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丨空是什么?有是什么?色怎么就“空”了呢?03
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原先都是婆罗门教的领袖,拥有很多的弟子。有一天,舍利弗在街上看到一个穿着袈裟的出家人,身相庄严,心想:“我们这里怎么会有这样的修道人呢?”于是问道:“你是哪里人氏?你叫什么名字?你的老师是谁?他跟你们讲些什么?”这个出家人就是佛陀最初度化的五比丘之一的阿舍婆阇,又叫阿说示。他说:“我叫阿说示,我的老师是释迦牟尼佛,他跟我们讲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各位现在听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会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可是舍利弗一听:“这可不得了了!”怎么不得了?几十年的修行、追求、探讨,想不通的问题顿时都得到了答案,迷妄迷执瞬间豁然开通,觉悟了。
一切世间森罗万象是怎么会有的呢?因缘而有。世间诸法又是怎么会没有的呢?因缘灭了。佛教的教义是圆的,凡事讲因缘和合。人从哪里来?因缘和合而有。说到因缘,一花一草、一事一物,甚至整个宇宙万法,都在因缘里面。
舍利弗回去后,赶紧找目犍连,告诉他:“我们遇到明师了,我们有老师了!”目犍连说:“不要乱说,世上哪里有人够资格做我们的老师?”“有的,他是释迦牟尼佛。”“他怎么可以做我们的老师?”“我还没见到他,但是他的弟子告诉我‘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舍利弗这一讲,目犍连也开悟了,两个人非常地欢喜:“我们遇到老师了!”于是就把所有的弟子门徒一起带去精舍,礼拜释迦牟尼佛做他们的老师。释迦牟尼佛常说的“千二百五十人俱”里头,有很多就是他们的弟子。而舍利弗、目犍连就是佛陀最初的大弟子、左右手,佛法的开展与他们有很大的关系。
当佛陀在南方摩竭陀国,还没有到北印度憍萨弥罗国弘法时,憍萨弥罗国的须达长者就来邀请佛陀到北方说法。佛陀说:“这么多人都要到北方去,怎么有地方说法呢?”于是须达长者发了大心,买下波斯匿王的儿子祇陀太子的花园。花园全是用黄金铺地,在这里,他兴建了祇园精舍。这个讲堂可大了,能容纳上万人。督导工程的是谁?就是舍利弗。佛陀说:“你先到北方去把祇园精舍建好,我马上带着你的师兄弟们到北方来。”所以佛法在印度的传播与舍利弗有很大的关系。
《般若心经》一开始为什么就说“舍利子”?因为对一般人讲般若智慧,是听不懂的,所以要对大智慧的人说。在佛陀讲说的经典里,一定会有个当机者,例如讲《金刚经》讲空时,须菩提是当机众;讲《弥陀经》时,舍利弗是当机众。毕竟十万亿佛土以外的极乐世界,没有大智慧者,怎么会相信这是事实呢?因此,现在讲《般若心经》,讲到宇宙人生的本体论、现象论,也必须有一个大智慧的人做当机者,那个当机众就是舍利弗。
《般若心经》如何说明空和色的关系?一般人认为空和色没有关系,色就是有,空就是无,色和空、有和无,统统都没有关系,有的不是无,无的不是有。这是错误的认知。
《般若心经》为色和空、有与无建立了关系。大家不要以为:有无是两个,有不是没有,没有不是有,其界限分明。有和无就是色和空,在《般若心经》里,用“不异”、“即是”把它们调和起来。“不异”,就是“不是不同”,有和无不是不同。我们往往把有和无视为不同,其实它们并没有不同,有和无“即是”,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异”和“即是”把空有的关系说得很微妙。
那么,这个世间究竟是空还是有呢?
有一个老和尚正在打坐,大徒弟来了,对师父说:“师父慈悲,在这个世间一天到晚讲空啊空,吓得人都不敢信佛教了。天也空,地也空,妻子儿女都是空,哪一个敢来信佛教?应该讲有,有才能契合众生的根机,哪个人不希望有功名富贵,有妻子儿女,有田地房屋?”师父就跟大徒弟点点头说:“你说得对,说得对。”大徒弟很高兴地走了。
过一会儿,小徒弟来了,说:“师父,现在的佛法怎么都这么廉价出售,都是讲一些方便的法门?有,有富贵、有功名、有妻子、有儿女,这不是佛法本来的精神。佛法本来的精神是空,空才是真实,空才是实相,空才是真理,空才是价值。”师父一听,答:“你说得对!”小徒弟也高兴地走了。
站在一旁的侍者给弄糊涂了:大徒弟说对人间讲有,你说对;小徒弟跑来说对人间应该讲空,你又说对。奇怪!奇怪!他忍不住问道:“老和尚,究竟是空对呢?还是有对呢?”老和尚说:“你的对。”
谁对?老和尚最对。老和尚讲的空就是有,老和尚讲的有就是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讲空讲有都对。说空是有上的空,说有是空里的有,空和有是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空和有是一物的两面,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分不开的,它们是“即是”,它们是“不异”。
读后感
——国信师兄
人生怎能不苦呢,源头不理水难清。我们读大师解说经文,其根之意就是在修心。我的老师曾与我讨论何为“善”,最后老师告诉我说:“善为舒心,食为养身。”你有了善心与善意,所说出的话做出的事都是可以既解自己的结,又舒他人的心。
我们周遭的一切事物不过就是一句“原来如此”,就可以还原回“我”。我事业上努力争取,争取利益最大化,拼的头破血流,身心俱疲,到头来才突然意识到钱财再多也不过是用来满足我们的刚需,用来买饭吃的,一句“原来如此”就可以让自己如梦初醒般的看清欲望之源头,心灵之空虚。我想,空虚与空是不同的。“空”是无欲则刚。而空虚则是软弱无气的。
信仰就像是能量的源头,不断的为我们输入力量,让我们凭借这股善知识来自渡。而无信仰的人生和灵魂我想是空虚愚昧的,只把我们今生的这副皮囊当做了真正拥有。灵魂若空虚了,那身体何安?
原标题:星云大师讲《心经》 | “色”怎么就“空”了呢?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