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居士文章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一章 解说《心经》 3 佛与菩萨的三摩地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一章 解说《心经》(3)

  3 佛与菩萨的三摩地

  详本《心经》,强调佛及观自在菩萨入三摩地,这即具有修证般若波罗蜜多的深义。

  “薄伽梵入名为甚深观照之法异门三摩地”。

  薄伽梵(Bhagavan),即是世尊,是佛十名号之一。世尊入的三摩地,依藏译本,名为“甚深观照之法异门三摩地”(zab mo snang ba shes bya ba'i chos kyi rnam grangs kyi ting nge'dzin)。然则何谓“法异门”?这却须加以说明。

  粗略地理解,可以将“法异门”看成是同义词。例如:法性(dharmata)、真如(bhutatathata)。

  不过这样理解时,却须知道,这些名相其实是依不同的观点而建立。譬如当说“法性”时,是从般若波罗蜜多的性来立名;说为“真如”时,则是从其相而立名。

  所以,若从般若波罗蜜多证果的功能来立名,所证者可以称为“智”(jnana),当强调这证智其实是本然的存在境界,并非证智者新得,亦非突如其来生起,则又名之为“自然智”(svayambhu-jnana)。而形容这个智境,则名之为“如来藏”(tathagatagarbha)。

  这样一来,我们已经有好几个名相了。这些名相还可以引伸,由引伸而立名。譬如“真如”的“如”即指相,如其相而观照其真实,于是便又有“实相”(bhutakoti)这名言安立[注2]。所以“真如”和“实相”,便又成为法异门。前者偏重于由相见性,后者偏重由性见相。附带说一句,这所谓“见”,便即是经中所说的“观照”。

  所以“法异门”,实在是有所偏重而安立的名言。由名言义,于是成为“异门”(paryaya)。[注3]

  小乘行人着重修证缘起;大乘行人着重修证空性;密乘行人着重修证如来藏。看起来,是三个不同的法门(异门),实质三者无有分别,缘起即是空性,空的境界即是如来藏。世尊所入的三摩地,即无分别观照法异门,所以在世尊的定中,更无缘起、空性、如来藏的分别。由是才称这观照为“甚深观照”。

  观自在菩萨入三摩地,说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行”(gambhirayam prajnaparamitayam caryam caramana)。

  在这里须要说明,入三摩地并非如一般人所认识那样,要盘腿打坐。菩萨入二地后,所重者为行持而非修持,因此在行持中便已能入定境,是即入三摩地。这时菩萨已无须作跏趺座相,如常生活,只心识活动已不同常人,这种行持境界,唯有菩萨自知。

  观自在菩萨所行持的,名为“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若依行持的境界来说,跟世尊入的三摩地一样,都以“无分别”为证境,但其本质却不一样,世尊已无“法异门”的分别,而观自在菩萨却还持着这是“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是即仍未能离法门的分别。

  在如是行持中,观自在菩萨观照五蕴悉皆自性空。这即是其行持的证境。

  无垢友说,经中虽然只说五蕴,其实亦同时隐指十二处(六根及六尘),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亦即已尽观蕴、处、界一切法相,悉皆自性空。

  现证法相的空性,是行持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智境,由此可见,现证空性绝对不同于从理论上认知空性。我们由理论来认知,很容易随意地说“无自性空”,而且还可以叨叨不绝,引经据典来说甚么是“空”,但实际上我们的心识却从未有一刻证验过“空”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境界。是故须知,证空的境界,必须由修持与行持而获得。光从理论与名相来解说《心经》,实在便落于认知与理解的层次,而且很难说明,何以观自在菩萨要行持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才“照见”(vyavalokayati,观察照见)五蕴悉皆自性空,因为若依名相而言,说“五蕴皆空”并非一件很难的事。

  所以,造就关系到修习与修证了。

  舍利弗在世尊与菩萨同时入三摩地之际,承佛威力而问观自在,当如何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那即是问:要如何修学才能现证一切法相的空性。倘如只是认知,这问题可以问一切开讲《心经》的人,何须要问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由是可知,如果不由修证来解释经中观自在菩萨之所答(无垢友说之为“十一答”),那就根本不符合经义,观自在菩萨不可能于舍利弗问修学时,他却只用认知来答。若这样时,便是答非所问,不当受世尊认可与诸佛随喜。

  注释

  2 “如”的梵文为tatha,“如如”则为tathata,乃指行者之智境,如实观照诸法宝相。此如《楞伽经》(依拙译《入楞伽经梵本新译》)所言:

  “更者大慧,依于正智量,菩萨摩诃萨即当不取名为实、相为不实。当于净除增损二边之颠倒见时,于识更不生名与相外世间时,我即谓之为如如。”

  汉译佛典中,很多时都以“真如”代替“如如”,作为tathata的翻译,而“真如”的梵文却是bhutatathata。玄奘法师的译文即是一例。这大概是玄奘翻译的风格,喜欢对佛家名相作添译,如把“遍计”(parikalpita)译为“遍计执”、“依他”(paratantra)译为“依他起”、“圆成” (parinispanna)译为“圆成实”等。将“如如”意译为“真如”,亦无可厚非,盖“真如”之“真”(bhuta)亦不过是形容此“如如”之不颠倒、不虚妄。但不论是“如如”抑或是“真如”,所指的都是相 (laksana)。此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依玄奘译)所言:

  “善现,如是如来应正等觉,依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如实觉一切法真如不虚妄、不变异,由如实觉真如相故,说名如来应正等觉。” (卷三十六)

  《大般若经》卷四六一,对“真如相”尚有广说,于此不赘。《辨法法性论》亦有颂云“法性能相即真如”。由是可见,于印土不论中观或瑜伽行,皆以“真如”为“相”。

  汉土却习惯依“体、用”的观点来治佛学,且将“真如”执以为体。事实上,即使依梵文文法而言,“如”(tatha)乃形容词,形容行者于见道位以上之证智境相。“如如”(tathata)则是将此形容词安立为名词,而非谓法界中别有一清净实体名为“如如”或“真如”。(“空”(sunya)与“空性”(sunyata)的关系亦如是,非于说一切法自性皆“空”之余,另立“空”之“性”,否则即如头上安头。)

  3 《辩中边论》亦有颂云(依玄奘译,大正·三十一,465。):

  略说空异门 谓真如实际

  无相胜义性 法界等应知

  此谓真如(tathata)、实际(bhutakoti)、无相(animitta)、胜义性 (paramarthata)及法界(dharmadhatu)等,皆为“空”(sunya)之“异门”(paryaya)。世亲的释论,复解释如何由不同的观点,来建立此等“空异门”,此如“由无变义说为真如”、“由无倒义说为实际”等。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