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方海权:福报的由来


 2014/3/30    下载DOC文档    

作者介绍:方海权(1972——),笔名香严、道明,广东潮州市湘桥区人。著名学者、文学家、哲学家及佛学家。师从定然、宏生二师。得慧原、若化亲培。著书传世,及发行很多文章,诗歌富含文采,名言深哲入理,极受广大群众喜爱,成为人们传诵佳作,多则入选世界名言。并热心慈善公益事业。《福报的由来》是方海权2012年的作品。 

1 一、福者不忙 
2 二、离恶有福 
3 三、舍贪心有福 
4 四、改掉错误有福 
5 五、行善有福 
6 六、因缘乞丐的故事 
7 七、健康之法 
8 八、好心有福 
9 九、怎样使家人同学佛法 
10 十、为什么修行很重要 
11 十一、为什么施孤寡的人功德大 
12 十二、绑住不道德的心 
13 十三、郑黑因何不能得福报 
14 十四、欺压善良会折福 
15 十五、为大家多做一点事,就多得一点福 
16 十六、懂修行就不是业障最重的人 
17 十七、为什么救济贫苦和病苦会感来相貌庄严 
18 十八、福从何而生 
19 十九、怎样才能得眷属 
20 二十、什么人都要修学智慧 
21 二十一、相貌丑陋的原因 
22 二十二、远离多管闲事、攀比、虚荣 
23 二十三、要培养坚强的意志 
24 二十四、不要随波逐流 
25 二十五、家庭能够顺利的原因 
26 二十六、厚道之人得福 
27 二十七、平易近人的好处 
28 二十八、为什么要修学常乐我净 
29 二十九、须求大丈夫,须济急时无 
30 三十、少说牢骚话,多说益众语 

福报的由来

道明著

 一、福者不忙

俗语说:有福之人不用忙。有福的人福报自然来临,不需要勤苦追求,广造恶业,枉费心机,做什么事都顺心。

福报不同于福气,福气是在世间上得到一点福力而已,而福报包含世间福和出世间的福。它来自于修行的功德力,必须具备优良的前因,才会结下诱人的果实。

那么,有福之人不用为目前的衣食住行而忙。现在应该忙什么。在为未来坚固的福慧力而忙,在为了脱生死证悟涅架之乐而忙,乃至为众生离苦得乐而忙,那才是真正有福报的人。

反之,有人为了追求财富,造罪无量伤害大众,虽得目前一时享受,而惹来长劫沉沦而不知不觉,得不偿失。所以,不要忙造业,要忙行菩萨道。

有一个王子,不恋世间欲乐。发心出家学道,广度无量众生离苦得乐,尽一生为众生服务。他拜了阿罗汉迦旃延尊者为师。

一天,王子化缘,无意中来到了普拉昌达国王王宫的庭院,几个王妃被目前的年轻比丘的外貌和高贵的气质所吸引,请比丘入坐并供养了年轻比丘,更请比丘为她们讲经说法。比丘为她们宣讲了佛陀的慈悲智慧和妙法。

国王听到这件事,来到庭院。众王妃听青年比丘的说法听得入神,没有注意到国王的驾临。国王嫉妒和愤怒,老臣们扇风点火,把小和尚捆起来,打了二十鞭后逐出王宫。

年轻比丘十分气愤,决定回国继承王位,消灭普拉昌达国王。

他回到师傅迦旃延尊者那里,诉说早上发生的事,阿罗汉迦旃延一再劝说,但年轻比丘听不进去,一定要复仇而后快。

师傅迦旃延答应年轻比丘回国,但天色以晚,尊者要他明天才动身。

晚上,慈悲的迦旃延运用了神通,使年轻比丘进入了梦乡:他回国后,继位成为了国王,招募军队,袭击普拉昌达王国,顺利将王宫夷为灰烬,终于报复了耻辱。不久,敌军主力卷土重来,国王恐慌中被击溃,并成为了俘虏。他在大庭广众中被鞭打,最后被送上砍头台。这时,他看见师傅迦旃延尊者正在下面化缘,大叫:“师傅,快来救我,我错了”。

年轻比丘吓醒过来,看见迦旃延尊者正站在自己的身边。他终于明白了,人间恩怨无穷无尽,唯有修行,才能成为大福慧的圣者,广益有情。他决定不回国,认真修行度脱众生。年轻比丘就是伐阇罗弗多罗尊者,他成为了十六罗汉之一。

若年轻比丘逞一时之强,舍修行而忙于打仗,无量人民生灵涂碳,流离失所,为军者战死沙场,亲属者痛失亲人。此等忙碌实为造大罪业,冤冤相报而无有期,本来为求战胜而获得他人国土之福和复仇,又不知造罪使其自己入堕于恶道苦之报。

有福之人现在得福报,那是过去生所造善业而成,不需要忙碌而得大福。多用点时间为大众办点好事实事,增福无量。

二、离恶有福

很多人都认为现在有福报是自然规律,现在贫困病苦也是自然规律。其实,如今得福、得聪明智慧、得名气、得好眷属,那都是过去生所造的善因缘。如今日食难度,疾病重重都是过去生所造的恶因缘成熟,来遭报应。并非自然兴旺、自然衰败,那是自己过去所造的好坏业力而定的。一切利益众生之行为是善,一切伤害众生之行为是恶。

远离恶业有福,亲近善业有德。有人认为,远离恶业不造罪业而已,为何会得福。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恶业:杀害鞭打、辱骂无辜众生,强抢、偷盗、赌博、奸YIN妇人、妄语、恶口、两舌、诽谤伤人。不孝父母六亲眷属,盛年放逸,以自骄倨。于一切歌乐一切女色,心生贪恋,媟狎恶友,饮酒无度,终日昏迷无智慧心,这些都是恶业。当我们造其中每一项恶业,都会给我们现生或未来生带来无量的苦报,那是造成做事不顺之因。

杀害鞭打辱骂无辜众生,会给我们带来短命、恶病、常受凌辱、受生贫穷下贱边地之报。强抢偷盗赌博会给我们带来贫穷、常遭盗贼之难、财富破失而穷之报。奸YIN非妻妇人会给我们带来妻不贞良,家庭破散不能圆满之报。妄语、恶口、两舌、诽谤伤人,会给我们带来常受欺骗、无辜被骂、受人出卖、被暴丑闻之报。不孝父母、不顾六亲眷属,会给我们带来六亲无情、疏远不顾之报。盛年放逸,以自情倨会给我们带来失业无常、众叛亲离之报。于一切歌乐一切女色,心生贪恋,媟狎恶友,饮酒无度会给我们带来昏迷愚痴、所逢恶缘、做事不顺之报。

所以,我们应远离恶业,勤修良善,就不会遭如是报应,不遭那些不顺利之报,当然有福。

有一次,空也禅师出外弘法来到山间,突然窜出一群强盗,挥刀向禅师要买路钱。这时,空也禅师不觉掉下了眼泪。那群强盗看后大笑:“这么一个胆小的和尚”。

空也禅师回答说:“我一个出家人生死置之度外,我是为你们而哭。我只是想到你们这些年轻人,体健力壮而不为社会工作,服务人群,却每天在此打家劫舍。我想你们所犯的罪过,国家法律不容,社会所不容,将来必定堕入地狱受三涂之苦。因此,我想到这里为你们而落泪。”

经过禅师一番的教导,强盗们终于放下贪欲掠夺的心,而且不可思议地放下屠刀归依了空也禅师,从此迈向正道。禅师用慈悲的眼泪感动了他们。这时,弟子们开始了正当的行业,为社会工作而心安理得,也博得大家的尊重而得财富,比原来抢劫强夺被人所愤弃,终日也人心惶惶,总担心有一天会被官方抓拿。他们都感受到远离恶业却原来是这么开心,这么有福。

三、舍贪心有福

    有一个人叫苏青,一生奔波劳苦而挣不到几个钱,只得勉强过活。到了五十岁那年运气来临挣了十两银。此刻,他欢喜若狂,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挣不了多少钱,没有想到这一年就挣了一般人几倍的钱。他按奈不了内心的喜悦,到处为人宣说他的财运享通

    第二年。苏青又挣了二十两银。他内心很欢喜,当然,依然到处宣说自己财通运通,但欢喜以经成为习惯,没有第一年挣少一点而来得如临甘露的喜悦。

    第三年,苏青又挣了二十两银。他再也欢喜不起来了,而且垂头丧气。到处诉说:才挣了这么点钱,没有发展,真是没有财运真是没用。至此,他已经忘记四年前的贫困潦倒,贪欲之心由然大增。

    挣了那么多钱财还说没用,难道五十岁前的贫穷难过日子就有用吗。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就是他的内心此时以经充满了贪欲而不知足,人生唯有满足感,才会有幸福感。

    很多人有疑问,为何他五十岁前贫困,而到后来却能得财富。因果而论,他后来得钱财,说明他过去生布施财物。但是,布施财物时有时断,以造成到财报也断而时有。

    苏青第一年挣十两银而欢喜,到第三年挣多钱而烦恼。那是由于贪心的念头使之生烦恼,而他在富有时却贪贪欲入,而不去布施贫苦之人,以来增加自身的福报。也不知他此时得财报那是过去有造福的原因。生贪心是不能改变目前的情况的,过去造多少因,现在就会得多少果。贪心无益,再造福才是获福道理。

    众生心幻,还依幻灭。只有觉悟的人才知道这些都是众生不能觉醒的产物。故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明白一切都是转眼成空,在未觉悟时,明知道一切都是假有时,我们只要有去努力创造财富,使能养活色身也就可以,不必强求。

    但要明确,要为未来创造福慧,须舍掉贪欲之心,现前才会安乐。更能重修觉悟之心,证入无生法身。故,舍贪心有福。

四、改掉错误有福

    修行是改正错误行为和想法,而不是掩盖。一盒普通的茶叶,外表包装得非常华丽能够提高茶叶的身价,而没有办法改变它的实际质量。自性不能改变,甘甜美好的结果就不会产生。

    商人为了他商品的价格提高而掩盖不足的产品,求得利润的提高而这样做。但是,修行是我们自愿的,没有人逼我们。福报也是我们自己要得的,没有人压迫我们得福。正是这样,我们只有修正和创造自身的福因,才会得到甘甜美好的结果。

我们也不是到处宣扬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不好,使得大家的耳根都不清净了。因为我们是修正不足,学习福善,而不是宣扬不足。所以,要发露忏悔过失和罪业,没必要去掩盖或宣扬,但要加以修正,才是我们的目的,福力自然也会产生。

有的人到处宣扬他人的过错,有时无中生有,有时诽谤,却把自己包装得多么完美,犹不知那是在给自己造恶业,会感到来生听到自己的说话,别人憎恶,口气常臭,有所言说,人不受信,眷属不和,常好斗争之报。修行是修正自己,并不是要你去修正别人。别人的事,那是别人的事情,与你无关。就是要感化他人,也只有自身如法的身教和慈悲的心灵,才能使之欢喜随学。这样,我们既能得福也能感化别人得福。

我们使他人也修学正法,当然我们功德无量。而改正自己错误行为就会去掉不顺利,去掉将要受报应的恶业,就不会有痛苦。

有一个人叫李生,参加了黑组织,终日打打杀杀,危害百姓。到了后来有悔解之心。他认识了一个女孩子,并且结成夫妇。妻子不单贤惠,而且是一个向善的三宝弟子。在妻子的劝说下,他离开了从前的日子,从善了。

他这样的人,当然是聪明的人,不过一念善、一念恶的念头而已。他在妻子的协助下,办了一个家庭作坊,到后来发展成为一家大工厂,也生男育女得大财报。对于行善布施他是大方做到。反而变成了一个善人了。

他原先那些猪朋狗友,有的被抓,有的被别人打成残废。与他相比,天襄之别。

故,改错有福。福及子孙后代。

五、行善有福

有很多人有这样的错误思想,当有人教导他学习如来正法时,他总是说:我心善就好,不必学习。而后,他依然我行我素,广造恶业,愚痴无智。原来他的心善是以自己为标准的,凡是他可以去做的事就是善。相反,  当他看到别人做好事时,还劝大家不必这样做,像他这样就好了,他是好人的标准还说别人太迷了,把一个行善积德的智者,说成了好像坏人似的。

当自身造了无量杀生、偷盗赌博、邪YIN妄语恶口的时候,他还不知不觉以为良善,到后来受大苦报悔之莫及。

佛陀的出世悟道,为我们广说宇宙万物的真相,善恶业六道转回的流转性,以及什么是善,它有一个标准。佛陀为我们说出了十善业:

(一)不杀生。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之生命。佛祖教导我们平等慈悲救世,无杀害生灵,争斗仇恨便可消灭,天下即可太平。我人能持不杀生可得无病长寿之福报。

(二)不偷盗。包含不赌博。偷是诈骗潜窃,盗是豪夺强劫。不与而取,非分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的行为。佛祖教导我们无偷盗之事,社会即可安宁。我人能持不偷盗可得不贫穷而向富之报。

(三)不邪YIN。非己之妻而YIN欲是邪YIN,佛祖教导我们夫妻之间,应相敬如宾,不应有其他不正向外YIN乱之行,便能和睦相处,成为美满家庭。我人能持不邪YIN可得家庭美满顺利之福报。

(四)不妄语。不说谎话,说话诚实,不说虚伪诳骗的话。佛祖教导我们诚实不欺,一切与人交往都能互相信任,实为得乐之道。我人能持不妄语可得口气清净,人家信服,发言成证之福报。

(五)不两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离间别人之间的感情。病从口入,福从口出,两舌会导致扰乱人心,甚至动武伤人。佛祖教导我们不两舌,会去掉很多是非之争端。我人能持不两舌可得不坏属眷,不坏善知识之福报。

(六)不恶口。即是不说粗恶侮辱他人的话,不咒诅他人的恶毒语言。恶口之罪会受报于堕畜生之报。佛祖教导我们不恶口,出言慈和,就会积德成善,为得人敬爱的福报。

(七)不绮语。即是不花言巧语,不说轻浮无礼不正经的话,导人生邪念。不胡乱开口而取乐。绮语无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会受永远遭人轻贱之报应。佛祖教导我们远离绮语,心正言顺,庄严威仪,会得为人受敬仰之福报。

(八)不悭贪。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物欲夺归我,叫做贪。佛祖教导我们要捐助社会福利事业,对于贫病孤苦之人,同情施济。经中说:  “能舍施者,可得富贵”。别人之财产,我们分文不取不贪。就不会受堕落恶道之报。更得诸根具足,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之福报。

(九)不嗔恚。埋恨于心,发怒于形。甚至脾气爆发,可导致杀害灾祸,发生种种不幸。佛祖教导我们要勤修慈悲忍辱的美德,就会远离嗔恚,即可自利利他,成大事业,又得身相端严之福报。

(十)不愚痴。没有智慧,对事理不能辨别是非,不信因果,邪见固执。佛祖教导我们要增进智慧,明问事理,信因知果,修学般若,就会导入正见,开大智慧,常生人天,真善意乐,速证一切佛法之福报。

如是十善业道法,是佛祖做为我们为善的标准。每一善业道法能够做到,都是功德无量,可成就大财富,大福报,大智慧乃至早成佛果。

故此我们要改正错误思想,不能以自己不懂正法的思想为标准,要以佛祖的正法去修学。不是说这些困果的定律信者有,不信者无。可以说:不信者造罪造恶,依然受大无量苦报。若能信受奉行,得福无边。

十善业不外是佛法大海中的一滴之水而已,虽然如是,但足以令我们远离三恶道和人间的无量痛苦,得证富贵健康快乐。所以行善有福。

六、因缘乞丐的故事

万法因缘生。我们一切的福报和业报,都是从前善恶因缘所造而产生。故此,接受不顺利的逆境我们能正确面对,不要怨天怨地,要有忍耐之心,就会消除很多罪业。只管修福,福缘就会来临。

有一个乞丐,总是喜欢躲在寺庙一个角落静静念佛。然后去乞讨,每当有人施舍他的时候,他总是面露笑容,并不停地说:“因缘,因缘。”即使不给他,他也说:“因缘,因缘。”小孩用石头打他,他也一句:“因缘,因缘。”后来,大家都叫他因缘乞丐。

一天晚上,他在别人的屋檐下过夜。一个书生因天黑没有注意到他,在他头顶上小解,因缘乞丐被弄醒说:“因缘,因缘。”书生不停地道歉。乞丐急忙说:“不敢当,都怪我睡错地方,吓着你了,这是你我的因缘。你为我道歉我心不安。”书生被乞丐的谦虚有礼所感动,对他许诺说:“我若死在你后面,一定厚葬你。”

过了不久,因缘乞丐在一家人的屋檐下死去。书生信守诺言,隆重厚葬了乞丐。将其火化。突然, 因缘乞丐在火焰中发出耀眼的金光,向书生说:“感谢你将我的肉身火化,剩下的东西送给你。”

火化后,书生在因缘乞丐的骨灰中发现几十颗透明美丽的紫色舍利子,却原来因缘乞丐是佛菩萨的化身,书生因此善举走向大福报。得中高第。

我们今天有福,过去生所造。今天不造福,不能延继未来之幸福。若书生不为因缘乞丐礼葬,即后来不能得财得禄得官位。造福的因是因,得福的缘是果。所以,作福才有福。

七、健康之法

健康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命才会有意义。

我们的心态要平衡,不要有攀比的心,各人的福德因缘不相同。他人得到福报,我们不能心生妒忌。妒忌心生,心态就会失去平衡,这是危害健康的心态。我们要知道他人得幸福,那是他过去造福的缘成熟。是经过辛苦的耕耘而来,不是平白无故而来。我们要随喜他耕耘福田的心和行动,才是正确。

有的时候见到他人,造恶业反而得到大财富。我们不能苟同随喜,那会堕于恶道受苦报,明智之人避而远之。有时不等恶道报来临,他已经出事了,危害了家庭妻儿父母和社会。所以,我们在深知因果的时候,心态就会平和健康。

健康是一种福报,世间上有五福临门的福报,五福中包含健康之福,它有其因果的关系。一般要修学十善法才能得五福的果报。何为五福,它的因果关系如何:

第一福:长寿。果长寿;因是好生护生之德,施他饮食。    

第二福:富贵。果富贵;因是施财施恩于他人。

第三福:无病。果无病;因是施药戒杀,心慈无害。

第四福:子孙满堂。果子孙满堂贤孝;因是多结良缘,爱惜大众。

第五福:善终。果善终;因是有修有养,修行福德。

五福中,第三福无病健康。因是施药戒杀,故此我们应多保护众生,心地要慈善。多多布施那些病苦中,没钱财可医病的人。或是发心护理病人,都是功德无量。我们若施给大家,使其转病苦为健康的因,我们就会得到健康无病的果。大家离开病苦得到快乐,我们同时也得到快乐的果报。所以,施药施财与病人,为健康之法中的一个妙法门。

当我们自身有病苦的时候,我们应有良好的心态,此是我人自身过去造的恶业来临,恶业也是无常,报完了也就好了。并且我们可以念药师琉璃光如来或观音菩萨的名字,或是持念大悲咒和药师咒,祈求佛菩萨减轻我们的病痛,心诚感应会很大的。要节欲少欲,常修梵行,自得转痛苦为健康。

当然,我们不单要求现生的健康,更要求永恒的健康,那就必须精进修持,广行六波罗蜜,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早成佛道。早登极乐世界接受清凉,那才是真正的健康和快乐。

所以,健康有福。

八、好心有福

我们要有同情之心,愍怜众生之心,为别人替想的心。在行动上,着力为大家服务。不管亲朋眷属,或者非亲故人,我们应尽力付出而为之。不管以财物相帮,或是为之办理他人之急。能代大家效劳,大家在我们的行动中得益,我们就会有福。

而在行动的付出,才看到积德成善的好心。并不是说说不做,那样不能得证,更谈不上好心。要有利人的行动,才是好心之人。故好心有福。原因在于我们以种行动的种子,福的果实就会来。

当我们施财于人,无偿为众办事。不应有贡高我慢的心,我们须知道菩萨的成功,在于众生而来。若人人大福报,不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那能得福那能成就菩萨道。所以,贫困疾病的人们,看上去是我们在帮助他们。实质上是他们在成就我们的愿力,成就我们的菩萨道。

有一少年,家道贫穷。适逢应试,而没有路费。有一相士为他看相,测他在白露之前必死。既然没有应试路费,相士又说他将死,少年决定放弃省试。

少年有一好友,名叫王生,是富家公子,为人仗义大方。王生对少年说:  “相士之话可听不可信。”并送少年十金作为安家费用,结伴同行应试费用一并替为打理。

到了金陵府,两人听说有相士测命奇准,测人官禄富贵贫贱,没一错误。少年欲测先前相士语,是否一致。相士看了少年之后大惊,对少年说:“赶快回去还来得及,五日内死于非命,若不准确,我从今后不再为人算命。”

前后二相士都同一判断少年将死,此时不得不信。王生好心,为少年替雇船让他回去,再送十金。少年知其用意,是欲为自己作丧葬费用。少年千谢王生说:  “我死后必求冥司助兄高捷。”

在长江走了十多里,风太大了只得停船。少年心想,五日期限将至,看来道毙的预言应验。他一人信步在岸上,忽看见一中年怀孕的妇人,带三个小孩要投江自杀。少年急上前相劝急追问原因。妇人说:“我不幸嫁给一个屠夫,性情暴戾,常受打骂。今天去市场卖两只猪十金,谁料对方付了假钱,回去一定被丈夫打死,苦了孩子,不如一并投江了事。”

少年心想,反正我是将死,留钱何益,偷偷将自己王生送的真钱换掉妇人的假钱,对她说:“你的钱是真的,先前的银库验你的钱假的,是验错了,不信我跟你一道去验。”到银库一验,钱是真的,妇人欢喜带孩子一行回去,少年救为妇人。

少年急欲回家,改走陆路。走了一里多路,天色已晚,顿时迷路。来到一破庙,心想,此处空旷黑夜,无有人迹,若狐精野鬼虎狼来吃,必死其中。

但疲累以极,沉沉睡了。朦胧中,听到衙役的吆喝声,见大殿灯火通明,两旁侍从兵勇,中间坐着关帝。忽听关帝说:“今天有人在江边救了五命,应查是谁给以福禄。有一紫衣吏说:“土地神报,是一书生,这人命数尽,今夜子时,在本庙被墙压毙。”关帝说:“他救了五命,可补。”文昌官来报,本次江南解元一名,因YIN污婢女而除名让此人补缺。”旁人说:“他的钱是王生所赠,王生轻财尚义,也应登禄。”随检了禄籍,王生应在下一科中五十三名。绣衣吏上前说: “本次五十三名的人,以犯口过,文昌官报,罚停一科。”关帝说:“让王生补缺。”

少年听得入神,忽有人对他说:  “快出快出。”他大惊而醒,黑暗中走了几步,墙轰然倒下,压在原来所睡之处。少年欣喜大难不死。

天明,一看果然是关帝庙。少年回头来找王生,将昨日昨晚的事说与王生听,王生随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也。

果然,少年中了解元,王生也考中。第二年,两人同入翰林。

可见,好心能避祸,好心能改变命运,好心有福。

九、怎样使家人同学佛法

很多修行大乘,行善积德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感。或是父母深信因果而儿女媳妇不信,或是儿女媳妇深信因果而父母不信。或是丈夫深信因果而妻子不信,或是妻子深信因果而丈夫不信。形成了家庭成员未曾同步的烦恼。

其实,要开发大家的善根,必须有方便方法,包括家庭成员也一样,要有摄受方式。故佛祖教导我们用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布施摄就是奉献。我们要无私的为父母、公婆、子女媳妇、丈夫或妻子奉献,不要斤斤计较,令他们在我人的行动中感受我们是一个好子女、媳妇、好父母公婆、好妻子或好丈夫。这时,他们就会听我们的劝导而学习佛法共修善良。

爱语摄就是大家都生欢喜心的语言。我们对待父母公婆、子女媳妇要用柔软的语言、爱听的语言。不能话中带刺。虽说家无常礼,但也必须有礼,有礼貌才能形成尊重和敬仰。因为是家庭,并不是市场。家庭自然有老有大有小。敬老惜小,自当美满家庭。但我们要知道,这是要求我们自身,不能要求家庭其他成员,对方若有此善根悟性,还用我们去劝导。夫妻间要有甜言蜜语相互体恤。注意是甜言蜜语,并不是花言巧语。我们自身养成良好性格,一生对待他们都如是,并不是装几天新娘样子就变脸了。这时,在我人的温存爱语中,为他们宣讲佛法教导其转向良善就容易得多了。

利行摄就是我们身口意善巧之行去利益大家,劝导大家。要有善巧方便,不要有勇无谋,这叫做智慧。所以,对于父母公婆、子女媳妇、丈夫或妻子的性格要了解,需要怎样做才容易令他们深信佛法、众善奉行,我们要对症下药。

同事摄就是要懂得运用法眼去明见大家的根性。虽要父母公婆、儿女媳妇、丈夫或妻子接受法化,但要知道他们的根性。知识分子当然要有清净妙理,根性较低的要讲得浅一点才容易懂。要有一点艺术,也要有一个节奏,不能操之过急,  当他们因缘成熟时就会信受奉行。我们要让大家了解到,佛法是一个教育我们走向幸福和吉祥的教育,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与世间生活上没有一点冲突互碍的影响,只有得好报。

当我们做到自己的责任本分和善巧方便而六亲眷属还未能接受。我们可以请有德的善知识来开发他们的善根。俗话说:斧头不能砍自柄。须借知识之力。也可以送佛书或其他法物与六亲,让其亲睹亲受。也可以和家人同到寺庙佛堂的方式使其感受气氛,此也是入门的一个妙方法。更可以用读经持咒念佛种种功德,回向六亲善根早日成熟,接受妙法带来的清凉快乐。

有一个陈添谷的教书先生,世智辨聪。他的妻子是一个虔诚的三宝弟子,常劝丈夫也信奉三宝。陈先生对于妻子这些愚夫愚妇根本就瞧不起,唯有他教你的份,那有愚妇教起教书育人的陈先生。

妻子在家礼佛的时候,还经常出现怪事。当妻子礼佛时,陈先生居然站在她的背后一推,妻子向前摔了下去,真是使人哭笑不得可见,陈先生对妻子的礼敬三宝是那么的反对。妻子只有默默祈求佛菩萨的加持,赐与丈夫善根。

有一次,因缘终于成熟了,妻子的师傅果公是大德高僧。妻子要去拜访老师,要陈先生一起去,没想到陈先生也想去。当陈先生第一眼见到果公的时候,被果公的威仪所感染,和果公谈起话来,果公的博学多闻、满腹经论、高深智慧完全折服了陈先生。经过果公的介绍,陈先生深刻地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佛法。

从此,陈先生善根成熟了,也成为护持佛法的三宝弟子。到后来,还帮助果公编辑书典,教育后人。

我们若是佛化家庭,助道因缘必定殊胜没有障碍。大家都能修学菩萨道而行善,合家幸福。

十、为什么修行很重要

很多人都认为,修行可有可无。错,修行是每个人一定要学的。如果没有修行,六道轮回之痛苦就会无穷无尽。唯有修学四圣谛、十二因缘法、六度万行菩萨法才勉于轮回之苦,证入涅般之乐。

众生都喜欢看到果报,没有去观察到它的由来。看到别人拥有许多财富,高楼大厦宝车驾御、人丰食广、官位显赫。不要说这些东西,就是一点食物都必须有修行才能得到。所以,可以看出修行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只不过是修行大乘了脱生死或是布施一点点食物而已,但都一定要有去行、去付出,才能有收入,这就是修行。

一个人得大富贵,成为大富豪乃至帝王将相,依然生老病死。佛祖教导我们福慧双修,有福是永恒的有福,并不是这几年有福气,过几年就衰落了,也不是这一生有福报下一生就堕落了。

在《虚空藏菩萨经》中,虚空藏菩萨自身证得首楞严三昧,进入一切法究竟坚固的境界。同时菩萨施与众生法门也是使大众得以福力坚固、智慧坚固、相貌常好。

而说得更明白,要得证长远的幸福、智慧、妙相容颜,不会退转,那其实是美好的境界。而凡人总是进进退退。所以,修行远离诸苦获好处是每个人所必须学的,他带给我们不单是目前的福报,更好的是常受安乐,常得尊贵。修行不是一时一刻就能成,要渐渐积功累德成的长远心。但,一分耕耘,万分收获。

十一、为什么施孤寡的人功德大

我们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饿和被弃者乃至被遗忘的角落。孤独一生而死于病床无人照料,出生后父母双亡而成孤儿缺于食物,那些脏暗的废墟少人问顾。

我们若能发菩提心慈悲心去施与和照顾他们孤独人,福报无穷无边。

佛在世时,有一个叫须达多的人,他富甲全国,同时他也是一个大慈善家,他最喜欢施济孤独无依的人,给他们食物、用品和钱财,所以大家都尊敬地称他为:给孤独长者。

有一次,给孤独长者到他一个富商朋友家做客。晚上,富商的妻子、仆人、工人全体都在忙碌,布置客厅房舍、烹调各种料理食物。给孤独长者非常奇怪问富商:“你们家是要嫁女儿、娶媳妇,还是要宴请国王、大臣。”富商对长者说:  “我是要供养敬尊的佛陀和僧众。

给孤独长者第一次听到佛陀的名字,富商朋友对他说:“您就住在这儿,我迎请世尊到我家里来,您会在这儿见到世尊的。”    

给孤独长者如愿见到佛陀,佛陀为长者讲经说法,给孤独长者非常欢喜。对佛陀说:“世尊,只要您肯到舍卫城来,我一定在那里建造美丽的精舍,让佛陀您可以弘法,也让比丘们可以住宿。”

给孤独长者买下了舍卫国太子的后花园,建造了精舍供养佛陀。太子也欢喜供养了那些美丽的大树。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的功德,把这座精舍命名为:祗树给孤独园。

给孤独长者一生施贫孤独寡宿的人,慈心养德,又供养佛陀祗树给孤独园。成为佛陀第一施主,并且常随佛学,得证初果须陀洹果,后来命终生到兜率天上为天子。

当他回到祗园来敬礼世尊时,仍为自己布施祗园精舍供养三宝的行为感到非常欢喜,仍为自己一生布施孤独的贫苦人感到非常欢喜,才有如今的好报。

世界上每个角落,都存在苦痛的孤独者。佛陀示现在祗树给孤独园讲经,正是开示我们应着力施给孤独的人群,我们的布施行动应从给孤独人开始。

我们的周围有很多这样的孤独群体,饥饿和病痛。我们应从这些苦楚的人做起,就会象给孤独长者须达多一样,得到大福报。    

十二、绑住不道德的心

用一条绳子,可以绑住一个人,却不能绑住一个人的心。

一个人犯错误,是由心而起。一个人利益众生,也是由心而起。两者的差别在于后者懂得因果的教育。故此,我们对大家的开示必须以因果报应入手,更必须从如何能得福报的因果理论入手,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众生福力短浅,故必须以此为入,等其大家有觉悟再说智慧,禅定和各种法门,这是度众生的一种方式。

我们不用一条绳子绑住自身。但是,万事要有规矩。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以圣贤教训为本,使其行动有一个准则。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君子不可为也即一目了然。

我们必须考虑大众的利益为善,虽未直接利人,也不会创伤大家,功德也无量。公共道德,公共卫生,公共财产,包括国家人民共同的利益,我们约束己身不侵犯之,人人从我做起,自会周遭环境良好。就是别人不做好,去破坏它。我们也要规矩自己,那是在修我们本身的道德。只有爱护不破坏其他人的财产乃至公共财产,当我们拥有财物时,就会得到不被破坏的福报。当一个人拥有很多东西,不久就被别人破坏掉。那么,再多的资产都不存在任何意义。人们都如法如理,才会有人间净土。

极乐净土乃至十方净土,之所以称为净土,实际是那里的人民心地清净,才会出现净土而人人快乐。我们秽土的众生,心地清净了才能往生到极乐的净土中去,这是物以类聚的道理。故此,我们应绑住不道德的心释放良善的心,去创造自身和大众的福报,以及人间净土。

十三、郑黑因何不能得福报

过去,有一个叫郑黑的人,听人家说学习佛法能得财富。于是,他跟别人学习了佛法,也读了很多经书。

但是,他学习之后,高大狂妄,知见不正,佛陀所教导的利益众生之举他一点都没有去做。别人在行善积德利益大众时,他心里感到极不平衡。不是随喜赞叹,反而说大家这样做太执着功德,输过他没做功德比别人大。而他根本不知道他自身没有去利益大众,有什么功德可言,他并非贫穷之人,俗语说: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就是有一颗随喜心都可以。他颠倒黑白。

有一次,有一贤人方明告诉他:佛法广大,有求必应。本来学佛是要学习佛陀的觉悟,明心见性早成佛道,并非一味追财富去满足自己大开大使。就是你要求发大财,也要如法去求才能得到。经中说:舍一得万报。你要多作布施贫穷困苦之人,心要慈善利人,不要到处炫耀我慢,才能感应来临得吉祥幸福。

郑黑听后,依然我行我素。悭吝如前,贪欲如前。一有了几两银,花天酒地,还常自夸功德。大家都知道他的性格劣质,也都任从他便。他成了大家的反面教材,大家一提到他,都说不能向那人学习。

过了几年,郑黑改变了很多。发大财没有改变,智慧性根没有改变。改变了到处结下大家对他印象不好的恶因缘。

可以看出,我们要发大财富必须有施舍的慈心和行动。同时,要有若能发挥富贵会利益济苦大众之心,才容易受一切佛菩萨贤圣加持,速得感应,得大财富。

学习佛法何止得财富,只要修持如法,得大富贵、得大智慧、一切事顺利、乃至证悟菩提得无上道,都是可以得到的,何况世间小小轻安。

我们更要懂得学佛就是学习佛陀觉悟之能。学佛追求世间小福,有如亿万巨资只换数元日用小品,十分可惜。那是指引我们成就菩萨道的明灯。

十四、欺压善良会折福

我们应该明白盛气凌人、欺压善良是在为自己造罪和折福。被人侮辱欺迫是在消除自己的罪业。

大家看见做横强行的人,并且发达到不得了。而不知这是错觉,因为横行霸道发达都能看到,他在遭报应的时候大家都很难看到。丢脸的事霸道之人那敢说出口,就是得病得绝症他都默默痛苦而亡。必竟好心自有好报。恶人无久耐。

当一个人有了能力之后,同步需要有优良的教育,明白事理,心具慈悲。不然,经济的发达会使他的思想高度澎涨。地位的改变不是用来利益众人,反而欺负无能之人,令自己广造罪业实为可惜。更可怕的是,本来有福报,最后轮落极苦。

成金是一老实汉,他有一邻居姓刘如冲,可以说是风华正茂、有财有势。有了能力,根本就看不起人,经常欺辱左邻右舍,成金更不在话下。

有时被其恶口大骂,有时甚至动手要打人,更离奇的是有时大门竟被刘氏用粪尿洒遍。成金只得默默忍受,唯有祈求天佑,让恶报快速离去。另一方面勤劳做小生意,又不吝勤行施贫。而刘氏财源亨通,整天酒色烂赌无度任所欲为。

说来也巧,过了不久。官方为拓宽道路而拆民宅,成金和刘氏都被拆。成金的业报将要过去,福报将要来临。他将赔偿的钱另购店铺,生意越做越大,还雇佣很多员工。而刘氏将官方赔偿金一下子花个精光。

十年过去了,成金高楼大厦发了大财,更是乐善好施。再看刘如冲,他住进了贫民窟生活难度,后悔当初的一切所为。

在此,我们应该明白成功时须多多照顾弱势,而不是欺侮,会折福的。良善之辈被欺,实为消除过去恶业,不应该恨毒欺我之人。这样,恶业会更快离去。穷帮穷,弱帮弱,功德更大,福报在后头。

十五、为大家多做一点事,就多得一点福

努力不懈以及广做好事,是我们须要有的行门。而我们不必去强求做得多么的完美,只要尽心尽力就足够了。如是内心就不存任何压力。

《楞严经》中,佛陀教导我辈不要向外攀缘,要不断开发自性智慧,提高自我的能力,才能够去圆满和完成很多的事情。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人们,虽说是短短百几十年的光景。但是,可以立下无量的功德,以及为未来世众生开创得福的捷径。

世法与出世法,也存在共同点。我人在世俗中。学艺要精才能益人益己。有这样一句法语:菩萨通达世间一切技艺。即是说菩萨是各行各业的行家,也是各行业的尖端人才,也只有尖端的技术才能广益大众。故此,菩萨不管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能为大众服务。我们要明白菩萨行的原理,加以学习修行。

若要得大福报之人,不能计较自身得失,只有大舍,才能有大得。财物大舍贫病之人,才能得大财富。如来正法自学并热心传于众生,才能得大智慧。静心一处放下身心而习定,才能得大禅定。

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能奉献大家,不管是家人或亲朋同事乃至有缘众生。为他们多做一点事,我们将多得一份福报。而菩萨法的修学中,内心不要执着我做了多少功德、我要完成得多完美。尽力去做就是完美,尽力去行就是菩萨的精神,人人可行,不外远离自私,为大家办点实事利益四众人群。福报自当降临。

十六、懂修行就不是业障最重的人

每一个人有自己的善恶业力,或多或少而已,除非圣人身份,唯有清净业。

业力的产生会使我们或时生病、或时贫困、或时人缘不和、或时各事不顺、或时灾难横祸。这些不好的业障,不是别人强加我们,那是我们自身过去生或现在生所造的恶因,以造成目前之苦果。虽知是这样,但受苦时极度无奈。

因果讲的是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若离开三世因果,一切法无从谈起。正是各人因果缘份的不同,而产生了有人相貌庄严、有人丑陋。有人高楼大厦、财宝无量,有人边地下贱,饥饿难忍。有人子孙眷属具足,有人独寡一人。以各人变现的情况不同,也确立了因果三世轮回的存在无假。因为各人的过去因不同,所以果报也不同。

很多人得闻圣贤经典,明白因果定律以后,都有一个感叹,我的业力太深重了。没错,每人有各自的业障,烦恼无穷无尽,有时感觉人生没有意义。    

但是要明白,我们的业力深重,却不是业力最重,而且有福报。原因在那里:佛法难闻今以闻,善知识难逢我们能逢,人身难得今以得,诸根难具今以具。佛陀的大乘经典,消除业障的咒语,万德庄严的名号,听到者必定有福报,何况修学者。故此真真业重障深之人,那能得到如是福缘。所生当是边地下贱没有正法的地方,粮食难产的地方。而且杂病丛生。饿得只剩下骨头没有人相了。

有时生身之处有福有财产,而不懂用正法做指引而没有慧根,造成愚痴造大恶业并产生重重障碍。所以可以看出,我们是有福报之人,不必灰心消极。当然,有时不很顺心纯属正常现象,那是助道因缘。当知一经一咒一佛菩萨名号的修持,做一点点的善事,已经是过去种下深厚善根之人了。

故此,不管目前情况如何。我们若能深解因果,依法积善修行,这以印证我们是有大福报的人。须更落力持之以恒迈向吉祥的圣果。

十七、为什么救济贫苦和病苦会感来相貌庄严

宽宏大量、心胸广大、有忍辱力会感到相好光明的福报。佛陀经典已经告诉我们。

救济贫苦离不开钱财送贫者,卖米油粮食以及各种食品施与贫者,都是属于财布施,我们财布施会得到富贵的福报,怎么会得到相貌好的福报呢。

会,救济贫苦会得相貌好。道理很简单,当贫穷之人饥饿枯瘦时,接受了我们的布施,别小看一袋米一点油一点食物,会使他们恢复体力和相貌。我们施什么因,就会回报什么果。我们布施了贫者的恢复体力和相貌,当然会得到体魄健美和相貌俊好的福报。

并且要时常提高自身福力,时常去救贫助孤。这样,照顾和挂念贫苦之人的心灵及其行动,更是感来相貌庄严的福因。

病苦的人,若无能力治疗,没有医药和护疗,别说难以恢复健康和容颜,就是生命有时都难以维持。所以,布施他们的医药治疗费用,使他们得到健康和容颜如前。无可非议,我们当然也会得到安康和相貌好的福报。

饥饿和伤病使之温饱及康健,需要大量财力投入,只靠一人的力量是不足,我们自作并教大家同作,功德倍前许多且感应快。宣扬使随喜人数越多,我们所作实质救渡贫病人的力度越大,功德自是无量。这是菩萨行愿力。

所以,小小的一点食物使贫者渡过难关恢复相貌。一点医药钱财使病者得以健康,容貌如前。我们有此布施之因,就得到了身材相貌完美的福报,要时时常施。

十八、福从何而生

福须自求,靠依赖他人得福只是暂时,不能长远。在我们自身能力不足够的情况下,亲朋乃至有缘之人帮助,那是可以。但要知道,那是帮助,不是一味依赖,还须靠我们自身主力而行。

在因果中,我们能得大家帮助,也是一种福报。也须我们在过去有帮助他人之因,才得现前有人相帮之福果。依然可以看出,福是自己造出来的。

圣贤经典,提供我们的教导和教育方法也须我们学习和依教而行,才会得福。不依教行,也成空谈何益,难成福报。

佛在世时,阿难尊者是佛的侍者。一天乞食至一YIN舍,被摩登伽女用外道大梵咒所咒诅,昏迷不醒人事被其带入YIN席,临破戒时。幸喜佛陀知道阿难有难,说出伟大的楞严咒,命文殊菩萨来救阿难。文殊菩萨来到阿难处所,将楞严咒一念,破解了外道大梵咒,并将阿难和摩登伽女带回佛的精舍。

阿难醒来悲伤啼哭对佛陀说:“世尊,我以为我是您的侍者,也是亲弟。世尊一定会教我一个妙法门,使我早证圣果,谁料圣果未证还有此摩登伽难。”

佛陀对阿难说:“阿难,我以告诉你无量微妙法门了,而你只喜欢多闻听听就过去不重视实修。只用向外攀缘之心,而不在自性下功夫自修。”

阿难此时,才知道如来有八万四千妙法门,门门成无上道,但必须自己去修学,别人不能代替修学。只有远离攀缘心,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所以,俗语说:自求多福。自求才能多多得福,乃至欲求无上菩提也是如此。我们要离开依赖,发挥自身能力成福慧。

十九、怎样才能得眷属

有脾气的人苦,性格好而柔和的人有福。

有脾气的人,包容量小,一针见血。人家一句很平常的说话,他不会听就与人断交。他说的话,别人都不能有异议,不然就没完没了地摔脾气。过后,大家都躲着他。等到出事时,没有人打理帮忙,苦了自己而后悔莫及。

可知道,结交一个人友爱一生难,绝交一时易。所以,我们要惜缘,改掉坏脾气,有好人缘就不苦。

在《药师经》中,记载了修学药师法门能得眷属具足。眷属具足很重要吗,当然重要,眷属具足是一种福报。一个人在世间已经没有亲朋好友,伶仃孤独一人能有多好。一个人在世间亲朋友人眷属,乃至生意伙伴很多,关系都被自己弄糟,他的福气能有多大。

眷属就是内内外外的亲人、友人、故人。具足就是所有的亲人、友人、故人这些关系的人都齐全,更切要的是都对我们很好,时常帮助我们,才能称得上眷属具足。眷属也包含与我们一切有缘之人,如君臣、员工等,大家都很护持我们。这就是眷属具足的含义,所以是一种福报。

这种福报,它的因是性格好而柔和之人,并与众生结下美好良缘,才能产生眷属具足的福报,所有说性格好而柔和的人有福。

有脾气的人,去到那里就与人结怨结仇。有时就连自身最亲的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都僵化,乃至断绝一切关系,就别提其他亲朋关系了。做起事来,势单力薄独木难撑,苦了自己。在与人结怨仇的同时,又为来生结下怨恨相会的苦果。所以,有脾气一定要改掉坏脾气。脾气好结好缘有福报。

二十、什么人都要修学智慧

人生就像天气一样,有时风华日丽,有时狂风暴雨,变化无常。

人们习惯了风华日丽无限幸福的日子,而当风雨来临时,变得无可适从心不安宁。从而时常追忆从前美好的日子,以及停留在目前突变的痛苦中,并不懂得去适应无常的变化,及其变化之后再开创出一片美好的天地。若懂得再求创新,这才是智者大丈夫。

当然,适应各种骤来的变化,需要一颗坚强的心。坚强的心必要在智慧的指导下,才有坚固长久地支持下去,而且自然不感到被屈之感。

这些无常变化,有的是过去业报成熟而产生,有的是目前人为去造成。

过去业力我们可以通过读诵如来大乘经典、持咒、佛菩萨名号、忏悔业障。最切要的是大量做善事、好事。以种种功德来回向目前各种无常变化带来的苦楚,使之平稳过度。

人为去造成,使之幸福生活失去,那是缺于智慧的表现。古语云:智者治于未乱。若是以乱,欲治以是困难重重。因此可以看出学习自身拥有智慧的重要性。   

很多人在得到时,把将得到的东西看得平常无奇。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那是多么难能可贵。犹不知幸福的生活,顺利的人生是需要有福报的人才能得之。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一句顺利吉祥、生活安稳可过以是难得了。那是过去修来的福气,故我们要学会珍惜感情与人生。更要惜福惜缘。

而智慧的启用不是有勇无谋,做事乱来,不学无术,全由自己情绪安排。这样会一失再失,乃至一错再错。所谓智者治于未乱,即是在事情未发生之前。我们时常修学般若之智、圆融无碍、忍辱之心。使己身具备优良素质,以有能力去应对一切事情。不管风雨霜雪如何加身,我们都有应对法门去遮风挡雨。这是智慧修学应时常学习之能,它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温和丽日。

二十一、相貌丑陋的原因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长得很好看,相好光明。而往往相反长得很丑陋,那是什么原因而产生的。

当然,相貌的丑陋结果,自有前因后果。佛陀经典告诉我们,有几种主要因素而来:

 (一)容易忿怒。动不动就生气,给脸色别人看。尽说些刺痛人心的话。我们若是爱美,就必须改掉忿怒,平易近人。

 (二)妒忌恨毒。别人得到福报心里很不舒服,总希望别人破产家散,自己心里就痛快,这是妒嫉恨毒。我们若是爱美,就必须改掉妒嫉恨毒,要有慈的心,大家好我们高兴祝福他。

 (三)嫌疑迷惑人。非常多疑,什么事情都怀疑。尽打妄语迷惑大家,使大家颠倒不知如何是好。我们若是爱美,就必须改掉嫌疑迷惑人。信心给人,诚实待人。

 (四)恼乱众生。时常拿骨头让别人啃,无事起祸端,陷害诽谤人,挑泼是非。我们若是爱美,就必须改掉恼乱众生。相反要施与众生快乐。   

 (五)看到丑陋的人,嘲笑讽刺。轻贱人家,结果自己也就丑陋。我人的自心就像一面镜子,看见人丑陋而生轻慢心,这个丑陋相就装进自己的镜子去,等到来生,比这个人还要丑陋。我们若是爱荚,就必须改掉嘲笑讽刺丑陋的人。要赞美他人。

 (六)恶行。不正当的行为,做事乱来不守律仪,广造恶业。我们若是爱美,就必须改掉恶的行为,向善积德。

明白道理以后,我们应远离丑陋之因,才会得到相好光明的福报。

二十二、远离多管闲事、攀比、虚荣

有一些人都有这样的坏习惯,当别人发生灾难或是意外事故时,都喜欢去围观或探听消息。把别人的伤心事当做自己的娱乐作目,这样多管闲事的心态是错误的。

更有熟悉或不熟悉的人,成功了他会去偏低和毁谤成功的人,乃至加害。有时失败他会下井落石和嘲笑别人。这些人又没有去得罪他,只不过他多管闲事的癖好而已。这是削弱及折掉很多福的因,心念不正,心胸狭小是折福的直接因素。

攀比心更是让人失去慈悲的心灵。有时亲人、朋友、同学、同事、邻居、或熟人,很多人都要去攀比一翻。比财产、比脸子、比能耐、比人丁兴隆、比房子、比各种用品,什么东西都要拿来攀比炫耀一下,一句话就是不要输人。犹不知这些人都是自身的亲朋眷属,都是自己人,有什么可比性。不外印证自己争强好胜、爱慕虚荣的品格而已,由此心又萌发消福的举动,此乃贪嗔痴的表现也。

很多人认为,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进步可以,而且要不断提高自我而进步。并不是去压低别人、坑害别人,使自己得到进步。要攀比也可以,那就跟历代贤圣攀比,历代贤圣做得那么多功德和贡献,自己比不上,那就要多做一些好事功德事,使我们与贤圣的距离拉近一些。并不是看到周遭亲朋生活没法过下去,而沾沾自喜,我胜利了。我把他比下去。这是堕落边地下贱之报的因素,我们须戒之。

因此,我们要远离多管闲事,而是去关心他人爱护他人。要远离偏低毁谤他人,而是去导人向善且积功累德、修福修慧学习圣贤正法。要远离攀比炫耀的心、好高骛远虚荣的心。而是要提高自己能力去帮助老弱病残贫苦之人。这样做,我们自身的业力会减少,慈悲力会增进很多,福报同时也会增益良多。

二十三、要培养坚强的意志

同样一件事的发生,有的人感到非常痛苦,有的人能够接受。因为这两者的忍耐力不同。有忍耐能力的人才容易成功。

梵高有一次到采矿区,他和采矿员一起下井。这时,升降机突然发生故障。铁索摩擦得声声作响,箱板在大力的摇晃,把他们快速地下沉到深不见底的黑洞。梵高惊得大叫,巨大的恐惧从未有过,这样沉下去生死难卜,就象掉进地狱的感觉一样。

梵高回头看看矿工们,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竟然神态自若,任由箱板飞快堕落黑洞,好象无事发生一样,今天刚好与一群不怕死的人在一起。梵高依然惊呼,险些吓死过去。

箱板终于在黑暗一片的洞中停下,矿工们照样神态自若,没有人惊怖,只是不停安慰梵高不要害怕。他们最终在营救人员的帮助下成功脱离威险。

事后,梵高对于那次遇险惊意未尽。他问一位老采矿员:“你不怕死吗,为什么一点都不害怕。”老采矿员笑笑而又淡定地对梵高说:“我们怕死,同样也感到害怕。只不过我们学会克制,学会忍耐,在长期的作业中培养了坚强的意志。”梵高听后感到羞愧万分。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挫折之后能否站起来。而且心灵不受任何影响,反而更加具备坚强意志。

时下很多人,由于养尊处优,身心非常脆弱,经不起风雨的考验。碰到一点困难或者一点挫折,精神一落千丈,有时错乱不堪乃至走向轻生,根本吃不了苦。须知:万事皆因忙中错,成功半自苦中来。

故此,我们心须培养自身拥有坚强毅力和意志,别人可以承受的压力,我们也可以承受压力。别人不能够承受的压力,我们照样能够承受这样的压力。有了这样的心灵,必定容易成功,必定容易得到福力。

二十四、不要随波逐流

君子之德,益及子孙。今日之贵,昨天之功。

大千世界,有善有恶。有人得福,有人受业。有人种德,有人破德。但是,坏的很多没关系,我们不要随波逐流就可以。

福报从何而生,从种种功德中生,从利益一切民众中生。因此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益己及他。有能力办实事才不会毕竟空谈何益。故事的结束总是满载而归,就是金榜题名。当然,我们也要为自身编辑一部益人及己的美满故事。

拥有端庄、大气、礼貌、诚恳、微笑之令人敬仰风度,必须长期培养良好素质,离开不良习气和习惯,看到良善而随喜行齐。看到不良事迹而提醒自身不可为之。懂得道理之后,无益于身心以及伤及福报的世间恶行之事,我们就不会去随波逐流了。

纯正的心灵是必须经过学习培养起来,而且正确对待世间一切人和事物,用以仁义和慈悲去理解和体行。远离自私自利贪欲,悭吝而产生的薄情寡义,不解世情。

换句话说,世间人之所以不近人情、无情无义、乃至亲朋眷属不屑一故,而且在世间造大恶业,无非贪心欲入,而不肯施出。

因此,彻底解决不良恶习,世间上一切恶行我们不会受其影响,不会人浊我也跟着浊,不会人恶我也跟着恶,不会随波逐流。就是要深刻懂得宇宙万物皆是向善得福,造罪沉沦苦海的真理。

当然,仁义与人、轻易受人,方便与人、施济与人、乃至奉献与人目前会吃亏。也正因为吃亏的原因,才会带来未来无穷无尽的福报。

二十五、家庭能够顺利的原因

人们都渴望过着美好的生活,家庭中事事都如意,事事都顺利。不顺利的家庭生活是有原因的。

贪着色欲有着重要的因素。大家都喜欢有关满的生活,也即是大众所说的离苦得乐。离苦得乐实质上讲是离欲得乐。当欲望少时,自然知足。既然知足,自是常乐。

贪欲要远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困难。贪的含义:就是太过。所有的事情,若是太过就会产生物极必反,故此圣贤之教会取中庸之道,凡事适可而止。

家庭生活,离不开夫妻之间。夫妻之间,常行欲事而不节制,即会易于生病。虽说病从口入,但很多疾病来源于行欲频繁,而致病苦万分。因此于自家夫妇也不应贪着色欲,要有节制并以健康为本。家庭成员健康少病,家庭当然顺利得多。

再者,贪色欲之人喜拈花惹草,第三者的出现使夫妻感情破裂,从而直接影响家庭破裂。牵连到双方两个家庭的危机。这样幸福从何谈起,顺利从何谈起,此都是由贪欲爱所产生的。于是离开贪着色欲的源头,自家夫妻感情自当容洽。并应心存彼此是好伴侣为本,就会相互关心对方。家庭成员不受外界情感影响,家庭就会顺利得多。

在合家夫妻子女父母婆媳同心同德的情况下,发展财富容易而得。俗话说:安居乐业。大家的心能够安定安乐,自然乐于发展各巩产业,经济必定向好迈进。有经济基础和感情基础的力量家庭必定能够顺利。

而大家都要有智慧憧憬,改正己身的不足之处,使性格良好去迎合大家。以及行善造福来避开祸端。若性格良好,就不会在家中和外面跟人吵闹,因此减掉很多不必要的横祸使能顺利。我们过去没有智慧时,难勉造业,既然造业,就有业报,而行善造福正好是减掉要来发生之过去业祸。

所以,离开贪着色欲、乐于就业、上慈下孝、改好性格、造福为人就是家庭走向顺利和吉祥之因。

二十六、厚道之人得福

朴实厚道之人,人欺强欺天不欺。俗话说:“天地补忠厚。”

厚道者:道为道德,厚为深厚,意为深厚道德之人,与人为善。俗为做人处世不刻薄,待人温和要好。实实在在不夸张不骗人表里如一不害人,做老实事老实人。

厚道的人,让人感到信赖、踏实、感动温馨,可交之良师益友。故我们要交厚道人为友,也要做厚道人。

厚道人往往会与被欺侮、吃亏联系在一起。但它时常也跟福报连在一起。为何厚道会得福,厚道之人自身树立德力的积累,对人友好以是产生无量的功德了。当被欺侮和凌辱、吃了大亏的时候,厚道的人是不会产生报复之心,而是通过和谐以及解除怨结的适当方式去处事,那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境界。由于和谐解冤释结的厚道,就不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祸害烦恼,是以得福。

其实,吃亏最为消除业力。目前吃亏,实际上是过去造的业因,跟老实不老实,厚道不厚道没关系。不要以为我是老实人,才会被欺侮。是过去造罪业,业力成熟了受报才会感到现前的吃亏被欺。没关系,吃亏后业消了,福就要来。

很多时候,厚道不单不吃亏被辱,而且福报紧连着。我们常常看到世间上很多人因为朴实厚道,而被别人欣赏,感来贵人的提携,从而改变命运走向好景象。因为贵人通常欢喜用厚道的人来帮忙和做为合作伙伴。

而我们必须深深地懂得,厚道有二重含义,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一者朴实的人。二者行善为人。所以可以看出,老实人不敢造罪,但不一定会去行善造福。行善人会去行善造福,但自身有时会不老实造了过失。因此自不造罪和对外行善这两者都要做到。

故此,我们要学习厚道为人,因为厚道之人得福。当然,懂得道理之后,我们自是纳福迎祥。

二十七、平易近人的好处

平易近人不单有好处,而且得福。平易近人亲切,慈悲的心灵会感化很多人。谦逊和蔼的人生态度会给人以无畏布施。

以各种身份而言,平易近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那是为人处事所必须的特性。

平:为平等心以及平心静气。平心静气有益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属于自利。有平等心即为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心具慈悲,心无分别执着,是无烦恼,起心动念皆为大众之善,不见世间众人之所过失。心虽明了,而原谅之。深明大家这些过错,都是因果业力使然,故生慈悲平等之心愍怜之,唯善善教导得以解正,使获福份。于是平等心有自利利他之功德。因此,慧能大师说:心平何劳持戒。心平等清净故,以人为善,自己行为向善,当然戒律自当圆满。

易:容易、方便。古为道路,平易意思是平坦了道路,使大众方便可走,没有障碍物。大家会想到养路工人辛勤的劳动使道路平坦,让路人在这一段时间方便可行。当说到修道的时,大家会想到修行的道路,不单要平大地的崎岖,也要平内心的崎岖。若平大地,即能得自心永久的安乐康健。是故修道为众生服务,摆平荆棘曲折而不求回报,无有报酬还无怨无悔,但愿大众得到福乐。且自己又常修心地法门令其明心见性。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菩萨道。

近:捷径、亲近。虫子在竹节中不断向上咬出,已经咬掉很多节竹目还竹子中,它不懂得只要向竹壁咬出一下子就出来。原因在于虫子没有智慧也没有人指引,因此不知有捷径方便法门。所以,我们必须自身学有所成,增长智慧,才有能力去指导大家走向幸福吉祥的方便法门。

主动去亲近帮助受苦难的大众,不管是物质的支持,还是言语精神的安慰,都要尽力去做。要记得是主动去亲近,不是大家有所求我们才行动。因为贫穷病苦的人心灵比较自卑,怕人看不起或自认高攀不起别人。故我们应提高自身能力和智慧,去向他们提供离苦得乐方便之近路。

人:人民、众人。原为平易近民,避帝王名为平易近人。所做一切事都是为了众人的利益而出发,不是自私为己。反观历朝历代,流芳千古者无非都是为国为民之人。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为大众做贡献,为老弱病残提供帮助,为蒙昧开智慧,令大家从中得到福报和快乐,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可以说:我们会得到千百万倍的福报和快乐。因为我们种一因,就会得万果,我们会得到无漏常住法乐和大福。

故,平易近人是我们要学习的性情,它不单能容忍大家种种不是和语言,使大家感觉我们的亲善而来亲近。更能产生大乘厚力为众生服务,我们自身又会有广宽的道路和良友陪伴,前路平坦光明。因此,平易近人不单有好处,而且得大福泽。

二十八、为什么要修学常乐我净

涅磐之乐,常乐我净,是为福报中之大。福报也,是为杜绝贪嗔痴慢疑,从戒定慧中生,从利益一切众生中生。

人们最害怕的是无常变化,要学习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变化中另找创新,并不是停留在变化的痛苦中。

也正因为有那么多无奈的变化,我们渐渐意识到真常的可贵。不再去追求那些过眼云烟的功名利禄、红尘沉情。任它王权尊贵,儿女情长,最终轮为空亡。拥有的越多失去的时候越觉得难舍难分,故需要的是觉悟和觉醒。

真常就是常住真心。《楞严经》说到觉:悟之心。也即是众生自性,如来德性。得一切种智,能渡一切众生离生死苦海。从历劫勤学福慧,至于圆满境界而入常乐我净真心。

我们必须懂得执着与责职的不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人缘、福缘、业缘是由过去因缘而生。因此出现了我们是家庭的一员、社会的一员。也就形成了生在人间应有的职任,对于职责我们要去完成,并不是执着。完成是行动付出,执着是心放不下产生执着。当我们在完成我们的职任: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现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在我们履行责任或者得到福报的同时,不要忘记人世间同样存在生老病死之苦,也同样有道可修而了苦得乐。是故应做的事可以尽职去完成,向道之心不可磨灭,利益大众之心不淡忘。

若能为大众做大贡献,常行六度万行,自身修福修慧增长善根,乃至得证圆满菩提妙果,得大安乐,是一件大好事。

故,修学常乐我净迈向圣贤境地,不受轮回是为重要至极。《大般涅盘经》说:若有不修苦无常想、无我等想、如是之人,不名为圣。懂得了六道轮回、无常无我不净之痛楚,才意识到常乐我净的可贵,自当尽力去做好清净功德行,那是最具智慧的美满人生。

二十九、须求大丈夫,须济急时无

俗话说: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我人有时求人帮忙,要找君子之人相帮。君子仁义之士不会求回报,只有尽心为人助难。而当大家有急找我们,我们也当以道德为本份,不要希望得到别人的回报,若有所图即心不正。佛陀经典中十不求法告诉我们:施德不求望报。

施恩望报,难成大福。施而无求,心不执着,福德无穷。《金刚经》说: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所以施而无执,只是念念为众,自是福德双成。

他人在困难危急时,最希望此时有人站出来,施以援手。若没有人帮忙,命运会流离颠簸。当济人于急难危厄时,就形成了不单是施财物而已。这样,困难之人本以面对苦命,在我人帮助下得以度过苦厄,命运走向幸福,我们当然功德无量,这就是济人须济急时无之功。世间之人有命歹命好之差别。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命歹者过去造诸恶业,而不肯助人向善,命好者离诸恶趣、济苦施急、心善行善。有修为德好之人,不要说人间一点福报,就是成就佛果趣向圣者,自性流露无量福乐都是有可得的事。

有人说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行。那是当然,前因不好才有后果之怜。因为有不少可怜人翻身之后忘恩,这是众生之愚。心善之人唯有行善而不欢恶,  《大般涅盘经》云:于他语言,随顺不逆。亦不观他,作与不作。但自观身,善不善行。若无众生蒙昧无知造下可怜之业,何用菩萨运用智慧救度苦厄,成就菩萨道之圆满。所以我们济下急时无的可怜人之余,要有感谢他们成就我人之福的觉悟。关于他人不会感恩,那是他的事。我等无需要他来报恩,我们的善行自会生出无穷的福泽来,乃至成就清净道业成为觉者,得大法乐。

故之,须求大丈夫帮助,和须济危急而不锦上添花的妙理,智者择善去行。

三十、少说牢骚话,多说益众语

开口尽是牢骚话,怨天怨地怨别人,专挑他人过失,这些都是薄福消福的表现。

有道德之人,不会表现自我,压低他人。稍不如意尽找牢骚言语,责怨他人不足。种种的失态语言是一种业力,内心的不满足形成难以清凉感悟,过多的怨言更使心灵不会清净。

人情世故不能单看表面,要看实质性的东西。更要看到很多东西存在的因果关系,那是聪明之智。不少人看到的是富贵,不知道很多富贵也历尽贫寒的磨难。人生要学习的不是如何享受,而是难中崛起。因而无益语言少谈为妙,唯以积累经验敢往向前。

多办实事,少说空话。若牢骚满腹而思想还停留于失败中,未曾脱离。致力于办实事中,即以不断在改造出好的景况,何须去谈论责怪别人不能帮助自己的话。

开示他人,必须要有智慧,而且要如理如法才不会说错,说得正确才能产生功德。有一种很快能得功德的方法,那就是向大家宣扬行善做好事,宣扬扶贫助困爱弱的行动

这是益人及己的言语,也是菩萨应行之道。口说好话益众良言,就不会造口业,也就不会受口业之恶报,还会得宣扬导人向善的福。

在自身智慧不足的情况下,要时常亲近良师益友,亲近善知识。远离贡高我慢,虚心向贤者学习,从中再求创新,自会得到大成就。所以应多多听德贤之语来增长智慧。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要随便去评说别人的事,很多表面我们看似这样的事,其实不然。当我们不了解时去评论,会造成诽谤他人,有时自己认为说说无妨,而构成害得他人家破人亡或是身败名裂,自己还不知道是被我所害,故出言慎重。不少人会凭自己的看法去测度他人,或者他人的事情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滔滔不绝向其他人说出。或者对方信任说出了内心话,我们把对方的信任当做自己是信息灵通的人,把对方的内心话全公开了还沾沾自喜,伤害了对方。而自己造大恶业,将必受大恶报还不知不觉。

因此,少说牢骚话,不要评说诽谤他人。教人向善、积功累德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人们都不断在寻找自身得到福报,故此要有智慧明白事理,才知道福报的由来。在正确的妙理教导下,我们定能决除万难,得大福佑,走向幸福的人生和成就菩提大愿。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