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高僧之:一代奇僧大休法师
大休(1870-1932),为清末民初时期临济宗的一代奇僧,法名演章,号大休、醉禅、石道人等,四川仁寿县人,俗家姓鄢。他幼年学儒、稍长学道、十三岁上峨眉皈佛,十七岁受戒于新都宝光寺。先后住持过杭州圣水寺、富阳天中寺、孤山寺照胎台,还有苏州的龙池庵、寒山寺、洞庭西山包山禅寺等名刹,这在僧人中恐怕是少有的。他虽然饮酒茹荤,不拘戒律,蓄须不剃,但始终是一位艰辛护道、弘扬佛法的高僧,一位为寒山寺复兴作出杰出贡献的主持。出家后的二十年里,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各大名山大川。 大休在苏州期间,为各寺院做了不少善事。在龙池庵期间,曾协助住持雨峰振兴佛法,将寺庵修葺一新。闲暇之余,与雨峰切磋书画技艺,吟诗唱和。他兼通琴诗书画,尤善画石。当时江南寺院名刹,都以张挂大休的巨幅画作为荣。其驰誉画坛的“百怪图”杰作,所画山石奇诡多致,李根源、张一麟、金松岑、吴湖帆、周梦坡等著名人士鉴赏后,均留有题跋文字。 他喜古琴,是当时浙派著名的大琴家,民国十二年(1923),大休到寒山寺任住持,题有《衲承诸山重举寒山寺住持·赋此呈梦坡居士教正》诗,云:“钟声吹到客中船,张继诗吟海外传。久秘寒岩天籁寂,重瞻初地法螺缘。缚峁莫测风颠汉,遁迹难寻石壁禅。在昔高僧宏戒律,惭吴道力恐难肩。”当时的寒山寺久荒不治,香烟稀少,经他不遗余力的募款,寺院修葺一新,取得有屋四十间的好成绩。民国十四年三月,康有为来寒山寺游玩,见大休正在募修藏经楼,被他的精神深深打动,立即题诗一首:“曾踏天台入化城,寒山频到听钟声。大休又饶丰干舌,更建经楼续国清。” 民国十六年(1927),应国民党元老李根源之邀,大休前往太湖包山禅寺做住持。第二年他便完成了轰动画坛的《百怪图》,他的绘画作品由此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好评,难怪当时江南一带寺院大多挂有他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作品所铃之印全由他本人刻制。不仅如此,他的诗文也了得,常常与名士交往酬唱。就在大休圆寂前一阵子,拍了照片无数,照片后分别题写七律诗一首,大致为“学道穷年道也穷……切勿劳形经外寻”之类,但凡苏州的朋友一家一家登门送去。不多天,便无疾而终,据说是坐在木渎天马山崖的一个石龛里圆寂的,他的家人及当地村民一起将石碑竖起,封住石龛,可惜现已荡然无存 1932年冬,大休在苏州圆寂。现苏州天马山麓新修有大休墓园及“大休息处”灵塔,有《语录》、《百怪图》、《琴谱》等流传于世。 宣化上人自述:在苏州灵岩山,我遇着一个真正放下的和尚。这个和尚是参禅的,一天到晚参禅打坐。他的名字叫什么呢?叫大休。他真是个“大”休,不是个“小”休。他自己把一切都预备好了,这叫“大”;“休”就是休息的休,什么都不作了。为什么呢?他自己修行,自己了道,自己把身后的事情都预备好了,也不麻烦人,这多简单!你看,这个人多解脱! 他给自己造了一个坐着的石棺,这叫坐罐;一般人死了,是躺到棺材里头。他自己在苏州灵岩山后面的天平山,石壁上凿一个洞,这洞正能坐下一个人,他又用石头造了一个门,可以开关。他把这个罐作好了,他自己就坐进那石壁里,结上双跏趺坐,把石门关上,自己就在那儿入涅槃了,就了了!谁也不用,自休。自了自安排,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他在门的旁边,造了一幅对联:“无大无小无内外,自休自了自安排。”说没有大也没有小,没有内也没有外,自己休,自己了,自己安排。他这种境界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印光法师很推崇这位大休禅师,我到过苏州那个地方,去拜见大休禅师,他真是休了,连眼睛也不睁开看看人。我去到那儿,给他叩头,他一句话也不讲。为什么呢?他自休自了自安排了,无障无碍。 按:如大休和尚等,不拘戒律,喝酒吃肉,游戏人生,圣人行迹非凡夫可以仿效,除非达到喝毒药和喝水一样的功夫,虽达到与喝水一般若三界烦恼未除,仍有退堕之危。所以我辈凡愚还是老实听话为妙。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