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居士文章转载,居士文章全文,《金刚经》要义:扫一切相,破一切执(八)——手机学佛网

居士文章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金刚经》要义:扫一切相,破一切执(八)  

  《金刚经》不但扫一切相,破一切执,而且还破佛法执。一说到“破佛法执”,有些佛弟子,尤其是初学佛者可能会产生疑问:《金刚经》破这破那,什么都破,七破八破,怎么最后竟然破到佛法头上来了?连佛法也要破,那我们干嘛还要学佛修行啊?干嘛还要修学佛法啊?这样的疑问其实是一种误解。请大家看清楚了,《金刚经》说的是破佛法执,不是破佛法。佛法是佛陀教化众生的经教言说,是佛所知、所得、所证的揭示宇宙人生真相的佛教真理,是佛弟子学佛修行所依止的法宝,当然不能破;不但不能破,还应大力弘扬,将佛法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去,让佛法的智慧之光普照天地,照亮每个人的心田。在《金刚经》中,佛陀没说要破佛法,而是强调要破除对佛法的执着,因为对佛法的执着也像对世间法的执着一样是一种法执,这种执心也会障碍学道修心,影响证悟解脱,同样要不得,同样应破除。

  怎样破除对佛法的执着?《金刚经》提出了“无所得”这一佛理概念,以此破除“执相得法”。在《金刚经》中,佛陀一再强调“法无定法”、“无法可说”、“无法可得”等观点。例如:

  ——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佛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但在心中全然没有有所得的念头。佛对于无上正等正觉法一无所得,乃至于心中没有任何一点儿“法”的念头,这才叫做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了。因为无上正等正觉就是破一切执,对一切法都不执着,无上正等正觉正是指在起心动念时不再有任何执着。无上正等正觉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实体。佛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但因无上正等正觉没有真实的实体,等于没有得到什么,得而不得。

  在《金刚经》中,佛陀告诫说:“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法,指的是这个“法”平等无碍,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如此才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用破除了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些分别执着后的无相净心来修习一切的善法,即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了。善法也只是假名而已,也没有善法的实体,只是为了随顺世俗,才有了善法、恶法的分别。

  我们很多学佛人对佛法的分别执着心很重,尤其是初学者更容易产生佛法执。这方面很明显的一个表现是,许多初学者不知道学哪个法门好,既想念佛,又想坐禅,还想学密,觉得哪样都好,不知道自己适合学哪个,举棋不定,难以抉择;有些学佛者在做日常功课时,对佛经总是挑三拣四的,诵哪部经、哪个咒好,往往犹犹豫豫,决定不下;有些初学者总是爱问:念哪部经效果最好、功德最大、感应最快?这不是佛法执是什么?《金刚经》中佛陀说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法是对治法,法门好比医治众生种种烦恼痛苦的药方,佛经佛咒犹如拔除众生贪嗔痴慢疑痼疾的药草。“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者妙”。哪个法门都是妙法,哪部经哪个咒都是妙法,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法以契机为最妙,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根性的法门来修学,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佛经或佛咒来持诵,一门深入,持之以恒,只要肯用功,会用心,日积月累,一定会有所收获,得到佛法的实际利益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如果真正明白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道理,就不会随意排斥与自己见解不合的佛友;就不会故意挤兑修学其他法门的学人;就不会动不动就乱扣帽子,乱打棍子,将与自己观点相左的法师斥为邪师;就不会意气用事、争强好斗,总是有意无意地抬高自己的教派宗门,贬低别的教派宗门,造成佛教内部的不和。若真正理解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一道理,上述这些学佛修行过程中的种种偏差和错误皆可避免。

  《金刚经》说,如来过去世在燃灯佛那里虽曾得过无生法忍,但无生法忍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故实无所得。如来就是真如的体现,而真如即是诸法皆如的意思。真如是无形无相的,如来本身既然是无形无相的,因此,实在没有一个有形有相的如来佛在燃灯佛那里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如来在燃灯佛那里,其实也没有得到过一个有名有相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一切诸法都是既有既无,非有非无的。一方面,一切诸法都是虚妄不实的,另一方面,一切虚妄不实之法其本体则又都是真如,所以一切法同时又都是佛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得道、得法其实皆无所得。若有道、有法可得,就住于法相了。所以,般若的真义是:无法无得。

  这里,佛陀提出了关于“如”的重要思想。如,也叫真如。“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这是般若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它说明如来是真如本体的体现,也说明宇宙万法本来也是真如本体的体现。佛法不是某种有形、有相、有名的实体,无上正等正觉也不是某种有形、有相、有名的实体,一切诸法都是“如”的体现,因此,宇宙万法都是佛法。正如《金刚经》所言:“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佛陀再三强调,没有一个确定具体的东西叫做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确定具体的“佛法”可以向众生宣讲。从第一义谛而言,一切圣贤都把不生不灭的诸法实相(真如本性)当做佛法,但因各人证解不同,同样的无为法(涅槃法)就有深浅差别。《金刚经》说:“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段话说明了不可执着于佛法的原因。佛法不是法,也不是非法,因为对佛法的证解有个体差异,各人证解不同,佛法就有了或深或浅的差异。《金刚经》又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佛法本身只是教化众生的方便设施而已,因此佛法不可执着,不可言说,用语言文字宣说出来的佛法本身就已经不是“佛法”了。

  世间法是因缘所生法,属于有为法;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佛法也是因缘所生法,也属于有为法。像其他有为法一样,佛法也有生、住、异、灭四个基本特性,即佛法也不可能永久存在于世。佛陀曾预言说,佛陀入灭后,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过后,这个世界上很长一段时间就不会有佛法存在了,要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弥勒佛下生人间度众生时,世人才能再度重逢佛法。我们这一世能生而为人,并遇见佛法,实在稀有难得,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机遇,好好敬重佛法,好好学佛修行。但我们不可神化佛法,绝对不可以将佛法变成迷信。佛法其实是很平实的,它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消除烦恼痛苦的方法,告诉我们灭除贪嗔痴慢疑的良方,告诉我们人生和世界的真相以及宇宙的起源。佛法中没有什么玄乎或迷信的东西,用不着将佛法神秘化,也用不着诚惶诚恐地执着于佛法。学习佛法,依教奉行,但不执着于佛法,不对佛法起分别心,以平常心对待佛法,以平常心学佛修行,这才是正信的佛弟子该做的。

  《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里的法特指佛法。意思是,佛法尚且不能执着,不是佛法的世间法更不能执着。世间法不能执著,这好理解,因为世间法皆虚幻不实。为什么佛法也不能执着?这是因为,万法缘生,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能得与所得皆不可得。世间法如此,佛法也如此。《金刚经》说:“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如来所得之法、所说之法,是既照两边,又离两边的,是既实又虚,既无实又无虚的。实际上,这说的就是般若法的中道思想。

  在《金刚经》中,佛问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回答:“世尊!如来无所说”。这一问一答的表面意思是:“如来从不曾说过什么法”。佛成道后说了四十九年法,说了小乘法,说了大乘法,说了三藏十二部,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佛却说他没有说过法,这是什么意思?佛真的什么法都没说吗?当然不是。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不是佛没有说过法,而是佛说法时没有想着自己在说法,没有执着于说法相。《金刚经》又说,“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如来没有这样的想法:我应当有所说法。假如有人认为如来说法时心中存在有所说法的想法,那就是诽谤佛,没有理解佛的一切说教。说法的人心中并没有“说法”的念头,这才是真正的说法。

  “说法者无法可说”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法无定法,不能执着于佛法。二、文以载道,听法者有法可听,一旦听明白了,就不需要经文了,但没听明白的人仍然需要经文。所以,不执着于佛法不等于不要佛法,两者不能划等号。

  为什么不能执着于佛法,《金刚经》已经从学理层面将道理说得很清楚了,这里我们再从修行实践的层面论说一下不能执着于佛法的原因。众所周知,所谓佛法就是佛陀和祖师大德们指导众生修行的一系列经教语言,这些经教语言只不过是指导修行人修学的教授教诫而已,经教文字尽管很重要,但它毕竟不是修行实践本身,只是修行方法的说明和示范而已,经教文字本身不能让人解脱,要解脱必须实证实修,因此,学佛人最应该注重的是修行实践,绝对不能以学习经教文字代替修行实践。从人间佛教的角度而言,如果真正解悟了佛法的真谛,能够自觉地按照佛法的教义教理生活、工作、学习,依佛所教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即使不诵经念佛持咒又有何妨?反过来,若天天诵经念佛持咒,烧香拜佛,满口佛言佛语,却不能按照佛法真义规范自己的身口意造作,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和不良行为,不能将学佛修行真正落实于日常生活之中,那么诵经念佛再精进又有何用?书本上的佛法是属于佛的,生活中的佛法才是属于我们的,这是破佛法执的很重要的一层含义。

  要破佛法执,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不能将世间法与佛法对立起来,佛法本身就包含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两部分,人天乘教法讲的就是世间法,佛经中有许多讲世间法的经教,如五戒十善,如《善生经》等等。所以,世间法与佛法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没有绝对的界限,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法皆是佛法”,这与《法华经》的思想是一致的。《法华经》说,若有人能信奉受持《法华经》,则此人“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因此,修行人不应排斥世间法,为了更好地学佛修行、弘法利生,佛弟子除了要深入研读佛经外,也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应善于吸收世间法的一切精华,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在社会上谋生求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也可以让世间的学问知识成为学佛的辅助资料,成为弘扬佛法的启蒙教材,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做一个有学养的修行人。

  《金刚经》是以般若智慧扫一切相、破一切执的,破除一切法相之后,破法相的般若法也应破。为什么佛所说的般若法也应破?因为般若波罗蜜是扫相破执的方便设施,其本身无自性,无实体,也是因缘所生法,所以,对于般若波罗蜜本身也不应执着,般若波罗蜜只是为了教化世人,破除世人的迷谬,才假名为般若波罗蜜。菩萨“六度”也只是方便教化,才假名为“六度”,因此,对“六度”也不应执着,应该因时因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请大家务必注意,这里所说的般若法和“六度”也应破,不是要破除般若法和“六度”,而是指要破除对般若法和“六度”的分别执着,意思千万不能搞错。

  佛法是佛的身传言教,是帮助众生成佛的方便设施。佛不是为说法而说法,也不是为了让众生崇拜自己而说法。佛说一切法,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了让众生破除一切虚妄执着,消除一切烦恼,解脱一切痛苦,进而明心见性,达到对诸法实相的体认。若众生也能像佛一样亲证诸法实相,即是大彻大悟,即是成佛。若成佛了,帮助成佛的一切方便设施皆可以舍弃。但要达到佛的境界并非易事,恐怕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精进修行才能成佛。对于初发菩提心的修行人来说,不要先想着成佛,先把人做好,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依据佛陀的教导先修福修慧,积累成佛的福德资粮,不要好高骛远。这就是太虚大师所说的学佛先学做人、人圆佛成的人生佛教思想。

  破除佛法执更有利于我们学佛修行,也更有利于我们体证诸法实相。如来和宇宙万法都是诸法实相(真如本体)的体现。诸法实相是如如不动、不生不灭的。怎样才能亲证诸法实相?《金刚经》结尾处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造作、有生灭的宇宙万法,像梦境、像幻境一样虚幻不实,像气泡、像影子一样虚无缥缈,像晨露一样瞬间蒸发,像闪电一样刹那消逝,应当作这样坚持不懈的观照,才能解空、悟空,证空,才能亲证诸法实相(真如本体)。由于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佛法也是有为法,所以,不破除佛法执,就不可能达成这样明澈通透的观照,更不可能以“空”的智慧亲证诸法实相。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