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天
诸位观众、诸位菩萨大家好:
今天已经进入第三十七天了,我们讲「见性成佛」这个法门,要记住你若是妄想心重的人,慢慢要净化,如果你没有将妄想心净化、停止,随顺妄想一直滚动下去,会带来很麻烦的事情。第一因妄想的启动而一直造业、一直起妄想,连本带利硬是翻搅下去。第二妄想很强的人,以后会带来精神病,你看街头巷尾,有很多精神病患者在临时交通指挥,在那边喊叫的,这些都是妄想心带来的后遗症。
所以开悟圣僧教我们,在修道过程中心猿意马、妄想纷飞非常严重的人,首先要大死一番。死什么?死你的妄想、贪瞋痴、怨妒、嫉妒,那些没有必要不清净的妄想心,全部顿断就对了。如果妄想顿断以后,当然你的法身就活起来了,你的法身之所以活不起来,就是妄想将你缠住、蒙蔽、占有了,所以法身活不起来。因此,妄想多的人想要见性想要成道,难哪!首先要顿断妄想心净化掉,这样你的法身才有复活的时候。我联想到一位开悟圣僧说话了:
开悟圣僧云:「休去歇去,古庙香炉去,枯木寒灰去,一念万年去,如人死人去,如能如此用,心安有不成道乎?」
单刀直入就说,修道人起先要顿断所有的妄想心,要大死一番就对了。他说「休去歇去」仁者仁者,你想要见性,想要悟道,要将妄想停下来,不要再继续打妄想「休去歇去」停下来就对了。「古庙香炉去」听到古庙香炉去脚底都发凉了,深山里的古庙,古寺,或是古代的香炉放在那里,感觉好几百年,好几千年,让人觉得很古老的年代。代表你的心要死,死得好象古代的古庙,死得像香炉一样冷清清,没有人来上香,也没有人来朝拜。「古庙香炉」代表很遥远很久,妄想要打死像这样就对了。
接下来,像「枯木寒灰去」枯木就是树木已经干死了,被雷击中而烧焦枯掉了,或自然死去变枯木了。枯木连一点朝气都没有,一些活力都没有,让人觉得死气沉沉,意思是你的心要死得像这样,枯木,连一点生机一点活力都没有。寒灰就是树木烧成灰烬,连一点生气都没有了。表示我们的心要死得像古庙香炉,像枯木寒灰一样,如此你的法身慧命,启有不活的道理?百分之百会活。就像你坐禅当下一念万年,代表你可以维持禅定很深妄想不起,一念万年全都不打妄想,也像人死去后,完全无法起来走路、吃饭、说话了,让人觉得死气沉沉一样。你能够修行修到这个地步,用功到这个程度,你的心怎能不成道呢?那能不见性呢?那里无法证成菩提开悟证果呢?绝对有希望,绝对没问题。所以当初我看到开悟圣僧这些话,我的感触非常非常多,想到凡夫众生不打妄想便罢,一打起来都向五欲六尘去,一直想一直想下去,想到快成精神病了,如此还不够,还一直造业下去。所以起先教你「休去歇去,古庙香炉去,枯木寒灰去,一念万年去,如人死人去。」你若如此用功修道那能不成道?不见性可言呢?
所以圣僧是过来人,他知道生死的结在那里,为什么你不能见性,为什么你无法开悟证果?向你说这个死结就对了。死结在那里?你无法将妄想大死一番,妄想为你带来霉运,所以妄想如果打死的时候,你清净光明的法身当下就显露了。要如何用功?看祖师怎么说:
「休去歇去,古庙香炉去,枯木寒灰去,一念万年去,如人死人去,如能如此用,心安有不成道乎?」
看到这里你的心就凉掉了,凡夫众生心已经习惯于起心动念,突然要叫他休去歇去,古庙香炉去,实在是做不到啊!也因为做不到,所以才无见性可言,成道可言。他若能像枯木寒灰去,一念万年去,如人死人去,他早就证成菩提成就佛道,坐在那里自由自在,让人膜拜了。他之所以无法让人膜拜自在坐下,就是因为妄想心没有大死一番。所以他教你古庙香炉去,这是修行的方法,代表你的心要冷下来,要停下来要歇去,如此法身才能有复活的机会。所以这法门很庄严啊!这样要从心来下功夫,加上有很好的环境,你没有很好的环境在市区闹区,繁华的夜都会,你想要休去歇去,古庙香炉去,如人死人去,你根本做不到,因为见景思情,见境被境所转,那能一念万年去?枯木寒灰去呢?你根本做不到。所以一定要自己真正有心用功,要顿断你的妄想心,然后才有可能法身复活,诸位明白吗?所以环境要选择清净一点的很重要。
我们说「见性成佛」,「见性」不可离开我们的身心,不可离开我们的生活,所以有人说要见性,离开他的身体、离开这个心向外追求,乃至离开生活的点点滴滴而想要见性者,这些都是外道,他没有入道,诀窍没有掌握住,要在生活当中悟到你的本性。有人在吃饭时悟到本性,有人在走路时悟到本性,有人笑哈哈笑到后来就见性。有的哭,哭到后来就见性了,有人在发怒的当下悟到了自性。有人在使性子,情绪化时悟到他的本性,有人在坐禅时悟到本性。有人在嫉妒人时突然悟到他的自性,所以见性不可离开生活,不可离开身心。那你如何悟呢?还是有方法,你看一位开悟圣僧,他悟明本性以后,说出庄严解脱的法语,他说: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坐起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表示日夜当中佛性并未离开你的方寸,「夜夜抱佛眠」你夜晚睡觉时,将佛性抱着睡觉,你有见性了吗?没有,但是佛性没有离开你呀!抱佛性在睡。早上起来时佛性也随你起床,恋床时,佛性也跟着你恋床。「朝朝还共起」晚上睡抱佛性睡,你起床时跟你起床。「坐起镇相随」你坐的时候,佛性跟你一起坐在这里,你起立时,佛性也跟着起立,跟着你来来去去就对了。「语默同居止」当你讲话的时候,佛性也在讲话,当你静下来没有说话时,佛性也停下来归体了,你老人家见到了吗?「纤毫不相离」一分钟都没离开你,一秒钟都没有离开你,十分之一秒钟也没有离开你,你有动作有作用时它就现身,你见到了吗?就如身体和影子一样,有身体就有影子,影子和身体不相分离,跑去北部就跟你到北部,跑到南部跟你到南部,跑去东部、西部就跟你到东、西部去,你老人家会到了、见到了吗?如果你真正想要认识,要了解要明白佛性到底在那里呢?嗯::「只这语声是」当下讲话的这个,就是你的本来面目了。当你和人对答时,这就是你本来面目,你能听到声音的那个东西,就是你本来风光。你能看的那个东西,就是你的诉求,你要见的主人了。
如此说来,你要见性是否都在你的身心当中呢?在你日常生活当中去看到你佛性的作用。那个作用,能会到的人当下就契会了,会不到的人仍然离你八万四千里了。所以开悟圣僧这些语录看过后,感同身受当下就契会了。
开悟圣僧云:「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坐起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所以见性那能离开你的身心,那能离开你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呢?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去契会,如此而已,「性」并无离开你的方寸。诸位,见性之人他绝对不可能心外求佛求法,当下见性,性即是佛,就这么简单而已。但是简单是简单,也是不简单啊!如果那么简单,自古以来多少学佛修道之人,如今都没见性再沉沦生死的何其多啊!怎能说见性简单呢?话又说回来,如果真的那么困难的话,那么自古以来多少高僧大德、在家居士修到见性的也不胜枚举啊!非常多,所以「见性是见你的心」如此而已。你的心就是佛,如果不能见到你的心,那能见到佛呢?所以见到佛的时候,要忘心,如果不忘心,还有一个心可得,又见到佛这样就误会了。因为心和佛是一体的,如果见到佛时没有把心忘掉,这样就等于是两个个别体,那就是两个佛了。但是问题不是这样,心就是佛,佛就是心,你要见性,首先要认同你的心就是佛,所以你要见佛就是见心,当你见到佛时,就要将心忘掉,因为心就是佛,诸位了解吗?好,来看开悟圣僧怎么说?
开悟圣僧云:「不觉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
这完全是要建立你的心就是佛,所以不可心外求佛,求法,不要心外念佛拜佛,这都是佛门中的外道,和你见性都没沾上一点边。所以他说凡夫众生,不知不觉不知道他的心当下就是佛,如果知道他的心当下就是佛的时候,你实在不应该心外去找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你就是不认识佛的人。这句话怎么说?你的心就是佛了,要如何在自性当中心外求佛?外面的佛和你有什么相干?佛祖是佛祖,佛祖要如何度你?说「度」,不如说「方便为你说法」。至于你要见性,自己要不要自度,就看你老人家的本事了。所以佛不度佛道理在此,佛如果能够度我们,过去无量诸佛,一尊佛度一个众生,怎么会没法度尽?有啊!佛有他心通,有宿命通,漏尽通,天眼通,天耳通怎会没能力度你呢?但是你要了解,佛教你见性,你不见性,佛也度不了你,佛不度佛是百分之百正确。佛祖就像老师一样,教你见性,至于你自己没办法见性,如何度你呢?无法度。所以众生自性自度佛不能度,道理在此。你将心向外找一切诸佛的话,此人可见是不认识佛。也不可将心来以佛礼佛,这句话很正确,你自己是佛了,你拜什么佛?所以禅宗说你若拜佛一拜,地板要拖三天,拖到这地板下陷一块。意思是勉励我们,你的心就是佛要肯定这一点,也不是意味要我们贡高我慢不可拜佛,不是这个意思。他是教你「你的心就是佛」。你拜佛除了可降服我慢贡高以外,同时又增长你对自信的肯定,一切自性之妙用,你的心就是佛,不要再去拜佛、礼佛,拜佛礼佛就是妄想,他的重点在此。
「不得将心念佛」礼佛是妄想,念佛也是妄想,因为你的自性就是佛了,那能离开你的自性佛,却向外念佛拜佛?这分明是妄上加妄。所以你如果真的要找佛,须要见性,如果你见性的时候,当下就是佛了。禅宗强调这一点,念佛的话,要刷口三天,礼佛一拜地上要拖三天,地板被你弄脏了,你生妄想心了。念佛一句刷口三天,你嘴不清净了。当下在想佛,你的心就不清净了,妄想啊!因为禅宗教你,心中无念,无住,无相,无尘,万法不立,一尘不染。结果你生一切万法,染一切境,染一切尘,念佛也是生尘,拜佛也是生妄想,所以生尘生妄想,都构成污染你的自性,你并未见性。见性之人他知道本体离一切相,离一切相的当下光明涅槃现前了,所以要真正肯定你自心就是佛。再念一次:
开悟圣僧云:「不觉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
如本常说一句话,要听就要听这些话,要看就要看这些话,要学就要学这些话,这些是圆满的话,了义的话,要让你见性成佛的话。再来,因为快要结束了,所以越来越精华,越来越浓缩,处处要点破你有一个自性,让你见性,让你早一日成就菩提。如果你真正要见性的话,站在果地来讲,佛性是无形无色光明不染一切万法,何以见得呢?来,诸位听好:
「佛性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纤尘不染,一法不立,至性中人,本性空寂,莫取诸相,即合圣意;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第一句就将你剖开了。「佛性非色非心」如果你以色见如来,以音声求如来,全都是外道,行邪道。佛性岂可说它黑的、红的、青的、白的全都不是,它非色,如果有颜色你早就见到了,说佛性红的,那好办啊!佛性是黑的,好办啊!佛性是白色的这样好办,佛性是粉红的、茄色的、黄色的,这都好办好见。佛性非色啊,也就是因为无色让你看不见,就像虚空那样难会难见,所以你才不容易见性成佛。但是并非因为它非色无颜色,他就没有。也因为他看不见摸不到而又存在,这才是可贵之处。我们要见那见不到的,看那看不到的,那才是真正的功夫。和你的善根和你的慧根有关系,有人说不到两句就立刻契会到他的本性了。佛性非色亦非心,如果你的佛性是心的话,那么你每天在用善心、用恶心、用嫉妒心、用欢喜心、用忿怒之心,如今为何还没见性成佛呢?所以说「明心」接下来还要「见性」,如果只是明心见到他的「用」,没有见到他的「体」,这还是凡情之测并无见性。所以非心者,是说不是凡夫之心,凡夫之心是起起伏伏不稳定,充满了杀盗YIN妄五欲六尘之心,这种凡尘之心,不是佛教所说的见性之性,这样诸位了解吗?
所以见性之人包含见到他的心,见到心的人未必就有见到他的本性。所以我们禅宗说,要明心兼见性这样才是我们的诉求。总之,「佛性非色非心」是百分之百正确。「非有非无」佛性不可说它有,有,你拿出来看一看。你说它无,也不可这么说,如果没有的话,如本法师演讲以来,已经三十分钟了,那能说它无呢?如果无的话谁能讲话?现在在座的都在电视前听我演讲,既然没有佛性的话,有谁能听呢?既然不能听,和行尸走肉有何两样?和死人有什么两样呢?没什么两样。所以说「佛性非有非无」是要破除我们执常,破除我们的执着断灭,道理这么简单。「佛性非因果法」,因果怎么可以代表佛性呢?所以佛性不可用因果法来安立的,在一切人事物的造作当中,这一连串的因果是性之用,你见到它的相用而已,并没有看到它的体,所以说不是因果法。「纤尘不染,一法不立,至性中人。」真潇洒的话,你的本性纤尘不染,你做得到吗?万法不立,你做得到吗?至性中人,你办得到吗?代表他到了这个地步完全非常帅性、清净、直心光明的时候了。「纤尘不染,一法不立,至性中人。」至性,什么叫做至性?完全到尽头的时候了,心里无相无尘无念无境的时候了「至性中人」。此时你的本性空寂莫取诸相,当下就合了圣人之意。所以禅宗讲到最后要离相,心里还有相、还有境,本性焉能显露呢?显不出来。「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你的心如果离一切相,你和佛没什么两样,因为佛的心如虚空,虚空一切尘埃不能住,既然万法不能安立于虚空当中,但不是意味了虚空不存在。不错,你说虚空它有或无,那都是多余的。我们佛性也一样,如同虚空,越空越有,不空就不有。所以你用东西塞住虚空就不见虚空,看到相而已,如果把相拿掉,虚空就会恢复它本来一片透明。
我们的本性也一样,壅塞一堆的妄想意识,你只看到相没有看到性,性是本来空寂的,但是并非因为空寂,它就无,它仍然存在,你看,心越空越有啊!我没有妄想意识,我能起慈悲喜舍。我的心没有慈悲喜舍,我的心能起弘法之心。没有起弘法之心,我能利益众生弘法布教。空才能生有,有由空而诞生,所以说越空越有,不空就不有,道理在此。「本性空寂」你应当不要取相,有一切相将你塞住的时候,本性无法显露,如何能合圣人之意呢?总而言之,离一切相的当下,你就是诸佛了,佛也是这样成就的。再念一次:
「佛性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纤尘不染,一法不立,至性中人。本性空寂,莫取诸相,即合圣意;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所以十方三世所有诸佛,佛佛都共同传此心而已,说这个心当下就是佛心。所以你我大家学佛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听信一切谣言而心外求法,心外求佛,这都是佛门中的外道,全都没办法见性。所以十方三世诸佛都共同传这个心,教你见你的性如此而已。千万不要听信谣言,学一些五行五术,学一些外道法,命相学,江湖郎中的话学到最后学了一堆相,结果无法净化那里能见性成佛呢?何况学来的这些江湖术士,五行五术这些外道法,这是生灭有为,生灭有为的东西是剎那生剎那灭,有生有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样要如何达到永恒不变呢?没办法。所以有为生灭的东西,总是在三界内的人天法而已,并没有出离三界。所以千万要记住,有为生灭的一切万法,不可贪着,贪着就中圈套了,贪着就跳入坑洞中无法自拔了。所以我们修道离一切相,见本性那就对了,因此十方三世诸佛都共同教我们要见性。来听开悟圣僧怎么说,要听要看,要学要证道这些话要仔细听:
开悟圣僧云:「众生应知,佛性本自有之,迦叶尊者只是悟得本性,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性即同诸佛心,前佛后佛只传此心,除此心外,无佛可得。清净觉性,应机接物,扬眉瞬目,运手动足,皆是自己灵觉之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见本性为禅,不见本性非禅也。」
好一句「见本性为禅,若不见本性非禅也。」这样诸位了解了吗?所以圣僧之所以圣僧不是叫高兴的,圣僧之所以圣僧不是说来欢喜的,他是过来人,彻底悟性之人。所以他三言两语,处处指明你的心就是佛,离开你的心并无佛,不啰嗦很干脆。他告诉你说:「众生啊众生,六道众生啊~.就像在叫魂一样。你看开悟祖师是何等苦口婆心的说:「众生啊众生,你应该要知道,佛性是你我大家人人具足,全都有的。自从摩诃大迦叶尊者,在释迦佛祖那边得到他的心法,在那边接到他的心,传到他的心,只是悟得他的本性如此而已。他的本性就是心,当下就是性,性就是道,这个性和所有诸佛的心,没什么两样。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所有诸佛,只是传这个心如此而已,除了这心以外实在无佛可得了。」清净的觉性在你日常生活当中应机接物、扬眉瞬目、眼睛贬动、嘴吧讲话、待人接物这当下运手动足,你见到了吗?那些都是你自性灵觉的作用,灵灵觉觉的自性,为你二六时中来来去去,施为动作,那就是你的性啊!喔,那么悲心告诉你,说灵觉之性,性即是心,心即是性就是你的佛,佛就是道,道当下就是禅,但是禅这一个字不是凡夫或圣人所能测得到的,难测。除非悟过的人,过来人才能知道。当你见到本性的时候才来说禅,你若没有见到本性,嗯,无禅可言。
所以禅宗将心、性、禅、道、佛融为一体,不相同的名称而已,但是都共同指出你的本性而言。「非凡圣所测」如果那么容易就测得到,你今天还在这里挣扎,还在红尘中打转,转不出去,挤不出去,周旋不出,是不是?你想要周旋而出,要打破这万重重围,不被这红尘滚滚束缚,唯一的途径不二法门,你要好好的「见性」就对了。所以开悟圣僧讲这些话让我们感同身受,如履胜境、如沐法乳,你有没有感想?若有感想,你稍有一点善根。若没有,你就还有得轮回了,还有得生死造业沉沦六道了,还有戏可看,还有苦得吃啊!
作人不快活,诸佛是乘愿再来,凡夫众生随业力来人间的,我不要来偏偏来很无奈。诸佛不一样,要来就来,要去就去,不来就不来,生死能自在。凡夫众生随业来,业是不自在的啊!说要来不能不来,说要回去又不能不回去,凡夫就是这么一回事啊!所以开悟圣僧千言万语告诉你要「见性」啊!说得苦口婆心,说到快得哮喘了,你还信不来,被业障住也没「业」︵台语,同夹住的意思︶得那么严重的。有人说:「师父啊!真的很业呢?被家庭的业,业的喘兮兮,又有事业的业,又有社会的业,又有政治的业,又有团体的业,又有妻儿的业,又有儿女之业,哎哟!好象粽子般一大串,一提起二十几个。」一大串就对了,所以世间的业是无量无边啊!不把它们净化掉,你再怎么说,还是要做三界的苦命儿、六道流浪汉。十方三世诸佛共同传这个心,心当下就是佛,千万不可听信谣言,而去心外求法,要记住,你的心就是佛如此而已。来看开悟圣僧怎么说:
「众生应知,佛性本自有之,迦叶尊者只是悟得本性,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性即同诸佛心,前佛后佛只传此心,除此心外,无佛可得。清净觉性,应机接物,扬眉瞬目,运手动足,皆是自己灵觉之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见本性为禅,不见本性非禅也。」
如本终其一生当中,不论讲因果,讲业力,乃至说净土,说三藏十二部教典,最后都导归于要「见性成佛」。这样有思想、有体系、有组织一直导归到让你见性,不然你三藏十二部教典研究透彻,背得非常熟,人家还没讲话你就看到人家的喉咙,这种佛学博士,若没有见性还是凡夫众生一条。所以见性非常重要,见性其实冷暖自知,你有见性没见性,瞒不了别人。所以我们见性之人真的冷暖自知,诸位听好:
「圣体本来清净,佛性无有杂秽,所有言说,皆是圣人从心起用,用体本来空,言名犹不及,十二部经凭何得及!道本圆成,不用修证,道非声色,微妙难见,见性之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圣体本来清净」也就是你不生不灭的涅槃自性,圣体本来就清清净净的,这是指见性之人而言。站在果地立场来说话,圣体本来清净,佛性没有什么杂秽,五味杂陈、妄想纷飞、污秽叫做杂乱不清净。但是以果地来说,佛性都没有杂秽。所有的言说,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是圣人从他清净的本性所起的妙用,由这清净言说妙用当中令你见性,如此而已。你不要将这语言文字当作目的,它是一个方便的工具,透过语言让你悟明本性,透过文字让你悟得本性,如此而已。你的本体乃至你的作用,本来就空寂啊!语言和名相那能说到你的本性呢?用无量的善巧,在无量的善巧比喻里面,去契会你的本性。甚至十二部经典那里能触到、摸得到呢?没办法。但是你没有三藏十二部教典,没有这些言说者,众生有几个可自发性的来见他的本性呢?虽然是权巧方便的三藏十二部教典,但是也有可取之处。它的可取之处在那里?令你契会进去,挤进去来见性,如此而已。怎么说,因为道,本来就圆满成就的,那里还要修证呢?若还有修有证还不圆满,这样还在因地,还没达到圆满果地的时候。所以「道」不是用声音可以契会的,「道」不是用颜色可以接触到的,微妙难见。
但是一个真正见性之人,知道圣体本来清净的人,见到不生不灭涅槃自性之人,也就是见性之人,他的心里冷暖自知啊!如人饮水。如本讲经说法以来,本国有多少人听此见性成佛的法门,见性的人非常多,悟到本性的人也非常多,这是构成你菩提开花的因,向你恭喜了。就像【楞严经】所讲,「修道」要以不生不灭的自性为修道因,一连串所修的才不会歪七扭八旁门左道去,才不会用你的妄想心去修。最后开悟的人,也是你,最后成就佛道的人,也非你莫属。我们再念一次:
开悟圣僧云:「圣体本来清净,佛性无有杂秽,所有言说,皆是圣人从心起用,用体本来空,言名犹不及,十二部经凭何得及,道本圆成,不用修证,道非声色,微妙难见,见性之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好一句「冷暖自知」这茶是冷、是热、是冰的,你不喝,告诉你总是一种常识知识而已,你没有经历过、尝试过你不知道。希望老人家你们个个自己喝喝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见性之人也同样是这样的境界。所以诸位若见性之人,如本在此再度向你恭喜,祝福你老人家早证菩提完成你的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