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星云大师:《金刚经》之如理实见分第五——手机学佛网

法师开示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星云大师:《金刚经》之如理实见分第五  

  金刚经 第5品

  如理实见分第五白话文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译文:

  「须菩提!你认为可以从身相见到佛陀吗?」

  「不可以的,佛陀!不可以从身相见到佛陀。为什么?因为佛陀所说的身相,指的是色身。色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是因缘生灭,虚妄不实的,并非真实永存之身。佛陀的真实法身,等如虚空,无所不在。但是法身无相,凡眼是无法亲见,只有明了五蕴假合的幻相,才能亲到佛陀不生不灭的法身。」

  佛陀告诉须菩提说:「不仅佛身如此,凡是世间所有诸相,都是生灭迁流的相,虚妄不实的。若能了达世间虚妄的本质,就能见到佛陀的法身了。」

  讲话:

  在第四分,我们谈论到布施心应无所住,什么是「心无所住”呢?六祖慧能大师在《金刚经解义》中说:「布施应有纯净无染的心,一是不求身相端严,二是不求五欲快乐;为内破悭心,外利一切众生。”从有施心无所住,破解众生执着三有,我是布施者,对方是接受布施者,还有布施的财物,能三轮体空,才能获福如虚空不可思量!

  第四分要吾人远离布施住心,第五分进入探讨佛陀外现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巍巍的丈六金身,就是如来的实相吗?

  我分四点来阐释关于「如来实相”的问题。

  经文中佛陀以一句:可以用三十二相之应身见法身如来否?勘验须菩提能否深解菩萨因地修行时,诸多游化事业,都是离相无染,因机设施的。佛陀所证的实相法身,并非我们眼见的有为的身相。

  一、丈六金身非佛

  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法身是离相是清净的,离生死涅槃相,不住有不住无,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捉拿不得,三十二相由多劫修行成就,是有为的生住异灭,是随机不同而有增减,所以三十二相不是法身实相。

  佛陀所证的法身,离一切差别相,是平等无为。不论恶道众生,四果圣贤,乃至草木含识,都是法身的流露。只因众生对根尘识生起贪爱,障碍了般若慧眼,不能自见法身的大光明藏。

  诸佛明了这法身如如之理,即能以般若智教化众生,是谓「如来”。法身本无增减去来,应化的身相是佛陀为度化众生,说法时的身相,也就是佛陀从无忧树出生,伽耶城出家,四十九年说法至双林树下涅槃等身。经文中,佛陀问须菩提:可以以身相见如来否?须菩提回答:「不能”。为什么丈六金身非佛?三十二相非法身实相?佛光山的大雄宝殿的对联「兜率娑婆去来不动金刚座”,可以领悟一点法身不动的如如之理。

  佛陀于兜率内院观众生机缘成熟,降诞印度作狮子吼,四十九年弘布法音后,示现涅槃。兜率和娑婆来去之相,犹如水池中月,池水干涸,月即不现,但是月本无动摇和来去!

  佛陀这一句如竿探水,为须菩提和后世一切众生拨去执取有为身相的痴闇。在佛陀住世时,也有一位婆罗门看见佛陀的千辐轮相,对佛陀的身份生起怀疑。《杂阿含经》记载:

  有一天,佛陀行走到憍萨罗国的沙林聚落,便于树下静坐。当时,有一个婆罗门看到地下佛陀的足迹,印现着千辐轮相,感到十分惊讶。心想:我从未见到人间有此庄严的千辐轮相,这个人是人吗?于是循着足迹前往,在足迹的尽头,看见有个人于树下静坐。婆罗门看见佛陀六根清净和悦,相如金山光明巍巍地耸立着。

  婆罗门趋前恭谨的问道:「你是天界的神只吗?”

  佛陀微笑的答道:「我不是天神。”

  「你是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聚那罗、摩睺罗伽吗?”   「我不是!”

  婆罗门更加惶恐地说:「那你是人吗?”

  佛陀答道:「我不是人!”

  婆罗门充满迷惑的说:「那你……你一定是非人?”

  「我也不是非人!”

  婆罗门心意迷乱的说:「你究竟是什么呢?”

  佛陀语音和雅的回答:「天、龙、夜叉……人、非人等,都是由烦恼所生。我已横渡一切世间痴迷的爱河,熄灭了炽燃的生死之火,我是出离三界的觉者。因此,我不是其中的任何一类众生。

  「我宛如香净远播的白莲,虽生于污泥而不染着;我虽是父母所生,却已超越了世间的尘垢。我历劫来勤苦修行,已断除有为生灭的幻相,已拔除烦恼的剑刺,究竟到达安乐的彼岸,所以,我应该被称为佛陀。”

  三十二相,不过是有为的生灭之相,是三世诸佛权巧方便的机宜,透过三十二相的庄严清净,让我们生起渴仰的真心,觉醒自我本性原有个巍巍灿烂,神通妙用的三十二应化身。

  佛身无住灭相

  前文已述,法身如来不生不灭。如月之三喻,月的本体是法身,湛然不动。月之光采明耀是报身,圆满庄严。河川湖泊映月是应身,有水皆现。如诗偈言: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

  众生心垢尽,菩萨月现前。

  现前佛陀身相,凡夫见有来有去,执为有相,以为有个三十二相为恒常。二乘行者见其不来,执为无相,落入以无为修因。菩萨已知报化身非有,离凡夫见;知法身非无,离二乘见。但趋向佛乘,犹有法爱,而菩提涅槃,一切法不应住着。

  法身无来去住灭的微妙奥义,我借用唐顺宗和佛光禅师一段精采的问答来说明。

  顺宗皇帝问道:「佛从哪里来?灭向哪里去?经典说佛常住在世,佛现今又在何处?”

  佛光禅师答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

  顺宗皇帝不以为然的再问:「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疑情犹如斯,智者善分别!”

  佛光禅师进一步解释:「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有心,见到的是有相生灭的世界,都是为治一切心,而设一切法,像禅门的「黄叶止啼”令无知小儿止啼罢了!无水,才能见自不生不灭的如来法界。我们的生活里乃至修行都离不开群我的关系,无论是亲子、夫妻、朋友、同事、主管部属等等,世间的种种因缘,好坏善恶诸法都是我们自心的呈现,也都是生灭不实的。就如同我们只看到生,欢喜雀跃;只看到死,就痛苦悲伤。因为我们只有看到各一半的世界,不明白生死如薪火相燃不息,一期的生命,不过是其中的一根木柴。生未曾生,死又未曾死,因为我们有一个不生不死的生命。

  佛教的行者是透彻生死的专家,在人命如呼吸间的不可测知,无法主宰的当下,他们把握每一个念头,明了精神世界的内在价值,对人间更是惜物惜情,发大勇猛,开发一个真善美的净土。

  三、佛陀身随缘现

  佛陀的法身没有生住异灭四相,佛陀于娑婆降生到入灭,那个示现的身相是五蕴和合,是危脆生灭的,而不是佛真正的法身。如《大乘义章》言:「身见者,亦名我见,五阴名身,身中见我,取执分别,从其迷故,名身见;以见我故,从其所立,亦名我见。”

  所谓凡夫执相分别的心,皆从五蕴和合而来。因此,佛陀一再教诫弟子:「圣弟子如是观者,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法如幻术。”如果我们能正观五蕴是苦空、无常、无我,就能明白世出世间一切依正染净色心诸相皆幻化不实。如《华手经》言:「心空如幻,念念生灭。”就如同经文所说:「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如来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好,不过是随尔根性差别,感应群机的游化。

  我们常常会被六根所蒙骗,这是我亲眼看到的,这是我亲耳听到的。种种见闻觉知的障碍,像盲人摸象,见不到法的全体。有一首诗偈说: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像灵山塔下修。

  只要解开六根六尘加诸的妄相,肯定自己本自具有如来之三十二相,返观自然,千里外的灵山,就在心头方寸间。很多学佛的信徒,都希望能亲眼见到佛菩萨,如果可以给菩萨摩顶授记,一定可以得到很多加持和福报。佛菩萨放光显现,不过是使我们一时欢喜而已,真正要斩断我们内心里愚痴的葛藤,谁也替代不了你!求观世音菩萨施予我们的慈悲智慧,何不自己做个寻声救苦,大慈大悲,随力布施,随喜教化的日日观音。《增一阿含经》说:「三世诸佛,不在天界,不在他处,皆于人间成佛。”

  有一个商人,平时信佛,只是脾气暴躁,生气起来,常常口不择言叱骂自己的母亲。有一天他到庙里去烧香,看到观世音菩萨那么庄严美好,心里想: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我如果能亲自见到,请菩萨帮忙我生意兴隆,做事顺利,一定可以赚更多的钱。于是他向住持和尚请求:「法师啊!我要怎样才能见到观世音菩萨呢?”

  住持和尚为了度化他的痴迷,改变他对母亲的态度,就想到一条妙计。

  「你回家去!如果看到衣服穿反了,鞋子套错边那个人,就是观世音菩萨,祂是有求必应!”

  商人欢天喜地赶路回家,一路上并没有见到法师所说的菩萨,心里正气愤法师骗他,回到家大力的敲门。母亲听到急促的叫门声,又急又怕的来开门,结果衣服、鞋子都穿反了。打开门,商人一见母亲的样子,不就是法师所说的观世音菩萨吗?他恍然悔悟,身边的母亲,用血乳哺育他,一生终老殷勤的照料他,不就是有求必应的菩萨吗?商人自此痛改前非,恭敬孝养母亲颐养天年。

  诸佛如来,不是遥不可及,不是玄虚渺茫难测,如来分身千万亿,如虚空月,有水皆含,吾人若能识尽本心,万德庄严的如来身相、性德,人人头上有份。因为,如来不在相好在慈悲的给予;如来不在神通在智慧的辨别;如来不在灵感在方便的妙用;如来不在庙堂高座,而是在人间处处行化。

  四、见法即见佛陀

  佛陀先破吾人视应化的身相为实相,执着有的泥坑,又恐吾人住于无的深井,所以再教诫一番: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什么名为「虚妄”,窥基大师在《金刚经赞述》说,虚妄有三等层次。

  一、有相有生灭之事法。

  二、有漏法及不了义等诸法。

  三、遍执有无漏法,皆名虚妄。

  所以《中边分别论》说:「三界虚妄,心心所也。”

  既然明了求实相也是了不可得,当下就能契入诸法如如的真相,就如经文所言:「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若能拂去贪迷世间的妄相,和执着有个出世间的涅槃可得,那么内心无妄无求,自然宛如湖镜,鉴照万物万象。

  见法即见佛陀,佛陀也一再训勉弟子,以法为洲,自依止,莫异依止。这个法,就是识破五蕴的虚假,不着空有二岸,知法性本自空寂不动。

  有一次,佛陀思惟,大众于法心生疲累,没有渴仰勇猛的真心,我应该让大众知道法的难遭难遇。于是佛陀没有告诉任何人,也没有携带侍者,以伸屈臂顷的时间,前往三十三天的善法讲堂为天众说法。

  大众许久见不到佛陀,焦急地问侍者阿难,阿难也不得知佛陀身在何处?波斯匿王、优填王更是因为思念佛陀,愁烦成疾。佛陀在三十三天说法,历经三个月。思惟:人间的大众已生起渴望求法的心,我应暂舍神通,不自隐身形。以便使出家弟子知道佛陀身在何处。

  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入正定,告诉阿难,佛陀现于三十三天为众说法。众人欢喜踊跃,请求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祈请佛陀返回人间。目犍连从三十三天返回,告之大众,佛陀七天之后会从天而降,来到僧迦尸国的大池水旁边。

  第七天终于来到了。国王、大臣,一切出家在家弟子都前往迎接佛陀。莲华色比丘尼用神通化为转轮圣王的威德,具足七宝: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臣宝。迎佛的行列,浩浩荡荡地前往僧迦尸国。

  当时,须菩提尊者在灵鹫山的一座山洞中缝补衣服。他听说佛陀今日将返回人间,所有的七众弟子都前往礼拜佛陀。他想:我也应该前去拜见佛陀。于是须菩提从座而起,顿然领悟,我前往礼拜的佛陀,只是佛陀的外貌,什么是佛陀呢?是眼耳鼻舌身意吗?如果我到僧迦尸国去拜见佛陀,也只是礼拜地水火风罢了!如佛陀所教诫,真正的礼佛,应该观照诸法空性,没有造作,也没有一个自我的主宰,我应该归命礼敬佛陀的法身。因此,须菩提坐下,继续缝补衣服。

  莲华色比丘尼化身的转轮圣王,众宝赫赫,威光明照,到达大池水边。所有的国王与人民都被其威神摄服,纷纷走避。莲华色比丘尼向前礼拜佛陀,喜不自胜的说:「我是第一个见到您,第一个向您顶礼的弟子。”

  佛陀说:「莲华色你不是第一个礼拜佛陀的人,最先拜见佛陀的人是须菩提。如果有人想要亲见佛陀,应当系心思惟,观照空性,才是真正顶礼佛陀。”

  须菩提就如同《般若心经》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以般若的深心,彻见诸法是因缘和合与众生心识变现而有的,要度尽生命的一切苦厄,要有般若慧观。

  我们的妄心如天马行空,求神通灵感,求放光加被,却任意忽略当下每一个小小因缘。一棵大树开满花朵结成累累果实,都是从一粒微小的果实开始。须菩提尊者以空无心胜过莲华色比丘尼七宝赫赫的神通。当我们识透修行在修心,不闻他人过,所有善恶要内观自照,那时候,我们就不用再千里迢迢要去迎接佛陀的到来,而能够如须菩提尊者安住眼前事,不动本座缝补衣服。因为见法性者即和如来心心相印。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