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90集)
老法师:大家请坐,好,开始。 学生:尊者师父上人慈悲、诸位善知识慈悲,阿弥陀佛。不肖弟子自了冒昧报告的题目是:「时时作临终想——从海贤老和尚反省我们求往生的信愿(四)」。 一、念佛秘诀。生死心不切,大家都很著急,不少人在问:怎样才能生死心切?如何对治生死心不切?我们曾经在历代祖师大德的著作里面去寻找,寻找念佛的秘诀,最后发现六个字:时时作临终想。历代祖师传给我们念佛的秘诀,就这六个字:时时作临终想。浓缩起来就一个字:死。对於「死」这个话题大家不要忌讳,有人谈死色变,我们往往该忌的东西不忌,不该忌的东西去忌。古人说:现在即须畏惧死亡,临终时则无所畏惧;我等相反,现在无所畏,临终时唯以手抓胸,手忙脚乱。大家都羡慕海贤老和尚念佛的功夫,他念佛的功夫怎么成就的?每一时、每一刻都当成今生最后一刻,拼命念佛。生死心不切,从哪里下手?从痛念无常下手,时时作临终想。 宋朝草庵禅师写了一篇《念佛诀》,简单扼要,不到三百字。这篇开示很短,但可以说是历代祖师开示念佛秘诀的经典代表作,对指导我们念佛非常宝贵。草庵禅师在《净土圣贤录》榜上有名,往生极乐世界。《念佛诀》: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难念;西方极乐世界谁不愿生,而罕得生者,盖念佛之人未得诀耳。教念佛而使之真切者,其唯死之一字乎?死之一字在念头上,境缘自然冷淡,情爱亦自轻微。名利势豪,向此处俱用不得;见闻知解,到此时也行不得。四大各离,将何所靠;孤魂无主,安得自由。此时不见弥陀,恐逢罗刹;不生净土,恐入驴胎。莫视此事为缓!明日之事,今日不知。莫将此事为轻,错过今生,沉沦永劫。是一切事无如生死大事,则事事皆不切之事。於一切时总作临命终时,即时时皆念佛之时。如是念佛,斯为切心。如是切心,方生净土。须下死功夫,才成净业。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此乃成佛之阶梯,是诚念佛之妙诀也。 二、且不死心。且不死心就是认为自己暂且不会死的心,这是我们普遍的心态。大家虽然都意识到自己终究难免一死,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死,生命是很短暂的念头和想法大家都有,但是却在每一个日子里,天真的认为死神不会在今天降临,就这样直至命归黄泉的那一刻,都执持著自己万寿无疆的念头。我们不是认为自己不会死,而是总认为:还早、还早,还没有轮到我死,我今天不会死,今年也应该不会死。这是我们内在、隐形的心理状态。所以,念佛修行的大事一拖再拖,今天等明天,今年等明年,总认为还有时间、还有时间,而往往在这个等的过程,无常突然到来。死亡从来不会跟我们提前预约,回想一下亲朋好友,不少人都在认为我还不会死的心态中死去,身边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位老人生病卧床,那天要求她儿子炖一碗燕窝给她吃,吃完之后,她跟儿子说:我还不会死,我不会那么快死。然后她儿子就去上班了,结果在去上班的路上,就接到电话说母亲已经断气。 生生世世,我们多是久住恶道,假使少部分时间偶尔来一下善道,也多是投生在不能修行的地方,纵然难得有一次得到能够修行的人身,但是没有如理修持正法,原因就是这个且不死心。总是想著我还不会死,因此修行不精进,这种状态害了我们一生又一生。有一位藏传佛教公认的大成就者,一位康巴的修行人特地前来拜访,请求传法。成就者什么也没传,经过再三请求,成就者拉著他的手诚恳的说:「我也会死,你也会死;我也会死,你也会死;我也会死,你也会死!」这样重复三遍,并告诉修行人:「上师的诀窍没有别的,我也发誓没有比这更殊胜的诀窍了。」康巴人听完后,依此教言精进修持,终获成就。人家说,某人得了癌症,快要死了。其实每个人都要死,我们没有一个不死的,只不过是迟早而已。古人告诉我们:晨不念死,则昼空过;晚不念死,则夜空过。以念死来策励我们赶紧念佛,时时作临终想。 三、死期不定。《集法句经》云:「上午所见多人之中,便有下午不见而亡者;下午所见多人之中,便有次日上午不见者。」生命非常脆弱,就像泡泡,随时可能破掉。我们看小孩子吹的泡泡,它就算平平稳稳在空中飞,说不定什么时候碰到障碍物就破掉了。而我们的现状,古人举了一个比喻:譬如从险峻的高峰坠地,在下堕空中的过程,我们还快快乐乐,若无其事,不知道赶紧念佛,随时啪的一声坠地,终将粉身碎骨。我们自从受生之后,就像待宰的羔羊被牵往屠宰场一样,刹那刹那的被牵引到死亡面前。与上个月相比,这个月更接近死亡;与昨天相比,今天更接近死亡;与白天相比,夜晚更接近死亡;与上一刹那相比,这一刹那更接近死亡。死亡并非像你忆想的那样缓慢而充满规律,它所出现的方式、因缘及时间永远是无法确定的。由於死期的不定,你又怎能保证明年、明天或下一时刻自己不是在恶道中辗转呻吟?所以死亡不会等待谁浪费了大量时间,还能轻松充分的做好迎接它的准备后,姗姗来迟。故当你看到死亡的迅猛与怖畏后,要放下对世间的追逐与执著,努力修行以图改变命运! 现在车祸的发生率极高,我能保证自己出门不遇上车祸吗?无法保证。几年前有位父亲去接放学的儿子,儿子刚出校门,见到父亲就高兴的跑过去。这时突然来了一辆卡车把孩子撞飞,当场死亡。父亲被突如其来的惨祸惊呆了,哭著朝孩子跑过去,刚好一辆轿车从他后面开来,把他当场压死。孩子的母亲听到丈夫和儿子双双毙命街头,无法接受,在绝望中服毒自杀。家里的祖母一天中失去了儿子、儿媳、孙子,心脏病发,也在抢救无效中死去。再想想,我能保证在哪种威仪中不死?走著会死,站著会死,坐著会死,睡著会死,口里吃东西时会死,大笑时会死。有人走著,突然倒在地上,就再没有站起来;有人在月台上站著,被挤到铁轨上压死;有人吃东西一口堵在喉咙里噎死;还有个清朝官员私吞赈灾银两,前一刻还睡著,突然坐起来,口吐鲜血而死。往昔我们造了那么多业,怎么能保证下一刻决定不死?黄檗禅师说: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办,前路茫茫,胡钻乱撞。苦哉苦哉!在面对死亡时,我有什么把握?按照多数人目前的情况来看,死后不堕三恶趣的把握都没有!但是,只要一心靠定阿弥陀佛,就可以在临终往生净土,彻底脱离轮回苦海。所以,早一天念佛,在死时就能多一分把握。 四、今日必死。死无定期,即在今日以后,百年以前,死亡已定,而在此中间时段,死亡何日来临亦无固定日期,即今日死或不死,皆无法决定。譬如,有一猛利无比的大敌人,从今日起至某日间,知其决定会来杀害我,然而不知何日到来,必须日日对彼谨慎防备。我们对死亡的态度也应当如此,日日谨慎防备。所以古人教我们,把一向今日不死的心态,转变为今日必死的心态,每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在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们应该干什么?当然是连命都不要的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哪里还会去忙毫不相关的世间俗事?果真发起今日必死的心,日日如是,念佛功夫自然得力,像海贤老和尚一样。《竹窗随笔》中有一则公案:一位僧人常年患肺结核,却未生起必死之念。若对其提及死亡,便会不悦。时莲池大师命人转告,望其速速筹备后事,一心正念。彼却言:「男子生病,最忌生日前死去,待生日后再做考虑。」当月十七号为其生日,岂料十六号便猝然而逝。此僧死前数日,仍执著今日不死,故未筹备后世之事,下场极为可悲。 五、痛念无常。古人教我们,无常不但要念,而且要痛念。你思惟无常,思惟到有一种痛感,这种痛感策励我们去念佛。无常随时会来,来了我不念佛、不往生,我到哪里去?一旦真的能够痛念无常,我们的念佛没有问题,个个功夫得力。我们深有体会,没有无常心而绕佛,只不过是让脚白白的疼痛而已。念佛念不下去,提起无常,无常是一种源源不断的原动力,推动我们拼命念佛,一刻都不敢放松。我们念佛懈怠、懒散,晃晃悠悠,原因是没有如救头燃的紧迫感,总以为时间还很多很多。 举两个无常的例子:一,这是我很多年前在杂志看到的一则真人真事,但印象还很深刻。二战期间,有一对夫妇逃难,跑了一天很累,来到河边,两人想洗洗脸、喝口水再继续跑。两人在岸边同时趴下身体捧起河水来洗脸,抬起来的时候,丈夫的头瞬间不见了。因为当时炮火连天,子弹飞行的速度非常快,当丈夫抬起头的一瞬间,正好一个弹片飞过去,把他的头削掉。妻子当场发疯。这就是无常,没有料到的。 二,《明宫史》里记载: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北京西南王恭厂一带,发生了一起破坏惨重的灾难。这天早上,天色皎洁,忽然空中响声如吼,从东北方逐渐传到京城的西南角。随之灰气涌起,屋宇动荡。忽然空中一声巨响,好像天崩塌下来一样,四周顿时一片漆黑,像乱丝、像五色、像灵芝形状的烟气冲天而起,很久才散去。东自顺成门大街,北至刑部大街,长约三、四里,周围十三里,上万间房屋和两万多人都变成粉碎状,瓦砾、人头、手臂、大腿、鼻子、耳朵等纷纷从空中落下。一瞬间大街上的碎尸堆积如山,散发出浓烈的血腥味和焦臭味。不但人员伤亡惨重,包括驴马鸡犬都同时毙命。在紫禁城里施工的两千多名工匠,从高高的脚手架上被巨大的响声震落,绝大多数工人被摔成肉饼。成片的树木被连根拔起,飞落到远处。石驸马大街有一尊五千斤重的大石狮子莫名其妙的飞出顺成门外。象来街的皇家象苑房全部倒塌,成群的大象受惊而出,四处狂奔。有个坐著八抬大轿的女人正好赶上这场劫难,轿子被砸坏放在大街中央,里面的女人和八名轿夫全都不见了。有个人正跟六个人讲话,突然他的头颅不翼而飞,身体扑倒在地,旁边的六个人却安然无恙。 我们总是觉得,无常是别人的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错了,无常发生在他身上,也同样会发生在我身上。我们常常给别人助念,有没有想过,不定哪一天,会是别人给我助念;我们常常给别人写牌位,有没有想过,不定哪一天,就轮到别人给我写牌位,我变成已故的某某人。佛经说,火烧头燃,尚可暂置,无常盛火,应速除灭。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中有一则故事:说有一个老人死后见到阎王,责怪阎王不早告知其死讯。阎王回答说:我早告知过了,你的眼睛视力渐渐模糊,这是一次告知。你的耳朵渐渐听不清了,这是二次告知。你的口齿渐渐损坏,这是三次告知。你全身一天天的衰弱……告知你很多次了。这是针对老年人说的。一个少年也责怪阎王:我眼睛明辨、耳朵灵敏、口齿利索、身体强健,阎王为什么不早告知我呢?阎王回答说:也有告知你的,你自己没有察觉罢了。东边邻居有四、五十岁就死亡的人吧?西边邻居有三、二十岁就死亡的人吧?还有不到十岁,以及幼童婴儿而夭折的吧?这不是告知吗?良马看见鞭影就前行;一定等到锥刺入皮肤的,那是懒怠的劣马了。后悔感叹就来不及了!海贤老和尚往生前一天下午,还和弟子们一起在菜地里干活,与平时没有两样,没有人会想到他要走了。这是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深刻的无常课,示现无常,我们看懂了吗? 六、走出误区。很多很多的同修说,太忙没时间念佛,等老了、退休了再念。这是无常心没有生起来,这种想法非常危险。天如禅师《净土或问》中详细解答这个问题,问曰: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此弥陀愿力,诚乎不可思议矣!然则我於生前且做世间事业,直待临终,然后念佛,可乎?答曰:苦哉苦哉,何等愚谬之言也!砒霜鸩酒,毒中之毒。今汝此言,毒於砒霜鸩酒者也。非特误赚自己,又且误赚天下曰僧曰俗善男信女,皆此言也。向所谓逆恶凡夫临终念佛者,乃是宿有善根福德因缘,方遇知识,方得念佛。此等侥幸,万万人中无一个半个。汝将谓人人临终有此侥幸哉?岂不见《群疑论》云,世间有十种人临终不得念佛:一者善友未必相遇,故无劝念之理;二者业苦缠身,不遑念佛;三者或偏风失语,不能称佛;四者狂乱失心,注想难成;五者或遭水火,不暇至诚;六者遭遇豺狼,无复善友;七者临终恶友坏彼信心;八者饱食过度,昏迷致死;九者军阵斗战,奄忽而亡;十者忽坠高岩,伤坏性命。如此等十种之事,皆是寻常耳闻眼见,不论僧俗男女,人皆有之。或宿业所招,现业所感,忽尔现前,不容回避。尔又不是神通圣人,有宿命通,能知临终有业无业。又不是有他心、天眼,能知临终好死恶死。如上十种恶缘,忽然遭著一种,便休了也;便做手脚不得了也;便有知识、活佛围绕,救尔不得了也;便须随业受报,向三途八难中受苦受罪,到那时要闻佛名不得了也。直饶尔无此恶缘,只是好病而死,亦未免风刀解体、四大分离,如生龟脱筒、螃蟹落汤,痛苦逼迫,怕怖慞惶,念佛不得了也。更饶尔无病而死,又或世缘未了,世念未休,贪生怖死,扰乱胸怀;若是俗人,又兼家私未明,后事未办,妻啼子哭,百种忧煎,念佛不得了也。更饶尔未死以前,只有些少病痛在身,忍疼忍苦,叫唤呻吟,问药求医,祈祷忏悔,杂念纷飞,念佛不得了也。更饶尔未病以前,只是年纪老大,衰相现前,困顿龙钟,愁叹忧恼,只向个衰老身上左安右排,念佛不得了也。更饶尔未老以前,正是少壮之日,正好念佛之时,稍或狂心未歇,俗务相关,东攀西缘,胡思乱想,业识茫茫,念佛不得了也。更饶尔清闲自在,有志修行,稍於世相之中,照不破,放不下,把不定,坐不断,忽有些子境界现前,一个主人随他颠倒,念佛不得了也。尔看他老病之时,少壮清闲之日,稍有一事挂心,早是念佛不得,况待临终时哉?何况尔更道,且做世间事业,尔真痴人,说此痴话,敢保尔错用身心了也!且世间事业,如梦如幻,如影如响,哪一件有实效?哪一件替得生死?纵饶广造伽蓝,多增常住,攀求名位,交结官豪,尔将谓多做好事,殊不知犯了如来不体道本、广造伽蓝等戒。岂不见道,有为之功,多诸过咎,天堂未就,地狱先成,生死未明,皆成苦本。眼光落地,受苦之时,方知平生所作,尽是枷上添枷,锁上添锁,镬汤下增柴炭,剑树上助刀枪。袈裟下失却人身,万劫难复。铁汉闻之,也须泪落!祖师如此苦口劝人,曾许尔且做事业,待临终方念佛乎?又不见死心禅师道:世间之人财宝如山,妻妾满前,日夜欢乐。他岂不要长生在世?争奈前程有限,暗里相催。符到奉行,不容住滞。阎罗老子不顺人情,无常鬼王有何面目。且据诸人眼里亲见,耳里亲闻,前街后巷,亲情眷属、朋友兄弟、强壮后生,死却多少?世人多云:待老来方念佛。好教尔知黄泉路上无老少,能有几人待得老到,少年夭死者多矣!死心如此苦口劝人,曾许尔且做事业,待临终方念佛乎?当思人生在世,能有几时?石火电光,眨眼便过。趁此未老未病之前,抖擞身心,拨弃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临命终时好死恶死,我之盘缠预办了也,我之前程稳稳当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思之思之! 问曰:上文所云抖擞身心,拨弃世事。今世网中人,间有境缘顺便、身意安闲者,则可依此而行。其有世事不容拨弃者,又当何以教之?答曰:世网中人,若是痛念无常,用心真切者,不问苦乐逆顺、静闹闲忙,一任公私干办、迎宾待客,万缘交扰,八面应酬,与他念佛两不相妨。不见古人道:朝也阿弥陀,暮也阿弥陀,假饶忙似箭,不离阿弥陀。又云: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其有世缘稍重,力量稍轻者,亦须忙里偷闲,闹中取静。每日或念三万声、一万声、三千声、一千声,定为日课,不容一日放过。又有冗忙之极,顷刻无间者,每日晨朝,必须十念。积久功成,亦不虚弃。念佛之外,或念经、礼佛,或忏悔、发愿,种种结缘,种种作福,随力布施,修诸善功以助之。凡一毫之善,皆须回向西方。如此用功,非唯决定往生,亦且增高品位矣。 七、抓紧念佛。《入胎经》说:人寿一百岁之中,有一半时间是被睡眠睡掉,最初十年幼稚无知(没有修行的意乐),最后二十年衰老无力(没有修行的精力),中间二十年又因愁叹苦忧和瞋恚等烦恼耗去许多时间,从身体所产生的种种疾病,又耗去了一部分光阴。七除八扣,真正能修行的时间少之又少。古人说:假如一个人的寿命是六十年,这六十年中,除去饮食、睡眠、疾病,其余能修行的时间尚且不到五年。就说这五年,我们都用在念佛吗?声声佛号都是真信切愿吗?明代一元大师曾作诗云:「西方急急早修持,生死无常不可期,窗外日光弹指过,为人能有几多时。」时时作临终想。 东抄抄,西摘摘,拼拼凑凑成这篇报告,不过这篇报告正是在广释印光大师的一个字:「死」字,这个字含义无穷。报告过程恐有错误,恳请师父上人及诸位善知识批评指正,不吝赐教,望众慈悲,布施欢喜。阿弥陀佛!不肖弟子释自了叩呈。 老法师:自了法师这篇报告,是提醒我们对於求生净土要早做准备。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我们看到媒体的报导,电视的播放、还有网路,我是不接触,但是能够体会得到。昨天晚上我看了一片光碟,是香港一次讲座里面录下来的,节目做得非常好,宣扬传统文化。当中插了一些新闻报告,我看到之后很有感触,这些新闻报告实际上是提醒我们,社会的动乱会造成严重的灾难。心地稍微清净的人都能看得很清楚,确实跟古大德所说的,「人命在呼吸之间」。我们有没有这个高度的警觉心?很少人有。 我每天念佛、拜佛、绕佛,每个念头都是求阿弥陀佛来接引我往生。我自己相信,我总有一天会见到阿弥陀佛,他带我到极乐世界。为什么?我天天念他。我对於现前这个世界,多灾多难,度过了八十多年,没有丝毫眷恋。为什么还有些事情我要做?那是随缘,「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是有助於正法久住,有助於接引大众,特别是净宗法门,我遇到了,我会做;我没有遇到,我不会去找。我所找的,就是求阿弥陀佛早一天来接引我,其他的都没有放在心上。所以同学们对於我,也别想著我会能住多久。这个事情很多人问我,我说我不知道,我没有神通,阿弥陀佛知道。不定什么时候,阿弥陀佛就带我走了,我毫无留恋、毫无牵挂,这真的。为什么?这几十年在大乘经论里面,完全明白了,这个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假相,根本不存在。 弥勒菩萨说得最清楚,所有的现象都是在高频率振动之下产生的幻相。物质现象、精神现象都不离一念不觉,一念不觉就是动相,一念不觉就是阿赖耶。自性里头有没有一念不觉?没有,一念不觉是假的,不是真的。可是迷失了自性之后,他把这个东西当作真的。如果真正知道那是假的,我们的心就定了。定是什么意思?身心世界彻底放下了,这就定了。不但世间法放下,佛法也放下了,《金刚经》大家念得多,《金刚经》上就有,「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非法是世间法,法就是佛法。为什么?佛法是因缘生,佛法是假的,佛法是从迷失自性而建立的,帮助众生回头是岸,众生只要真的一回头,就没有佛法了。如果再念著佛法,又迷了,被佛法迷了,那就错误了。自性清净心中一法不立,没有一法,这才叫清净。 但是自性是我们无法想像的微妙境界,它虽然一法不立,它又能现一切法。怎么现的?感应,众生有感,自性是自然有应。为什么会有感应?因为真妄是一体,真心跟妄心是一个心。真心不动,妄心动,所以一念不觉就是妄心动了,这个现象在佛法里叫它做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就是一念不觉,通常我们在学习课堂里面,常常说的起心动念就是的。但是起心动念这句话很不好懂,真正懂得的人真的是不多,因为这个起心动念是极其微细,依弥勒菩萨的说法,高频率所产生的现象。这个现象有精神现象、有物质现象,频率多高?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一秒钟。我们今天看的电视,数码电视,最先进的电视,一秒钟是一百次,频率生灭是一百次。我们实际这个现象里面是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的生灭,你怎么会知道?它就在现前,包括我们身体,一切现象都是在这个频率所产生的,根本它就不存在。 《金刚经》上说三心不可得,那心就是念头,前念过去了,不可得;现念,说现在,现在过去了,不可得;未来的还没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这说真话,这是事实真相。所以修行修什么?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佛的方便,黄叶止啼而已,不是认真的,但是把众生欲望的目的都满足了,不是究竟法。究竟法,必须要放下。般若讲得简单、讲得彻底、讲得圆满,一切都是诱导我们回归自性的。真正回归自性了,佛教导我们的目的达到了。自性什么样子?《般若经》上所说的,不可得,如果有所得,那就错误了。为什么无所得?一切法、一切现象是自性变的,你真的回归自性,你知道整个宇宙是你自性变的。 因此我们现在还没有觉悟,还迷在六道里头,六道里面一切的因果,自己要完全负责任。有没有天堂?有。天堂从哪来的?自己的业识变现的。有没有地狱?有,也是自己业力变现的。上帝有没有?有,自己业识变的,统统离不开业识。能现能生是自性,惠能大师讲得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遍法界虚空界,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性所生所现。自性所生所现,实际上是一真法界,我们叫真,只有这一个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的,十法界是假的,六道是假的,梦幻泡影。为什么会有假的?假是通过阿赖耶,阿赖耶会变,自性它能现,能生能现,阿赖耶能变,把它变成十法界,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把一真法界变成六道轮回,与任何一个人不相干,自己变的。 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面对著人事物,这是我们境界,起心动念太重要了。要用什么样的心来对待?《无量寿经》的经题上告诉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觉悟的心),清净平等觉,你完全生活在真相里头,这个真相就是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自然现前。你起心动念了,降了一级。住在一真法界里面,就是实报土法身大士,统统是明心见性,统统是不退菩萨,阿惟越致菩萨。如果起心动念,就降一级了,降一级变成什么?三乘菩萨。三乘菩萨住哪里?住十法界里面菩萨法界、佛法界,住这两个地方,比我们高。我们为什么?我们不但有分别而且还执著,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全有,全有在哪里?在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堕进去容易,出来好难。今天我们遇到佛法了,佛法有无量法门,只有一门能帮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脱离六道轮回,回归实报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回归实报土,这法门不可思议。虽然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门门都能通达实报土,无量法门,门门都通达。问题有的路好走,有的路不好走,这一点要知道。净土法门不靠自己,完全靠阿弥陀佛,所以叫他力法门,完全依靠阿弥陀佛。只要你真正相信,没有丝毫怀疑,丝毫怀疑会障碍你不能往生,要真信、要切愿,我的愿真实,我不想住这个世界,我也不想住十法界,我一心一意就想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就这一念,除这一念没有第二念。这能不能往生?决定得生。你在这世间还有别的念头,还有其他的放不下的,你这一生的往生未必能实现。那要怎样让我们这一生能往生?这一份报告提出来了,常常想到人命无常,我能知道我明天还在世间吗?明年还在世间吗?所以还常常为明天想、为明年想,还往后十年想、二十年想。这是什么?这作梦,梦幻泡影。 不能没有这个想,这个想是替别人想,不是替自己,这很重要。我这一口气还没断,我替别人想,对他们有好处,绝不是对我自己想。我们现在想,想的就是十年,现在先从道德讲堂办起;希望三年之后,提升到多元文化论坛;再有个三年,我们可以正式办一个研究院,培养师资。准备什么?准备办大学。这是早年张其昀先生在台湾所做的这个例子,我看到了很佩服。他办这个文化大学,文化大学的前身是学院,我在那个学院教过四年,我到美国去了。他的这个学院的老师,是他早年办的研究所,研究所拿到博士、硕士学位,之后建文化学院,他们毕业就就业了,到学校教书。现在这个学校,从学院正式成为大学了。我们是看到他这个成就,所以我想到我们要办研究所,将来研究所毕业的学生,我们建宗教大学。所以有很多人问,宗教大学打算什么时候启动?十年以后,我们这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真正做好确实是能够兑现的。我能不能看得见,我不想这个。 这个想法你们大家觉得有道理、觉得可行,应该好好努力,这是一桩好事。我们的目的就是佛陀所说的,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为这个。佛法要兴旺,传统文化要振兴,需要安定的社会,动乱的社会不容易实现,一定要社会安定。道德讲堂跟多元文化论坛,可以帮助这个世界化解冲突,恢复安定和谐,能做到这一点。有这个基础,这样的环境,中国传统文化跟大乘佛法,乃至於所有宗教,所有传统好的文化,都能够发扬光大,所以这是一桩好事。可是我们自己念念求生净土,对这个事情不是想我要把它做到,我才不想这些事情,想这个累死人,想这个生烦恼,我不生烦恼。诸位一定要懂得,这篇东西多看,多看几遍,认真学习,对我们修净土有很大的利益。好,看下面的。 学生:参加戒学研习班心得报告,「持戒念佛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惭愧愚痴弟子宽圆,承蒙佛菩萨慈悲加持,有幸参加此次澳洲净宗学院戒学研习班。在此弟子满怀无量感恩,将自己此次学习之肤浅心得冒昧呈於,师父上人及诸位仁者足下,以供批评指点。 师父上人告诉我们,戒律的核心是戒体,而戒体就是菩提心,就是真心。所以,持戒念佛可以用另外一句话来理解,「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师父上人告诉我们,现在念佛人多,但往生者很少,原因就是欠缺菩提心。如何落实菩提心?菩提心是戒律的核心,菩提心落实在生活中就是严持戒律。所以,真正持戒的生活就是充满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的生活。持戒是真诚的,持戒不是跪在佛菩萨面前责心忏悔时欺骗佛菩萨。真诚的发露过失,认真分析自己犯错的原因,勇猛的改正过失,以真诚心对待一切人、事、物,是真诚的持戒人。 持戒是清净的。持戒不是在生活中增加多余的烦恼,持戒不是增加自己的分别与执著,因为持戒应该感得的是清净。故对内,谨防内心细微之贪瞋痴念,减少自己的分别与执著;对外,随缘接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是清净的持戒人。持戒是平等的,持戒不是自以为是;戒律不是我们在生活中衡量别人过失的标准,因为持戒应该感得的是平等。平等不是我们和别人一样高叫平等,自卑而尊人是真平等。故谦和待人,只见自己过,不见他人非,是平等的持戒人。持戒是正觉的。持戒不是怀疑一句佛号的功德威力而别求他法。一句弥陀,为法界之大总持;一句弥陀,蕴含一切诸佛名号,蕴含一切经、一切律、一切论、一切陀罗尼;一句弥陀,是从果上修,是当生成佛之无上奇特妙法。一句弥陀,唯真具正觉者能信。故坚定我们对一句佛号为修行大总持之信心和对极乐世界之愿心,是正觉的持戒人。持戒是慈悲的。持戒不是远离大众,不是为了成就自己持戒的形式而断他人入佛门之机。故,以柔软心,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饶益一切有情,是慈悲的持戒人。持戒,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的落实。反之,菩提心也是检验我们持戒偏差与否之标尺。《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菩提心从何处始?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始。故曰,孝名为戒,戒以孝为宗。若无《弟子规》之根基,严持戒律将无门而入,终成一张空谈。 菩提心到何处谓无上?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求生极乐,是无上菩提心。准此,何谓持戒之无上境界?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求生极乐。故持戒从落实《弟子规》始,以一心念佛求生极乐为终。持戒念佛。持戒,就是菩提心在生活中的落实;念佛,就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持戒念佛,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净律一体,净律本来一体。一句弥陀,圆满矣。佛法如海,深广无尽,汲取一滴,试做研讨。 惭愧弟子宽圆,业障深重、智慧短浅,错误之处,恳请师父上人及诸位大德批评指正。阿弥陀佛!惭愧凡愚弟子宽圆顶礼敬呈。 老法师:圆师在此地说出来了。持戒是一切法门的根本,今天持戒有问题,问题在哪里?问题在没有根,都放在这里。根是什么?这里说出来了,持戒要从落实《弟子规》开始,《弟子规》是第一个根,第二个根是《感应篇》,第三个根是《十善业道》,我们称它为儒释道的三个根。具足这三个根才能学戒律,这三个根是第一福,净业三福第一福,有第一福才能够学第二福,第二福是以第一福做基础。我们对於孝顺父母,对於尊重师长,这孝敬。我常常讲,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大乘的根;敬是本,根本。孝用父母来表,做代表,敬以老师来做代表,一个孝、一个敬,这是根本。没有孝顺心,没有恭敬心,戒律做不到。没有第一福,这净业三福就不会有第二福,第二福才「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所以这是小乘。从这个再往上提升这大乘福,才「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菩萨自行化他。这很高,这没有深厚的根基,你怎么能学得成? 多半学戒的,我们从年轻时就看到的,持戒、持午,自视很高,瞧不起别人,这个持戒得的结果是什么?得的结果是傲慢。增长傲慢、增长瞋恚,错了。持戒的时候,经上告诉我们,你得的结果是清净心、平等心,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怎么可以搞到贪瞋痴上去了?这种现象很普遍,你去细心观察,持戒人有没有贪心、有没有傲慢、有没有嫉妒?统统都有。佛的戒律如果是这样的,我们学它干什么?这什么原因?没有基础。古人基础都扎得好,特别是这三个根,多半都是在家庭教育里面就扎好根了。古人家教严,认真,现在中国古时候这种家庭教育,二战之后没有了,我再没有看见了。抗战时期还有,大家庭还有;抗战以后没有了,家没有了,家教没有了。换句话说,你想学东西,根没有了,家没有教你,学校没教你。怎么办?我们今天想学戒律,这个根不稳,戒律就不牢靠,会有偏、会有邪,偏邪一进去,这戒律就有问题了。所以这三个根比什么都重要,能够把《弟子规》里头讲的一百一十三桩事情统统可以落实,表现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深信因果,善恶的报应,再提升到《十善业道》;由《十善业道》接到戒律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会偏差了,跟自性逐渐相应。 这篇报告虽然简单、不长,你的认知是正确的,这就是章嘉大师所讲的看破,你看破了。真正得受用要放下,应该放下的全放下。专修净土的,好!知道这一句佛号,三聚净戒都在这一句佛号里头,心里头念念都是佛,没有杂念、没有妄想,他怎么会犯戒?所以,它是无量法门的大根大本,戒律的基础就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如果不用这个,不用这个,用小乘《阿含》、《成实》、《俱舍》,用这个做基础。中国人为什么不用?那个很麻烦、很复杂,没有中国儒道这么样的亲切简单明了,所以中国用儒道代替小乘。过去有成实宗、俱舍宗,有两个宗派,小乘的,宋朝以后就没有了,中国变成纯粹大乘,八个宗派,小乘戒律也变成大乘。所以《四分律》,律是小乘,但是精神是大乘。好,我们大家知道就好,下面看看底下的。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 惭愧学生开了,今天向大家恭敬汇报的内容如下: 甲、看破放下,老实念佛,求生净土。祖师在经典当中开示,人生第一桩大事,唯此生死大事。古人警惕心很高,被这花花世界迷了,贪染世情不思出离。《无量寿经》云:「世间人民,不顺法度。奢YIN骄纵,任心自恣。……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利害胜负。」世间之人为什么会这样?还是因为没有看破,不知道娑婆苦,极乐有多乐。师父上人在经教当中常常劝我们,修学第一步要放下见思烦恼破身见,格除对身体的贪爱,要知道六道轮回之身是四大假合的业报身。出家修行之人对此身当作不净观,首先「住处不净」:母亲怀孕时胎儿住在子宫里,被夹在生熟二脏之间,那里边污秽不净,母亲如果喝一口冰水,胎儿就好像在寒冰地狱里;喝一口热水就好像在八热地狱里,这十个月叫胎狱,苦不堪言。而往生极乐世界之人,临终阿弥陀佛手捧莲花前来接引,进入花内,如处宫殿,结跏趺坐,转八识成四智,於七宝莲池内,自然化生,花开见佛悟无生。再次「当体不净」:我们的身体乃业报所生,九孔排污恶露不净,古人曰,花瓶包粪。而往生之人,《无量寿经》云:「生我国者,善根无量,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往生极乐之人,皆得金刚不坏之身,佛光常注,辩才无碍。说经行道,语如钟声。看到如此圣境,才真正体会到,阿弥陀佛的无尽慈悲,今生若不能往生,那就大错特错了。 乙、净土法门,二力并用,方能往生。有这么一个故事:大意是,从前有一队阿拉伯商人,在沙漠中行走,他们是虔诚的回教徒,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真主会保佑我们的」。到了晚上该露营休息了,阿拉伯商人仔细的把骆驼拴好,其中有外来的商人就问,这骆驼还用拴吗,不是有真主在保佑你们吗,他会帮你们看好骆驼的?阿拉伯人回答道:既要相信真主,又要拴好骆驼。这看起来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了很深的道理。学生刚学佛的时候,有一次学生开车送几位朋友出行,我边开车边回头讲话,有人提醒学生开车要小心了,学生还笑著说:「没事,佛菩萨会保佑我们的。」现在反省当时的言行,就是只相信真主,却没有拴好骆驼。其实相信真主和拴好骆驼,是一不是二,因为众生只有如法奉行圣教,上帝、真主、神明、佛菩萨才真能帮得上我们。 净宗是他力法门,是个特别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全靠自己,只有这个法门是他力法门,非常特殊。净土学人只有全身心的投靠弥陀慈父,完全靠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临终接引,方能往生极乐不退成佛,确确实实完全靠他力。我们如何才能靠上弥陀之他力,必须是我之自力去靠他力。如果我相信阿弥陀佛真有,极乐世界真有,自己在修学上却悠悠泛泛,一暴十寒,将来肯定不能成就。 学佛就是改过,改过才是真学佛,等改到无过可改的时候,我们就成佛了。改过就要从最难克处克将下去,师父上人在「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八十一集为我们开示到:「不造罪业,最重要的不说别人过失。学佛、普贤菩萨称扬人的善,不说人的恶。不但不说,根本就不能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我们亏就吃大了,我的心变坏了;不放在心上,扬善隐恶。」是的,六祖大师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学生把这句话已经落实两个多月了,稍许有些体会,刚开始做的时候确实挺难,心里总犯嘀咕,我确实看到他做的不对,如果不指出他的过失,他将来堕落下去了怎么办?后来发现这位学长不但没有堕落,还一天天的在进步。真的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好善好德之心。而且还发现虽然我不说了,自然会有人来提醒他的。这一幕一幕的场景,真像佛菩萨在给学生演戏一样,就是为了救度我这个迷惑之人,翻然悔悟,真是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现在学生看别人过失的习气,就淡了很多很多,随之而来的好处,就是心清净了许多,因为眼睛不向外看了,耳朵不向外听了,反过来看自己、听自己、反省自己。这才发现自己满身的过失,改自家过失都来不及,哪有闲心论他人短长!无限感恩师父上人的谆谆教诲,这些教诲我们只有去落实了,才能体会出其中之殊胜法义。今生能得人身,闻佛法,遇明师,又有上印下信法师和馆长的真心护持,师兄弟们的互帮互助。可以说万事齐备,只欠真干了。学生当下只有看破放下,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才能总报一切众生之深恩厚德。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了粗浅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恭祝师父上人法体安康,六时吉祥,法喜充满,光寿无量! 老法师:确实修行是这个样子的,佛菩萨的保佑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我们要有感,他才有应;我们没有感,佛菩萨就不会应。一定要记住,诸佛菩萨永远他们不起心不动念,跟我们不一样就在此地;我们不起心不动念,就成他们了,就跟他们在一个阶层了。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就六道众生。法身菩萨,他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看得清楚、听得清楚,样样清楚,他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这个境界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是非常不容易。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能够断见思就证阿罗汉;能够断尘沙烦恼这就是菩萨,三乘菩萨,别教的十住、十行、十回向;能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法身菩萨,别教是地上菩萨,圆教是初住以上,住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他跟哪个佛有缘,他就到哪个世界去。实报土里头最殊胜的,十方诸佛也肯定、也承认,没有不赞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超过十方一切诸佛的报土。这也是给我们一个很大的鼓励,希望我们念念不要忘记阿弥陀佛,不要忘记极乐世界,我们能看破、能放下,能够真信、切愿、专修,都会有成就。后面还有一位是吧?还有一位,好,还有时间。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惭愧学生开熏,今天向大家恭敬汇报的主题是:「周六忏悔课学习分享」。 感恩道场的安排,让我们每周六都能参与大家的忏 悔课。学生每次都是抱著一个去学习的心态参加,大家都是我的老师,我是学生,我是去学习的。真的每次的忏悔课,听了之后都有很多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每位学长的报告都像一面镜子一样,映照学生的心,也确实感觉到依众靠众的力量很大,要感恩大家。本周的学习让学生有一个很大的感触,真的人人都是老师。参学的班级,有一半的学长是刚来道场不久,但进步很大,都是那么真诚、坦率、老实、听话,学一点,做一点,很感动。大家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很和睦。也让学生感到很惭愧,自己真的不如大家。也让学生意识到一点,绝对不能轻视后学,不能轻慢任何一个人,要学习夫子的心态,三人行必有我师,自卑而尊人。 每周,带班的班长在大家报告完之后,都会给大家分析一下问题,帮助大家调节,让大家能够快乐的学习。班长很认真负责,非常有耐心,有慈悲心,舍己为人,让学生很感动。每次班长在最后也都会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跟大家聊几句。学生都很惭愧,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有时候是把自己听大家报告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跟大家报告,有时候是有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看法,帮助大家。意识到一点,我是去参学的,一定要摆好心态。突然想到师父上人的教诲,记得师父上人在讲经中曾说过,师父上人的法缘很好,很多地方都欢喜师父上人去讲经。什么原因?师父上人懂规矩,这规矩是雪公太老师教师父上人的,到别人的道场去讲开示,必须要懂得规矩,就是僧赞僧,赞叹道场,赞叹和尚,赞叹所修的法门,赞叹大众,这叫懂规矩。学生想到这一点可以落实到我们每个班级,每个班级也是一个小的团体,团体要兴旺,一定是要建立在和合的基础上。所以我应该做的,就是要帮助大家建立对班长的信心,对班长的信心愈强,大家得到的利益愈大,这个班级就愈发的有凝聚力,能团结在一起,这是真正在帮助大家。所以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学生就朝著这个方向来说,赞叹班长,赞叹大家的修学,给大家动力,落实僧赞僧。 自己在修学改过方面,其实这一点做得很差劲,团体的和睦方面,往往自己都是起负面的影响,影响到师兄弟们,这是要深深忏悔的一点。因为自己的知见重,有时自己的想法看、法会冒出来。在学习方面有自己的偏好,在共修的时候没有跟大家一起,偷偷的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让大家起心动念了。这是自己破坏了团体的和睦,动了道人心,要忏悔改过,再不能干这种事了。这都是自私自利,我执深重的表现。为了团体的和睦,学生一定努力改过,放下小我,扩开心量,做个老实人。师兄们很用心,把我们能够在团体中共同能落实的,一些实际生活、学习中能落实真诚心、恭敬心的地方列出小条目,每天上课前能够温习一下,提醒自己,提起观照的心。师兄们的用心,学生要学会珍惜,学会感恩,不能再随著自己的性子来,好好改过。和睦相处,从身边的师兄弟开始,慢慢扩大跟任何一个众生都能和睦相处。最后不能忘记老实念佛,争取见佛,阿弥陀佛!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熏粗浅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恭祝师父上人法体安康,六时吉祥,法喜充满,光寿无量。 老法师:同学们报告都很好,最重要的我们要把它落实,要真正做到就得受用,得受用就生法喜,就法喜充满。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特别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这叫修行。行为无量无边,总的归纳起来不外乎三大类,第一个是念头,念头是意业的行为,身口意三业,这个是造业的根本,一定要在这里下功夫;第二个,口业,言语;第三个,身业。我们的造作,再多的行为,不出身口意三大类,有了过失、有了错误,把它修正过来叫修行。所以修行不是做表面的,每天拜忏、每天读经、每天研教、每天念佛是不是修行?如果真的能把我们身口意所造的善、不善业都止住了,那叫真修行。 要知道三业造作,善业感三善道的果报,恶业感三恶道的果报。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六道轮回,没有十法界;换句话说,十法界的染净,六道轮回的善恶统统是假的。因此我们断恶修善不要把断恶修善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就执著了,就变成业了。不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弥陀佛,那我们这个业叫净业。为什么?六道轮回里头没有感应,感应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个道理一定要懂,这是真修。在起心动念之处,在言语造作之间,自己要晓得,念头善恶、言语善恶、作为善恶统统要清楚。首先断恶修善,这个善是利益众生,不想自己,自己也包括在其中。想自己变成自己的业,所以不能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心上只准许放阿弥陀佛。这是专修净业的,真想往生的。恶业不放在心上,善业也不放在心上,染业不放在心上,净业也不放在心上,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品位就高了。放在心上的,断恶修善放在心上,生凡圣同居土;不放在心上的,生方便有余土,提升了;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的,这个很难,太难了!他往生到实报庄严土。也就是说,生到实报土都是法身大士;也就是说,念佛人用念佛的方法修成了理一心不乱。不分别、不执著是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海贤老和尚的功夫,你们听光碟,细心去读《永思集》,你会发现他念到理一心不乱。他什么都知道,这只有理一心不乱的人可以说,没有达到这个境界说我什么都知道,这是大妄语,大妄语的果报在无间地狱。这是他透了信息给我们,一句佛号,功夫成片、事一心、理一心。他的禀赋好,为人老实、听话、真干;学习的心态好,他学习虽然就一句佛号,师父教他一直念下去,他真听,九十二年没有拐弯,就是一直念下去,没有夹杂。我们可以说,他真正念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样的功夫,三、五年一定功夫成片,成片就是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其他东西全放下了,妄想杂念全放下了。这个境界决定得生,会感得阿弥陀佛来给你信息,来鼓励你,会告诉你,你的寿命还有多少年,等你寿命到的时候,佛来接引你。聪明人他趁著这个机会,他会跟佛说,我的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走。行不行?佛一定会带你去,阿弥陀佛慈悲到极了! 海贤老和尚在这个世界上,一年比一年增上,提升,他提升到理一心不乱,跟阿弥陀佛,随著自己心念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出现。所以你说他见阿弥陀佛,不是十次、八次,为我们证明真有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他跟阿弥陀佛见面次数太多了,极乐世界也见太多次。我们祖师初祖慧远大师,一生见佛四次,海贤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九十二年,你想他见佛多少次?我们不能再怀疑了,死心塌地一句佛号,跟他一样不拐弯,一直念下去。我们相信自己将来也能达到他的境界,只要肯放下,不是难事情。这一句佛号包括一切诸佛的名号,佛的名号都包括,何况菩萨!包括一切经教,包括三聚净戒,一句佛号是大圆满,大总持法门,不能不知道。太难得、太稀有了!希望我们大家努力,将来的一会是在西方极乐世界,在阿弥陀佛的大讲堂。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资料恭摘: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第九十集) 2014/10/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42-0090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