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在大乘佛教中,有三部经被称为经中之王,分别是《华严经》、《法华经》和《楞严经》。其中被推崇备至的就是《华严经》,《华严经》不仅被称为经中之王,而且被称为王中之王。《华严经》是佛悟道后宣说的第一部经典,经中直接彰显了佛广博无尽、圆融无碍的因行果德,堪称经中之海无所不摄,展现出巍巍壮观不可思议的境界。古德说,如果不读《华严经》,就无从知道佛的富贵。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普贤行愿品》是《华严经》的最后一卷,唐朝的清凉国师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中,称赞了《普贤行愿品》的重要性。大师说:“而为华严关键,修行枢机,文约义丰,功高益广,能简能易,唯远唯深,可赞可传,可行可宝。”意思就是说,《普贤行愿品》是整部《华严经》的扼要部分,是修行的中心要义,经文的文字少而义理丰富,功德高而利益广。《普贤行愿品》以简略容易进入的法门,让我们修学者能够达到至深的境界。《华严经》中说:“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普贤行愿品》对我们修学佛法非常的重要,很多出家人和在家的居士,都以此作为日常修行的功课。对我们净土宗的学人来说,修持普贤行愿也是非常重要。《普贤行愿品》是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净土宗的大德把它列为净土五经之一,印光大师赞叹说:“净土法门得华严一经,遂得如大海之横吞万川,如太虚之总摄万象耳”。
今天我们有这样殊胜的因缘来共同学习《普贤行愿品》,希望大家能够发起殷重心来学习,不要轻看这无上法宝,否则错过了机缘实在是太可惜了。
《华严经》从印度传到我们中国来,共有过三次翻译,第一次是在东晋时,由三藏法师佛度跋陀罗翻译的,他翻译的《华严经》共六十卷,我们俗称为《六十华严》;第二次是在唐朝的武则天称帝的时代,武则天认为晋朝翻译的华严经《六十华严》不够完整,所以就派遣使者到于阗国去求取梵本,并且征聘译经的人,实叉难陀就是在这个时候,携带《华严经》的梵本来到中国。武则天把他迎请到洛阳太遍空寺,和菩提流支、义净、复礼、法藏法师一起,历时了五年译出了《八十华严》。这个八十卷华严译得非常成功,文辞通畅义理周详,武则天亲自为《华严经》作序,写了一首开经偈,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开经偈就是在这种因缘下写的。
前面的两个译本的结尾,都是在普贤菩萨称赞佛功德之后就结束了,并没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普贤行愿品》。直到唐朝的贞元年间,南印度的乌荼国的国王,献上自己亲自手抄的《华严经》中的入法界品,这个时候唐德宗得到了这个梵本就非常的欢喜,下诏请般若三藏法师在长安崇福寺翻译这个梵本,译成四十卷,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也就是说,般若三藏法师译的四十卷华严,都名为《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从内容上来说,前三十九卷就是《八十华严》的入法界品,只是内容比《八十华严》的入法界品更为详细,最后一卷则是前两个译本都没有的,就是劝修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六十华严》和《八十华严》都没有这个劝修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最后加上这一品,《华严经》至此方告圆满。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普贤行愿品》就是华严的最后一卷,这一卷补充在《八十华严》的后面,所以我们现在诵的《华严经》是八十一卷。为了便于大家领会和把握《普贤行愿品》的甚深义理,在正释经文之前,我们还是依照天台宗的五重玄义,从释名、显体、明宗、力用、判教,从这五个方面来为大家介绍。
首先是释名,这一卷的经文的全称,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整部经的名称,是总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是这一卷的名称,是别名,因为总名涵盖别名,所以保持总名。
我们先来解释总名再来解释别名。《华严经》是略称,全称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经题在人法喻,我们经常听经知道,立题有人 法喻,在这七种立题中,属于人法喻俱全,人法喻立题。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清凉国师在《华严疏钞》中说:“大方广所证法也,佛华严能证人也。”下面我们就从所证和能证两个方面,来解释经题的含义。
第一是所证。大方广,大是指佛所证的法身,也就是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此性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个大,它不是相对的大,比如说,大海相对于小河它是大,但是它相对于天空,那它就是小了,所以相对的大不是真大。天空相对于虚空、相对于宇宙它也是小,所以相对的大它不是真大。而性体的大是绝对的大,它遍一切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楞严经》中说,“真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真心是无所不在的。我们的心量本来无量无边的大,可是我们现在大家返观一下,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呢?我们都是认假为真,我执严重,以我、以这个假身为真,最后把我们无量无边的大给束缚起来了。不如自己意的事情,我们就产生厌恶的心,适合自己、自己满意的我们就高兴,甚至得意,一得意就容易忘形。这样,我们的心就被我们这个有相的色身给束缚住了,我们的心量就变小了,真心就被这个无明给封固住了,不能遍一切处,只能遍我们的这个身体。真心转为了妄心了,所以一切一切都变得渺小了,我们的心量同样也变小了。就像流水一样,本来水是流动无碍的,但是它一旦结成了冰,就不能流动了,凝固住了,只有冰化成了水才可以流动。
我们修学佛法,就是要打破妄想执著,破我执,把无明破了之后,真心的封固就被打破了,就恢复了我们的真心,那么我们的心就会尽虚空遍法界了。
我们这里讲的大方广的大,是指众生本具的自性,这是从体性上来立名的,是从体来立名的,体性。大方广的方,是从相上来立名的,方是法则,众生的自性本具恒河沙数功德,无论是圣人凡夫还是虫子、蚂蚁一切的众生无不全具,永远不会损失和减少,我们经常说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谛闲法师打过这样的一个比喻,众生修学佛法,最初都是因为善知识的教导,但是其知解是从觉性而生,就像水土滋润谷麦,这个芽、谷麦的芽是从种子上生,而不是由水土中而生的。正如《华严经》中说:“凡夫无觉解,佛令住正法,诸法无所住,悟此见自身。”
下面我们再来解释广,大方广的广。广,它是从用来立名,众生的自性本有恒河沙之妙用,《圆觉经》中说:“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意思是说,四圣六凡、一切因果乃至一毛一尘,都是由众生本具的自性所现,所以名为广。由此可知,大方广就是我们众生自性的体、相、用,它是天然之德,天然之性德。当年唐宪宗请清凉国师入宫谈法,他问华严所诠什么是法界?清凉国师回答说:“法界者,一切众生之身心本体也。”所以会读经的人,能向这三个字中识取自心,那么无上宝王不求自至;会观心的人能向这一介尔心中识取妙理,那么无边法藏触处洞明,触是接触的触,触处洞明。
大方广是所证之理,佛华严是能证之人,接下来我们再来介绍佛华严。
佛是梵语佛陀,译为中文就是觉,这个觉是三觉圆满,三觉是什么?第一是自觉,觉知一切法都是幻化,无论身心还是世间万物,都是幻化相、虚妄生灭,没有一样是真实的,就像《金刚经》中说的“凡是有相皆是虚妄”。能够觉悟人人都有不生不灭的佛性,这就是自觉。
讲到这里,我想到上个星期我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个文章,就是美国现代的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他就讲到了我们人死是一种幻相,不是真实的,他通过科学也证实了人的死它只是一种转变,不是真实的。我们都是因缘和合的,但是我们的自性都是不生不灭的,这个就是自觉。
用自己所觉之理帮助一切众生觉悟,也就是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度有情界,称之为觉他。无明觉尽、彻法源底、行满果圆这就称之为觉满,自觉、觉他、觉满,这三觉圆满,万德具足,才可以称之为佛。佛也是由人修成的,佛陀降生、成道、说法、涅槃,八相示现,八相成道都是在人间。佛是我们所敬仰的,大家必须明白,佛是由过去的众生修成的,我们现在是人身,只要用功修行,决定将来必定成佛,所以我们在座的菩萨们,只要用功修行将来决定能够成佛,所以在座的就是未来佛。
唐朝的清凉国师在《华严疏钞》中,以十种义来解释佛,来解释佛这个字、佛字。佛的十种含义,第一是法界佛,诸佛性德真常,周遍法界,十法界依正因果无不具足佛性,也就是说,法法皆佛。所谓一色一香无非中道,野草闲花皆是般若,法界佛也就是法身佛。
第二是本性佛,这是智慧身,诸佛智慧广大、光明普照,也就是众生本觉智慧心性之佛,这是报身佛。
第三个是涅槃佛,这是佛的化身,诸佛证得法身,从体起用,化用自在,教化众生完毕归于寂静,名为涅槃,所以称为涅槃佛,也就是应身佛。
第四个是随乐佛,这是佛的意生身,意生身不是假借父母因缘而生的,它是随自己和众生之意而化现的,意有所住身即随到,就是所谓的有求必应无感不通,这是随乐佛。
第五个是成正觉佛,这就是菩提身,佛因圆果满,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成就菩提之身。
第六个是愿佛,这就是愿身,诸佛的称性宏愿体周法界。
第七个是三昧佛,这是福德身,三昧就是正定,福,福报的福,福即是定,诸佛依大定积福圆满。
第八个是业报佛,也就是庄严身,佛福德圆满,报得相好,微妙难思,用以庄严法身,因为是由因感果,所以名为业报佛。
第九个是住持佛,就是力持身,佛安住觉道,摄持迷惑的众生,福泽四生恩沾九界,成就力持身。
第十个就是心佛,即威势身,诸佛一切法由心回转,威势仪容映夺,成就威势身,名为心佛,这是佛的十种含义。
我们再来解释华,《说文解义》里面说,“华,荣也,”荣就是草的花;《尔雅•释草》里说,“木谓之华,草谓之荣,”就是说木开花叫做华,草开花就叫做荣,这是我们从《说文解义》和《尔雅•释草》里面,对这个华做一个理解。大家都认为为什么不用花用华,这个花字是在魏晋以后才出现的花,在魏晋以前它都用华。
我们再用佛法的实义来解释华。华比喻佛在因地,修行十度来庄严佛果上的十身,也就是说,用华的十种含义来比喻成佛之因。第一它是含实义,以花含有果实之义,开花结果嘛,花含有果实之义,比喻法界含藏性德,这是十度中的般若度。
第二是光净,以花的光洁明净比喻智慧明净无所不照,这是十度中的智度。
第三是微妙,花的色和香非常微妙,比喻一一行门具足万行,微妙难思,这是方便度。
第四个是适悦,人们见到花心里感觉的心情愉悦,比喻修持戒行清净无染,度化众生时令众生心生欢喜,这是戒度,也就是持戒波罗蜜。
第五个是引果,比如莲花,花落果成,比喻因行能结成正觉的果实,因行圆满就能证得佛果来酬报因行,这是忍度。
第六个是端正,花端正庄严,比喻以无边胜行无穷愿力庄严法身,这是十度中的愿度。
第七是无染,花清净无垢,比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比喻我们在浊世中修行,能够远离一切染污,不失于定,这是禅度。
第八个就是巧成,花的作用很多,满足人们生活的各种需要,比喻善巧成就利益众生的德业,这是檀度。
第九个芬馥,花的香气馥郁芬芳,比喻众德住持流香弥远,这是十度中的力度。
第十是开敷,鲜花盛开灿烂无比,比喻精进修种种德行,自然心开意解,也可以说心花开放,这是精进度。
这里面我们讲了华的十义,所以当我们供花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回光返照,不是说你只供了花以后你就容颜美貌,就这么简单的一点点的意义,这里面十义讲的非常的清楚非常的明白。如果我们供花的时候,如果能常回光我们的心性,引摄到这十义上面,那真的是功德无量。后面我们也会讲到,《大方广佛华严经》把这个经题讲完,其实诸法的含义也已经掌握了一半了,就是说《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七字要是正式的讲,祖师大德们讲,能讲很久很久的,因为它包含了佛法的纲要纲领。
我们再看华严的严,它也含有十种含义。以上面讲的十种华,我们讲的十种华的含义或者说十度,以这十度来庄严一佛,我们现在讲到严,以十度来讲到前面的十华和十佛,以十度来庄严一佛,那么这十华共同庄严第一是法界佛,这是严的第一种含义;以十华来共同庄严佛的第二个含义本性佛,这就是严的第二种含义;那以十华共同庄严涅槃佛,这是第三种含义;以十华来共同庄严随乐佛,这就是第四种含义;我们依次类推,以十华来共同庄严十佛,这就是严的十种含义。大家细细地听,回去以后好好地理解,意义非常的深,也非常的有味道,这是庄严的十种含义。
还有一种庄严的十种含义呢,就是这十种华依次来庄严十佛。就如第一种华的含实义的般若度,来庄严第一佛的法界佛,第二种光净义的智度来庄严本性佛,第三种微妙义的方便度庄严涅槃佛,这样每一种花依次相对应的庄严一佛,所以严又有十种含义。所以这里华为能严、佛为所严,佛和华是别相,严是总相。到这里,所证之法大方广、能证之人佛华严我们就介绍完了,下面我们再来解释经。
经是通题,佛金口宣说的一切经典通名为经,经,我们也用十义来解释。第一涌泉义,经所诠释的义理无穷,如泉水一样滔滔不绝。第二是出生义,经文能出生妙义,从一生十,越来越多。第三是显示义,经能显示事相和理体。第四是绳墨义,绳墨就是木匠画直线用的墨斗,为了锯木头锯的直,要用墨斗,佛讲的经能让人心随顺正教、远离邪见,直心。第五个贯穿义,经能贯穿佛所说的性相、事理、因果等义不会散失。第六是摄持义,经能摄持所教化的众生,令众生返本还源,不去攀缘六尘生死轮回。这就是师父经常给大家讲的,好多居士来问我,“师父,我笨我心散乱,我怎么办?”我就回答他说,多读经,因为读经有智慧,读经能令我们返本还源,不去攀缘六尘。所以不要去心外去找,你只管静下心来,一心去读经。所谓的一心,不要攀缘任何的境界,我就是把心安住在经文里面,用口念用耳朵去静静地听,这样你自然智慧增长,世间出世间一切的理、一切的智慧佛法为第一。再一个,我们读经,让我们能够摄持住我们散乱的心,让我们的心净下来,心清净下来,心净,定能生慧,而且能够不去生死轮回,摄持义。第七就是常义,佛所说法都是称性极谈,理真义实。我经常给大家说,佛所讲的法都是定中宣说,不是用的妄心,是清净本性的流露,称性极谈,不是我们说话是用思惟,是用思惟、是用心是用意识心、是用经验去谈,而佛是称性极谈,这样理真义实、万古常规、历久不变,真理是亘古不变的。第八是法义,经中所诠释的妙法,十法界共仰同遵。第九是典义,妙理圆正、没有偏邪。第十是经义,经是众生出离生死的途径。所以师父的座右铭给大家说,学佛就是现在的光明未来的希望,希望就是什么?我们出离生死苦海,不再六道轮回,不再有一个幻化的生灭,是出生死轮回了。
我们引用清凉国师的开示,来总结一下《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七个字。“极虚空之可度,体无边涯,大也。竭沧溟之可饮,法门无尽,方也。碎尘刹而可数,用无能测,广也。离觉所觉,朗万法之幽邃,佛也。芬敷万行,荣耀众德,华也。圆兹行德,饰彼十身,严也。贯摄玄妙,以成真光之彩,经也。总斯七字,为一部之宏纲,则无尽法门,思过半矣”。刚才我们已经简略地说了《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经题的立意,无尽法门思过半矣。
下面我们来解释品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普贤行愿品》,这一品的全称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品名大略有三部分,第一是不思议解脱境界,这是所入,第二个是普贤行愿,这是能入,第三个入就是证的意思,入这个字,贯通所入和能入。我们先来解释所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不思议就是心不能思、口不能议,我们经常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下面我们注意听,圭峰大师说:“口欲谈而词丧,心将缘而虑息”,那么什么是不可思不可议呢?就是这个解脱的境界,解脱的境界之所以被称为不可思议,是因为它具含四义,第一义是事相不可思议,解脱的境界从事相上来说事相繁多,也就是说,这种解脱的境界相广大无边不可思议,解脱的境界广大无边不可思议。第二个是理性不可思议,理性是没有相状的,其境界的高深,它没有相界,它的境界高深那就不可思议。第三个事理无碍不可思议,事相和理性二者圆融无碍,因为一切事法都空无自性,所以不可以当做事法来思惟,怎么理解?就是一切的事法、我们一切的现象它都空无自性的,所以你不可以当做,这种现象的这种事法来思惟,又因为诸法空性,而一切的因缘法得以生起,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真空生妙有,所以你又不可以当做理来想,诸法性空而缘起,缘起而性空,理和事圆融无碍,所以这个又不可思议。第四个是解脱境界以性融相、性相互融、重重无尽、不可思议。
那么也许有人就会问了,我们现在借助语言文字来引导我们,来引导我们来明理,众生都很难趣入这个解脱的境界,那这里说不思议对众生有什么利益呢?这是因为,诸法体性是离思议之境,如果要让我们去用心去衡量、用心去想、用口去说,那永远都不能趣入法性的。这里用不思议,就是为了让众生忘失言语、断绝思虑,自然趣入法性。所以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行住坐卧纯一直心”。好多的居士来找我谈这个问题,不思善不思恶,那我们还有什么作用?其实是让我们去纯一直心。打个比喻,就是我们念佛、我们念佛的时候,就一心在这一句佛号上,任何的事情不关我们的事情,任何的事情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用口念用耳朵听,师父好说用心听,这个心就是直心,就是至心,用耳朵至心地听,就听这一句佛号,这是持名念佛,这个就是忘失言语断绝思虑。我们不要一边念着佛、一边想着佛像、一边想着莲花,这样心就分散了,这样就是著相了,没有断思虑、没有忘失言语,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心里想着阿弥陀佛,这个时候想着语言想着思虑,那这样就不会契入清净心了。我们应该用口念用耳就在这句佛号上面,这样才能和阿弥陀佛相应,念到功夫纯熟,没有妄念、断绝思虑了,这个时候就是我们说的纯一直心,我们说的一心不乱,这才和我们的自性相应,大家体会一下下了课。
解脱有两种含义,入不思议解脱,解脱有两种含义,一是作用解脱,作用任运自在,不受任何的妨碍,这是作用解脱。第二是离障解脱,由于具足如理智和如量智这两种智慧,就能够脱离事和理的障碍。如理智是能照诸法本性不一不异、不生不灭,这是如理智,有如理智你就不会被事相所障碍,也就是不执著有;如量智就是能照众生千差万别的事相,有如量智就不会被理性所障碍,也就是不执著空。这是离障解脱。由于内心脱离障碍,所以外在的作用就能够任运自在不受妨碍,所以作用解脱和离障解脱是相成相辅,总括的名称就是解脱。其实一切的诸法本来就是圆融无碍的,只是由于我们内心的情执,历劫以来缠绵不断,所以就感得这些妄相的阻碍。
我们做个比喻,就像大家躺在平坦广大的床上,我们在床上睡着了以后,我们梦到的却是种种的恶境、险山恶水,我们心里就会出现恐怖害怕,那其实阻碍我们的并不是我们睡的这个床,那这个险山恶水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我们内心的执著,如果内心能够脱离事和理的障碍,这种执著就能够于万境之中作用自在。作用自在,就像有些愚痴的人想要去求神通,但是他却不明白,你除去妄心才能作用自在,作用自在就是神通,你不去除却妄心,那你怎么能得到神通?所以我们佛法是平常,佛法就是平常心,不要让你的心去作怪。我们现在看都把这个神通妖魔鬼化了,都是这种神乎其神的,其实它就是你只要让我们的心能够清净下来,除去这些妄相、除去这些分别,你就能自自在在的通达了,作用自在了,大家一定要明白,不要被现在社会上的这种怪相所妖化了。现在学佛都是求神通,其实这些都是很平常的,非常的自自然然的,佛法本自然,不要把它当作怪想的。尤其现在这些文学作品当中,都把这些开悟了、神通了都是艺术加工了,其实我们只要除却妄心,只要除却这种障碍,那个神通很自自然然的。
好,我们再来看境界,入不思议境界。境界也分两种,一是分齐境,就像国家的领土,各有各的区域,各有各的划分的,我们凡夫的烦恼重,那我们的境界、我们的区域就是狭窄的,二乘以及十地之前的菩萨的境界,要比我们凡夫大得多,但是也不能和佛和普贤菩萨相比,佛及普贤所具的功德妙用是无有边际的,这是分齐境,它是无有边际的。第二个是所知境,理性之理深远,事相之境无边,这种境界唯佛与普贤菩萨方能究竟。这两种境界也是相成的关系,正是由于证悟所知的无边境界,而成无边功德的妙用。品题中的不思议解脱境界,我们总结一下,就是指普贤菩萨智慧所显现毗卢遮那佛的境界,所以称为不思议解脱境界。
明白了所入的不思议解脱境界,我们再来介绍能入。能入之人就是普贤菩萨,行愿是能入之法,普贤是能入之人。普贤菩萨是《华严》的长子,在华严会上,佛是法王,听法的人中,以普贤为长子,长子就是要将来继承法王的王位,普贤菩萨不仅辅佐释迦牟尼佛来弘扬佛道,而且遍身十方,常为诸佛座下的弟子,座下的法王子。《华严经》中说:“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经中又说:“十方如来有长子,其名号曰普贤尊”他不但辅佐释迦如来弘扬道场,而且常为诸佛座下的法王子。清凉国师在《华严疏钞》中讲了普的十种含义,你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它是王中之王,所以我们在介绍主要的细节的地方,我们都用十种含义来圆满地介绍。
普也有十种含义,第一是所求普,就是上求佛道,愿证诸佛所证,也就是四弘誓愿中的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今天修学佛法,千万不要因为我们的文化低,认为自己根机差、脑子笨、悟性低而看轻自己,其实我们的佛性和佛说真的等无差别,一模一样的,同具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佛性,只要我们能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心心念念不间断,就能恢复我们本具的智慧德相,就能够成就佛道,这是所求普。
所化普,这是第二个了,就是教化无尽的众生。《金刚经》中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我们对于四生九类的一切众生,无论是什么样的种类,都要发愿尽未来际恒常救度,这也就是四弘誓愿中的众生无边誓愿度。
第三是所断普,无边烦恼,能断一切断,这也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
第四是事行普,就是八万四千法门无不行持。
第五理行普,所有事相上的修行都能完全契入真如法性之理,也就是理门离相行。
第六无碍行普,事法的修行遍彻于理,理性的修行遍彻于事,事和理这两种法门的修行,互相交彻,圆融无碍。
第七融通行普,也就是事事无碍行,因为随修一行必摄法性,所以此一行就如同法性一样,普遍收摄一切行,所以说一行中具足一切行。比如念佛法门,莲池大师说:“举其名兮,兼众德以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这是印祖说的所以我们在这里就说明了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我们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万行了。
第八所起大用普,上面的事行、理行、事理无碍行、事事无碍行,所起的大用都是周遍法界的。
第九所行处普,所行处就是修行处,修行之处周遍无边微尘国土,就像《华严经》中所说,“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第十是修行时普,就是修行的时间穷尽三世,念念圆融,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华严经》所诠释的修行方法是称性而修,心与道合,古今浑为一体,法界无生也无灭,本没有时间的存在,最短之一念可以入于最长的一劫,最长的一劫也可以入于最短的一念,念劫圆融长短无碍。就像下面经文中说的“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这就是修行时普。
此菩萨修因证果,无论断智、行用、事理、时处,所行普皆贤善 无不皆普,因此名为普贤,这是从人的方面来解释普贤,也就是指普贤菩萨的道行弘愿遍一切处,纯一妙善,这是从人来说。
如果从法上来解释普贤,有两种含义,第一从体上来说,普贤是指一切众生本具的真如自性,恒常周遍,清净本然,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所以以其妙体周遍名为普,随缘成德名为贤;第二从用上来说,一即一切名为普,一切即一名为贤。
我们再来看经题的行愿,行愿,行就是身行,愿就是心愿,身行和心愿就像鸟的两个翅膀,都具备了才能翱翔于空中,就像车的两个轮子,都具足了才能走得很远。没有行,那愿就成了虚愿;没有愿,行就没有了方向,所以行和愿这二者是相资相成。行中有愿、愿中有行,所以名为行愿,经题中的行愿,是指普贤菩萨的道行弘愿,也就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这十大愿王大家都很熟悉,天天做功课的时候大家都要诵,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这十种广大行愿是愿中之王,所以也称为十大愿王。
品就是类的意思,就是把同一类聚成一段称为品,普贤行愿品,就是讲以这十种广大行愿,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庄严佛果毗卢性海,所以此品名为《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这里我们就把总名以及品名给大家介绍完了,因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种名和别名我们要是掌握明白了,对我们的修学会有很大的帮助,下一节课呢,我们再继续讲五重玄义的四个部分。
好,谢谢大家。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