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乃净宗之总纲。我国清代彭绍升居士赞曰:‘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①之圆教②,众生本具之化仪③。’日本释道隐④赞此经为:‘如来兴世之正说⑤,奇特最胜之妙典;一乘究竟之极说,速疾圆融之金言;十方称赞之诚言,时机纯熟之真教也。’先舅氏梅光羲老居士亦赞云:‘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极谈,众生本具之化仪;一乘之了义,万善之总门;净土群经百数十部之纲要,一大藏教⑥之指归也。’如上诸贤所以盛赞此经者,盖以本经持名念佛法门,圆满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⑦,最极圆顿。以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觉,作我众生之因心。以果为因,因果同时。从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议。故《弥陀要解⑧》曰:‘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⑨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⑩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⑾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⑿自力所能信解也。’又曰:‘举此体(指法界体⒀)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⒁理性⒂。’可见此经实是大悲慈父如来世尊称性极谈,诸佛秘藏⒃,和盘托出。且此念佛法门,亦即众生本具之化仪。此一句佛号,正如《要解》所示,即是众生本觉理性。故知此介尔⒄能念之心,即是如来果觉。是故《观经》云:‘是心是佛⒅’。此心持名,即是‘是心作佛’。本来是佛,现又作佛,是故当下即佛。直捷了当,方便究竟,奇特殊胜,不可思议。便以净土诸经之中,唯此经备摄圆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弥陀十念必生之大愿为本。深明三辈往生之因,广摄九界圣凡之众。正显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归元⒆之路。是故此经称为净宗第一经也。
【注释】
① 称性: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称法界」条:(术语)又曰称性。华严经之所说。称于法界之真性也。华严传记一曰:「此乃圆满法轮称法界之谈耳。」
② 圆教: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以名大乘穷极之实教。后魏光统律师立三教,第三为圆教。圆教之名,自此始。其后由晋华严经五十五:「尔时如来,知众生应受化者,而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又「显现自在力,演说圆满经。」之经文而立名。天台宗判四教,第四为圆教,华严宗复立五教,第五为圆教。今依台宗之说释之,先就圆体言之,则为圆融圆满之二义。十界三千之诸法,一如一体,谓为圆融,十界三千之诸法,条然具足,谓为圆满,亦曰圆足。圆融为空谛,圆满为俗谛,此二相即不二为中谛。观此三谛于一时,谓为圆。
辅行二之一曰:「圆名圆融圆满义,又圆者全也。李奇云:圆钱也,即圆全无缺也。」四教仪一曰:「圆以不偏为义,此教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事理具足不别,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圆教也。」
次就行位言之,则谓为圆顿。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涅盘经说发心究竟二无别是也。顿者顿极顿足,诸法本圆融,故一法圆满一切法,以一念之开悟,顿疾极足佛果,谓为圆顿。是天台所判四教中,第四圆教之所诠也。是为宗之极致。故教名圆顿宗。戒名圆顿戒。观名圆顿观。辅行二之一曰:「圆顿者,顿名顿极顿足。〔中略〕体非渐教,故名为顿。」次称三谛相即之实相,不可思议。谓为圆妙。释签一之一曰:「圆,觉妙之别名。」四教仪集解下曰:「三谛圆融,不可思议,名为圆妙。」
③ 化仪: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化导之仪式。谓释尊一代间教化众生之仪式方法。天台判一代教,分化仪与化法二门,各立四教。(八教)
《三藏法数》:四教──化仪四教﹝出天台四教仪﹞
化仪者,如来出世一代化物之仪式也。
[一、顿教],谓不谈小乘,直说大法,故名顿教。即华严经也。
[二、渐教],渐即渐次,有渐初、渐中、渐末之不同,谓如来初于鹿苑,破斥邪法,建立
正教,专为二乘,此名渐初,即阿含经也。次于方等会上,弹斥二乘小机,令其归向大法,此
名渐中,即净名等经也。后于般若会上,广谈空慧之法,淘汰二乘执小之情,会一切法皆归大
乘,此名渐末,即般若经也。如是自浅至深,次第而进,故名渐教。(二乘者,声闻乘、缘觉
乘也。)
[三、秘密教],谓如来不思议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众同会听法,所闻各异,彼不知此,
此不知彼,隐密赴机,故名秘密教。
[四、不定教],不定者,谓如来不思议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听法之众,或闻小法而证大果;
或闻大法而证小果,彼此相知,得益不定,故名不定教。
④ 释道隐:
《大经科注参考资料》: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真宗僧人,空华辙(日本真宗分派之一。辙,流派之意)之祖。住净心院。生于一七四一年,卒于一八一三年,享年七十三岁。主要著作有《大无量寿经甄解》、《教行信证略赞》、《选择集要津录》等。
⑤ 正说: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杂语)对于邪说而言。又对于傍说而言。
⑥ 一大藏教:
《佛学大词典》:指以释迦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教法,为全佛教之教说,故称一大藏教。碧岩录第二则(大四八·一四一中):‘设使三世诸佛只可自知,历代祖师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诠注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
⑦ 一超直入: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顿速蓦直超入于本觉地也。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意,谓不屈着于他之教相言句,不依赖于念佛修忏,直彻见自己是何物,到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之真境也。永嘉证道歌有曰: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与所谓单刀直入同义。
⑧ 弥陀要解:
《大经科注参考资料》:《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之略称。全一卷,明智旭解。为注释鸠摩罗什大师译《佛说阿弥陀经》之重要著作。
⑨ 五浊:
《三藏法数》:〔出法苑珠林〕
一、众生浊:谓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斋法,
是名众生浊。
二、见浊:谓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不修善道,是名见浊。
三、烦恼浊:谓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恼乱心神,是名烦
恼浊。
四、命浊:谓往古世时,人寿八万四千岁,今时人寿转减,百岁者稀。以恶业增故,寿数
短促,是名命浊。
五、劫浊: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音
紧〕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一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是名劫浊。
⑩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维摩经佛国品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新译曰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⑪ 浊恶: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五浊与十恶也。观无量寿经曰:「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天台观经疏曰:「浊恶者,浊五浊也:一见,二烦恼,三众生,四命,五劫。恶者十恶也:杀,盗,YIN,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瞋,邪见也。」
⑫ 九界:
《佛学大词典》:乃指十法界中之九界。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此九界,由佛界言之,悉为迷之境界也。
⑬ 法界体:
《佛学次第统编》「法界」条:法界即名达磨驮都,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二约理。
就事而言,法者诸法也,界者分界也。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则法界者,法之一一名为法界,总该万有,亦谓之一法界,即事法界也。
约理而言,指真如之理性,而谓之法界。或谓之真如、法性、实相,实际,其体一也。界者因之义,依之而生诸圣道,故名法界。又界者性之义,是为诸法所依之性故。又诸法同一性故,名为法界,是即理法界也。
⑭ 本觉:
《三藏法数》:谓众生心体灵明虚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无处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是名本觉。
《佛学大词典》:指本有之觉性。为‘始觉’之对称。经过后天之修习,次第断破无始以来之迷惑,徐徐觉知、启发先天之心源,称为始觉;先天本有而不受烦恼污染等迷相所影响,其心体本性乃本来清净之觉体,称为本觉。
⑮ 理性: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性者,以不改为义,本具之理体,终始不改,谓之理性。
⑯ 秘藏: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隐而不传于人曰秘。蕴蓄于内曰藏。秘藏者称诸佛之妙法,以诸佛守护之不妄宣说故也。以非器而妄传,便为破法故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一切诸佛秘藏之法,但为菩萨演其实事。」同嘉祥疏九曰:「昔来隐而不传,目之为秘,如人妙宝蕴在于内,故名为藏。」维摩经问疾品曰:「诸佛秘藏无不得入。」注「肇曰:秘藏,诸佛身口意秘密之藏。」涅盘经曰:「愚人不解,谓之秘藏。智者了达,则不名藏。」又真言总称为秘藏。大日经疏三曰:「声闻经中以毗尼为秘藏,要择人简众方乃授之。若未发律仪不令听闻修习,摩诃衍中亦以持明为秘藏,未入漫荼罗(坛场)者,不令读诵受持。」同七曰:「所谓甚深秘藏者,众生自秘之耳,非佛有隐也。」
⑰ 介尔: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形容极微弱之心也。止观五上曰:“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辅行五之三曰:“言介尔者,谓刹那心,无间相续,未曾断绝。才一刹那,三千具足。又介尔者,介者弱也,谓细念也。”
⑱ 是心是佛: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观经所说于观法中想佛故,是观想之心即为佛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天台疏曰:‘是心作佛者,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亦因三昧心终成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向闻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便谓条然有异。故言即是,心外无佛,亦无佛因也。’善导疏曰:‘言是心是佛者,心能想佛,依想佛身而现,即是心佛也。离此心外更无异佛者也。’住于此心而念佛,谓之即心念佛。如净土门以外之念佛皆是也。
⑲ 归元:
《佛学大词典》:即指人之死亡,或特指僧侣之示寂。又作归化、归真、归寂、归本、归空、归去。归元一语,原谓出离生灭无常之此世,而还归真寂本元(即涅盘)之悟界,故转指僧侣或一般证道者之死亡,而与圆寂、入寂、示寂等用语同义,如称佛陀入灭之日为归寂日。至后世,亦用来作为常人死亡之称词。
【译文】
《无量寿经》是净土宗的总纲领。我国清代的彭绍升居士曾称赞说:‘无量寿经是如来所宣讲的称于法界真性的,真实而究竟圆满的教法。是一切众生本来所具有的劝化与导引的仪式。’日本的释道隐法师称赞本经为:‘如来出兴于世所宣讲的正说,最为奇特和殊胜的妙典;导引众生成就究竟圆满佛道而达到了极处的言说,能令众生快速成就而又圆融无碍的金言;十方诸佛菩萨所称扬赞叹的至诚语言,契合于众生时代和根机的纯熟无妄的真实教法!’我的舅父梅光羲老居士也曾经称赞说:‘无量寿经,是诸佛如来所讲述的,称于本性的登峰造极之谈;是一切众生本来所具足的化导仪式;是能令众生圆满成就佛道,显了究竟实义的大法;是无量善法的总门户,净土宗群经的纲领;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所指引归向之处。’以上诸位大德之所以如此盛赞本经,原因就在于本经所倡导的持名念佛法门,是圆满而直捷,方便而究竟,蓦直超入于如来本觉之地,成就最为圆满和快速的殊胜法门。它是用阿弥陀佛度众生成佛道的宏愿誓海(即四十八愿),以及“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的究竟果觉,来作为我们众生因地的发心。以果觉作为因心,因与果同时同刻。从如来的果觉而发起真修,所修的即是所得的果。这颗誓愿作佛的心,其本身就是佛心,心原本就是佛,现在又要作佛,圆融一体,真正是不可思议。所以《弥陀要解》中说道,‘一声阿弥陀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之中所得到的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方法,如今用这个果觉的全体教授给浊恶的众生,是诸佛如来所行的境界,只有佛与佛之间才能够究竟彻底地明了,不是九法界中的众生靠自己的力量可以相信和理解的。’又说到,‘用这个体(指法界全体)作为阿弥陀佛正报的身体和依报的国土,也就是用这个体作为阿弥陀佛的名号。所以说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一切众生的本觉理性。’可见本经实在是大慈悲父如来世尊(指本师释迦牟尼佛)称其本性的登峰造极之言。将诸佛如来的秘藏,和盘托出。而且这个念佛法门,也就是一切众生所本具的化导的仪式。这一句佛号,正如《弥陀要解》所开示的,就是众生的本觉理性。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只这一刹那极微弱的能念佛的心,就是如来的果觉。所以《佛说观无量寿经》中说,‘是心是佛’,用此本来是佛的心来持名念佛,就是‘是心作佛’。本来就是佛,现在又要作佛,所以当下就是佛。直截了当,方便究竟,奇特殊胜,真是不可思议!在所有净土宗的典籍当中,只有这部经完备地含摄了圆满的妙义。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作为宗旨,以阿弥陀佛十念必生的大愿作为根本。深刻地阐明了三辈往生的具体原因,广泛地摄受九法界圣贤和凡夫一切大众。正彰显了持名念佛的法门,直接指向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回归真寂本元(即涅盘)的道路。所以说,本经是净土宗的第一经。
【心得报告】
初学佛法的人的困难之一,就在于名词术语很多,一下子袭来,消化不了,需要下功夫去理解,这是必经的过程。开始时一知半解,能理解多少算多少,不必强求,当重新再学的时候,就会有新的悟处,需要不断积累才能越来越透彻。这一段是通过引证祖师大德对无量寿经,对念佛法门的赞叹,来进一步阐明为何本经被称为净土第一经。不少文字的含义都很深,可以说将无量寿经赞叹到了极处。对初学而言,尤其值得留意的是一句,也是相对容易理解的是“一大藏教之指归”。也就是说,释迦摩尼佛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为大众讲述宇宙人生的真相,其实是在做种种的铺垫,而最终的目的,或者说站在世尊的角度(而不是单纯为满足众生的喜好),最希望我们明白的是什么呢?就是要让一切众生认识净土法门,认识阿弥陀佛的殊胜大愿,从而都能得以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一生不退作佛。净土宗的二祖,唐朝善导大师有句话就道破了这个玄机:“诸佛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不光是释迦摩尼佛会这样,佛佛道同,十方世界的诸佛都是一样。我们对这一点如果能够认识,就可以初步知晓净土法门的殊胜程度,以及这部无量寿经的重要性!很多祖师大德都是一样,在禅宗当中大彻大悟的人,或者在教下大开圆解的人,到头来都是回到念佛求生净土这条路上来。古今很多学人,很容易把净土宗看低了,甚至认为是老太婆教,就只是念这一句佛号,认为学识水平低的人才学这一门。殊不知,大道至简!
但此殊胜第一之净宗宝典,竟在我国大藏中夫人尘封一千余年。考其原因,盖由此经五种原译,互有详略,出入甚巨,例如弥陀大愿,在魏唐两译为四十八愿,在汉吴两译为二十四愿,在宋译则为三十六愿。遂使初心学者,专持一译,难明深旨;遍读五种,又感艰难。于是多舍此经而专攻《阿弥陀经》矣。清初彭绍升①居士曰:‘此经阐扬者少,实以无善本故。’诚哉是言!是以宋王日休②、清彭绍升、魏承贯③等大居士,均为宏扬此经,先后而有会本与节本之作。
【注释】
① 彭绍升:
《佛学大词典》:(1740~1796)清代居士、学者。江苏长洲(吴县)人。字允初,号尺木,又号二林居士。法名际清。出身士族家庭,乾隆年中,举进士,然辞官不就。尝读先儒之书,通宋、明理学,善古文。后习道士修炼之术,三年而无成,因读佛书,二十九岁时转而信佛,自号知归子。日以礼诵为务,并阅大藏经,受菩萨戒,素食净行。更从闻学定公(1712~1788)受净土之教,闭关于苏州文星阁,勤修一行三昧。氏乐善好施,生平致力净土之弘传,撰述宏富。其一乘决疑论,主张佛、儒一致;华严念佛三昧论,主张禅、净融合;净土三经新论,发挥净土教义。此外尚有居士传、善女人传、净土圣贤录等。晚近净土宗昌盛,得以超迈诸家,氏实有开启之功。嘉庆元年正月逝世,世寿五十七。
② 王日休:
《佛学大词典》:(?~1173)南宋龙舒(安徽舒城)人。字虚中,又号龙舒居士。原为国学进士,所着六经训传达数十万言,一日弃之,专修西方净土之业,布衣蔬食,日课千拜。绍兴三十年(1160)校辑大阿弥陀经,历三年完成,全书共五十六分,现收于藏经中。并着净土文十卷劝世。干道九年正月示寂,年寿不详。
③ 魏承贯:
《百度百科》:魏源(1794.4.23-1857.3.26),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金潭人。道光二年( 1822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译文】
但是这部第一殊胜的净宗宝典,竟然被尘封在我国的大藏经中达一千多年之久。考证其中的原因,大致是由于这部经所保留下来的五种原译本之间,在详略上有所不同,出入非常大,例如阿弥陀佛所发的大愿,在魏、唐两种译本中是四十八愿,在汉、吴两种译本中是二十四愿,而在宋朝的译本中则是三十六愿。所以致使初发心修学的人,如果专门受持其中的一部,则难以明了经中深奥的主旨;而要持诵全部的五种译本,又感到十分艰难。于是很多人便放弃了本经而专心去攻读《阿弥陀经》了。清朝初年的彭绍升居士说:‘本经阐明和宣扬的人少,实际上是由于没有好本子的缘故。’这种说法的确很有道理!所以宋朝的王日休、清朝的彭绍升、魏成贯等大居士,都是为了宏扬这部经,而先后进行了会集或者是节校。
【心得报告】
这一段是说明会集无量寿经的必要性。这部无量寿经会集本完成后,经黄念老和恩师的极力提倡,从上世纪末开始逐渐大量流通,但在这个过程之中,很多学人,国内外都有,包括一些知名的出家大德,在家居士,都曾经竭力反对。究其原因,主要是认为经典不能够会集,尤其还是在家居士会集的,不能够接受,产生了很大误会,故而对这部会集本的流通造成了很大的阻力。直至近年来,反对的声浪才逐渐得以平息。
二零一二年前后,有一本采访当代大德宏琳法师的书开始流通,书名叫做《幻住问答》,可以说把这个事情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都讲得清清楚楚,让人不得不折服。恩师对此非常赞叹!通过宏琳法师的介绍我们才知道,会集经文自古便有,早在后汉三国时期就有先例,古来很多经典其实都是会集而成,包括我们熟悉的南本《大涅盘经》、《药师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等等。另外,在家居士做会集就不能接受,也是站不住脚的。在《幻住问答》中也有说到,会集经典最初的祖师是后汉三国时代的支谦译师,也是一位在家居士,是早期佛典翻译的重要人物,他一生翻译了数十部经典。佛法是平等法,实际上佛陀在世的时候,还有一尊在家佛,就是维摩居士,舍利弗、目犍连去参拜,都是右绕三匝,与对待佛的礼节是同样的。所以因为是在家人,就低看一等,是完全错误的。再有,给这部经早先做会集的王日休、魏默深也都是在家居士,早先的祖师大德并没有反对的。
所以重点不是谁来会集,该不该会集,而是会集的本子是否完善而没有纰漏,这才是关键。念老在下文中对于之前所会集的几种版本的不妥或不完善之处都进行了阐述,也因此才有了这部最完善会集本的出现。这也是我之前所说因缘无比殊胜的原因之一。过去的千年,这部净土第一经在大藏中尘封,就是由于没有完善的会集本。而今,我们却有幸在流通之初就遇到,其因缘之殊胜,又何止是千年难逢呢!这个时代是大乱之世,自古以来所不曾有。但是对于真修行人而言,也有非常大的便利,包括本经在内的很多殊胜的经典以及祖师大德的注疏,甚至是早期失传了的著作,我们利用现代科技的便捷,无论是网上的电子书、或是纸质版,乃至于老师教学的音频、视频,都可以说是唾手可得,电脑、网络、手机,学习起来也是甚为便利!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