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慈恩寺(陕西西安)


 2009/9/22    下载DOC文档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慈恩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雁塔路的南端,寺内矗立着古朴雄伟的大雁塔。唯识宗祖庭。西安市市徽中央所绘的便是这座唐代古塔。它已经成为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慈恩寺位于唐长安城的晋昌坊的东半部,原是隋代无漏寺址。贞观二十二年( 648 年),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要为死去的母亲文德皇后(即长孙皇后)追荐阴福,下令选择“挟带林泉,务尽名胜”之地建寺,选中这里。因寺院为追念慈母恩德而建,得名慈恩寺。唐代的慈恩寺毁于唐末战乱,仅大雁塔独存。后来寺院虽经多次重修,都远不及唐代规模。现在寺院建筑范围仅是唐慈恩寺的西院。

慈恩寺是皇家住持建造得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属唐长安城最大的寺院之一。这座寺院当年由大殿、大佛殿、塔北殿、翻经院、元果院、太真院、东院、西院、浴室院等 13 做庭院组成,占晋昌坊一半,面积达 342 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 7 倍;寺内的重建复殿、禅房精舍共计 1897 间,是现有房舍的 34.5 倍,其建筑的富丽堂皇和装饰的华贵精妙更是空前绝后。相传吴道子、尹琳、阎立本、郑虔、王维等著名画家都在慈恩寺作壁画。

玄奘子印度归来,带回大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为了供奉和贮藏这些经典法物,他上表唐高宗,请求批准在慈恩寺正门以北建一座高 30 丈的石塔。唐高宗认为石塔工程过于浩大,短时间内难以完成,不愿玄奘为此多付出辛苦,于是改为在西院今址建造砖塔。永徽三年( 652 年),由玄奘设计,指导施工,并亲自参与担运砖石,建成一座 5 层砖塔。据记载,这座砖塔高 180 尺,基座每边长 140 尺,面积约 2000 平方米 ,大约完全依照印度形式,形状奇特。由于这座塔砖表土心,仅存在三四十年就逐渐颓坏。长安年间( 701 - 704 年),武则天重建大雁塔,全部改为砖造,并提高到 7 层。明代又在塔的外表紧砌了一层名砖,形成了大雁塔的现在面貌。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高 64.517 米 ,底层边长 25 米 ,塔身呈方形角锥体,坐落在底面积 42.5 × 48.5 米 ,高 4.2 米 的方形砖台上,青砖砌成的塔身磨砖对缝,结构严整,外部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螺旋木梯可攀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格调庄严古朴,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是唐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玄奘在慈恩寺译出大量佛经后,请唐太宗为这些经文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又作《大唐三藏圣教序记》。公元 653 年,由著名书法家禇遂良将这两篇文章书写后,刻碑镶嵌于塔南左右砖龛内。西侧的碑文从右向左读,东侧的碑文从左向右读,这种特殊安排,说明这两块碑石确实为当时专门替大雁塔刻制。禇遂良是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碑石字迹清晰,严谨秀丽,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雁塔题名是唐代中叶形成的风俗。凡新科进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园游宴,然后登临大雁塔,并题名塔壁留念。据说这种风俗起初出现于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游慈恩寺,一时兴之所至,将名字题在大雁塔壁。其他进士从此纷纷仿效,尤其新科进士,更把雁塔题名为莫大荣耀。他们集体来到大雁塔下,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用墨笔题在塔壁上,如果以后有人升为卿相,还要把姓名改为朱笔书写。这些新科进士题名时,洋溢着春风得意的喜悦心情。如白居易 27 岁时写下“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的诗句,把雁塔题名与登仙并提了。到了后来,大雁塔竟形成“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题名”的情景。可惜到了北宋神宗年间( 11 世纪中叶),大雁塔发生了一场火灾,塔内楼梯全部烧毁,这些唐代进士们的题壁也因此消失。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佛教寺庙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