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掀开经本二百六十四面。
经文讲到流通分,流通分的经文虽然不长,它的意思也很深。佛经三分的分法,是从东晋道安法师开始。当时虽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把佛经这样的分割是不尊重。到以后,印度古大德注疏传到中国来之后,看到印度的古大德也是将佛经有这样的分法,於是大家对於道安法师才转加赞叹,这个分科的方法就流传下来了。
流通,流是流传后世,通是通达十方。佛说经,他的目的是要普度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所以是鼓励大家去宣扬,不像现代人写的东西,讲的东西,都有著作权。现代所谓是智慧财产的保护权,佛没有,佛决定没有版权所有,决定没有智慧财产权。佛将他所说的、所留下的东西,与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共享。我们从这个地方能看到佛的心量之大,就像大乘经上所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决不是一个小心眼,只利益一方的众生,局部的众生,不是的。佛是以清净心、平等心,普度一切众生,这才符合这部经里面所讲的理论与境界。我们看经文: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
这一节文,在科判里面是「示劝流通」,这是劝勉我们,说明流通的利益,先用财布施做一个前提。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不仅是在此经,我们在《华严》、在《法华》、在《楞严》,这一切大乘经上所看到的,世出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无比殊胜的功德,怎么修?就是流通佛法。流通佛法的功德利益,是一切诸佛菩萨都说不出的,真正是所谓不可思议。佛在这个经上告诉我们,较量比较前面讲过五次,一次比一次范围广大,一次比一次殊胜,这是《金刚经》最后一段的比较,所谓七宝是满无量阿僧只世界。第一次比较,只是说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到这个地方变成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布施,这个跟第一次那个范围简直不能比。
阿僧只是无量无边的世界,用这个七宝来布施,当然这是假设,这是不可能有人做到的,这是假设的。即使是真实的,他布施的功德都比不上一个人受持此经乃至四句偈为人演说。你才晓得佛法的布施功德不可思议。像这样的经文,佛在《金刚经》上重复六、七次,可见得它的重要性。《金刚经》并不长,总共只有五千八百多个字,而这桩事情居然重复六、七次,实在讲是加深我们的印象,也告诉我们事实真相。所以修福到哪里修?流通佛法,利益众生。
换句话说,如果是障碍佛法,阻止流通,这个罪过决定在阿鼻地狱。哪些人障碍?现在印经书后面印上「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八个字就把他送到阿鼻地狱去了。将来阎罗王判到阿鼻地狱,这是铁证,赖都赖不掉的,这实实在在没办法。哪一天你才能从地狱出来?这个世间你所印的这个书统统绝迹,一本都没有了,你才有机会从地狱出来。这个世间还有一本上头印著「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你就出不来。非常可怕,为了眼前一点点小利益,造这么重的罪业。如果不是深入经藏,不熟读戒经,你不晓得这个因果的可怕,障碍佛法流通是最大的过失。流通佛法是无量无边第一利益,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的。我们看注解:
【此引财施,所以显下文法施之福更胜也。】
法布施的福报比财布施殊胜太多了。
【意明布施同而福德不同】
财布施是施,法布施也是施,两种都是布施,这个布施是相同的,但是得的果报不相同。
【因其持以行施者不同故】
这就是布施的物品,跟布施的用心不一样。
【一是持财宝,一是持法宝。】
一个是用财布施,一个是用法宝布施。
【持无量数世界财宝,不及持一卷经。】
这是真话,但是这个意义非常之深。这个利益无边,它是无形的,它不是在眼前,所以佛怎么讲,一般人不相信。譬如今天一般人舍财,舍个十万,舍个一百万,很现实摆在面前。今天我布施一卷经,给人家说四句偈,这无形的,这个我现前没得到利益。他不晓得,这个无形的利益是无量无边,会带给你生生世世的福报。有形的财宝那是用得尽,何况财宝不见得你真正能得受用。所以必须很冷静,很仔细的去观察,你才能体会到无形法布施的功德利益是真正不可思议。
我们一般人从很粗的境界上来讲,因缘果报,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很粗很粗的境界。如果深入仔细的观察,像佛在这部经上告诉我们的,身心世界俱不可得,这个现相是什么?现相,说实实在在的话,这是佛在这个经上给我们说得透彻,就是业因果报刹那生灭的相续相。佛门法相唯识宗的大师们,他们的观点、看法是「唯识」,也就是说唯独识是真的,他承认;相呢?相是假的,十法界依正庄严,相他不承认。为什么?因为识是能变,相是所变,能变是真的,所变是假的,所以他们主张唯识。在阿赖耶的三分里面讲,识就是见分,相就是相分。《金刚经》上讲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是阿赖耶的相分,把相分分作这四大类,这四大类就包括了十法界依正庄严。不但十法界包括在其中,连一真法界都不能出其外,所有一切现相归纳起来不外乎这四大类。四大类的相分从哪里变现出来?从见分,四见: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阿赖耶的见分变现出来的,见分为因缘,依真如本性现的相。
佛在《华严》上讲,所有一切现相「唯心所现」,心是本体,体决定现相。体相用是一而三,三而一,决定离不开的,一定现相。相,诸位一定要晓得,相不会灭。如果想把相灭掉,没有这个道理。相要是断灭,那性就断灭了,哪有这种道理?所以相不会灭,但是相会变。古人用比喻,把黄金比作自性,有这个性,有没有相?当然有相。你把黄金一坨,它有一坨的相;把它打成一块,有一块的相:你把它做成一个佛像,有佛的像;做成一个人,有人的相。相会变,但是它的体不会变,它的金的成分不会变,重量也不会变,随著人的心意可以改变它的相状。
佛告诉我们,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个现相,现相是自性变现的,所以相不会灭,会变。什么东西在叫它变?识。识是什么?念头。佛讲「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念佛成佛就是这个道理。一切相是从心想生的,我天天想佛,这个境界相不就变成佛相了吗?想什么就变什么。你心地清净,你心地慈悲,你的相貌慢慢就变成清净、慈悲,那个相貌就很慈祥。你一天到晚想著憎恨、忌妒,你相貌慢慢变起来,人家一看到你都寒毛直竖,那都很恐怖,这不是很显然的道理吗?再讲得浅一点,你很欢喜的时候,你看那个相貌多好看,你一生气的时候,你的相貌就很难看,它马上就变!
而且佛告诉我们,变的速度太快,刹那生灭。《仁王经》上讲,「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那个相,那个说法,我跟诸位讲过,是佛随俗谛而说,还不是真相。真相说出来,怕我们不相信,那个真相的确是一秒钟的亿万分之一,那么快的速度,所以佛在经上讲不生不灭。它的确是有生灭,因为生灭的速度太快,生灭几乎是同时的;生灭同时,你就见不到生灭,所以叫不生不灭。我们也领会到《楞严经》上所讲的,「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当处出生,当处灭尽,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不生不灭,这是事实真相。所以我们才晓得,佛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是什么?所有一切现相,十法界、一真法界都是业因果报刹那生灭的相续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叫你不要放在心上。你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错了。放在心上是什么?是打妄想,不能放在心上。让心恢复到清净、平等,清净平等心就是觉悟的心。你心上有牵挂,那是妄想的心,那是迷惑的心,那个不是觉悟。因为这一切现相是业因果报在那里变现出来的,所以佛又教我们而生其心。叫你要生善心,生清净心,生慈悲心,你变出来的相就好,就殊胜!所以叫无住生心,生心无住。佛这个开示完全是事实真相,所以佛讲的是诸法实相,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这才懂得所有的财施、无尽的财施,比不上一卷经的法施。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事实,你要想在这个世间修福,修来生的福报,印一卷经,你来生就得大福报,这是决定真实,不是虚妄的。过去懂得这个道理的人,知道事实真相的人,古人写经、刻经,写经、刻经当然难,费的时间也长,流通的量也不大。现在科学技术发达,成本很低,印一万本经书几乎人人都有这个力量。所以现在人修福,比古人这个机会要多得太多了。除了印经之外,像流通录音带、录影带、CD,这个跟印经的功德是等同的,相等的,一样的。我们做,要在这上做好事,要在这上做功德。决定不可以「版权所有,翻印必究」,那是自己要走阿鼻地狱,没人叫你走,自己往里头钻,这是非常可怜的人。不但一卷经,乃至四句偈,四句偈的功德就超过满无量阿僧只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底下说:
【财施救人身命,法施救人慧命,法施救人是彻底的,然非谓财施可废也。】
底下这一句补充得很好,不是说财布施我们就不要做了,不是的,财布施也要做,但是要以法布施为主。遇到人家有困难的时候,有困苦的时候,我们有力量可以帮助他一点,好事!这是慈悲心的流露。并不是讲财布施可以不要,见到人家饿死,也不肯舍人一碗饭,这是错误的,佛没有这样子教给我们。但是法布施帮助他明理,帮助他开智慧,这是彻底的,这个是究竟圆满的。所以财施只能解除人暂时的困苦而已,不能够帮助他彻底解决问题。
【若明佛法,则知世间事,无非梦幻。一切有为法中,最难看破者财宝,故引此为言耳。】
佛教给我们布施,布施就是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为什么佛偏偏举财,不举别的?这里讲得很好,世间人把财看得很重。我们中国俗话也说「人为财死」,死了也放不下,把财看得这么重,比命还看得重。所以佛特别用这个来做比喻,告诉你应当要放下。放下是真正觉悟了。再看第二段,前面是讲财布施,这是属於大前提,然后再告诉我们法布施。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
这是讲法布施,头一句是一个大前提,要发菩提心的人。发菩提心就是经一开端所说,须菩提尊者所讲的,「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这就是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的人,也就是我们俗话说,要发心作佛的人。所以这个地方的善男子、善女人,不是指普通的,是指他真正发心要想作佛。要想作佛,我们这一生能不能成佛?《金刚经》就是教给我们一生成佛的经典。佛告诉我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修成佛果,都是依《金刚经》这个道理,这是一点都不错的。怎么样能成佛?四相四见离开就成佛了,这是从理上讲的。这是依《金刚经》,这是大智慧,究竟圆满的智慧。
六祖大师在《坛经》上讲,《金刚经》是度上上根人,中下根人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就是不肯放下。上上根人听到佛一说,身心世界统统放下,他马上成就了。所谓上上根人、中下根人,差别就在此地;一个听了肯放下,一个听了舍不得放下。听了之后,「道理我很清楚,不行!我还是放不下。」上中下三根就是这么分的,其实哪有什么上中下三根,没有!就是在你肯不肯放下。实在不肯放下,能不能成佛?也行,只有一个办法:念佛。念佛这个道理,跟《金刚经》的道理完全相同,用这个方法。放不下的人用这个方法,我抓住一句阿弥陀佛,我抓住西方极乐世界,一心称念,将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然后再放下,这是这么一个办法。这个办法稳当,靠得住,也非常的安全,除了这个办法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这是说出成佛两个法门。所以发菩提心非常重要,发菩提心就是真正觉悟了。
【持於此经(指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这种句子,「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这个句子我们在《金刚经》上念到第七遍了,一次比一次殊胜。前面举的这个例子的范围,一次比一次广大。最重要的是受持,受持是真正照做,不是每天把《金刚经》念一遍、念两遍,那个没有用处的,一定要照做。江味农居士在《讲义》里头一再提示我们,《金刚经》上任何一句话,都可以做为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观照的基础,这是非常非常的难得!我们看注解:
【所谓流通者,重在法施利众。】
就是法布施利益一切众生。
【故曰发菩提心】
唯有发菩提心,私心才真正断绝了,菩提心是广大心、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大慈悲心,就像大经上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菩提心,他才能广度一切众生。
【以显流通之意】
没有这样广大心,谈不上流通大法,也不是如来付托之人。如来把这个事情嘱咐给谁?委托给谁?委托给发菩提心的人。发菩提心的人,能照佛的意思去做,不为自己的利益,为一切众生。
【四句偈等。等,等於半偈。】
《金刚经》上用半偈来做观照功夫的很多。像我们最常听到的,在古人注疏里所引用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就是半偈,这是两句,四句才一偈。这是许许多多古大德所用的,平常用功夫他就用在这两句上;像《金刚经》前面我们读过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也是半偈;「无实无虚」,只有一句,都行!一切法无实无虚。「或一句」,等於半偈或者是一句。
【经中常言:半偈即可证道。】
证道就是成佛,说得浅一点就是开悟,真正彻底觉悟了。
【若下文所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半偈,苟能信受奉行,直趋宝所。何况全偈,何况全经。】
一句、半偈都能叫我们彻底觉悟,都能叫我们永脱轮回,圆成佛道,何况一首偈?又何况全部经?所以大乘的修学,要紧的是真正抓到纲领。话再说回来,一句半偈的确是不错,如果对於这一句半偈的意思,不能透彻的了解,还是不管用。
我们这一次《金刚经》讲的时间长,讲得也很详细。为什么要这样细讲?我们当初想如果不细讲,这个一句半偈你不会用,必须透彻的理解,这个一句半偈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确确实实能提起观照功夫,能够彻底放下。彻底放下,跟诸位说,我们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随时可以去。你为什么不能去?你还没有放下,也就是你还有罣碍,有障碍。彻底放下了,没事了,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所以古时候有这样的人,在现代也有这样的人,为什么我们做不到?你看看人家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这一次在新加坡,遇到一个生病念佛往生的人,是一个老太太,大概也是八、九十岁了,年龄很高。这个人也很可怜,儿女都没有,就是孤单的一个老人,政府配了一栋房子给她。她在病重的时候,这才有几个同修劝她念佛求往生。她也接受,也欢喜,也真肯念了。念了好多天,还是很苦,人家就劝她,你要真正求往生,她说「我是求往生」,你要一切放下,她说「我那个房子放不下」,她心里老是挂著房子。有一个同修很不错,「你那个房子带不去,你要真放下!」她想了一想,也是不错,她还想房子将来要委托给什么人。这不要想了,你想这些干什么?她果然听了接受,「好了,我不想,你们大家帮我助念。」十分钟就走了,所以这个证明,走的时候瑞相很好。她念了那么多天,她不能走就是牵挂那个房子,她想委托给什么人,交给什么人,还有这么个念头,这个障碍自己生不能生,死不能死,这苦死了。最后善友劝她,不要去牵挂,丢掉算了,房子谁拿去都不管,与你有什么相干?不相干。她这才想通,真放下,十分钟就走了,证明往生是可以随时走的。
所以,什么都不能牵挂,这个要交给这个,那个要交给那个,都打妄想,哪有这些事情?各人有各人的福报,各人有各人的因缘,管他这些事情干什么?这样才叫往生时有把握,随时可以去得了。我们过去明白这个道理,现在在新加坡看到这个事实,我们才晓得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作佛,我们自由自在,随时可以去。一定要明了,决定不能错过这一生的大好因缘。能够把这个教义搞得这么透彻、这么明白,底下问题就是肯不肯放下?放下就成功了。还有这个要交代这个人,那个要交代那个人,那就完蛋,那个麻烦就大了。一切都是虚妄的,一切都是不可得的,还托给什么人?底下一段说:
【持於此经。持,持取也。与下文受持义别。受持句,自利也。】
持於此经意思比受持要深要广。
【演说,是利他。如法受持,则能悟入无生,施不住相,其福便已胜彼。况更为人演说此经,以行不住相之法施,岂彼七宝布施所能及。】
七宝布施,就是指前面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不能相比。第一个是要自己依照《金刚经》的理论、方法、境界去修学。换句话说,把《金刚经》所讲的道理、方法、境界,一定要变成我们实际的生活行为,这叫受持,这是持的意思。持有保持,永远这样做。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想法、看法、做法、说法都是金刚般若 。
金刚般若 就变成我们自己生活行为,这叫证,你才证得金刚三昧。三昧就是享受,你享受什么?享受的是金刚般若 波罗蜜,那怎么一样?金刚般若 波罗蜜在哪里?在吃饭上,在穿衣上。释迦牟尼佛在本经一开端,入舍卫大城乞食,著衣持钵。这就告诉我们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一举一动,所谓是一抬手、一低头,都是金刚般若 波罗蜜。金刚般若 波罗蜜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这样就悟入无生。无生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在这个经上给我们显示两桩事情证明无生,一个就是说明这些现相怎么来的?是业因果报刹那生灭的相续相,我们晓得这个幻相是怎么来的。这个现相的真相是什么?刹那生灭,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经上讲如梦幻泡影。不但我们人生是梦幻泡影,十法界也是梦幻泡影,都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如露亦如电,这两个是比喻时间,比喻生灭的快速。
如果我们细心,就在生活当中,我们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修行人讲的是观照功夫,什么叫观照?时时刻刻要把眼前这些事实,跟佛所讲的理论去对照。佛说我们人生如梦,我们想想是不是个梦?去年过去了,想想去年是不是一场梦?上个月过去了,过去永远不会再来了,上个星期过去了,昨天过去了,前一个钟点过去了,前一分钟过去了,前一秒钟过去了,永远不会再来了。你在这个时空里面你得到什么?一样也没得到。《金刚经》教给我们的方法,大而世界,小而微尘,因缘生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要把这些东西挂在心上,那叫妄想,妄想执著,空的。世间人天天打妄想,天天分别执著,他不晓得这个境界是空的,所以他打妄想。他要是真正明了这个境界是空寂的,不打妄想了,打妄想是错了。什么妄想都没有了,他心恢复到清净,经上讲「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真实的智慧就现前,实相般若 现前。实相般若 从哪里来的?清净心。有一个妄念心就不清净,智慧就生不起来;不生智慧就生烦恼。所以妄想执著是带给你痛苦,带给你烦恼,你的生活是生活在烦恼里。觉悟的人,他的生活是生活在金刚般若 波罗蜜里头,不是普通的智慧,是金刚般若 智慧,那怎么会一样?所以一定要悟入无生。
一切时、一切处,你常常这样看,这样的观察,拿著这个经典讲的道理、境界,就在现实上去观察,仔细的去印证,你就入无生,你的心清净,万缘放下了。然后你多做一点好事,帮助别人,身体还在这个世间,不能把它当作废物,废物也要利用它。怎么利用?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个废物利用得最有价值。如果帮助自己的,利用得最没有价值,造一身罪业,这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那是最没有价值。帮助一切众生开悟,弘法利生,这是废物利用得最有价值,这是佛教给我们而生其心。所以施不住相,施了就空了。刚才说过,你们仔细去想,常常想,决定不能中断,前一个钟点过去,永远不回来了,的的确确是梦幻泡影。佛讲梦幻泡影是讲的事实,不要把它当作一个比喻,它的确是事实真相,决非比喻,人生确确实实是这么一回事,六道也是,十法界都是这么一回事情,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你只要是不住相的布施,你这个福报已经就胜过前面住相的无量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这个不能为比的,何况为人演说此经!现在讲经说法的人太少了。
大家读了《金刚经》,现在读到流通分,佛在此地劝勉我们,善男子、善女人包括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就在这个善男子、善女人当中,佛在此地嘱咐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们应当发这个心。讲经说法这个事情难不难?不难!为什么不难?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加持。你干别的事情,得不到佛菩萨加持,干这个事情得到佛菩萨加持。只怕你不肯发心,你要发的是真心,完全是利益众生,没有为自己,就得三宝加持。你要是发心是为自己名闻利养,你得不到佛菩萨加持;如果你得到加持的话,那是得到妖魔鬼怪的加持。你在那里说邪法,在那里欺骗众生,在那里造极重的罪业,因为妖魔鬼怪他要把你送到最重的阿鼻地狱。你现在也有这个念头正好,他就来把你送到阿鼻地狱,叫你永远不得翻身,他来帮助你。这桩事情,佛在《楞严经》后面,五十种阴魔里面讲得很清楚。这些邪思邪见的人,眼前得利益,眼前得到名闻利养,一转眼之后就堕落,那个时候苦不堪言,后悔莫及。所以心要正,行要正,决不为自己求利益,自己要入无我法就对了,这是《金刚经》最后的一个目标。
我当年发心出来讲经,我在纪念李老师往生十周年里面说过,我受林看治居士的鼓励。李老师那个时候开这个班,教讲经的班,时间不长,很短,两年就结束,就没有了。而且我们的班一个星期上课一次,因为大家都是在家居士,都是工作很繁忙的。林看治老居士那个时候六十岁,那么大年龄发心来学讲经。她的程度是小学毕业,我一看,我的勇气才生起来,她小学毕业,我初中毕业,我比她还多念了三年;她六十岁,我那个时候是三十一、二岁,她比我大一半,她都敢学,我为什么不敢学?我是这样学出来的。这里面能够学成功、学得好,最重要的一个秘诀,就是要听老师的话,对老师所教导的是百分之百的服从,你就能成功;如果自作聪明,你就永远不能成就。所有学教学不成功的,都是自作聪明。
譬如现在要讲这部经,找许多参考资料来就完蛋了,现在一般人都这么搞法。老师教导我们学讲经,只学老师一个人的。我一入李老师的门,他就给我三个条件。在入门的时候,只可以听他一个人讲,除他一个人之外,所有一切法师大德讲经统统不准听。看东西,不管看什么文字要经过他许可,他没有许可的,佛经都不可以看。第三个条件就是,我在以前学的,他统统不承认,全部作废,从今天起一切从头开始。限制我五年,五年决定要遵守。这到以后我们才晓得,宗门里所讲的「踏著毗卢顶上行」,这句话我们才懂得。我们就借重老师的基础,踏著老师的肩膀,踏著老师的头顶,更上一步;一个老师。五年决定不能参考另外的东西,就是学复讲,老师怎么讲,你就跟他怎么讲,这么学出来的。这个方法并不是李老师专利的,不是他发明的,而是几千年来祖祖相传的,就是传这个方法。
我们这一次在新加坡教学,我就用这个方法,我没有别的方法。而这个方法教得很有效果,那是广俞老法师去参观我的教学,听了之后,当场他就说:「你这个方法是谛闲老法师的方法。」这给他们同学很大的鼓励,增长他们的信心,晓得这个方法不是我们的,是祖祖相传,是中国的老方法。你用老方法不难,小学毕业六十岁学来得及,都能够讲得很好。可是你要不懂这个方法,你要用现代科学方法,现在教学方法,你永远不能成就。
到什么时候,你才可以自己参考别人的东西?一般讲是五年以后。五年以后,你真的悟入无生,可以。我们不行,没有到这个程度。所以我在台湾,遵守李老师的方法,老师教我守五年,我自己又加五年,我遵守了十年。十年这个基础打下去之后,才真的是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我们中国人常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要听老人话,老人有经验,他不骗我们。所以你懂得这些道理,知道这些事实真相,你才晓得学东西不难。
譬如我们这一次讲《金刚经》,我们就是以江味农居士做老师,我们的《节要》是从他《讲义》里节录下来的。除他《讲义》之外,我没有参考任何人注解的本子,没有!完全跟他一个人的路子,一个思想,自始至终贯彻到底,所以才有体系、有脉络。你要再参考,《金刚经》注解很多,几百家,你把别人东西掺在里面,就搞杂、搞乱了,就不纯。自始至终我们要跟一个老师学,走一条路子,你才会成功。法门平等,殊途同归。那个不会学的,才搞大杂烩,搞大拼盘,端上来什么都不是,什么味道都不对。这是我们应当要清楚,要明了的。
【弘扬此经,便是绍隆佛种。】
绍是继续,就是继承的意思,一代一代传下来。绍就是承传,隆是发扬光大。不但我们要传佛的法,而且要把佛法在我们自己手上发扬光大。现代这个时代不一样,现代是个高科技的时代,我们自己要晓得,道场大了,造业就大。道场大,信众太多;信众太多,是非就多,烦恼就多。道场大,维护需要很多的财力,你要想尽方法去向信徒要钱,造罪业。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那还得了吗?不得了!今天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我们小道场,这么一个场所已经就太大了。架上这些机器,我们这些录音带、录影带,就流通到全世界。现在还有电脑网路,一放上去,过去悟泓法师跟我讲,全世界有五千万个地方可以收到我们的资讯,这个道场不就遍及全世界吗?全世界就是道场,而自己讲经说法的场所,一个小小房间就够了,就能把佛法传遍到全世界。所以今天我们利用高科技,可以不要道场,不要信徒,不要供养,就能把佛法送到全世界,送到每一个人的家庭,符合《金刚经》上的教训。自己身心清净,自己的的确确悟入无生,帮助一切众生,这个功德利益就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
【众生获益,不可思议。其福胜彼财施,更何待言。经旨重在流通无上法宝,故下文专约演说言。】
演说的功德无量无边。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
这两句是教给我们流通的方法,流通的心态,我们用什么样的心、什么样的态度,来流通大法,来积功累德,这两句话是直指本性。
【云何为人演说,有二义:一是问演说之人应当如何,二是问演说经义应当如何。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两句,正开示二者应当遵守之轨则。】
我们看注解:
【以说者言,应於能说(能说是人,我在讲台上,我能说)、所说(是这一部经义)、及听说者之相,皆不取著。】
都不可以著相。如果以为「我能说,我的功德很大」,不错,功德是大,那个大是有限度的。为什么有限度?因为你著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著相的福德、功德,给诸位说,不能超过六道轮回。这前面我们讲了很多,只要你有四相,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只要你有四见,你就出不了十法界。换句话说,四相没有了,你超越六道;四见没有了,你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才能够证得一真法界。所以叫你不能著,不要以为「我在这里讲经,我讲的是《金刚经》,有这么多人来听」,你统统著了。你所得的是来生一点人天福报而已,你不能超越六道轮回,决定不能著。一定要记住,身心世界一切万法,都是空的,都是了不可得,都是一场空。
所以在这个地方讲经说法、建立道场,古人所讲「水月道场」,这是比喻水里面的月亮,建道场是水月道场;讲经说法,弘法利生,是梦中佛事。你要是把它看成镜花水月、梦幻泡影,你的心就清净,这样你所做的才能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决定不能著相,著就错了。所以说,皆不取著,取是分别,著是执著。
【所谓以不生灭心,说实相法是也。不生灭心,即是本性,所谓如如不动是也。】
我刚才举的这个例子,身心世界一分一秒的过去,这个相我想大家能体会到一些。可是要保留,要常常这样想,不能一下就忘掉;一下忘掉,你就又迷了。常作如是观,你就会觉悟。虽然我们积极的弘法利生,绝不著一点点的相,绝不以为自己有一点点的功德。为什么?统统不可得,这个要晓得。这样的做,不住又生心,生心又不住,才与如如不动的自性完全相应。假如只有不住,没有生心,那是死的,那个自性不起作用。唯有不住又生心,它是活的,它起作用;虽起作用,也不住。由此可知,不住跟生心是一不是二,这就是所谓不一不异,这是《金刚经》上讲的原理,与这个原理就相应了。
【演说之人,应三轮体空。】
三轮就是说者、说法、听法的人,这三方面都不著,这就叫三轮体空。三轮体空一定是称性而说,为什么?你离开四相,离开四见,那个心是真心,那个心就是真如本性。不但你的言说是真如本性,你的生活也是真如本性。像诸佛菩萨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释迦牟尼佛示现,在《金刚经》前面,入舍卫大城去乞食,著衣托钵,都是真如自性的全体显露,我们凡夫看不出来。凡夫为什么看不出来?因为凡夫著相,凡夫著见,凡夫有四见、有四相,所以看不出来。须菩提尊者看出来了,他为什么能看得出来?须菩提尊者在佛弟子当中,他所表演的是解空第一;也就是说,须菩提四相四见都离了,所以他看出来了。他看出释迦牟尼佛的生活是金刚般若 波罗蜜。由此可知,我们要能够把四见四相离开,我们的生活跟释迦牟尼佛一样,是金刚般若 波罗蜜。入这个境界,所有一切的灾难苦厄统统没有了。《心经》上说得很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现在世界上灾难很多,在你完全没有,全部化解掉了,众生有灾难,你没有灾难。众生灾难从哪里来的?著相来的,妄想分别执著里头来的。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所有一切灾难都没有了。所以要晓得,只要到三轮体空,就是讲四见四相都不执著,你就是称性而说。说话是称性,刚才讲了,你穿衣也是称性,你吃饭也是称性。你一举手、一低头,没有一样不是称性的,宗门里头见性之后的人他就讲:「左右逢源,头头是道」,就这个意思,没有一样不称性的。直指心源,真心本性完全显露。
【令闻者,即文字起观照,悟实相般若 也。】
这是教学重要的理念、效果。讲经说法的目的何在?是希望大家对於经义了解,能够把经典里面的理论、方法、境界,都搞清楚、搞透彻,能够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起观照就是应用在生活里面。这样的经念的就不是白念,他就真得受用,真得利益,悟入实相般若 。
【以此经所说,皆成佛之法也。】
《金刚经》上所讲的,字字句句都是成佛的方法,都是永脱轮回,出离十法界,让我们亲证一真法界的方法。这个地方讲成佛是广义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在圆教里面讲,初住菩萨就成佛了。所以此地讲的成佛之法,这个佛是从圆教初住一直到等觉,这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叫做佛。《金刚经》上所讲的诸佛,是指这些人。这些人虽然没有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他的的确确可以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他能在十方世界,应以佛身得度者,他就可以现佛身而为说法,他得大自在了。三十二应身是三十二类,每一类里面无量无边,他有能力现无量无边的身,帮助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圆初住的菩萨就有这个能力。圆初住菩萨是什么样境界?刚才讲了,离四相,离四见,就是圆初住菩萨。所以你想想看,这个利益,这个好处,这是满阿僧只劫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能比,那怎么比法?这个人能够在十方无量无边世界随类化身,这是说明离四相、离四见的真正利益,真正的好处。
【为人演说,若不得扼要之方,非大而无当,即散而无归,闻者难获法益。】
这是我们要记住的,特别是要发心为人演说。为人演说的范围很广,不一定是上台讲经,这是为人演说,这是为人演说里头的一种方法。随时随地,遇到你认识的人,你跟他谈话的时候,你就给他讲这个经。讲一句也好,讲半句也好,你就给他讲这个经。他听得懂也好,听不懂也好,都没有关系。听懂了,他能得利益;听不懂,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你把《金刚经》的种子,种在他阿赖耶识里面去了,所以听懂、听不懂都没有关系。你只是很欢喜、很乐意的为他讲,你讲的时间长跟短也没有关系。
那么讲经,学习讲经,一开头实在讲,最低限度我们要遵守这个原则,要守五年到十年。这个原则就是四个字:第一个是「简」,简单。你跟人家讲,要讲得简单,不能讲得繁琐,这个非常非常重要,一般人怕麻烦,愈简单愈好。第二个是「易」,容易,不要讲得太深、太难。讲得太难,人家做不到,所以要易,第二个字是易。第三个字是「浅」,浅就不能深,愈浅愈好。第四个字是「明」,要明白,明而不昧,昧就是讲得不清楚,意思讲得不清楚那个不可以。你只记得这四个字「简易浅明」,这就讲得好了。太深的东西我不懂,我不讲,我只要讲我自己懂得的,我自己懂得,还要想到对方能不能听得懂;我懂得的,对方觉得很难很深,我也不讲。你只要抓到这四个字,你就一定讲得好,一定会受人欢迎。
所以为人演说,一定要把扼要掌握到。如果掌握不到,那就是大而无当,散而无归,我们听到很多人讲经犯这个毛病。他一场讲演,也真的花了不少时间、不少心力在那里准备,参考许许多多资料,搬上台来,说得天花乱坠,我们听了之后,不知所云,不知道他讲些什么,这就是大而无当,散而无归,这是毛病。换句话说,跟我刚才讲的恰恰相反,他讲的东西太繁琐,太难太深了,深到连他自己都不懂,他自己都不懂,怎么能叫别人听懂?这是真的。古人的,他这里抄一点,那里抄一点,他自己不晓得什么意思。这是大毛病,所以听的人他不得利益。不得利益,当然人家下一次就不来,这是一定的道理。
【故示以经义之扼要处】
这两句跟后面一首偈,这是《金刚经》最扼要的地方。《金刚经》讲的什么?可以讲全经就是讲的这半偈、一偈。这个两句是半偈,后面「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四句,是一首偈。《金刚经》的总结就结归在这半偈、一偈里头,是把这个扼要说出来了。经义之扼要处,即此二句与下文之一偈是也。
【可见此二句一偈,乃本经之要旨。】
这是重要的宗旨、要旨,亦即一切佛法之要旨。《金刚经》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的总纲领,佛说法四十九年,般若 是中心,这个诸位一定要晓得,般若 讲了二十二年。四十九年用二十二年的时间讲般若 ,可见得般若 是整个佛法的中心,般若 是智慧。《金刚经》是整个般若 的纲要,因此《金刚经》就是整个佛法的纲要,这二句一偈是全经的纲领,当然也就是整个佛法的总纲领。
【千经万论,所说性修理事,此二句一偈包括尽矣。】
这二句一偈,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念念当中提起来,那个利益是无量无边。当我们遇到一切事情,无论是欢喜的,欢喜起烦恼了,马上念一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这个欢喜心就息下去,让你的心清净,让你的心平等。清净平等是真心、是自性。你有什么烦恼、不如意的事情,念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那个烦恼也就平息,好得不得了!平常跟人家应酬,你就记住这两句话:「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对人、对事、对物,常常记住,我接触,应当要接触,什么事情都可以照做,绝不著相。也就是说,一切事情我都做,做得圆圆满满,尽心尽力去做,绝对不把它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就取了相,就著了相。所以要保持如如不动。
诸位要知道,诸佛菩萨的生活跟我们没有两样,一样穿衣,一样吃饭,一样工作,一样应酬,这是在《华严经》五十三参大家见到的。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学菩萨,都学佛。他的工作并没有废弃掉,还是过他的日子,还是做他的工作。但是人家高明在哪里?高明就是在「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他就是佛,就是菩萨。我们今天变成凡夫,搞六道轮回,苦不堪言,就是著相,跟这二句话恰恰相反,我们的亏吃在这个地方。我们起心动念,人家如如不动,我们起心动念。换句话说,这二句话「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是凡圣的分水岭,你做到这二句,超凡入圣;做不到这二句,你是六道凡夫。所以用这二句一偈,来做整个佛法的总归结,才晓得它真的重要。全经大意明白了,也无需要去记,就把这二句一偈记住就行了。
过去华藏图书馆成立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小纪念品,一个小钥匙环,跟大家结缘。那个钥匙环里题了四句,我就采取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前面加了两句,「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我做了小的纪念牌。整个佛法不外这四句,你在这个世界上争什么、求什么,全是假的!你在这里争的、求的,全是打妄想,你确实不可得,得不到!能用这个方法常常起观照,你怎么不开智慧?六祖惠能,在《坛经》上我们读到,他见五祖的时候,他向五祖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们看到非常羡慕。想想我们自己,弟子心中常生烦恼。人家心中常生智慧,你要问为什么他生智慧?他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所以他常生智慧。他生活在智慧里面,我们生活在烦恼里头。就这么一句!佛法多吗?不多,两句话就讲完了。两句话详细解释,佛说了四十九年还没有讲完,归结起来就这两句话。这二句一偈的的确确把性修(性是本性、性德,修是修学的方法)、理论、事相全都包括尽了。
【如是演说,必能如是受持。】
讲经对自己修行有很大的好处。好处在什么地方?我们凡夫无始劫以来,恶习气太重,什么恶习气?六根接触外面境界就起心动念,就分别执著,这就是恶习气。我们想改改不掉,成了一个老习惯,自自然然它就发作,这真正叫苦不堪言。虽然听经,听懂了,听明白了,老毛病还是照犯,这就是我们修行为什么不能成就。要想对治这个老毛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讲经。我年轻时,天天出来讲经,一个星期最多讲三十六个小时,一天讲二、三次。人家说我喜好讲经,我是不是喜好?我说人家不懂,我是对治我的习气,天天讲、天天讲,讲熟了那个印象就深。我天天讲经劝别人,讲多了,慢慢自己就变成真的,假的就变成真的,我是得这个利益。不讲,不讲就胡思乱想、就打妄想,止不住。早年讲经,讲经要看经、要准备,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教理上,打妄想的时间少,常常想这个经怎么讲法。不像现在,现在是很熟,都不需要准备。不需要准备,我还看别的。我读经没有中断过,虽然讲的经不需要准备,可是我还读别的经。不是读经就是念佛,要不干这些事情,不要三天,一天都不行,妄想分别执著就又起来了,控制不住。所以才晓得习气之难断。我们对於大乘法门,许许多多法门,我了解,我明白,我自己想想自己学不成功,只好念佛求生净土,带业往生,这个我有把握,这个没有问题。照《金刚经》这个方法,我一生未必能做得到;但是念佛求生净土,我的确是很有把握,这个没有问题。「如是演说,必能如是受持」,这是我们自己要晓得自己毛病很重,要晓得用什么方法对治有效,找一个最有效果的方法,来对治自己的毛病,克服自己的困难,这叫真正修行,这样功夫才能得力。
【当知此两句,是全经之归结语,亦是全经之发明语。全经要点,不外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八个字。学者当从此入,不致瞻前顾后,泛滥无归矣。】
这是世尊高度智慧表现到顶点。刚才跟诸位说,说了四十九年,般若 说了二十二年,到最后告诉我们一句话,使我们听了这么多,不至於茫然,手足无所措,那就白听了,没用处了。到最后点出一点,我们只要抓住这一点,就把全经抓住了,就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佛法统统掌握到,这在教学的手段上最高明。我们过去在学校念书,老师给我们讲课,讲到后来我们不晓得怎么做。释迦牟尼佛能够四十九年说法,讲二十二年般若 ,到最后指出一条路给我们走,这就是高明的所在,这是真实的智慧。你就在这八个字上用功,这八个字包括整个的理论,包括无量的法门,无量法门是方法、手段,但它的目的、纲领就这八个字。你能够依照这八个字去修行,你是真正学佛,这是真正的佛弟子;真正掌握住,知道怎么去做。
【此二句皆说修功,亦是说成效。】
可见得修行的功夫跟修行的结果,是一不是二,所以这两句话也是功夫话,也是成就的话。确确实实归到前面所讲,不一不异,诸法一如,确实归到这个地方。
【必能不取,方能不动。】
如何能做到不动心?不动是真心,不动是智慧,怎样才能做到不动?不取。世出世间一切法,我们决定没有求的念头,决定没有得的念头。你还有所求,还想得到,你就错了,你的心是动的。动什么?贪瞋痴慢,你心在动这些。所以一定要统统都放下,我一切都不取,一切都不求,一切都不要。也许说,那我们过日子呢?过日子随缘,一定有好日子过。缘是怎么来的?缘是无量劫所造的业,你所造的业它一定现相,业因果报。随著过去所造的业因果报,这叫随缘。现在绝不再制造,现在如果起心动念还有取、还有求,你现在继续不断再造。继续不断再造,就不叫随缘,叫攀缘,那就错了。诸佛菩萨不再造了,觉悟的人不再造了。不再造,随缘,随缘自在,随缘会更幸福,随缘你一切都不会缺乏。为什么不会缺乏?你要真正体会到六祖所说的,六祖开悟时候所讲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因为你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你的自性显现出来,你的性德透露出来,自性里头一样不缺。「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你所有一切的受用,自自然然变现在面前,你怎么会有缺乏?我们看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生活的庄严,在《华严经》上看到毗卢遮那佛依正庄严,我们这个世间大梵天王也比不上。他那个富贵、那个生活,从哪儿来的?他不是修来的,是自性、本性里头性德自自然然流露出来,那是真正的享受。所以你要不贪,你的享受比你贪的时候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倍,没有办法计算的。你心里想得什么,得的很有限,太少太少了。这个都是真的事,真的道理,彻底明了了,才相信佛的话,我真放下了,我真不取了,人家要的,我全都给你,我绝对不想再要一点点,你的性德才会流露。所以一定要能不取,然后才能不动。
【亦必能观不动,乃能不取。】
观不动,这个观就是观照的功夫。观是讲明理,对於道理、事实真相真正看透彻了,晓得一切有为法确实是梦幻泡影,这才真的不取,真的放下了。真放下,他就真不动;真不动,就真放下。所以不取跟不动,是相辅相成的。
【所谓互为因果】
因果是相续相,因会变成果,果又会变成因,因又会变成果,因果是循环相续永远不断的,这是真的。所以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才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道理是在此地。统统是事实真相,并不是佛的教条;你要认为是佛的教条,完全看错了,佛所讲的统统是事实真相。
【经中说相,甚多甚多,历数难尽。总之,凡说一法,便有其相。今概括之曰,凡所有相,一切不取。当知说一相字,法与非法,皆摄在内矣。】
这是必须要知道的,怕我们错解了意思。佛说一个相,《金刚经》上讲的这个相,讲得很多。我们一定要晓得,只要说一法,法都有相。不但色上是有相,色相我们今天讲物质,物质有相,心也有相,起心动念都有相。我们想一个人,大家自己晓得,所谓是现在人讲脑海里面,或者是古人讲你心里面,就有一个人相。你想一桩事,我们想金门大桥,金门大桥的相马上就现前。所以只要你有想,它都有相。这个相,我们凡夫见不到,有定功的人见到。有很深定功的人,你坐在那里打妄想,他看得清清楚楚,你怎么想到这里,又想到那里。为什么?他看到你这个相在变。所以你心里想的东西都有相,这就是讲的「凡说一法,便有其相。」
《金刚经》里面所见的相,「凡所有相,一切不取」,就是色相、心相都不能取。不但色相、心相都不能取;离开色相、心相,还有个空相,空相也不能取。非法是空相,法这个字里,心相跟色相包括在法里,非法相是空相,空相也不能取。凡夫要是著了空相,他什么都不想了,他就想那个空相,他将来往生生四空天,无色界天。我们晓得六道里最上面一层叫无色界天,哪些人去的?著空相的人去的。他就是色相、心相都止下来,得个空相,这也错了,还是出不了三界,浪费时间。如果是学佛的人,功夫很高明的人,定功超越世间四禅八定,成就第九定、第十定,超越三界,证得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他因为也是想空相,所以三界以外有空相,佛教的名词叫偏真涅盘,佛在大乘上讲的堕无为坑,那也错了。所以大乘菩萨空有两边不住;应无所住,不住有,而生其心,不住空,空有两边不住就对了。所以说相,一定要晓得,相里面是包括法相跟非法相,都在里面。
【无论取何,只要你取相,取则心动,取则著相,而非如如之性矣。】
由此可知,不管你取什么相,你取的是法相,你取的是空相、非法相,你的心都动了,你的心都著了,也就是你心里面已经有一物。心里有一物,就不是真心,就不是自性。真心本性里面本来无一物,有没有佛法?佛法也没有。这个诸位要记住,不要认为这个世间相是假的,我要舍,著了佛法相,又错了。佛在前面讲得很清楚,「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是佛法。为什么佛法也不可著,也要舍?因为佛法是因缘生,也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你要执著佛法,你也错了。佛法都不能执著,真如本性里没有佛法。诸位要晓得,你有了佛法,也见不到性。所以佛在这个经上,彻底否定掉,佛没有说法,你要以为佛说法,那你叫谤佛。
佛确确实实没有说法,这是我们在《金刚经》上见到的。为什么?佛四相四见都离了,哪来的法好说?如果有法可说,岂不就是落到四相四见里去了?那是凡夫,凡夫之人才有法好说。四相四见破了的人,哪有法好说?这个一定要懂得,这里头的意思很深很深。佛说跟无说是一不是二,要从这个地方去领会,才懂得佛的意思,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无说跟说是一不是二。我们凡夫因为有执著,把说跟无说分作两桩事情。凡是分作两桩事情,就错了,就迷了。你要能看一切法都是不二的,那就悟了,就觉悟了。一切法为什么能够是一不是二?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一切法就是一。起心动念,一切法就是无量无边,一变成无量;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无量就变成一。所以无量跟一是一不是二,不起心、不动念,无量就是一,万法就是一,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起心动念,一法界就变成十法界,变成无量无边的法界。所以那个相的确是随心变的。佛讲「一切法从心想生」,一点都不错。《金刚经》这种方法、这种纲领,那的确是太珍贵,真是独一无二,简要详明,让我们契入一真法界,让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圆觉经云∶种种取舍,皆是轮回。轮回,生灭心是也。若能不取,当下便离生灭心矣。】
《圆觉经》上所说的许多理论事实,也是达到登峰造极,跟《金刚经》合起来看,可以互相解释,这个道理、方法、境界,你会看得更清楚、更透彻。《圆觉经》上这句话说得很好,「种种取舍」,不但取,舍也不行。取,你动了心;舍,你也动了心,动心就错了,动心就是轮回。轮回就是生灭心,你取这个念头,你这个心生了,生就有灭。你想舍,你这个心也动了,动了也有生灭。我们讲放下,不但取要放下,舍也要放下,放下也要放下;还有放下那个念头,你就没有放下。这个意思就很深,一定要很细心、很仔细的去体会。
这里面不能想,一想就错。所以佛法讲到究竟法,不能用想。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这个经上也讲,「离言说相」,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你去听经,不要听他的言说,不能执著他言说,你分别执著言说错了,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经上讲佛、菩萨、菩提心,这都是名字,名字是假设的,为了说话方便起见,为了交换意见方便起见,建这些假名,统统是假的,不要去执著。「离心缘相」,你只要听,不能去想,你一想就错了,你一想是落在第六意识,你是用妄想心。用妄想心去解佛的意思,全都解错了。佛的言说是从无分别心里头流露出来的。我们要怎样接受?我们也用无分别心来接受,那就对了。所以我们离言说、离名字、离心缘,你才懂得佛讲的意思,愿解如来真实义,你才真懂得。你一落到意识里去,你会把佛的意思曲解、错解了,这是学佛最困难的地方。
《金刚经》在这里讲得透彻,就这两句,只要你能够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佛的意思你统统懂得了。佛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才能见到事实真相。加一丝毫的意思,你就见不到,你就迷了,你就错了,所以你那个心是轮回心。轮回心,你起心动念,你言语造作,都叫轮回业。变现出来的境界,境界刚才讲了,虽然是虚幻的,但是变现的境界是轮回的境界,现的刹那相续的相是个轮回的相,都是从轮回心变出来的。所以佛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何把轮回心变成菩提心,也就是如何把动的心变成一个不动的心,不动是真心,动是妄心。变成不动的心,所现的相是一真法界,那个就对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