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法师开示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梦参法师: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二讲  

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西元二○○四年十一月初七(农)

第二讲

若佛是梵行者。为色是佛耶。受是佛耶。想是佛耶。行是佛耶。识是佛耶。为相是佛耶。好是佛耶。神通是佛耶。业行是佛耶。果报是佛耶。

在《心经》上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一照见,五蕴都空了。现在我们在此处是分别来讲,这叫“析空观”。在《心经》上,照见五蕴皆空,那就是梵行,那叫“体空观”,当体即空。现在这个“析空观”,就是分析的析,一个整体把它分析分析;一个一个的分析,至到无相、无作、无念,那就是清净梵行。

如果没有当体即空的观力,要经过分析才能理解。当体即空,你看一切诸法,不假分析,不假修证,不假观照,当体就是空。空,就是我们所修的定,止一切相,止一切言说,止一切形象。

“析空观”,是把色受想行识五蕴,一个一个分析,一个一个认识。完了,再说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是佛?好是佛?神通业行,佛度众生的业行,成佛的果报,如果解释的话,都不是佛。佛者,就是觉。梵行是不是觉?一切色法是不是觉?受想行识都如是,那是佛的神通妙用。佛利益众生的事业,或者证得的果报,让你认识哪个是佛?经上形容它是空的,这是问号。

观佛的三身,这是五蕴所成就的身。还有佛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分法身,哪个是佛?这些都不是。佛是五蕴和合而成的。咱们人的肉体也是五蕴和合而有的,那就是一合相。

但是这种观都不对,都不是。那要辨别什么呢?辨别你当体即是。五蕴法,一一推求,色受想行识,哪个是佛?乃至戒定慧三学,持戒受戒的时候是佛?修定的时候是佛?慧学是佛?都不是。一一推求,一一分析,让你进入禅定。禅是寂静的意思,修定的时候,寂静下来,心不向外求,直接观心,心无诸法。

色受想行识,这些是诸法。咱们经常说无漏的五蕴,有漏的五蕴也好,无漏的五蕴也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段经文说的都是有相,有相不是如来,不是佛,要这样观,观想。乃至佛经过三大阿僧祈劫所修行的一切法门,这些都是一一排遣的,都是属于心、心所有。

因为这都不是梵行。梵行离一切诸法,离一切诸法之相,凡所有念,皆是虚妄,何况相呢?于五蕴法这样去分析,佛不是梵行。法是梵行吗?先分析佛法僧三宝。

佛如是了,法呢?什么是法?若法是梵行者,那就很多了。法无量法,都是指净法说的,没说染法,这个法是梵行,能这样来定义吗?

前面是观佛,现在是观法。总的说,先观三宝。

若法是梵行者。为寂灭是法耶。涅磐是法耶。不生是法耶。不起是法耶。不可说是法耶。无分别是法耶。无所行是法耶。不合集是法耶。不随顺是法耶。无所得是法耶。

这八种,要加以辨别,全部都不是。因为〈梵行品〉是遣一切的,一切都不立。凡所有相,凡所有法,皆是虚妄,要这样来推求法。

第一个法不是指世间相说的法,是指理法。理法是不可说的,但有言说,但有形象,都不是法。所以说法不是梵行。问的是,法是梵行耶?梵行建在什么上头?为寂灭是法耶?涅槃是法耶?一有言说,涅槃是不生不灭的。寂灭还有什么可说呢?不可说的。不生,不生说不上,不生本身就是没有,没有说什么法。不生,不起,不可说,既然不可说了,还有什么立法呢?

有分别不是法,无分别也不是法;所行不是法,无所行也不是法。合集不是法,不合集也不是法;随顺不是法,不随顺也不是法。无所得是法耶?根本就无所得,还说什么法呢?

这都是遣除的意思。你要观诸法不生不灭,乃至根本观法的时候,法即是心,心是一切不立;一切不立,就是观一切法,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的,说这是遣除法。修净行的,佛法僧三宝,都不立。不立,就是不把它执着为本相,一说就落于言语,落于言语就表达形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有言说,无有形象。梵行究竟是什么呢?不可说。

为什么?他如果不是这样修,就是住色生心,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它则是一切无住。不论净法染法,一切无住;无住就无作,这叫什么?无相法门。

这得从根本着手,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妙明真心,信自己的心是佛,与佛无二无别的,这就是信心。在修行过程中,你必须有佛法僧三宝作缘,这个时候是不讲因缘的。离开佛法僧三宝,又去哪里求梵行呢?这不是究竟,而是引发你达到究竟,在究竟上,才说一切诸法不立。

这是指心法说的。心法由什么显呢?那就假佛法僧三宝一切万法来显。信这个心,随缘了,随着净的因缘,那就立佛法僧三宝;当你修禅定的时候,这些都不立。

有这些,禅定就修不成了,心法就不能显现了。现在我们的心,随的是染缘,我们要破除染缘、一切染法;我们就说净法,用净法对治染法,染法没有了,净法也不立了。也就是心不起一念,不着一切相,不着一切境,唯心法门,所以这个就是观佛,观自己觉悟的心,咱们觉悟的心也没有什么叫梵行,也没有什么叫做佛,也没有什么叫法。佛是对着众生界说的。

当你推证的时候,如是观。如果这些都合成起来才是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又说法,又度众生,那佛就不是一个,是和合而成的,凡是和合而成的东西,没有自性。

〈梵行品〉,如果从三观来讲,讲的是中观,中观就是一切不立,离二边,独显中道,这是究竟的心法。

观佛法僧三宝,乃至观佛的色相,这是五分法身。无漏戒体,这是依着小乘教义解的,《华严经》就没有这个意思了。

这是用小乘来比喻修净行。究竟了,达到无住了,无住就是梵行;净行、梵行清净了,才能住到无住;住即无住,这就与佛的法身、众生心,加上我们学者的心,三心无差别。

信了这个心体,没有佛,也没有众生,也没有自己这个肉体,这样才能修持清净的梵行。这就是直观般若,用般若来照。咱们用《心经》来解释就很好解释,观自在菩萨修观的时候,一切无着,以般若智能照见这五蕴,全是空的。佛的五蕴也好,众生的五蕴也好,只是五蕴,都是空的。

色受想行识,佛是空的,众生也是空的,一样的。佛如是,法也如是。法是不是梵行?先把法的位置定了,什么是法?寂灭是法吗?涅槃呢?涅槃不是寂灭,涅槃是不生不灭的,这是理,纯理性的。理、事,用这个事理来辨别的,是纯理性的。

因此说,法若是梵行,寂灭是法不是法?涅槃是法不是法?不生是法不是法?不起是法不是法?不可说是法耶?无分别是法耶?无所行是法耶?不合集是法耶?不随顺是法耶?无所得是法耶?这些都不是法,离开这些,又去哪里找教理行果的法呢?离二边,这两个就叫二边,离二边独显中道。

一是法?多是法?一也不是法,多也不是法。约圆融义来讲,一切都是法。这里面都显示一个和合,一个不和合,这些和合了才是法,那就杂乱了。有为是有为,无为是无为,无为跟有为和合了,既不是有为,也不是无为。圣人跟凡夫都是一样,那是约理上讲,那是一心上讲,在事上个个不一样。

我们昨天也讲这个问题,说人,这是总相;别相,人可就复杂了。总相是梵行,别相是梵行,偏于总,别又怎么说;偏于别,总又怎么说。总也不是,别也不是,总别和合都不是。要离开这些,那就是梵行。这是从开阔现象上讲,但是对咱们来说,越学越胡涂,要究竟了义才不糊涂,要怎么样呢?直观心。

禅宗人,说教下人,入海算沙徒自困,去算吧!算海里有多少沙子?你不是自己在找困扰吗?那就像直观心体,遣一切相,一切相都不立。直观心体,顿超直入,立证菩提。

但是学教下就不行,特别是学华严,华严让你把一切相,一切事物,一一的都分析清楚。分析清楚了,才达到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就是法性。咱们跟佛无二无别的,咱们先掌握住“总”,“总”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心。自己这个心,迷了,迷了又来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成就了究竟菩提果;等你成就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就如是。原来就如是说,我们这个心跟佛无二无别,你修也如是,不修也如是。

在迷的时候就不同了。如果你对任何事都有苦恼,有烦恼,那就不是了。你没烦恼,当下即是,烦恼即菩提。菩提、烦恼是两边,都是不立的,也没烦恼,也没菩提,也没什么叫法,也没什么叫梵行。

修到住,咱们又回到发菩提心,发了成就菩提果。这品讲完了,空,空好像什么都没有。哎!下品接着就讲发菩提心的功德,那就立了,这个是破;不破不立,破了之后,还要立,直至成佛。这品经文单从文字上没有什么可讲的,因为这是梵行,清净行。这要达到什么目的呢?达到菩提果,初发心时就成正觉,因为什么都不立才能成正觉,一立,就成不了了,立什么着什么,这就要修观,观要好好想!

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是防非止恶的,本来就不非,立这么多,又止什么呢?圣边,凡边,在圣人边说,那都是相合的;在凡夫说,那就麻烦了,麻烦就越来越多。为什么要说八万四千法门呢?连一法都不立,又说了八万四千,多不多?其实岂止八万四千,佛对什么根机说什么法,对每个人说的法不一样的。咱们没有遇见佛,只好把佛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拿来说,看哪个对你的机,这个说的是华严机;《华严经》讲的是华严机,这是说法,僧也如是。

若僧是梵行者。

这个僧,是指小乘说的。

为预流向是僧耶。预流果是僧耶。一来向是僧耶。一来果是僧耶。不还向是僧耶。不还果是僧耶。阿罗汉向是僧耶。阿罗汉果是僧耶。三明是僧耶。六通是僧耶。若戒是梵行者。为坛场是戒耶。问清净是戒耶。教威仪是戒耶。三说羯磨是戒耶。和尚是戒耶。阿阇黎是戒耶。剃发是戒耶。着袈裟衣是戒耶。乞食是戒耶。正命是戒耶。

从凡夫地入了圣人了,僧本来是和合义,僧人是不是梵行呢?凡夫当然不是了。证了果的圣人是不是?预流向是不是呢?四向四果,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是不是呢?

僧是和合义,梵行要是和合的,就不是梵行了。所以,这四向四果,全不是梵行。

〈梵行品〉是遣一切的,一法都不立的,这要怎么解释呢?在三界之中的众生,在度他的过程当中,说这些法,让他生起羡慕心。生起羡慕心,就是离开凡夫地,证到圣人果,这个圣人果是小乘的四向四果,八位圣人。向就是向果,你得断三界的见惑十六心,你那个心就多了,一个一个断吧。这是初步,从凡夫断见惑,依小乘教义,知道苦,苦怎么来的?集来的。知道苦,断集的因,因断了,果没有了。

这是不是梵行?当然不是。佛不是,法不是,僧也不是,这是专指小乘说的,都是出家众。菩萨不一定是出家众,大家看菩萨都留着发,穿著璎珞,戴着珠宝,僧人就不行,要先把这个分清楚。光看僧,不是梵行;有分别,有取舍,有对待,所以都说僧不是梵行,都是和合义。从僧的本身就不是梵行,和合的,在梵行中是没有这些名词的。

僧的体是什么?和合的,没有自体。这样离人离法,人法双离,就是一切都不立。那所受的戒呢?修梵行的,他的对象是十法,别把这个忘了,十法是:身、身业、口、口业、意、意业,加上佛、法、僧、戒。

这十法都是你观的对境,用你这个心去照这个境,就叫观。观佛、观法、观僧,完了观戒,这是圣法了。

前面观身,观身的业用;观口,观口的业用;观意,意的业用,六个,加上佛、法、僧、戒,共十个,这是〈梵行品〉的修法过程。

观戒是什么呢?就是佛所制的,这还是在说法之内的,这叫戒法了。本来在法里,已经讲了,单把这个戒法提出来,受戒是不是梵行?清净戒,他追查什么是清净戒?什么叫戒?登坛受戒,咱们后面的坛场还在呢!说那个是不是戒?那是戒吗?但是你登坛要受戒,要有个坛场,要有个处。坛场是戒?不是的。持戒清净了是戒吗?老师教你威仪,威仪是戒吗?三说羯磨法羯磨师,羯磨和尚给你说三时法,是不是戒?和尚是不是戒?阿阇黎是不是戒?一个一个发愿是不是戒?乃至着袈裟衣是不是戒?持戒没犯,没犯就是没犯,怎么叫清净戒?戒是真梵行吗?这全是问号。

托钵乞食是不是戒?佛规定的,是戒。他所说这个戒的意思,观戒的本体是什么?你持戒的时候,有心?无心?起心动念持戒?还得假众缘和合。有坛场,有戒师,有戒子,多缘方成,乃至于戒,每一个戒,怎么样达到清净?怎么样是犯戒了?

犯戒有六缘的,有五缘的,最多有十缘的。这个戒,得有十个缘,具足了,犯了究竟了,这个戒犯了,少一缘,没犯,只犯前方便。这么多法和合而成,哪个是戒?观戒,戒有个戒体,体是什么?戒体跟你的心体是不是一个?这是观照的意思。

这里头大概说的是,戒性如空,戒的性体就是空,乃至于说到一切布施有福德;能施所施,能施的人,所施的人,还有所施的物,三事皆空。观是这样观,究竟不可得。

一切持戒,无善,无威仪,为什么?戒性如虚空,持者为迷倒。持便是迷了,颠倒了,本来什么也没有。这是说六度,施戒忍进禅。说到忍,什么是瞋恚?什么是忍辱?瞋恚是没有的,当时一发作,找到瞋恚还有体?什么是瞋恚的体?没有体的,你找不到瞋恚的体。

什么是忍?忍亦无所忍。这是说六度,不只是说戒,也说精进。精进是对懈怠说的,精进者,为增上慢说的;无增上慢者,无散无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心没有妄念了,心没有妄想了,也说禅定。若学诸三昧,是动非坐禅,不是定,说这个三昧,那个三昧,都不是定。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心随境界流,云何名为定”,这不叫定。“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就是心印。“云何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就是知,智能,知见。“浅智之所闻,以一以为异”,说一,以为这就是一了,一不是一。“若有闻斯法,常修寂灭行”,闻了这些法了,修寂灭行。“知行已寂灭”,行也是寂灭,“是则菩提道”。

清凉国师是这样解释这个观戒的。那么这十法都观察了,在这里头找什么呢?找什么是梵行?咱们自己观自己的意,观你心想的,你观吧。

以意识观意识,是不可能的,要用智能来观意识。观意的业,就是咱们的心念,也就是意识。再观察你的口业,口是一个形象,一个器官,它的作用是什么?说话。或者观你的身体,身体的作用,行住坐卧,行走,身体的一些动态,身体的静态,你在这十法里找梵行,什么是梵行?了不可得。这就是〈梵行品〉,你反复如是观,乃至依着佛所教授的法来观。

你找得到吗?它是真空,说到真空的一面,没说妙有的一面。咱们说佛法僧戒,乃至身口意,这都属于妙有的一方面;在凡夫是实有,在诸佛菩萨则是证得性空了,是妙有。

性空,随着缘起而生的诸法,这些诸法不是实有的。这样来观,观什么呢?观〈梵行品〉,你所观的这十个境界相,身口意,加上身口意的作用,以及佛法僧戒,总共十种。你要如实观,称着实相理即,前头看看诸佛怎么行的,看看普贤菩萨入三昧怎么入的?

法慧菩萨所答的十法,要从这里来观察,这叫如实观。

如是观已。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

观完了之后,你才知道梵行清净之相是什么。“如是观已,于身无所取”,身上想取个什么东西,没有所取的。

“于修无所着”,你所修行的,千万莫起执着,修的时候不要起执着。这个着是执着的着,心里凡是起个念,说我要修行了,要是有这么个念头,完了,就这么一句话,清净性没有了,要修行却修不成,是这样的意思。修的时候不要执着,任何都不要执着,一执着,就错了。

任何法,“于法无所住”,不是无所住,你住不住,不可能住。无住才叫梵行,一住,不是清净梵行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过去已灭”,过去就没有了,灭了。未来,未来还未到,未来还没来;那现在该现实吧,现实是空寂的。

“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三轮体空,这叫清净观。

我们重新研究戒定慧,从头说佛法僧三宝,还加上三宝所持的清净戒,这都不是梵行,连佛法僧三宝戒都不是梵行,那究竟还有梵行吗?要这样来观察三世,观察一切诸法。知道念无所念,无念的念,才是正念,你起个念头已经入了邪思了,不是正的,要达到无念的念,才是真念。

你所修行的任何事,不起执着,不起知见,这叫正修。这样理解了,再回头观梵行,这才叫梵行。所行的是无染的,这就叫什么呢?观心法,直接观心,一切相不取。佛法僧三宝戒是净,身口意的作用是染,染净平等平等。观佛、观法、观僧的时候,持戒的时候,是不是身口意的业用呢? 当然是了。你以身口意的业用,观佛法僧三宝的时候,我们叫清净行了,能修成了。可是学〈梵行品〉的时候,这就不对了,入不了梵行,不是清净行。

修清净行必须证到什么呢? 无心道人。做就是没做,以没做来观心,就是做了。心随一切法,成就一切缘。

我们说《华严经》是圆教,如果在圆里头,找哪个是头? 在什么地方起头? 圆的,你怎么找得到吗? 无头无尾,你找不到。圆的,要找个头,从哪个地方起始? 哪个地方结束了? 没有,这叫圆教。

能达到这种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因为这样,才能达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刚一发菩提心,十法界就能示现成佛,示现度众生,示现菩萨。我们才知道初发菩提心,能够示现成佛,就因为这个道理才能成就清净的梵行。

我们要是起执着心,那跟佛距离太远了,三大阿僧祗劫还没修呢! 怎么成佛? 只有《华严经》这样讲,其它的经并没有这样讲。

你必须根据最初开始所说的信心,信这个心,跟佛无二无别;所以一发心了,一成就了,信心圆满了就能作佛。正因为无二无别,你才能成就,不然你发心了,怎么能示现成佛。这个是讲前头的,看着是讲〈梵行品〉,实际上是讲十住菩萨,初发心住。

讲完〈梵行品〉,好像什么都没有证得了,空了。因为你还没有完全契证这个心。拿我们来说,不讲你还明白,一讲反倒糊涂了。我受了戒对不对? 我信了佛对不对? 信了佛法僧三宝了,这个信心对不对?

我告诉你,成就这个信心的时候,让你达到另一种高深的境界,不起执着;之所以说空,是怕你又执着回去了,那就住不成了。

讲空之前,先讲有。〈净行品〉里,文殊菩萨教我们,吃饭穿衣,无论一切动作,都要发愿,发成佛的愿。这是发愿,相信了,把这心修成了,信心即是佛,这一个信心,一发心就成佛了,信心就成佛了。你这个心成佛的时候,正因为你把所有都空掉,空了之后才能建立,不空建立不起来。空了之后,什么都不执着,全部放下。

观自在菩萨修观的时候,看破、放下、自在,照见五蕴皆空。用深般若波罗蜜,色不异空,空不异色,那这些又都有了;空就是色,色就是空,这个时候还没有讲到那么深。

这只是让你先空掉。空的是什么呢? 空的是你的知见。知见怎么空呢? 什么也不起执着,什么也不贪恋。为了怕你落到断灭,下一品,就讲发菩提心的功德,看看发心的功德有好大,这又回到有上了,因为功德都是有的。

为什么这样反复说? 这是什么意思? 目的只有一个,让我们放下。凡有言语,凡有形象,凡是有思惟的,你都没放下。我们经常说,因为在社会上烦恼,出家了,遁入空门。你在空门外面,不知道空门是怎么回事,一进到空门里头,还是不空。

明白吗? 不空,你的头发是剃了,但是你不能把脑壳也割掉,你只能剃个头发,你的脑壳还在呢! 脑壳在,头发还要长,所以你半月剃一回,不剃它又长出来了;断烦恼,烦恼还会生的,我说这个是比方。出了家,还生什么烦恼?每位道友们观照观照,我不知道你们如何,我的烦恼还很多。

学佛法,讲佛法,这中间都是觉悟的方法,因为我们还没有觉悟。我讲课有烦恼,你们听课有烦恼,都在烦恼当中。说的是谁的呢? 说的是佛的,大菩萨的,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自己是什么? 自己具足跟佛无二无别,能说而不能行,不能行而不能证,不能证你没有得到,不能证你得到了吗? 得不到。

这叫什么呢? 这叫熏习修。我在讲〈大乘起信论〉的时候,跟大家讲了很多次,天天这么熏,能把它熏到没有了,也就是我刚才说的遁入空门。

不空,不空就是有了,有什么呢? 这个有跟空门外头的有不一样了,有功德,没有业报。但是〈梵行品〉不行,只要有就不行。业报要空,功德也要空。有时候说功德什么也没有,有时候佛又说有,为什么? 这就靠我们去参了。当佛遣有的时候,我们又执着空了,一执着空是断灭空。断灭空,不行,功德都没有了,那又回来说功德;说完功德,又没有了,又空了,那已经不是原来的这个空了。

到了十地菩萨所说的那个空,跟〈梵行品〉又不同了,那个空是在有上建立空。空即是有,有即是空,佛法僧三宝,持戒,功德无量。在这个地方不能这样讲,这个地方是排遣,先把你的烦恼、业习给空掉。

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吧! 丹霞劈佛。有一位和尚他一天当中都在拜佛,对佛像执着得不得了,丹霞就去度他,把佛像劈了,用火烧了。那和尚气死了!“我天天拜的,你怎么给我烧了?”丹霞祖师说:“我没有烧,我烧的是木头。” “这是佛像!”“佛像?那我在这里找舍利!” “木头里哪有舍利?” “没有舍利,那你就别拜了,我再烧一个吧,没有舍利,供它干什么?”

讲这些道理,是让大家了解,佛所说的一切法,目的是让你成佛。你要是执着这个,就给你取消这个了,你又去执着那个,那个又给你取消了,就是要你达到无障无碍。说空说有,即空即有,非空非有,只有一个目的,让你成佛。

有时候它是纯理上说,咱们现在这段经文是纯理上,所有一切事相都遣除完了,你心里干干净净的;完了,又跟你说有,你就不会执着了,后面再跟你说功德,那你就不会贪恋功德了。

刚才我说了两个名词,其中一个是“析空观”。“析空观”就是分析,让你来想、来观;不过这个观,并不究竟,还要“体空观”。有的根机很深,很有修行的功力,他当体即空,也不要修念佛了、拜忏了,都不立了。就说参禅吧! 直指明心见性,坐在这里就思惟了,想了,那就专门修空。心行处灭,心里的思惟,一念都不立,言语道断,不说了,言语道没有了。

所以学教的,是一点点的分析,让你达到空体,证得你的本体;习禅定的,当体即空,当体即空就没有这么多的言说了。

从十信位以来,一品一品,一类一类的告诉你,让你生起信心。能信自己的心,并不容易,大家一听到,哎!我自己还不相信自己吗? 就是因为你自己不相信自己,佛才这样说。说了半天,你还是自己不相信自己,这句话大家信吗?问你是不是佛? 不论你问谁,没一个人答复说:“我是佛!”没有一个道友是这样答复的,说我是什么佛,因为自己一天当中的烦恼多得很。

其实,你这个体是佛,并不是说你现在的这个用。你现在的这个烦恼,是你心上的用,是识用,并不是心。你学法相唯识,学〈三十唯识颂〉,就知道了。

你先把这个妄分析了,完了再去找真,真就在妄里头,知道吗? 把妄一分析,真就显现了。有的人智能大,根机深厚,他一闻就悟得了,直接就找到了。超三贤越十地,三贤位十地位他都超越了,一下子就成佛,就像善财、龙女一样。这是有的,但是很少很少。

在佛的经卷里,不止善财龙女,还有好多开悟的。像禅宗开悟的,是不是佛?是。那是理上,理上能悟得了,事相上还不行,还得渐渐地除。你出家,受了戒,跟那出家几十年的,平等平等。可是在这过程当中,有好多的事,你还不明白,为什么呢? 理虽顿悟,事须渐除;理上你明白了,但在事上,你得一件一件学,不学你不会。

你拿〈净行品〉的净行,跟〈梵行品〉的梵行相互对照,〈净行品〉也是清净了,可是要发愿。吃饭要发愿,行住坐卧都要发愿。〈净行品〉是在有上建立的;〈梵行品〉是什么都不要了,在空上建立的。你把空达到就行了,懂了这个道理,你才知道“空寂无作意”,空寂了,没有任何作意,“但有所作,即是虚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里想的没有了,过程都没有了,就是断了行为,断了思惟,什么都断了,等你断干净了,再起作用。

大菩萨行菩萨道,必须先达到这种境界,有了这种境界了,才能进入初住。这时候再发心,才是真正的菩提心,才能示现百劫作佛。你要是不打扫干净了,还是有毒,毒还会发作的。你有这个肉体,身口意里头有毒素,你洗不干净的,必须得用梵行才能洗干净。

要是没有办法修梵行,没有这个善根,你还是从〈净行品〉来做吧!发愿吧!先把你的行为清净了,净行做完了,能做得殊胜了,就能进入梵行了。这样清净之后,再发菩提心,功德无量。

讲到〈发心功德品〉,你就可以看到《华严经》的品位安排,先让你有,有又空;空完了又有,有了又空。后面那空可不是这样的空了,那空不是建立在你的心地上,而是建立你的功德上。要是能这样子来学习,还不说是成就,起码你的功德能建立得很好,在功德里头没有贪瞋痴了。

咱们现在无论做什么,里头都夹杂贪瞋痴的成分,这样的成分不纯净,还不够清净。必须经过梵行这样清净了,以后再发心,那个功德就清净了。你的基础不一样,必须逐渐清净你的心。

讲《华严经》之前,我之所以先讲〈大乘起信论〉,就是为了能够行梵行,清净行。如果这个器皿,药罐子,装过毒药的,你要是不打整干净就去吃,会把有毒的成分也吃进去,那就麻烦了,你会中毒的。

佛所说的教义也如是的,先给你讲佛的果德,完了就讲那些大菩萨,文殊、普贤,他们是怎么修的? 大家可能学过,要是忘了,就不能连贯,你之所以不能连贯,因为你不是证得的,只是靠耳根听一听,你的心还没有沾边,还没有转变过来。

咱们拜佛也好,礼忏、念经也好,一天当中上殿过堂的,里头夹着毒素。所谓毒素,就是还有贪瞋痴,你起心动念,不清净的地方太多了。我不知道你们如何,反正我是这样子。吃饭的时候,今天很合你的口味,不知不觉就多吃两口;那不好吃的,勉强哪,差不多就算了,这里面都有爱憎。有时候发脾气,你不敢跟人家发,在心里头发吧,变过来,不敢向外头发,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这个事你明明不晓得,根本不会,在很多人面前,怕失掉面子,勉强装会;不会的却装会,不懂装懂。因为你在没得到清净的梵行之前,你的三业不会清净的。虽然也接受法,接受佛,接受僧,也归依三宝,但这里头有毒素;毒素就是不纯,里头夹杂着爱染、爱见。为什么经过很多劫数都不能成道?成分不纯,不是清净行。

如果你能够放下,这样观察,“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着,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经过去了,不再思念。没有一个人不留恋过去的,因为做个梦,他会想起很多事,也许会想好几天;做个坏梦,也会恐惧好几天。为什么?过去的不能消灭掉。过去就过去了,还是不能截断;未来呢?没有一个人不会想未来的,将来我会怎么样等等,这也包括我们修道者在内。

一下想住住茅蓬,一下又想清净清净,人多了,烦乱修不成。那你就去住茅蓬去修吧! 一个人去修又害怕,三两个人又打闲岔,那怎么办呢? 就这样,反反复复,多生累劫都这样。大家共住吧,嫌着约束,一个人静住吧,又懈怠,又恐怖;一年又一年,一辈子又一辈子,无量劫就这么过来了。如果你执着,于法乐住,喜欢的,就专持哪一法,不喜欢的就排遣。这些执着,每个修道者都有,还不用说到不修道者。

〈梵行品〉是专门为出家人说的。为什么? 去除你的执着,你执着的不得了,就不能够随缘,一随缘就变了。达到随缘不变,那你必须观,观身无所取,那身业就没有了;观修无所着是意业,意业也没有了。对于一切法无所住,无所住就不执着,一切法都不执着。佛说一切法,就是要你不执着;可是我们学哪一法就执着在哪一法上,不能梵行。梵行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动,专门落于空寂,那成断灭了,不是那样的意思。

梵行清净是指着什么说的? 是把你那个心洗干净。相信你这个心跟佛无二无别,那就非得用梵行,一切无着。当你面对持戒犯戒,修与不修,会有另一种看法。

以前有一位师父,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大徒弟,已经深入修行了,可是外表没有显现出来,外相就是睡大觉。另外一个小徒弟非常精明,师父爱哪一个呢? 这个聪明的徒弟,看不起他这个不聪明的师兄,“这个家伙,出家干什么?一天懒惰得要死!”不过他师父是知道的,他师父非常重视他的大徒弟。这个小徒弟自以为很聪明,对他师父就很不满。

有一次他的师父就试验这个小徒弟,拿个夜壶,老年人夜间尿尿用品,那个夜壶是瓷的,他师父就让他小徒弟洗。洗一遍,他师父说不干净,再洗,洗两遍,还是不干净,再洗。洗了好多遍了,拿来总是不干净,他就没办法了,“师父,我洗不好了。”“你洗不好,找你师兄去洗。”

嘿,他就烦恼了,“我洗这么多遍都洗不好,他一天睡大觉,他会洗得好? 我看他怎么洗?”他就拿那瓷的夜壶给他的师兄洗。他师兄在那膝盖上一顶,把这瓷夜壶翻过来了,再去洗,一洗就干净了,翻过来还不干净吗? 这时候他才知道他的师兄是真正有德行的,真人不现相,现相就不是真人了。

你从现相看,你看不出来哪个好哪个坏的,得从他的本质上看。你看这位师兄对什么事都糊里胡涂的,因为他什么都不执着。你看这个小徒弟很精灵的,就是因为他太执着了,他才精灵。懂得这个道理吗? 你以为他在睡大觉,其实是在观心呢! 不要在相上执着。看看自己的念头,一天都起什么念;念头要是什么都不执着,就是清净的。你要是看什么执着什么,一句话也放不下。看着一点事,牵涉你的放不下,那还可以,因为涉及你的自利。不干你的事,你也跟着搅乱,放不下,你说你不是糊里胡涂,麻烦吗?

这不只是说话,而是检查你的行为,身所做的,有时候都不是真切的,心所想的才是真切的。身口是被指挥者,它有个识,指挥它的是识,你把识降伏住了,虽然不行,还是得降伏这个心。识是被心所指挥的,心的层次太多了,共有四十二个。咱们现在从十住、十行开始,乃至于到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佛,不是那么容易成就的。

你念〈梵行品〉,不用五分钟就可以念完了,要是去做,你要从凡夫地证到成佛。咱们讲的都是佛的境界、大菩萨的境界,一发心就成正觉了,这样的菩萨境界,能示现百劫作佛;可是我们的心,还没有完全梵行,唯佛与佛才能究竟梵行,不要把这个问题看简单了。

我们怎么办呢? 咱们从净行达到梵行,先修持文殊菩萨所教授的一百四十一愿,再达到法慧菩萨所说的,一切无所着,这个时候功德就大了。是什么功德呢? 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成佛,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读读〈梵行品〉就知道了。

要是我们作任何事都不执着,那就像一个痴呆似的,像傻子似的,其实并不傻。中国有句话,大智若愚,智能越大的,你看他像傻子一样。他就是傻,小事不注意,大事不胡涂;越大的事,清楚得很,小事他根本不在意,要这样去修行。

我们一天当中就执着穿衣、吃饭、人我关系,要是把心放在这个上头,怎么能修道呢? 怎么能清净呢? 贪瞋痴放下了,戒定慧才能生起;戒定慧能生起了,你才能够一切无着。这并不是不持戒,而是他持戒达到这种程度了,不持而持,不再作意了,他不会犯戒的。

咱们心里天天嘀咕在不持银钱戒上。递个东西,你先搁到这儿,我再拿。不过,我们现在拿的是纸币,并不是钱;“不执着金银财宝!”这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人民币。

你要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随因缘把过去的业消了,就好了,就清净了,别再犯新的错误。已经出了家了,心里别再想男女感情,否则如何修道? 如何能清净? 如何行梵行? 连净行都没有呢! 要放下! 看破!

说的是深的,行的要浅的。说一丈,不如行一尺;你做一尺,比那说的一丈还好得多。

第二讲竟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