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挑别人毛病,看不起人,这是德薄
我们首先先想到孔子在《论语.尧曰二十》最后一句话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你能从他的言谈当中去分辨这个人的人格,他言论的对错是非,你都可以分辨清楚。在《格言联璧》当中就有提到说「德盛者」,道德很好的人,「其心平和」,真的有学问应该是心平气和。「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他看人都看到人家的优点。「故口中所许可者多」,你看他都是肯定、赞叹别人的优点,贡献、付出,这是德盛的表现,他内心的赞叹表现在言语当中。「德薄者」,德行浅薄。「其心刻傲」,他刻薄、傲慢。「见人皆可憎」,谁都看不顺眼,看人家讨厌这里、讨厌那里。「故目中所鄙弃者众」,他目中无人,好像每个人都很差,只有一个人不错,可能就觉得自己能力好,我一个人做还比你们十个做得多。其实这个就是被自己的才能障碍住了,形成我慢,就瞧不起人。所以从这一段格言当中,从一个人谈出来的话,可以了解这个人的人格特质,他都是看人家的优点,许可人家的好,德盛;都是憎恨别人,都挑别人毛病,看不起人,这是德薄。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九十四集) 2012/12/8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94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你看这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吗?用《弟子规》讲,叫「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因为,你们怎么论断人,也必怎么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这个就是因果的道理。《大学》里面讲,「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你讲骂人的话出去,过不了多久,收回来的就是人家骂你。所以曾子就讲明白了叫「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你爱心出去了,因缘成熟人家的爱心就回到你身上;你的怒气出去了,时节成熟人家的拳头就挥回来了。所以有一句俗话叫,「打人就是打自己,骂人就是骂自己」,这个很有道理。 接著又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见人家不好,为什么你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梁木就是很粗的木头。就是我们都是拿著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然后都是拿望远镜看自己的缺点。其实可能我们比人家不好,还尽挑别人毛病。我们老祖宗讲的,「工於论人者,察己必疏」。很会论断别人的人,反而看自己的问题看不清楚。我们之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子贡口才最好,有一天子贡批评人,「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子贡,你很贤德了吗?「夫我则不暇」,夫子说,我对治自己的毛病时间都不够了,哪还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论断别人的长短?夫子这些教诲、心境很值得我们学习,夫子没时间去乱批评人。夫子说他「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每天担心的是道德、道义有没有做到,自己的缺点有没有改过来,这是圣人用功的地方。 这里又讲到,「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们,你们也要怎么待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秘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我们接一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而且《大学》又讲,「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最明显的地方在哪里?最隐秘的时候人就装不出来,全表现出来了,最微小、微细的地方人也装不出来,从一些小动作就看到一个人他内在的状况,骗不了人。而俗话又讲,「举头三尺有神明」,那更骗不了了。这里又讲到,「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有人问耶稣这个问题。你们有没有问过长辈,他得罪我了我可以饶恕他几次?到第七次可以吗?接著耶稣就讲,「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四百九十次,不简单!包容人四百九十次,我看浪子都回头了,顽石都点头了。你能包容一个人,包容四百九十次。 《德育故事》里面,张公艺先生家里九代同堂,这么和谐。皇帝问他,你怎么治理这个家的?他在纸上写了九十九个字,九十九个「忍」字。他回答了皇帝的问题,意思就是说,实在家里的人做的事情忍不住了怎么办?忍,真的忍不住了,再忍,能忍九十九次,我看事情早解决了。忍到第九十九次,忍辱波罗蜜就差不多,那个功夫已经修到什么事都忍得了,都包容得了。 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四十七集) 2010/12/25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28-0047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