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课记录·1月19日
宗性法师主讲
净印居士记录
今天晚上我们接着上次讲,今天晚上这个课可能就要结束,现在我开始讲第三十分——《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这一品的内容我觉得给我们解答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用我们现在的话讲,我们怎样来看待这个世界。从这个方面我想,一方面告诉了我们佛教的世界观,一方面告诉了我们佛教的物质观。我们怎样来看待这个世界,我们怎样来看待我们面对的世界所构成的这些物质,也就是说,我们的这个世界是怎样构成的,最后它们的状况应该是什么?这个物质世界最后的归属到底归到什么地方?我想,这个问题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说非常重要,非常的关键。因为我个人在学佛过程中常在体会,佛法尽管有些时候在讲缘起,讲缘起最后的目的就是性空,换句话讲佛法对世界的解释是通过缘起这个轨道最后告诉我们,这个物质世界它的存在是不真实的、是虚幻的、是没有自性的,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是空的。佛教讲空就是对这个现实世界的一个否定,怎样否定的呢?通过缘起。佛法告诉我们,世间万有,每一件事情,每一样事物,都是缘起的,都是条件的组合。条件组合的事物我们过去讲的非常多,就是它的存在是暂时的,不是永恒的,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如果说你认为这个世界有一个实体,有一个实在的东西,这个观念是错误的,这个执著是错误的,是空的,佛教透过缘起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学佛到一定的时候我们也知道这个世界是缘起的,缘起的事物是不真实的,是虚幻的,是假的,是空的。当我们在继续学习的时候,听到这个道理觉得非常正确,非常对,可是当我们一旦回到现实生活,面对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面对你眼前这个物质世界,你又感觉到好像它还是有真实性。所以我们开始学佛的时候,往往介于二者之间,矛盾之间。从理论上讲,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缘起的,是没有自性的,是空的。可是在现实生活的感觉总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实在,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都会影响我们的心情,都会对我们产生作用。所以我觉得我们开始学佛的时候往往都是徘徊在这二者之间。你说它有真实性吧,佛法明明告诉我们是缘起的,没有自性;你说它没有真实吧,可是我们眼前的情景又是那么的靠得住。所以往往是游离在二者之间,徘徊在二者之间。这个现象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就说明我们要想真正的对现实的物质世界有所把握,能够真正的对物质世界有所认识,能够与佛法相应,能够与缘起相应,就是真正能够在物质世界上放下,能够感觉到我们的生活就是在童话中,就是在梦中,就是在虚幻中,能够穿梭在异彩纷呈的世界中,而又不受异彩纷呈的世界的阻碍,自由自在,这是我们最后要证的。可是我们总是感觉到这个世界、这些物质总是障碍着我们,总是影响着我们,总觉得它真实。所以我讲我们对物质世界的看法、认识还难与佛法一致,还难与缘起性空的观念一致。不知道诸位有没有种感觉,我是常常有这种感觉。所以慢慢到最后你才会觉得这个物质世界的不真实、虚幻,感觉生活真的象梦一样,真的象生活在童话中一样,那你那种身心的轻安、那种自在才能真正与佛法相应。所以这一品就是解决我们怎样看待这个物质世界,怎样面对这个物质世界的问题。
所以这个地方佛就问须菩提呀,“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就是把三千大千世界都粉碎了,象灰尘一样。这个微尘是佛教印度哲学里面的一个术语,非常虚非常虚,认为这个东西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它不可以再分。佛就借了这个比喻——最小的物质单位,把这个世界打碎,粉碎了,你说这个粉碎的微尘多不多?须菩提就说:多啊。但是须菩提清楚的知道所谓的微尘只是一个代号,只是一个符号。世界哪有最小的单位?没有。
“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佛讲的那个微尘不是真正的微尘,它只是一个代号,一个代码,是名微尘。这就是说佛教否定有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单位,这就跟我们现在物理学上的研究有相似之处。我们现在物理学上开始研究物质世界的构成的时候总觉得物质世界的最后的状况总要探索。一开始科学家说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是分子;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原子;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甚至现在到了什么夸克,夸克是不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单位?我看哪一个科学家、哪一个物理学家也不敢断言。所以我听说在理论物理学上有很多物理学家已经提出来,夸克还不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夸克也可以再分,通过对撞机还可以再分。那么什么是构成物质世界最小的基本单位?我想这是所有的物理学家、科学家正在追寻的一个问题。但是佛法早就告诉我们,分到最后不会有结果。为什么?用到我们今天的夸克,也是一个符号。你说夸克是什么东西,拿出来我看看。夸克就是个名称,夸克就是指科学家、物理学家通过一些仪器,把质子、中子、电子进行分析、破解的那么一种状态,把它命名为夸克。它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代码,没有真实性,佛教讲的微尘也是如此。这一点,我想的话就是和现在的物理学上有相似之处,但是有又不同。现代的物理学家总认为,有些人吧,至少有一部分人认为这个物质世界到最后总有一个基本元素构成。佛教早就告诉我们:没有,没有一个最小的基本单位。为什么?原子学早就解释了吗,物质到最后,真正到最后状态就转换了。原子核,它不可以爆炸能量那么大吗?原子核爆炸还有物质吗?没有了,它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了,所以它以能量的形式存在。那你说这个物质世界分析到最后物质的真实性靠什么来支撑?没有了,那最后只是能量了,哪有什么真实性啊。所以的话,我想这几句话就表达了佛教的物质观,佛教否定有最小的物质单位构成这个世界。为什么?它会转化为能量,到一定时候它会转换为另一种形式。就像水一样,水是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水都是真实的,可是通过物理学、化学试验,一分解就马上成气体啦,就由原来的液态成为气态。再给它一加冷,气态就成了固态,结冰。那你说那个是水呀?水是什么?不停地转换,没有真实性。所以佛教讲物质世界也没有真实性,没有最小的单位,没有最后的基本物质构成整个世界。所以这段话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希望大家用心来思考。只有当你把这个问题思考透了以后,你才能对现实的物质世界形成一个正确的物质观,怎样看待现在这个世界的物质?下面佛陀接着讲了。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根据这个道理,什么道理?就是根据前面微尘的道理,所谓的微尘,就是最小的物质,那都是假想出来的,没有的。既然这个最小的微尘是这样,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为什么呢?如果连微尘都不是,你认为连微尘都碎为三千大千世界也是这个道理呀,物质构成的世界也是如此。微尘没有真实性,世界也没有真实性,世界也是代号,也没有真实。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果你认为世界有一个实在的,那就是有一个一合相,就是一个整体。有吗?没有。
“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那个所谓的一合相也是个虚幻的代号而已。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不可以真正的一合相,不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为什么?语言文字都不能代替它。就象我们人一样,你有个名字,名字只是用来辨认你的标志,它能代替你吗?它能代替你那个具体的人吗?代替不了。只能说给你那个具体的人取了一个名字,张三,李四,果菁,马容,是吧?起个名字就是为了大家能够辨认你,就是一个标志。如果说这个名字能够代替你的话,那就坏了,那你就成那两个字了,就成那个名字了。可是实际上不是这样,这个名字只是一个标志,一个符号。那么所谓的微尘,所谓的大千世界,所谓的一合相还是这样。所以最终这些符号都不能代表那个具体的事物,就象你的名字不能代表你本人那个肉体一样。所以一合相者不可说,凡是说的都是方便,都是方便说,就象你今天起的名字一样,那都是方便,便于交流,便于认识。
“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凡夫不知道啊,凡夫总是贪着,有一个一合相,有一个微尘,有一个世界。就象我们人一样,总认为叫果菁,就是叫我呐,叫马容,就是叫我了。叫你吗?什么时候叫你?你说是啊,代号就是我啊,那是叫你的代号,果菁跟你本人不能划等号,马容跟你个人也不能划等号,那只是相似而已。所以我们不能只在这个名称上打转,不能只在这个符号上打转,我们要接近真实,靠近真实。所以这个地方进一步告诉我们,世界,由物质构成的世界,什么娑婆世界,极乐世界、东方佛土、西方佛土等等这样多世界我们怎样来看待,这些世界也都是虚幻的,也都是不真实的。
所以我说这一品给我们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解决了我们的物质观,一个解决我们的世界观。就是我们怎样来看待这个世界,怎样来看待构成世界的物质,物质没有最小的基本单位。由这个没有最小物质单位构成的世界它都只是一幅图画,都没有真实性,都可以转变。所以经典里面讲,我们这个世界到了一定的时候,小三灾、大三灾的时候,小三灾就是瘟疫、饥馑、刀兵,大三灾就是风、火、水,就把整个世界摧毁了。为什么呢?又一另外的形式存在了,物质又转换为另外一种能量了。所以“一合理相分”把它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物质观即世界观,皆如图画如梦幻。诸位记住了,物质观即世界观,因为我想这一段就是给我们解决这样两个问题,怎么看待物质的问题,怎么看待世界的问题。皆如图画如梦幻,都象图画一样,在我们眼前,不知道诸位看过图画没有?我觉得如果你对这个问题体会深的话就盯着你那幅图画,一次次发愣、发呆,什么也不想,慢慢的你会感觉这幅图画非常有意思,开始你会感觉那幅图画上的东西都是真实的不得了,人啊,山啊,水啊,花啊,草啊,鸟啊等等的,看一看,看一看你就觉得这个东西不真实。所以我们的这个物质世界就象这幅图画一样都是如梦幻。所以诸位记住这两句话,这个东西对我们对待现实生活非常有用。物质观即世界观,皆如图画如梦幻。所以我们不要贪着今世,不要成为凡夫,贪着这个世界的真实,物质的真实,一合相的真实,那都不真实,那都是如图画、如梦幻。我想这一品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内容。
现在看第三十一品“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这一品叫“知见不生分”。什么叫知见不生分呢?这一品就告诉我们最后你证悟的,我们佛法不是讲八正道吗?特别强调正见吗?佛法里边讲见道,禅宗里面讲见性成佛,见的是什么?诸位,我问问大家,不知大家考虑过这个问题没有?这个见性成佛见的是什么?有没有人告诉我,果菁见的是什么?马容,这个见性见的是什么?有一个人讲的好,无所见,如果你还有个空,还有的自性,还有个真如的见,那还是一个执著的见,法相的见,那还有见,不彻底。我们不是老讲连空都要空吗?要见无所见,如果有一个见,有一个空性可见,有一个真如可见,那还是执著,是空性的执著。
所以诸位啊,我现在讲几句话要记住,《楞严经》里面有这么四句话:“见见之时,见非所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什么意思?“见见之时”,就是你开悟的时候所见到的见,“见非所见”,你见到的什么是见?“见犹离见”,如果你认为有一个见,那么还要离见,“见不能及”,就是最后开悟见到的那个东西不是我们一般人能见所见所能达到的,因为那个时候的见是远离能所,能所双亡,绝对待,绝形式,绝思维,绝言语。如果说还有能见,还有所见,如果说智慧是能见,空性是所见,没有把智慧和空性融为一体,那还不是最后的见,那还是对待,还是二元对立。真正的见,最后开悟的见,能所双亡,绝对待,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的彻见诸法空性,才是真正的见性。所以诸位记住这几句话,这几句话是《楞严经》里面的。“见见之时,见非所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所以这一品为什么叫“知见不生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是说没有见,而是见的时候离见,没有能见,没有所见,能见所见融为一体。如果说你认为还见到什么,那个见就是你的执著,就是你的法执,那就不彻底。所以佛法里面讲,空也不能有,有也不能有,远离空有,远离对待,那个智慧才是可靠的。
所以我想这一品就是告诉我们你在学佛的过程,证智慧证空性的一刹那是个什么状态。如果你现在闭上眼睛想空性想什么那都是你想出来的空,那不是你证得的空,不是智慧所证的空,那都还不彻底。所以我们要掌握这样一个原则,所以这个地方往往是我们学佛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容易把握不住的问题。见无所有,无所有见。知见生起来,那都是执著,所以叫知见不生分。诸位,我想你把《楞严经》上这几句话记住了,就懂了知见不生分。
咱们来看文字:“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就是如果有人说佛说了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就是须菩提你认为这个人懂不懂我说的道理呀?须菩提就说:“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就是他这个人不懂得如来所说的道理。“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佛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不是真正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为什么?都是代号,只是一个代码,符号,标志,仅此而已。“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就是在一切法上如是知,如是见,怎么个如是知,如是见呢?就是没有我见,没有人见,没有众生见,没有寿者见。这样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什么叫不生法相?如果你认为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那就是法相,你认为没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那也是法相。为什么呢?因为你认为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那是有的法相;你认为没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那是空的法相。空相,有相,都是法相,这个法相就是执著相。不生法相,不应该生执著,为什么?佛和须菩提讲了,“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就是佛原来讲的这个法相,也不是固定的,也只是符号,也只是代码而已,那个才叫法相,那只是方便。所以我经常强调,佛是应机说法,对执空者说有,对执有者说空。我们要根据我们自己的根基来选择,不要落自槽臼,不要抱住一法不放。如果你要落自槽臼,落自对待,那都是执著。所以我觉得这一品就是给我们解决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在学佛过程当中真正智慧展现的那一刹那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所以我想诸位把这一点弄通之后你就会知道你在学佛过程中智慧展现的标准。
所以我们把这一品总结为这样两句话:见无所有,无所有见,智慧生时,云在蓝天。
真正的见无所有,不管空也好,有也好,都无所有。无所有见,无所有见,智慧生时,云在蓝天。就像白云在蓝天上飘过一样,悠悠自在,洒脱自在,融为一体,没有障碍。
诸位记住了,见无所有,无所有见,智慧生时,云在蓝天。
为什么用这句话,过去王维有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行到水穷处,行是什么?思维。水穷处,就是到绝于思维的时候。坐看云起时,坐在那里看蓝天、白云飘过,那个是绝语言,绝形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是王维晚年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就是个比喻,告诉我们你那个思维到最后的时候,坐看云起时,就象云在空中飘过一样,那种自由的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我们把这句话记过来,智慧生时,云在蓝天。所以,诸位,我想这一品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下面看三十二分,“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一品叫应化非真分。什么是应化非真呢?佛陀不是有千百应化身吗?那么他在娑婆世界应化的那个相非真,那是虚幻的。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如此,要把你眼前的一切,都要觉得它的不真实性,所以这一品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说须菩提!若有人以那么多东西来布施,若有人发心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这个在前面讲过,这个福德胜前为什么?法施嘛,法施当然比物施好。通过法施能够让众生远离苦海,能够让他找到方向,能够让它真实,出离三界,出离轮回。从这个意义上讲,法施比物施好。那么这里也不能偏激,走极端,如果有人说既然法施比物施好那我就不用财布施了,我就等着法布施吧,那也不行,你要知道,如果一切众生连物质上都没有满足,他在为生活发愁的时候他怎么学佛呀?所以要知道,法施是在财施的基础上,这个道理弄懂。怎样为人演说呢?“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为什么?应化非真嘛,度化的人也是不真实的,能度化的人不真实,受度化的人还是不真实。为什么呢?“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为什么不真呢?一切有为法,如梦,就象梦境一样。如幻,虚幻的。如泡,就象那个水泡。影,阳光下的影子。露,就是草上的露水,早晨太阳一出来就没了。电,就象天空的闪电。应作如是观,一切事物都象梦、象幻、象泡、象人的身影、象露水珠、象闪电一样,稍纵即逝,留不住。我们眼前能度化的人这样,所度化的人还是这样。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度众生当中出现的问题。那个众生怎么那么难呐,那个众生怎么那么不好度啊?你只要解决好这个应化非真的问题,那么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因为你那个感觉,众生都是真实的,所以才有那个感觉。当你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具有不真实性的时候,都会很好办。所以这一品就告诉我们在度众生的时候保持什么样的心态,第一个要财布施,同时要法布施,不是只是法布施。那么怎么施,应化非真,怎么个应化非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讲到这个地方,《金刚经》的正文就讲完了。
最后,“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最后这一段是说大家充满法喜,这个内容不多,我也不去讲它,大家一听就明白。
过去佛经讲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最后这一段就是流通分。我记得我们当时有个比喻,就是把序分叫开幕式,正宗分叫报告,流通分叫闭幕式。
讲到这个地方《金刚经》就全部讲完了。诸位,《金刚经》讲完了,我记得我在列这个提纲的时候,还有一个题目,就是《金刚经》与人生佛教。我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来?因为我觉得到今天这个时代,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是大趋势。但是我觉得今天的人生佛教、人间佛教已经有所偏差,为什么呢?尤其强调人生和人间哪,容易让它世俗化,但是我说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方向是没有错的,关键是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怎么走?我觉得有必要对《金刚经》的要领有所把握,为什么?因为现在一般提人生佛教、人间佛教都认为在世间上搞搞慈善事业,搞搞公益事业、扶贫、助残、帮助他人这就算是人间佛教了,我觉得这还差的远。人间佛教,首先要知道它有佛教才叫人间,强调人间佛教、人生佛教的目的就是强调佛教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关注生活的一面。要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用什么来关注?用佛法的智慧来关注。所以我想在强调人间佛教、人生佛教的同时,不要忘掉佛法与世间法不共的是什么?那就是我经常强调的菩提心,般若见。这两条才是佛教与世间法不共的,才是保证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不走偏差的根本前提。如果说忘失了菩提心,没有了菩提心,没有了般若见,你又所谓的修善法,那是魔业。忘失菩提心,去修善法,那是魔业。为什么?你没有了菩提心,没有了般若见,你就是世间善,你还要轮回,还要流转生死,那就是魔业。所以我要提醒大家,将来在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道路上要注意般若见菩提心的保持。这从哪来,从《金刚经》来的呀,《金刚经》两个问题嘛,“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怎么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呢?“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就是般若见。生其心,度众生嘛,所有众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那就是菩提心呐。在整个《金刚经》贯穿着般若见菩提心这么一个主线。所以我想,我们今天要想真正实现人生佛教、人间佛教就要很好的体会般若《金刚经》的精神,能够把般若见树立起来,把菩提心树立起来,那么才能够体现佛法与世间法的不共。也只有在弘法过程中保持佛法与世间法的不共,佛法的生命力才能够永葆青春。如果说佛法失去了它与世间法不共的东西,它与世间法一样了,那佛法的存在就没有价值了。为什么?其他东西可以替代你了嘛,唯独般若见、菩提心才是世间法不能够替代的,这才是佛教的命根,是佛教的根本所在。所以我想在今后的时候我强调一下,我们将来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你要走人间佛教、实现人生佛教就必须要保持菩提心,保持般若见的基础上修一切善法,度一切众生,才能够真正的保证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我希望大家多诵《金刚经》,多理解《金刚经》,多受持读诵《金刚经》,按《金刚经》所讲的来行持,来净化身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智慧,充满阳光,让我们生活的自在,生活的洒脱,生活的安详。我想这是我对大家最后的嘱咐。
讲到这个地方,我想我是多讲了,我们也就算把《金刚经》讲圆满了。讲到这儿,我要告诉大家的就是,感谢西园寺,感谢济群法师,给我们大家这样一个交流佛法,交流佛法心得的机会。我们应该有一个感恩心,包括我在内。感谢一切为我们提供方便,提供服务的人。这是在我们今后学佛的过程当中永远不要忘记的感恩的心。另外,这半年来,由于我自己,可能也是业障吧,可能事情比较多,有的时候不能按期的来给大家交流,我自己从内心里来讲也非常抱歉,这是第二点。第三点呢,因为我自己学佛虽然十多年了,但是自己非常懈怠,对佛法的体会不多,所以拉拉杂杂的讲了很多,有些也不一定正确。希望大家觉得正确的,你可以听,觉得不正确的,你可以保留你的意见,我不强加我的观点给任何人,这样的话有违我们学习佛法的初衷。
随后祝愿大家在学佛的路上,在菩提道上能够解脱道中证解脱,能够真正的具足般若见,生起菩提心,能够真正的把自己的一生作为实践佛法,修学菩萨道的一个实验室,最后愉快的走完这一生,完成愉快的一次人生旅行。将来到生命的最后时候,你会很安详,会知道生命会有无尽的延续,甚至会保持将来生命的延续过程中永远蒙受佛法的熏陶,永远蒙受佛光的照耀。
我想我就讲到这个地方了,阿弥陀佛!
我给大家出一个问题:“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与我们整个修学佛法的联系。
为什么出这么一个题目?这个题目非常大。“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整个《金刚经》的核心,怎样把这句话跟我们修学佛法联系起来,我想这是我们毕生要去实践的。那么我留给大家一个题目,“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与我们修学佛道的关系。我想这句话应该贯穿我们整个修学的始终。从佛陀来讲,已经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从菩萨来讲,他已经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从我们现在来讲,我们要努力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代表三个历程,在凡夫来讲,我们要努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从菩萨来讲,正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从佛来讲,已经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出的这个题目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与修学佛法的关系。那就要讲明这三个历程我们怎么来看待?怎么来把握?诸位把它记住了,凡夫要努力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菩萨正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陀已经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三个阶段跟我们当前学佛怎么联系起来,唯有你把这三个问题弄清楚了,那么你对《金刚经》的把握已经差不多了。 马上快春节了,诸位,按照传统讲,春节一过就是新的一年了。不知大家注意没有,我在讲《金刚经》的时候里面贯穿着一个思想——禅宗的精神。禅宗里面有一个讲法,就是到了春节除夕腊月三十这一天,要算帐。算什么帐?你这一年学佛到最后有没有成就?我们今天这里提醒大家,这一年要过去了,我们要反思,要反省,这一年里面道德有没有进步?修行有没有进步? 好了,阿弥陀佛!祝大家春节愉快!
问题:
1、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如果没有即刻成佛那还要修。但是,那里那有众生呢?极乐世界没有众生不是就没有成佛的根了吗?
答:为什么没有众生啊?那里还有菩萨呢,观世音菩萨都还是众生啊,都还没圆满嘛。菩萨之间还可以切磋切磋嘛,还有变化的众生,都是众生,都还有众生可度嘛。在那个地方等于进了保险公司,保险一点到极乐世界,但是并不是万事大吉,还要努力。
2、请问法师,在《阿弥陀佛经》里,“给”读什么?
答:读ji。
3、前两天,我听一位朋友说,他在一个寺院的碑文上看到说,佛教一共有十道,请问有没有这种说法?
答:佛教有十法界,不是讲十道,是六道,再加上佛、菩萨、缘觉、罗汉就是十法界,没有十道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