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俱舍论浅释,俱舍论全文,智敏上师:俱舍论颂疏讲记 随眠品——手机学佛网

俱舍论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智敏上师:俱舍论颂疏讲记 随眠品  

  俱舍论颂疏讲记 随眠品

  目录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九2

  分别随眠品第五之一2

  甲一 明惑体2

  乙一 明根本惑2

  丙一 明增数2

  丁一 明六随眠2

  丁二 明七随眠6

  丁三 明十随眠10

  丁四 明九十八随眠11

  丙二明见修断25

  丙三明五见29

  丁一正明五见29

  丁二别释戒禁取36

  丙四明四倒38

  丙五明七九慢43

  丁一正明七九慢43

  丁二明未断不起49

  乙二诸门分别53

  丙一明遍行非遍行53

  丙二明有漏无漏缘57

  丙三明二随增68

  丙四明二性分别73

  丙五明根非根76

  丁一明不善根76

  丁二明无记根77

  戊一明无记根77

  戊二因便明四记事80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85

  分别随眠品第五之二85

  丙六明惑能系85

  丁一约世明能系85

  戊一正约世明系85

  戊二明三世有无93

  己一述宗93

  庚一教理证93

  庚二叙说定宗97

  己二正破104

  丁二约断明离系108

  丙七明惑随增110

  丁一正明惑随增110

  丁二明有随眠心122

  丙八明次第起127

  丁一正明次第127

  丁二明起惑因131

  乙三杂明诸烦恼起134

  丙一明漏等四门134

  丁一出体134

  丁二释名144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一147

  分别随眠品第五之三147

  丙二明结等六门147

  丁一正明结等147

  戊一明结等五门147

  己一标章147

  己二别释148

  庚一释结148

  辛一明九结148

  辛二明五下分结154

  辛三明五上分结160

  庚二明三缚162

  庚三明随眠164

  庚四明随烦恼164

  庚五明缠165

  戊二明烦恼六垢169

  丁二诸门分别172

  戊一三断分别172

  戊二三性分别173

  戊三三界分别173

  戊四明六识相应174

  戊五明五受相应175

  己一明本惑相应175

  己二明随惑五受相应177

  丙三明五盖差别179

  甲二明惑灭183

  乙一明断惑四因183

  乙二明四种对治193

  乙三明断惑处195

  乙四明四远性197

  乙五明断惑得灭200

  乙六明九遍知204

  丙一列九遍知名204

  丙二明六对果209

  丙三明建立遍知缘216

  丙四明成就遍知220

  丙五明集遍知224

  丙六明得舍遍知225

  俱 舍 论 颂 疏 讲 记

  分 别 随 眠 品 第 五

  世亲菩萨造论

  圆晖法师着疏

  智敏上师讲解

  第九十六讲

  《俱舍论颂疏》。今天我们讲的是烦恼品,即随眠品,整个的《俱舍》,一共是八品,这是第五品。

  我们回顾一下,第一品,界品,是讲一切法的体——宇宙万物的体是什么。第二是根品,根品是用,一切万物的用,一切万法的用,那么这是体用,是总的说。然后,分别地分两道因果。

  一个是流转的因果。先说流转的果,最粗显的,当下的现实世界,摆在那里的,就是世间品,有情世间、器世间两种。世间的来源是业,我们业品讲过了。但是造业的动力是随眠——烦恼。所以说呢,烦恼对我们感到的苦的世界来说,这是最大的原因。虽然是说因缘果,因是业,缘是烦恼,果是世间——这个世界。这是从感果的关系,直接地间接地来说的。这个亲的是因,而实际上,力量最大的还是烦恼,没有烦恼就不造业。再反过来,过去的业没有烦恼滋润它的话,也不感果。所以说,真正的感果的最大的因素是随眠。而我们学佛法的,重要的关键,也在对治烦恼。这个苦的世间,是烦恼推动造业而来的。如果要灭苦的话,决定要从断除烦恼下手。烦恼断除了,业也就不造了。过去即使造的业,我们说无始以来造的业是无量无边,全部把它消完,一切报都受了,那是没有这个可能性,这个业太多了。那就是说,把烦恼断了之后,这个业虽然存在,没有这个烦恼水的滋润,干的种子也不生芽。所以说业即使有,我们没有烦恼的话,它也可以不感果。那么在我们听《广论》的时候,十二因缘里边就有这个道理,发挥得很仔细。

  那么我们修行的重点是对治烦恼。佛法总的来说,有三个方式:一个是原始佛教的根本道,一个是大乘道——波罗蜜乘,一个是密乘。在根本的佛教里边,就是直接对治烦恼的,把烦恼一个一个把它消灭,讲的对治道都是断烦恼的道。在波罗蜜乘里边断烦恼的方式是另外一种方式,从利他的方面,可以把这个断烦恼,就在利他之中,把烦恼断除。以菩提心利他的时候,把自己甩在一边去了,那么一切烦恼,从我执发生的,就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它对治掉。那么这是波罗蜜乘的断烦恼的方式,从利他这个角度来把自己的烦恼灭掉。那么金刚乘的断烦恼方式,那更是特殊,就是以毒攻毒的方式,以大的烦恼来对治一般的烦恼。那这个大的烦恼,当然不是指真正的烦恼,“大欲即是于大乐”,就是藉这个。我们说这个,《真实名经》里讲了很多,以贪瞋痴来消灭贪瞋痴,表面上好象是贪,实际上不是贪,是灭除贪的贪,灭除瞋的瞋,这样子的对治,是金刚乘。那么这个总的来说,还是对治烦恼,这个原则是一模一样的。烦恼断除了,这个业果就不生,就可以脱离三界。所以说烦恼是一个关键问题。

  现在我们讲烦恼,第一个是认识烦恼。我们要消灭敌人,敌人是怎么一个样子的,需要认识到。不然间的话,你乱消灭,不是敌人,把自己的亲人伤害了,敌人还是逍遥自在,那你是搞错了。所以说断烦恼,第一是认识烦恼,然后,知道烦恼的危害性,发心断除烦恼。断的烦恼方式——对治道,如何对治,这个就是随眠品里边要讲的主要内容。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九

  分别随眠品第五之一

  甲一明惑体

  乙一明根本惑

  丙一明增数

  丁一明六随眠

  释曰:贪等烦恼,名曰随眠,随逐有情,增昏滞故,故名随眠。此品广明,故名分别。就此品中分二:一、明惑体,二、明惑灭。就明惑体中分三:一、明根本惑,二、诸门分别,三、杂明诸烦恼。就明根本惑中分五:一、明增数,二、明见修断,三、明五见,四、明四倒,五、明七九慢。就第一明增数中分四:一、明六随眠,二、明七随眠,三、明十随眠,四、明九十八随眠。且初第一、明六随眠者,论云:前言世间差别,皆由业生,业由随眠,方得生长,离随眠业无感有能标宗,所以者何征也?随眠有几问数?颂曰:

  随眠诸有本此差别有六谓贪瞋亦慢无明见及疑

  “释曰:贪等烦恼,名曰随眠,随逐有情,增昏滞故,故名随眠”,这就是解释品题。这是随眠品,为什么叫随眠?随眠是什么东西?“贪等烦恼”,贪瞋痴慢疑等等这些烦恼,叫随眠。

  为什么叫随眠?这个随就是“随逐有情”,你跑到哪里,跟到你哪里。我们说,你在世间上,名誉地位、金银财宝、妻子儿女,都跟不了你走。不要说你是眼睛闭了,下一辈子跟不了去,就是你到其它地方去,那不能全部带起走。所以说这一些,是身外之物。而真正跟了你跑的,不管你跑到哪里,都跟在你身上不离的,就是烦恼,“随逐有情”,上天也好,下地也好,它是跟着你身边不离的。这是“随”,随了你,跟着你跑的。

  那么还有一个眠,就是“增昏滞”,睡眠就是昏昏懂懂的,迟钝得很。那么这个增加昏滞,那个使你那个不起作用了,好的作用起不了,糊里糊涂,那么这样子,就是眠的意思。那么眠的意思,另外还有这个是行相微细。这个随眠,这个行相我们不容易认出来,很微细,好象睡觉一样。这个睡觉的行相,你说你什么时候睡着了,你自己看看,什么时候睡着你知不知道。等到你知道你没有睡着,等到你不知道你睡着了,你又不知道你怎么睡着的。所以这个行相很微细。那么这是两个解释都可以,行相微细,释眠,增昏滞,解释这个眠都可以。

  “随”,就是随逐有情,跟着有情跑的,随便哪里是逃不了的,除非你把它断掉了。你没有断掉,你烦恼是跟着你,永远在你身上,一碰到相应的境就会跑出来。所以说没有证到初果、二果、三果的话,不敢说狠话。你说,“我保险了,碰见什么事情,我不会起烦恼了”,这个大话不敢说的。我们只要烦恼在心上没有断掉的话,你碰到那些相应的境,再一个提不起正念,马上烦恼就生起来,这是客观的规律,逃也逃不了的。那么所以说,修行的人,第一个是要远离。把五欲的境远离之后,把境离开了,即使你心里的烦恼种子还在,没有这个境勾引你的话,可以不生,暂时可以不起作用,现行不起来。但是你碰到那个境的时候,那就是要提正念。如果正念一失,那就是烦恼会起来,烦恼起来之后,就跟着它跑,什么破戒的罪就会跟起来。所以说在初学的人,一定要远离五欲的境,并不是逃避,就是要锻炼自己的力量;自己能力没有锻炼出来之前,不能到敌人当中去冲锋去。你要是能力有了,当然是可以了。但是还是要注意,被讥嫌的事情还是不要做,不要你说我不害怕了,我什么事情就可以做,也不行。因为这是,你要教化有情,你自己要做得如法。那么这就是随眠的意思。

  “品”,我们以前讲过,就是章的意思。什么叫“分别”?广明,把它详细地说明这些事情,就是分别。这一品广明烦恼的事情、随眠的事情,叫分别。

  那么这里,我们先要说一下:在有部里边,随眠这两个字,是指的根本烦恼;那么其它的部里边,随眠是指烦恼的种子,这个不一样。所以说在看书的时候,查字典,往往会搞错。因为不成体系了,字典里是什么解释都收来的。那么我们研究一部论、一部经的时候,都有体系的。有部的体系,随眠是讲的是现行烦恼,是指根本的贪瞋痴慢疑、五个见,这是随眠——根本惑;那么其他的部里边,随眠是烦恼种子,经部就是这样子说的。那么这个就不能把其它的解释到这里来用。

  那下边,这一品总的纲是“明惑体”,烦恼的体。二是“明惑灭”,烦恼如何消灭。这个很重要,说了烦恼之后,就要怎么消灭它了,烦恼不是要保持的东西,要消灭的东西,所以要说“惑灭”。

  “就明惑体中分三:一、明根本惑,二、诸门分别,三、杂明诸烦恼”,那么烦恼还有好几种了,随眠是一种,根本的,还有其它的,垢、缠等等,都是小的烦恼,有其它的名字。就根本的惑里边,就是随眠,又分五科来讲。

  “一、明增数”,它的数字,开始时,烦恼是有几个?是六个。慢慢的七个,最后是增到十个。

  “二、明见修断”,见道所断的,跟修道所断的,它的差别。

  “三、明五见”,五个见,就是身见、边见、邪见、戒禁取、见取,这五个见。本来是在根本惑里边,没有打开是一个见,打开之后呢,一个见分五个见。

  “四、明四倒”,我们现在的世界上,能够搞错的,把我们颠倒,迷惑我们的,就是这个四倒——常乐我净。本来是无常的,观是常的;本来是苦的,说乐的;本来是不干净的,说是净;本来是没有我的,说是我的。这样子常乐我净的这个错误的观点一产生,什么烦恼、什么业都会造出来了。这个四颠倒。

  下边是慢。慢在我们修行当中,有特殊的意义。我们很多人自己学了一点法,慢得不得了,自己也没有什么行持,更没有什么修证,就是看了几本书,看的对不对还不知道,就慢心高,自以为高人一等。这样子修行的话,就是越修越远。

  我们修行的目的,《百法明门论》讲得很清楚,就是要达到无我,一个是补特伽罗无我,一个是法无我。而这个慢心,就是我慢,就是我执的一个最大的一个表现。你如果增加慢心的话,就是增加我执;增加我执,就是跟修行是背道而驰的。如果学佛学到把我执长得胖胖的、大大的、高高的,那你修行的方向就搞错了。所以这样子修行,越修越糟糕,烦恼没有断,反而增加了。你修什么呢?自己以为了不得,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了不得,就是很可怜。

  下边是第一个,增数。烦恼的数字的增加当中,慢慢增了。第一是六个随眠,根本烦恼最简略的是六个,广一点七个,再广一点十个,那么再广一点九十八个,这么一点一点增。这个下边我们就开始第一科——如何增。

  那么从基本的六个随眠讲起。“且初第一,明六随眠者”,那么引《俱舍论》就开一个端。

  “论云:前言世间差别,皆由业生,业由随眠,方得生长,离随眠,业无感有能”,这是《俱舍论》的总结。前面我们说世间品,各式各样的世间,器世间、有情世间差别,这是哪里来的?因为各式各样的业所感生的。那么这个业又怎么生的?是烦恼生起来的。没有烦恼,业也生不起来。“离随眠”,离开随眠的话,这个业,“无感有能”,它感三有的能是没有的。离开烦恼,这个业它要感三有这个果,这个能力是没有的。

  这个从两方面讲。一个是因为是烦恼才造业的,没有烦恼,业就造不出来,那怎么感果呢?第二个,就是业虽然造出来了,决定要有烦恼滋润它,才能感果。如果你没有烦恼滋润它的话,这个干的种子也生不了果。所以这个,我们在《广论》里边,十二因缘,能生支、能引支,这两支。虽然能引,没有能生的支,没有烦恼去滋润它,生不出来,引是引出来了,但是生不出来。就像小孩子在肚子里边,养不出来。那个你假使能生支有了之后,果就要生出来了。所以说烦恼是一个关键问题。

  “所以者何”,那么就是问了,这个是什么原因。

  再问一个,“随眠有几”,那么烦恼是这么重要,它到底有几种随眠?

  这是提问了,下边颂就是回答这个问。“随眠诸有本,此差别有六,谓贪瞋亦慢,无明见及疑”。他就是“所以者何”,为什么原因。“随眠诸有本”,是回答这个话。随眠是一切三有的本。“有”,我们欲有、色有、无色有,不是一个有,“诸”,诸就是多数了。一切有的根本是随眠。所以说,没有随眠的话,即使有业,也感不了果,就是这个原因,因为随眠是根本。

  那么在第二个问题:随眠有几?下边回答。“此差别有六”,随眠的差别可以分六种。哪六种?贪、瞋、慢、无明、见、疑,这六个。

  释曰:随眠诸有本者,由此随眠是诸有本,故业离此,无感有能。诸有者,三有也。此略应知,差别有六:一贪,二贪瞋,三慢,四无明,五见,六疑。颂说亦言,非直瞋名贪瞋,意显慢等亦由贪力,于境随增,以一切惑生,皆因贪力故,是故应言贪瞋贪慢乃至贪疑也,及声显六体各不同。

  “释曰:随眠诸有本者,由此随眠是诸有本,故业离此,无感有能。诸有者,三有也”,这个就是回答第一个问题:所以者何?为什么烦恼那么重要呢?他说一个烦恼,由这个根本烦恼随眠,是诸有的本。诸有就是三有了,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就是三界。三界的根本是烦恼。所以说,虽然造了业,或者没有造的业,离开了烦恼,要感这个三有的果的话,这个能力是没有的。所以说,真正感果的能力,归根到底,还总结在烦恼上。从发动业的根本来说,没有烦恼发不动业;从业要生果的时候,没有烦恼的滋润,果也生不了。所以说,业离开了这个烦恼的话,要产生三有的果,没有这个能力。

  什么叫诸有?三有就是。

  “此略应知,差别有六”,我们说烦恼,你应该要知道,它的最粗的来说,最略的说有六种:一个是贪、一个是贪瞋、一个是慢、一个是无明、一个是见、一个是疑。

  那么这里边,有文章。他在颂里边,“谓贪瞋亦慢”,为什么贪瞋不分开?贪,再摆一个“贪瞋”,这个有道理。“亦慢”,这个“亦”也是用在里边有作用的,并不是一个虚字。

  “颂说亦言,非直瞋名贪瞋,意显慢等亦有贪力,于境随增,以一切惑生皆由贪力故,是故应言贪瞋、贪慢,乃至贪疑也”,这个“亦”,就是说“贪瞋”这个“瞋”字,应当是贪瞋。因为这个瞋,没有贪的话,它也生不起来;没有贪的话,它也滋润不起来,也起不了作用。“亦慢”,慢也同样,也是以贪为本。所以说,安了这个“亦”,世亲论主的解释,应当是这六个烦恼都以贪是带头,一个贪本身是贪,贪瞋、贪慢、贪痴——就是无明,再一个贪见、贪疑,这都是因贪的根本而生起的。所以说这个颂里边的“亦”,这一个话,“亦”这个字,不但是贪,这个瞋叫贪瞋,它的意思说,慢、无明、见、疑,也是有贪的力量。“于境随眠增”,随增是一个法相名词,以前讲过了,没有听到的人,看第一品——界品,去复习一下。

  烦恼随增,烦恼跟烦恼相应随增,心王、心所的随增。所缘随增,烦恼与境互相增长,叫所缘随增。那么现在,这个烦恼跟这个境要随增的时候,都有贪的力量在里边。如果没有贪的话,其它的烦恼力量也产生不了。就是根本的是个贪。所以说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里边,很多把十二因缘的重点是贪,把集谛也说是贪,三有的贪,这个贪是根本的一个烦恼的作用的出发点,就在这个地方。那么“以一切惑生”,一切烦恼要生的话,都因贪的力量产生的。所以说,安了这个字,“亦”这个字摆在那里,应当这么说,这个烦恼六种是,一个是贪,本身是贪了,一个是贪瞋,一个是贪慢,贪无明,贪见,贪疑,所有的烦恼,都是以贪的力量才能够于境随增,才能够生起来。所以说,每一个前面都要摆一个贪字。

  “及声显六体各不同”,“无明见及疑”,这个“及”字就是说,这六个烦恼各有各的体,就是各是各的不同的,一个、一个、一个,最后是一个疑,“及疑”,它们这六个,各式各样的体,不是同一个东西。所以这里边用的字,这是声明。我们说,在印度,世亲菩萨的五明都是精通的。在做文字的时候,离不开声明。他以简练的一个颂,把那个知识、很多的意思含摄里边,就要靠声明。没有声明的话,你这么一个字,里边要加了,要把每一个烦恼都有贪,又体又不同,这个意思,你要写出来的话,就要讲好多话。现在就这么用这么两个字,一个“亦”,一个“及”,就把这个意思全部表达出来了。

  世亲菩萨的声明的造诣,我们前面开始讲过了。当时声明最精通的那一个婆罗门,跟世亲菩萨辩论,给世亲菩萨驳得体无完肤。那就是说世亲菩萨,不但是内明高深,声明也是非常之精通的。

  这是第一个根本的烦恼,最略的分六个,就是贪、瞋、慢、无明、见、疑。这六个各是各的,体不同,同时这六个都是从贪引起而生起作用的,所以也可以叫贪、贪瞋、贪慢、贪无明、贪见,贪疑。这是第一个说六个烦恼,六随眠。

  丁二明七随眠

  从此第二,明七随眠。论云:若诸随眠,体唯有六,何缘经说,有七随眠?颂曰:

  六由贪异七有贪上二界于内门转故为遮解脱想

  “从此第二,明七随眠”,那么数字增了,怎么增的呢?一个一个增,从六个增到七个。

  “论云:若诸随眠,体唯有六,何缘经说有七随眠?”这就是依据经来辩这个问题。照你这么说,烦恼的根本是六个,根本烦恼六个,那么经上,明明说的有七个随眠,那么你怎么解释?怎么通?我们说,论就是通经的,那么经里的问题论里边都要解释。前两天有人问,就是藏地好象是讲经讲得很少,一般都是讲论。讲论讲通了,经就自己会通了。因为论就是通经的,经里边的问题都在论里讲了,把论搞清楚了,你经自己看好了,没有问题。那么这里就是经里边有的时候说有七随眠,那是什么原因?你说只有六个,他说有七个,那么这个要通经了。

  “颂曰:六由贪异七,有贪上二界,于内门转故,为遮解脱想”,这个他就是说,它所以有差异,这六个根本烦恼,因为“贪异”,贪里边有差别,分两个,那么就是成了七个了。那么怎么两个呢?一个是有贪,一个是欲贪。欲贪,我们知道,贪五欲了,这个一般都知道。

  什么叫有贪?“有贪上二界”,有贪就是上二界的贪。这个为什么叫有贪?第一是“于内门转故”,上二界都在定地,大部分都是定中的境界,内门转,不缘五欲外境的,欲贪是缘五欲的外境的,所以这两个不同。第一,因为它是内门转,叫有贪。第二,“为遮解脱想”。有的外道认为色、无色界的定就是解脱。那么这里就是说,这还是属于有,还是三有之一,没有解脱,这是有密意。所以这样子把色界、无色界的贪,把它分出来。本来一个贪,把它分成欲界的贪,欲贪,跟色界、无色界的有贪。这样子分出以后,那六个就变七个。那么经里边说的七随眠,也就是指这个,就把贪分了两个,一个是欲界的欲贪,一个是色、无色界的有贪。那么就是把经上的七随眠的问题解决了。

  但是什么叫有贪?还得要解释一下。

  释曰:六由贪异七,有贪上二界者,前六随眠,由贪异故,分成七种也,一欲贪,二有贪,故名贪异。谓欲界贪,名为欲贪,上二界贪,名为有贪。于内门转故者,释有贪名也,上二界贪,多分托内门转,少分缘外门转,故立有贪名。内门者,定也,贪缘定起,以内为门,名内门转,谓上二界,多起定贪故也。少分缘外门转者,谓彼亦缘色声味触法外境界也。

  “释曰:六由贪异七,有贪上二界者”,前面六个随眠,因为贪有不同,要分两个,那么成了七个了。那么哪两个贪呢?一个是欲贪,一个是有贪,所以叫贪异。贪里边有不一样的,欲贪是贪欲界的五欲外境,有贪是贪色、无色界的定内的那些境界。所以说呢,它有差别。既然有差别,分两个,分了两个之后,那就成了七个。

  那么什么叫欲界贪呢?“谓欲界贪,名为欲贪”,欲界的贪叫欲贪。上二界的贪叫有贪。这是贪分两个,就是从三界的不同。欲界是外门转,专门缘五欲境的,攀缘五欲境的,欲贪。色、无色界内门转,是定中的。我们入定的时候,不缘外境了,是朝自己的定里边的,就是自己意识里的境界了,那是内门转。所以说这个有贪是……,上二界都是定的境界了,所以说把他们的贪,分了另外一个,叫有贪。

  那么为什么叫有贪?第一个原因,“于内门转故者,释有贪名也”。为什么叫有贪呢?“上二界贪,多分托内门转,少分缘外门转,故立有贪名”,上二界的贪,“多分”,从大部分来说,都是内门转,定中的境界,不缘外境的。但是不能说绝对不缘外境,也有“少分缘外门转”。我们说在初禅的时候,段食没有了,鼻识、舌识没有。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舌、鼻没有,但是眼、耳、身还有,初禅还有缘外境的。那么禅定里边,也可以借下界的眼睛看东西,不然二禅、三禅的人不能看东西了,他们要看就看。他自己的,二禅以上,无寻无伺。五识是唯寻伺,五识不起,那么你要起五识,怎么样?用初禅的识,初禅的眼,那么起,也可以看,同样能看。所以说,它借下地的识来看,或者是初禅里边,他有眼、耳、身,这个三个识,都可以缘外,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定中的境界,内门转。所以说,因为大部分,“多分托内分转,少分缘外门转”,那总的来说,叫有贪,属于内门转,少数的外门转,就把它包在里边了。这是一个原因。

  什么叫内门?内门是定。你入定的时候,不缘外境的。我们说入了定了,是专门指的意识里边观想了,不缘外边的。我们所谓外境,照现在的话说,就是客观的那些存在了,入定的时候,不去缘那些东西了。所以说,内门是定。“贪缘定起,以内为门”,叫内门转。解释很清楚。为什么叫内门转?这个贪,它是缘定的境界而起,那么它的方向朝内的,内向的,“以内为门”,叫内门转。这个生起来是从内的定的境界而生起来的,内门转。

  那么这个内门转为什么原因呢?“谓上二界,多起定贪故也”,因为上二界的人都贪着那个定,对外面的五欲境界不贪的。欲界就是贪五欲境界,它根本没有定。我们知道定的境界是超过五欲境界。

  我记得有一个杂志,他一个欧洲的人,他就是对佛教感到很奇怪。他们的哲学观点,认为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这是人不可避免的东西,怎么你们出家人,可以把男女的事情除掉呢?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从生理上,他们绝对是……,人是有这个本能的了。那么他就不知道了,我们佛教里边的定,如果你把定的味道尝到之后,你这个世间男女的贪欲,你丢也来不及,就感到脏得不得了。一般认为是最快乐的,同定的境界一比,差得远了,定的乐比这个超得多。所以说我初禅的境界是离生喜乐,离开五欲的境界。一般说,你把欲界的五欲境界离开了,你不是枯燥的很?你这个人生就没有价值了,太枯燥了,没有味道了。但是不对,不是那回事。你把五欲离开之后,那个得到的那个乐,是殊胜的,超过这个乐。如果定中的乐,超不过五欲的话,那没有人修定了。因为它比不上嘛,你修它干什么呢?殊胜的乐,现成的你可以享受,你何必要这个?正因为定中的乐,超过这个乐,比这个清净,而且更殊胜、更乐,所以才有人,有志气的人,就拋弃五欲,追求定乐,这还是世间的乐,世间禅定。如果出世的禅定里边的,那是更殊胜。还有这个什么呢?除了定乐之外,还有这个法乐,这般若的空性的大乐。这个空性大乐,把一切法观空之后,这个感到的心上反映的乐,那是超过一切,那是世间上的乐不可比拟的。所以说,修行的是可能的,如果没有这些乐的话,修行就是不可能了。但是我们要去追求这个乐啊。你不要说,出了家了之后,这个定中的乐,无漏的空性大乐,不去追求。那你苦苦恼恼的,五欲关住了,这边的又拿不到,那你糟了,就是中间挂起来了,结果很多就会退。那么你就是,既然出了家之后,就要往上进,你不上进的话,你就是要退的了。所以上二界的有情,都起定的贪欲。因为它五欲的,欲界他知道是粗,不要了,对定他还放不下。因为还是有漏法了,没有修无漏的那个出世道了,所以对定起贪,所以说缘内门转。

  “少分缘外门转者,谓彼亦缘色声味触法外境界也”,但是不是绝对都是内门转,有的时候,也可以稍稍地缘外。那就是初禅的时候有眼识、耳识跟那个身识,也可以借下地的识,起味。法当然是……,法境是意识的境界了。但是你缘外,色身香味的时候,也可以带起法的一个,它本身也是法。那么这个缘外的,也不是说绝对没有,也可以有。但是这个主要的还缘内,因为内的味道强了,他贪着这个定味了,对外边是稍稍缘一下,不去贪着的。所以总的来说是内门转。这是一个原因。为什么叫有贪?它是内门转的。

  为遮解脱想者,又由外道,于上二界,起解脱想,佛为遮彼,立有贪名,显彼所缘,非真解脱。此中自体,立以有名。自体者,谓定及所依身也,谓彼有情,多贪等至定也,及所依身,定之与身,名之为有,缘有起故,名为有贪,有之贪故,依主释也。义准欲界贪名欲贪,贪着五欲外境界故,欲之贪故,亦依主释也。

  第二个,“为遮解脱想”。有些外道,“于上二界,起解脱想,佛为遮彼,立有贪名,显彼所缘,非真解脱”,那么因为有的外道,对上界的定,以为解脱了。最明显的,我们前面讲过,外道修无想定的,以为无想定就是涅槃,还有非想非非想天的,也以为这是最高的境界,解脱了。那么这些呢,佛告诉他们,实际上这还在三有轮转之中,并没有解脱,不是真的解脱,所以叫有。有就是三有轮转的意思了,那么你这个是有贪,还是属于有的贪,并没有真的解脱。

  佛在世,他从太子王宫出来,参访当时最有名的婆罗门外道,一个就是郁头蓝,还有一个叫阿罗蓝。一个是得到无想定,一个是得到非想非非想定,在外道里边是最高的成就的两位。这个太子去参访之后,很快地,就把他们的定学到了。他们的师父很高兴,就想把他留住,他说你好好住在我这里,我分一半徒弟跟你教,我们两个平分。太子一观察这个定,没有智慧,不能解脱,所以说又跑了。那么这个就是不是真的解脱,佛没有成佛之前,已经观察到这是不究竟的东西,那么成佛之后,就对外道直接指出:这是有贪,并不是解脱。为了要遮止外道认为解脱,故意安个名词,属于有贪,这是轮回之中的贪。

  “显彼所缘,非真解脱。此中自体,立以有名”,这个有是什么东西呢?这个当下这个自体叫有。

  什么叫自体?这个体就是定所依身也,修定的身体,跟那个定的境界——他修的定,这个叫有。我们说有贪,有贪,这个有就是定跟他所依的修定的那个身。

  “谓彼有情,多贪等至”,因为色、无色界的有情都贪定。因为他们还是有漏法,没有学佛的佛法的时候,对三界都有贪着。虽然不贪欲界的粗的那些五欲,但是对他所得到的定,还是贪着。所以色、无色界的有情都贪等至。等至就是定。

  “及所依身”,对他自己的身体,当然还有执着了,他五识没有解除,对他的身当然有一定的执着,定跟他身体执着。“定之与身,名之为有”,这个是有了,所以是有漏的东西也是流转三有的东西,这就是有。我们现在这个有的自体就是指就是他们色、无色界的定,跟修定所依的身体,这个就是叫有。

  那么这个贪就是贪着这个定跟所依的身体,这个贪叫有贪。这个贪,“缘有起故,名为有贪”。这个贪,它是缘了这个境。这个境是什么?就是定跟那个依的身体,有这个有。缘了有的境而起的贪叫有贪。

  “有之贪故,依主释也”,这个我们六离合释学过了,这是对有生起的贪,叫有贪。

  那么这样子,这个道理,“义准欲界贪名”,根据这个道理,那么也可以知道欲界的贪叫欲贪,也是依主释了。欲界之贪了,叫欲贪。

  什么贪?“贪着五欲外境故”,欲界是没有定的,欲界是散地,上边八个地都是定地。三界九地了,一个是散地,八个是定地。欲界没有定,他就是缘外境了,外边的五欲境界,缘了五欲境界,起贪心的,叫欲贪。“欲之贪故”,是欲的贪,就是贪那个欲了,也是依主释。

  丁三明十随眠

  从此第三,明十随眠。论云:即上所说六种随眠,于本论中,复分为十。如何成十?颂曰:

  六由见异十异谓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

  “从此第三,明十随眠”,六个达到七个,七个又再放开成十个。

  “论云:即上所说,六种随眠,于本论中,复分为十”,就是上面所说六个随眠,“于本论中”,(讲“本论”,指的是《发智论》,单说“论云”,就指的是《俱舍论》),在《发智论》里边,把这六个烦恼——随眠,又分成十个。那么就问:“如何成十?”怎样分成十个呢?

  “颂曰:六由见异十”,这六个烦恼,由见不同,分成十个。“异谓有身见”。那么见有什么不同呢?就是本来是一个见,把它打开来有五个见,那么一个变五个,六个就变了十个。见的异是怎么异的呢?“异谓有身见”(一个),“边执见”(两个),;“邪见”一个(三个),“见取”一个,“戒禁取”一个。本来是贪瞋痴慢疑见,现在见一个成五个的话,就是六个成十个。

  释曰:前六随眠,由见异故,分成十种,五是见性,一有身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余贪等五,非是见性。

  “释曰:前六随眠,由见异故”,前面六个随眠,因为见有不同,它分了十种了。那么哪个不同呢?“五是见性”,这个见一个,由不同分了五个,里边有不同的种类,可以分成五个:一个是有身见,一个是边执见,一个是邪见,一个是见取,一个是戒禁取。本来是一个见,现在因为它里边的性质不同,就分了五种。这五种加上去,六个就变十个了。

  “余贪等五,非是见性”,那么其余的贪瞋痴慢疑,它不是见性,不属于见的。见是推求的意思,前面讲过的。有推求的意思的是见。那么这五个呢,属于见。就是天台宗的五钝使、五利使,前面没有见性是五钝使,有见性的是五利使,这是厉害一些。

  丁四明九十八随眠

  从此第四,明九十八,论云:又即前所说六种随眠,于本论中,说九十八,依何义说九十八耶?颂曰:

  六行部界异故成九十八欲见苦等断十七七八四

  谓如次具离三二见见疑色无色除瞋余等如欲说

  “从此第四,明九十八”,那么六个变七个,七个变十个,十个又化成九十八。这个九十八,我们前面是见过面的,所以不难,但是才来的,却是要费点脑筋。本来是想把这个在黑板上写出来的,写了一半,又写得麻麻匝匝的,恐怕看不清楚。我们以前散的有表,你们下去跟前面的人借一下好了,把表去看一下。如果你们要人多都没有的话,干脆还是给它刻个蜡纸就是了。这个黑板就不要写了。那么小的黑板,写也写不完,写了一半还不到,后边还有。那么今天我们就讲一下,明天把表看好之后,再回过来看一看。

  九十八,怎么叫九十八?“依何义说九十八耶?”《发智论》里边又说有九十八个随眠,那你根据什么道理说九十八呢?

  “颂曰:六行部界异,故成九十八”,这个六个烦恼,它的部、它的界不同。部有几部?我们前面一开头,《俱舍》就说,有五部:见道的时候有苦、集、灭、道四部,修道一部,一共是五部。那么界有三界,三界的不同,五部的不同,六个根本烦恼就化成九十八个。

  那么下边就讲:怎么九十八呢?“欲见苦等断”,欲界的见苦等,是见集、见灭、见道,所断的烦恼,“十七七八四”,见苦所断的十个烦恼,见集所断的七个烦恼,见灭所断的七个烦恼,见道所断的八个烦恼,还有修所断的四个烦恼。

  “谓如次具离,三二见见疑”,那么它这个“十七七八四”,是哪里来的呢?挨了次第,它离开的。就是十个里边除哪些成了七个?除三个见。怎么成八个?除二个见,怎么成四个?把见除了之后,再除一个疑,就留下贪、瞋、痴、慢,这四个。那么这样子呢,成了“十七七八四”。“十七七八”是见所断的,四个烦恼是修道所断。这是欲界。

  “色无色除瞋”,色界、无色界,要把瞋除掉。我们说色界、无色界的有情是没有瞋心的。所以说,有的人,他说他得了禅定了,不要说他见道,见道的人必定得禅定。我们说,在五停心观的时候,内凡,还不是圣者,凡夫,这个时候已经得定了,修五停心观。那么到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更是得了禅定的人,这些人都是没有瞋心的。如果有人说他开了悟什么的,脾气大得不得了,除非是菩萨示现的,否则的话,靠不住。为什么?开悟的人,决定是得了禅定的。没有禅定怎么开悟呢?这是定中的功德,那么你开了悟之后,决定禅定先得到了已经,得了禅定之后,从定中开的智慧——空性的慧,开了,那就是开悟。开悟的人,决定是没有瞋心的。所以说我们看到古代的祖师,最标准的就是我们的布袋和尚,这个小孩打他、骂他、身上爬,什么东西,从来不发脾气的,一天到晚开口笑的。为什么原因呢?没有瞋心的了。那么我们说要鉴别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开悟,是不是真的禅定,那就看瞋心有没有。这是一个很容易的一个标准,衡量。

  但是呢,有些菩萨示现瞋恨相,示现贪相,这个是例外,我们不说。反正凡夫他修行到有成就了,不要说得了禅定,跟定相应之后,瞋心决定是减下去了。如果你一个凡夫,瞋心大的不得了,你跟定道、跟戒还不相应,差得十万八千里。好好地下功夫,不要以为满足,不要我慢贡高。如果你我慢贡高的话,那你就越走越远,将来就走的不是佛道,是魔道。我执大魔,把你包起来了。所以真正修行,在这个地方下功夫。并不是说,我背了几个颂,我解了几句话,就懂了,就算是学好了。学好了之后,要用的起来,用在身上。随眠是多少,身上有几个随眠,自己认识到;认识到把它压下去,不给它起作用,然后慢慢地把它消除。这是修行了。这是学法真正起作用也在这里。你把随眠……,我们记得温州有一位,把所有的随眠,六十二个见什么东西,叭叭,都背得滚瓜烂熟。这个是不是好啊?当然你学法相学熟了,是好的,但是你看用不用得上。如果你说六十二见什么东西、烦恼,都背得下来,结果自己身上,却是有那个东西,邪见也有,烦恼也有,什么都有,那你背了,白白背,你还是好好照镜子,这些东西自己身上有多少,要赶快除掉。

  下边,我们学一个颂。“色无色除瞋,余等如欲说”,色无色界,它的烦恼里边,随眠里边,瞋要除掉。“余”,余下的跟欲界一样。那么就是欲界是见道所断的,十七七八,那么色界、无色界,这两个界,见道所断的,是九六六七。欲界修道所断的四个烦恼,贪瞋痴慢,色、无色界断的是三个,贪痴慢,瞋早就除掉了。那么这里就配九十八:十七七八四,欲界的,加起来;加上九六六七,它是三,色界,九六六七三;无色界九六六七三;加起来,总的就是九十八。

  释曰:初六句明欲界,后两句明上二界。六行部界异者,标也,行谓见行,谓六随眠,由见行异行谓行解,分别为十,即此十种,部界不同,成九十八。部谓五部,谓见苦、见集、见灭、见道、修所断部,界谓欲色、无色、三界。

  “释曰:初六句明欲界,后两句明上二界。六行部界异者,标也”,那么你说怎么开了九十八的呢?这个六个烦恼,它的见行,就是见的行相有不同。那么为什么不同呢?有部的不同,也有三界的不同,所以就分了九十八。

  “谓六随眠,由见行异”,行是什么?行解。我们的一个心所法,它有行相、行解,它起什么理解,它有一定的行相的,这叫行解。它就是这个心所法的相貌,它的行解是不同,那么就把它分成十。因为见,我们这里说的见是见了,这个见的行相不同了,有的是邪见,有的是见取,有的是身见,有的边见等等,它的行相、行解不同,那么就分了十个。

  这个十个里边,包括贪、瞋、痴、慢、疑、见,这个见分了五个,加上前面的贪瞋痴慢疑,一共十个。

  这十个里边,还要分部、界的不同,成九十八了。

  什么叫部?五部:见道的时候有四部,见苦、见集、见灭、见道,四部;修所断的一部。修道的时候,不分苦集灭道的,它是总的。

  为什么见道要分苦集灭道,而修道不分?因为见道的时候的烦恼是迷理的,道理,迷苦谛道理、迷集谛道理、迷灭谛道理、迷这个道谛的道理,各有不同,所以要分四部;而修道的烦恼是迷事,不是迷理,那就不要分苦集灭道了,这是一部就够。所以说修道所断的,它跟见道所断的里边,一个是要分苦集灭道,一个不分了,那么这样子呢,一共是五部。

  界又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因为部要分五部,界又分三界。

  那么这十个烦恼,打开,就成九十八。

  欲见苦等断,十七七八四者,此明欲界有三十六也。苦等,等取余四部也。十谓见苦有十随眠,七七谓见集、见灭各七随眠,八谓道谛,有八随眠,四谓修道,有四随眠。谓如次具离,三二见见疑者,释上数也。具者,见苦具十也;离三见者,谓集灭各七,离身见、边见、戒禁取三也;离二见者,谓道谛有八,除身、边二见也;离见疑者,谓修道四,除五见及疑也。故颂上见字,两度言之,一离三见,二离二见也。如是合成三十六种苦下具十,集灭各七,二七十四,足前成二十四,并道八,成三十二,加修道四,故成三十六也。前三十二,名见所断,纔见谛时,彼则断故;后修道四,名修所断,见四谛已后后时中,数数习道时彼方断故。

  “欲见苦等断,十七七八四”,“见苦等”,这个“等”是等见集、见灭、见道,还有修。见苦所断的烦恼,见集所断的烦恼,见灭所断的烦恼,见道所断的烦恼,这是见道所断的。还有修所断的烦恼,它的数字多少?“十七七八四”。

  “此明欲界有三十六也”,欲界总的断的烦恼,见道所断的、修道所断的,一共有三十六种。

  “见苦等”,这个“等”怎么说?“苦等,等取余四部也”,见苦、见集、见灭、见道,还有修所断,(除见苦)还有其它的四部,一共是五部。

  “十七七八四”,这个“十”是什么?见苦所断的烦恼,十个随眠是满的,全部都有,就是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戒禁取、见取。

  这个我们有一个表,你们以前都散的,可能你们都没有带来。我们先说一下。这个要介绍一个名词,我们说八十八使,使就是烦恼了,见道所断的烦恼有八十八种,叫八十八使。所以这个八十八使是我们学法相的人,必须要记住的。我们开悟也好,见道也好,断什么烦恼?断八十八个烦恼。

  这八十八个烦恼,是哪八十八个?那么我们一个一个说。先是苦谛下面的烦恼,十个,随眠具足。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戒禁取、见取,这个十个都满的。

  那么集谛下边要少三个,七个,那就是说,十个里边,身见、边见、戒禁取没有的。这个为什么没有?这个后边要讲,这个迷集的时候这三个见不会有的。那么就是贪、瞋、痴、慢、疑、邪见、见取,一共七个。

  灭谛下边的烦恼,见道的时候,迷灭谛的烦恼有七个,也要断掉的,也是贪、瞋、痴、慢、疑、邪见、见取,这是跟集谛一样的。

  十个、七个、七个。

  那么道谛下边,加个戒禁取,因为戒禁取这个时候,直接迷道的。非道谓道,这个是戒禁取了,所以说,道谛下面有这么一个烦恼。贪、瞋、痴、慢、疑、邪见、见取、戒禁取,加这个,那么一总是八个。

  所以说欲界所断的,苦集灭道,见道的时候,欲界所断的烦恼,有三十二个,十个、七个、七个、八个,三十二。

  那么色界没有瞋。见苦的下边除一个瞋,见集的下边也除一个瞋,见灭、见道都除一个瞋。本来是十七七八,变了九六六七,那么就是三十二减了四,二十八。

  无色界一样,没有瞋心的。所以说,他要断的烦恼里边也没有瞋。瞋没有的嘛,用不着断了。那么也是九六六七,也是二十八个。

  三十二、二十八,就是六十,再加二十八,八十八。那么这个八十八个烦恼,就是见道所断的。我们经常说,见道断八十八使,使就是烦恼了。那么见道断八十八使,就是这个,见道所断。

  那么下边,修道所断的。(修道所断的,分开讲好一些。我们以前表是分开的。)修道所断的:欲界里边说,有贪、瞋、痴、慢,四个;那么色界里边,也有贪、痴、慢,没有瞋;无色界也是贪、痴、慢。色界,贪痴慢,没有瞋,无色界也没有瞋。四个、三个、三个,十个。八十八加十个,九十八。但是断的时候,不一样。我们这个修所断的烦恼里边,就分九九八十一品。这个八十八使,在见道的时候,在《俱舍》说是十五个剎那(剎那是很快的时间),在十五个剎那里边呢,把这八十八使断得干干净净的。那就是说,“千年暗室一灯照破”。几万年、几亿年的一个漆黑的洞,一个黑洞洞,只要一个灯一照,当下就照得亮亮的,不需要经过很长的磨练,这是见道。见道是很快,在十五剎那把八十八使全部消灭。但是修道却不是那么容易。修道是这个烦恼是少了,只有贪瞋痴慢,色界是贪痴慢,无色界是贪痴慢,烦恼一共只有十个。但是断起来,却是要一品一品断。欲界分九品;色界四个地——离生喜乐、定生喜乐、离喜妙乐、舍念清净,每一个地又是九品;无色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也是四个地,也是每一个地九品。三界九地,九九八十一品,断的时候,一品一品断。那个断的时候,起一个对治道断一品,再来一个再断一品。把,欲界的九品断完,才能得到色界的定。

  我们要进入色界的话,欲界的九品烦恼要断完。如果说是世间道断的,那就是得初禅;以出世道断的,那就是成三果,阿那含,他是欲界的烦恼没有了。初果、二果,那欲界的烦恼断了……。初果是见道了,八十八使断掉了,但是欲界的烦恼可以一品也不断,乃至断五品,这属于初果的。二果就是断六品,欲界烦恼断六品的,就是二果了。断了九品以上,三果。所以说在初果、二果呢,不一定显出家相的,还有在家的,可以带妻。然而他因为见了道之后,烦恼很轻,只要一提起正念,马上就烦恼息下去了,不像凡夫。

  而且初果、二果,因为见道所断的烦恼是断完了,对三宝、四谛的法,绝对不怀疑,对五戒,哪怕你受也好,不受也好,即使断命因缘,也不犯的。这是无漏戒,也是道共戒。这是圣者的,他的功德,他无论什么情况之下,不会犯五戒的。

  那么到了三果以上,那就是截然地离欲了,他就是不显那些……。对五欲、对欲界的男女的贪,已经断完了。所以说欲界不来了,三果是不还果了,他欲界的烦恼断完了,欲界再不来了。那么这是欲界的烦恼九品断完了,是三果了,品位很高了。这个初禅的离生喜乐地也有九品,这要断完,定生喜乐地九品也要断完,然后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再加上无色界的四个地,一共是八九七十二品,这个断完之后,才证阿罗汉。证阿罗汉果,要九九八十一品烦恼全部断完。那么成佛还不行,成佛还要诸冥、一切冥都要灭除,除烦恼之外还要所知障的习气断完,才能成佛。

  那么这就是说,八十八、九十八的一些数字。还有点时间,还有几分钟,我们把这个讲一下。

  就是什么呢?这个就是联系到念珠,一百零八颗。这个一百零八怎么来的?这个见道所断的烦恼是八十八使,八十八个,修道所断的烦恼十个,九十八,这个书上个有了,还要加上十个缠,缠是小烦恼。哪十个缠呢?无惭、无愧、悭、嫉、悔(就是恶作)、眠(睡眠)、昏沉、掉举、忿、覆。这十个缠,加上去,九十八加十,一百零八。那就是说我们念珠,一百零八的来源。断烦恼,这个念珠的数断一百零八种烦恼,这是从断德上面说。

  从功德方面说,一百零八个三昧。要断的一百零八个烦恼,要修的一百零八个三昧,就是念珠的来源。人家问你:念珠一百零八是哪儿来?为什么一定要一百零八呢?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这些烦恼,不但是修行需要知道,你可以有方向嘛:你要见道,你要断什么东西?你要修道、证果,你要断什么东西?那有方向了。如果人家说你开了悟了,你自己问问自己:我这些见道断的烦恼断了没有?如果没有断,没有开悟。如果断掉了,那你是知道,不要人说了,自己也知道。所以这些呢,是学教的好处,有一个方向的,有标准的。你到什么地位,自己一核对好了,这个在什么地位,自己在哪一个部位。不会是增上慢了,自以为自己啊……。有的人就是不学教,自己拼命修禅定,也会得到一些境界了,这境界来了,……。我就碰到一些居士,他就修定。我们说在修定有九住心了。本来心是缘外境的,内住,第一是内住,缘内境;那么等住,你把它缘内的时候,一下子又蹦出去了,等住,把它能够时间长一点,照昂旺堪布的说法就是,一串念珠念佛的时间了,能够定在这个境上;然后等住、静住,慢慢,慢慢进去。到第五住的时候,那是定的境界又深了,会有那些感觉,是定中一些光影门头,就是定中的境界:感到自己身体没有了,或者看到一些山河大地,好象是如幻如化的了。假使你这个时候观想本尊的话,当下你自己感到就是显本尊相。那么有些人搞错了,他看到自己身体好象不见了,或者是看东西都是飘飘茫茫的了,就感到证到空性了。差的远得很,这还是定境,连般若皮毛还没碰到。要真正把这个空性的见得到、证到之后,那才是叫证到空性,那就是真的开悟。所以说,看到这些境界,自以为开悟了,那就是不学教的关系。我们说提倡学教也是这个,你如果《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止观章”你好好学过的话,你再去修禅定,基本上可以保证你不会走那个邪路、偏路,也不会自己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不会有这些情况。

  那么没有这些教理的配合,那就很容易搞错了。因为定中的境界是千变万化,而且是超过一般普通的经验的,感觉很稀奇,那么你这个搞不清楚,从来没有这个经验了,也没有人指示的话,就会搞错。

  我们说,一般说观想一个佛像了,或者观想本尊,假使我们说修四臂观音的,观四臂观音观,你没有得定的人,你不要说观,想都想不清楚,漆黑一团,一会儿,你就观了前头,他跑了后头去了,你观了上边,他跑到边上去了,你观不起来的。如果你心能够定到五住心以上,不但是显出来,而且就感到就是自己身上一样的。那有的人就说:我自己成佛了。这个差得太远了!这个跟成佛还不知道差了十万八千里,也不能形容这个话了,那不过是定中的境界,他有自己感到,能观、所观的,分不出来了,因为定里边就是没有内外了,前后之分的了,那个定的境界跟我们外边的散心境界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要自己……,有经验的,有师承教过的,他当然自己有把握,没有师承教过,自己或者没有经验,你看了这些书之后,也有一个标准——自己呆在什么地步,不会得狂妄,自以为证到什么境界了。那么现在很多人,气功师、什么也好,看到一些……(不能说他们没有境界了),他们都说自己成佛了,甚至于什么如来、什么佛、什么菩萨,多得不得了。这个你们就是可想而知,他们是对教理是没有学了。如果你学了真正佛教教理之后,那就谦虚得多了,自己晓得自己在哪一步。这个你们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磁带没有讲),我们说你如果有一点水平的话,去看一看,九住心,那还在奢摩他,还没有成就之前的境界,你毗钵奢那这个空观还没有碰到,那是已经有这个境界了。那千万不要以为证到空性了,这是差得……,不晓得差到那里去了。所以一定要学教,不学教的话,你走路没有方向,自己没有标准,走到哪里也不知道,很容易自己以为高得不得了了。

  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第九十七讲

  《俱舍论颂疏》。昨天,我们讲到烦恼的九十八使。因为昨天没有表,讲的时候,可能有些人不太明确;那么今天我们有表出来了,大家把表看一下。

  我们先说见道所断的八十八使——见惑。我们记忆里边,见惑、思惑,那是天台宗的话,见思二惑,就是见所断惑、修所断惑。那么这个八十八使,我们现在先说什么叫使。这个是一个比喻,在《大乘义章》 里边,这么说的。他说世间上的公使,也是我们现在的警察,公使就是说,他是专门抓罪人的,看到罪人就把他抓起来的。这个烦恼也是一样子,它跟了我们跑的,碰到有机会,就把我们捆起来,不使我们出三界,不能出离,好象是警察追罪人一样,我们就给烦恼所系缚,等于说罪人为这个警察所抓起来,系缚起来一样,所以叫使。那么这个八十八个使就是烦恼了,把我们捆在三界里边,不使我们出离的。那么假使加上这十个修惑呢,一共是九十八使。使就是烦恼,它的意思就是把我们捆起来,这是警察或者公差,那些差人一样,把我们抓起来的。

  那么这个里边,见所断的里边,我们昨天说的“六行部界异”。本来是根本是六个烦恼,因为它的行相不同,分了五个见;它的部不同,又分了五个部;它的界不同,分了三个界。这样子打开的话,那么就是说,见所断的有八十八使,修所断的有十个,一共是九十八。

  我们先说这个见惑。见惑里边分三界,就是界别,界里边,“界异”。因为欲界的,跟色界的、无色界的烦恼是不一样的,那么但是都是见所断的,把它列在一个表。这个部异,欲界的烦恼里边,分五部。见所断的里边分四部,见苦、见集、见灭、见道,这是什么意思?我们是这个开悟也好,见道也好,见什么?就是见苦集灭道,四个道理。有的人说我们开悟是开悟空性,对的,这是一点也不错。但是空性不离缘起,我们的苦集灭道,就是缘起性空的具体表现。我们在学《印度佛学》的时候,就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但是后来有很多人,才来的,那么也不一定能够知道这一些。我们说最根本的佛的教义,核心是缘起。缘起包括两个内涵,一个是性空,一个是如幻的缘起。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是一个东西。从如幻的变化来说,一切的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缘起,没有自性,就是性空。那么从我们世间上来说,苦、集、灭、道,这苦是果,集是因,这个世间的流转的缘起就是苦集二谛;那么灭、道,灭就是我们证到的涅槃了,是最高的境界。但是要达到这个灭,要需要修道,这是还灭的因果,这个也是缘起。所以说,这个是流转的缘起跟还灭的缘起,基本上就摄在苦集灭道里边。

  所以说我们见道,不是单是一个空落落的空性。在空性里边,苦集灭道的四谛,如幻如化的缘起,一丝不爽地看得非常清楚,这就是见道。

  我们为什么障住我们不见道?就是有烦恼在里边。障住我们见苦谛的烦恼,有十个,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戒禁取、见取,这十个是障苦谛的。那么你见了苦谛的时候,把这十个烦恼就灭掉了。障住我们见集谛(集是因了,苦是果,我们有烦恼造业,就感那个苦的果),那么障住我们见集谛那个烦恼,就是贪、瞋痴、慢、疑、邪见、见取。这个里边,戒禁取跟身见、边见,是苦谛里边的,有身见。那么戒禁取,因为直接违背这个苦谛的果跟那个道谛的,所以在集谛、灭谛里边没有它。障碍我们见灭谛的,也就是贪、瞋、痴、慢、疑、邪见、见取。那么七个、七个。障碍我们见道谛的,除了贪、瞋、痴、慢、疑、邪见、边见等之外,还有一个戒禁取,非道谓道,这个障碍我们见道的。

  所以这一些,都是障碍我们见四谛的那些烦恼。那见了道之后,这些烦恼彻底消灭。假使你欲界的四谛看到之后,这三十二个烦恼就没有了,消灭了。那么这样子类推,色界、无色界。欲界的见道跟色界的见道,两个东西是相似,但是不是一码事,色界、无色界毕竟有它们的特征。所以说在色界、无色界见道的时候,也有色界的苦集灭道、也有无色界的苦集灭道的四谛,这是类智。一个是法忍,一个是类忍。我们说,在见道的时候,八忍八智,忍是见道,智是修道。这个我们前面讲过了。你们才来的,可以回到前面去看一看,讲见道的时候都讲清楚了。

  那么这里就是说,上界的、色界的苦集灭道下边的烦恼,障碍这个见苦、见集、见灭、见道的烦恼,基本上……,因为相似的,跟欲界一样,但是有不同——色界、无色界没有瞋心的。所以说瞋烦恼已经早就没有了,不必再除了。所以它里边就每一个谛少一个瞋,那么就是十七七八,就是九六六七,一共是二十八个。那无色界同样,也是少一个瞋,它也是苦集灭道,障四谛的烦恼,里边是九六六七。这样子,三十二、二十八、二十八就是八十八。这八十八个烦恼是障碍我们见道的,叫八十八使。

  那么修断的烦恼,数字不多,就是贪瞋痴慢。疑是属于迷理的。迷事的,修道的烦恼就是迷事的,对事上不清楚。我们昨天题也有,迷理、迷事,这个以前都讲过的。迷理,你道理搞不清楚,没有一个方向;迷事,道理清楚了,但是还要干。我们说很多人看过佛经的,知道贪污是不对的,偷盗是不对的,但是他真正当了他的位置的时候,碰到有些可以占的便宜,他要占,这就是迷事了。明明道理知道,不应该干的,就是知而故犯了,明知故犯的,就是迷事。我们很简单地说,假使是不净观看过的,一切男女都是骷髅,都是脓血,都是大小便、痰、涕、胰涎、胃液,这些肚子里的液都是脏的,倒出来的话,臭得不得了。但是因为迷惑,不净谓净。当你知道这个,看了佛经之后,道理知道了,但是你碰到真的事情,你不一定能够不起烦恼,那就是迷事。

  所以说迷理的烦恼,一下就断完了,但是迷事的烦恼却是一品一品慢慢地磨、慢慢地断。就迷事的烦恼就是,种类很少,贪瞋痴慢。色界、无色界同样,没有瞋,就是贪痴慢。一共是十个:欲界四个,色界三个,无色界三个。但是这十个,虽然数字少,但是断起来,却不是一下断完的,一品一品断的。那么九九八十一品了,一共三界九地。在欲界的是五趣杂居地,五趣:天、人、地狱、饿鬼、畜生,这五个趣,同时都居在欲界,杂居。那么这个色界,就单纯了。在初禅的,就是离生喜乐,离开了欲界的那些五不善法,得到的喜乐,那个地初禅天,它也有九品的那个修惑。第二是定生喜乐,在定中也能生起喜乐。初禅,因为欲界是下界,是散地了,这是离才生的喜乐。但是定里边,离开了这个初禅的定,还能得更殊妙的喜乐,是二禅,它也有九品的修惑。那么第三个就是离喜妙乐,就是第三禅,也有九品。第四禅舍念清净地,也是九品。乃至无色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每一个地都有九品的烦恼。九个地,九九八十一品。这八十一品,我们说的欲界的六品断完是一来果,欲界的九品断完是不还果。那么上边的八九七十二品的烦恼断完了,那就成阿罗汉果。这就是修惑。修惑是一品一品断。见惑,见道的时候,十五刹那就断完的。那么这个修惑是十个,加上见惑八十八,是九十八使,这就是所谓这个见修二惑了。那么一百零八烦恼是什么?我们就是看,在我们书上,书上最后一句(这个我们回过来还要对照),就是这一段的最后一句。“总计成八十八使,更加十缠,名一百八烦恼”,十个缠,我们在黑板上写了。写了之后,我们把这个缠看一看,这十个缠,就是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昏沉、忿、覆。

  那么这十个烦恼里边,昨天有人问的很好:这十个缠到底是见所断、修所断?总的来说,大部分来说,修所断。因为里边我们已经学过小烦恼地,里边的恨、忿、嫉、恼,等等,这些都是小烦恼地,但是单独起的,这是唯修所断,这是修所断的。但是这个里边,无惭、无愧、昏沉、睡眠、掉举,这五个,那就要看情况不同了。这五个跟见所断的八十八使相应的时候,它是见所断;假使跟修所断的烦恼这十个,相应同时起来的时候,它是修所断。所以这十个缠里边,五个是一定是修所断;有五个,可以通见所断,也可以通修所断。那通的就是无惭、无愧、睡眠、昏沉、掉举,这五个。这五个,在我们看起来好象有些不像是烦恼,但是真正修行的时候,这都是烦恼,障碍我们修行的,睡眠、昏沉、掉举了。实际上我们不要说是大的修行,你在念经的时候,这就是大的障碍。你念经打瞌睡了,那你念什么经呢?昏沉,虽然没有瞌睡,糊里糊涂了,或者掉举,人坐在这个殿上念经,心在街上,那个你没有用,念的经不晓得念啥东西,念错了也不知道。我们往往看到有些人,他念经有口无心,人家举腔的举错了,他也跟着错了,不去管它,没有脑袋的。你那个念错了,你自己要看嘛;这个举错了,就不要随着人家错嘛。所以这个,也就是很明显地表示我们很多人,念经的时候有口无心,人家念哪里去了,你也跟到哪里去了,自己没有一个脑袋,这样子念经的效果当然不大的。那么这是八十八使,跟九十八使,再加上十个缠是一百零八烦恼。我们表看过了,再把这个长行念一道,这个意义就比较明确了。

  释曰:初六句明欲界,后两句明上二界。六行部界异者,标也,行谓见行,谓六随眠,由见行异行谓行解,分别为十,即此十种,部界不同,成九十八。部谓五部,谓见苦、见集、见灭、见道、修所断部,界谓欲色、无色、三界。欲见苦等断,十七七八四者,此明欲界有三十六也,苦等,等取余四部也。十谓见苦有十随眠,七七谓见集、见灭各七随眠,八谓道谛有八随眠,四谓修道有四随眠。谓如次具离,三二见见疑者,释上数也。具者,见苦具十也;离三见者,谓集灭各七,离身见、边见、戒禁取三也;离二见者,谓道谛有八,除身、边二见也;离见疑者,谓修道四,除五见及疑也。故颂上见字,两度言之,一离三见,二离二见也。如是合成三十六种苦下具十,集灭各七,二七十四,足前成二十四,并道八,成三十二,加修道四,故成三十六也,前三十二,名见所断,纔见谛时,彼则断故;后修道四,名修所断,见四谛已后后时中,数数习道时彼方断故。

  “释曰:初六句明欲界,后两句明上二界”,这个烦恼里边分三界,等于说前面六句讲欲界的,欲界讲清楚了,色界、无色界的,同类的,两句话就解决了。

  “六行部界异者”,这个六个烦恼,因为它的行解不同,就是分五个见,它的部不同,分五部:见所断的,见苦、见集、见灭、见道;修所断的,修部,那么一共五个部。它的界不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个不同。正因为这三个不同,就化成九十八。

  “行谓见行,谓六随眠,由见行异”,六个随眠里边,“见”,总的,它里的行相不同,有的是执我的,有的是执断常的,有的是说这个非道为道的,这样子分了五个见。“分别为十”,第一个由见不同,六个烦恼成十个。这十个烦恼里边,又因为五部不同、三界的不同,一共达成九十八。这个我们有了表,很简单了,不用多说了。

  那么哪个部?部是五部:见道的里边有四部,见苦、见集、见灭、见道;修所断的一部,那么一共是五部。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很容易。那么这个有表,这些都是一句话就解决了。

  “欲见苦等断,十七七八四者”,欲界的烦恼,那是见苦、见集、见灭、见道,跟修所断,它的烦恼的数字,十七七八,那个修所断是四,一共是三十六。

  “苦等”,见苦、见集、见灭、见道、修所断。这个下面四个用“等”字来代替,“等取余四部”,“等”,这个等字就是代替其余的四部。那么十,怎么欲界有十个呢?见苦的里边,十个随眠是满的,都是十个都具足。

  那么见集、见灭,是七、七,“谓见集、见灭各七随眠”。那么见道的时候有八个,加一个戒禁取,有八个随眠。

  “四”,修道的那一部有四随眠,就是贪瞋痴慢了。

  “谓如次具离,三二见见疑”,这个就是具足的是十个,它怎么是七七八呢?它就是说挨了次第。离开三个见,就是集谛、灭谛下边的,苦谛里边的十个里有三个见离开,就是身见、边见、戒禁取,离开三个见,这是七。那么再道谛里边,离二见,身见、边见除开,戒禁取有的,那么离二。

  再在这个修所断里边,把见(五个见)都除开,疑再除开,留下就是贪瞋痴慢,“四”。

  所以说,这个“如次具离,三二见见疑”,就是解释上面的数字。“具”,苦谛下边具足十个;离三见,集谛、灭谛,各离身见、边见、戒禁取,离三个见;离二见,就是道谛里边,离开身见、边见,除身边二见;那么离见疑就是修所断的里边,修道里边,把六个烦恼里边,见跟疑除掉,那就是余下四个,贪瞋痴慢。所以在欲界的这个“十七七八四”,就是这么来的。

  “故颂上见字,两度言之”颂里边的见,它是双关用的,一个是离三见,一个是离二见,就是“具离三二见”。这见,要通三见、二见,两次要用。

  “如是合成三十六种”,欲界里边,见修所断的,一共是三十六。

  “前三十二,名见所断”,三十二个是见道所断的,后头四个是修道所断的。

  见道所断的,“纔见谛时,彼则断故”。见谛的时候,在《俱舍》里边说是十五刹那,有的地方说十六刹那,有的地方是三刹那,有的是一刹那,这个各说各不同,反正是极快。十六刹那也好,十五刹那也好,都是快得不得了。我们一句话还没有,一个念头起来,那个已经过掉了。一切法生起来的时候,只有短暂的时间,就是一刹那。见道极快的,才一见谛的时候,这些见所断的烦恼全部断掉了。

  后来的,修道的四个烦恼叫修所断。“见四谛已后”,见了四谛以后,“已后后时中,数数习道时彼方断故”,见了四谛之后,后边不断、不断地去遵照四谛的道理,在事上对修,这个时候,它才断得了,那就是一品一品地慢慢断的。

  论云:此中何相见苦所断,乃至何相是修所断问也。此中者,光法师解云:此十随眠中也。宝法师云:此论前文,将五见疑配四谛竟,后言余贪等四,各通五部,则有此问。故知此中,此贪等四中,宝解为善之也?若缘见此所断为境,名见此所断,余名修所断解云:答也。光法师云,此有二意:一缘见此为境,此者,此四谛也,谓五见疑,亲迷四谛,名缘见此也;二缘见此所断为境,所断是五见疑也,谓贪等四,非亲迷谛,但缘五见疑上起故,名缘见此所断也。此中意者,若五见疑缘苦谛起,名见苦所断,乃至缘道谛起,名见道断;若贪等四缘见苦所断五见疑为境,名见苦所断,乃至缘见道谛所断三见疑为境,名见道谛断;不缘见此为境,及见此所断为境,名修所断。若依宝法师解云,此贪等四,若缘见此所断为境,名见所断,不缘见此所断为境,名修所断也。如是三十六中,见分十二,谓苦下五见,集灭各二见,道谛有三见,故成十二也;疑分为四,四谛各一也;余四各五,余贪等四,各通五部,四五二十也。兼前十二见及四疑,故欲界中有三十六。

  “论云:此中……”,这句话很费解,这是《俱舍论》的话,“此中何相见苦所断,乃至何相是修所断”,这个里边——前面讲的那些烦恼里边,哪些是见苦所断的,哪些是见集所断,哪些是见灭所断的,最后,乃至何相是修所断?一个一个问。

  “问也,此中者,光法师解云”,这有两个注解,一个是普光,一个是法宝。我们说玄奘法师的座下,研究《俱舍》的有三大家。一个是普光论师,他是玄奘法师讲《俱舍》的时候,他的笔记记下来的,叫《光记》。一个是法宝,他着了部书,他的观点跟《光记》的这个很有不同之处,所以他另外做了一部。这两部是有的地方针锋相对的,学《俱舍》的话,非看这两部不可,它们里边的差异、辩论都在里边。那么最后还有一部《神泰疏》,《神泰疏》留下来的没有几卷,失了很多。那么重要的就是这三大家。三大家里边完整的,普光、法宝的书都有。在以前,文革以前,在金陵刻经处,好象是《普光论记》是单行本有的,《法宝疏》从来没有印过,只是大藏经里有。但目前来说,《光记》这一部书,有那么一大堆了——三十本,线订本三十本,现在恐怕是金陵刻经处没有印了。因为版子是不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