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大乘起信论浅释,大乘起信论全文,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一卷——手机学佛网

大乘起信论专题部: 简介|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一卷  

  《大乘起信论.讲表》讲记

  净界法师主讲

  第一卷

  《大乘起信论》,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家请放掌。

  这次由于和尚尼大悲愿力的推动,所以我们今天有这个殊胜的因缘,共同学习《大乘起信论》。在讲本论之前,先简单的说明本论的重要性。本论是印度的大论师马鸣菩萨所作;在南北朝的时候,由真谛法师翻成中文。可以说从南北朝到现在的中国佛教,将近二千年的时间,本论在中国佛教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天台宗、华严宗,乃至于禅宗。这三个宗派在修止观的时候,都是以本论来作为主要的根据,这当中的内涵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基本上,佛法修学的目的,主要是「使令我们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当中的修学有二个重点:第一个是「业力的修学」,第二个是「心念的修学」。从它的次第来说,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应该透过布施、持戒、忍辱这三个法门的身口断恶、修善,来成就善业力。这善业力的资持,使令我们在生命当中,能够得到一种暂时的安乐,即所谓的「人天果报」。在这样一个人天果报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更进一步的去修学所谓的「正念力」。这正念的修学,是透过禅定跟智慧止观的修学,来消灭我们心中的颠倒。在《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上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观实相。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这个偈颂在天台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偈颂,智者大师把这个偈颂的理论发挥出来,而安立了所谓的观心法门。观心法门就是说:既然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我们整个生死流转的果报,是由内心的无明妄想所变现的,所以我们要消灭生死的相续,就必须先消灭无明妄想的相续,所以必须端坐观实相。我们只是靠身口的断恶修善,是不能消灭生死的相续。所以这个端坐观实相,在观照我们生命的真实相,它就能够成就我们心中的正念。这端坐观实相的整个内涵,马鸣菩萨揉合了整个大乘一百部的经论,而成就了《大乘起信论》,这当中对于整个生命的真实相,有非常详细而且是有次第的说明。所以我们透过本论的修学,你能够建立整个大乘的正见,由大乘的正见能够生起大乘止观的观照,乃至成就大乘的功德。这就是今天我们愿意拨出宝贵的时间,来修习本论的一个主要目的。接下来我们看本文:

  《大乘起信论》讲表:○将述此义,大科分四:壹、论主略史贰、解释标题参、随文释义肆、结示劝修今初。

  我们分四科来解释《大乘起信论》,第一大科我们先解释「论主略史」,把本论的论主马鸣菩萨简略的历史,作一个简单的说明。第二个「解释标题」,标题往往总持一部论的要义,所以解释标题,能够掌握本论的大纲。第

  三个「随文释义」,前面的二科是前言,这一科可以说是正宗分,正式解释本论的内容。第四科「结示劝修」,把本论学习以后,作一个总结。

  壹、论主略史

  首先我们看第二页,第一科「论主略史」。以下的「论主略史」,是学人根据《大正藏》,摘录出有关马鸣菩萨的历史。这个地方我们以三段的内容来解释马鸣菩萨的历史:第一段说明马鸣菩萨在家的因缘,在世俗的因缘;第二段解释他出家的因缘,他是在什么因缘情况之下出家;第三段说明他的修学因缘,马鸣菩萨他出家以后如何来自利、利他。这就是我们介绍马鸣菩萨的三个重点:在家因缘、出家因缘跟修学因缘。首先看第一段──他的在家因缘:

  马鸣菩萨,生于佛灭后约六百年顷,中印度舍卫国之婆罗门世家。家学渊源,师承名门,加之聪颖多智,勤奋好学,八岁即便精通《吠陀》《奥义》等诸多典籍。十岁时随师父那罗仙人,入净修林,修学《罗摩衍那》,于诗歌及戏剧等文学,尽得师传。

  解释在家因缘当中,我们分成三小段。第一段说明「马鸣菩萨」的出生背景,他是生在佛灭度「六百年」左右,比龙树菩萨早一百年。他出生的环境,是在「中印度舍卫国」的「婆罗门世家」。这一段我们简单的作一个说明。佛灭度以后,大概是一百年左右,阿育王建立了一个孔雀王朝,统一了整个印度;到了六百年左右的时候,阿育王的孔雀王朝慢慢的衰微了,所以印度又变成一个群雄割据的分裂局面。在这群雄割据当中,比较强大势力的王朝有三个代表:第一个就是南印度的揵陀罗王朝,是在印度南边的安陀罗王朝;第二个中印度的摩羯陀国,就是马鸣菩萨所出生的国家;第三个是北印度的贵霜王朝,就是迦腻色迦王所建立的贵霜王朝。在这三个强国当中,最为强大的是北印度的贵霜王朝,其次是南印度的安陀罗王朝,最后才是中印度的摩羯陀国,而马鸣菩萨出生的国家是一个比较小的国家。这一个割据的局面,就像我们春秋战国时代一样,可以说是礼崩乐坏,人心不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宗教的修学,就会比较主动积极来追求生命的归依。在当时的宗教,主要有二大派系:第一个是佛教,属于小乘的部派佛教;第二个是婆罗门教。当时马鸣菩萨是出生在一个婆罗门世家,他的祖父、曾祖父,乃至于他的父亲,都是信仰婆罗门教,是一个世代相传的婆罗门世家。这个地方是先说明他的出生背景。

  第二段说明他的家学渊源。「家学渊源,师承名门,加之聪颖多智,勤奋好学,八岁即便精通《吠陀》《奥义》等诸多典籍。」马鸣菩萨的婆罗门世家,到了他父亲的时候,可以说是到了颠峰时代,所以他父亲在婆罗门里面是担任长老执事,统筹整个婆罗门的一些工作。他父亲因为非常的忙碌在婆罗门宗务的推动,所以马鸣菩萨的母亲承担起教育他的责任。由于马鸣菩萨「聪颖多智,勤奋好学」,在母亲的教育之下,「八岁」就「精通」了整个婆罗门最重要的二部经典,一个是「《吠陀》」经典,第二个是「《奥义》」的经典。这二部经典,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吠陀》经典的思想是一个多神教的思想。身为一个宗教,就是要使令众生离苦得乐,它是一个生命的修学,不是只是一个学问的研究。生命的修学,主要是离苦得乐,在《吠陀》经典的解释当中,认为宇宙间有多神,就是我们的生命是由众多的神所决定,每一个神都决定了我们某一部分的生命。比如说:有的神决定我们身体的健康,有的神决定我们的财富,有的神决定我们外相庄严、美丑……等等。所以每一个众生想要离苦得乐应该怎么办呢?就随顺你心中的需要,向他相应的神去祈祷,透过你对这个神的礼拜、赞叹、供养,这个神就会赐给你安乐,拔除你的痛苦,这就是《吠陀》经典的思想,所谓多神教的思想。

  第二个是《奥义》的思想。《奥义》的思想在整个内涵当中,比《吠陀》更加深入,更加高深,是一神教的思想。它认为宇宙间的确是快乐的,吉凶祸福是由神所主宰的。但这个神只有一个神,不是多神。这个神是谁呢?就是所谓的梵──大梵天。所以我们应该透过对大梵天的冥想去观想归依,我们跟大梵天相应,大梵天就能够使令我们离苦得乐。所以这个《奥义》的思想是所谓「梵我一如」的一神教思想。

  从佛教的角度来观察这二部经典所描述的内涵,都是属于心外求法,都没有得到生命的真相。马鸣菩萨在这样的思想教育之下,先接受多神教跟一神教的思想。这是他小时候接受教育的情况。

  第三段说明他的专长兴趣:「十岁时随师父那罗仙人,入净修林,修学《罗摩衍那》,于诗歌及戏剧等文学,尽得师传。」马鸣菩萨在八岁的时候就把他母亲所学的《吠陀》跟《奥义》全部学光了,所以他母亲在他「十岁」的时候,为他请了一个老师,就是「那罗仙人」。他十岁就离开了家庭到「净修林」的地方,跟他的老师学习「《罗摩衍那》」。这个《罗摩衍那》是那罗仙人所专攻的一个法门,主要是用戏剧、故事的方式,把多神教(诸神的生起都有他的故事)这些神话故事表达出来。所以马鸣菩萨十岁以后,基本上修学的内涵,一个是戏剧,一个是诗歌。就是说《吠陀》《奥义》的经典甚深甚深,用故事、唱诵的方式来表达《吠陀》《奥义》的真理。这个戏剧跟诗歌表达的方式,对马鸣菩萨后来弘扬大乘佛法的确有很大的帮助。这是简单的把马鸣菩萨在家因缘的过程作一个说明。

  我们接着看第二段,正式说明他的出家因缘。出家的因缘有三段:第一段说明他对佛教的对抗,第二段说明他对佛教的归依,第三个说明他对佛教的修学,有三个主题。我们先看第一段:

  既出山林,生大我慢,以刀贯杖告曰:「天下智士,能胜我者,截首以谢。」初与佛为敌,履次挫败佛教论师,一国之中,无能抗者。倡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可打犍椎;如其不能,不得公鸣犍椎,受人供养。」

  菩萨非常聪明好学,而且得到很多婆罗门的传承,所以他非常的我慢。他怎么做呢?他在刀下面贯了木杖,向天下有智慧的知识分子宣布说:如果有人能够辩论超过我的,我就斩首谢罪。他所辩论的对象刚开始都是佛教的学者,而且屡次辩论都能够挫败佛教论师,乃至于整个中印度的摩羯陀国当中,佛教论师都没有一个能够跟他对抗。所谓「一国之中,无能抗者」这句话,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说明。马鸣菩萨出生的环境是中印度非常落后的摩羯陀国,那为什么佛教有这么殊胜的义理,却不能辩胜马鸣菩萨这些邪见呢?在《大正藏》记载,有二个主要的因素。第一个因素:佛教的四圣谛,所谓的苦、集、灭、道,讲到世间的因果、出世间的因果,这个义理甚深甚深,不是一般人容易理解;婆罗门的多神教思想,在一般人是心随境转的等流思考之下,是很容易理解,因为义理浅薄,所以很容易被一般人接受,这是第一点。第二个因素:在表达方式上,马鸣菩萨深知善巧;佛教的论师在表达佛法,往往都是比较单纯的演说方式。马鸣菩萨因为能够善巧的把多神教思想,透过戏剧的故事化,乃至于用诗歌的方式唱诵出来,透过他肢体的表达、唱诵的音声,让大家生起非常广大的欢喜。因为当时的文化很低落,一般人根本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所以这诗歌、戏剧的表达,在每一个地方很善巧的散播着多神教的思想,得到很多老百姓的共鸣。因为义理的浅薄、表达的善巧,所以马鸣菩萨广泛的把整个婆罗门教在中印度推广开来。这个时候,整个中印度的佛教也就慢慢的衰弱。他就说:比丘们,如果你能够跟我辩论成功的,才有资格打犍椎;如果不能的话,在僧团当中就不应该公开的打犍椎,受人供养。这个犍椎是我们僧团集合大众的一个标帜,是一个僧团和合如法运作的纲纪;不能打犍椎,纲纪败坏,僧团散漫,整个佛教就更加的衰微。这是讲到马鸣菩萨刚开始对佛教的态度是一种对抗的方式。再看第二段归依:

  时北印度有长老比丘胁尊者,知此事已,始从北天竺往诣中国,论辩马鸣。长老入于三昧,观其所应,乃立论曰:「当令天下太平等,国王长寿,国土丰乐,无诸灾患。」马鸣默然,无言以对,即堕负处,伏为弟子,剃除须发,度为释子。

  这段正式说明马鸣菩萨归依佛教的因缘。正当中印度佛教慢慢衰微的时候,当时有部有一个胜天比丘(殊胜的胜,天上的天),跑到北印度的贵霜王朝,贵霜王朝当时的佛教非常兴盛,在整个佛教的领域当中,以北印度的贵霜王朝最为兴盛,特别是一切有部的宗派特别兴盛。胜天比丘找到有部的长老胁尊者,把中印度整个佛教衰微的因缘,如是如是的报告。于是胁尊者就带了几个大弟子,跑到中印度要跟马鸣菩萨辩论。这个时候,他找一个比较接近马鸣菩萨的道场住下来。第二天早上,他就问一个沙弥说:你们为什么都没有击犍椎?明知故问。沙弥说:长老啊,你不知道,我们现在中印度都不能够击犍椎,就如是如是的报告。这个时候胁尊者说:你现在可以击犍椎,没关系。沙弥听了长老的教授以后就击犍椎。马鸣菩萨听到击犍椎以后,就带了很多人来到这个道场,就约定了时间,准备跟胁尊者辩论。胁尊者是一个大阿罗汉,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在辩论的前一天晚上,他在寮房入于禅定三昧当中,观察这个成败的关键。他发觉在诸多的佛教论师跟马鸣菩萨的辩论当中,成败的关键,主要是国王的因素。就是大部分比较重要的辩论,国王都会在场,而这个国王性情非常的暴恶,个性非常的固执。比如说,佛教安立一个宗旨说:生命是无常的,整个生命的有为诸法是生灭变化的。我们昨天的相貌到了今天就有所变化;你今的善巧方便,折伏憍慢的佛法的修学:天很有钱,明天不一定有钱;你今天的寿命在,明天不一定寿命在。就是整个生命充满了不安稳性,在这种变化当中,无常所以是苦,因为你不能预测你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当这个无常、苦的宗旨安立以后,马鸣菩萨就善巧的说:你说生命是无常、是苦,难道国王、王后他们的生命也是无常、是苦吗?他们是非常的快乐。这个时候,佛教的论师因为碍于国王个性的暴恶,在气势上有所衰竭,就输掉了。所以胁尊者就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第二天就随顺国王的心情,安立了一个宗旨,他说:我今天安立一个宗旨,请你来破斥,我们的宗旨就是「当令天下太平,国王长寿,国土丰乐,无诸灾患」,请你破斥。在这种情况下,他希望国家太平,国王长寿,结果马鸣菩萨无言以对,就失败了。当然他的失败,是马鸣菩萨太过轻敌了。因此他就归依了佛教,做为佛门的弟子。这一段是说明胁尊者马鸣菩萨。第三段说明马鸣菩萨一日马鸣独坐思惟:吾才识广博,名震天下,如何一言便屈为弟子?师知其心,即命入房,为显神变,并述法要,心乃悦服。

  菩萨在一次的辩论失败以后,就来到佛教的僧团。有一天做完晚课,他就思惟:我通达《吠陀》跟《奥义》的经典,才识广博,名震天下;胁尊者只是用善巧方便,才能辩胜过我。所以心中非常不服气。这个时候,胁尊者在禅定三昧当中,知道马鸣菩萨的心情,就请马鸣菩萨到寮房,欲摄受马鸣菩萨。就做了二件事情:第一个「为显神变」,第二个「并述法要」。马鸣菩萨到了胁尊者的寮房以后,胁尊者以阿罗汉的神通力,跏趺坐现在虚空当中放大光明。马鸣菩萨一看:哎呀!这是一个圣人,不可以轻视。内心当中对胁尊者由一种轻慢转为恭敬,就生起了恭敬心。但不明白道理还是不行的,一个人不能只是停留在对三宝的信心,更重要是对三宝生起智慧;所以胁尊者叙述了整个佛法的要义。胁尊者刚开始对马鸣菩萨所叙述的要义,就是整个小乘的根本思想,所谓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小乘的学者在观察生命,是把生命分成二个部分:一个是有为法的生命,一个是无为法的生命。有为诸法的相貌有二个:一个是诸行无常,一个是诸法无我。就是有为诸法,它根本的性质就是无常,「饶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所以从无常当中,我们知道生命是不安稳的。不安稳当中,所以无常、所以是苦;从苦当中,知道我们对生命没有主宰性。假设我们能够决定我们的生命,我们不可能让自己堕落在痛苦当中,所以生命是不能作主的,是无我没有主宰性。这个是小乘学者对有为诸法生命的一个观察,就是无常、无我。生命的另外一个部分,所谓的涅槃,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无为法的涅槃。这个涅槃的境界是什么呢?是一个寂静的安乐处。这就是整个小乘教法对生命的观察。马鸣菩萨听了以后,觉得这样的教法,比他之前的多神教,乃至于一神教的思想更加高超,就「心乃悦服」,对佛教生起真实的归依,心悦诚服了。这说明胁尊者刚开始用善巧方便的折伏,最后才用佛法来摄受。这段是说明马鸣菩萨的出家因缘。

  我们再看第三段,说明马鸣菩萨出家以后修学的因缘。修学的因缘分成四段,先看第一段:

  既入佛门,学法于胁尊者及富那奢尊者,尽得其学。尊者富那奢以法付嘱,告曰:「譬如暗室,燃大明炬,所有诸物,皆悉明了;法之明灯,亦复如是,流布世间,能灭痴暗。」

  马鸣菩萨修学佛法,第一个是「遵从师教」。他在遵从师教的过程当中有二个师长:第一个是胁尊者;第二个是富那奢尊者,富那奢尊者是他的大师兄。胁尊者教育马鸣菩萨,主要是教导义理的部分,就是整个《阿含经》四谛、十二因缘的内容。富那奢尊者本身比较重行门,所以他在整个小乘止观,特别是小乘禅定有深厚的心得。富那奢尊者在小乘的禅定当中,是成就了狮子奋迅三昧,就是这个禅定的过程有入、住、出。一般的外道修禅定是不得自在的,你有时候入了禅定要进去不得自在,或者进去以后想要安住也不得自在,安住以后你随时想要出来也不得自在;因为外道的禅定,他的内心是向外攀缘的。这个时候富那奢尊者告诉他:你修习禅定,要「依止我空,向内安住,向空性安住」,你就能够解脱禅定的不自在。马鸣菩萨以前在外道的时候虽然修过禅定,但是他没有依止我空来修禅定,所以这个时候他就换一个方式、换一个心态,内心当中观察这个我不可得,以我空的心态来修习禅定,他也成就了狮子奋迅三昧。所以马鸣菩萨最初的师承有二个:第一个是胁尊者,第二个是他的大师兄富那奢尊者。所以在《付法藏》的因缘当中,胁尊者是第十祖,富那奢尊者是第十一祖,马鸣菩萨是第十二祖。富那奢尊者后来跟胁尊者由中印度回到北印度的家乡,在回去之前就咐嘱马鸣菩萨一个偈颂,讲出一个譬喻说:「譬如暗室,燃大明炬,所有诸物,皆悉照了。」众生的内心都是颠倒愚痴的,心随境转;生命当中,不知道什么是功德相,也不知道什么是过失相。那怎么办?只好跟着感觉走。一般人的心情,就是我内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受、一个感觉,我现在感觉要去做这件事情,就去做这件事情,内心当中没有真理的照耀,心随妄转,所以是黑暗。这个时候怎么办?「燃大明炬」,我们应该在世间的黑暗当中点起光明,让大家知道什么事情是功德,什么是过失。这个光明就比喻佛法的智慧,能够开启众生智慧的光明,灭除众生的黑暗,使令众生离苦得乐。这段是说明马鸣菩萨刚入佛门时接受佛法的教育,包括胁尊者四谛、十二因缘的教育,包括富那奢尊者禅定的教育。接下来第二段说明马鸣菩萨的游学参访:

  马鸣敬受尊教,于是游学参访,增广见闻;弘宣正法,摧伏外道。尝于华氏城,依《赖咤和罗经》调和琴瑟,并自击钟鼓,令城中五百王子,厌恶五欲,出家学道。

  马鸣菩萨在胁尊者跟富那奢尊者离开中印度以后,就在中印度参学。在中印度的整个参学当中,他参访了有部的思想,也参访了经部的论师。这当中值得一提的是:他参访一个经部的论师胜受法师(殊胜的胜,感受的受),胜受法师有一个心得非常重要,他认为说:这个生命有有为法,所谓杂染的生死法;也有无为法,所谓清净的涅槃法:这二个法都是由心所变现的,心为业主。他提出这个观念说:这个法本身不能决定染净,你的心清净,就变现了涅槃之法;你的心随顺烦恼染污,就变现生死法:所以染净诸法是由心所变现的。这个思想在有部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有部思想认为法是真实性,所以马鸣菩萨得到很大的启发。不过在藏经里面提到,马鸣菩萨听到「心为业主」的时候,提出了一个疑问:心有杂染的部分,有创造烦恼罪业的功能;也会出现善良的功能,而表现出戒定慧。我们这一念心有杂染的心、有清净的心,这二个心到底是同是异?这个杂染心跟清净心的相互的关系是什么?这个时候胜受法师没有办法回答,这是马鸣菩萨心中的一个疑情。「尝于华氏城,依《赖咤和罗》经调和琴瑟,并自击钟鼓,令城中五百王子,厌恶五欲,出家学道。」这说明马鸣菩萨在中印度,除了参学以外,他对外弘法的一个因缘。他当时根据《赖咤和罗经》,赖咤和罗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他很有善根,本来想要出家,因为父母的反对没有办法出家,赖咤和罗就绝食七天;后来父母亲爱护儿子,所以就让他出家了。他虽然出家,他父母亲用种种的财富、种种的眷属因缘来障碍他;但是赖咤和罗比丘善根非常深厚,他观照世间的五欲是无常的,在解脱种种的障碍以后,终于证得阿罗汉果。马鸣菩萨就根据他这方面的才华,把赖咤和罗比丘整个出家的过程,修学所遇到的逆境,他如何突破,就编成一个故事,用戏剧、诗歌的方式唱诵出来。在整个城中,当时有五百多个王宫大臣的儿子去观察,结果这五百个王宫大臣的儿子看完这出戏以后,都厌恶五欲而出家学道,引起了整个中印度王宫大臣的反对,国王从今以后就禁止马鸣菩萨在大众场合表演戏剧。这是说明马鸣菩萨他在中印度的修学情形,乃至于弘法的情况。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