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土法门法师:大乘无量寿经(第71-75集1998-2006年)——手机学佛网

法师开示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净土法门法师:大乘无量寿经(第71-75集1998-2006年)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七十一集)  1999/12/4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071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二十面第一行: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章是第二十一愿,「悔过得生愿」。这个上一次有没有讲过?这一愿主要的是说宿世造作恶业的人,我们想一想,我们自己可以说都包括在这一愿当中,往昔、今生造作的恶业太多了。从这一愿我们就很清楚、很明显的体会到「带业往生」,过去曾经有人说带业不能往生,这一愿就是允许带业往生。愿文前半段跟魏译的,就是康僧铠的本子,第二十愿相同;后半段夏莲居老居士是采汉译的本子跟吴译的本子,这是五种原译本的原文。这个本子的好处就是集五种原译之大成,文字都没有改动,消深易浅,让我们现在人看到,比五种原译本当中的任何一本,读起来都非常顺畅,经义非常明显,让我们对净宗生起信心、愿心,发愿求生净土,功德利益无量无边。

  经文一开端,『我作佛时』,「我」是阿弥陀佛的自称,他在西方世界已经成佛。世尊为我们介绍,成佛到现在已经有十劫,可见得他每一愿都兑现。下面说『十方众生』,这一句话是十方宿世作恶的众生,我们读了这一句非常的欣慰。下面这是讲我们在这一生得度的条件,只要具备下面所说的条件,往昔今生造再重的罪业,都能得生净土。这个利益是一切经论里面,佛都没有说过的,我们要格外的珍惜。条件是『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这三句非常重要,就是我们往生的条件。「闻」,这个经是大乘经,是菩萨修学的法门,不但是大乘经,是大乘当中的大乘,一乘当中的一乘,我们在本经一开端就看到,无量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是经文第一句,所以不是普通的菩萨,是普贤菩萨。菩萨是「闻我名号」,这个闻就不是普通的听闻,是属於菩萨所修学的三慧:闻慧、思慧、修慧,这闻里面是充满了智慧,不是普通凡夫之闻。凡夫虽然闻了,他的利益只是在阿赖耶识里面种下善根,这一生当中不能成就。为什么不能成就?他没有慧;什么慧?戒定慧。菩萨的三慧是戒定慧,这个慧里面有闻慧、有思慧、有修慧。

  我们闻了这部经具不具足智慧?这是我们这一生当中能不能往生的重要条件。这个慧从哪里看?闻了之后,你就相信,你能够理解,深信不疑,这一生当中决定不改变方向,这是智慧。为什么有些人最初相信这个法门,往后就退心了?我们很清楚,他没有定慧,焉能不退心?对净宗、对阿弥陀佛认识不清楚,了解得不够,对自己现前生活环境,娑婆世界,也没有搞清楚,所以他的心犹豫不决,进进退退,这是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学人的现象,这缺乏定慧。具足定慧的人,《弥陀经》上讲善根福德,所谓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是慧、是信解,福德是行,老实念,老实念的人有福。

  老实念的样子是什么?万缘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放在心上。心里面所牵挂的,我说牵挂大家好懂,经上讲系念,「系念我国」,系念就是我们讲的牵挂,世出世间一切事都不牵挂,只牵挂一桩事情,「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常常把这个放在心上,这叫念佛。念是你心上真有,念这个字,这个字很有智慧,上面是「今」,下面是「心」,就是现在心上有,这叫念。不是口念,口念心上没有不叫念佛,古人常讲「口念弥陀心散乱」,心上没有,「喊破喉咙也枉然」!最重要的心上有,这才叫念佛。

  「系念我国」,这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极乐世界我们没有看见,我们怎么个系念法?读经就是系念。所以我劝同修们修学净土,先将《无量寿经》念三千遍,什么意思?三千遍念完之后,你就有「系念我国」了。不能少,少了怎么样?少了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忘掉,起心动念还是娑婆世界是非人我、名闻利养、利害得失,天天念这个东西,这是念六道轮回,念贪瞋痴就是念三恶道。十法界业习种子,我们每一个众生统统具足,可以说这是平等的,平等因。十法界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将来到哪一个法界去,这是我们现前选择的关键。

  我们将来到哪一道去?这一部经是教我们去成佛,十法界里面佛道;四弘誓愿的「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经是教我们走佛道。要走佛道,只要「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具足这个条件就行了。这个事情不难,难在我们是不是真的觉悟了?真正觉悟,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统统放下。这个放下,诸位不要误会,不是说事放下,是说你心里头的牵挂放下。事情要做,虽然做,心里头不执著,决定没有分别执著,这个人真的有智慧。二六时中,当我们有事情来的时候,佛号放下,专心去办事,事情办完了,心里头痕迹都不落,只系念「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这个人叫修净土。只是这个一念,这个念头转过来,无量劫所造的业障都消除了,这是实在的话。

  所以「系念我国」,系念两个字是非常非常重要。系念就是专念,一心专念,发菩提心。世尊在本经「三辈往生」这一品里面,告诉我们上辈、中辈、下辈,末后一段,这是修学其他法门回向求生净土,过去慈舟大师判作一心三辈,判得好!往生的条件,世尊给我们讲了最重要的开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系念我国」是一心专念,是一向专念。发菩提心重要,经文为什么不把发菩提心放在前面?「闻我名号,发菩提心,系念我国」,岂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把「系念我国」放在前面,「发菩提心」放在后面?这有很深的意思。一心系念的人,菩提心才发得起来,心思很乱的人,妄想很多的人,菩提心怎么能发得出来?可见得这个经文顺序是有很深的意思在。我们一般人不知道什么叫「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原来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落实在「一向专念」上。菩提心是大觉之心,真正彻底觉悟了,对於法界依正庄严、理事因果通达明了,这叫菩提心。明了这就不迷惑,於是我们处事待人接物,就不再用轮回心了,用轮回心念佛也是造轮回业,也不能往生。所以系念重要,系念就是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轮回心放下了。

  一心是真心,《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一心是真心,二心就是妄心。同样一个道理,一法是正法,二法就不是正法。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印宗法师向惠能大师请教,禅定、解脱。能大师在黄梅亲近过五祖忍和尚,印宗向他请教:忍和尚平常跟大家讲经说道,对於禅定、解脱是怎样讲法的?惠能大师给他的答覆说:禅定、解脱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印宗不容易,一听之后他就悟入。佛法是不二法,佛为了教化初学方便,建立许许多多名相,不会的人反而被这些名相迷住了,会的人点点头,笑笑!世尊无论讲多少名相都是一法。由此可知,无量无边的言说名相,不过是一法的方便说而已,正是《华严经》上所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应该怎么学?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你就懂了,你就会了。马鸣菩萨教人,听教、闻法要「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这三句就是离妄想分别执著。离妄想分别执著,千言万语是一法,无量名相是一法,《华严》上说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你就完全明白了。

  所以会听的人听的是一法,不会听的人听了好多法,好多法是世间法,一法是佛法。我们要有本事,学会听,学会看,千经万论,一法!不但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留下来这一部《大藏经》是一法,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也是一法,会吗?《华严》上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性识是一法,一真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不都是一法变出来的吗?一法变出来,怎么会变出二法?哪有这种道理?所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也是一法。难怪禅宗里面开悟的人说,虚空法界是沙门一只眼,就是说这一桩事情。这是菩提正觉现前,菩提心现前,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自然就不一样了。

  我们现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的是妄心,什么是妄心?一般人也听得迷迷糊糊。妄,大概不是真,什么叫妄?也搞不清楚。我们再说白一点,说得不好听一点,你就懂了,虚情假意。我们处事待人接物都是用的虚情假意,你看到哪一个人用真心?真心永远不变,那是真的,凡是会变的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今天我看到你欢喜你,明天看到你讨厌你,那就是假的,不是真的。诸佛菩萨、阿罗汉他们用心是真的;换句话说,他们对一切众生的爱心永恒不变,你骂他、欺负他、侮辱他、陷害他,他对你的爱心从来没有衰退一丝毫,真心!诸位要知道,真心就是佛性。真心现前,恭喜你!你已经成佛。依旧用妄心,那你还是六道凡夫,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

  菩提心是真心,菩提心的自受用叫「深心」。深心是什么意思?清净平等。清净,绝不染污,染什么?现在的话讲病毒,这个世间奇奇怪怪的病,我们说病毒大家的印象比较深,清净心决定不染病毒,所以你的心健康。平等心对於一切诸法决定没有高下,清净心生定,平等心生慧,你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是平等的恭敬,平等的尊重,平等的礼敬,平等的供养,这是自受用。他受用则是大慈大悲,我们今天讲无条件、无私为一切众生服务,这就是大悲心,是回向发愿心。

  我们凡夫往昔今生造的恶业太多,所以惹上一身的病痛,这个病痛有身体的、有心理的,心病比身病还要麻烦,心不清净、不平等,我们生理上有病,很不容易调养。如果心理健康,心地真诚、清净、平等,这个身体有一些小病,很容易恢复正常;为什么?境随心转。我们这个身体是境,境随心转,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要重要!真正讲求健康,心理占百分之九十,生理充其量不过占百分之十而已。佛是大医王,教导我们怎样调心。佛十号里头有「调御丈夫」,调是对心来说的,御是对身来说的。用什么调心?用定用慧;用什么调身?用戒律;戒定慧三学调顺我们的身心,所以称之为调御丈夫。

  世尊用这个方法成就自己无上道,又帮助别人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这是菩提心的落实,发菩提心的人必定是这样做的。没有这样做,我们就很清楚,菩提心没有发。阿弥陀佛在此地教我们,不但要系念、要发心,系念跟发心要『坚固不退』,意思就是说你要永远保持才行。修行证果最困难的就是保持,一般人发心很容易,发得很猛,退得很快,谚语里面说得很好,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非常虔诚;学佛两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佛化云烟,没了!那怎么能成就?坚固不退的人就成就。为什么你会退心?刚才说过,内没有戒定慧的修养,外面恶缘诱惑的力量太大,外面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都在那里给你招手,都在那里诱惑你,只要你心一动,你的菩提心,你的正念,立刻就丧失掉了,保持太难太难了!

  世尊对这个事情非常清楚、非常明了,不但苦口婆心教导我们,而且还表演示范做出来给我们看,做出好样子给我们看,如何能够坚固不退?唯一的一个方法:安贫乐道!释迦牟尼佛一生为我们所表演的,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为什么不建一个讲堂、建一个精舍?这个东西一有,诱惑就来了。我们冷静想想是不是?诱惑来了,我们「坚固不退」这一句就没有。你的心在你那个道场,把阿弥陀佛忘记掉了,把极乐世界忘掉了,你念念的只有你自己小道场,怎么样叫它繁荣,怎么样叫它兴旺,这个心念是轮回的念头,出不了三界,顶多在佛门里面修一点福,修一点福报。惠能大师讲得好,此事「福不能救」!此事是讲生死大事,修福没有用,再大的福报不能够解决生死大事,福不能救。福不能救,我们就不能够刻意去修福,要学诸佛菩萨,断恶修善而不享福报,福报给一切众生去享。

  释迦牟尼佛一生,他的行持,我们要细心观察,冷静的去体会,认真学习。他曾经接受不少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礼请讲经说法,我们在经上最常看到的只树给孤独园、竹林精舍,这一些道场都是在家居士经营的,他来请佛,佛是暂时住在那个地方弘法,这一部经讲完,法会圆满,佛就离开了。这给我们做最好的样子,教导我们怎样才真正能做到「坚固不退」,对於世缘绝不放在心上,这是正确的。佛法到中国,中国的国情跟印度不一样,中国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跟印度完全不相同,佛法不是定法,佛法确实「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到中国来之后,印度这些高僧大德,随顺中国的风土人情,也穿中国人的衣服。我们现在穿这个长袖子的海青是汉朝服装,海青是汉朝的服装,宽袍大袖。印度这些高僧到中国来,也跟我们中国人一般打扮,我们中国人看到欢喜,他跟我们是一家人,不是外人。

  中国帝王做护法,供养他居住弘法的场所,给他建个道场,这中国第一个道场,诸位都知道「白马寺」。称作「寺」,可见得不是出家人的,并没有把这个道场送给出家人,而这个道场是政府办事的机关。古时候的制度,我们就以汉朝而论,那个时候朝廷里面所设的办事机关,宰相下面称部,它有六个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礼部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教育部,兵部是国防部,刑部是司法部,户部是内政部,机关的名字用部。但是直接归皇帝管的机关用寺,就不用部,寺是什么意思?寺是嗣承的意思,这个机关是永远设立的,不会被更改,不会被撤销,其他机关不是用这个名称的,那个机关是可以更改的、可以撤销的,不是永远设立的,永远设立的办事机关称寺。皇帝下面有九个寺,九个办事的机关。所以「寺」这个字的来源我们要清楚,是国家办事的机关。清朝被推翻之后,走向了民主,民国了,办事机关里头寺没有了,但是我们佛教活动的场所依旧还称寺。我们对於这些名词意义要搞清楚、搞明白,夫子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常设的机关,永久性的机关。

  白马寺办的是什么事情?佛教教育,佛教教育的机关称寺,跟皇帝底下一级单位名称相等。所以道场,我们一看到这个字就晓得,道场是属於国家的,所谓十方常住,不是属於个人的。我们再看中国历代丛林、大道场,都是国家建立的,我们看到匾额:「敕建」,敕建是皇帝命令建立的,不是私人的。但是在历代私人大户长者,他们学了佛,晚年将自己的房舍、田地捐献出来,做佛教的道场也很多。这些道场都归国家统一管理,制度非常之好,出家人不管这些事情。出家人要管理这些事务,是从马祖、百丈开始,这个可以说在中国是佛教的革命,走上一个新的时代,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他们两位都是禅宗第八代,惠能大师的徒孙,将佛法制度化,这个历史我们要懂。制度化就是把佛教正式变成一所佛教大学,那个时候叫丛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佛教大学。所以有主席,丛林主席就是方丈、校长,下面有三个纲领执事:首座、维那、监院。这三个纲领执事,首座是教务长,维那是训导长,监院是总务长,现在的大学里面还是这三个纲领执事,名称不一样,它的组织、它的职责完全相同。所以佛教在中国正式形成了学校,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

  佛教是教学,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从前科技不发达,交通不方便,我们人的生活活动范围很小,甚至於有少数人生长在他那个村庄,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县城都没去过,与邻近的村庄看得见的,老死不相往来。那个生活也不错,非常安定,悠闲自在。因此佛教教育要普及,就必须要建许许多多的寺院,方便大家求学。实在讲中国这个教育,佛教教育比任何教育都要广泛,到处都有小寺院。往往有不少小的寺院接受大的寺院指导,它们之间没有统辖的关系,有联谊,在教学上有辅导的关系。这就形成中国以后丛林里面的宗派,每一个寺院有它独立的道风、学风,成为一个学派,成就许许多多的人才。

  我在早年亲近方东美先生,方老师曾经多次跟我说,如果要佛教恢复,他说一定要恢复丛林制度。他这个话给我讲过很多遍,我们想一想,他的话不无道理。现在我们要想挽救世道人心,现在是非常迫切的需要,人心没有归依,没有依靠,没有归宿,每天胡思乱想,造成整个社会的不安,这是大问题,不是小问题。自古以来这些圣哲、佛菩萨,他们有智慧,有慈悲心,热爱众生,教化众生,佛家讲依种种善巧方便,帮助一切众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尽心尽力从事於教学的工作。所以丛林发挥了很大的效用,在今天还是需要。

  我在十二年前,第一次到北京拜访赵朴老,那个时候他身体还很不错,我就给他谈起这些问题,他也非常赞成。我说今天在中国这么大的国家,科技发达,交通便捷,道场不要多,建十个道场就够了,将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集中,建十个大道场。为什么建十个?佛教有十个宗派,每一个宗派建一个道场,不要分散,分散之后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功。人力、财力全分散,能成就什么事情?从前到处建小道场是不得已,没有法子;现在很方便,从北京到新加坡六个小时就到了,所以建一个道场就够了,每一个宗派建一个道场。道场用什么形式来建?模仿外国的大学城,用这个方式来建。我们到外国去看,人家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城市,值得我们去参观。这一个大学城里面,我们分两个部分:一个是修行的部分,一个是研究的部分;研究部分称佛学院,修学的部分我们称学会。像净土宗,净宗学院、净宗学会,两个部分合在一起,这是净土宗的大道场。天台宗建一个,贤首宗建一个,法相宗建一个,每一个宗派建一个道场,佛法就全面都复兴起来了。朴老听了之后很欢喜,这是个很好的构想。

  现在交通方便,就是坐火车几天也就到了,两、三天的行程。不像从前,从前要走路,非常非常辛苦,一千里路走十几天,所以非常不方便。现在交通太方便、太便捷了,所以一定要把人力、财力、物力统统集中使用,建大道场,不建小道场,影响全国,影响全世界。今天世界著名的大学,每一个有志的年轻人都想去读书,都很方便,美国的哈佛,英国的牛津,一天的行程就到了。时代在变,我们的思想不能够死在古老那个时候,不行!行不通。

  所以经营道场这些事物,交给那些人去办,我们全心全力做学问;学成之后,出家人要效法释迦牟尼佛,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我们从事教学的工作。教学要不要场所?不需要。我的想法看法,将来教学,二十一世纪教学,可能这些讲堂都不需要。也许你们现在渐渐已经体会到,将来政府办公的机关也都不要,为什么?每一个人在家里可以办公,有电脑连线。所以看到将来电脑那个时代,人的生活方式跟现在都不一样,不必天天到外面上班,在家里办公。你家里日常生活不需要到市场去买东西,太麻烦!在家里电脑打上去,人家东西就送过来,你的付款他从银行里头去拿钱,人家把东西送到你家里来,不要出门。我看将来学生也不要到学校上课,自家里。所以整个把我们的生活方式都改变了,这电脑的时代,你们不把电脑学好怎么行?不把电脑学好,你就被时代淘汰掉,他们进入二十一世纪,你还是二十世纪的人,跟不上!所以我们现在出家人,也要很认真努力的来学电脑,我们的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有电脑,这时代在变。

  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万缘放下!不是我们做的事情我们不需要做,我们只是认真努力研究教理,修学德行。儒、佛的教育,德行摆在第一,德是什么?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之处,培养清净心、平等心、真诚心、正觉心、慈悲心,这是菩提心。要在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里头去磨炼,接受大乘经教的教诲,了解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们的关系。其中事实真相通达明了,自然就晓得事情应该怎样做才如法,应该怎样帮助一切众生,要把过去我们一些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修正过来。我们要认清楚,错误的根本就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念头是轮回的根本,如果不能舍弃,你就决定不能超越六道轮回,念佛也不能超越,参禅也不能超越,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超越。你要想超越,要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下,自私自利的行为放下。大乘法里面教我们教得好,把念头转过来,起心动念想到一切众生的利益,不再想自己,平等的尊重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服务。

  帮助服务里头最重要的一桩大事,帮助他觉悟,也就是说帮助他放下自私自利,这是佛教育。一切众生所希求的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就实现了。如果不通过这样的教学,谁肯放下自私自利?谁肯乐意去帮助别人而无条件的?做不到,这些事情要靠教育。中国我们古老的祖先有智慧,我们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固然也有不少有聪明、有智慧的人,但是跟中国古圣先贤比还是逊色很多,《礼记》「学记」里面就清清楚楚给我们说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把教学看作人生第一桩大事来办,这是正确的。人是动物,人跟其他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人能接受教育,其他动物没有办法接受教育。所以人容易开悟,人能明理,那不教怎么行?

  中国古谚有一句话,教导从政人应当要明白的,搞政治这些人物。政治是什么意思?管理社会大众之事,这叫政治。政就是大众的事,怎么样能够把社会大众的事情管好?古人讲了四个字,这四个字是秘诀:「政通人和」,关键在通,通是通达。换句话说,问题发生都是哪个地方有障碍不通,不通问题就来了。领导与被领导的要常常沟通,现在讲沟通、交通、交往,问题就解决了。我们在历史上,在现前也能够看到,种族冲突,宗教冲突,发生残酷的战争,什么原因?缺乏沟通,缺乏往来。我们今天在新加坡落实《大方广佛华严经》,落实《无量寿经》的教学,我们跟不同的族群交往,跟不同的宗教交往,我们通了,通了就是好朋友,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有什么问题马上请过来,坐下来我们谈谈。

  「通」这个字比什么都重要,怎么能够通?教学就能通,你不教他怎么会通?我们一个人身体健康,为什么会健康?全身脉络贯通,没有阻碍。如果哪个地方筋脉血管有阻塞,这人生病了。由此可知,我们这个身体生病就是不通。这是一般常识,许多人要生病去看医生,医生首先问你大便通不通?小便通不通?这个通了,医生就晓得你是小病,不是大病;如果这两个不通,那可严重了,那是大病,不是小病。治病治什么?就是你不通的部分把它打通,恢复正常,病就没有了。我们一般人用药物来帮助你,药物是用化学的作用,使你的管道畅通。更高明的不要用药物,中国人用针炙,用这个方法比药物好。比针炙更好的方法是推拿,无非是打通你障碍的地方而已。可是最高明的方法,但是失传了,现在没有人知道。佛在经上讲念咒,最高明的方法治病,什么病都能治,佛经里面虽然留下咒语,现在人不会念。念咒怎么能治病?用声音振动,把你阻塞的部位,用音声振动把它打通,这个有科学根据。但是那个咒发音要正确,音量要正确,太高了也不行,太低了也不行。所以这个咒从前是口传的,我们在古籍里面看,历史上记载看到,唐朝时候还有,西域一些高僧还能用咒语来治病,收到很好效果,可惜现在失传了。我们看到《大藏经》咒语不会念,念得不准确,音都念错了。所以「通」字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今天要特别提倡,特别认真努力做一个好样子,《华严经》没有一样不通,上面通诸佛如来、诸大菩萨、声闻、缘觉、诸天众神,下面到恶道众生,它整个贯通。所以那是一个最健康的宇宙,最健康的人生,没有一样不通,这叫学问,这个叫实学,真实的学问,大学问,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坚固不退。所以我们的退转是不通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误会,都是彼此不往来,彼此猜疑,愈疑愈深,愈疑愈远。如果天天往来,天天见个面,打个招呼,谈谈话,什么事都没有了。中国古人所说的「谣言止於智者」,有智慧的人他怎么会谣言就止於他?他查证;你传来的谣言,我要查一查是真的还是假的。愚痴的人他不查证,听了就信,就认为是真的,到他这里就阻塞了,就不通了,所以毛病就出来了。有智慧的人到他这里,他通,他去调查,到底这个事情是真的、是假的;一调查,水落石出,事情就明了。

  世法、佛法,人与事,事与理,重要就是一个通。通了就和,和是和睦相处,平等相待。要不通,和平两个字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已。要真正能够做到,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一切都要通畅无碍,这个工作要靠教学。靠谁?我想了很久,只有靠宗教家来教学。所以我跟每一个宗教领袖接触,我都是虔诚的祝祷他们要著重宗教教育。宗教的仪式固然重要,教学更重要,只重仪式,跟其他的教、其他不同的文化不能沟通,教学就能沟通,沟通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达到和平;和是和睦相处,平是平等对待。我们对所有宗教里面的众神平等恭敬,这是佛陀教育。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坚固不退」,无论是顺境,无论是逆境,无论是善缘,无论是恶缘,都不会退转,这一生当中决定就成就了。

  下面一句『植众德本』。「植」是培植、种植;「众德」,众是多,无量无边。无量无边德行的根本是什么?你们诸位同修能答得出来吗?就在本经里头。古德的注解,注的是「弥陀名号」,「六字真言」,这是众德之本。他的话说得没错,可是我们听起来不懂,真的不懂。只听说过万德洪名,你听了不怀疑、不反对,难得!你有善根。现代一般年轻人、知识分子听了之后,他会问万德洪名是真的、还是假的?为什么念这一句六个字就是「植众德本」?他不能相信,不能接受。所以一定要懂得这六个字里面的含义,它什么意思?名必有实,名实相副,它才起作用。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两个字是称赞,这都是古印度的梵文音译的,意思是皈依、归命,南无是皈依、归命;真正的名号四个字:「阿弥陀佛」。按照字面上来翻,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智、翻作觉。那你想想,无量的智慧,无量的觉悟,是不是众德之本?没错!可是我们念念,我们就能够成了无量智、无量觉吗?天天念念就行了吗?奇怪,还真行!只要你念到一心不乱,无量智觉就现前。为什么?因为无量智觉是我们自性本有的,不是从外面来的。本有的无量智觉,现在为什么没有了?现在是被妄想分别执著掩盖住。我们一心念这个名号,妄想没有了,分别也没有了,执著也没有了,就念这一句佛号,用这个方法修定。所以念到一心,豁然大悟,跟禅宗里面大彻大悟没有两样。悟了之后,明心见性,自性里头般若智慧现前了,众德之本就出来了,就开花,就结果了,所以妙不可言!你一定要晓得,你才会真念,你才懂得怎样念佛。决定不是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那是把你的德本毁掉,把你德本障碍住了。这是一个意思,说明白了,你就懂得了,佛号功德不可思议。

  另外世尊在本经给我们又做了一次解释,阿弥陀佛就是平等觉。佛在这个法会上问阿难尊者,你要不要见平等觉?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平等觉完全从意思上翻过来,我们懂。我们对人、对事、对物,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只要你用平等心,平等心就是觉,觉就是佛,佛心平等,心不平等是凡夫,平等就是佛。这个意思非常明显,念阿弥陀佛就是修平等觉。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保持你的清净心、平等心,本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用什么方法保持?执持名号,用这个方法。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顺自己意思的则生欢喜心,欢喜是烦恼,是七情五欲,把我们的自性障碍了,所以那个心才一动,「阿弥陀佛」,把那个心换过来;逆境、恶缘生瞋恚心,念头才一动,「阿弥陀佛」,就摆平了。

  这一句阿弥陀佛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能把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都把它摆平等。我还告诉诸位同学,最好能把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称作阿弥陀佛,我们的清净平等觉不难恢复。清净平等觉是我们的自性弥陀,只要恢复清净平等觉,西方净土就是我们自性净土,古大德常讲「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我们怎么会不成就?不但决定往生,而且决定上上品往生,不是生在同居土、方便土,生在实报庄严土。就看我们念头能不能转,关键是一念之间,只要你这个念头转过来,西方极乐世界不难去,很容易去。念头转不过来,那就太难太难了,无量劫又无量劫,这是真的。我们过去生中修学无量劫又无量劫都没有办法往生,就是不懂得这个关键在哪里。像我们开保险柜一样,号码对准了,一拉就开,对不准怎么样也开不开。无量劫来都没有对准,现在我们这个号码告诉你了,问题就是你愿不愿意去开?

  这是把「植众德本」这一句的意思给你说出来,可是你要问怎么落实?也就是如何将阿弥陀佛、将清净平等觉,落实到我们生活上?这是你真正修净土,你要不能落实,你还是枉然,茫然一片。落实,我们「净宗学会」在缘起里面,写了五个修行的科目,这就是弥陀六字洪名的落实。第一个科目是净业三福,第二是六和敬,第三是戒定慧三学,第四是六度,第五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五个科目,不多,很容易记住。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与这五个科目相应,这就是六字洪名落实了,清净平等觉落实了。我们不能这样做,那你就是「口念弥陀心散乱」,不能成就的。念这句名号,名跟实要融合在一起,融合成一个,名跟实不能分开,分开来就没有用处。

  我们把经典里面的教训总归纳为这五个科目,这五个科目不但是净土教修学的根本,可以说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门总归结。三福里面第一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中国人讲的孝亲尊师,这是佛法教学的总纲领、总方向、总目标。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谁做得最圆满?诸佛如来。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缺陷,不圆满,那就是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孝亲尊师就有一分的欠缺。由此可知,什么是孝行的圆满?你的德行没有一丝毫欠缺,你的孝道做圆满了。你要怎样尊敬师长做到没有缺陷?你圆满的证得自性,这个我们对得起老师,对老师有圆满的交代。等觉菩萨对老师虽然交代得不错,但是还有欠缺,还有缺陷。由此可知,佛法教学彻始彻终,无非是「孝敬」两个字而已。开始就教孝、教敬,孝敬做到究竟圆满,你就成佛了,成圣了。佛家里头没有迷信,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教导我们怎样孝亲,怎样尊师重道。

  行门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没有别的,学习而已。如何学习?始终不外乎改进。改正错误就进步了,一步一步向上提升,天天改正自己的错误,天天自己的品德、智慧、德行向上提升。佛家讲「忏悔」,忏悔就是改过。但是改过,一定要知道自己过失在哪里,你才会改。知道自己过失就叫做开悟,悟后起修,修就是改正,把错误改正过来。可是凡夫愚痴,不知道自己有过失,世尊清楚明了,他教给我们一个好方法,你不是看到别人过失吗?看不到自己的过失,看到别人过失,行!看到别人过失,马上回过头来,叫回光返照,照照自己有没有这个过失?於是你就发现,自己没有这个过失很好,无则嘉勉,希望自己不犯这个过失;如果自己有?有则改之。这个办法好,帮助我们检点、观察、发现自己的过失。

  所以一切众生皆是我们的善友,皆是我们的善知识,皆是诸佛如来。为什么?他给我们示现,让我们一切时、一切处都曾经接触得到。看到人家善的,我们有没有?有,很好!要保持,不要失掉;没有,赶紧学习。看到别人有过失,立刻反省这个过失有没有?有就改;没有,勉励自己不要犯这个过失。哪一个众生不是我的老师?不一定说一定要教导你,教你书的这个人是老师,不是!你会学了,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诸佛如来就是老师。一切人是我的老师,是诸佛,一切动物、植物、矿物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的善知识,你就成了善财童子,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你完全体会到了,你完全学到了,你这一生当中决定圆成佛道。这一愿愿文很长,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七十二集)  1999/12/11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072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面第一行,请看第二十一愿: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二十一愿,这一愿经文分成两段,从『我作佛时』到『无不遂者』是一段,『若有宿恶』到最后,这是第二段。上一次我们讲到『植众德本』,今天我们再看末后三句,『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学佛的同修对於「回向」都非常熟悉,可是回向不是一个容易事情,拿什么回向?决不是空口说一句回向就有效果的。我们从此地经文上来看,闻名、系念、发心、不退、植众德本用这个回向,我们想想我们每天回向拿什么回向,这个要清楚。回向就是发愿,此地回向佛教给我们「至心」,至心是真诚到极处,一心一意求生净土。世法、佛法都要完全舍弃,这个心才算是至心。如果对这个世间,名利、五欲六尘种种享受还有丝毫留恋,就不是至心了。这个样念佛求生净土就很难,只能在净宗种一些善根,这一生往生就不可靠。真正希望这一生往生净土,必须将是非人我、贪瞋痴慢彻底放下。

  这一次我在香港,有一位同修写了封信给我,他的生活环境非常清苦,晚上做工,所以不能来听经。提出一个问题,他说他人很好,待人也很不错,为什么一切的灾难,他都非常不幸都遇到,问我这些灾难要怎样才能够化解?我昨天回来之后,此地的同修也有这个情形,跟我谈起来。这个情形决不只一、两个人,许许多多人都有这个问题。我们身也很善,也肯修福,也肯帮助别人,为什么许许多多灾难都不能避免。使我想到《俞净意公遇灶神记》那一篇文章,我们过去曾经详细讲过,留著有录音带流通。俞先生是个念书人,读书明理,平常也自命为好善乐施,处处帮助别人,依照圣贤教诲去做,为什么也是种种不幸他都遇到了。心里面免不了怨天尤人,佛菩萨对不起他,老天爷对不起他,还要写上疏文在灶神面前焚化。没想到灶神真来了,点化他,说他:你还算不错,良心还没灭,不过你造的业障,你自己不晓得,虽然你口能劝善,你身好像也没有做过错的事情;灶神说:你的意不善,你的心不善。这就好比一棵大树一样,心是根,意就是念头,念头是树干,身体造作是枝条,口的言语是树叶,你这树叶还不错,枝条也不错,根本坏了,你还能有救吗?没救!

  所以古圣先贤教我们修行,断恶修善,从哪里做起?从根本修。我们今天许许多多人犯的过错,不知道根本,心不善,念头不善,你身口再善,你抵不过业力。我们从一棵树来做比喻,大家很好懂,如果你心善、念头善,身口纵然不善,都有救,树不会死;你枝叶、花果再美再好,它没有根本,几天会枯死,它不能活。所以心善、意善比什么都重要,《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一篇文字讲得太清楚了,凡是遭遇到这一些障难,这一篇文章应当多读读,认真反省,依教修行这个经典里面所教导我们的纲领。

  闻名,我在前面跟诸位报告过,这个「闻」是菩萨的三慧:闻慧、思慧、修慧,是菩萨的三慧。不是普通的闻,我们听阿弥陀佛的名号,没有这么大的殊胜功德利益。真正有智慧的,听到佛的名号,他就能生信心,他就能觉悟,他就能回头;这一回头,系念西方极乐世界,世出世间一切法他放下了。这个放下,前面要记住,心里面妄想、忧虑、牵挂统统放下,是非人我放下,名闻利养放下,利害得失放下,从今而后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只有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这一部经上所讲的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读经,经要读熟,时时刻刻都会想到经里面所说的,这就是「系念我国」。你经文不熟,你怎么能系念?

  为什么劝大家要把这个经念三千遍?你才能系念,系念就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讲的忆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佛就是此地讲的系念,你经文不熟,你就做不到。所以觉悟的人,闻名之后他真干。我们年岁大了,记忆力不好不怕,遍数多就行,过去曾经有人念过六千遍,这一部经才会背。根利的我也见过,念五百遍他就能背诵。天天要念,时时要背诵,背诵就是忆念,就是系念。菩提心是从这里发起来的,「发菩提心」,我们一般人菩提心发不起来。当然发不起来,你对於世尊经教一无所知,你的菩提心怎么发得起来?起心动念都是烦恼,起心动念都是造业,《地藏经》上讲「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这什么原因?刚才说的,我们的根本坏了,枝叶修剪得再好,没有根,没有本,再漂亮也不过是花瓶里面插的花而已,死的,不是活的,不能长久。菩提心是从闻名、系念里面发的。对於经教理解得愈透彻,理解得愈深,你的心愈坚固,遇到任何境界你都不会退转,为什么?顺境、善缘不起贪爱,决定没有留恋,逆境、恶缘不生烦恼,永远保持自己清净平等觉,这才能「坚固不退」。然后你才会全心全力断恶修善,这就是「植众德本」。菩萨六波罗蜜,普贤十愿,你才能够落实。以这个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无不遂者」,当然成就!这是宿世造恶真正回头了。

  后面一段再勉励我们,『若有宿恶』。这个「宿恶」是讲你现在还继续在造恶,你还没有回头;前面这一段是造恶,过去生中造恶已经回头的人。我们过去生中恶习气很深,很想回头,回不了头来。那就要问了,我们有没有警觉心,想不想离开六道轮回,还是打算继续在这个世间造业受报?这个要问自己,如果真的觉悟这个世间苦,那就得要回头。怎么回头法?佛在此地教导我们,『闻我名字,即自悔过』,关键就在「悔过」这两个字。什么叫悔过?佛法里面讲「后不再造」,叫做悔过。绝对不是在佛菩萨面前忏悔,明天又干,干了再在佛菩萨面前忏悔,求佛菩萨赦免,这是假的,这个一点用处都没有。儒家讲不贰过,过失只有一次,以后不犯同样的过失,这叫真正忏悔。我们能不能做到?如果不能够忏悔,这一生只能够在净宗种一个善的种子;换句话说,还要继续轮回。什么时候你能够出头?能够脱离六道轮回?哪一天真的悔过,真的回头,你就永远脱离六道轮回。关键就在这两个字,这个问题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帮不上忙,自己做自己受,你也用不著怨天尤人,怨天尤人是罪上又加罪,於一切人都没有关系,自作自受,世出世间圣贤都把这个事情给我们讲得透彻明了。

  我们讲席当中时时提起,希望我们听得耳熟,常常能够记得,不再做错事。我们错误的根是什么?根没有办法拔除,根就是自私自利,根就是无始劫来坚固的我执,起心动念都是为我,我是宇宙万法的中心。这个观念大错特错,这个观念就是我们的根跟本有了问题,根本不善。所以我们在佛法里面无论怎么用功,无论怎么修学,都感到功夫不得力,都没有办法像世尊在经典里面所说的殊胜的功用,我们得不到。所以「悔过」这两个字的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在《观无量寿佛经》读过,阿闍世王,提婆达多,这两个人狼狈为奸,破坏佛法,五逆十恶都造尽了;提婆达多这是示现,生身堕地狱;阿闍世王临命终时至心忏悔,真的悔过,求愿往生。他就是得阿弥陀佛这一个愿力的加持,他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世尊告诉我们上品中生。这个使我们感觉到非常惊讶,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品位?忏悔的心切,忏悔的心真实。我们从这些地方体会到,不可以轻视造恶的众生,他造再严重的恶业,如果他临命终时至心忏悔,可能往生极乐世界品位还在我之上,我怎么敢轻视他?

  六祖惠能大师讲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一句话我们要常常记在心上;蕅益大师教导我们,「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心」,他们两个说的话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境缘,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换句话说,一切人、一切物没有一个不是清净平等,没有善恶,没有邪正,没有是非,没有好恶。善恶、邪正、是非、好恶从哪里来?是我们自己不善的心起来的,我们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於外面境缘不相干。几个人懂得这个道理?几个人认识事实真相?唯有真正明了事实真相的人,彻底忏悔了,真的回头了。纵然看到别人过失,也合掌令欢喜,决不敢轻易批评,说不定那是菩萨示现的,我们怎么知道?肉眼凡夫,诸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太多太多。道场里面古德常讲龙蛇混杂,道场里面确实有凡夫,但是也有圣人示现在其中,你知道哪个是圣?你知道哪个是佛?哪个是菩萨?那我们怎么对待?我们把每一个人都看作是诸佛菩萨,一律平等的恭敬,一律平等的供养,我们就没有过失。这是真正忏悔,真正回头,他的行持决定是这个样子。回过头来的人,他的思想变了,行为当然也变了。思想刚才说,他的根本善,心善,念头善,所以他的言行一定是善。

  『为道作善』,他修善不为自己,为道。什么是道?菩提大道,成佛之道,为这个断恶修善。什么是菩提道?什么是成佛之道?菩提跟佛是一个意思,都是梵语,翻成中文是「大觉」,圆满的觉悟,彻底的觉悟。觉悟什么?觉悟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皆是诸佛如来,所以他修善。世间许多科学家、哲学家,都在探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这是学术界一桩大事情。有没有结论?实在说哲学里面没有结论,科学里面也没有结论,宗教里头有结论。佛告诉我们宇宙从哪里来?生命从哪里来?《华严经》上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我们的根,识是我们的本,性识是真的,绝对真实。

  印度教、婆罗门教,他说是从大梵天变现出来的,他说的大梵就是佛家讲的性识;天主教、基督教讲上帝,上帝也是讲性识;拜火教讲的上帝,他们上帝是智慧,我们佛法里面讲报身佛,报身是智慧身,大乘法里面讲的法身,「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宗教里面讲的这些名词术语不一样,其实都是说的一桩事情。所以性识、大梵、上帝、神圣、法身,它们是能现、能生、能变,超经验的真实存在。佛告诉我们,这是我们自己的本能,佛家常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一切众生的本来面目。谁要证得这个境界,在佛家就讲他成佛了,婆罗门教里面就是你生梵天,大梵就是这个意思,大乘佛法里面讲你证得法身,法身大士。我们为这个作善,这是道,在佛家讲究竟圆满的佛果。

  他真的作善,决定没有恶,没有恶心,没有恶意,恶的念头没有了,纯善!身口或有不善,那是手段,它不是目的,那是示现,教化众生、帮助众生的一种手段,我们要明了。我们在《华严经》上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五十三位善知识,他们教化众生种种善巧方便,我们见到了。所以我们对一切人、一切物怎能不恭敬?怎能不赞叹、不供养?我们看菩萨为道,这一句实在讲是法身大士的境界,净土经典不可思议,我们确确实实是凡夫,一品烦恼没有断,但是我们所作所为等同法身大士。你要真正理解《无量寿经》,真正信奉《无量寿经》,依教奉行,虽是凡夫,你是相似的法身大士,这个经是不思议经。

  「善」这里面的含义无尽的深广,决不是我们自己凡夫经验当中这个善,不是我们凡夫经验,超经验!但是我们也能够体会一些,现在人所讲的正面的影响,不是负面的,负面的是恶,正面的是善,影响的面尽虚空遍法界,影响时间的久,尽未来际,影响程度之深,彻法底源,这是真善,这是大善,这是作善的总纲领、总原则。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能违背这个原则,决定不可以做负面的影响,做负面影响就造业了。

  这八个字,前面一句是忏悔,是忏罪;「为道作善」这一句,前面经文世尊屡次教诫我们,积德累功。如何落实?世尊在底下教了我们一句:『便持经戒』,这是落实,「为道作善」的落实。经是佛的教诲,不必多,一生真正能受持一部经,就能成就,任何一部经典,古德所说「一经通一切经通」。持是受持,受持相当不容易,受是完全接受,怎样才能做到完全接受?必须要放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这才行!我们今天学佛,始终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是不肯放弃自己妄想分别执著;虽然接受佛的经教,实际上还是自己妄想分别执著作主,只不过是拿佛菩萨教诲参考参考而已。

  这怎么能够把这个罪业转过来?转不过来的!因为我们起心动念全是错误,没有一丝毫是正确的,可是我们自己又不肯承认自己的过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甚至於还说佛菩萨讲错了,佛菩萨三千年前的人,所讲的东西不合於现在时代。这样的心态都是以自我,实在讲就是以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做主宰,坚固而不肯拔除,所以对於经戒受持就谈不上。你读诵得再多,听得再多,甚至於你也会讲,讲得天花乱坠,你还是被烦恼所转,还是造业受报。不是佛在经上讲得不够清楚,是你自己不肯听,不肯接受。所以我们真正要发心受持,必须放弃自己的成见,放弃自己的分别执著,随顺佛陀的教诲,这才真正叫受持。

  「经」,在此地说理论、境界;「戒」是说方法,这个戒在此地是广义的,我们决定要遵守佛陀教导我们的方法。我们对於这一句也非常用心,仔细斟酌,因为佛的经戒太多了,三藏十二部我们一生读一遍都不可能;如果有人说,《大藏经》他从头到尾念过一遍,我都会怀疑。真正读过的,他的思想行为决定不一样;如果念过之后,思想行为还没变,还是老样子,念也等於没念,丝毫不得受用。尤其是现代人,现代的社会,工商业高科技竞争的社会,如果经论太繁杂,分量太多,没有办法受持,在现前这个社会,愈是精简,愈受大众的欢迎。所以十大宗派里头净宗的经论精简,总共只有五部经一部论,而且经典分量都不长,五经一论现在印在一起也只薄薄的一本而已,便於受持。经典分量虽然不多,经典里面的理趣非常丰足,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乃至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法,都不出五经一论之外,所以义理深,义理广。

  净宗这些经典我们是不是要全部受持?不需要,能够学一、两种,足够了。夏莲居老居士给我们建议学三种:第一种《无量寿经》,第二种《阿弥陀经》,第三种《普贤行愿品》,选得好!三种如果嫌多,实在讲一种也行,一部经深入。先第一步把它念熟,纵然不能够全经背诵,也一定要很熟很熟,要念得很熟,日常生活当中境界现前,佛的教诲你能提得起来,要能达到这种功夫。第二要深解义趣,经文字字句句要深解,解浅了不行,要深解。怎么样才能够深?一定要依教奉行,你不在日常生活实际上去锻炼,你的深度是有限的。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锻炼,也就是讲解行相资,解帮助行,行帮助解,才能够逐渐加强你的深度。

  而在实际修行要懂得抓纲领,纲领愈简单愈得受用,纲领决定不能够忘记,真的要精熟透彻,对於我们行解两门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选择纲领,依据经论教诲,选了五个科目。第一个科目选《观无量寿佛经》「净业三福」,这是基础,根本的根本,总共十一句经文,我们要常常念兹在兹,要把它做到。第一句「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我们要常常想到,自己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能不能对得起父母?能不能对得起师长?佛法的教学,它的根本就是这两句,从这两句开始,也在这两句圆满,这两句做到圆满,就成佛了。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他的孝有欠缺,他的敬,对老师的敬也不圆满。到如来果地上,孝亲尊师才做到圆满。

  所以人家一问,什么叫佛法?我们可以一句话答覆他:「孝亲尊师」,佛家千经万论没有离开这个宗旨。千经万论阐扬孝道,阐扬师道,我们能做到几成?下面九句就是教导我们落实孝敬的纲领,什么叫孝?慈悲心是孝,不杀生是孝,「修十善业」是孝;说孝,敬就在孝里面,「受持三皈」是孝,「具足众戒」是孝,「不犯威仪」是孝,「发菩提心」是孝,「深信因果」是孝,「读诵大乘」是孝,「劝进行者」是孝。诸佛如来教化众生,无非教人孝亲尊师而已矣,我们懂不懂?六和敬是孝亲尊师,戒定慧三学,菩萨修学六个纲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普贤十大愿王。我们选择这五个纲目,五科,好记!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念念行行都不违背这五科的教诲,这个人叫行菩萨道,这个人叫学佛,这个人叫受持经戒,这个人可以「至心回向」,他真有东西回向;真的回过头来,真的「为道作善」,决不是空口说白话,认真在做。佛说得很好,谁做谁得利益,谚语所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

  佛法是平等法,我们听了之后要懂得,要真正明了佛的慈悲,佛对我们的帮助,我们要孝敬於佛,佛是我们老师。我们怎么对得起老师?依教奉行才对得起老师;不肯依教奉行,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也许有人问,我自己这样修行,甚至於父母已经不在,与父母有什么相干?你不懂得孝道,你要修行证果了,你的父母也一样作菩萨、成佛了。你想孝养父母,父母不在你想超度父母,你拿什么超度?念几部经、念几声佛号回向就能超度?那只可以说是念比不念好。真正有效果的超度,你们去念《地藏经》,你看婆罗门女、看光目女人家怎么超度?人家是受持经戒,依教奉行。自己得禅定,自己证菩萨果位,父母在恶道里面立刻就超度,那才真的是以此功德回向亲人,真有效果。所以自己不能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你超度的功德不大。你能够转恶为善,你的家亲眷属不堕恶道,可以从地狱里面超升;你能够转迷为悟,你的家亲眷属就可以到天道去;你能够转凡成圣,你的家亲眷属就可以永脱轮回。所以自己要真正修行,这才是尽孝,你圆满成佛了,你的家亲眷属也成佛了。要报父母之恩,要报老师教诲之恩,究竟圆满就是自己圆成佛道。所以经要熟,要深解义趣,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就是持戒。

  『愿生我刹』,这一句话非常重要;为什么?只有发愿求生弥陀净土,我们圆成佛道的时间缩短。不求生净土,那你必须有能力断见思烦恼,你才能超越六道轮回;再断尘沙烦恼,你才能超越十法界;再破四十一品无明,你才能圆成佛道。断见思、尘沙那个时间我们不算,单单算破四十一品无明,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要多少时间?三大阿僧祇劫。佛家常讲三大阿僧祇劫,那是对法身大士说的,从破一品无明那一天算起,三大阿僧祇劫,圆成佛道,你看时间多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时间大幅度的缩短,纵然是下下品往生,《观无量寿佛经》上告诉我们,下下品往生的人,要经过十二劫花开见佛。十二劫的时间太短了,要跟阿僧祇比,简直不能比,这是讲下下品往生。上上品往生的人,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花开见佛。正因为不可思议,所以华严会上,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发愿求生净土。为什么?缩短时间;他们在华藏修行,要证无上菩提时间长,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天就圆满。所以哪一个菩萨不希望到极乐世界去?问题就是他有没有这个缘分?

  我们今天因缘殊胜,缘分具足了,问题是我们想不想去?想不想去,大家都想去,要问一个你是不是真的想去?真的想去就要依教奉行,就要放下万缘。这个放下,不是事上放下,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我听说在中国大陆有不少误会的人,他把事放下,工作也不做,到最后变成是没有收入,吃饭都成问题了,这个错误的。不是说事上放下,事上要放下,释迦牟尼佛也不讲经,他也放下了,他何必辛辛苦苦,每天七、八个小时跟大家讲经说法?事上不能放下,心上放下,世出世间所有一切境缘不要放在心上,是叫你放下这个。对於事会做得更积极,做得更认真、更努力,为什么?净业三福最后一句「劝进行者」,「劝进行者」意思就是要度化众生。这个度就是帮助别人,我们要全心全力帮助大众,这个事怎么能放下?帮助大众不能著相、不能居功,我做了多少事情,我有多少功德,那你就错了。你要把这个念头放下,要学诸佛菩萨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做,非常认真的做,为什么说无作?心里面清净,一尘不染,做了就像没做一样,决定没有丝毫分别执著,是叫你放下这个。心里面系念的只有西方极乐世界,只有一心希望亲近阿弥陀佛,这叫「愿生我刹」。

  『命终不复更三恶道』。这一句话我们要了解它的意思,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要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你过去造的罪业太重,你一定堕三恶道,因为你忏悔,因为你回头,你觉悟了,「为道作善」,依教修行,求生净土,你才不堕三恶道。从这个地方,我们就非常明显的看到「带业往生」。过去有人说带业不能往生,他们找了不少人去查《大藏经》,查遍《大藏经》没有带业往生这四个字,於是极力的否定,说净宗没有带业往生这个说法;带业往生是祖师说的,不是佛说的,祖师说的不算数。这种说法曾经引起整个世界的震撼,许许多多念佛人慌张,我们都遭遇过。

  实在说这一些学人粗心大意,这一段文这不是带业往生是什么?佛在入灭之前,特别教诫弟子「四依法」,佛就知道后来有这些人粗心大意,会误会经义。所以佛教给我们「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决定要以经典所说为根据。第二告诉我们「依义不依语」,这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依佛经里头讲的意思,不一定是语言,佛没有说带业往生这一句话,但是这个地方是带业往生的意思,我们依意思就行。前面「若有宿恶」,这不是带业吗?恶业吗?「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这不是带业往生吗?意思多明显!佛教我们不要执著文字,不要执著言说,要懂得意思,依义不依语。

  我们现在又看到有一些人执著,他是依语不依义,这个没有法子;否定这个会集本,说会集本不是原文经典,主张一定要读原译本,不可以读会集本。这个问题跟反对带业往生一个意思,都是依语不依义。《无量寿经》的会集最早是宋朝王龙舒居士,王龙舒居士的会集本,一直传到今天没有人反对,偏偏反对夏莲居的本子,奇怪不奇怪?王龙舒可以会集,夏莲居不能会集,说夏莲居是居士,王龙舒也是个居士。莲池大师大家都尊敬,净宗十三代祖师里面,杰出的一位令人尊敬的大善知识,他的《弥陀经疏钞》对后人影响非常之大,《疏钞》里面引用《无量寿经》的经文,三分之二是采取王龙舒的会集本。为什么莲池大师可以采取会集本,现在人要反对会集本?会集本是依义不依语。而且夏老师这个本子,我们将现在存的九种《无量寿经》的本子,我们都印出来了,诸位可以比较看,不勉强。九种本子,你选择任何一种本子都好,不必勉强。反对那个本子,一定要受持这个本子,这又何必?只要依教奉行,老实念佛,都能够带业往生。

  我们今天特别要著重就是带业往生,知道我们自己的业障非常重。可是一定要记住,带业只带旧业,不带现行,这一点千万不要搞错。不是说我天天造罪业没有关系,我往生的时候都能带得去,你要这样想法,那你就错了,你完全错会意思了。带业往生就在这第二十一愿,佛是怎样教导我们?真正悔过,真正回头,系念、发心,坚固不退,积德累功,要紧!要紧!

  尤其是我们处在现前的社会,灾难频繁,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太平无事,那你就错了。我这一次在香港讲经,香港同修告诉我,他说,我说什么八月间有灾难,结果没事过去了,净土法门法师说的话不可靠。什么八月十大行星排成十字架,不是我说的,哪里是我说的,我在报纸上看到的。是不是有灾难?那真有灾难,不是没有灾难,现在灾难多频繁。有很多人说一九九九年是世界末日,一九九九年还有二十天,还没到最后那一天,你怎么能够说它不灵?很难讲!我们知道灾难哪一天发生?谁也不知道,谁也不敢说。但是你看看现在的人心、现在的社会,我们看到《慕西杂志》,对於美国现前社会反常的现象那个统计,我看了非常惊讶,我在李木源居士桌上看到的。那个统计可以多印一些,放在外面给大家看看。

  你看看现代的社会,社会造什么样的因,它会感得什么样的果报?善因决定结善果,恶因怎么会没有恶报?看看现在社会,造的是不善的因。纵然是学佛修道之人,心里面不平,那一股怨气,明眼人都看得很清楚。所以现在修行,说个不好听的话,人不如鬼。老林长的冤亲债主到这个地方来求授皈依,来要求听经,我们今天二楼、一楼那个电视机为他们放的。他们还真的忏悔,想回头,我们现在还是懵懵懂懂,怎么得了?灾难肯定是有,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我们心里头要做准备。灾难来了,不要恐惧,不要害怕,心要定下来,念佛求生净土。决定不要想著幸免,这个观念错误。不怕灾难来,我们也不求幸免,我们求往生,这个世间太苦了,有什么意思!有什么值得留恋!

  刚才有个同修告诉我,我们以好心待人,人家回报的是怨恨,所以觉得这个世间没有意思。你以好心待人,人家以为你是恶意,你布施供养给他,他猜疑,你送我这个东西是什么意思?你什么企图?你说你心里多难过!这是人心反常,叫许许多多真心修善的人灰心。可是学佛要明理,要相信佛菩萨的教诲,虽然别人恶意相向,我们还是一味真诚待人。为什么?前途各人走各人的路,他猜忌,他怀疑,他以恶意相向,他的前途是黑暗的;我们真诚,我们善意,我们前途是光明的。摆在我们面前十法界、十条道路,我们走佛道,我们走菩萨道,他们走三恶道,各走各的道路,彼此不相干扰,我们要懂得这一个事实真相。

  对於净宗深信不疑,对於夏老居士的会集本毫不怀疑。夏老居士也不是个普通人,他这个经会集成功之后,在国内流通的量很小,只印过三千本,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的。夏老往生的时候,告诉他的学生,他的会集本将来是从海外传到中国;又告诉大家,他的本子将来会传遍全世界。当时这些学生听了之后莫名其妙,怎么可能?这个本子弘传的因缘,是律航法师,他老人家带了这个本子,带到台湾。律航老法师中年出家,过去做过将军,他是中将,以后出家,他亲近夏老居士,跟黄念祖居士很熟。他到台湾,到台湾才出家的,我见过他几次面。他把这个本子送给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一看到这个本子非常欢喜,尤其是这个本子前面有一篇很长的序文,是他老师写的,梅光羲老居士是他的老师,非常亲切。在台湾做了两个版本,但是印的分量也不多。他老人家在台中「法华寺」讲过一遍,那个眉注就是讲的时候写的,那个时候李老居士六十多岁。我亲近他老人家他七十岁,好像是第二年还是第三年,他把这个本子交给我,我看到老师亲笔写的注子,我非常欢喜;而且注子段落交代得非常清楚,我一看我就能懂。这弘传的缘分!

  当时李老师讲这一部经的时候,有一些老法师们也反对,认为什么?夏莲居会集的,大概不太怎么高明,所以李炳老把这个交给我。我当时在台北讲经,也希望讲这部经,那个时候韩馆长五十岁,我说:五十岁给你过生日,我们讲这一部经,为你祝寿。她发心印了三千本。我把这个事情告诉李老师,李老师制止,说不行,你现在年岁太轻了,资历太浅,如果讲这个经有人来反对、来批评,你招架不住。我说:那怎么办?讲别的经。於是改讲《楞严经》,就把这个收起来了,印的三千本书也就结缘,这么一放就放下来了。

  等到李老师往生,往生的第二年,我翻旧书翻到这个本子,我一想老师交给我一定有用意。他这个本子的注解没有人见过,老师往生了,我把这个注解的本子印出来,纪念老师。我印了一万本,在美国流通,在加拿大流通。那边同修看了之后非常欢喜,就请我讲这个经,我们在海外就开始弘扬起来了。这个经的缘分特别殊胜,讲任何经典听众都没有讲这一部经听众多,非常奇怪!任何地方不管讲什么经,跟讲这一部经相比,这一部经的缘特别殊胜,听众特别多,特别欢喜。以后我们讲经的录相带、经书,有许多到中国大陆去就带回去,就这么流通开了。果然是从海外又流通到中国大陆,而且在海外真的传遍全世界。我们这个经本传遍全世界,我们的录音带、录相带传遍全世界,夏老居士在往生的时候都见到了。

  依照这个经本修行,这些年来,我们传这个本子有十几年了,十二、三年了,依照这个本子修行,往生的瑞相我们看到很多。我们的老林长陈光别老居士,也是听这一部经。我听李居士告诉我,他在家里每天听八个小时,他整整听了四年,他往生三个月之前预知时至,我们每一个同修都知道,瑞相希有。所以提出批评反对,实在说无知,对於佛所说的一切法,没有认真去研究,没有深入去了解,凭著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产生这些错误的观念、行为,自己错那还情有可原,障碍别人受持经法,那个过失就严重了。

  我遇到许多这些事情,也有人来问我,我一概不理会,我也不答覆,我若无其事,我还是讲我的经,还是讲这一部经,还是依照这一部经理论、方法、境界来修学。你们说你们的,我做我的,决定不妨碍我,我也用不著费口舌跟你辩论,你们大篇文章的写,我不愿意写一个字,麻烦!世间明白的人还是有,不是没有;识货的人还不少,不是完全白痴;识货的人,对於他们这些言论文字,不值得一笑。所以我们一定要深具信心,《金刚经》上说得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这一段肯定带业往生,我们决定没有疑惑。可是能够消业当然更好,消业是什么?少带一点。少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增高品位,圆满菩提时间就更缩短了。因此我们知道这一个事实真相,应当认真努力,求取高品位。在我们这个世间争取高品位不是难事,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娑婆世界修行一天,超过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我们为什么不在此地干?在此地认真努力,我们要争取实报土往生。实报土带不带业?还是带业。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等觉菩萨还带业,他带什么业?那一品生相无明没破,那就是他的业障。只有阿弥陀佛一个人不带业,其他统统带业,只是带得多、带得少不同而已。正因为带业多寡不同,所以西方世界才有四土三辈九品。诸位想想,如果要不带业的话,四土三辈九品从哪儿来的?既有四土三辈九品,就证明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个个都带业,这都是讲依义不依语。

  可是有志气的人、有智慧的人,应当在这个世间努力消自己的业障,决定增上品位,这是真正有智慧。不要常常是姑息自己,我下品下生就好,这是没有志气的人。下品下生就好了,万一下品下生去不成怎么办?不又落空了。我的目标定在上品上生,上品上生构不到,也许还中品中生。所以自己要把自己的目标,要定得高高的,「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他真的能去得了。你要目标定到下品下生,就靠不住了。

  一定要真干,决定依教奉行。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决定遵守五个科目: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念念要与这五个科目相应,我们就真修行,真干,真修净土。天天这样修,以此功德回向净土,我们真有东西回向。不是念几遍经文,念几声佛号,那个实在讲微乎其微。你的心不善,念头不善,行为不善,单单是口善,念经是口善,念佛是口善,就是我刚才讲的,这一棵大树根坏了,本也坏了,枝叶还算不错,没有用处!修行一定要懂得「从根本修」,纯善之心,纯善的念头,然后你身善、口善,这才叫真的善。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上善是根本善,我们身口善是下善,不是上善。一定要搞清楚,千万不要搞误会,耽误了这一生,去不成了,那就太可惜了!末后这两句跟前面意思一样,可以不必多说了,『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七十三集)  1999/12/1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073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二十面,经文第七行,第二十二愿看起:

  【我作佛时。国无妇女。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是本愿的第十三章,这一章里面有三愿:第一愿是「国无女人愿」,第二愿是「厌女转男愿」,第三是「莲华化生愿」。我们先看第二十二,二十二愿经文只有两句。实际上,我们在前面已经很清楚的读到过,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这是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最为希有的。这个世间人常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是说明我们娑婆世界众生,其实他方诸佛国土跟娑婆世界也差不多。凡夫都是业力受生,过去生中造的善恶业,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受人身,是来干什么的?佛说得清楚,「人生酬业」,你是来酬偿业报的。换句话说,你过去生中造的善业,这一生得善报,我们常讲享福,这人有福报;造的恶业,那就要受苦受难。所以这个身叫业报身,业报身自己完全做不了主宰,受业力牵引着。世间哪一个众生不如是?谁都逃不过命运!

  前一个时候我还听有同修告诉我,香港有一个算命算得很好,算一个命听说要十几万,新加坡有一些同修有钱的,都会到那边算命去。大概算得不错,否则的话,价钱不能要那么高。你那个命为什么人家给你算得那么准?就是你始终逃不出业力。所以命算准了之后,应当大哭一场,活了这么大年岁了,学这么多时间佛了,命运还转不过来,你说冤不冤枉?我们再看看《了凡四训》,袁了凡先生遇到云谷大师之后,他知道业是自己造的,业可以自己改,不是不能改。要不能改,我们凡夫怎么能做得了佛?凡夫能在一生当中作佛,什么个道理?命运可以自己改。佛陀对我们的教诲目的,就是教我们转凡成圣,不是成小圣,成大圣,大圣就是圆满的佛果。能不能?答案是肯定的,问题就是你会不会?道理你懂不懂?方法你晓不晓得?你要是懂道理,明了方法,如理如法的去修学,没有一个不成就。

  学佛学了很多年,业力依旧转不过来,在这一种情况之下,就要细心去找这个毛病到底在哪里?只要把毛病找到,再将毛病消除,你修行证果就不难。如果因循苟且不肯去找毛病,你的业力不但不能消除,还天天在增长,这就一生必定受命运的主宰,随着业力流转,这错了!世出世间圣贤人都这么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生命起源是平等的,是没有差别的。佛家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我们会变成这样一个苦恼的众生?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佛告诉我们,我们迷失了自性,这是根本的错误。

  佛家帮助众生从根本救起,根本是什么?明心见性。我们今天的心不明,我们的自性见不到。明心见性就叫成佛,诸佛如来就是明心见性的人,在这个境界里面决定平等,圆满的平等,究竟的平等。我们是非常不幸,《楞严经》上所谓「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就从根迷了。有无明,往后愈迷愈深,愈错愈离谱,与性德完全违背了,所以在六道里面受生。迷了自性之后,我们的思想错了,见解错了,行为错了,对人、对事、对物完全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烦恼习气是错误的!于是沦落在六道,流浪在三途,得现在这么一个身相,过这么痛苦的生活。

  所有一切现象,佛法说得好,佛给我们讲「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的相貌,我们的体质,我们的生活环境,都是从心想生。我们的心想,首先说不善,怎么说不善?这个世间人也有很多人做好事,好事做了不少,为什么没有得好果报?为什么自己生活境界转不过来?我在讲经的时候有个比喻,你行的善没错,你言善,说好话,身善,做好事,你的心不善,念头不善;这就好比一棵树,心是树根,念头是树的本,树的主干,身是枝条,口是树叶;你树叶不错,这一枝也不错,可是你根本已经坏了,你这个好也好不了几天,也会随着你的根本枯死。所以祖师大德教人修行,「从根本修」!

  我们今天纵然行善,做好事,仔细想想这些好事不是清净的,是染污的,没有离开贪瞋痴。我为什么要做好事?为名、为利;换句话说,有条件的。凡是附带条件去做这些好事,已经就不是好事;但是比不做好,那是三界六道里面的有漏福报,也算不错,出不了六道轮回。那我们再看看觉悟的人,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他们是觉悟的人,觉悟的人给我们做榜样,给我们做示范,他们也断恶修善,他心清净。《金刚经》上讲「离一切相,修一切善」,他们的能力离一切相,离一切相是根善、本善,像一棵树一样根本好,枝叶差一点没有关系,脱掉之后它会再生,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如果根本坏了,枝叶是死的,不是活的,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心善,念头善,然后言语善,所作所为善,这才是西方极乐世界所要求的标准,「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上善是这四种都善。这样一来我们也要学离相,《金刚经》上讲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佛说得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那就不是真的菩萨。真的菩萨,这四相离了,他心清净。根好、本好,他修的那一切善,那叫功德,那不是福德,可以了生死,可以出三界。

  心行好,相貌就好,身体就好,他的生活环境也好;纵然跟我们住在一起,我们有共业,共业当中有别业,他的生活环境比我们还是好,我们要细心去观察。你能体会得之后,好好认真去学习。但是十方世界,每个人业习烦恼不同,所以相貌千差万别。纵然是一家人,生活环境感受也各个不相同,这是我们要懂得的。应该怎么学习?不要把它放在心上。记住佛给我们讲人生宇宙的真相,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要看破,不要放在心上,你的心就清净。心清净,断恶修善成就功德,转业力很快,比《了凡四训》里面说的袁了凡先生,那个效果还要殊胜,速度还要快。为什么?了凡先生没有离四相,所以他修的是人天福报。这个人很聪明,很有智慧,也有善根福德,晚年真的觉悟,真的回头,真的放下了,一心求生净土,他念佛往生,《往生传》里头有他的名字。只要能够往生净土,一生圆满成佛,所以这个法门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要认真努力去学习。

  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西方世界没有男女身相。前面愿文我们读到,凡是生到西方世界的人,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生到极乐世界相貌、体质都跟阿弥陀佛一样,那个世间是平等世界,所以他圆证三不退。我们世间大家福报不一样,有福报的人就显得骄慢,没有福报的人就容易生自卑感,这里头差距就很大,造成世间种种不平。明理的人,不平就算了,安分守己,也就不错了。但是不了解事实真相,他认为什么?老天不公平,社会不公平,他不能忍受这种不平等的待遇,于是为非作歹,扰乱社会,造作更重的罪业,来生的果报比这一生更要差。这一些事实真相,只有佛才知道得彻底,只有佛才能跟我们讲得清楚。男身、女身就不平等,这个现象显而易知。自古至今,男、女就争权,造成许许多多的烦恼。西方世界好,没有男女之分,大家这一桩事情摆平了。

  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国无妇女,诸位这一句话要好好的记住。我为什么要提出这一句?大概总在十多年前,我在香港讲经,畅怀法师拿了一个小册子给我看,说极乐世界的游记,是一个法师写的。他说这个法师曾经到过极乐世界去游览,他又回来了,里面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状况,极乐世界的女人也很多。畅怀法师拿来给我看,他说:法师,你看这个靠得住、靠不住?我说:这个不可靠。为什么?四十八愿里面讲得很清楚,「我作佛时,国无妇女」,极乐世界出了一个妇女,那阿弥陀佛不能成佛。他末后说「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西方极乐世界还有女人,阿弥陀佛不可以成佛。

  阿弥陀佛成佛到今天已经十劫,他每个愿都兑现。所以有人讲从西方极乐世界回来,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庄严,说的那个状况跟四十八愿不相应,跟经上讲的不一样,我们决定不能信他。可是现在人很奇怪,信人不信佛,信假不信真,你说有什么法子?他偏偏信那个,把那个人当作活佛看待,把世尊讲的经典摆在一边。看他那个游记,分量超过了净土三经,你说成什么话!这种人怎么能成就?可是现代社会喜欢相信这些人很多很多,所以正法式微,邪说横行,这也是世间遭劫难的原因。

  阿弥陀佛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他很用心参观一切诸佛刹土,仔细观察一切刹土里面所有的流弊、障缘,他用他的智慧,善巧方便都把它断除,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优点他都采取,所以极乐世界是十方诸佛国土至善至美的集大成。这是一切诸佛欢喜赞叹,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这个法会里面赞叹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诸位要晓得,释迦赞叹就是代表一切诸佛的赞叹。虽然佛佛道同,可是佛佛在因地里发愿不相同,因此在果地上成就也不相同;他个人的成就,那是没有话说的,那是完全相同;度化众生缘分不一样,这是佛家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因此我们在因地修学的时候,要知道与一切众生结缘,你缘结的愈殊胜,将来你成佛度众生多。你有机会帮助人、成就人,广结善缘,广结法缘,这个好!

  黄念祖老居士注解里面,他引用唐朝道宣律师一段话说,而道宣律师是引经中所说,他引的哪一部经,经典太多,也没有法子去查,决定是经中所说的,道宣律师不会骗人。经上有这么几句话:「十方世界,有女人处,即有地狱。」可见得男女之间的冲突,造重业,这是地狱的业缘。法藏菩萨看到了,他的世界没有男女身相,这个样子造地狱的缘断掉了,纵然有业因,没有这个缘分。这个话我们想想,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相信。为什么?前一段时期有一位居士到居士林来访问,我跟李会长接见他,他很感慨的谈到,说我们办事是他一生当中没有接触过的,我们非常坦白,完全是透明化,没有一丝毫隐私。他问我们的收支,我们把帐本都拿给他看,他吓呆了。他就说他是个很富有的人,他有多少钱财,他的父母兄弟不知道,不但父母兄弟不知道,连太太都不知道;太太有多少钱,他也不晓得;各人都瞒着,都不说真话,都有私心存在。他说,你们没有私心,这个世间很难看到。每一个人都有私心,就免不了有冲突,冲突就造罪业。离婚这个罪业也相当重,特别是有儿女,儿女变成单亲家族,这个对他的伤害非常非常之重,做父母的人没有想到。如果再有彼此伤害,有打官司上法庭,甚至于还有谋杀的案件,那不是造地狱业是造什么业?阿弥陀佛有智慧,他建造的西方极乐世界,凡是往生的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大丈夫相,色相平等。黄老居士注解接着说,「今极乐无三恶道」,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亦无妇女,纯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这是极乐世界的殊胜。

  下面一愿,第二十三愿是「厌女转男愿」。这一愿诸位要记住,没有意思求生极乐世界,女人学佛觉得女身业障重,烦恼多,来生不想作女人,想作男人,念佛行不行?行!所以这一愿不是求往生的,往生当然没有问题;不想往生,来生想转男身。经论里头古德也常常给我们讲,男人要想转女人身容易,很容易。女人想转男人身很困难,这里头什么道理?我也不必说了,你们大家去参!不难体会。如果是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凡是往生的人,女人往生,佛光注照,佛来接引的时候,已经转变成男身了,跟着佛走了。

  我们现在看经文,『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这是因,这是修因,因总是相同的。经论上不断的重复,一再的提醒我们,「闻我名字」,这是闻名;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得清净信,发菩提心」,这个人一生决定有成就。如果只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或者见到阿弥陀佛塑造彩画的形像,没有信心,没有发心,这只是在阿赖耶识种下了种子而已,这一生当中不起作用。虽然不起作用,这个种子,诸位要知道,叫金刚种子,永远不坏,也是希有难逢。将来有一天缘成熟,种子遇缘了,它就会起作用。譬如我们这一生得人身,学佛又能闻到净土的经典,我们阿赖耶识有种子,种子不是这一生,多生多劫之前种下来的。这一生当中,我们又遇到缘,可能在这一生当中成熟。

  因此我们帮助一切众生,要有智慧,要有方便,要有善巧,无论别人信不信,我们给他机会,使他能够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或者见到阿弥陀佛的形像,一生当中哪怕只听到一次,见过一次,「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世间什么样的好事,都没有这个好事好。诸位如果真正通达明白这个道理,然后才晓得造像功德不可思议,千万不要,供养佛像这是迷信,它不是迷信,不信的人他也种了佛种子。信仰的人见到佛像,见贤思齐,启发他的清净信,启发他发菩提心。所以佛菩萨形像,供养的意义很深,功德很大。

  什么叫「清净信」?清净信是决定没有疑惑,这叫做清净信。注解里面讲:离恶行之过失,无烦恼的染着,没有疑惑,这叫清净信。由此可知,清净信里面的含义,断贪瞋痴。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贪瞋痴,我们信心清净,这个意思好,与《般若经》上讲的相应,《金刚般若》里面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由此可知,如果没有断贪瞋痴,决定不能生实相。生实相就是见性,贪瞋痴慢是生实相的障碍。所以清净心的标准我们要知道,这个标准相当高。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时光不多,要真正能把它掌握,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不但要成就,要高品位的往生,这才算是真正有志气。

  世间名闻利养不必去追求,假的,带不去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假的就应该放下,不应该再去追求。生活只求过得去就好,不造业了。我们有这一个色身,色身住在这个世间不能不养它,养这个色身干什么?色身是假的,「借假修真」,我们要借这个假身体,要修西方净土。所以对于这个身体,只要有个妥善的照顾,不必刻意去保养,用不着。一天三餐,粗茶淡饭,够了!衣服能保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足矣!你的心多清净!多自在!如果要追求物质享受,那你就带来痛苦。纵然自己有福报,我们的福报给一切众生去享,好!这是修积大福报,没有比这个福报更大的。

  自古以来这样聪明智慧的人,自己生活清苦,帮助许许多多人生活,历史上记载的就很多。他的福报在哪里,我们没有看到,我们没有神通没有看到,但是他的子孙后代的福报,我们看到了。像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常常赞叹,中国历史上有三个人,这是三个代表人物,像他们三个人的一定还有很多,举三个例子而已。第一个孔老夫子,我们在历史上读到,孔老夫子的生活很清苦,平民生活。他一生修积无比殊胜的功德,是以善法教人。世间、出世间所有一切的大善,无过于修身教学,自利利他。孔夫子是个平民,一直到今天全世界的人都纪念他,我们在外国提到孔老夫子,外国人听到也很尊敬、也很赞叹。他老人家在世没有地位、没有权力、没有财富,只是一个很清苦的教师而已。

  我们再看看释迦牟尼佛,虽然生在富贵家庭,他放弃了。他从事于社会教学工作,到处讲经说法,规过劝善,自己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过最清苦的生活。物质生活虽然清苦,精神生活充沛,没有人能够跟他相比。他的成就,那更不必说了,世出世间第一殊胜。这都是给我们做好榜样,教我们不要追求物质生活,把这个妄想、这个错误的观念舍掉。佛也不是教你一定过很苦的生活,不是的,佛并不赞成无益的苦行。这在大乘经上诸位常常可以看到,对于自他没有利益的苦行,佛不赞成。佛教我们怎么做?随缘,这样就自在。夫子教人亦复如是,所谓是素富贵你就安于富贵,你命好,前生修福多,你应该安分守己做一个富贵人;你贫贱,素贫贱安于贫贱,只要能安心过日子,不攀缘,不希求。所以人重要的是要过得很本分,决定不攀缘,你在物质生活里面就得自在了。

  积德累功,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人人都能够修积殊胜功德。这个事情并不是一定很多钱,才能做很多好事,不见得。譬如佛在经论上常常告诉我们,世出世间第一桩好事,是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是第一等的好事。破迷开悟,一定要去找善知识,请善知识到这个地方来讲经,所以普贤十愿「请佛住世,请转法轮」。我没有力量,我请一个法师到这边来讲一次经,我租借一个小地方,有一些人到这个地方来听经,法师虽然来讲个一次,讲过一个钟点、半个钟点,他这一生的功德就无比殊胜,来世的福报不可思议。一次尚且如是,如果讲一部经,那个福德还得了!再要请法师住在这边长期讲经,那更不可思议了。

  佛给我们讲的话是真的,可是佛在经典里面说的许许多多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没有见到,我们很难相信,很难接受,这也是事实。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细心去体会,渐渐悟出这个道理,我们就相信了,佛说这个事有可能。虽然请一个法师,甚至于法师并不高明,讲这么一座,一个钟点、半个钟点,你要晓得每一个来听经的人,不管他悟不悟,阿赖耶识种下佛的种子,这肯定的!来听的这些人我们肉眼看到,还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鬼神,鬼神看到有法师讲经生欢喜心,他也来听。在我们这个道场,鬼神在此地听经的数量,超过我们现场大众,超过太多倍了。有些鬼神福德差一点的,不敢进讲堂,在讲堂外面听。还有鬼神要求我们放录相带给他听,我们现在的一楼、二楼,那个电视播放的录相带日夜不停,二十四小时播放,干什么?鬼神要求的。你就知道讲经说法的功德多大!

  所以真正明白了,我现在在多元文化的场合,我常说,常常劝导大家,现在世界动乱,灾难频繁,灾难一年比一年严重,甚至于一次比一次严重。灾难怎么形成的?《楞严经》上佛说得好,水灾、洪水,众生贪心形成的;火灾,火山爆发,温度的上升,瞋恚造成的;风灾,愚痴;地震是人心不平。不可以说自然灾害与人心没有关系,那你就讲错了。佛法说得好,依报随着正报转,依报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随着人心在转变。西方极乐世界好,那个地是琉璃地,为什么依报环境那么好?那个地方人没有贪瞋痴,没有贡高我慢,地平如掌,证明了居住环境确实是随着念头转变的。所以灾难要化解,要人心回头,改过自新。

  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有,释迦牟尼佛出生的当年,距离我们现在不过三千年,三千年不是长时间。三千年前人心已经就不善了,开始不善,逐渐的不善。这三千年当中,这个问题没有改善,这些大圣大贤他们非常认真努力防微杜渐,不是没有做防范,做了很好的防范,可是这一种工程必须大家合作才有效果,不能合作那就难了。不能合作在佛法里讲,诸佛菩萨也抵不过众生的共业,这一句话解释这个问题。但是古时候社会风气还是良好,听话的人很多,所以还有一段时期真正做到长治久安。现在人不行了,现在人不听,不愿意接受教诲了。

  这个问题我们细细想来,这是人性的问题,政治不能解决,释迦牟尼佛出生在王族,政治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他就放弃王位了;军事也不能解决,所以他把将军统帅这个位子也放弃了;经济不能解决,这是我们看到的事实;科学技术也不能解决。什么方法能解决?想来想去只有宗教教育。换句话说,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心地还是善良的,他心里面还有一分恭敬心,对神明恭敬。只要有这一部分人真正肯觉悟,这个世间还是有救的,希望这些人真正做个好榜样,带头来干。所以我们极力提倡宗教教育,希望这些宗教家都以诸佛菩萨、上帝、众神、天使、先知自居,为一切众生做好榜样,不是为自己,帮助一切众生消除这些苦难,这就是佛家讲的大慈大悲。我们今天努力做多元文化,目的在此地,在佛法里面讲「众生无边誓愿度」。佛常讲「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是帮助众生,不是为自己的。

  因此我们这才恍然大悟,世出世间第一善行,无过于弘法利生。弘法利生就是帮助一切众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做这个工作。这一桩工作要做好,还是要有真正慈悲心的人发心,这个事情不是一个人能做的。出家的同修跟在家的同修要密切合作,这个事情才能做得好,这是如来家业,佛菩萨的事业。如来家业就是自己的家业,佛菩萨的事业就是自己的事业,一定要合作。出家众专心研教修行,成就自己的德行学问,有能力教化。在家二众同修要发心护持,没有人护持,单单有会讲经的人没有用处,他无用武之地,他到哪里讲?他讲给谁听?一定要有护持,决定不能够缺少。

  护法跟弘法功德是相等的,决定不要以为,讲经的法师功德大,护持的人功德小,错了!完全平等。我还常常说,护持的功德高过讲经法师的功德,为什么?像办学校一样,护持的人是作校长,是作学校行政人员,出家二众是教员。学校办得好不好?校长的功德。校长他有眼光、有见识,他有能力聘请好老师,学生受利益。如果这个校长不负责任,随便找几个人来教,学生得不到利益。校长对学生负责,聘请一流的教员,学生都能出人头地,固然是老师调教,功德还是校长的。由此可知,主持一个道场这个功德最大。一定要有清净信,要发菩提心,是为利益一方众生而建道场的,决不是自私自利。如果利益范围很小,那他功德就没有了,只修一点小福而已。

  我们很幸运来到新加坡,遇到李木源长者,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大菩萨。他邀请我们在这个地方修学,在这个地方弘法;不但邀请我们来讲经,还希望我们在此地长住一段时间,这是末法的典型,末法弘法利生的好榜样。过去我们在台湾,得到韩锳馆长三十年的护持,我们才能有一点成就。诸位想一想,韩馆长往生,再没有人护持了,我们道场解散了。没有想到缘分在这里成就,李居士很客气、很谦虚,他继承韩馆长未完的使命,我们迁移到这个地方来,继续弘扬《无量寿经》,弘扬《华严经》。这是韩馆长的愿望,难得李居士护持,我们顺利在这里进行。所以发心的功德无比殊胜!

  经文上说,『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你发愿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当然转女为男,这是一定的。不但是转女为男,转凡成圣。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这种身体,这是血肉之躯,不是的。前面愿文里面我们读到过,到西方极乐世界,皆是紫磨真金色身。紫磨真金色身,这个意思就是永远不坏的身,所以西方世界的人,人人是无量寿。佛无量寿,所有往生的人个个都是无量寿,这样殊胜的地方怎么能不去?没搞清楚的人,没想通的人,还留恋这个世间,想转男身,那也很轻而易举,念阿弥陀佛,求转女成男,这轻而易举的事情。

  再看下面这一愿第二十四,『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这是莲华化生愿。本经末后又说:「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断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诸功德,至心回向,皆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这是世尊明白的告诉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全都是莲华化生,不像我们这个世间,我们世间是胎生的,胎生很苦。佛在经上形容胎狱之苦,人在受胎的时候,如同在地狱里面没有两样,莲华化生就没有这个苦。同时胎生情爱重,父子之情,母子之情,情重,这也造成修行证果的重大障碍。到西方极乐世界莲华化生,没有父母,这个感情的包袱没有了,这是十方世界众生想丢丢不掉的。

  西方世界好,生的方式非常殊胜,而且化生。化生是化现的,决不是像我们这个世间,从婴儿慢慢的成长,到幼儿、小孩,慢慢长成,这是有生有灭的相,生灭相。西方世界没有,「变化所作」,所以它没有生灭。如果在西方世界看到有人,有年轻人、有老人,那又错了,那个绝对不是西方极乐世界,不晓得他跑到哪里去了?西方世界的人相貌都一样,体质也都一样,所以有人疑惑,大家都是一样,那谁是谁不认识了,怎么辨别?自然能辨别,你有智慧,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都不会搞错。虽然面貌完全相同,一个人都不会搞错,你有神通,你有智慧。

  佛在经上讲的这些条件,我们要特别留意,经文一开端:「十方世界诸众生类」,你们想想这一句话的意思,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国土全都包括了。不分国土,不分族类,我们讲十法界是十个大的族类,我们讲二十八层天,二十八个不同的族类,不分族类。这些族类里面,形色不相同;天跟人形色不一样,人跟畜生形色不一样,形色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文化不相同,信仰不相同,统统不分。「十方世界诸众生类」,这不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多元文化吗?这个是性德。我们读经研究教理,这些地方要特别留意,决定不能够疏忽。

  如果学佛了,是一个研究经教的人,心里面还有是非人我,你就完全错了!你经义怎么能懂得?真正是个佛弟子,依如来的教诲,所谓是依教奉行,佛心里头没有界限,我们也要学佛,心里面没有界限,对于一切众生一律平等看待,平等的礼敬,平等的称赞,平等的供养,这叫学佛。如果厚此薄彼,我们立刻就要觉悟,古德说得好,「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这一念是迷情,妄想分别执着这个东西错了。这个念头起来,立刻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无量觉,阿弥陀佛就是真诚清净平等觉,把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打掉,所以经文意思很深很深。

  世间所有一切宗教,宗教很多,我听说的就有一百多种,有很多小的宗教从来没听说过的,很多、很复杂,这在地球上;地球以外,他方世界,那不知道有多少?他们所信仰的神明、所崇奉的上帝,跟佛法所讲的一个根生的,这个道理学佛的人应当透彻。佛讲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同一个根,同一个本,因此他有分别执着,我没有分别执着。有分别执着,我们知道在一棵树里面,他只到了枝、到了干,没有找到根本,如果再深入一层追到根本,完全相同,他也恍然大悟。他今天没悟,我们觉悟,我们很清楚、很明显的晓得,他是哪个枝、哪个叶,他现在在什么地位上;他跟我是什么关系?一个生命共同体。大乘经教上常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真的是一个法身。所以他说他信上帝,我比他信得还虔诚;他奉祀神明,我比他还认真;我清楚,我明白。

  佛在后面经里面讲,我们要相信佛的智慧,要相信佛殊胜的智慧,佛是把所有的障碍、烦恼断尽了,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圆圆满满的显示出来。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你看多平等!智慧是平等的;德是什么?我们今天讲能力,能力是平等的;相是现相,我们的身相,我们生活环境的现象,也都是平等的,没有一样不平等。我们今天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佛说得好,「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我们的过失就犯在这里,佛是一语道破。你为什么堕落在十法界里当众生?原因只不过是妄想执着而已;去掉妄想执着,你就是如如佛。换句话说,一切众生包括三途地狱,佛眼睛里面看,这些是迷惑颠倒的佛,他迷惑颠倒了。好像一个人,人酒喝多了,喝醉了,装酒疯,他是醉酒的人,不能不承认他是人,他是人,但是他人现在很不正常,他醉了。所以佛看我们,承认我们是佛,不能说不是佛,只是什么?迷惑颠倒而已。迷惑颠倒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会觉悟的,会醒过来的,就跟酒醉闹酒疯一样,他有时间性,过一天就好了,就没事了,就正常了。佛看我们这一切众生是佛,一点都不假。

  我们相信佛的智慧,相信佛殊胜的教诲,帮助我们断疑生信。信什么?最重要相信自己的善根,相信自己的佛性。相信,能现能变是自己的心、自己的识,你要相信这个;相信佛给我们说,身心世界从心想生。果然明白这个道理,深信这个事实,那就好办了。我们心善、念善、行善,我们的境界很快就转过来了。善的标准是什么?「发菩提心」,这是善;不是菩提心就不善。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是觉悟的心,真的觉悟。菩提心没发,你心是迷。换句话说,佛心跟凡夫心迷悟不同,觉悟了是佛心,迷了是凡夫心。

  修学的关键就在转迷为悟,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难在哪里?我们无量劫以来就迷惑颠倒,迷惑的习气太重,是可以立刻放下,你舍不得放下,你对它有很深的感情,舍不得放下。这个感情就是迷惑,不是好事情!你什么时候肯放下,什么时候就成佛了。佛家有句谚语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什么叫屠刀?迷惑是屠刀,放下就是佛。为什么放不下?没搞清楚,没搞明白。所以佛法真的是知难行易,修行不难,要把事实真相搞清楚了,这个事情难。世尊为众生说法四十九年,这个难,证果真的不难。诸位要留意一下,大乘经上世尊当年讲经的法会里面,听众有人听经,还不到一半就开悟证果了。阿难尊者楞严会上听了一半,一半不到,《楞严经》十卷,第三卷末后他就赞佛,开悟了;摩登伽女经听一半证果了,证到三果。可见得修行证果是念头的转变,真的是转凡成圣,转迷为悟。我们今天转不过来是习气所缚,我们要觉悟,习气不是好东西。

  人活在这个世间,真的要舍弃自己的想法、看法、作法,接受如来的教诲。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游戏神通」,你说他多自在!多潇洒!确实如《华严》所说「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来去自由,无一不是为利益众生而示现的。我们今天很难转得过来,就是无一不是为自利而受用的,这个很糟糕!这一念是病根,一切都是以自利为主。诸佛菩萨是以利生为主,没有自利。我们今天纵然学佛了,要利益众生,绝对没有放弃自利,所以怎么转也转不过来,道理就在此地。放弃了自私自利,活在这个世间随缘,什么都好,「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决定没有一丝毫自己的意思,我们才有救。如果有一丝毫自己的意思在,我们这一生又空过了,你说多可惜!

  得人身不容易,闻佛法不容易,「百千万劫难遭遇」,这一次遇到了,怎么能空过?所以自己一定要想通,抓紧这个机会,决定不能放过。如何落实?我常说的,我们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控制的念头要放下,控制的行为决定不可以有,一定要遵守普贤大士的教诲,「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一切为众生,决不为自己,你当下就得大自在!纵然过去生中没修福,没有福报,可是这一念转了之后,自性的福德现前了,称性的福报,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不是为自己,为别人用的,如果有一念为自己,你就又回头了、又堕落了,就不是自性。诸位要晓得,自性里头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者;换句话说,称性决定不着相,着相决定是迷失自性,学佛最低限度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你还有一念为自己,一念为别人,你没有见性。不为自己了,为人,我相没有了,人相还有。为一切众生,不着一切众生相,这才真成功。老子所说「为而不有」,跟佛法讲的意思相同,为一切众生服务绝不执着众生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佛家讲的三轮体空,这样才叫做「信己善根,作诸功德」。

  诸佛劝我们求生净土,我们信受奉行。为什么要求生净土?诸佛如来希望我们早一天成佛,这是诸佛本愿功德。一切诸佛在因地修行都发了这个愿,愿虽然发得不一样,总归纳起来都离不开「四弘誓愿」,可以说四弘誓愿是归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大愿,不出这四条,「众生无边誓愿度」,成佛就是为了帮助成就一切众生。佛在这个世间专门干这个事情,这个事情现在世间人讲傻事,傻瓜才干的。不为自己,为别人,这人不是傻瓜吗?傻瓜是佛菩萨,不傻瓜的是凡夫,我们也要搞清楚。不当傻瓜的人搞六道轮回,当傻瓜的人都到极乐世界去了,可见得世间人认为傻,实际上不傻,他自己才傻!可是世间人也有一句话说,「傻人有傻福」,真的,傻福在极乐世界。在这个世间决定不能跟任何一个人去争,佛法里头决定没有争论,我们要清楚、要明了,这样才能够真正学到诸佛菩萨所作功德。我们这样子能够有一念希求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诸佛如来当中的大善知识、好老师,我们虽然学得不错,但是没有究竟、没有圆满,所以我们还是要亲近善知识,亲近一个好老师。这个老师是一切诸佛菩萨给我们介绍的,那还会错吗?

  最近我听一个同修来跟我说,他说现在有人说,西方极乐世界人满了,你们念佛没有办法去了,一定要改念弥勒菩萨、药师佛,求生东方净土,西方净土人满为患。经上没有,这个说法在经上找不到。经上没有,那是魔说,那不是佛说。千万不要听人误导了,这个误导人的人果报很惨,这是把许许多多人一生往生净土的机会断掉了。我想大概这些人跟他过去是有冤仇,他还没报,怕你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机会报,赶紧拉回来,准备报复,不怀好心!我们一定要很清楚、很明了。

  具足往生真实的条件,此地真实条件说得很简单,清净信心,具诸功德,一念回向,决定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莲华中化生」,这一句经文非常重要,不但下下品是莲华化生,往生边地还是莲华化生。边地,佛当然劝我们,要认真努力不要堕边地;实在讲,就是生到边地也不坏,也算是成就。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明白,堕在边地最多不过五百年,五百年他就觉悟了,他就回头了;他一觉悟,就入品,就不在边地。堕边地的两种原因:一个是怀疑佛的智慧,一个是怀疑自己的善根;但是虽怀疑,都很认真念佛求愿往生。如果他不认真的念,他不希求往生,那是决定不能够生净土。就是他一面念佛,他一面还有一个疑惑,好像不相信自己善根,佛教我念我就老实念,看看能不能往生?他有这么一个念头在里面,果然也往生,生到边地。所以这个疑虑不可以有,要有坚定的信心,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莲华化生。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身相,身体相貌,光明智慧,跟诸菩萨完全相同。这个诸菩萨是谁?经上讲的「诸上善人」。莲池、蕅益大师告诉我们,诸上善人到底是什么人?他们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讲,西方极乐世界的等觉菩萨,这个地位高。诸上善人不是普通的上善,原来是等觉菩萨,西方极乐世界的等觉菩萨,你看看这个多殊胜!所以我们读了之后深深相信,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示现成佛已经有十劫了,他的四十八愿,愿愿都兑现了,没有一愿是虚假的。我们在这里奠定真实的信心,依教修行,发愿求生,我们就成就了。好,今天时间到了。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七十四集)  1999/12/2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074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二十面,经文倒数第四行,从二十五愿看起: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

  到这个地方这是一愿,也是一段。前面从第十八愿,「十念必生」,乃至往生正因,古大德都说这是四十八愿的核心,也是弥陀的根本大愿。十九愿跟第二十愿可以说是第十八愿的补充,非常重要。二十一愿这是专说过去生中造作罪业,现前习气很重的众生,如果能够忏悔,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也能往生,不会再堕恶道。但是诸位必须要记住,前面我们在这里学习的报告,世尊在大乘经里面,时时刻刻劝勉我们、提醒我们要「深解义趣」,尤其是不能把佛经错解了。现在这个时代,错解佛经的人,曲解佛经的人,实在是很多,所以虽然一生也很认真努力修学,但是都得不到想像当中的成就,乃至於我们求往生都不可能。原因在什么地方,我们自己一定要深思、要反省、要检点,决定是自己把经义解错、误会。

  我们在讲席当中常说,纵然口念弥陀,口善,身每天拜佛,身善,可是有没有想到我们的念头?我们的存心?存心还是自私自利,念头还是损人利己,有时候不知不觉,毛病习气常常犯。最容易犯的毛病,懈怠懒惰,把我们正当的事情疏忽了。什么是正当事?我们出家同修,研教、念佛是我们正当事。研教,诸位发心将来弘法利生,这是你的本分事。为什么叫你每一个星期,到念佛堂来念三十六个小时的佛?报佛恩,报常住恩,报施主恩,佛教给我们知恩报恩。所以这三十六个小时的念佛堂绝不能懈怠,懈怠了,我们就忘本,你还能得诸佛护念?你还能得护法众神的拥护吗?没有佛的护念,没有众神拥护,你不会开悟,你还是每天烦恼增长,不是智慧增长。末法时期学佛,念念当中都要求三宝加持。

  今天是圣诞节,距离两千年只有几天,西方许许多多预言家都说,中国人也有说,这个世纪末有灾难。可是我看诸位现在好像都很欢喜,世纪末再有几天就过去了,没有灾难!你如果冷静的去思惟,世纪末不是一九九九年,世纪末是两千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才是世纪末。不要以为灾难过去了,没过去,才开始。我们念佛决定不能放松,要加紧努力,这才是正确的。决定不能够退心,要知道自度度他,因缘就在此时此地。这个因缘希有难逢,怎么能空过?

  一百年是一个世纪,一千年是个大世纪,算总帐,跟谁算帐?人与人算帐,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人与人算帐;人与自然环境算帐,我们住在这个地球上,由於无知,由於自私,对不起自然环境,所以有许多天然灾害,那是大地跟我们算帐;还有鬼神要跟我们算帐。我们今天许许多多人麻木不仁,不知道觉悟,不知道利害。过去听说八月间有灾难,大家非常精进,认真努力,好事,好现象!灾难一波一波的来,一次比一次严重,希望我们时时刻刻提高警觉,认真努力念佛。

  行门当中念佛是无比的殊胜,念佛能消业障,念佛能开悟门。怎么念?不是口头上念念,心里头要有佛。口里头念佛,心里面没有佛,这个没有效果,没有感应。「口念弥陀心散乱」,古人讲,「喊破喉咙也枉然」!心里有佛,行为当中有佛,生活当中有佛,工作当中有佛,处事待人接物当中都有佛,这才叫真正念佛人,这一种念佛,古大德所说「万修万人去」。所以经中字字句句都含著无量义,我们一定要深解,解浅了不行。解浅我们得的利益浅,解深你得的利益就深,你知道佛怎么念法。一定要念到心口相应,心行相应。

  那你要问怎样才相应?我们在开经之前就跟诸位报告过了,世尊在本经当中的教诲,我们百分之百做到,那你就上上品往生;你能够做到百分之九十,还有百分之十做不到,你上品中生;如果百分之九十还做不到,你能做到百分之八十,你上品下生;这样逐渐往下降,至少你要做到两成,百分之二十,你才有下品下生。两成都做不到,只能跟阿弥陀佛结个缘,这一生不能往生。所以首先我劝导大家要把经文念熟,劝你念三千遍,是你能熟记,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之间,起心动念就会想到,佛在经上是不是这样教我的?我起这个念头,我说这一句话,我做这个事情,有没有违背佛的教诲?这叫念佛。佛教给我们做的,我们认真努力去做,佛教我们不可做的,我们决定不违犯,佛是这个念法。意思很深很广,这叫发菩提心,叫一向专念。所以真正念佛人有几个?

  在念佛堂念佛,跟你在家里念佛不一样,你在家里面念佛是自度,你在念佛堂念佛是自度度他,不相同。你在念佛堂念佛,有一切诸佛如来加持你,龙天护法善神拥护你,你的感受不一样。你一退心,全就完了。所以娑婆世界修行不容易成就,不容易成就原因在哪里?进得少,退得多。诸位念佛堂的同修,你们自己想一想是不是如此?「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念佛堂原先念到几天很欢喜,逐渐逐渐退心了。这个情形我很清楚,也很正常。古大德说得好,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佛化云烟,没了。所以你们刚刚进念佛堂,佛在眼前;念上个三个月、半年,佛在天边;现在念一年了,当然佛化云烟了。这是正常现象,凡夫正常的现象。如果你坚持不退,你不是凡夫,那我们就晓得,你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念一段时期退心了,不想再来了,兴趣提不起来了,你是凡夫,你只能跟佛结个缘,这一生不能往生,道理我们要懂。

  你的心,你的行,很容易受外面境界诱惑,很容易动摇,并不坚定。要想坚定信心谈何容易!信心之坚定有两个来源:一种善根深厚,无量劫培养的深厚善根。像今天离开的,吉林省百国兴隆寺明续法师给我们讲,他们道场的老比丘尼不认识字,那是善根深厚,这一种人决定上品上生,那不是普通人,确实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他来给我们报告这些状况,许多同学都听到。我特地让他把这些事情详细说明,我们做了一个录相带。这几天我们大家忙著「温馨晚会」,年过了之后,这些东西很快我们就做出来,让大家看看。真干!

  信心第二个来源是深入经藏。所以一个道场为什么要天天讲经?目的无非是帮助大家建立信心,帮助大家坚定信心,帮助大家得到不退转。三天不听经,我们就退转,古人讲得好,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全非,那就是退转。要很认真的去读诵,什么叫认真?什么叫不认真?认真读诵就是把我们自己思想见解言行,每一次读诵都要比照一下,佛所说的我做到了没有?哪几句我做到了?哪几句没有做到?这叫认真的读诵,解行相应。行帮助解,使你解更深,解帮助行,使你行更圆满,解行相应。会用功的人从初发心到如来地精进不懈,这种人修行证果一生就成就,哪里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不需要!

  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善财童子一生圆满菩提。你们读《华严》,尤其是读《四十华严》,有没有看到?善财为我们做榜样,我们要效法、要学习,一定要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就,这叫真正修行人,真正觉悟的人,本经里面所说的如来第一弟子。稍稍放逸懈怠,我们自己立刻要警觉到,我又遭魔障了。什么魔?懈怠是魔,懒散是魔,烦恼是魔,习气是魔。一天到晚时时跟魔为伍,你还会有什么成就?菩萨跟魔恰相反,菩萨念念不离六波罗蜜,尤其是六波罗蜜里头的精进波罗蜜。世尊在大乘经论里面常常教导我们,「精进」是菩萨唯一善根;菩萨为什么一生成佛?就是靠精进。

  我们今天精进提不起来,精进是度放逸的,精进是对治懒散的。会用功的人,世间事业、学业有成就的人,都懂得善用时间。每天二十四个小时,你要能控制得很好,什么时候办什么事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是个成功的人。修道更重要,同学们在此地,你们每天要学讲经,要写讲稿,要整理笔记,要看一些资料,你的时间要会分配,你就不会懈怠、不会懒散,不会觉得我时间不够用。我们今天唯一能够做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两句话要能够兑现,念佛堂里三十六个小时要占百分之七十,我们自己在经教上下功夫,认真努力修学,学讲经只占百分之三十。所以念佛堂比什么都重要!千万不能够疏忽。

  我东西没有准备出来,只好念佛堂时间减少,回去温习功课,这是你不善於利用时间,你没有把自己时间控制好。天天在教理上下功夫,天天在听讲经说法,总不至於懈怠了,可是依然懈怠。你懈怠不要紧,影响了整个佛法,为什么?念佛堂念佛的居士看看,这法师们都不念了,算了!我也不要念了。你在念佛堂做了个坏样子,我们这个讲堂前面两副对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你这两句没做到。出家学人要给在家学人做好榜样,全心全力在解、行两门上下功夫,其他闲杂事情统统放下,不闻不问,专心一意,我们的道业才有成就。

  佛在经上常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要把心放在道业上,世间事情不必过问,由世间人去处理。所以我劝同学们真正要想成就,绝不要搞道场。道场是什么人搞的?菩萨搞的,再来人搞的,我们是凡夫。所以中国古时候的道场,寺院丛林,里面的住持、首座、维那、监院,乃至於一百零八单的执事,诸位看看古时候这些山志,都是诸佛菩萨化身来的,他们可以搞这一些闲杂事务。那是再来人,他不怕,他的事情再多,应酬再多,心地永远清净不染,他有这种能力。我们今天一管事,贪瞋痴慢起来了,那怎么行?自私自利的念头起来了,决定堕落!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自己是个什么人?是不是真的佛菩萨再来?如果不是,是个凡夫,就老老实实干凡夫的事情,听佛菩萨的教诲,万缘放下,一心认真努力学习。等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乘愿再来,你可以来主持道场,帮助清众,帮助大众。自己没有成就,要度别人,「无有是处」!这佛经上常讲的。所以一定要万缘放下。

  经上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两句话的意思很深很广。前面我们念过第二十三愿,专指女人闻名净信,发菩提心,往生极乐世界,就转男身。转男身,诸位要晓得,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说,这种说法是随俗谛而说。真谛说法,西方极乐世界没有男女相,西方世界平等一相。生到西方世界,相貌、身体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那个世界平等法界。在经文里面我们一看就明了,哪些话是随顺众生说的,哪些话是佛陀亲证的境界。这里面闻名发心重要!发什么心?发菩提心;菩提心是真正觉悟的心,真正修学的心。

  菩提心这个名词我们很熟,意思很难懂,很多人不求甚解,含糊笼统。反正听了,对它也不注意,谈不上发心。但是对一个真正想修行、想成就的人,那就不一样,他一定要深入探讨,什么叫菩提心?菩提心的本质是什么?菩提心的样子是什么?他总要搞清楚,让自己有下手之处。菩提心的本质是真诚心,但是什么叫真诚,我们现在人也搞不清楚,每一个人都说我心很真、很诚,都以为自己有真诚心。不是佛所讲的标准,佛所说的真诚是决定没有妄念,经论上常讲「真心离念」,你有念,这个心就不真,就不诚了。

  禅宗看到我们念佛人,他摇头,为什么?你心里头还有阿弥陀佛,不是真心,真心里头没有阿弥陀佛。所以禅宗,我们常听说,禅宗的人,念佛一声,漱口三天,好严重!这些都是表法,他那种方法是对治我们念佛执著念佛,是对治这个。但是我们今天是凡夫,凡夫一定要执著,《弥陀经》上教我们「执持名号」。我们把其他的执著统统放下,只执著阿弥陀佛,这样念,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如果不执著,念而无念,无念而念,那个品位就高了。有人也想学,一学就坏了,决定学到三恶道去了。他要学念而无念,我不念就是念,我念就是不念。话说得好听,其实全盘都错了!他不懂那个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人,佛号二十四小时决定不中断,那是念,也叫无念。无念什么?心里面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那叫无念。他念跟无念是合在一起的,一桩事情。事上有念,理上无念,相上有念,性上无念,这叫无念而念,念而无念。不是说,我不念就是念,这不是狂妄到极处!他不堕三途,谁堕三途?不能错了,我们不是那种人,没有到那个境界,念佛堂老实念就好,千万不要错会了佛经的意思。

  兴隆寺的同修,他们是一个很认真的念佛道场,也很难得到这个地方来一次,他们老和尚是个老比丘尼,我们现在才搞清楚。上一次东北同修来给我们讲,这个老和尚曾经被山神请去,北韩有一百多个山神修行,想请一位师父去领导他们;他们现在都修净土法门,也都修《无量寿经》,用的是我们的本子。就选到这个老比丘尼,八个山神,还请天神帮忙,把这个老和尚抬走了,用旋风,用风把她吹跑了。到韩国边界,他说中国的护法神太厉害,护法神现大身,天神看到了,走了,他们自己也没办法,才把这个老比丘尼放下来。放下是长白山的如来寺,已经距离她自己住的地方一千多公里。这是事实,活人被他们用法术带走,她从空中掉下来,在如来寺。过了几天再通知自己的道场,自己道场心里慌了,明续法师是她的护法,就有人去到政府报告,说老和尚不见了,是不是他们把她害死了?他们也很紧张,到处找,找不到。过几天老和尚打个电话来,说明这个事情。她自己也莫名其妙,怎么会一阵风,一阵旋风把她吹到几千公里之外。

  回来之后,有一天她在念佛止静的时候,出现了八个人,八个人给她磕头,给她忏悔,说明他们是山神,就把这一段事情说出来。他说这个事情是他们八个人干的,现在既然法师请不回去,我们也没有脸回去见他的同伴,想皈依,就在山上跟这个法师一起学佛。这法师答应他,给他们授皈依了,这八个山神现在变成兴隆寺的护法。我们这个道场,也有不少鬼神在护持。道场的殊胜庄严,如果不得诸佛护念,不得龙天善神护持,是办不到的。同样一个道理,国家兴旺也是诸佛护念,也是众神拥护,这不是迷信,这是事实。

  现在科学家证实时空是多元的,所谓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到无限度空间,每一个维次的空间都有众生,高维次空间的众生能看到低维次的,低维次看不到高维次的。我们所谓的众神,也就是高维次空间的众神,他们确实存在,跟我们息息相关,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尊重,也不能不往来。我们得到他们的护念,样样事情就能顺利、吉祥,如果与这些鬼神相违背,鬼神离开我们,妖魔鬼怪就现形了,我们就会遭灾难。现在这个社会天灾人祸很多,我们的思想见解行为违背了道德,天神远离我们,妖魔鬼怪围绕著周边,麻烦在此地。

  我们如何帮助自己,帮助道场,不是帮助一个道场,帮助一切诸佛道场,帮助社会,帮助众生?最殊胜的方法,发心到念佛堂来念佛。当你有空闲的时候,你来念佛;你有事情的时候,你回家去办事。得空得闲就到这儿念佛,决定有利益。你能够发心三年不间断,你们家里就会有改变,一家老少健康长寿,家庭和睦,事业兴旺,一切不如意的事情你就不容易遇到。你得有恒心,进进退退,进得少,退得多,没有用处,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事情你还是常常遇到。为什么会遇到?你学佛不如法,你心不清净,你心不坚定,进得少,退得多,这是真正的原因。我们知道这个原因,要把这个原因消除,认真努力的去修学。

  居士林这个道场,诸位也曾经听说,许许多多来自世界各地高僧大德,到这边来访问,到这边住过,对这个道场都赞叹。他们对我们确实有鼓励,可是我们自己要常常反省,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比没有修学的道场稍微好一点而已!做得不够好。《无量寿经》上的教诲,试问问我们有没有做到两成?恐怕没有做到,做到两成这才是下下品往生,做到三成是下中品往生,做到四成是下上品往生。我们认真努力去做,要向上提升,不能够下降;换句话说,决定不可以退转。

  今天我们念的这一愿,第二十五愿,以及下面两愿,在本经夏老居士会集的是第十四章,老居士会集这一段经文,我们在梅光羲序文里面看到,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愿文二十四章,里面的细目四十八条,把五种原译本的面貌都保存住了,非常难得,非常希有。二十五到二十七这三愿,这是得利益之下者,怎么说是下者?念阿弥陀佛,学习净宗,往生的意愿不强,觉得这个世间还不错,还不想到极乐世界去。修学佛法,念阿弥陀佛有没有好处?有!这三愿说的就是这个事情。这种人多,比发愿往生的人,不晓得多多少倍。这是说明念佛是真有好处,但是一定要依教奉行才行。如果不能够依教奉行,单单只靠口念,不行!经文上写得清楚,『闻我名字,欢喜信乐』,信乐这两个字意思很深,真信,真喜欢,但是又舍不得离开娑婆世界,就是这些人。娑婆世界里面,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享受,特别是娑婆世界的富贵人,贫穷人他真的舍得,太苦了,还是到极乐世界去。富贵人,极乐世界是好,我还没见到,我现在眼前的好是我亲眼看见的,舍不得离开。

  可是你要想得世间的富贵,不会失掉富贵,真干!怎么干法?『礼拜归命』。「欢喜信乐」是信解,「礼拜归命」是修行。礼拜不是字面上说的,你每天拜阿弥陀佛,那也是,那是意思之浅者。有人专修这个法门,每天拜三千拜,我也干过。不过我每天没有拜到三千拜,我过去每天拜八百拜,我拜了半年,这是形式。以后我们懂得了,礼拜这两个字,就是普贤十愿里面「礼敬诸佛」,就是这个意思。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像恭敬阿弥陀佛那样的恭敬,这叫礼拜。归命是什么?尽形寿,受持读诵,为人演说,那叫归命。归是回头,依是依靠,真正回过头来依靠这一部经的教诲,经上教我们做的努力去做,经上教我们不能做的绝不违犯,这叫归命。绝对不是说,做一个形式上的皈依就完了,没用!

  佛法的修学,重实质不重形式。实质,心真的是佛心,佛的心是什么心?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五项十个字就是经上讲的菩提心。这十个字当中,每一个字里面都具足其他九个字,才是真的,不能分开。什么是真诚?清净是真诚,平等是真诚,觉悟是真诚,慈悲是真诚。什么是慈悲?真诚是慈悲,清净是慈悲,平等是慈悲,觉悟是慈悲。《华严》上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我们的真心,真实的菩提心。表现在行为上叫菩萨行,菩萨行是什么?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同样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布施里面有持戒、有忍辱、有精进、有禅定、有般若,这叫布施;持戒里面有布施、有忍辱、有精进、有禅定、有般若,那叫持戒。任何一法决定圆满具足一切法,这叫大乘佛法,六度不能分开,不能看成六桩事,一桩事!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讲得好,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二都不是佛法,你把它分六个,那哪里是佛法?六即是一,一即是六,这是佛法。你要不明了、要不懂得,你从哪里下手?我们要真搞清楚、真搞明白,懂得经上「礼拜归命」是什么意思,这才能下手,知道自己怎么做。

  底下两句具体给我们说明,怕我们在前面这一句话含糊笼统,不求甚解。底下是『以清净心,修菩萨行』。「清净心」,刚才说过,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叫清净心,清净心一定包括其他的四个心。「修菩萨行」,菩萨行就是修六度行。世尊在《金刚经》上教导我们,「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清净心就是离一切相,菩萨行就是一切善。我们要用六波罗蜜的心态,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所以离相是看破,这是看破,修行是放下,放下帮助看破,看破帮助放下。清净心是智慧,菩萨行是方便,「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菩萨行。

  我们今天的心不清净,如何修清净心?要在行当中去修清净心。行是生活、是工作、是应酬,在这里面学不著相,心就清净了。「不著相」,这一句话还是很笼统,《金刚经》上跟我们讲得很具体,一切相是什么?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佛用这四相概括世出世间一切相。所有一切现相总离不开这四个范围,出这四个范围就是离一切相,你的心清净了。这个话如果一下还体会不过来,我们再说白一点,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说的妄想分别执著,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妄想,你的心就清净。清净心是真心,清净心就是真如自性,宗门里面常讲明心见性,清净心现前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清净心一定从事相上修,我们每天从早到晚,睁开眼睛看形形色色,耳朵听各种音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里面去修;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是相有;心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那是性空;空有是一不是二,真修行,真用功。这是古大德常讲的观照,二十四小时一分一秒都没有失照。失照是功夫间断,功夫一间断,烦恼就起现行;什么烦恼?妄想分别执著起来了。所以我们要警觉到,妄想分别执著一起来,我们照的功夫失掉了;咱们念佛,念的功夫失掉了。古德也常说,特别是对我们初学,我们初学焉能不失照?能保持不失照,你已经不是凡人,你是圣人。凡人的功夫常常失掉,断断续续,这是凡人;功夫能够绵密不间断,圣人。一切时、一切处,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你遇到善人也好、恶人也好,功夫决定不间断,这个人就超凡入圣。看他功夫的浅深,他是大圣还是小圣,决定不是凡夫。我们要努力把自己从凡夫提升到圣人,人家能做得到,我为什么做不到?

  我们每天在读经读的是什么?读到哪里去了?天天听经听到哪里去了?读经、听经不起作用,充其量阿赖耶里头种个善根,你的言行没有改变,功夫自然不得力。从前李炳南老居士说,你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消不了业障,转不过境界,这是自己不善於用功;换句话说,不知道怎样修行。修行两个字我们要认得很清楚,修正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作法,叫做修行。修行在起心动念之处,修行在开口想说话之处,修行在身体动作之处,这叫真的会用功,真的会修。

  佛法之殊胜,聪明人一接触,就了解,就向往,就羡慕。我们有机缘接触,不知道羡慕,不知道向往,这是佛法里面说的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我们因缘有了,善根福德不具足,所以有这个现象。我们看看社会上有一些群众,善根福德有,没有机会接触佛法,缘不成熟。我听到一些天主教的修行人给我说,早年我就听说了。我在天主教的学院,在台湾「多玛斯修道院」,他们办了一个研究班,我在他们的班上讲解佛教精神生活,学员们听到,赞叹,衷心的佩服,佛法说得高,说得圆满。我在新加坡也曾经听说,这些人我们一接触就晓得,他有善根、有福德,没有缘分遇到佛法。

  所以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缺一个都不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亦复如是,《弥陀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今天缘具足,决定不少,就怕善根少、福德少。善根少是理解不够透彻,福德少的现象是什么?还会懈怠,还会退转,还会懒散,没福。三个条件统统具足,这个人是极乐世界的人,是极乐世界的佛菩萨,他就不是凡夫。我们今天,缘刚才说了具足,善根福德不具足,有没有办法把我们的善根福德提升?有,每天讲经说法就是帮助你提升善根福德,经教真听懂了,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所以善根福德差一点可以补习,每天读诵经论,研究讨论,这就是我们补习教育,我们真在干。干,有些人有效果,有些人还是没有效果,这个问题出在哪里?出在有一些人听了之后真做,那就有效果,有些人听到之后还不肯去做,那就没有效果。肯做,随顺佛陀教诲,这是肯做。不肯做的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换句话说,日常生活当中,还是自己烦恼当家,还是自己的想法看法作主,这不肯做。肯做的人,放弃自己的成见,放弃自己的想法看法,依靠佛陀的教诲,肯做!真正归命,不容易!

  身体不好,常常多病,或者生活环境常常遇到困难,还去算命,还去看相,还去占卜,这就不相信佛法。真正相信佛法,这些东西统统放下了。不但连这些放下,身体害病也不看医生,也不必吃药,统统放下了,相信佛法。佛教我们什么?佛教我们修清净心,心地清净百病不生,心地慈悲什么样的毒害都化解了。慈悲是最好的消毒特效药,世间再毒的东西,遇到慈悲心都溶化掉了。佛教我们修,我们没有真修;真修,修的功夫还不到,那当然你还得找医生,还得吃药。但是你要有个信心,我找医生的次数愈来愈少,我吃药也吃的次数愈来愈少,过个一、两年完全不要了。现在需要看医生、需要吃药,过渡时期,我在修清净、修慈悲,功夫还不到家,修到功夫到家,不要了。你们看看李木源居士今天不要了,这是我们的好榜样。有人给我们做证明,佛家三转法轮「作证转」,给你做证明。现在做证明的,实在讲在我们的周边太多太多了,只要你留意,只要你冷静,你就观察到了,诸佛菩萨常常给我们示现。所以清净心,菩萨行,多么重要!菩萨行就是我们下联所讲的,「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菩萨行。

  闻名,换句话说,就是你这一生当中,有缘分遇到净土法门。根性利的,这一生当中决定往生,高品位的往生,这上根人,得上等利益;中根人也能得生,生凡圣同居土,得中等利益;此地讲是下根人,没有意愿往生,得人天福报,下等利益。所以有缘分遇到这个法门,各人根性不相同,发心也不一样,或者是发心不够坚定,或者是信愿不深,或者是念佛进进退退,所以跟经上所说往生的条件不能够完全符合。

  我们曾经听说,很多地方流行,从日本那边传来的,本愿念佛。他们说我们这种念佛的方法不能往生,要学他那一种,他那个念佛才能往生,我在香港有同修来问我。本愿念佛是不错,可惜他没有本愿,我们念佛能往生,他念佛不能往生。他把阿弥陀佛的本愿解错了,他不要四十八愿,他只要第十八愿,其他的都不要。今年元旦我们办一个「温馨晚会」,九大宗教联合在一起为全世界和平祈祷,我们设计了一个图案,图案是个拼图,大的拼图。拼图,诸位晓得,少一片就不圆满。四十八愿是个拼图,少一片也不圆满,何况四十八个拼图他只要一片,其他的四十七个他不要,这种人能往生吗?我就告诉你,本愿念佛是祖师大德讲的没错,他们自己完全错了!四十八愿任何一愿,都具足其他的四十七愿,少一愿这一愿就有欠缺,就不圆满。第十八愿圆圆满满具足其他四十七愿,少一愿第十八愿不圆满。大家好好想一想这一句话,想想这个意思,别上人家的当,耽误了自己这一生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过失都是对於经论了解得太浅,了解得太少了,存一种什么心?侥幸的心理。我只要有一愿,我每天只念十句佛号,十念就必生。这个十念念佛,其他都可以打妄想,其他都可以搞自私自利,都可以搞损人利己,你们想想看这种人能往生吗?哪有这个道理!我们一个平常人想像这种说法,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

  诸位同修要知道,佛法是完整的,这一部《无量寿经》,它的内容就是全部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全部的《大藏经》,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句话、一个字没有欠缺,经文虽然不多,统统包括在其中。我常常跟同学们说,经中字字句句含无量义,一句经文我们讲一百年也讲不完,哪有那么简单?这是真话。所以佛说「深解义趣」,那个深是没有底的,同样是一部经,初住菩萨所了解的就比不上二住菩萨,二住菩萨所了解的比不上三住菩萨,菩萨地位愈高,解得愈深愈广。这是功夫问题,哪有那么简单?哪有那么容易?

  我们学佛绝不可以得少为足,以为这个经我学过,我也会讲了,你就感到满足,你就止於这个境界,再不会提升,可惜了!一定要晓得经中境界深广无际,义理之深没有底限的,我们才不敢掉以轻心,才会认真努力去学习。所以只要你肯认真努力学习,天天有好境界,天天有悟处,这里头有真乐,法喜充满。这就是惠能法师讲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天天生智慧,时时生智慧,这个智慧就是悟处。不但经文每读一遍有悟处,在日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也天天有悟处,待人接物也天天有悟处,这个人怎么不欢喜?怎么不开心?《般若经》上讲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真的是如此,一点都不假。你得不到法喜,得不到欢喜心,是你愚痴,你迷惑。你在经教里头没有悟处,你在生活当中没有悟处,你要认真反省,要认真检讨,要回头,要改过。

  你要问我,我得不到法喜,不能够领悟的原因在哪里?你没有依教奉行,我给你答覆就这一句话。佛在一切经上反覆叮咛,「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一句话佛说了多少遍?凡是说的遍数多,一定是非常重要的话。一部经看完之后,其他的记不住,重覆次数太多了,印象很深,一定可以记住。我们有没有受持?有没有读诵?有没有演说?演是做到,表演给人看,做出来给人看。我们到念佛堂念佛是做出来给人看的,在家里面念佛只是自己自利,念佛堂表演给大家看,表演给一切众生看,不一样!

  我念佛在家念就好了,何必到念佛堂来念?念佛堂念是为人演说。佛这样教我们的,我们就老老实实这样做。自己在家里念佛自利,到这个地方念佛利他,功德意义不相同。到这个地方念佛堂来念佛庄严道场,是弘扬净宗;念佛堂的人愈来愈多,声名传到外面去了,外面人向往,要到这个地方来学习。所以你到念佛堂来念佛,你是弘扬净宗,弘扬正法,你在家里面念佛没有这个效果。所以到念佛堂念佛,最重要的意义是弘法利生,帮助诸佛如来接引广大众生,你说这个功德多大!这个意义多大!所以念佛堂来念佛,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结念佛缘,你在家里面念,结不到这个缘。我常讲影响的面大,虚空法界;影响的时间长,无量劫;影响的深,上根的当生成就,下根的也种了佛种,真正的福田。我们希望净宗、希望正法,能够利益全世界的众生,从哪里做起?就从念佛堂老实念佛做起。讲堂来听经,弘扬解门;念佛堂念佛,弘扬行门;解行要相应。这是因为现前大众善根福德不具足,要靠解门帮助提升,道理在此地。

  我们今天解门时间太短了,一天才两个小时讲经,不够!前几个月,天目山齐居士到这儿来给我们做报告,天目山上的众神要求听经,他们现在每天大概是播放两个小时,播放录相带。鬼神嫌时间少,但是山上没有电,他们自己买一个小发电机来发电,电力不足。最近他们写信告诉我,希望把电拉到山上去,然后播放讲经录相带的时间可以加长,满足鬼神的愿望。听经能够提升善根福德,非常重要。我们居士林二楼、一楼,你们现在看,播放讲经的录相带二十四小时不中断,原因大家都晓得,应此地护法鬼神的要求。所以杜美璇居士跟她兄弟们讲,你们要不发心听经,连鬼都不如!鬼都要求在这里天天听经,时间不够。所以我们每天两小时,两小时何况还不专心,你怎么能提升你的善根福德?没有善根福德你怎么能够不退转?统统都有连带关系,诸位同修一定要晓得,要清楚,要明了。

  菩萨行,一般经论里面都以六度为标准,我们修净宗,当然人家六度后头加个万行,意思就圆满,我们看不出来,我们必须要一条一条的列出来,才真正懂得、真正明了。所以我们在《净宗同学修行守则》里面列了五个科目,五个科目大家要记住,你要记不住,你怎么能修?忘掉了!忘掉怎么行?第一个科目是三福;你天天要问问,你是个念佛人,时时刻刻要念著,「孝养父母」我做到没有?「奉事师长」我做到没有?「慈心不杀」我做到没有?「修十善业」我做到没有?这是佛法修学根本的根本。无论修哪个法门,宗门教下、显宗密宗,都是从这个根基上建立的。我心不清净,念头不善,言行不善,我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你就没做到。起心动念要想一想,我这个念头能不能对得起父母?父母希望我们在社会上做个好人、做个贤人、做个圣人,老师对我亦复如是。

  尤其我学佛了,学佛了这个标准是佛菩萨,我的心行像佛、像菩萨,父母高兴,这孝顺父母;老师高兴,奉事师长。如果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不善的,就违背了学佛,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师长。所以修行就从这个地方修起,从起心动念上修起。我们有没有慈悲心?「慈心不杀」著重在慈心,今天讲的爱心,无私的爱心,无条件的爱心,爱护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我们有没有这个心?这个心是学佛的根本,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是作佛、作菩萨的根本。「修十善业」是给我们最具体的,最初入手之处,从十善下手,念兹在兹。

  有了这个基础,这才能入佛门。入佛门,「受持三皈」。三皈我们也讲了很多遍,这一次在吉隆坡又说了一遍,现在同学们不错,把在新加坡讲的、澳洲讲的、吉隆坡讲的,三次讲的都会合在一个小册子里面,这个作法很好。要懂得三皈的意思,从哪里归?依什么?从迷惑颠倒回归,依正觉;从错误的想法看法回归,依正知正见。什么是错误的想法看法?凡是自己的想法看法,错误的。什么是正知正见?佛在经上所讲的想法看法。放弃自己的成见,依佛菩萨经典的教诲,这叫皈依法,皈依正。从一切污染回过头来,依清净心、清净身,身心清净这叫皈依僧。我们是不是这样做?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我们是不是真的这样做?每天要检讨,每天要反省,我们是不是在菩萨道上走?有没有偏差?有没有走到邪道上去?佛给我们说的早晚课,早课是提醒我们,晚课是反省检点改过,你才会天天有进步,你才会保持著不退转。

  我们在此地才两年,两年我们这个道场试办,我在开头都跟诸位说过,我们的讲堂、念佛堂试办,不是正式办。正式办怎么办法?念佛堂的人报名参加。这个规矩不是从现在开始,我们净宗初祖,东晋时代庐山远公大师开始的,他那个念佛堂报名参加的,一百二十三人个个成就。名额是一定的,你报名了不能退出,道场是有界限的,结界的,不可以越界,你的活动一定在界限之内,这叫真正念佛道场。我们这是试验,诸位如果真正想念佛,大概明年缘会成熟,我们会建立真正念佛道场,报名参加。进入这个念佛堂,那要结界,不可以越出界限。

  当然在现在的时代,我们也不采取像远公,那是尽形寿的,我们可以采取三种方式:一种上品的三年,老老实实念三年,不能出界限;中品的一年;下品的半年。你要不能到那儿去念六个月,别进去!那地方没有你的分。到此地来,这练习道场可以,可以进进出出的,真正念佛堂不许可。我们也不定太长的时间,就跟一般闭关一样三年,你到那里老老实实念三年。三年念完之后,你喜欢再念继续念,继续你想念多少年,三年一期,再念三年;否则的话,三年念满你可以下山,你想到哪里到哪里。我要开这个念佛堂。

  现在杭州东天目山找我,我就想在东天目山建念佛堂,人数多少?远公大师定的人数是一百二十三个人,我们不敢超过祖师,名额也就一百二十三个,可以少,不能多。上面分上中下三品:下品六个月到期你可以走,再有别的下品的,可以补这个位子;中品的一年;上品的三年。我打算在那里办这个道场,缘很可能会成就。难得!不容易!今天缘成熟了。诸位在此地练习,真正想去先练习,练习好了,大概可以,没有问题了,再报名。不敢三年,先开始都是六个月就可以,到山上去念半年去,念六个月。

  菩萨行,就本经来讲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但是这个念里面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昨天早晨,我们把早餐开示跟《华严经》都停下来,为百国兴隆寺的同修,他们十八个人,北京的三十位同修,说明念佛要怎么个念法?这两个小时的讲演,可以提供大家做参考,可以将来做成一个单独VCD,单独流通。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晓得,念佛这个念是什么意思?怎么念才如法?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懂得的,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应酬是念佛,无一不是念佛;你不懂得,就没有法子了。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七十五集)  2000/1/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075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二十面,倒数第一行,从第二十六愿看起:

  【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

  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上面第十八愿「十念必生」,这是往生的正因,古德所说是四十八愿里面的中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第十九愿跟二十愿,实在是第十八愿的补充。我们在「三辈往生」、「往生正因」,这两品经文里面,世尊告诉我们求愿往生最重要的条件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第十八愿是「一向专念」,第十九愿、二十愿就是「发菩提心」,可见得关系非常的密切。换句话说,十九愿跟二十愿它的重要性是跟十八愿完全相同。

  近来在外地有许多地方提倡「本愿念佛」,说是可以不要读经、可以不要念佛,只依十八愿就行,这在理上讲没有问题,是能讲得通的。可是这些人把佛的意思错解了,我们每天念开经偈:「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一些人是曲解如来真实义,误解了如来真实义,这个对念佛人会产生很大的障碍,把这一生永脱轮回、往生净土的机会错过了,这一种损失没有法子想像的。诸位同学如果要是遇到这些事情,一定要以慈悲心开导他们。我们在讲席里面常讲,特别是《华严经》上的教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事实真相。换句话说,四十八愿任何一愿都圆满包括其他的四十七愿,如果少一愿,四十八愿就不圆满,就有欠缺了。任何一愿都包括其余的四十七愿,这才叫本愿。这种本愿的说法,实在讲还是皮毛,意思不够圆满,什么叫圆满?任何一愿包括《无量寿经》全部的教义,不仅是一愿,经上任何一句、任何一个字,都圆圆满满含摄全经经义,这才叫「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果有这个认知,才可以谈「本愿念佛」,没有这个认知,谈「本愿念佛」都说错了。这是特别在此地补充几句,希望我们同修不要被这些流言迷惑,自己破坏自己的功德利益,这就错了!

  今天这一愿,实在说包括上面第二十五愿,这是不求往生的,修学净宗法门,持名念佛,往生的愿望不强,觉得人天福报还不错,舍不得离开世间的,你们想一想这是什么人?就是我们自己,不是别人。我们在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曾经学过这个法门,《弥陀经》上说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非常深厚,这样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换句话说,只要真诚心发愿求生,没有不生净土的。如果对这个世间还有一丝毫的留恋,那你就去不成了。虽然去不成,我们这一生也没有白修,人天福报是肯定的,得人天大福报,这是阿弥陀佛自己跟我们说的。这一品经是世尊为我们转述阿弥陀佛的报告,等於阿弥陀佛亲自跟我们所说没有两样。所以这一愿明显的告诉我们,『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这句话里面包含著圆满的福德。「尊贵家」:财富不缺乏,聪明智慧不缺乏。后面这一句「诸根无缺」,这就是健康长寿。你看我们世间人所求的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都得到了。怎么得到的?闻名。

  闻名的意思很深,不是我们普通听到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或者我们每天念这一句名号,就能得这么大的福报,你这种想法错误。要知道这个经是大乘经,不是小乘经。大乘经里面讲的「闻」是菩萨三慧里面的闻慧,不是我们普通道听途说,这种见闻觉知不管用的。所以它是三慧里面的闻慧,才有如此殊胜的果报。三慧诸位都晓得:闻慧、思慧、修慧。闻、思、修都称之为慧,什么样的慧?戒定慧之慧。由此可知,如果你没有修戒、没有修定,你就没有三慧。这个我们就懂得,此地讲的闻名是以戒、定为基础。

  什么是戒?此地是广义的,你要把它想到五戒、十戒,那你又想错了。这个地方的戒是佛陀的教诫,换句话说,就是指的《无量寿经》。依照本经的理论、方法、境界去修学,这叫持戒;换句话说,世尊在本经上的教诲,我们要记在心上,要依教奉行,你戒就具足了。定是什么?定是专一,专依这一部经,你心是定的。千经万论,我依这一部行吗?如果你要记得《华严经》上的教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一部经就是一切经,一切经就是这一部经,我们心就定了。

  一部经决不是专指这一部《无量寿经》,世尊一生所说一切经,任何一部经都具足一切经。这是什么道理?老同修不难理解。世尊说经讲道,字字句句都是从真如自性里面流露出来,每一个字、每一句都是自性流露的,不是识心。自性里面没有一多,没有大小,没有先后。所以世尊说大部经,《华严》、《法华》、《般若》,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说分量少的《般若心经》,两百六十个字,也是自性流露出来的。既是自性,无有不圆满的,无有不圆融的、不包含的,所以给你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个「一」我们今天明白了,一是任一,任何一部经,这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任何一部经你只要专心受持,这个专心就是定,专心才能开慧,定能开慧。

  我们今天许许多多年轻的同修,他不是不努力,不是不认真,不是不用功,他搞杂了,他学的经论太多。换句话说,纵然他很如法,他没有定力,定得不到。定得不到,慧就不能现前,我们亏吃在这个地方。古德跟我们讲了经验的话,说:「一经通一切经通」,这是经验之谈、是实话。什么叫通?开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智慧一开就通了。智慧不开,我这一部经也没通,智慧开了,这部经通了,这一部经通了,是部部经都通了。不但出世间法通了,世间一切诸法也都通了,没有一样不通的,只要一接触,什么障碍都没有。我们对於宗门彻悟的人,教下大开圆解的人,我们非常羡慕,我们对他们也很敬仰。可是要晓得,这个能力一切众生统统具足,而且佛告诉我们,跟如来果地上智慧德相并无差别,不能证得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戒定慧。实在说戒定慧是性德,也是自性本具的,我们今天把戒定慧变质了,变成什么?变成烦恼。佛在经上讲的,戒定慧的反面是什么?贪瞋痴,我们是把自性本具的戒定慧,变成了贪瞋痴。

  佛教导我们,如果你想作佛、作菩萨,你要再把它转回来,转贪瞋痴为戒定慧,佛陀是教我们一个转变的方法。这个转变的方法我们要记住,要细心的去思惟,建立信心,从这一部经下手。这一部经分量不算多,也不算少,对末法时期来说,非常契合我们的根性。所以我劝同修要从读诵下手,古人常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个话里头也暗含戒定慧微妙的道理在其中。你这一本书从头到尾念上一千遍,你想想看,你就有定功了。你没有定功,你没有这个耐心,你念不到这么多遍数。一千遍念下之后,为什么说意思自见?你心定了,定了就开悟,不懂的地方也懂了。懂得浅的地方,现在也看得深了,一直到深广无际,你看这一部经的经义。功夫再进一步,每一品义理都是无有穷尽的,乃至於每一句、每一个字,皆是无量义,那你就真的通了。你再看世尊所说的一切经,一丝毫的障难都没有了,无有障碍!

  所以佛法的修学跟世间法的修学不一样,世间法的教学,只能够增加我们的常识,没有办法使我们得到定慧。定慧不能现前,决定不能解决问题。不但不能解决问题,从最近这两百年来,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没有定慧的世智辩聪,这个世间许多科学家,在近代发现了许许多多的高科技,这一些高科技用到军事上、用到战争上,使整个世界一切众生身心不安。大家想想,这不是解决问题,是制造麻烦。所以从眼前这个趋势来看,许多人都担忧,科技愈往前发展,这个世界愈是岌岌可危,不晓得哪一天这个世界被人类科技所毁灭。世界怎么毁灭的?自作自受!两个人不合,他打一架就算了。古时候两个人打架,这很好!我们大家在旁边看,我们不碍事。现在可麻烦了,两个人不合,两个人都用原子弹的时候,我们大家遭殃。他两个人没事情,我们遭殃了。这个原因是什么?科学家没有戒定慧,他们那个能力是佛家讲的世智辩聪。

  我们要清楚、要明了,真正的学问,真正的智慧,一定是圣贤的教学。在中国过去,儒家也讲戒定慧,道家也讲戒定慧,他讲的跟佛家的戒定慧有什么差别?有差别!他们戒定慧里面,妄想分别执著没断掉;佛家讲的戒定慧,是要把妄想分别执著舍干净;妄想执著不能够舍弃,就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那一种戒定慧是人天福报。我们知道生到色界天要禅定,无色界天更高的禅定,这是佛家常讲的四禅八定,世间的圣人所教诲的,你得天福,不能出离三界。佛法戒定慧,决定是要破贪瞋痴,要破我执、破法执,所以他的成就超越六道。执著没有了,超越六道;分别没有了,超越十法界,果报在一真法界。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也是一真法界,这才是真正的果报。我们明白了、觉悟了,就知道自己在这一生当中,应该在哪一个方向去努力。

  今天早晨我到机场送客,遇到一位居士,他看到我坐在那边,他向我问讯,告诉我人生太苦了,他看到他的家亲眷属,死了以后火化非常伤感,知道这个事情自己决定逃不过,来问我怎么办?我问他有没有到居士林念佛堂来念佛?他说来过一次,我说你要常来,常常来听经,常常来念佛,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你有这个警觉,好!这个在佛法里面讲,这是真正觉悟了,对於世缘看得很淡、看得很薄,一向专念没有不成就的。这个居士的话,也值得我们警策,现在这个世界是乱世,灾难很多很多,什么时候我们遇到,谁也不敢断定。聪明人、警觉性高的人,时时刻刻会想到,提醒自己,纵然遇到灾难不惊不怖,定心念佛。如果自己命中不该遭这个难,你会很平安度过,命中有这个劫难,正好往生净土,弥陀一定来接引。所以决定不可以贪生怕死,这是真正觉悟的人。纵然还迷恋这个世间,还不想往生极乐世界,遇到灾难也是不惊不怖,称念佛号,那就是这个经上所讲的,「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你来生能得圆满的人天福报。

  不能忘记念佛!念佛的功德无比的殊胜,但是念佛要会念,什么叫会念?心口相应,古大德常讲的,说得没错,可是意思还不够明显。我听这句话没有问题,初学的同修听这句话,决定有问题。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口念,心怎么相应?心同样具足弥陀四十八愿,你就心口相应。四十八愿记不得,那你怎么相应法?所以我们定的早晚课,每天早晨念四十八愿,念这一段经文,希望你心跟口相应,声声佛号都圆满具足四十八愿,这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还怕同学们不能够具足体会这个意思,心行要相应,心里面有四十八愿,四十八愿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之中;换句话说,心是弥陀之心,念是弥陀之念,弥陀之念就是弥陀之愿,行是弥陀之行,这样才圆满相应。这个「一念相应」,相应得圆满。一念相应,你这一念之中就是弥陀的化身;念念相应,你念念都是弥陀化身,他怎么不成就?不但成就往生,我相信诸位都能够体会得到,肯定上上品往生,这还用得著怀疑吗?

  学佛,世尊苦口婆心的劝导我们学阿弥陀佛,他在本经里面为我们介绍说过,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佛说这两句话什么意思?无非是希望我们向阿弥陀佛学习,阿弥陀佛在哪里?《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我们能够读诵受持、为人演说,这就是道道地地学阿弥陀佛。只要把这个学成功就行了,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不要再学了,学那个东西都是障碍。诸位要知道,全是障碍!你把这桩事情学好了,所有一切障碍消除了,自自然然入华严境界。华严境界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要有聪明、要有智慧。如果觉得世间还有别的东西好,要想学,这是世间的烦恼情执还没有消融,还没有能放下,还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跟自己做障碍。同修们要细细想想我这几句话,我绝不害你,我绝不障碍你,我说这些话都是根据如来教导而说的,没有我自己的意思在里头。我们再看下面一愿,第二十七愿:

  【常修殊胜梵行。】

  二十七愿只有这一句。后面: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是总结以上的三愿。二十七愿,重要!如果没有这一愿,单单得人天福报,诸位想想人天福报享尽了,麻烦不就来了?还是要堕落!有这一愿那就算不错了,来生虽然得人天福报,还继续修行。继续修行里面,有两种殊胜:第一种殊胜,你真的彻底觉悟、彻底放下,你就往生作佛了;第二种没有彻底觉悟,你人天福报可以生生世世保全,你不会堕落三恶道。为什么?你能够继续不断在修梵行。我们在《慈悲三昧水忏》里面看到悟达国师,十世高僧,就是属於这一类,传记里面记载,从汉到唐这数百年之间,他生死轮回不堕恶道,这是次一等的利益。

  『梵行』,梵是清净的意思,清净一定要离欲,「财、色、名、食、睡」五欲,五种欲都要淡薄,你才能称之为梵行。《金刚经》上教导我们「离一切相,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就清净了,你所修的善就叫梵行。佛给我们讲的一切善是指什么?我们修净宗的同学要很清楚,这些地方模糊不得,世尊在大小乘一切经论当中,给我们说得太多太多了。太多我们没有办法记,记不住,从哪里下手?如何落实佛陀的教诲?这就不得不抓纲领。净宗学会成立,我们选了五个科目,这是纲领。《观经》上的「净业三福」,我们有没有记住?有没有认真的去奉行?大小乘经教里面,佛教给我们处众要修「六和敬」,这两个科目是根本的根本。这两个科目我们修不好,其他的全部都落空了,纵然天天念佛,人身保不住,这个要知道。

  清朝初年慈云灌顶法师在《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末后,说明念佛人一百种不同的果报,头一条就是堕阿鼻地狱。我在当年学习这部经的时候,迷惑、不解其意,怎么想也想不通。我请教李老师,念佛人果报一开头就是堕地狱、堕饿鬼、堕畜生,我提出这个问题,李老师说:「这是大问题,我不跟你一个人讲,在讲经的时候跟大众来解说。」什么原因?虽然念佛,心不清净;换句话说,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没有办法放下。你怎么堕到三恶道去了?贪瞋痴堕的,不是念佛堕的。念佛为什么也会堕?你念佛的力量薄弱,贪瞋痴的力量太强,这是佛在经上常说临命终时业力牵引你,「强者先牵」,贪瞋痴比你念佛的那个力量大,它先牵著你走,是这么个道理!

  由此可知,梵行是多么重要。如果你修梵行念佛,纵然不能往生,可以保人天两道。也就是说,你「三福」很认真的学习,「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你都很认真、很努力的修学,能够做到几成了,这个叫梵行。但是你并不究竟,并不彻底,你贪瞋痴慢没断,只是淡了几分而已,并没有断掉,并没有忘我。《金刚经》上讲「离一切相」,是离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你没离。没有离相,你修三福、修六和、修六度、修十愿,全是人天福报。你所修的福,福的力量胜过贪瞋痴,你临终才能够「生尊贵家,诸根不缺」。如果你贪瞋痴增上,你所修的「三福、六和、六度、十愿」,抵不过贪瞋痴,诸位要想一想,那就很危险,还是先堕恶道。这个道理与事实,我们真的要搞清楚了,我们就会小心谨慎,不敢违背佛陀教诲,违背佛陀的教诲是自甘堕落,你必定就重视梵行了。

  梵行,用今天的话来说,清净心、平等心,这就是梵行。黄念祖居士在《注解》里面,引经据典告诉我们,烦恼习气的祸害。他引用嘉祥大师《法华经》的注解,嘉祥是唐朝时候人,他说「有人言通取一切戒为梵行」,持戒为梵行;「别名断YIN为梵行」。断YIN有狭义、有广义两个意思,狭义是男女的YIN欲,广义是凡是任何事物过分都叫YIN。阴天下雨,雨下太多了叫YIN雨,这个YIN就是过分了。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离不开「财色名食睡」,这是我们生活必需品,但是你要是享受过分都叫做YIN,都产生了障碍。《大品般若经》里面讲,连生梵天都成了障碍,何况菩提!在这个地方我们晓得,生梵天就是初禅天,初禅是梵天,二禅是光天,三禅是净天。由此可知,这个地位并不是很高,你要想生梵天,你要修成禅定。世间的禅定,四禅里面的初禅,初禅天人他得禅定,所以清净平等心现前,离欲了。心地得清净平等,初得。所以念念当中还有过分的贪图享受,你的心决定不会清净,决定不会平等;换句话说,你不能得禅定。

  有同修告诉我,他们曾经也遇到一些修行的大德,知名度很高,听说功夫好像也不错,有能力给人治病,似乎都有神通,可是架子很大,目中无人,非常骄傲。你们想想,这是什么样的大德?我们在圣贤典籍里面看到,世出世间的圣贤,愈是有学问,愈是有德行,愈有谦虚,愈是忍让,处事待人接物,心平气和,决定没有贡高我慢的这种现象。由此可知,他绝对不是世出世间圣贤人。他是哪一类人?我们读《楞严经》,《楞严经》后面给我们讲五十种阴魔,魔的智慧神通道力,从外表上看跟诸佛菩萨似乎没有什么两样,魔就是有脾气、使性子、目中无人,这我们晓得他与五十种阴魔相应,与诸佛菩萨不相应。难怪《楞严经》上佛说我们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一些邪师,他也很有势力,他也很有福报,福报比我们大多了,我们比不上他,他也有很多徒众,正是所谓「法弱魔强」,我们在任何一方面都比不上人家。可是我们这个道,决定能生净土,决定能见弥陀,他们那个道这就不能了。邪与正的辨别,实在讲是很简单的,正法里面决定是断烦恼,决定不会说增长烦恼,没有这个道理!

  所以梵行还有深义,深义是什么?《法华嘉祥疏》又说到:「梵行之相者,梵名涅盘,即根本法轮大涅盘也。行即万行,到大涅盘也。」这个意思深,这是世尊在大乘经上所讲的,确实是这个意思。浅义梵行没有能超越六道,深义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根本法里面的大涅盘。「行」,的指六度万行,修六度万行就能够到大涅盘。《大日经疏》里面也有这个说法,「梵谓涅盘。梵行谓修梵行者名。具大涅盘名为梵。」由此可知,梵的意思并不局限在持戒与断YIN而已。何况弥陀本愿,这个愿文里面「殊胜梵行」,殊胜梵行意思就圆满了,浅深广狭圆圆满满含摄在其中。我们要怎样学习?第一个放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随顺《无量寿经》上的教诲。特别是经典里面告诉我们日常生活的规范,在本经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这一段经文里面,古人说得很好,就是五戒十善,说得很详细。

  我这些年来在各个地方,有同修们要求受三皈五戒,三皈我有详细的解说,而五戒我就取《无量寿经》这一段经文,这是世尊在无量寿会上,给我们详细说明三皈五戒。我们现在把这一段经文编在晚课读诵的经文之中,每天晚课念一遍,认真的反省检点。佛教我们做的,我们有没有做到?佛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有没有违犯?这个叫做真正做早晚课,不至於有早晚课的形式,而没有早晚课的内容。只重形式不重实质,我们的业转不过来;换句话说,将来死了之后,还是要搞轮回。不是开玩笑!不是儿戏!我们想不想在这一生当中永脱轮回?这个世间太苦了!

  上一次时隔不久,长春明续法师到此地来,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去年四月间。这个故事许多同修都听到了,北韩那边的山神,一百多位山神现在在念佛修净土,告诉他们天上不安稳;天上都不安稳,地上不能住,最好的地方还是西方极乐世界,山神说的。所以山神请他们庙里的法师,这个老比丘尼,六十多岁常慧法师,还写了一个贺年卡给我,托他带来的。常慧法师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十二岁出家,老修行,德行非常好,山神尊敬她,想请她到北韩去领导他们大家念佛。这个山神听说还拜托天神帮忙,想把她带走,带到快要出边境了,我们中国的护法神太厉害了,现大身,结果天神一看到,天神走了,他们山神没有办法,才把法师放下来,放在那个地方,长白山如来寺,距离她自己住的那个道场一千多公里,很短的时间,山神就把一个活人带走,带了一千多公里。这个事情发生在去年四月间,真的不是假的,这不是作梦。这个法师就问山神,她说:「你们作山神有多久的时间?」他说:「三千多年。」法师又说:「三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还在世,你为什么不跟释迦牟尼佛学?」「那个时候不相信」,不相信有什么法子?现在才相信了。也非常值得我们启示,现在是连鬼神都把天上人间看清楚了,所以有很多人生天,山神现在看清楚,天他也不要去了,他要到极乐世界去。现在这八个山神,因为法师请不动,他也没有脸回去见人,所以现在统统留在长春老法师这个道场,叫百国兴隆寺,在这个道场作护法神,皈依三宝,跟著老法师一起修净土。

  这个道场也是念《无量寿经》,也是佛号昼夜不间断。我们听到这个讯息,心里面非常振奋,坚定我们的信心。我请明续法师把这个事情做一个详细的报告,录了一个录相带,下一次星期六我们讲经的时候,没有讲经之前,这个录相带可以在这里播放,让大家看看,让大家听听,真的,不是虚假的,绝对不是神话故事。这个老和尚现在还在,你们如果要到北方去参访的话,她很欢迎接见你们。不过现在不能去,为什么?天太冷了,零下几十度,我们受不了。现在北京晚上都是零下十几度,气温最高的时候,听说零下九度。我们南方住惯了,到那个地方真是吃不消,所以最好四、五月间去,这个时候气候最好。所以诸位同修如果要想到中国大陆去参访,我感觉这个地方一定要去看看,亲近亲近这个老比丘尼,你听她讲讲开示。可以组个团去参访,我们参访主要的目的,坚定我们的信愿,然后你才能放下万缘。

  今天这个外缘为什么放不下?你的信愿不坚定,所以自己虽然学佛,没有能够得真实的利益,只是在佛门里面修一点小福报而已。小福报来生到哪里享,还都靠不住,来生若得不到人天果报,你的福报就不能在人天享,这个事情都是事实,能不多想想吗?不要把这一生所修的,来生到畜生道里面享福,到鬼道里面去享福,错了!所以应当牢牢记住,世尊叮咛我们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一句话世尊一生当中说了几万遍都不止,每一部经都说很多遍。一部《金刚经》从头到尾只有五千多字,里面就说了十几遍,真正是苦口婆心的叮咛。所以我们学习,首先要把欲望降低,我们的心才能够得清净,清净心念佛才管用;然后遵从教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什么是菩提心?又要搞清楚,我们是总结纲领上讲,「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是菩提心。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这样用心,这叫发菩提心。菩提心发了,嘴皮上发了没有用,心上发了也不管用,一定要落实。菩提心的落实,就是三福、六和、六度、十愿,用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心,「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的菩提心就落实,以这个功德求生净土,这叫发愿回向。我们天天回向,唱回向偈,拿什么回向?人家是拿自己每天真正修学的功德来回向,那我们自己认真反省一下,我们每天拿什么回向?拿自私自利回向,拿贪瞋痴慢回向,拿一些损人利己来回向。这个不回向还好,愈回向愈糟糕,回向向到哪里去?向三途去了,这就是灌顶法师讲的,念佛人念到三恶道去了。我们现在是懂得祖师大德说话的意思,才晓得这个事实之可怕,然后才懂得「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重要。所以菩萨行落实,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用的是菩提心,真正觉悟之心,离相修善、布施,为一切众生服务。

  今天下午,诸位看到九大宗教的领袖,在二楼会议室里面开检讨会,我也参加了。检讨这一次三十一号晚上的祈祷,跟一号的晚会,有哪些缺点需要改进的。九个宗教现在密切合作,现在真的变成一家人了,没有一个不欢喜,明年我们还要搞。所以有很多缺点的部分,今天检讨的时候一样一样,明年要改进,会比今年做得更圆满。我们希望把新加坡宗教的团结、种族的融洽,影响到全世界。今天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我们知道有因种族而战争的,有因宗教而战争的,非常不幸!我们希望将这个影响面扩大,那就是要办一个刊物,要把这个活动做成录相带,做成VCD,流通全世界。特别是这一些战争动乱的国家,多送一点给他们看看,为什么新加坡的基督教跟回教,天天在那里拉手,那么和睦,那一边要打架,为什么?所以今天有同修建议,明年再办,应当邀请世界这些大的传播媒体,邀请他们来参加,这是对的,我们今年没有想到。我们今年送请帖,没有邀请其他国家传播媒体、大的报社、传播公司,我们没有发邀请函。让他们参与,他们会主动去报导,把这个和平的讯息传播到全世界。这个建议好,我们采纳,明年一定改进。

  但是今年要做的,我们自己要把这些成果总结下来,所以要编一个特刊,做录相带跟VCD,赠送给全世界宗教团体、学校,不同族群的团体,送给他们。来年如果要真的大做,我们就可以邀请全世界的,不单是传播媒体,宗教团体、族群团体,我们统统邀请,明年的客人恐怕就会到一、两万。今年的客人八千多人,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原先我们估计大概只有六千多人的样子,比我们的估计超过两千人。晚上祈祷那一天,今天同修们提出报告,他们估计大概有六千人。那天晚上在一起祈祷的人有六千人,大部分都是佛教徒,所以明年我们希望其他宗教信徒也要来参加祈祷。我们的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团结,也是与日俱进,天天在进步,不但有助於世界和平,而且有益於消灾免难。纵然我们不能把眼前的劫难化除,眼前劫难推迟,劫难的范围能缩小,这是可以肯定的,我能够相信。所以我们不能不感激这些宗教的领导人,他们真的觉悟了,真的回头了,知道社会灾难的严重性,所以放弃自己的成见,我们团结一起来祈祷,来推动世界和平、社会安定的神圣使命,我非常佩服。

  今天检讨会当中有提到,每一个宗教祈祷的时候,因为祈祷的文,我们没有见到过,听也听不懂,所以有很多人当中有退席的,明年改进。如何改进?祈祷文印出来,李居士讲印四种文字,我们都能看得懂,而且讲解,祈祷之前有五分钟的说明,这个我们兴趣就来了。所以我们不断在求进步,这是精进波罗蜜。大乘经教上常说「境随心转」,在祈祷的时候,必定心行相应,这个祈祷就产生不思议的效果,这确实有改进的必要。

  所以发菩提心不是一句空话,一定要心行落实,这个样子一向专念,就能够趋向大涅盘,真实梵行。菩萨一闻佛名,就具足如是功德,所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道理在此地。我们凡夫虽然不能像菩萨一样,一闻名思慧、修慧统统都具足在其中,但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个功德同样不可思议。不过在一生当中不能成就,这个佛种子种下去了,来生后世遇到缘,这个种子会起现行。我们在座的同学就是属於这一类的种性,过去生中曾经闻阿弥陀佛的名号,虽闻不解其义,所以往生净土的愿没有生起来,这一生得人身,又能够继续修殊胜梵行,所以这个愿文,岂不是写的我们大家现前的状况?这就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安慰,对我们的慰问。我们听了之后,既欢喜又惭愧,更要警策认真努力,希望这一生当中不空过,决定成办。

  黄念祖老居士在这一段经文,他引用《尊圣陀罗尼经》上面有几句话:「诸飞鸟畜生,含灵之类,闻此陀罗尼,一经於耳,尽此一身,更不复受。」陀罗尼是梵语,一般翻作咒,也翻作总持,都是世尊所说的。咒语里面,一般翻经的法师都不翻,这在过去所谓是五不翻之一。为什么不翻?佛所说的这些话,里面非常复杂,不是一种语言,也不是印度当时的语言,印度人也不懂。所以有一些祖师大德告诉我们,这个里面多半是六道的语言,世尊讲经说法,六道鬼神来听的很多很多。通常我们讲经道场也是这种情形,我们看到道场上坐的这么多人,这你肉眼能看到的;你看不到的比我们看到的人数,不知道要多多少倍。现在我们相信,为什么?居士林的一些鬼神要求听经,我们二楼、一楼那个电视里面,二十四小时播放给他们听的,他们的数量比我们多。这一些鬼神都有神通,我们讲经说法他都能听得懂,他有这个通。但是世尊讲经说法完了之后,用他的语言也说几句,这对他特别亲切,特别的一种安慰。所以咒语里面就有很多不同鬼神语言夹杂在其中,这个翻就不好翻,意思是非常简单,非常扼要,确实是总持法门。

  所以古大德给我们讲,咒是经之密说,经是咒之显说,咒的意思,就是佛在这个经文上所讲的一个意思,这个解释,解释得很圆满,解释得很好。所以佛经里面常常夹杂咒语在其中,这是世间一般文章里面所没有的,我们了解这个意思就好。《尊圣陀罗尼经》里面所讲的,这是说的畜生,畜生道,听到这个咒语它能超生,这一生得的畜生身,这个畜生身尽了、死了,它就不再堕畜生身,它就超脱了。超脱很显然的,这畜生到人道来了,说明经咒功德不可思议,畜生听到佛名,听到咒语,都能超生。所以古大德教导我们放生,我们放生之前,一定要给所放的这些生物,念咒给它听,念经给它听,念佛号给它听,有好处。可是古人给我们说的一句话,我们要记住,「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愈是精简愈有受用。经麻烦,那么长;咒是总经的意思,很少的言语统统都包括了,我们不懂,鬼神能懂。

  但是现在念咒有个困难,困难在哪里?咒的语音不准确,所以这个咒念得不灵。我们在唐朝时代,《高僧传》里面,当时这些高僧大德念咒他真灵,真的是呼风唤雨,役使鬼神,真有这么灵。现在我们怎么念,鬼神也不来,为什么?经咒上很多是鬼神的名号,我们念的音不准,他听不懂,道理在此地。所以从前那一些法师、密宗的大德,他们的音很准,所以他听得懂,一听就懂了,他就来了。我们现在也照那个字去念,念的发的音不准确,所以现在问题在这个地方。既然如此,那念咒真的不如念佛,这一句「阿弥陀佛」,不管我们怎么念法,大概他都能听得懂,太普遍了。所以有人念,到底是南无阿(ㄚ)弥陀佛,还是念阿(ㄛ)弥陀佛,我说都行!都可以,为什么?鬼神统统听得懂,这对他们有大利益。

  上一次在马来西亚法会当中放生,在吉隆坡放生,我们同学不少人参加,有一些居士告诉我们,他看到阿弥陀佛,放生的时候两次见到阿弥陀佛,感应不可思议。所以我们深深相信被放的这些畜生,它们听到经咒、佛号,也跟经上所讲的一样,「尽此一身,更不复受」,决定有这个效果。《涅盘经》里面也有这个意思,「若有众生,一经耳者,却后七劫,不堕恶趣」,我们读了这个经文,免不了怀疑。听一句佛号,听人家念一句咒,有这么大的好处吗?七劫不堕恶道。我们天天在念佛号,天天在念咒,那将来决定不会堕落了。这个地方关键在哪里?关键在梵行,果然常修殊胜梵行,才能有这样的效果。如果我们的行为依旧是污染的,那就是古大德所说的「喊破喉咙也枉然」!为什么?心不清净,行不清净,念这一句佛号也不管用。

  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留意相应,古德常讲的「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决定要懂得,要记住。我们念阿弥陀佛,心决定是阿弥陀佛之心,阿弥陀佛什么心?我们在这经上看到,佛心愿一切众生早成佛道,各个众生都圆满成佛,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四十八愿,愿愿都是为帮助众生圆成佛道。我们要发这个愿,全心全力帮助一切众生断恶修善,帮助一切众生转迷为悟,帮助一切众生求生净土。怎么帮助?讲经说法是把净土殊胜介绍给他,我们自己身体力行是做出样子给他看,为他做证明,坚定他的信愿,这就是弥陀之行。「信、愿、解、行」皆同弥陀,殊胜梵行就具足了,这个功德当然殊胜。

  黄老居士在这一段文里头,最后这个总结结得好,真正的意思都说出来了,「一般经中闻字,不是但闻」,这一句话要记住,不能把它意思错解了,不是只有闻,闻里头有信有受。我说得更清楚、更明白一点,不但有信有受,有解有行。所以这样闻名之人,这一生纵然不能往生,为什么不能往生?对这个世间有留恋,不能放下,可是他来生一定得人天福报,而且会继续不断在修行;也就是说,必定会修殊胜的梵行,这是可以肯定的。弥陀这一愿慈悲到极处,特别是对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可以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一愿当然他也圆满了,他不圆满他就誓不成佛,我们知道弥陀成佛已经有十劫,所以这一愿当然是圆满了。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