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楞伽经浅释,楞伽经全文,从“八识”看《楞伽经》的如来藏思想——手机学佛网

楞伽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从“八识”看《楞伽经》的如来藏思想  

  廖红宇

  摘要:《楞伽经》是一部融摄唯识阿赖耶识法义,成立真常唯心的如来藏思想,代表印度后期大乘佛教如来藏系的经典。本经的宗旨在于通过辨析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指出一个心物实际的如来藏识,由此来阐释人生的身心性命和宇宙万象的根本体性。宣说一切万有皆由心造,吾人认识作用的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这不仅融合了如来藏思想与阿赖耶识思想,而且肯定了第八阿赖耶识的作用(不净的方面:生起分别妄幻的现象界;净的方面:确立了法身、涅槃、真如的平等实体界)。

  关键词:《楞伽经》 五法 三自性 八识 二无我 如来藏

  作者简介:廖红宇,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2008级宗教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汉传佛教。

  《楞伽经》主要透过大慧菩萨一百零八句的问法,佛陀揭示了第一义谛真实之理。所说佛法围绕“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中心,在佛陀宣说离言自性的法门中,认为一切诸法皆系“自心所见”,“自心所现”,是“三界唯心”的“自内证”。并且阐释若能参透“同归一心”的法门,即能达到自证圣智的境界。

  《楞伽经》前后有四种汉译本,现存三种。分别为:(1)《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刘宋求那跋多罗译;(2)《入楞伽经》,十卷,北魏菩提流支译;(3)《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唐实叉难陀译。三种译本内容有繁简,但意思大体无别。一般认为,四卷本译出较早,且文句较少加工润饰,较可靠些,学界亦多据四卷本说明《楞伽经》内涵。本文亦主要据四卷本,从“八识”的角度来分析如来藏思想(所引《楞伽经》,特指四卷本且只标注卷数)。

  一、名相等法的内义——“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内涵

  1、“五法”

  五法是指名(事物的名称);相(由名而浮起的想像);分别(对名与相的判断);正智(是看破名相为非实的智慧);如如(作为智慧对象的平等真如)。从对名相分析的角度来看,名、相、妄想为世间法、为染,正智、如如为出世间法、为净。此五法是举迷界的主观(分别)客观(名、相),及悟界的主观(正智)客观(如如),来打破迷界以进入悟界的经过,实际上是展现了由现象世界的认识,到主体世界的修证,到究竟自证成佛的境界,即舍染归净、舍妄归真的五个阶段。

  2、“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与“五法”的关系

  “三自性”是指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八识”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二无我”是指人无我、法无我。那么它们与“五法”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在《楞伽经》卷四中指出:“三种自性,及八识,二种无我,悉入五法。”;“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这就是说,三自性、八识和二无我,都归于五法之中。这是因为妄想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三自性”与“五法”存在着对应关系:“妄想自性从相生。”由相而立名,此均属妄想自性;而妄想分别乃因缘而起、缘尽而灭,故对应于缘起自性;离名相、事相妄想,圣智所得及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来藏心。“八识”中前五识相应于相、名,意识对应于妄想,转七识末那识为平等性智则为正智,转第八识阿赖耶识为圆成实智即为如如。“二无我”既体现了对主体世界的否定(人无我);又体现了对客体世界的否定(法无我)。所以所说的名和相,都是妄想的自性。

  二、如来藏与“八识”的关系

  在传统佛教理论中,“真如”、“如来藏”、“阿赖耶识”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三者没有直接的关联,其意义也尽有不同。通常我们理解的“真如”乃指诸法之本体;“如来藏”是标志众生本来藏有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阿赖耶识”则是唯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含藏一切诸法的种子。

  但在《楞伽经》里,不仅常常提到“如来藏名藏识”(“藏识”即“阿赖耶识”),强调“此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而且还主张八识是阿赖耶识大海生起的波浪,阿赖耶识是“原因”和“根本识”,它是无始以来的本体,即是“如来藏”。此说不仅揉合了“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思想,也明确了“如来藏藏识”具有染净二重性的特点,这种认识对后来的中国佛教思想影响甚为深远。

  1、“如来藏”的含义

  “如来藏”的藏,是胎藏的意思。如来藏,意谓如来在胎藏中。如《楞伽经》卷二中提到:“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这一比喻说明如来藏在众生中的状态,以大价宝喻如来藏,以垢衣喻阴 界 入 。其中:(1)大价宝在垢衣中,喻如来藏在众生身(阴界入)中,这表明如来藏是本来具有的。(2)大价宝虽为垢衣所缠而不改变,喻如来藏虽在众生身中而常住不变,此表明如来藏在众生身中保持其清净自性。

  另外,《楞伽经》也指出“如来藏”没有定相与实体:即人我身心的一切现象乃至整个人生、物理世界,都是由五阴等相续流注不断、因缘和合、互为因果而形成的,宇宙中的一切境相都变动不居。认识“如来藏”要避免“有见”和“无见”两个误区,在《楞伽经》卷三中对有边与无边亦有所论述,如偈言云:“有无是二边乃至心境界净除彼境界平等心寂灭 无取境界性灭非无所有有事悉如如如贤圣境界”,其中“无取境界性”,破有见,意为勿执取虚妄之境;“灭非无所有”,破无见,意为寂灭之境非空无;“有事悉如如”,说无执着的本真之境。

  2、“八识”之间的关系

  《楞伽经》卷二中提到:“意识者,境界分段计着生。习气长养,藏识意俱。我我所计着,思惟因缘生。不坏身相,藏识因攀缘,自心现境界,计着心聚生。展转相因。譬如海浪,自心现境界风吹,若生若灭,亦如是。”即“所谓意识是由五识——眼、耳、鼻、舌、身——分别对境,因依他而起遍计所执的关系,才产生意识的作用。意识既已形成了,再受种种境界的熏习,增长如来藏识的种子,便名为第八阿赖耶。藏识又同时受意识的增长熏习,和意识所生我和我所执的思维因缘等等,分别妄想也就同时执着以此身相为我。所谓如来藏阿赖耶识,是因为攀缘自心显现的各种境界,总汇妄心执着的现状所生。意识连带其他七种识,都是互相辗转,互为因果的。譬如海浪,所有的波是水,所有的水是波。如来藏识和意识妄想等,也是如此。因自心现量领受境界之风的吹荡,心波藏海就迭相生灭,便互为因果。”

  3、如来藏与“八识”

  《楞伽经》卷四中明确提到:“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离无常过,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其诸余识,有生有灭。意意识等,念念有七。因不实妄想,取诸境界,种种形处,计着名相。不觉自心,所现色相。”这说明藏识是如来藏受无明之影响而衍生(“生无明住地”),并执持前七识之种子,所以前七识运作起种种法时,不能离开藏识(“与七识俱”)。其相互之关系以比喻来说明:即藏识如大海,含藏一切法之种子,受种种缘之影响,而与前七识相互作用,生起种种法,如大海起种种波浪,相续不断(“如海浪身,常生不断”)。

  以上是如来藏表层的含义,具有染的一面:众生有执着的状态即如来藏有无明之状态,亦是众生八识运作之状态,对种种名相执着实有,乃是八识运作之结果。于名相不生执着则是如来藏之本然状态,“不执着”是指觉知诸法之相如幻梦,并非说观一切相空无。说诸法之相如幻梦,是因世间种种相其实都是心相,由心所现。若有无明,则不明此唯心所现之理,有身心、世界的划分,并将之执为实有。执着之相是虚妄相,无执之相是真相。

  就如来藏深层的含义来说,具有净的一面:如来藏是真实不变的,是其他识的所依之处。《楞伽经》卷一的偈语也形象地形容了清净的“如来藏”转为“藏识”的过程:“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这就是说“譬如一个大海,风平浪静,澄然湛寂,忽然吹来阵阵的烈风,使平静的大海,生起重重无尽的波浪,从此便如万壑怒号,天地晦冥,再没有停息澄清的时候了。如来藏正是如此,它本是澄然湛寂,随缘常住而不变的,因内外境风的吹荡,便使寂然清净的本体,随变为浪潮起伏,跟着生起前面七识的种种作用。由此波浪互相撞击,奔腾澎湃,便转生一切境界,而无有止境。” 正因为“如来藏”受到“无始”以来的“虚伪恶习”熏染,又被“客尘”烦恼所障蔽,从而变成了“识藏”,变成了能够直接派生出世上一切的总基因阿赖耶识。殊不知一切诸根,和能藏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都是自心所显的现识,由于妄想执着,便显示出种种妄相,寻其根本,都是在刹那不停地生灭灭生,辗转迁变。可见,虚妄之相是如本真之相的影像,依识种子而有,非由本心所生。

  如上所述, 如来藏是“自性无垢毕竟清净”之无为法,虽恒常不变,不生不灭,却因无始无明及由此而起之种种执着的影响转生藏识,并衍生虚妄之识种子,复因种种因缘而有众生之虚妄相。即是说如来藏之毕竟清净是藏识之“体”,言其“体”常住不变, 实际是本有之清净种子遇缘而形成种种相,缘灭则回复本有清净种子之状态。但因其而起之八种识是有生灭的(不仅前七识有生灭,而且藏识在有无明之状态破除时,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时,藏识亦灭。)

  结语:

  《楞伽经》是结合如来藏思想与阿赖耶识思想的经典。它以离名绝相的第一义心为宗,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囊括一切佛法,通过对“如来藏”与“八识”的关系的阐述,反复强调无始以来的习气造成了人们的沉迷,使人们不能了知诸法实际上是自心的显现。如果能够彻悟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舍离能取、所取的对立,就可达到无所分别的解脱境界。

  参考文献:

  [1]刘宋求那跋多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大正藏》16册

  [2]南怀瑾:《楞伽大义今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2002年版

  [4]释满耕:楞伽经要义及其历史地位,《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2期

  [5][明]杨卓编撰:《佛学基础(佛学次第统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

  出自《青年文学家》 2009年19期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