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这句话是佛陀把众生的相、众生的心、众生的妄执,全部显露出来。须菩提内心非常的感激,内心中对般若生起无上的信心。对须菩提自己来讲,受持非难,但是呢,为了众生,他就问这部金刚经的名字。
从前面到现在,佛陀讲我们的心是妄心,讲法是非法,又怎么立名呢?这个名肯定也是非名,它肯定有不可思议的讲法。我们众生往往对名字非常的执着,有名言就有法执,有法执就有无明,有了无明就会生见思烦恼。我们久远劫来,所有的名字,安住在我们大脑中变成幻境。山、水、山河大地、父母、兄弟姐妹……都叫名,就这些名字,想一想你都会生无明烦恼。因为这个妄名、非名,也可以说它真实,这个妄名在我们心中建立以后,就产生一个执着。所以佛陀讲这个名,也关系到我们众生无始以来所执着之名,我们六道轮回的生死,其实都是执妄名而来。明明是个假的东西,它可以使我们牵挂,它使我们会记住很多东西,它使我们回忆过去很多很多的事情。就因为这个名言,说贪心中就有贪的烦恼,说瞋心中就有瞋的烦恼,说痴就会想到很多痴的烦恼,不是别人痴就是你自己痴,不是别人的贪就是你自己的贪,不是别人的瞋就是你的瞋。所有这些名言,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反应。所以佛陀讲的这个名言,是非常的重要的,要用现生中的这些名言把它解开。什么叫名?这个名以解我心中的名。如果此名是非名,一切法界名都变成非名,也就破解我们心中的名执,对名言的执着。
昨天讲到众生本空,佛果无住,度一切众生无众生可度。看到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众生心中疑惑,以为有佛可得,是故佛陀又破众生对佛的这种执着。就告诉众生,佛相非住,有住就不是真相。你看到这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实佛陀是无住的。因为无住即法身,众生执着于相,不了解如来有法身故,法身报身才有化身,我们见到的这个相,是我们心中的名言的执着,相上的执着,却不知道佛陀这个相是来自于他的大相,是无住之心,叫报身。无住之身遍一切处,但是我们执着于我见,认为我有住佛就有住,认为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事实上呢,佛陀的相是来自于无住之心。因为无住,此相大故,与一切众生没有障碍。因为我们心有住故,所以我们跟佛有障碍。佛无住故,跟众生是没有障碍。没有障碍就没有取,没有舍,无取无舍当体即佛。但是众生有取,因为有住就有取,有取就有舍,就是说你是佛我不是佛,认为佛陀才是佛,我不是佛。这个心从哪里来呢?从有住之心出来的。所以佛陀给我们示现,他说我这个相是无住,就了知我们本来的法身。如果你通达于佛陀无住之智慧、般若啊,你和佛陀就没有障碍了。因为没有障碍就没有取舍,与般若相应故,与佛相应故,此果变成因地空故。
佛陀无住,你了知此般若,果位上空了,其实你因地上已经空了。因为因地上的相正是佛陀果位上的空。因为他的无住的空,和众生这个相是一体的,所以呢,你要会于佛陀果位上的空,那“我”就没有了,那就会于佛、般若之智。如果你认为我是众生、佛是佛,产生距离,这是众生的妄执。讲般若智慧就是开显我们的智慧,了知这个世界是没有我的。我是佛吗?不能说。我是众生吗?也不可以说。为什么呢?根本没有我相的,哪有佛可成呢?哪有众生可度呢?
没有我所证之智,没有我所成之佛啊,没有我所度之众生。后面微细的破我们这个相。所以我们心一定要细下来。立名本身就是一个总持,见名而识相,见名而识智,就是看到这个名字,你的智慧就开了。如果前面不闻,那此名就立名了。如果你搞懂了,一听说名,就心开意解。所以我们思维佛这个无住之果,在你很紧密的思维到佛果无住的那一刹那,无住佛身就大故,佛身大你已经就是佛陀的无住果,因地就空掉了,果地上本体是空。并不是我空掉了,果地本来是空。无住体不是我无住,它本来无住。在你通达无住的那一刹那,你因地也就空掉了,跟究竟的果跟真如是相应的体。跟真如相应的体就是法身。法身没有我相,不能说我是法身,不能这样说。法身是一切处,本来体,无来无去,是大身,是一切众生根本处。
佛都不说自己是如来啊,佛陀说自己是如来,那佛陀不是还有我见吗?有我相吗?因为佛陀这个如来和众生的如来无二故,如来是无住故。佛也是无住体,众生也是无住体,所以如来通达一切,跟众生心是一体的。所以呢,果位上空,因位上就空。因位上的空,果位上照样不能空,因为因位上的空是断空。断空没有识果故,你不了解果的这个体,不了解无住之因。无住之果没有现前,因位上的这个体也不会空。这是第二,如来为了说佛果这个无住体。
第三个,因为众生有执着啊,布施啊,严净国土啊,所以佛陀再说布施的体空。而持戒、修福的体是什么呢?无住就是法界,庄严体。佛陀法身是无住,佛陀住在哪里啊?住在法空里面,法在哪里佛就在哪里。法身无相故,报身就无相,只有菩萨才看到无相的报身,我们众生看到的是有生有灭的化身。化身随众生的业力而显,是众生的心感召出来的,无始以来的迷惑里面显现出来的。我们看到佛陀在对面,但是佛陀的报身跟我们是不二,你只要心空,你就可以看到佛陀的报身跟你是一体的。但如果你心不空,你有住,佛陀跟你就对立了。有住就有取有舍,就有得和失,那你跟佛陀就有距离。而你无住体显现出来,佛陀是无住的,所以他遍法界心,所以讲报身。但是我们众生执着于这个化身,以为这个是如来,却不知道他有报身、有法身,法身无住,报身无相。无相无不相,就是说他没有一个像我们看到取舍之相。佛陀的相是平等,尽虚空遍法界之相,他的相是不可思议。如来法身相不离持戒,能遍法界故,持戒就是空。因为他空故,是故生福,佛陀的福德是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说,你现在看到三千大千世界都是佛陀的福。这个福从哪里来的呢?从布施中来。怎么布施呢?以无住心布施。无住是大布施。持戒里有大福。以无住心做一切善法,就能得大福,因为无住是法身故,能遍法界故,所以他的报身也能遍法界。
那么释迦牟尼佛住在哪里呢?法身无住,报身遍法界无相,所以呢,无住无相是如来住处。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在我们面前,这个相是我们众生心中的相,住在我们心里面。我们没有心了,我们也就看不见了。所以呢,这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只是应众生的心而显现出来的。众生有色,可以看到佛陀的色相庄严;有耳朵,就可以听到佛陀讲话优美的声音;有鼻子,可以闻到佛陀身上的香味;有嘴巴,就可以知道佛陀讲话的妙音;有身体,就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跟我们接触的慈悲之身;我们有意念,就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庄严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我们心,我们这个心一断,这个相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这个相是从众生心里出来的。它住在哪里呢?就住在我们心里面,所以呢,法由心生。你看到所有的法,都是由心生。为什么生出这样的法呢?是因为你是众生。什么叫众生呢?有取有舍。什么叫取舍?就是住。你有住了,你就觉得有取有舍的体,有得有失,你就感觉到他圆寂了,出来了。如果你做了大菩萨以后啊,你看到不是众生心中出来的,没有住了,你可以看如来报身。原来化身也不离开众生心,报身亦不离开众生心,法身又不离开众生心。法身无住体,众生皆已俱足;报身无相体,也不离开众生的心;化生还是众生的心。证明众生的心俱足三身。如果你现在没有尽虚空遍法界的如来法身,如果释迦牟尼佛的这个法身不住在我们的这个无住体里面,那就肯定是邪见、不正见。报身没有取舍,相遍法界,无住之心就有无住之相,所以也不会取舍任何一个众生。因为不舍任何一个众生,所以众生只要无住,就通达于如来相,这个相叫报身相。报身相也没有取舍,是故众生与它同体,如果众生不与它同体,它有舍有取,不为如来报身。
释迦牟尼佛化身是由众生心显现出来的。如果如来和我们众生的相如果不相应,怎么会示现在我们的面前呢?他不会舍离众生的。
三宝有常住三宝、住持三宝、自性三宝。佛法僧是常住三宝,常教化众生,开显我们的福,彻底的超越我这个体。有无相之法身,有无相之报身,亦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这个化身。随时可以在我们面前示现。我们在妄执的时候,它常住在我们面前。若人精进故,常住三宝会显现出来。住持三宝是生福生乐,令众生快乐,令众生增长善根,令众生增长福报,就是众生执着的相,包括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石头像、木头像、水泥像,叫佛宝。虽然有分别,它有福报啊,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经典给我们生善根,给我们种下慧根。僧宝出家人,令众生看到出家人得到大福报。住持三宝只能令众生修福,得福德。常住三宝是令众生得般若智慧的。如果你把常住三宝找到了,你的般若智慧就已经开了。常住三宝就是没有我的意思。开显自性三宝,就是你成佛的时候,你闻般若开显你自己的宝藏的时候,你自己没有了,你自性的三宝就出来了。讲自性三宝无非是转迷成觉啊。
这三宝又是一又是三。常住三宝就是住持三宝,住持三宝就是自性三宝,自性三宝又是我们的住持三宝。我们迷了,就有三;我们觉了,就是一。觉悟了就是一,但是迷惑了方便说三。
佛陀告诉我们,布施这个体是空的,能遍庄严故。讲布施是要众生持戒修福故。讲佛土庄严是心地庄严,我们无住之心才能生出真正的庄严。不舍前面的布施持戒,但是无住故,就是说心地庄严。我们平时做善事都在心外去做,不知道心内去做。我们布施持戒虽然无住,但是我们执着于名言也是错啊。布施持戒是你心地之法,是你心里面本来具有的功德,是具有的宝藏,它是我们心里面本来有的东西,那为什么生出这些污垢、烦恼、分别、执着呢,因为你有住啊。我们布施持戒叫你无住,你好像以为真的在外面无住了,我们以为布施将来得好报,就是你无住还是想将来得大报,还有这个心在,我为了成佛我无住啊,却不知道是我本来心地啊,这是我们的国土庄严啊,这是你自己心地上本来俱足的东西。
无住就是你心中的国土自庄严,就是清静心而做一切善法,修一切善法不住于相。菩萨庄严国土应生清静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这个才是色声香味触法里面生清静心,这个就是国土庄严,是你心中本来的国土。因为你国土不庄严的原因,是因为你心中不清静故,清静则生清静庄严。所以呢,心净则土净,我们心怎么净呢?与般若相应。你念几声阿弥陀佛那个清静了有什么用啊?你要了知般若,了知现前的一切持戒当下体,就是你自己心中本来的庄严。它是无住体,它不是外面的东西,是你本来的心。我们为什么要持戒呢?戒是体,持是善,此善是体的光,你在做善事的时候是你心中的光。“万法是心光,诸缘唯心晓,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你现在做善事是你本体自性中的一个善光而已,但是呢,我们只了光而不了体。只知道我们现在做善事将来得善果,在这上面去无住,却不知道它本来就是无住,是我们心中本来的体。你在做善事,你说我不要住啊不要住啊,不要住无非是让你回复到你自己本来的清静,并不是说我要得到什么大的果报,是你本来你清静心里面生出来的东西,是你本来的清净体里面出来的。戒是体,为什么“持此一戒”呢?一切善法都在这个戒体里面,光里面出来,三千大千世界都是我们心中之光。你不执着了,就是心中的清静光。你执着了,这个世界就变成分别、执着、取舍,就变成妄见。妄见就是不识心故,外面的东西变成烦恼。如果你静下来了,了解了这个般若无住体,这个叫国土庄严。报身无相,法身无住。
前面讲了那么多,统摄在这声名。从众生、从佛果、从布施、从国土庄严、从心地庄严,报身无相,法身无住的体,众生应该了解这个法界的真实一面了。
我们众生心粗,不知道如何能表达我们的心。就像看到妈妈慈悲喜舍全部表达出来以后呢,我们看到妈妈的这种慈悲、爱心、忍辱,无言以表达。所以呢,须菩提就问,我用什么言辞才能表达我对妈妈的这种感觉呢?没有妈妈名字的时候啊。只有佛陀才能说啊,须菩提也没办法说啊。就像我们说无量寿佛一样,西方极乐世界法藏比丘在发大誓愿的时候,把四十八愿说出来以后,立名无量寿。在你这声南无阿弥陀佛念下去,真正的感受到四十八愿的闻性,闻到阿弥陀佛才有执持名号。你没有闻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真实慈悲,真实体相,真正无住之心、无住之体、无相之相,在法界里面妙用之用,众生用什么心来感受阿弥陀佛呢?因为众生心散,心乱,他没办法总持啊,用一句话来总持佛陀的全部啊。所以如果没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或者说没有金刚般若波罗蜜这几个字,我们实在难以总持。我现在把这个体给你了,然后你回家去想,你没办法总持,因为我们心散乱。它没办法把我们这个心总持在一块。
佛陀的智慧简直是不可思议,他就知道我们众生的心的散乱,他知道我们众生不能总持他讲的法。每尊佛都有自己的咒子,而这个咒子就是总持他的功德。你闻到了总持才对。如果你没有闻到,只能是善根,相当于是在迷信之中。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总持的名字,经名。这是前问后答。前面须菩提问:“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须菩提得到法衣啊,他悲喜交加,无法用言辞表达,才问出这样的话出来。就像一个人内心中非常感慨,内心中非常悲切体会到了,这个时候他痛哭流涕,他想我应该怎么去表达呢?我云何去奉持呢?请求佛陀来给他总持,使他内心中能够有所表达。佛陀就告诉须菩提,此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什么叫金刚呢?有各种说法,有人说金刚为喻,有人说金刚为法,法身就是真如,就是如来,无所来无所去,就是无住之体。立名金刚,我们看似有名,是佛在告诉我们,但是其实是离言说相。大千世界是一个离言说相之如来,不能用言辞表达,是有大相存在,有相的体。因为佛陀有果证,如来证什么呢?证如来,证真如,如来是体性,佛是果德。果德和本性是两回事。因为佛是由人而成,但是如来,无来无去。所以佛所证之如来,叫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如来……所以,佛是一个尊称,是一个圣人,有证量。但是如来证什么呢?证无所来无所去,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无有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佛。是名,就是名而无相,有名而无相,无相就是性德。而得到这个性德,把它取个名字,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这个性呢,是无性之性,就像如来无所来无所去。有所得,就不叫如来了,也就不叫佛了。所以呢,此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所以,金刚为喻,金刚是破烦恼。我们众生就好比是佛性,烦恼能坏佛性。佛性在那个地方,但是烦恼能令我们的佛性变成妄识。就像金子放在牛屎里面包了以后呢,我们就看不见了,外面的牛屎把它障碍了。但是如果把牛屎扒掉,金子出来,这个金子就好比是金刚。如果你识金,烦恼就没有了,烦恼本来就是虚幻的。
般若也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你不要以为真的有个般若存在。我们常常在佛面前求开智慧啊,这个是有相的,有相的智慧不是真正的智慧,那是叫聪明,智慧是通过前面的文字,在你心中建立观照,叫观照般若。般若翻译成中文叫智慧,但是它有多义,所以不翻成智慧,而音译为般若。慧能大师说:常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以大智慧到彼岸,不是一般的小智慧。大智慧就是金刚智慧,佛的智慧,大乘的智慧,也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才能够得。因为我们通过这个文字,就是实相,开显我们心中的智慧,要经过思。佛教讲叫闻思修。思,就是观照之意。观照并不是在想。观照,无住之心,法界之体,灭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你像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只能是闻,你在闻到这声阿弥陀佛要跟实相相应。如果你闻到的这声阿弥陀佛不能把前面这个打开。金刚是代表法性,就是前面讲的那个体。无住之心,平等之相,无相之相,无住之体,无住之庄严,没有众生可度,佛果大故,布施无住,庄严无相,报身无相,法身无住。这个体你观察不到,就等于不是金刚,金刚是实相,法报化是一体的,金刚是表佛性,表我们的自性,般若是通达于法性的,金刚代表我们法性,以这种心通达于般若通达于金刚,这个法性是无来无去无前无后,是我们本来的这个自性啊,是一切诸佛所安住,菩萨所安住,一切众生所安住;法报化所统摄的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一切法;般若是众生心中的智,就是说你与金刚相应的那一刹那,这叫做般若;如果与金刚不相应,就不等于般若;我们无缘无故的讲般若你说怎么讲呢?
你说什么叫般若?不知道什么叫般若,嘴巴上说般若,实际真正不知道。不说金刚只说般若可以吗?你要是讲智慧就是般若,这个太狭小了;金刚的心在我们心中安住了,无二了,这叫般若。般若无相,如果有相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亲证于般若,亲证于金刚,以般若立名,以般若才可以到彼岸,没有金刚般若怎么达到彼岸呢?般若是解脱之意,波罗蜜就是彼岸的意思,以大智慧到彼岸。金刚是破烦恼,我们众生有见惑烦恼、思惑烦恼、无明烦恼;见惑烦恼是在贪嗔痴慢疑范围之内,一般是粗惑烦恼;细惑烦恼,是在内心里面种种知见啊,边见、见取见、不正见、生执、我执。五阴色受想行识为我,色声香味触法及眼耳鼻舌身意中间产生的这个识,这个识就是魔;它由色受想行识所统摄,色受想行识转掉了就变成智了,这个识也叫做烦恼;还有个我执法执,我执四相即生,法执 这些都是烦恼的体,以金刚般若皆当破之;金刚般若波罗蜜出来,弹指就破掉了;
所以这个金刚是我们的法性,金刚般若搞懂了,我们要少走很多很多的路,我们修行过程中你要把那个唯识观点学完的话,最起码你要学一二年才能学得完,如果你金刚经搞懂了,他全部破掉了,很快的。一些讲法只是为了方便,把我们的烦恼给他说出来而已;百法明门论里面,一百个法就代表我们一百个烦恼;这个名词代表着我们内心的烦恼,但是呢?金刚是破烦恼的体,烦恼跟金刚是相对而言的,他二个就像冤家一样,有此无彼,对立而存。
佛陀说: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果立名者,劝起精进故,以金刚般若波罗蜜,来立我们的智,来破除什么呢?我们众生在因地的时候呢,因地所修难做到真持,你在因地没有智慧的话,没有果德来加持你,凭我们的因地来修,您就是摸不着边,不知道怎么去修行,你不知道前面一段话,你不知道众生是无住的,你不了解无住之体,那么你在妄里面怎么去修行啊,是不是?你在妄里面三界,你要破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从那个胎卵湿化里面那个时候,你已经迷了,然后再欲界色界和无色界里面种种烦恼,你在这里面怎么修?一念无住当体三界即破。如果你没有般若体,你在里面怎么搞都在三界之中;你念佛也好参禅打座也好,都跟般若不相应,你起心动念都在这个罪里面,你没有办法;你在这个妄识里面怎么修行?像捞月亮,你老是把水里的月亮搞来搞去怎么修行啊?大家很多人就不知道般若是我们初信呢!过去祖师讲过,文殊菩萨就是谈般若;文殊菩萨视为初生婴儿,而普贤菩萨视为长子,连文殊菩萨你都没有得到,连初生婴儿都不是,你还怎么修行呢?离开了般若,你没有般若,就是没有走进佛门,你还在门外面跑来跑去?
所以离开般若你所做的任何事情就是妄执;就是你到西方极乐世界边地疑城你还是要闻般若。为什么讲花开见佛悟无生呢?花开的一刹那就是般若的显现,如果你把这个般若搞懂了,你花就已经开了,花开就见佛;如果你般若不开,你到边地疑城还是要等花开,如果你现在念阿弥陀佛,又能闻般若,现在就花开,花开见佛,自然会念佛的。现在念佛,闻般若并不障碍,般若是佛,花开还是见佛;难道闻般若跟念佛有障碍吗?如果有障碍花开见佛不是有障碍吗?所以闻金刚经和念佛是一点障碍都没有;所以呢?花开还是要见佛就是要闻般若;在边地疑城花开见佛的一刹那,就是跟般若相应的那一刹那。
那么说我们在此世界,一方面来念佛,一方面专研究般若之义,因为念佛又通达于般若,是谓长子之心。如果你是念佛又跟般若相应了,此人为普贤菩萨,为什么呢?般若遍法界故,一念就是万念;你了解般若这个体的话,在此世界做任何事情你都是欢喜的。你念阿弥陀佛就是念而无念,为什么呢般若就是佛,是故你肯定是念佛的,因为般若遍法界故,是故你念佛就是遍法界,一切事跟你的理是相应的,所以念阿弥陀佛跟般若相应的那一刹那,无相啊,无住啊,庄严啊,般若啊,刹那时间就显现,十方诸佛都在此无所障碍,为什么呢?佛与佛有障碍吗?佛陀与众生有障碍吗?佛陀无住之法性有障碍吗?佛陀无住之法界报身相有障碍吗?佛陀的化生在众生心想中生,有障碍吗?都是没有障碍的,是故呢?此般若就是念佛,为什么许多祖师到后来要念佛?念佛就是般若波罗蜜,为什么单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要念佛啊,念佛就是持般若波罗蜜。
过去讲过,念佛就是大智慧,你不闻般若,那你念佛跟般若有障碍,你不跟般若相应,不跟第一义谛相应,那不就麻烦了;所以呢你念那个佛跟般若相应了,无住不是我要无住,本来跟无住相应的,此佛身就是法界,法界就是佛身。
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念下去,是何等的开心啊,在此世界持戒、做善事,那就是无住之相啊!本来是无住的,我们过去在执著,现在闻到般若你就不执著了,了解法界与佛相通故,无住之体相通故,佛陀跟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无住之相跟我们所做的事情是相通的,既然相通就无住,有执著就是我执,所以把般若搞懂了,这声佛号念的才是实在,真实。如果你跟般若不相应,那就很难真实,与般若不相应,我们在此世界做就困难啊,与般若不相应,你不知道无住之法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法身遍庄严清净处。原来我无住之法界,我的心在那里就是法身,我的相在那里就是报身,我的化身是智身,智身即佛,或显或不显,你不一定要显出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我们心里边。为什么我们会看到三十二相,你以为三十二相不再来,我们心里就没有了,如果我心里没有了,为什么看到三十二相呢?我们看是对立的,但是佛没有跟你对立啊,这个三十二相就在我们心里边啊,但是你会到了三十二相就在你心里边,你会到的那一刹那,你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为什么妙法莲华经里面,龙女还有常不轻菩萨,顿时就在空中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问你,这三十二相是从空中出来的呢?还是从哪里出来的呢?是从他心里面出来的,他心里面本来就具有的,你不能说龙女叫三十二相,也不能说常不轻菩萨叫三十二相,但是他舍去这个肉体的时候,他三十二相就从空中出来了,成佛去了,其实我们也具足了,念阿弥陀佛,一了解般若的时候,不显之相在你心中,什么时候显呢?等机缘成熟吧,但是你要相信它。
所以佛,释迦牟尼佛三十二相在哪里?就在我们心中,当下这一念当中,所以我们三十二相或显或无显,无显的三十二相,和有显的三十二相,我们看到的有显的三十二相是个机缘关系,所以呢佛陀与我们是没有相对的,是我们跟佛相对了,如果佛陀跟我们相对,释迦牟尼佛跟我们相对,佛陀就有舍有取,有舍有得不名法身,不名报身;法身报身不得,化身就是不得;化身就是迷了,假设他的相跟我心不相应的话,那么说他的法身报身也是假的,那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全部变成虚妄的了。所以释迦牟尼佛讲法金刚经真是妙不可言啊,真是不可思议,把我们的心能够彻底的安抚,这叫降伏其心!应如是住,什么如是住呢?如是佛住,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们在因地上做难,果地上做易,果能当机立断,如果我们闻到般若波罗蜜,因为前面闻到了,而般若波罗蜜佛陀以名言立相说,前面的相已经说了,名字已经立了,闻名即得相,就是只要你闻到名字的时候,你的观照就会出来;你观照一出来,你的实相就会现前。所以经典讲“所谓说法,实无可说”如果你把密义会通,成为一个体的时候,你一闻金刚般若波罗蜜,你就心开了;也就是说一个名字,就把所有的事情都解决了,如果要看里面的这个相,我们很难辨别的,所以我们需要在其中记住好多东西,只要闻名心就开。你心解开了,但是别人还在骂你,说你、讲你,此人本来是要堕地狱的,这里面有不可思议的妙语啊。佛陀不这样讲要化解众生,骂你应该忍辱啊等等,所以这个金刚经它句句都破相啊。不是说你骂我是我前生的业啊,就当做消业好了,或者说你骂我我要忍啊,对方坏没有关系啊,就把对方当做狗看待好了,狗可以咬人人不可以咬狗的,这种说法在金刚经里是永远找不到的,这里面完全是以实相来安住我们的心,它不以对面的人来对照,它以实相来对照;以实相来建立我们的心,这个金刚般若不可思议。
念佛中的般若智慧及正确的念佛方法
我们念佛或者是观般若不得力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没有闻到般若,因为我们只是闻那个名字,我看很多人在那里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但是呢我们没有感觉他心很清净,也没有感到他真正的心无所得,我也没有感到尽虚空遍法界在他心中随其自然,不是法尔自然;那么说他天天在念“阿弥陀佛”但是内心没有自在感,在念的时候就得自在,不念的时候就烦恼,他这个念和般若不相应故,他的这个名字跟般若不相应,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跟48愿不相应,所以他在那里天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得确实有点清净,但是出来跟人家一讲话,马上就迷了,因为他要那个名,他不是立名实相,他不是想着这个名字,立即心开意解,他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一再强调这个原因,佛号不是一天到晚在念,一定要听到这个名字,心就欢喜,所以过去有人早晨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天都欢喜;然后晚上再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晚上睡觉就非常的安心。那么你就是这样的,一天念二声,然后你就一天非常安心;你每天住在阿弥陀佛名号里边,住在般若智里边。那为什么我们住不下去呢?因为你把这个名字执著了,执著于这个名字了,天天念妈妈,可妈妈在你面前也看不见。庙里本来要守住清净的,我们在房间念佛就可以了,有时候我坐在那个地方,我就听着别人在念“阿弥陀佛”,我自己想念“阿弥陀佛”都念不下去了。你就轻轻的念大家异口同声的在那里念,要不就是过堂一起念,要不大家在上殿堂的时候一起念,异口同声,大家要步调一致;不要独立的去找一个自己的东西出来。因为自己的独立出来,这个念一下“阿弥陀佛”,那个叫一下“阿弥陀佛”,这个叫一声那个叫一声,我不知道庙里是搞什么东西,庙里是一种清净的体。还有人搞个流行歌曲唱起来了,我那天早晨打坐的时候,本来是清净的念“阿弥陀佛”的,本来就想睡觉,念阿弥陀佛也念不下去。那个叫做什么法师的,我最不喜欢听她的歌,那个女人好高骛远,唱的歌给人好高骛远的感觉,根本就与实相不相应,起的那个声音往起飘,人的中气要下行,她那个飘的声音,完全显示的是贡高我慢,一唱歌我就知道她贡高我慢。那个歌有什么听头呢?大家还把她当做宝,好听啊好听;那么个贡高我慢的声音都听不出来?真正的声音是一种梵音,是一种中腔,是一种下音腔;不是那一种飘腔;所以人清净不清净只要一念佛就可以看得到。所以人念阿弥陀佛用中气念,用下腔念,用轻声念,往心里流,这样呢很清净,就像水往心里面流,不要扯着喉咙去叫。我们也在念佛,哪个不在念佛呢?我们打坐坐在那儿不也是在念佛吗?我们开车子也晓得念阿弥陀佛呢?但是我也没有出那么大声音念佛啊,好像我们不知道你在念佛一样,你是不是怕我们不念佛来教导一下?过去东林寺有个法师,每天大声念阿弥陀佛,念的庙里烦的很,没办法就把他请到一线台去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听到他念佛的声音,他在山上他就不念了,在底下拼命的念,一个人在那个地方从来没有看到他念,为什么不念,他就要念给别人听,生怕别人不知道念佛,就他一个人最讲修行一样,一个人到山上去他就不念了,一个人没有人知道他在念佛了,所以一个人就不念了,所以给他一个好的环境,给一个山给他住,给他念;那个时候念不下去了,疲倦了。人要衬托啊,没有衬托他就念不下去了,所以呢念佛大家还是步调一致为好;寺庙一定要像军队一样步调一致,吃饭的时候大家全部吃饭,睡觉的时候大家全部睡觉,念佛的时候大家全部来念佛;做事的时候大家全部去做事;这样步调一致去做,大家就非常的清净,所以不要这个扯一下,那个扯一下,那绝对扯不好。所以最重要的名号他是要把我们的般若给显现出来;要花开见佛啊!我们讲了这么多天,心中要打开我们的智慧,要了解、要放下你心中的执著,要般若相应,不要讲了这么多天一点反应也没有。不说你是六祖再来,最起码听到以后你知道什么叫佛法了,什么叫无住了什么叫清净了,什么叫庄严了。哇,原来生清净心即是庄严,原来庄严和我同体故,法身与我无二故,国土就是心地清净故,所以你就安住在这个体里面如佛不二故,没有我了,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你不断的在这里面安住着,在里面非常的自在,你骂我说我讲我,你守住这个般若,守住一个念佛的心,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你无念这个心是清净的,有念是相,此相此体不二故,所以呢,你要念到无念才是真念,你念到无念的体得清净的时候,后来你把佛号丢掉,你自己还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还在念,那个不是名号了,是实相了。那个是无念的体啊,到处都是个大阿弥陀佛,大般若智慧。我们人生没有闻到般若之前,一心的来念“南无阿弥陀佛”肯定是非常的好了。在我们这个地方,能够把握三支香念阿弥陀佛,要怎么念得好呢?你要把握当下阿弥陀佛这个无念体里面“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紧紧的抓住无念体,如果你一个半小时能够念下来,就非常了不起了。一般人念几声就打妄想,不能够进入到这个体里面去,如果真念阿弥陀佛,你一个小时就可以得到利益,为什么念了这么多年得不到利益呢?因为我们没有重视这一个小时,你只晓得我这一生就念阿弥陀佛就可以了,你不知道这一个小时非常急迫的,这一个小时是重要的一个小时,不在于多,在于跟般若相应的那一刹那,所以这一个小时非常的重要,把握这一个小时的机会来把般若实相显现出来;如果这一小时你重视了,你认真了,就对了。名号是当机立断的。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你应当去持啊,持什么呢?须菩提一闻到正法,实相与他心相应了,名字已经安立了,就告诉须菩提,这个名字,你应当奉持;也就是叫他要传授给众生,要让众生知道这件事情,要众生知道这个名字,要奉持。如果你没有闻到般若,念这个名字有没有用处呢?也有用,因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我们每天早晨都唱这一句,你念的时候你有一个心在,求佛加持,忏悔业障,祈请佛陀令我生般若智慧,就是说你有这个求愿之心,有求愿就是发愿的意思,没有信体还有愿体,你没有愿体可以跟信体相应啊,如果你愿的体没有的话,那就变成迷信了。为什么?没有愿体就没有力量啊。比如说我不想成佛我能成佛吗?你想成佛的一刹那的这个念头也能成佛啊,这个愿去就能去,你不愿意去就不能去了。所以唱我愿得摩诃般若波罗蜜,比如每天早晨拜,我愿得善知识,将来真的就能得到善知识。但是我们现在不能变成形式化,随随便便的念一下我愿意得到善知识,而生活中对善知识根本就不感兴趣,这个就是假的。我们众生往往如此,这边在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到这边还在伤害众生呢?往往跟经典不相应,本来我们上早晚殿,它就是给我们一个启示,开示;如果你开启般若智慧,你以无住相而住了,当然更好了;如果你没有开般若智慧的话,你就当求之。以勇猛的心来求之。
如果你没有求的愿望自然会对般若不感兴趣;就像我现在讲般若,你不一定感兴趣;你可以随时的放弃;比如讲我今天讲般若,有智慧的人不会舍得离开的,为什么呢?般若是真实的,是你的法性啊,是你的本来面目啊,怎么舍得丢呢?你得到般若了,全部大事已了;你出家学佛不就是为这件事而来吗?为什么轻而易举的就离开呢?因为他对般若不感兴趣故。就像一个出家人赞美我,你出家这么多年怎么还这么精进呢,我出家只想得个戒碟而已,有戒碟好出去朝山啊,他就是这种想法,也就是说没有多大的愿望。
出家时间长了以后,对般若智慧变得无所谓了,很多人就是这样,像北京佛学院的那些学生,出家以后学到后来他般若心没有出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没有出来,学了一肚子的知见;写文章写得非常的好,但是叫他会于实意的时候,一点办法也没有;最后还俗了。因闻经典你不会于般若,没有愿力,你不想成佛,你对于实相已经失去兴趣,把我们的书变成文字,那后来你就觉得出家没有意义了。就像社会人赚了钱后为什么还吃喝嫖赌?他觉得钱没有利益啊,觉得吃喝嫖赌才是利益;所以我们看书再多,于我们没有利益的话,这个书看了以后干什么呢?所以刚刚学佛的时候,觉得哎这个学佛很好,他把心慢慢磨平了;很多人磨平了以后就感觉不到烦恼了,佛陀把他心给磨平了,磨平了以后很快乐,快乐之后又生烦恼,烦恼之后又去造业,他把过去的烦恼全部给忘记了,就是把佛恩给忘记了;所以得到这种福报就不知道珍惜这种福报,他不知道去求无上的道,时间久了,磨平了,又不肯上进,所以老是停在那个地方,停在那个地方就生苦恼,生什么苦恼呢?人不进则退,人只要不精进,他一定往后面退的,所以人在这里面般若没有得到之前,对经典只是当做学问的话,他的这个身体和这个心停留在哪个地方,不可能进步的,他只能退。人的欲望,就像石头扔在天上会掉下来不?如果你不往上走,一定要往下掉的,不可能停在那个地方;人不进步,就一定会后退。所以人一定要不断的精进,不能够停止下来。一个人不修行想得到解脱,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精进;只有精进,才能胜出。就像爬山一样,爬了一半就不爬了,就在台阶上坐了,有的人上一下子就想坐一下,上一下子又想坐一下,这个人越坐越累越坐越累,到最后根本不想走了。走就要走下去不要停止,那就走下去了;所以我就掌握这个经验,我每一次朝山的时候,我就走一直走一直走,不会停止的,再累也不会停止,因为人越坐越懒越坐越懒,到最后面一点都不想走了。所以人就这样子的,修行的时候,如果你休息一下,到后面根本不愿意修行了,再到后面一听到修行二个字他都恐怖,他害怕;所以一定要勇猛精进,不能够停止下来。我们要在佛面前祈愿,一定要有愿,没有愿力只好行。
信的体是最重要的,愿的体是为了得信;法上唯信独达,真正的究竟处是由信才能达到的,愿是达到信,由行达信的话,一般的像是六祖大师,一闻到金刚经,马上就理事圆融,就通达了;他不需要经过愿的,是过去大菩萨再来。我们一般的人都要通过愿,大乘菩萨法都是为了立我们的愿,这个愿干什么呢?通达于信、般若;这个愿是我们到般若的一个台阶,如果你没有这个愿,般若就不能通达。有的小孩子他不怎么需要你考虑,一年级二年级,就读到大学里面去了;有的小孩子,你要不断的给他讲,你要发愿呢,你要如何如何,你将来要赚很多钱啊,种种诱导,慢慢的把他哄到了大学,有人是这样的把他哄到大学里去了;有人不需要父母考虑,他自己就上去了。根基比较好的人,不需要通过愿的,但是根基不好的人必须要通过愿,才能够通达于般若,到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要通过愿呢?就是一种方便,令我们这些钝根的人通过这个愿力,通达于般若。我们现在闻金刚经,如果你不通过任何愿力,事实上你过去已经通过了愿力,因为闻到般若智慧,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是无量劫前在佛面前种大善根的人,才有今天通达于般若的机会;就是说我过去已经修行过,不然今天哪来的般若体会,能够当下承当,你很自在了,没有通过多大的力量就可以达到愿力,就跟般若智慧相应。我们过去出家的时候都有很多的愿力,净土法门有一个特别的殊胜在哪里呢?其实净土法门闻般若应该是很容易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有人在净土法门开显般若,因为般若好像是难行道,不要懂我们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了,但是你不知道,无量寿经就是般若这个体啊,在这里面讲般若,实在是太快了,我们有这个愿力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有这个愿力安住了我们的心,再来闻般若很快就通达了的,如果你在这个愿力等待的体里面,除非你没有发愿,真正的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闻般若他就是很快。
我的愿体
我讲金刚经,过去也没有讲过,但是我知道他的意思,我讲的这个意思完全是来自于无量寿经,来自于这个愿的体。我一出家我就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然后想法设法的看很多经典,有很多愿望,都希望得到佛菩萨的神力加持,求地藏菩萨,求文殊菩萨,步行到五台山,三步一拜到九华山,到峨眉山就跑了二三次,甚至可以舍身到峨眉山,在峨眉山我想舍身。在这里面有这种愿力,有想成佛的这个愿力,想得到般若智慧的愿力。过去还不知道要得般若智慧,我只知道发愿要做大菩萨,或者说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我要到他方国土,或者我要在此世界做大菩萨;发愿度众生,过去这个心我是常常发的,我出家的时候,这种心很坚固的。以前我也准备上佛学院的,为了上中国佛学院,把一个自行车搞丢掉了,把我师父吓坏了,是为了到书店里去买书啊,发心要广度众生学无量的法门,我是真真实实的有这个心。因为过去有这个心在,所以今天能跟般若相应,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你没有愿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有这个愿,这个愿跟你心也有些相应,也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今天讲般若经,本身就是要把我们这个愿打开,见般若。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所以者何?为什么要奉持“摩诃般若波罗蜜”呢?如何而断,从何而断,持“摩诃般若波罗蜜”起什么作用呢?就是与实相相应故,不持“摩诃般若波罗蜜”你就会离开般若,离开般若你就会离开实相,一个人到西方极乐世界,常不念阿弥陀佛会有什么感觉呢?你不念阿弥陀佛,你不管是嘴上念还是心里念,你还是要念啊,就是讲,这个世界都是阿弥陀佛,那么阿弥陀佛就出来了,都是阿弥陀佛,那不就是阿弥陀佛吗?我不念阿弥陀佛,我心中有阿弥陀佛,这个世界光明是阿弥陀佛无量光,寿命是阿弥陀佛无量寿,都是阿弥陀佛啊,就是昼夜六时,常念阿弥陀佛、诵菩萨戒;念菩萨戒就是我的心地金刚光明宝戒,就是心行善法。善者是戒的相,体者是戒的体;戒体无相,相而无相,无相而相,所谓相者一切善生,所谓体者,有相则无相;无相为体叫戒体,无相之相是谓戒相,戒相戒体是谓金刚光明宝戒。舍相而取体者是谓偏颇,舍体而取相者是谓情执;此体此相不二故,是谓圆融是谓戒体,昼夜六时持此相者,是谓戒体圆融,此人就是大菩萨,就是佛,就是无所住,就是上无佛求,戒体是佛;下无众生可度,此戒之相尽庄严故,持此戒者,就是持之于佛,持之于宝藏,持之于众生,一念持故。
一念善法一切众生都在善法当中,不生恶念。众生恶时,我以善而会之;此善灭恶故,不生恶想,为什么只要你是善,就是菩提之相,就是戒之相,哪有我呢?此相尽虚空遍法界故,中间没有我执,所以度一切众生没我所度,此相自然而度,法尔自然;法本来是自然的,众生为什么有偏执呢?我执,我在度众生,加一个我相;其实呢不应当住,不住而行一切善法,那是不可思议教法。我们要当下承担这个体,这个善法遍一切处,你一天到晚度众生,实相就是体没有我在,你天天在度众生,没有众生可度;为什么呢?度众生这个相就是个圆满的相,众生被度的那个相还是圆满的相,所以呢众生恶时此没有善相,众生被度时全是善相,善相和恶相是不二故,没有众生可度,此相与佛相相应故,没有我在,相是戒就是佛之相,没有众生。
断我见,如何断?应当持此名号,能断我见,能断三界故,能断妄识,就是我们的意识分别;我们要断我执的心,要断法界的相,法界的境,能断我执与法执,持“摩诃般若波罗蜜”就能够断除我执与法执的体。持此金刚故,它是一种秘密的观照,持者离言之境,如果你持金刚般若波罗蜜,说断者无断,就是说离开了你的言辞,尽虚空遍法界,此佛此相和此意,是化身,是智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此相是你的报身是绝对的善的体,此法身是无住就是空,空、有和意是化身,这是个真正的大我。你没有什么断和不断,持此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你本身,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我,我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为什么不说佛是我,我是佛呢?那不生贡高我慢吗;为什么不说众生呢?众生生起下贱故;为什么不立相呢?立相众生之相故。摩诃般若波罗蜜,这就是我。“南无阿弥陀佛”连三十二相都不要了,我们现在还搞一个阿弥陀佛的像在这里,还是错误的,三十二相这个是48大愿中的21愿啊,你单纯的把21愿立在那个地方可以吗?不可以的。
西方极乐世界十方诸佛来接引你的时候呢?哪佛是什么样子的呢?绝对不是我们现在所想象的32相,他这个尽虚空遍法界佛来,那个佛是你心中显现出来的32相。现在这种32相是我们众生心里面显现出来的,是分别心里面出来的,认为有一个佛像跟我们对立的。佛陀相不对立,那我就是那32相的话,应该我自己是32相,要不你就现报身相,要不现法身相。法身相来接引,那你就进入空,报身相来接引,那你就进入遍庄严;极乐世界弹指之间就显现出来了;如果化身相来接引的话,你自己就化现32相;莲花一开,你就见佛了,见佛不是见外面的佛,是见你的自性佛,是你般若打开的那一刹那,你自己就跟佛相应了,这个体是不可思议的妙境。所以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一样的相,讲的很清楚,全部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出家人在家人,没有这个体,还有这个差别相吗?分别相吗?同等一相,都是金色之相,金色之相代表珍贵,代表法的究竟的意思;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有差别相,阿弥陀佛就不成佛了。那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见佛就是见自性呢?自性就是见佛,32相也是自性中的32相,报身相也是你自性中的报身净庄严相,自性的庄严是什么庄严?是极乐世界的庄严。
你在此世界讲自性,在彼世界就没有自性这个名词,这个人就服他了。这个是我自性中的相,因为我们有对立才讲自性中的相,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真的变成他了,那就没有自性的这个名词的存在;所以方便立名,你根本没有我,那有什么自性呢?自性也是一种执著啊,所以呢这个名字不要执著,最重要的是到西方极乐世界,见32相也好,见报身遍庄严相也好,见法身空性也好,无非是常寂光土、实报庄严净土、方便有余净土。所以断而无断,实在是无断之体。
称金刚般若波罗蜜就像称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有人很聪明的话把一声南无阿弥陀佛贴在那里,什么像都不要挂了。我过去就这样想的,想在大雄宝殿搞,居士有意见,没办法。现在准备在山门那里搞一个,用金边把他护起来,下面搞个莲花座;你家里面供佛像不方便,就供一张南无阿弥陀佛,贴在那里就可以了;一看到南摩阿弥陀佛,就净庄严,净法界,32相80种随形好,都在这个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里面了,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法界,法界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这个阿弥陀佛就是含摄世界,尽虚空遍法界都是南无阿弥陀佛;要讲大阿弥陀佛我们看不见,我们心量太小了,看不到真正的阿弥陀佛;佛陀他就能看得到,整个虚空就是一个,印到十方诸佛的心里面去了,最后还是印众生心里都是南摩阿弥陀佛,绝对不是这六个字最么简单。
我所梦到的大阿弥陀佛
我过去在做梦时就梦到阿弥陀佛,尽虚空遍法界的相,我看到的就是一个南无阿弥陀佛说法的相,我不知道怎么想的,在我心中念的就是一个南无阿弥陀佛大相;但是现在很难说出个长短高低,我怎么想也没有办法把他画出来;整个阿弥陀佛相根本没有办法画出来;你得用心会,心能会得到,画就画不出来了;怎么画也画不出来;目前真正还没有人造出阿弥陀佛的相,真正的大阿弥陀佛还没有造出来;现在我们造的相都是32相,是个应身像;就是十方诸佛的应身像,真正的阿弥陀佛像,是不可以画出来的,必须由心来会;就是六个字,六个字展开,南无阿弥陀佛,就尽虚空遍法界,但是我们的心量太小,只能搞一个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你会会心者,一念阿弥陀佛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阿弥陀佛;绝对不会把这六个字当成是阿弥陀佛,但是你也绝对不会离开南无阿弥陀佛;这里面大家要用心会,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念于法界,有念于阿弥陀佛名号;所以这个名号印到心里边,十方诸佛皆知道南无阿弥陀佛,他也晓得南无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所依止叫“南无”,法界就是阿弥陀佛,十方诸佛共为一体,法报化三身共为一体,所以叫做阿弥陀佛。为什么要持,以观实相故,称何断体呢?无来无去,本来真实故。依何因而断呢?未断我见,不为佛子;不如是观者,违背佛陀的宗旨,佛陀一代教法无非是这个,如果您不这样的去观,您就违背佛旨,与佛不相应,完全是我见;大家想一想,如是信佛,我们相信阿弥陀佛,唯信独达,如果你没有此信,这个信你要是没有得到的话,就等于你是迷信者;跟佛号没有相应,还被五阴魔所控制着,所以我们应当奉持!南摩阿弥陀佛。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