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万行上师:修行中真正的进步是心态的转变


 2014/10/8    下载DOC文档    

为什么在打坐的过程中很容易打嗝呢?就是因为身心没有统一、协调,所以气没有沉下去,反弹了上来。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打坐前没有呼气,胃胀也未往外呼气,打坐结束后也没有往外呼气。时间久了形成习惯,胃部积压了一些虚气,就会打嗝。时间长了会感到非常难受,而且时间久了还会有淤血、淤气憋在那里。有的人平时容易发火、发脾气,也是因为气未沉下去,既然是这样,那就要想办法从嘴巴里把它呼出去。今天天气特别冷,大家坐了一会儿,手是否发热了?如果没有发热,说明身心没有放松,气血没有畅通。冬天打坐坐得好的话,会全身感到暖融融的,夏天打坐坐得好,全身会感到清凉。如果气血不畅通,身心不能统一、协调,也静不下来。在座的许多人坐姿不对,这会导致气血不通,只有坐姿端正,气血才能下沉。坐久了背驼,其原因一个是姿势不对,另一个是中气不足。 

为什么大家修行这么久了,而进步这么慢呢?你们可能觉得自己进步很快,在我看来你们进步太慢,甚至没进步。说好听的你们会很高兴,可对你们又有什么好处呢?打坐久了“看到光,听到声音,就是有进步。”这些有声有相的东西会来也会去,有什么用呢?关键是心态的改变,看你的心里承受能力有没有增加。一个人平时的所作所为、言谈举止就是其内心的显现。如果你平时刻意去造做,又能造做多久呢?一不小心就又会流露出你内在的素质。只有通过修炼,内在的改变才是真的。表现出来的才是自然的,而不是刻意的。但一开始又有个故意改变的过程,如果顺其自然是无法改变的。因为人的习性,生生世世积累的太多太多。我们的祖先早已领悟到顺其自然永远没办法改变,只有强迫我们去改变。因此国家产生了法律、宗教产生了戒律。如果“顺其自然”能改变习气,国家就不需要法律,宗教也不需要戒律。如果通过戒律和法律都无法改变,又怎么能指望顺其自然而改变呢?为什么我们到了一个团体会感到这也不习惯,那也不习惯?你们想过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团体都有规矩。这些规矩就是防止每个人的习气蔓延的,如果说不习惯,说明你的毛病习气太多。拿我个人来说,住山洞住久了,到丛林里就会感到不习惯。丛林里一切都是统一的,比如吃饭、念经、上殿、坐禅都是统一的。丛林里规定不许串寮,如果你乱串寮房,说你一次两次不听,就会被迁单。僧人听流行歌曲,说你不听,也要迁单……因为我们身上的“刺”太多,所以到团体里你就适应不了。如果我们没有毛病习气,一切能够随众,到哪里都是极乐道场。军队里有一句话:“万众一心”。千军万马只有一个脑袋—指挥官。士兵以服从命令为宗旨,不允许有个人思想,头脑里空空洞洞的。丛林里也是这样,每天参禅、打坐、诵经,把你的习气磨光了,全身的刺拔完了,到任何地方都能适应。比如每天吃饭之前先要供佛,形成一种习惯,每当吃饭时就会先想到要供佛。当一个人思想意识改变到一心只有佛的时候,其言行举止也就自然和佛相应了。现在的年轻人吃饭不愿供佛,平时也不愿礼佛,认为是心外求法。难道古人没有领悟到?有的人让他拜一尊木佛可以,但不愿拜一位老前辈—在世佛。对着一个老修行礼拜会脸红。为什么?“我执”在作怪。因为老修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看着我会感到不好意思。所以光能对着木佛磕头还不行,更要对老前辈磕头才行。实际上给老前辈磕头,真的不是前辈需要,而是我们自己需要。佛门里把贪、嗔、痴、慢、疑作为根本烦恼,傲慢心是学佛的一大障碍。我过去认为我自己没有傲慢心,实际上也很重。前几天到山东考察一个佛教团体,一个现有资产已达20亿、有3万名职工的农民企业家,他虽然是全国著名企业家,但每天和普通工人一起劳动。他发心很大,想把那儿的山建设成为佛教的第五大名山。也许后人会把它列为五大名山之一。 

学佛,微细的“我执”,若不细心很难观察到它的存在。以前没有感到别人讲我对、错,那是因为说的不激烈,未刺中要害!在那里遇到一位师兄(攀谈中,了解到拜过同一个师父),他说要考验一下我的定力,十几天中专挑我的毛病。每次挑毛病时我都比较平静,但内心还是不习惯。过后我才发现,为什么和他在一起会感到累?是因为他挑我的毛病。我个人渴望改变自己,使自己上升、进步,所以我对他全部敞开,让他挑我的毛病。十天下来。他对我说了一句肯定的话:“心量还可以,能干一番事业,智慧还差得远。”我说:“我根本就没有智慧,待人处事还差得很远”平时觉得自己还过得去,跟一些高素质的人一碰面,就发现自己差得很远、很远。 

一个人一生当中很难把自己完全交给一个人。即使你愿意交给对方,也未必有人能接受你。如果碰到一个人愿意接受你,那真是自己的造化,确实是你的福报。要改变自己,必须把自己完全交给对方。我自己学法的体会是:你交给对方多少,就会得到对方多少。也即是你打开多少,就能往里输入多少。 

看到在座学佛的这么多人,这么久了,一点都没有改变自己,进步太慢。佛门里讲:真正的改变是心态的改变。学佛是为了成佛,不是为了永远拜佛、信佛。必须具有佛的心量,才能具有佛的智慧和佛的悲心。我曾经说过多次,做人要有一个大的心量,况且在座的都想成佛。佛的心量可以包容整个虚空宇宙,所以才有超人的智慧和超人的悲心。就像我计划在闭关中心盖一个千人的大食堂,如果没有如此大的空间,怎么也容纳不下一千人。 

学佛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愿承认自己的不足。因为我们不了解佛的心量,总想拿自己和佛比,就像一个人从来没见过大海,你就无法想象大海的宽广,因为我们的思想把自己的眼光框了起来,自己的境界不够,没有办法想象。只有到了海边,看到了大海,才能彻底改变自己(原来的想象)!因为我们自己不是佛,所以也就无法想象佛的境界,无论怎么猜测、估量都不对。学佛修道这么多年没有进步,就是心量不够。没有彻底打开自己。我们学佛要想有进步,必须要接受外边人的指导。你们可以体验一下,当一个人无理指责你的时候,你能对他合掌、鞠躬、弯腰,甚至向他顶礼,几次这样下来,心量会几十倍、几百倍的增长。但是我们很难做到。看到山东的信徒,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他是个农民企业家,在全国排前10名,但他从未感到自己了不起。每天和员工一起劳动、坐普通汽车。正体现了古人的一句话:穷时穷得起,富时也富得起。 

为什么做错了事,总会找理由推托?就因为心量太小,不敢承当。实际上只要做事就会有错。不做事情就不会有错。你只要开口说话,就有说错话的时候,只要吃饭就会咬到沙子!你只要把心坦荡荡摆平就行了。不同的是有的人出现错误会承认,而且不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有的人会一直错下去。 

圣人同样会做错事情,那么我们凡夫就更会做错,没有理由不做错事情。但是要学圣人敢于承担,要学习佛的心态。只有以真实的心态面对事情,才会改变我们,提升自己的境界。 

修行修神通、修定力、修智慧,修到最后是要在红尘中起用,如不能在红尘中起大用,施展不开,又有什么用呢?那才叫“无用”。要修在红尘、悟在红尘、用在红尘。 

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是来成就我们的。如果不会用,就会毁灭了你。是你自己的过错呀。成就了你的是他,毁灭你的是你自己。学佛的人应该把一切成就看成是别人给的,一切过错都是自己造成的!要把别人看得都比自己高,才能成就。要发自内心的,有时也会说:“你学得好,比我高。”其实是一种傲慢心。有时能认识到,但没办法改变,因为没有魄力,不敢面对自己。 
现在学佛的人越来越趋向年轻化,争名夺利。为什么要去贪,要去争?在老年人身上出现贪,是正常的。因为年岁大了,时间不多了,去贪、去争,很正常。对年轻人来说有大把的时间,去争、去贪就不正常。为什么不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呢? 

佛、菩萨说:“要度尽每个众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在因地的时候是这些众生磨练了他,成就了他。所以成了佛、成了菩萨就没有理由不度这些众生。就像我有一天成佛了也会来度你们的。从你们的内心是来求道的,而在我看来是来成就我的。我们应该彼此之间感激对方。人的交往彼此之间是一面镜子,看到别人有贪心,马上警觉自己是否也有这方面的贪心?打坐时要想想自己的缺陷、不足,平时要观察自己的言行。做弟子的要像个弟子,做师父的要像个师父。为什么以为自己做得不错了?因为你不了解应该怎样做师父、怎样做弟子,当你了解了做弟子应像个孝子,做师父应像一位慈父,才知道自己做得不到家。 

佛教里要学戒律,如不学,犯了戒还不知道,戒律是来辅助我们端正自己的形象,成就我们的。如果你处处附合戒律,就不会感觉到戒律的存在。比如杀生的戒律,如果你已经超越了,从不杀生,你也就不会对这条戒律感到有束缚。又如每天吃饭前供佛,开始会感到不习惯,时间久了形成习惯,每当吃时就先想到供佛。为什么我一再强调学佛先学做人,只有把人先做好了,才能成为天人,天人成了,才能成佛。放弃做人要成佛怎么可能?犹如盖楼房,不盖第一层,怎么可能盖第二层、第三层?只能是痴心妄想。 

诸子中有一个故事:有个叫胡子的向师父求道,师父三年才看了他一眼,六年才开始给他讲道,九年才和他盘腿共坐。现在的人求道,见到师父就要求皈依、传法,否则我就跪着不起来,很霸道!我当年向空有和尚求道时,吓得有话不敢说,感觉自己内心不清净,不敢求法。他当时讲了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他说:“内心不清净,这不怨你,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因为我们是来自欲界的众生,就会有种种欲望,如不学佛就感觉不到,学佛修道才会感觉到。如果认识到了还不去改变,永远也修不上去。如果说你是一位开悟的佛,又有满身的毛病习气,那你绝对不是佛。 

《高僧传》中有一句话:“你闻到佛时想成佛,当你见到佛时你反而不想做佛了。”当时看了不明白,装模作样地用了这么多年功,才明白。因为经上讲的佛是“头顶放光,口吐莲花”,接触了几位成就了的人才明白,开悟的人看上去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人看上去好象很庄严、派头十足。而有修行的人看上去是那么平淡,根本没有什么诱惑力。过去有句话说:大自在、大成就的人反而很少出来度众生。佛成道的时候有两股力量在拉他:魔不让他度众生,天神哀求他度众生。佛也看到众生难度,无始以来的习气根深蒂固,说什么他也不听。就像有的人来到佛的面前不得其解:佛就是这样吗?既不能给我力量,也不能给我震撼。来到魔王面前,他反而感到震撼了。 “和尚不做怪,信徒不来拜”。有的人什么都干,信徒反而崇拜得不得了,认为他是解脱了,超越了。一个老和尚什么都不敢干,反被认为是没修行。释迦佛、观音菩萨都是超越了的人,为什么度众生还非常谨慎?“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学佛不容易,不在言语中,也不在经典中,而在我们的行为中。只有一个人达到完全无我时,才能把自己完全交给对方。如果真能把身口意交给师父,刹那间你的等级就和师父一样。为什么强调传法时要完全把自己交给师父,才能和师父融为一体?如这一刹那都做不到,都空不掉自己,那你的根基也太差了,无始劫来未种过这个大善因。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