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三)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
“阿难尊者,承蒙佛陀慈悲的救护,以及深深的教诲,深为感动,忍不住垂泪哭泣起来,然后,双手在胸前交叉合掌,恭敬地向佛说道:我虽然承蒙佛陀如此微妙法音的开示,觉悟到这个妙明真心,本来就是圆满的,它就是常住不灭的本然心地。”
【悲救】慈悲救护。特指佛陀以楞严神咒解救阿难的摩登伽女之难。
【叉手】古印度合掌的方式之一,双手当胸,十指交错团抱而合掌。这也是法身如来毗卢遮那的手印。
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而我也觉悟到,以佛陀现在说法的声音为缘,就现出了我的缘起之心,同时,我也用它来恭敬瞻仰如来。”
“我仅仅获得了这个心,但还不敢把它认作本元心地。但愿佛陀怜悯于我,再进一步用您圆满的法音宣讲开示,来拔除我的疑惑之根,帮我回归无上正觉之道。”
【缘心】缘起之心,也就是六尘缘影之心。
【本元心地】就是妙明真心。“本元”是指妙明真心乃一切之根本;“心地”是指妙明真心能够孕育并成长一切法,犹如大地能够生长万物一样。
【圆音】圆满的法音,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说法的妙音如此圆满,一切有缘众生,都能够听得懂,都能够心开意解。
【疑根】疑惑之根本。
阿难尊者虽然有所开悟,明白了前文世尊所讲的道理,也就是:“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但是,到目前为止,阿难还没有找到“妙明真心”。而只是以世尊的法音为缘,现出了自己的“缘起之心”,阿难尊者仅仅找到了这个心,还不敢把它就认作是“本元心地”,不敢认作“妙明真心”。
为啥呢?因为,阿难尊者还有疑惑,还有着深深的疑惑。疑惑啥呢?那就是啊,尊者隐隐觉得,自己这个“缘起之心”,似乎并不足以含容山河大地,乃至于含容世界和虚空。
——确实如此,咱大家平时所用的这个心,就是“缘起之心”,它比较狭隘,并不足以包容万象,因为它还不是“万法唯心”之心。倘若它就是“万法唯心”之心,嘿嘿,那就太爽了,咱需要啥,只要用这个“缘起之心”一想,所需要的东西就来了,那该多好啊。
——想啥东西,啥东西就来,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答:有可能的。不过,那需要心地非常清净,或者,具有极大的福德因缘才可以。通常来说,在天上,天人大体就可以。而在佛国净土当中呢,就更加可以了,《阿弥陀经》等等经典,对此都有说明。
在咱这个人世间来说呢,“心想事成”是大家的一个美好愿望。也有人成功,不过成功的概率比较低,而且必然多费周折,消耗时日,甚至于几经千辛万苦,才有所收获。其原因就在于,咱大家平日里所用的,就是阿难尊者找到的这个“缘起之心”,它是生灭心,随着境缘而起起灭灭,念念不停,所以没有多大力量。它也就是前文世尊所说的“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并非“妙明真心”,而咱呢,都和阿难尊者一样,把它“以为心性”了。
阿难尊者用生灭的“缘起之心”听法,咋可能悟入不生灭之法性呢?这也就引发了世尊如下的一系列开示,来帮助阿难和咱大家,从中找到没有归属的“见精明元”,尽管它还不是“妙精明心”,如同捏目所现的“第二月”,不过,它毕竟不同于水中的月影(比喻六尘缘影之心)了。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你们仍然在用缘起之心听法,这样所悟的法也是因缘之法,不会得以开悟法性。”
“就如同有人用手指头把月亮指示给另一个人的时候,后面这个人应当顺着指头的方向,去看月亮。倘若他只看人家的手指头,并且把手指头当成月亮的话,那么,这个人岂止是迷失了月亮,同时他也迷失了人家的手指头。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把人家的手指头当做是月亮了,所以也就找不到真正的手指头了。”
“他又岂止是迷失了手指头呢,他甚至已经识别不了明和暗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把没有光亮的手指头,当作了光明的月亮,从而混淆了明、暗两种特性的缘故。”
“阿难!你就是这样的人。”
【法性】一切法的本性,也叫做“法界性”,究其根本,也就是“心性”,就是“佛性”,就是“妙明真心”。
法性不属于生灭变动,也不属于因缘,它是本空而如如,同时具有无尽的功德与妙用。就当前来说,只要不落入概念执着,它就显现为咱的当下之心,当下的心境一如之心。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这个比喻,把它分别对应解读出来,整段经文大意如下:
佛陀用音声说法,来把“妙明真心”指示给咱大家,咱大家就应当顺着佛陀的法音,来反观自性,也就是《楞严经》第六卷所说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其实,佛陀的所有开示,其法义都在指引咱大家回光返照。
可是呢,如果咱大家不明法义,反而把如来法音,以及随法音所现的“缘起之心”就当做了“妙明真心”。这样的话,咱大家岂止是迷失了“妙明真心”呢,同时也迷失了如来的法音和自己的“缘起之心”。为啥呢?因为,咱一旦把“缘起之心”当做了“妙明真心”,当然也就不知道啥叫“缘起之心”了。
像这样,咱大家又岂止是迷失了“缘起之心”呢,同时也就分不清啥叫做“明”,啥叫做“暗”了。为啥呢?因为,竟然把“缘起之心”的“昏扰扰相”(相当于:暗),等同于了“妙明真心”的“清净光明”(相当于:明),于是,对于咱大家心境的“明”与“暗”也就没法分清了。
不仅咱大家如此,世尊告诉阿难尊者:你也是这样的。
本段经文的难点,在于如何分清楚“缘起之心”和“妙明真心”,这对于实修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实,它们并不是两个东西,所谓的“缘起之心”,是对应着境界,以境界为缘,而在“妙明真心”当中落下的影子。因此,前文当中,世尊也把它叫做“六尘缘影之心”。
当咱大家听到某个声音,看到某个景物,触到某个东西的时候,等等,咱的心马上就会以为:“哇,这是流行音乐,好动听哦。”“哦,这盆花真好看,绮丽多姿啊!”或者:“这是什么?好细软的料子,手感真棒。”等等。
——此时,咱大家的心,就是“缘起之心”,它是“妙明真心”里面的一个“幻觉”,或者说,是一系列“识别作用”。这个“幻觉”和“识别作用”离不开六尘之“缘”;一旦尘境没有了,这个“幻觉”和“识别作用”也就消失了,犹如龟毛兔角一般。
那么,这个“识别作用”是从何处来的呢?它的源头在哪里呢?
——显然,它绝不来自于外境,它来自于咱的内心。此时,只要当处回光返照,咱就会发现,在上述一系列“识别作用”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天然的“妙性”,也是一种“妙能力”,是“它”能够发起见、闻、嗅、尝、觉、知等种种功用,同时呢,它却并不会陷入“识别作用”里面,丝毫也不会被“识别”出的结论所影响。
“它”永远也不会落入见解,不会落入情绪,不会落入执着,“它”如如,“它”只是无形而明了,“它”就是咱当前的“妙明真心”。
——这样观察,咱就会初步明了“妙明真心”。它本来就在那里,只是需要咱透过“缘起之心”,而当即明了。这只是做得到,或者做不到的问题,只是何时能够做到的问题。亦如六祖大师所说:“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六祖所说的这个“离境”“后念”之妙心,所谓的“菩提”,也就是“妙明真心”。而所谓的“离境”,并没有啥好离的,只是“从来不曾沾染境界”而已呀。
——哎,此时,心回归了“它”的本来。
对“它”,没啥好修的,咱只是需要“明了”,需要“发现”。何时当下“发现”了,那就叫做最初的明心见性,远远超越了平日里“理解道理”的学修功德。在咱大家“发现”的一刹那,可以算是一个“顿悟”。只不过,即便咱“发现”了“妙明真心”,如今,在凡夫地,“它”看起来似乎也还不够广大,那是因为,咱如今还在“五蕴”的业缘覆盖当中,不通过一系列后续的修行,逐渐消融习气执着,是无法大用现前的。
——因此,与悉达多太子相比,与卢惠能相比,咱那个“顿悟”还远远不够。或许,从这个角度来说,咱大家只能算“渐悟”的根基吧。
对于阿难尊者仍旧在用“缘起之心”听法,世尊予以进一步开导,来论述说明“缘起之心”是虚妄的,因此,它是客人,而不是主人,不是“妙明真心”。世尊继续说道:
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
“如果你把分别如来说法声音的那个东西,叫做你的‘妙明真心\’的话;那么,这个心自然应当在离开了所分别的声音以后,有一个独立的分别之性,它才可以叫做‘妙明真心\’。”
“好比旅客寄宿在旅店当中,短暂的休息和停留以后,就会离去,终究不会常住。而那位掌管旅店的人,哪里都不会去,所以才叫做店主。”
“这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倘若真是你的妙明真心,就应当没有生灭去来;可为什么,一旦离开了所分别的声音,也就没有独立的分别之性了呢?”
【分别性】即:分别之性。问题是,“分别”其实是一种作用,它是起起灭灭的,对着境界,就可以有“分别”作用;一旦境界没有了,“分别”作用也就找不到了。因此,并不存在这样一种作用不停的“分别性”,它只是“缘起之心”里的虚妄习气而已,它是生灭的。
既然分别法音的“缘起之心”当中,不具有常在的“分别性”,那就说明,“缘起之心”无自性,属于生灭,属于“客人”;而不是如如不动的“妙明真心”,不是“主人”。
不仅如此,推而广之,六根对六尘的各种“缘起之心”,甚至是以“非色非空”为缘的,那种似乎是无分别的“缘起之心”,也都无法离开外缘而独立存在,所以都不是“妙明真心”。世尊如此开示:
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同样的道理,岂止是缘于声音的分别心如此,即使你分别如来的庄严容貌,在离开了所缘的容貌色相以后,也就没有独立的分别性了。”
“以此类推,乃至于去分别那种什么都不是的‘非色非空\’之境界,拘舍离等外道,糊里糊涂地把这种心境叫做‘冥谛\’。其实呢,它依然是缘起之心,它一旦离开了‘非色非空\’的法尘以后,就不存在一个独立的分别性了。”
“假如你把这些‘缘起之心\’当做你的心性,那么,它们却从属于所分别的六尘境界,又怎么可能是你真正的主人呢?”
【分别都无非色非空】分别那种什么都不是的“非色非空”之境界。这其实是对于“非色非空”——这种法尘的分别。
什么叫做“非色非空”呢?答:一些聪明的外道,他们通过禅修,观察到色法非实有,知其“非色”;他们也观察到空非实有,可以显色,故知其“非空”。因此,他们认为自己找到了终极的真理,那就是“非色非空”之妙境界,他们让自己的心就安住在那里,将那样的心境叫做“冥谛”,意思是:难以言说的真理。
可惜的是,他们所谓的“冥谛”,仍然属于“缘起之心”,属于“六尘缘影之心”,那其实是“非色非空”这个法尘,在“妙明真心”当中落下的影子呀。
【拘舍离】古印度十种外道当中的第三种,翻译为“牛舍”。
分别声音的“缘起之心”,最终离不开声尘之缘,所以说,它从属于“声尘”。分别色相的“缘起之心”,最终离不开色尘之缘,所以说,它从属于“色尘”。而分别法尘的“缘起之心”,当然也就离不开法尘之缘,它终究从属于“法尘”。
拘舍离等外道们呢,让自己的心去分别一种“非色非空”,似乎啥都没有的境界,看似玄妙,无非还是一种法尘;于是,以此为缘,他们的心境似乎到达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妙境界,他们称之为“冥谛”。其实呢,还是一种“六尘缘影之心”,还有所归属,终究归属于“非色非空”的法尘呀。
凡是有所归属的,其归属地无非是六尘境界。人家是有主子的,咋可能是咱大家的“妙明真心”呢。必须要知道,“妙明真心”是一切心之本性,是一切法之源,它是绝无从属的。正因为没有从属,所以,达摩大师《血脉论》把它叫做“大自在王如来”。
对此,阿难尊者尚有少许疑惑,故而继续向如来请法: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阿难说道:“如果说我当前缘起之心的心性(分别性),都有各自归属的话;那么您所说的那个‘妙明元心\’(即:妙明真心),为什么它就没有归属地呢?但愿您以慈悲怜悯之心,为我们大家宣讲解说。”
【若我心性】此处是指阿难尊者当前“缘起之心”的心性,也就是经文里所说的“分别性”。
除非了悟“妙明真心”,否则对此多半是一无所知。一般的众生,都想找个依靠,嘿嘿,找个靠得住的“主子”。比如呢?有的人想依靠天神,所以,他们就找到了“上帝”和“真主”。有的人想依靠老师,所以呢,他们就找到了人世间形形色色的各类“大师”们。
这是修行人,混生活的人们呢?更是要有依靠了,哎,要么依靠某些机构,要么依靠老板,要么依靠上级,要么依靠老公,要么依靠父母,再要么,嗨,干爹也行呀。人世间的依靠,更是种类繁多,可谓异彩纷呈。
——因此,顺应着众生如此的依赖习性,佛陀教导咱大家要“皈依佛、法、僧三宝”,所谓“皈依”,也就是“归依”。这是如来极大甚深之方便。
本来呢,“依靠”就是攀缘,“依赖”还是攀缘。只要还有这样的心境,想要明心见性,几乎是不可能的。
有人会问了:那依靠善知识呢?难道也不行吗?
答:如果是真正的善知识,您依靠他修行,是非常好的。不过,到了最后,到了紧要关头,您即将突破尘俗见解,即将明心见性的时候,善知识都会告诉您,还有一个东西必须要放下,那就是对于善知识的“依赖”。
恭敬善知识,以善知识为榜样,为自己修行的动力,这很好;但是,对于“善知识”的依赖,最终将会是极大的障道因缘。
各位兄弟姐妹,咱要牢记《楞严经》第一卷当中,阿难尊者如此的反思:“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
阿难尊者就是因为过于“依赖”世尊,而迟迟不能够成就无漏圣果。须知“无漏”就是“无为”,有所依靠,有所依赖,都是攀缘,都是有为法,咋可能契入无为的“妙明真心”呢。
禅宗门下说得好:“心无依倚,可以入道”,这恰好是对于达摩祖师“心如墙壁,可以入道”的精准解读。为啥呢?因为,无依无靠而自空自明之心,正是“妙明真心”呀。
以下,针对阿难尊者的问题,关于为啥“妙明元心”没有归属,世尊不厌其烦,予以慈悲开导: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要知道,你如今能够见到如来的那个‘见精明元\’,这个“见”虽然还不是真正的妙精明心(即:妙明真心),但是,它就如同‘捏目所见\’的第二个月亮一样,确实是月亮,而不是月亮映在水里的影子。”
【见精明元】见之精华,明了之根本。简称为“见精”,也就是“见性”。
【妙精明心】就是“妙明真心”,也就是“妙明元心”,还是“妙真如心”,等等。
为啥一个东西,如来却用了如此多的不同名字呢?答:这恰恰彰显了,这个东西不是名字所能够代表的。同时,也说明它具有多种,乃至于无量的可能性。
【如第二月,非是月影】它就如同‘捏目所见\’的第二个月亮一样,确实是月亮,而不是月亮映在水里的影子。
所谓的“第二月”,是指咱大家面对着天上的月亮,看清楚了以后,用一个手指头,轻轻地挤压自己眼睛的边缘,眼球就变形了。于是,您再来看月亮,哎,旁边多出来一个月亮,也很清楚,只是有些飘忽,那就是“第二月”。
在佛经当中,“第二月”用来比喻距离“妙明真心”最接近的那个心,例如,当阿难尊者见到世尊的时候,他的那个“见精明元”,也叫做“见精”或者“见性”,就是如此。它虽然还不是“妙明真心”,但是,它们之间关系很密切,很接近。因此,见到自己的“见性”,见到所谓的“第二月”,可以算作相似的明心见性,距离透彻的明心见性,还有一步之遥。许多人的“悟道”,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实际修学当中,一步到位,直接亲见自己本来面目(妙明真心)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至少需要分两步走,并非刻意如此,而是因为,“攀缘”与“认知”这两种习气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很难一步就跨越过去。
先说“攀缘”,也就是咱大家习惯了的,内心总是不安分,总要找点儿东西填补一下,分别一下,抓取一些回来,否则,就会觉得无聊,就会六神无主。这种习气,就叫做“攀缘”。
这是咱大家无量劫流浪于生死轮回当中,积累下来的粗重习气。斩断它的方法,就是要学会“离境”,也就是常说的“回光返照”。所有的修行,都从这里开始。放下“攀缘”,绝不是朝夕之功,对于咱大家来说,这必然需要长期的修学,才能够逐渐做到。
如何做到呢?答:有文化的人,还是静坐当中,时常念经闻思修比较好,我自己就是如此。就比如咱大家如今学习《楞严经》,当您深入到经文法义里面的时候,会发现内心很充实,轻松安乐的法喜自然会生起。此时呢?所谓的“攀缘”之心,也就自然平息了。如此修学,久而久之,向外的“攀缘”习气,就会越来越淡,越来越少。咱的心境呢?它逐渐回到了当下,回到了当前。
这时,您也就具备了亲见“第二月”的可能性。当“攀缘”习气很淡了以后,初步的“离境”基本达成,“回光返照”也就不难了。那只不过是您在禅修当中,或者生活当中的某个专注时刻,某个寂静时分,在内心向往觉悟的道力催促之下,就那么轻轻地向内心一回头——哎,就是它!一切见、闻、觉、知都是它,所有的行、住、坐、卧还是它。
——亲见了“它”,明了了“它”,就会确信,“它”才是如如不动的“主人公”。“它”并不曾落入以往的种种情绪当中,“它”不属于任何境界,也不属于任何道理。“它”一直就在那里,近乎冷漠地而又清晰地观察着一切。
此时,多数人会把“它”认作“妙明真心”,其实还不是,而只是“见精明元”,属于月亮旁边的“第二月”。
那么,“见精明元”与“妙明真心”,差别在哪里呢?
答:就差别在更深一层的无明习气:“认知”。
“见精明元”,或者说“见性”,虽然是“见之本性”,却并非“心之本性”,它只是“心之功能”。而它却把自己当做了主人(它其实也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把自己“认知”成为了“能见”的主人;而把所有的境界,都“认知”成为了“所见”的客人。
于是,本来一如的“妙明真心”当中,被这个虚妄的“认知”创造出了“能见”的“我”,和“所见”的“境界”;颠倒的生死轮回,也由此而发生。这个虚妄的“认知”,就是无明错认,就是无明。
当开悟“见精明元”的修行人,通过学修大乘了义经论,用般若智慧,把虚妄的“认知”打破了以后,那时,他自然也就会开悟“妙明真心”。其后呢,“第二月”已不复存在,“见性”与“心性”无二无别,“见精明元”与“妙明真心”无二无别。
这就好比,如果不“捏目”了,“第二月”也就没有了,无垠太空里,无始明月一轮圆照,无自无它。如果修行人不再“认知”,也就没有了“能见”的“见精明元”,没有了“所见”的芸芸物象。一切对立与差别,都不复留存,此时,“见精明元”当即就是“妙明真心”;“见性”当即就是“心性”。
对于咱大家来说,开悟“见精明元”是可以做到的,那只是需要放下向外的“攀缘”而已。虽然它还不是“妙明真心”,不过,相距并不远,它们都具有类似的特质:不属于生灭,常自如如。因此呢,也就没有任何归属地。以下是世尊对此妙法的详尽开示:
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
“你们应当仔细聆听!如来现在就要为你们开示,那没有任何归属的真实境地。”
【无所还地】没有任何归属的真实境地。
虽然世尊把“见精明元”叫做“第二月”,但它毕竟是“月亮”,也可算是没有任何归属的真实境地。
如此妙法,必须诚心敬意,仔细聆听与观察,才会相应。所谓的“无所还地”,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树。或许,自然界本没有这些东西,不过,“自性”就是如此,它是没有任何来源的,却妙用无边;它是没有根的,却可以生长出世界与万物。因此,对于本来觉性,莲花生大师曾经如此开示到:“从本未生而是自生之光明,这是‘觉性\’的婴儿,可是却无父母,真稀奇!”
人们总是被“习惯”所束缚,总觉得依照常识,啥东西都应该有个根源,等等。可是,如果不把这些常识放下,想要明心见性,终究做不到啊。所谓的“常识”,到了这里,恰恰是尘俗见解,是徒自束缚。
不要说“妙明真心”了,即便是“见精明元”,咱大家当前的“见精”与“见性”,虽然它是“第二月”,又何曾有啥根源呢?何曾有啥归属呢。关于其中的详尽、具体之观察,请看世尊的精妙开示:
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孛之象,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
“阿难!你看祇桓精舍里的这个大讲堂,由于面向东方开有门窗,太阳升起来以后,就会有光明;半夜的时候,如果恰逢初一前后,就没有月亮,要是再遇到乌云的话,就变成一片黑暗了。”
“门窗的缝隙当中,可以看到是相通的;墙壁所在的地方,就只能看到壅塞不通了。”
“有相可分别的地方,就有了显见之缘;一片顽空虚无之中,又似乎到处都是空性。”
“当地气沉聚的时候,或者尘土飞扬的时候,就陷入了一片混浊;而雨过天晴之后,尘埃随之收敛,便又现出了清净通透的景象。”
【中夜】就是“中夜分”,相当于如今本地时间的二十二点到凌晨两点。
古印度把一天分为六个时分,每个时分,大约四个小时。从日出开始,叫做“初日分”;中午前后叫做“中日分”;日落前叫做“后日分”;日落后叫做“初夜分”;半夜前后叫做“中夜分”;日出前叫做“后夜分”。
【黑月】古印度把每个月的初一前后,叫做“黑月”,因为天上几乎没有月亮,夜色最黑。把每个月的十五前后叫做“白月”,月亮最圆,夜色最亮。出家人半月诵戒,就是选在“黑月”和“白月”的日子里。
【晦暝(音:明)】“晦”:昏暗,夜晚。“暝”:冥的异体字,昏暗。
【户牖(音:友)】“户”:门;“牖”:窗。合指门窗。
【壅(音:拥)】阻塞:壅塞不通。
【郁孛】“郁”:此处指地气沉聚。“孛”应为[土孛],音:伯,意思是:尘土飞扬。
【纡(音:迂)】曲折,萦绕。
【澄霁】指:雨后天晴。
【敛氛】指:尘气收敛,沉降下来。
为了帮助阿难显发“无所还地”,显发出没有归属的“见性”,世尊先列出当前的所有视觉景象,然后,一一指出其归属地。
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孛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
“阿难,你都曾经见到过这些变化的现象,我现在把它们一一归还所从属的因缘。”
“什么是它们本来的因缘呢?阿难,在这些变化当中,光明归属于太阳。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光明的起因属于太阳,所以光明归属于太阳。”
“以此类推,黑暗归属于初一前后没有月亮的夜晚;通畅归属于门窗;壅塞归属于墙壁;显见之尘缘归属于分别;顽空和虚无归属于虚空;地气沉聚和尘土飞扬都归属于尘埃;清明通透,则归属于雨后初晴,等等。”
“那么,这个世界可以看到的一切自然现象,大约是这些。”
【各还本所因处】把它们一一归还所从属的因缘。“还”是指找到其发源地,对应于现代汉语,意思大约是“归属于”,或者“从属于”。
世尊精辟地总结了咱这个人世间的所有“视觉”现象,大约八类,共分为相反的四对:光明和黑暗,通畅和壅塞,尘缘和顽虚,郁孛和清明。而且,这八类现象,都各有其归属,世尊已经一一指出。
但是,面对着这八种现象的,明见这八种现象的,咱大家的视觉本性——见精,它是否也有所归属呢?
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
“但是,你能够见到这八种现象的,那个‘见精明性\’,应当把它归属于谁呢?它无处可归属。”
“为什么呢?如果把它归属于光明的话,等到光明消失了,也就是黑暗的时候,它就应当无法见到黑暗才对(同理,它也不归属于“黑暗”等其它七种现象,具体论述过程大同小异,此处省略)。虽然现象上有着光明和黑暗等种种差别,可是这个见的能力,却根本没有任何差别。”
【见精明性】那个见的精华和明了之性。也就是“见精”,也就是“见性”,前文还叫做“见精明元”,等等。
在“十番显见”当中,世尊要为咱大家显明的,就是它。不过,它因为充当了“能见”的角色,并且把见到的色相当做了“所见”,由此而陷入了对待差别,陷入了“无明错认”,所以还不是“妙明真心”,就好像捏目所现的“第二月”一样。
虽然如同“第二月”,虽然还不是“妙明真心”,不过,咱大家的“见性”却和“妙明真心”一样,是没有归属的。如果非要给它找个归属地的话,“见性”只可能归属于“自性”,只可能归属于“心”。它,已经在“自性”和“心性”的范畴里面了,只是,还有少许杂质,还夹杂着一些“无明错认”而已。
如同世尊前文所开示:“如是见性,是心非眼”,因此,“见性”之本质,就是“心”,也就是“心性”。具有足够福慧资粮的人,在觉悟“见性”之时,也就觉悟了“妙明真心”,菩提树下的悉达多太子就是如此。太子看到“明星”,而映出了自己的“见性”,也同时映出了其“妙明真心”。
这就好比,如果找到了“第二月”,距离真正的“明月”就很近了,哎,只要把“捏目”的手拿开,“第二月”就消失了,一轮“明月”,全体显现。
即便退一步说,“第二月”也还是月亮,而不是月亮映在水里的影子。“见性”也是“自性”,而不是不相干的别人。因此,世尊继续说道: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那些可以找到归属地的,自然不是你;连你都找不到它归属之处的,不是你,又是谁呢?”
——由此可知,明了“见性”本来不难。只是,需要远离攀缘,需要回光返照,需要静心观察。
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因此知道,你的心本来就是微妙光明而清净的。你自己徒自迷惑苦闷,反而因此丧失了本来真心,随着妄想去承受虚妄的轮回之苦,就这样在生死轮回当中一直被动地漂流沉溺着。”
“所以如来常说,这就叫做可怜的众生啊。”
【自迷闷】一切众生之所以落入虚妄的生死轮回,半点儿怪不得别人,怪不得任何境界。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错认”而虚妄发生,只是咱自己迷惑了,所以就有了苦闷,故名“自迷闷”。
亦如世尊最后之感慨,咱大家只因为在“妙明真心”当中,“错认”出来了“能见”的“我”,同时也就“错认”出来了“所见”的“境界”。而不再知道,一切其实都是“妙明真心”当中的幻相。于是呢,了无生死当中,幻生出了无尽的轮回万象,“咱”在虚妄业力的驱使下,不停地漂流沉溺,受尽折磨。各位兄弟姐妹,您说,苦不苦呢。
所以如来常说,咱大家,就叫做可怜的众生啊。
(“第五番显见”结束,世尊通过指月和八还辨见,为大家显发出见性无还,没有归属,没有源头。下面是“第六番显见”,世尊将通过观察见性周遍,帮助阿难显发出见性非物,即是自己真性)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