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居士文章转载,居士文章全文,《弟子规》:我的家教宝典——手机学佛网

居士文章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弟子规》:我的家教宝典  


赖梅凤
一直以来,我对传统文化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经常捧读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经典,知道这些都是好东西。因此,有了孩子后,自然经常给孩子灌输这方面的思想。有感于现代教育全盘西化的结果,致使很多孩子空有一副中国人的面孔,却没有中国人的精神——即中国文化的内涵,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个真正的中国人。
女儿上小学后,我便有计划地让她读诵一些儒家经典,主要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以及《老子》、《庄子》等。又见缝插针地让她阅读大量的小说,从古代的四大名著、《三言两拍》、《聊斋志异》,到现代的《围城》、《平凡的世界》,乃至《三重门》、《北京法源寺》等,但凡有点名气的,我都会搜罗给她看。她一般没有时间,大都是我利用她写字、吃饭乃至一切空闲时间念给她听,已经到了急功近利的地步,处处怕落人后。那时候的想法纯粹是为了提高她的文化修养,以便将来在社会上多一份竞争力,并没有把读书与做人联系起来。渐渐地,她的知识确实积累得比较丰富,写作能力也有所提高,但这种教育也慢慢显露出弊端。因为世间小说,即使是所谓的名著或学生必读的一些课外书,里面也掺杂了太多有害的知见。即使我煞费苦心地挑选,把关,读到有关仇杀、情爱等章节即便跳过,但女儿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负面影响。首先就是她变得傲慢了,认为自己懂得很多,看不起别人;还有就是做事浮躁,得失心很重。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子规》,当听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时,我恍然大悟,原来教育的根本在于德行,圣贤书不但是用来读的,更是用来做的!一个人如果从小不扎好德行的根,将来本事越大就越危险。就像悬崖上根基不牢的树,将来枝叶越茂盛,就倒得越快,摔得越惨。我庆幸自己醒悟得早,补救还来得及。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李毓秀(1662~1722),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他以《论语&
8226;学而篇》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有极强的可行性。如讲到孝,具体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等。《弟子规》是儒学的根本,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是每个人都不能错过的一本好书。
通过和我一起观看蔡老师的演讲,再互相深入地探讨,女儿认识到了《弟子规》的重要性,她当即发愿要把《弟子规》读诵千遍。此后,我们就一起学习《弟子规》,并把它一点一滴地落实到生活中,互相监督,互相勉励,收到很好的成效,真是受益匪浅。
女儿一向做事毛躁、不细心。有一次烧饭,我在外面忙,叫她去把煤气灶关了,她漫不经心地把开关往逆时针方向一拧,没看看火有没有灭就走了。过了好一会,我进去发现火并没有关掉,一直在烧,只是开成小火而已,饭已经全变成锅巴了。我吓一跳,严厉地责问她是怎么回事。她大概吓坏了,一口咬定她明明关好的,不知道怎么会烧起来。我质问她好几遍,甚至演示给她看,她就是不改口。中午放学后,女儿惴惴不安地一直在观察我的脸色。我对她说:“好好去读《弟子规》,看看自己错在哪里,然后告诉我!”此时她终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嗫嚅着说:“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我紧追不舍:“还有呢?”“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她说:“妈妈,我错了。我那时候非常害怕被您骂,才不敢说。”我重重地告诉她:“做错事情绝对不能掩饰,否则小错有可能会酿成大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要勇于承担责任,做错事情被责骂几句甚至被处罚都是应该的,千万别想藏着掖着,等到小事变成大事就来不及了。现在这点担当都没有,将来怎么做大事?”这件事对她触动很大,我想,她会记住的。
女儿练习毛笔字也有不少时日了,可是进步很小,后来甚至有倒退的倾向。她是越写越没信心,态度也愈加松垮。看到《弟子规》里的“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她知道了自身毛病所在,开始端正写字的姿势和态度,很快就进入了状态。近来进步不少,她也渐渐体会到其中乐趣,不再视写字为畏途了。

时下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人都拥有许多衣物。以前我也是一个热衷于衣着的人,明明不缺衣穿,可看到喜欢的衣服还是忍不住要买,以致家里闲置着很多不穿的衣服,造成了无谓的浪费。学习了《弟子规》里的“衣贵洁,不贵华”以后,我及时改掉自己的毛病,戒除“女人的衣服总是少一件”的不良心理,否则,不但浪费金钱和资源,也会给女儿一种误导,将来成为一个只会追逐时尚而胸无大志的人,一生会过得很苦恼。这一点女孩子要特别注意。有人说,教育女儿比教育儿子还要重要,儿子不好,只会害自己一家,而女儿将来要嫁出去,如果不好,就会害了别人家世世代代。她将来也要做母亲,母亲对儿女的影响是最大的,一个不贤良的母亲是教不出贤良的儿女的,然后又一代一代地影响下去。所以才有“天下所以少贤人,只因人间少贤母”这句话。我们把儿女教好了,就是为国家作了极大的贡献。
现在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看一些闲书,像各种流行的充满打杀或妖魔鬼怪的漫画书、纯娱乐的书籍等,还有充斥了太多杀盗YIN妄的电视、网络和游戏,这些都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污染。正如《弟子规》所言:“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所以我主张小孩要尽量避免接触这些东西,等到德行的教育在他们心里扎下了根,具备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后,自然会有免疫力,即使遇到也会自己远离而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正途。这一点,我和女儿也取得了共识,自动和这些东西“绝缘”。家里从没有电视的声音,因为我早把电视机送人了。我认为,在家庭中,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自己都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做,她是不会服气的。比如不希望孩子看电视,自己也不要看;无事不上网;不打麻将,不做一些无聊的事;改掉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气,要有“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的意识。要多读书,读好书——以圣贤为师、经典为友,努力完善自己的德行,处处做孩子的好榜样,营造一个安宁而纯洁的家庭氛围。若能如此,又何愁子女不上进呢?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在于“孝”,《弟子规》也不外于此。学习《弟子规》以后,我才真正意识到父母恩重如山,而自己却做得很不够,以为逢年过节寄点钱,买点东西给父母,就很孝顺了,而内心却没有生起感恩心和恭敬心。后来在自己生日的那一天,我给父母写了信,寄了钱,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并忏悔过去的不是。这一切女儿自然看在眼里。她有时讲话语气生硬,惹我生气,自此以后,她把“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爱婉容,柔声下气,习以成性,便是和气格天之本”作为座右铭,时时提醒自己孝顺父母,态度比以前大为改观。平时也懂得分担一些家务,洗碗收筷什么的。她生日那一天,她爸爸回来后抱歉没给她买生日礼物。她说,蔡老师说生日是母难日,是该感恩的日子,不需要礼物。说完端来两张椅子,让爸爸妈妈坐下,然后郑重地说:“感谢爸爸妈妈11年的养育之恩……”一语未了,她父亲早已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我的孩子身上仍有许多毛病,但我并不像以往那么着急,我相信只要把做人的根本——德行培育好,孩子长大后是不需要父母操心的。

通过与赖师兄交流,才知道她还用佛法教育孩子,让人深深地随喜赞叹,以下是她的邮件摘录:
本人只有初中文化,从前十分愚痴,由于学佛以后,蒙佛菩萨慈悲加持,才有了一些正确的知见。此文是家长会上的演讲稿,是应学校之邀万不得已硬挤出来的。其实,关于家庭教育,我有太多的话要说,远非一篇《弟子规》那么简单。
比起同龄人来,女儿确实很懂事。比如孝敬长辈,从不顶嘴;循规蹈矩,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学习不用父母操心,自己很上进;吃饭穿衣不挑剔,不乱花钱;爱护小动物,看到同学玩弄苍蝇十分心痛等,方方面面都还不错。很多家长都特别羡慕我。其实女儿的成长过程一直是用佛法的理念来指导的,《弟子规》、《三字经》等一些儒家基础典籍起到辅佐作用。2000年一个殊胜的因缘,我有幸皈依三宝,从此每天沉浸在佛法的海洋里,如饥似渴地研读佛书,得到前所未有的感受,猛然体悟到过去生活的种种荒谬之处,开始过一种简单的生活,洗心革面,努力调伏烦恼习气,时时用佛法来观照自己的行为,日子过得清净而有规律。那年女儿5岁,开始跟着我们吃素,每天礼佛,寒暑假就到寺院小住。我经常策励她不随俗流,尽量用佛法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本师释迦牟尼佛传》、《虚云老和尚的足迹》、《影尘回忆录》、《百喻经》等佛书的耳濡目染下,女儿从小便有了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概念,特别是因果报应的观念早早在心里扎下了根,行为上自然比一般孩子有所自制。
我本来反对她读世间的一些文学作品,总想保护她心地的纯洁,但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我的愿望极难实现。不得已,我只好重新拾起久已不读的世间文学,分别甄选,严格把关。一二三年级时尽量不让她自己看,而是由我一字一句地读给她听,煞费苦心地跳过一些仇杀、情爱等不宜小孩的章节字句,对于一些错误的知见也时时警醒她加以观察分辨。在我的努力下,她基本上没受到什么伤害,还从中吸取了一些有用的东西,这一点在她写作上面就可以看出来。现在孩子12岁,上六年级,很多方面我就无能为力了,比如老师要求他们多看课外书,有些文学作品还要求必读。我不可能再像小时候那样一字一句地读给她听,只能一再告诫她:对错一定要用佛法来衡量,要有分辨力,不要沉迷,不要被误导。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整个社会竞争的大氛围,现在的孩子压力特别大,我女儿也不例外,对成绩特别在乎,做梦也想考上重点中学,把自己逼得很苦。这时候我会引导她:“成绩好坏跟努力与否自然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它跟业力福德因缘关系更大,不是一味努力就能解决问题的。你一定要多培福德,多做善事,这才是根本改变命运的方法。其实真正做到奉献、谦让,不去竞争,福报也会如影随形,这是因果使然。平时看到有帮助别人的机会一定要珍惜,特别是同学来请教作业,要尽心尽力地解答,不能有丝毫吝啬之心。看到别人考得好千万不能妒忌,要站在他的立场上真心为他高兴。平时用压岁钱多做布施,助印经书捐做善事等等,这才是使智慧增上的真正办法。”现在的家长一般没有这种意识,太过执着,一旦孩子成绩不佳,则只在学习方法上找原因,一味地责怪孩子不努力,把孩子逼得很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甚至导致悲剧的产生。

另外对于正信的佛弟子来说,虽然孩子还小,但也要引导孩子体会轮回是苦、一切如梦不可得的本质,事情要认真去做,但不要执着。让她知道,这些都是暂时的,只有求生净土成就佛果、救度众生出离轮回才是究竟的快乐。虽然孩子现在对世间很多对境十分热衷、着迷,津津乐道,但只要我们经常在他(她)耳边反复地开示这些道理,他(她)总有一天会领悟的。
尽管六年级功课很紧张,我还是让她每天读诵、学习佛教经论。她特别喜欢《阿弥陀经》,《净土》杂志每期都看,《印祖文钞》看不懂,我就给她慢慢讲解。她每天放学后读诵《入菩萨行论》的七分之一,早晨各读一段《地藏经》、《楞严经》。有时间还让她看索达吉堪布的《入行论讲记》。时时劝勉她发大心,从小树立利益众生的人生目标。同时我本人也努力完善人格,精进修行,时时用佛法来要求自己,少欲少求,与人为善,以期对她有较好的影响。
可欣慰的是,她现在已具备一定的分辨能力,对世间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能加以抉择、甄别,比如对有仇报仇、歌颂爱情等世俗观念皆不以为然。其实,一个孩子,只要从小在他(她)的心田里播下菩提籽,当这棵菩提树苗慢慢成长时,心田里的杂草就不会大肆蔓延。有了这些根基,他(她)的人生道路会走得很正,将来根本不需要你操心。
但有一点我们做父母的要明白,孝道也是相对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母付出了爱心的教养,才有子女孝道的反哺。半年前我和女儿细细看过了《母慈子孝——三十年家庭教育的心得报告》,那八集视频至今仍保存在我的电脑里。碟中母子两人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娓娓道来:母亲是怎样细心地教育,最后把儿子培养成一名德才兼备的博士;儿子是怎样时时感念母恩并孝敬母亲。我们母女俩看后都非常感动并获益匪浅。非常佩服那位了不起的母亲,六十出头的人,看上去只有四十多岁,相貌跟她的人生一样漂亮。她是真修行,真得到佛法的受用。儿子也做得非常不错。这一对母子真令人羡慕,值得效法! (请碟电话13891897747,QQ153570277,也有蔡礼旭老师讲解的《弟子规》和各种佛教光碟,VCD和DVD的都有)
儒家思想非常珍贵,现代的功利社会确实十分需要这种传统文化,我也督促小孩先做好人,读诵一些儒家经典,作为将来学佛必要的基础。但对我来说,只有佛法才是人生的最佳指南,精神上的唯一依托,生命的全部意义所在。我深深地体认到,比起世间的一切学说、言论,佛法是最究竟的,人生的一切困惑烦恼都能在此找到答案。我认为,一个人只要深入经藏,脚踏实地地行持,时时把佛法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真正落实到生活中,一举一动、起心动念都用佛法加以观照,那么,生活中的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教育子女更是不在话下,我们将会活得十分自在而有价值。看着孩子健康成长,生活越来越顺心,我心中对三宝有着无限的感恩!像这些理念,我的演讲稿里一句都没有提及,因为这些无法拿到家长会上演讲(也许是我没有掌握其中的技巧),其实我非常希望与一切为人父母者分享这些幸福人生的心得,以期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