有。「故宋龙舒王日休论诸译云」,就是他的看法,「其大略虽同,然其中甚有差互」,就是这个里面差别的地方太大,不是小的问题,是大问题。「又其文或失于太繁,而使人厌观」,这文字确实,你看原译本就晓得,看不下去,「或失于太严,而丧其本真;或其文适中,而其意则失之」,意思不完备。「由是释迦文佛所以说经,阿弥陀佛所以度人之旨,紊而无序,郁而不章,余深惜之」。释迦的本愿、弥陀的本愿,因为这些经文,这翻译的经文,我们今天所讲的,文不达意,或者说词不达意,出现这个问题。对于释迦牟尼佛说经、阿弥陀佛度人的本愿,就不能够畅通无碍。龙舒居士对这个非常感叹,所以他发心,「于是乃取汉吴魏宋四译,校正会集,叙为一经,名曰《大阿弥陀经》,是即本经会集本之始」,宋朝王龙舒居士第一个做会集本。 现在《无量寿经》的会校本一共有四种。第一个,《大阿弥陀经》,宋国学进士龙舒王日休,他叫校辑。辑是编辑,把四种本子合成一本,除掉它重复的,合成一本,方便。 第二个,也叫《无量寿经》,清菩萨戒弟子彭际清节校。非常可惜,它只是一本,它不是会本。它就是康僧铠的本子,把它节录,重新校正,所以它只有一本。但是这个本子好念多了,康僧铠的本子里面确实很多繁而无绪,念起来很不畅通。他一节校,本子就畅通了。 第三种叫《摩诃阿弥陀经》,是清朝时候咸丰年间,菩萨戒弟子承贯邵阳魏源会译。这是个会集本,这个五种本子他都看到了,所以他这个会集比王龙舒的就好,后后胜于前前。这里还有个注解,「原名《无量寿经》,后经正定王荫福居士校订」,改了名字,改成《摩诃阿弥陀经》。这是魏默深的会集本。 第四种就是现在我们用的这本子,《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这是民国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的,我们现在读的这个本子。 「于是本经乃有五种原译本,四种节会本,共有九种」,就是我们中文本的《无量寿经》,一共有九个不同的版本。学《无量寿经》,你用哪一个版本,这个关系很重要。我在二00六年,我们巴黎的活动结束之后,我顺便到伦敦去访问伦敦大学跟剑桥大学。剑桥大学汉学系的学生,有一个他来告诉我,他用《无量寿经》写博士论文。我就问他:《无量寿经》有九种版本,你用哪一个?他用夏莲居的会集本,跟我们一样的本子。也可能是我们这个本子印得很多,现在在全世界到处都很容易看到,他们用这个本子写博士论文。 「五译之中」,这是翻译的本子,「《魏译》流传独广」。康僧铠的本子流传最广,因为这个本子文、义都相当的圆满,比起其他的四种翻译本,所以大家很欣赏。「王本一出取而代之」。为什么《无量寿经》在中国,康僧铠的本子不能够大量的流通,大概受王龙舒会集本的影响。王龙舒是宋朝时候人,他这个本子出来之后,大家都喜欢他的本子,真的是取而代之。但是康僧铠的本子,唐朝时候流传到日本、韩国,所以日本、韩国净土宗都依据康僧铠的本子,讲的人多,注解的人多,这是我们中国所比不上的地方。我上一次到日本去讲经,我就劝导日本净宗的这些法师们,应当把他们祖师专门研究《无量寿经》的这几十种注解,从《大藏经》取出来,印一个专辑。《无量寿经》注解的专辑,单独流通,对净宗的修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莲池大师《疏钞》中,语则多就王文」,也就是《弥陀经疏钞》莲池大师引用《无量寿经》的经文多取王龙舒的本子,「以王本世所通行,人习见故」。这个本子从宋朝以后在中国流通很广,一般人看《无量寿经》都看他的会集本。所以莲池大师《疏钞》里头引用,大多数都用他的本子。「清末印光法师亦称王本为文义详悉,举世流通。由上可见王本在我国之流通,远过《魏译》」,比康僧铠的本子流通得更殊胜。「王本虽甚流通,并收入龙藏与日本大正藏」,收到《大藏经》这很不容易,收到《大藏经》就等于说是古今这些大德肯定这个本子。「但王氏之作则有得有失」,这本子还是有瑕疵。「例如《疏钞》云」,这个《疏钞》是《弥陀经疏钞》,莲池大师作的。莲池大师的话,「王氏所会,较之五译,简易明显,流通今世,利益甚大」,这是莲池大师对这个本子的赞叹。「但其不由梵本」,他不是依照梵本翻译的,「唯酌华文,未顺译法」,这是讲会集跟翻译不一样。「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译,即无议矣」,那就没有话说了。「故彼不言译而言校正也」,他没有用译这个字,他用的是校辑,编辑。 「又其中去取旧文,亦有未尽」,这就是会集的时候,去取是大学问。去是什么?不收它的,把它删掉,取是取它的文跟义,就是取舍。取舍不当,哪些应该取的,哪些应该舍的,这个里头他有些问题。这里举例子,「如三辈往生,《魏译》」,就是康僧铠的本子,「皆曰发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辈发菩提心」,有发菩提心,下辈他说不发,上辈的没有说,「则高下失次」,这个取舍就不当。实际上,康僧铠的本子,上中下三辈都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个太重要了!上辈怎么没有发菩提心?下辈更加一个不发,不发没有根据,不言那是漏掉了。不发那是改动了,人家发菩提心,怎么可以说不发?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发菩提心。而三辈不同,同一发心」,没有不发心的,这个发心是「往生要旨,乃反略之」,这是未尽,别人批评他,取舍未尽。「莲池大师所论精要,正中要害」,这是莲池大师对王龙舒本子的批评,有赞叹、有批评,它不是一个尽善尽美。 「王氏自序中有云:其文碎杂而失统,错乱而不伦者,则用其意而修其辞。」这就是如果翻译,这个问题没有,你自己用什么文字都可以。但是会集不行,一定要用原文,不能把人家原文舍弃掉,自己用自己意思来写一段文来修改它,这不可以的,这是犯了忌讳。这就是莲池大师所批评他的,「不由梵本,未顺译法之深病」。「若据梵本重译,始可用本人自撰之文句以表经义」,这个没有话说的。「今乃会集」,会集一定要用人家的原文,不能改变别人的原文,「焉能不取原语,而任意行文,是乃万万不可也」。如果随便改动人家文字,看这个看得不顺眼的话都来改,将来这部经就改得不像话了。所以古人纵然看到这个字有问题不通,或者是传写错误的,不敢改,中国读书人有这个好处。可以把它注在旁边,这个字应该是什么字的错误,注在旁边,不可以改变它;要保存它的本来面目,决定不可以随便改动文字。是你自己写的文章可以,你可以随便改,别人写的,古人的东西不能改动。「至于三辈发心亦然,擅改《魏译》,又复高下失次,是皆王本难掩之疵也」,这是他的毛病,这太明显了。 「清乾隆彭二林居士」,就是彭际清,也叫彭绍升,「亦于王本义有未安」,看到王龙舒这个本子,他觉得有问题。「于所着《无量寿经起信论》中」,《无量寿经起信论》是彭际清居士的著作,也是解释《无量寿经》的,这里面对王龙舒的本子有批评。「王氏本较为畅达,近世通行」,流通得很广,「然有可议者」,就是有可以讨论的地方。「如序分中游步十方以下,广明菩萨行愿,为令行者发起大心,积集德本,究竟成佛,乃是此经开章要领,而王氏删之」,把这一段删掉了。这是很重要的一段经文,他把它删掉了,这不应该删的,应该要取的。「至往生上下二辈」,三辈往生,「一删去发菩提心」,上辈他没说,中辈说发菩提心,下辈说不发。「胎生一节,删去疑惑佛智乃至胜智」,这个很重要,他把这几个字删掉了。「前则乖成佛之正因」,这是批评他,他把发菩提心删掉了,上辈没有说发菩提心,下辈说不发,这个不可以的。康僧铠的原本,三辈都发菩提心,都是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怎么可以说把发菩提心删掉?怎么可以说不发?这个都是非常严重的失误。胎生一节,为什么会胎生?因为疑惑佛智乃至胜智,这一段很重要,如来的五种智慧,他把这个删掉了。所以前面乖成佛之正因,后面「失往生之正智」,对于佛的五种智慧要深信不疑。「他如叙次愿文」,先后也有错误,这些都应当把它校正。 所以,彭际清居士就发心,要补救王龙舒会集本的失误。他「专就《魏译》」,就是康僧铠的本子,「去其繁复,并按云栖本」,云栖是莲池大师,什么本子?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增入四十八愿先后数目」。他这个本子依旧叫《无量寿经》,这是第七本,《无量寿经》第七个本子,王龙舒是第六本。「但此本只是《魏译》之节校本,而非诸译之会集本,两本相较,则彭本优于《魏译》」。彭际清的节校本跟康僧铠的本子两本比较,彭际清这个本子好。「近代丁福保居士,作《无量寿经笺注》,所注者即彭本。惜彭本只是节校本,未能救王氏会本之病,故仍不能称为善本」。 到清朝咸丰年间,「邵阳魏承贯居士」,就是魏默深居士,「谓诸译及王氏会本,犹未尽善,乃会集五种原译,别成一本」,还叫做《无量寿经》。「魏氏之本,集五种原译,是为五会本之始」。王龙舒只有四种经的会本,所会里头缺了《唐译》。「同治中王荫福居士极崇魏本,曾亲记云:近世邵阳魏居士复本云栖大师之说,遍考诸译,别为一书。包举纲宗,文辞简当,乃得为是经之冠冕」。「王氏复博考众本,手自校雠,并定经名为《摩诃阿弥陀经》,是为本经之第八本」。这个本子里头也有问题,就是我刚才拿给诸位看的,这个本子,这个就是魏默深的译本。但是它经过夏莲居老居士校订、补充,所以这个本子也是很好的本子,我们留了做纪念,印了一千本,做纪念。「魏氏发心广大,复精于文字」,文学好,「为救王龙舒居士杜撰经文之失,备取五译,会成一经」,这个会集本是他作的。「力求句句有来历,期成善本」,希望这是《无量寿经》最善的好本子。「所愿极胜」,他的愿非常殊胜,好!「所成亦伟」,会集的确实比王龙舒居士好,很难得。「其所会集远超王本,王荫福居士赞之为本经八种之冠,亦非过誉」,值得赞叹。「但所憾者」,还是有遗憾,「魏氏虽愿力补王氏杜撰之过,惜未全免」,还是犯了毛病。「兹举其荦荦大者如下」,荦荦是明显的意思,就是很明显的过失。 下面有几种,第一个,「魏本第二愿曰:设我成佛,国中天人,纯是化生,无有胎生」。这个里头,其中「无有胎生」这四个字,五种原译本里头都没有。这四个字与原译文相违背,这是大毛病,这是自己加上去的。「《魏译》云:佛告弥勒,彼国人民,有胎生者」,这是康僧铠的本子上有这个经文,你怎么说无有胎生?你跟原译本相违背。唐、宋两译都有,「而魏氏竟谓无有胎生,此实为难掩之疵」,这个毛病没办法否定。 第二,「五恶五痛五烧一段数千言,魏氏删节为生时痛,老时痛,病时痛,死时痛,患难穷苦痛,YIN欲火烧,瞋忿火烧,贪盗火烧,邪伪火烧,愚痴火烧,是为五痛五烧」。你看几千字的一段文,他把它省略成这几句,这个不应该,这是后人不能原谅的。「魏居士原愿无一字不有来历,惜未能贯彻初衷。上之一段,于诸译中,并无来历」,这一段没有来历,这是自己撰的。 时间到了,时间很快,都忘掉了。好,我们下一节课就从这里学起,从五痛五烧数千言这儿看起。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十集) 2011/11/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50 从「二、五恶五痛五烧」,这一段有数千言,有几千字,从长的一大段。「魏氏删节为」,这是魏默深居士会集的时候,把这一段长文删减掉了。他删节为「生时痛,老时痛,病时痛,死时痛,患难穷苦痛。YIN欲火烧,瞋忿火烧,贪盗火烧,邪伪火烧,愚痴火烧,是为五痛五烧」。几千字一篇长文,就把它缩成这个样子。「魏居士原愿」,他本来的愿望是「无一字不有来历」,就是可惜他没有能贯彻初衷,上面这一段于五种原译本里头没有来历,这是他自己写的文字。会集,最重要的一定要用原译的文字,自己不能够,可以删节,一定还要用原文,不能自己造这个句子来代替,这个他犯了个过失。所以这个没有来历。 「魏氏会本谓极乐之宫殿楼观」,极乐世界这些宫殿楼观,「堂宇房阁,或处虚空,或在平地,或依宝树而住」,这个「依宝树而住」这一句五种原译本里头没有,这是他加进去。可不可能?有可能,想当然耳。这个是可以能讲得通,但是没有原文,五种原译本里头没有这一句的说法。所以这个也是毛病,都是没有忠于会集,会集一定要用原文,原文没有的不可以。删节行,删节统统是原文,不能用自己的文字,他「五痛五烧」那一大段,他是用自己的文字。跟彭际清的节校本不一样,节校本虽然节,但是是原文,人家没有过失。他这是节校用自己的文字,不是原文,所以这个有问题。第四,「会本中,过是以后,无量寿经亦灭,唯余阿弥陀佛四字,广度群生」,这一段五种原译本里头没有,这都是他自己加进去的。 「由上可见,魏氏之本与前诸本相较」,比较,「虽后后胜于前前」,比王龙舒的本子会集得是好,「惜仍未能尽免率增乖舛之过。但此巨失,势在必救,以免后世因袭,甚至篡改经文。故须防微杜渐,绝此罪源,并为大经,早得善本,是以先师夏莲居老居士,乃有第九本之作也」。这是说明夏老居士为什么要重新会集。这个重新会集我们晓得了,他本来不是想会集的,是把魏默深的本子重新校订再补充,把它订正,这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本子。这个本子是魏默深的本子,经过夏老的校正补充做成这么一个本子。想想还是不行,还是没有法子,所以必须重新再做一个,就是现在我们用的本子。这个本子可以看到魏本的原貌,但是这个过失可能他都已经把它修改了、修订了。 古籍最怕的是篡改经文,最怕的就是这个。因为你改动之后,你开了这个头,带了这个头,后人没有你的智慧,没有你的文字的修养,他看不懂随便都改。每个人都改,这个东西传个一、二百年就不像样子,就面目全非了。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最忌讳的是这桩事情。看到这里,明明是个错字,可以,注在旁边,或者注在书眉上,这个字应该是什么字,这正确的。决定不能改动,就是防微杜渐。让古籍保存原来的面貌,过去错了就让它错,改正是注在旁边,不能够改动经文。这就是说明这个版本,第九个本子出来的因缘。 下面介绍夏老居士,「先师夏老居士」,夏莲居老居士,「未冠学儒」,古时候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就是戴帽子,表示成年了。女子十六岁行笄礼,表示她成人。成人之后,对他必须要尊重,所以不可以称名。称名,对未成年的,这叫童子,可以,可以称他的名字。成年就不再称名了,称名那是很不礼貌的事情。所以同辈分,朋友、同学送他一个字,就是中国人是有名有字,这个字号从行过冠礼这一天之后,大家都称他字。他家的长辈,他的祖父母、曾祖父母都称他字,不称名。称名只有两种人,一个是父母,一生称名,第二个是老师。你就想到中国老师的地位多高,从称名这个礼来看,老师跟父母是完全相同。真的佛法里面讲,身体,我们这身体得自于父母,身命,慧命得自于老师。这一个人两条命,是父母跟老师给的。所以对父母孝顺,对老师是同等的孝顺,只是在礼服上有不同。父母死了,守孝三年,穿孝服;老师过世了,心丧三年,就是没有孝服,那种悲痛哀伤跟父母没有两样。 所以老师在中国历代,要知道他的地位。老师一生多半都是很贫寒,清寒,为什么?他没有从事于生产事业,生活来源就是靠学生一点点供养,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这个我们要知道。家庭富有的,对老师供养多一点,清寒的可能就没有供养,甚至于生活非常清苦的,老师有时候还要帮助他,帮助学生。古时候师徒如父子,现在这个概念没有了。现在你想,对父母都不孝,何况对老师?没有人教尊师重道了,现在想学,没有样子,也没人教。 ...... 夏老未冠,未成年,二十岁以前,未成年学儒。「先程朱而后陆王」,二程、朱熹,这是中国的理学家,这个陆是陆九渊,王阳明,也是中国的理学家,这是儒家的。「甫壮入佛」,壮是壮年,四十岁,学佛了,「摄禅密而归净土」。「夏老博贯群籍,深于文字,专功久修,教眼圆明」。他老人家做学问很认真,在佛法里头,宗门教下、显教密教他都涉猎,而且都有相当的造诣,以后归净土。大概我们看看自古以来,真正在教下下功夫的人,到最后都归净土,禅宗也不例外,这真正对于净土认识了。所以净土是难信之法,没有很深经教的基础不容易相信,多半都是半信半疑,这个不能成就。真信了,没有一个不往生,往生就是成佛。 「于壬申年」,壬申是一九三二年,「发愿重校此经,掩关津门,阅时三载」,津门是天津,他在天津闭关三年。「遍探五种原译,洞察三家校本」,这个三家就是王龙舒的、魏默深的,这两种是会集本,彭际清的是节校本。「无一语不详参,无一字不互校,虔恭敬慎,日祷佛前,千斟万酌,时萦梦寐,及其成也,四众欢喜」。这是讲他做第四次的会集。前面的会集不是不好,里头有瑕疵,有取舍不当,有自己作的经文取代原译。这个例子不能开,例子一开,后面后遗症很大。所以要做一个真正忠于原译本的会集,确确实实字字句句都在原译本里面,用的是原译本的原文,这就对了。这跟翻译不一样,翻译自己可以,那都是自己文字;会集不可以,一定是别人的原文,不能够改动。 这个本子做成之后,非常欢喜。「宗教俱彻之慧明老法师」,这是夏莲老的皈依师,有照片在前面,「搭衣捧经摄照于佛前,亲为印证」。「先舅父」,这是梅光羲老居士,「梅撷芸居士,连续播讲于电台,誉为善本」。「慈舟法师专讲此经于京鲁」,这个京是北京,鲁是山东,「并亲为科判」,这个科判也印在这个本子里头。「北京极乐庵方丈妙禅老和尚,聘请山东女子莲社吴倩芗社长来寺开讲此经两月」。这些记载我们相信当时都是这个本子,还不是最近这个本子,是这个本子。因为这个里面科判是慈舟法师的科判,所以慈舟法师讲的是夏莲老的节校本,这个后面能看到。「菩萨戒弟子邵阳魏承贯会集各译,菩萨戒弟子郓城夏慈济重校补遗」,慈济是夏莲老的别号,重校补遗,所以是这个本子。我们现在用的这个本子在这个本子之后,总共用了十年的时间完成这个本子。 「其他发心宏扬,专志持诵者,不可胜数。印行流通,相继不绝。是以先舅父梅老赞云:于净宗要旨,穷深极微,发前人未发之蕴」。又说「精当明确,凿然有据,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有美皆备,无谛不收,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这是梅光羲老居士的话。「先舅之语,现已举世公认,并将本经采入新印之续藏」,这个还没做到,新印的续藏还没有把它收进去。「大经尘封千载,今始得善本,先贤会经之愿乃圆,大经放光,众生有幸。本经名《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是为大经之第九本」。这个详细要看梅光羲老居士的序文,他的序文很长,我们都印在这经本的后面,介绍得非常详细。梅老居士是黄念祖老居士的舅父,家学的根基很厚。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经教就是跟梅老居士学的,所以也有师承的关系。 梅老跟夏老在那个时代,在家学佛里面,都有很深的地位、声望,佛门里面称为南梅北夏。南方梅光羲,梅老是江西南昌人,夏莲居老居士是山东人。北方的夏莲居,南方的梅光羲,在当时在家学佛的两位大德。所以这部经确实是他老人家非常用心,也是到这个世间来,这一生对佛教做出最大的贡献,会集成这个完善的本子,取舍精当。五种原译本里面的精髓统统在这个本子里头,重复、多余的全部都删掉,真正变成一个精本,精确的善本。读这一本,五种原译本全部都读到了。有信心,想专攻的,就这一部就够了。如果还有疑惑的,可以把五种原译本找来对照,甚至于把过去的三种节校本,王龙舒的、彭际清的、魏默深的,跟夏老一起来做个比较,我们对于这个会集本就产生信心了。 下面第七段介绍本经的注释,就是注解。在中国第一个,《无量寿经义疏》六卷,隋朝净影寺沙门慧远撰疏。这是慧远大师作的注解,叫《无量寿经义疏》。慧远大师他一生住在净影寺,所以后人对他尊重,不称他的名字,称他居住的地方,称为净影大师,这是最尊敬的称呼。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十一集) 2011/11/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51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