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地藏经浅释,地藏经全文,法界的根源《地藏菩萨本愿经》纶贯(第七集)——手机学佛网

地藏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注音|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法界的根源《地藏菩萨本愿经》纶贯(第七集)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地藏经纶贯》。上回我们学习到五重玄义第五个部分「判教」,青莲大师把《地藏经》判为「无上醍醐」,也就是把它的等级看作与法华涅盘时是一样的,这说明《地藏经》确实也是一乘圆教。我们继续来看第五段「判无上醍醐为教相」。上次我们讲到青莲大师从事上和从理上为我们阐述,为什么《地藏经》应该属于「无上醍醐」,在事上讲,《地藏经》是在《法华》之后讲的,在《涅盘》之前讲的,所以在这个时期来论也是属于醍醐;在理上来说可谓五时是圆融的。虽然有些古大德把《地藏经》看成是第三方等时,但是要知道方等时里也圆融含摄其它四时,每一时也都含摄其余四时,正是《华严》所说的「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前面的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看起来是有阶级、有阶段性的,这是行布,但是它也含摄了圆融,所以在理上来讲也能够讲得通。

  我们继续来看青莲大师用设问,他说《地藏经》的经文似乎没有讲到很圆融、非常高妙的那些义理,不像《华严》、《法华》开显得这么透彻,怎么能够跟《华严》、《法华》并称一味?我们来看青莲大师是怎么答复的:

  【法华大收。涅盘捃拾。所应记者。皆已记讫。】

  这说明祖师大德判教的义趣。虽然这是天台宗说的『《法华》大收,《涅盘》捃拾』,这是天台特别推崇《法华》,说它是开权显实,是世尊四十九年说法的一大总结。其它各宗各派也能够接受和承认这种观点,佛家常说,开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为什么说成佛的《法华》?因为在《法华经》里面,佛为我们说到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所以《法华》大收,没有一个众生不能成佛;连一阐提,就是没有善根的人他也能成佛,这是佛讲得究竟圆满了。在《法华》之前,佛都是方便说,没有把这个真相和盘托出,所以佛在过去是讲一阐提没有善根,就不能成佛。但是在法华会上,他的说法就不一样,他说一阐提也有善根,一阐提也本来是佛,所以他也能成佛。

  所以这是将一切众生收尽,这跟《华严》里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义趣是一样的,显示了佛度众生圆满的慈悲。「《涅盘》捃拾」,就是说《涅盘经》是择取了世尊四十九年说法的精华,这个精华尤其是指《法华》里的精华,因为《涅盘经》是在《法华经》之后讲的,是世尊入涅盘之前一日一夜所说的,等于是佛最后的遗嘱。这是佛悲悯众生,在临入灭之前也表现出念念不忘众生,把毕生的学问全部为众生和盘托出,而且是再三的叮咛嘱咐,希望大家能够明了他的教义,依教奉行,最后能够达到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里讲『所应记者,皆已记讫』,佛该说的都说了,能记下来的也都记下来了,《涅盘经》也记得特别的详细、特别的完整。下面青莲大师为我们说佛为什么要讲这部《地藏经》,为什么在这个时间来讲,请看这里的文字:

  【佛今上升忉利。为三事故。】

  这是说佛上升到忉利天讲这部《地藏菩萨本愿经》是有三桩事情,这都是很重要的。第一件事是:

  【为母说法。】

  这是讲报恩。我们知道佛法是教育、是师道,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的。《观无量寿经》里面为我们说得很清楚,要成佛必须要修三福,三福称为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就说明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这三世诸佛都是以三福为基础的。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看第一福的第一条就说到孝养父母。说实在的话,整个佛法教育彻始彻终就是一个「孝」字的落实,如果我们没有认真的修行,没有认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我们就对不起父母;烦恼没有断,这也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我们的孝道要圆满,到什么时候圆满?必须到成佛才圆满。你看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的生相无明烦恼没有断,等觉菩萨都会自愧孝道没有圆满,要究竟圆满的尽孝,必须是圆满成佛,孝道这个意思很深很广。

  大乘佛法用四位菩萨来做代表。第一位地藏菩萨,他就是代表孝亲尊师。孝心是跟众生一体的心,首先对现前父母要尽孝,养成这种孝敬的心、跟父母一体的心,这是爱心;然后把这种爱心、孝心扩大,对一切众生都像对自己父母一样。实际上一切众生就是我的父母,我要以我的孝敬心、爱心真诚的对待一切众生,这是孝道提升,这就是第二位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的,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这是孝心的扩大。孝心它是智慧的,不是感情的,感情里头有烦恼,这是情执,佛告诉我们要用智慧为父母、为众生带来真实的利益,这是文殊菩萨所代表的,文殊代表智慧。我们要尽孝必须要落实到行动,这是普贤菩萨代表的,普贤代表大行,这是笃行。所以这四位菩萨代表了大乘佛法,你看看,无非就是孝道的圆满落实。因此,印光大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佛教以孝为本论」,正为我们阐明佛法重视孝道,而且整个佛法就是孝道落实圆满。因此佛在这里也为我们做一个好样子,他在临入灭的时候还念念不忘自己母亲的生育之恩,因此上升到忉利天为他母亲说法,这就是表演孝道、表演知恩报恩。我们应该学习,特别是在这末法时代。

  什么叫末法时代?众生不知道孝顺父母,我们可以用孝来划分正法、像法、末法,这是师父上人提出的。说正法时代的人,人心淳厚,大家孝心都很真切,这是正法,所以成就的人特别多,为什么?因为有孝道的基础。像法时代,孝心就没正法时代的人那么真切,但是还像个样子,叫像法。到了末法时代,可以说众生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伦理道德可以说是淡漠了,因此圣贤教育就变得这么衰微。这是可以从孝道方面来看不同时期众生的根性。我们在末法时期如何来教化众生?就是针对众生的毛病来反其道而行之。众生的毛病是什么?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我们要表演出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样子来。所以为什么佛在忉利天上特别嘱咐地藏菩萨担负起末法众生的教化使命?地藏菩萨就代表孝道;换句话说,我们在这末法时代,必须要以孝道来教化众生,我们应该做地藏王菩萨,直下承当。

  这次我跟师父上人到庐江住了将近两个礼拜,这是师父家乡。住在实际禅寺,这个寺院的方丈满成老和尚非常恭敬师父、非常敬佩师父,非常护持,在实际禅寺兴建了一幢小楼专门供养师父。这次小楼做好了,请师父回去住,师父布置他自己的房间,把他母亲的像挂在他的客厅里面。客厅正中就是佛像,旁边的墙壁上就挂着他母亲的像,这是为我们表演念念不忘母亲的恩德。如果我们不认真修行、不依教奉行就对不起父母。我们师父每天在他客厅里面晚上自己做晚课,念《三时系念》回向给父母、给累劫冤亲债主、给我们一切的净土行人,回向苦难众生。这就是什么?为母说法。所以古人讲「大孝终身慕父母」,对母亲、对父母的恩德终身都不忘。我们师父今年八十一岁高龄,仍然每天在母亲的眼皮底下读经、念佛、修行,这都是为我们表演孝道。

  我们师父在各地不提倡建道场,而提倡建中华万姓先祖纪念堂,这就是过去讲的祠堂。以前祠堂是每个族姓自己有一个祠堂,现在这社会要建立每个姓氏的祠堂,条件不足,所以我们师父提倡整个中华民族,总共有二万三千多个姓氏,建立一个万姓先祖纪念堂,代替过去一家一家分开的祠堂。这个更好,为什么?显示中华民族是一体的,大家都是炎黄子孙。提倡建立祠堂祭祀祖先,在这祠堂里面,它本身也是念佛堂,每天大家在里头共修念佛,回向给祖先,这都是表演为母说法。古人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所以要真正希望佛法兴旺起来,必须先重视孝道。因为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基础上,如果人不孝敬父母,怎么可能尊师重道?所以佛法不可能建立。我们师父提倡建祠堂、建万姓先祖纪念堂,这确实是高瞻远瞩,看到了本质。这是讲佛上升忉利为的第一桩事情,是为他母亲说法。第二个事情是:

  【为慰别天神。】

  天神是代表护法,佛法有赖于诸天神护持,在人间有赖于这些仁人长者他们的护持,所以佛也是上到忉利天来安慰、感恩这些护法,临入灭了,跟他们告别。这都是表演知恩报恩的榜样,这些我们也应该学习。我们看到师父上人在这一方面也是做得非常好。师父对护法非常的尊敬,为什么?因为他老人家知道,佛法得以能够在这世间顺利的推广,有赖于众多人的热烈护持,这种热心、献身才能够使佛法兴盛起来。我们师父上人一生从年轻开始得到韩馆长的护持,韩馆长已经往生十周年了,但是我们师父对于韩故馆长护持三十年的这种恩德都念念不忘。她往生以后,每年都为她举行纪念法会,这是纪念护法、安慰护法在天之灵。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为我们也表演示现知恩报恩的样子,特别是教导我们要走弘法的路子的这些后辈,要懂得尊重护法,这样才能够令佛法得以顺利的弘扬。第三件事:

  【为六道辛苦。求出无期。付嘱地藏。教护以待弥勒下生。】

  这一条是讲的临终付嘱。佛对于六道的众生慈念没有断过,看到六道众生这种苦难,想要出离也没有因缘。因此特别付嘱地藏菩萨教导、护持,令这些六道众生也有机缘闻到佛法,出离六道;即使是不出离六道,也不至于堕三恶道,等待弥勒菩萨下生。弥勒菩萨什么时候下生?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他才从兜率天下生人间示现成佛。到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这个时代里头的众生,曾经闻过佛法的,统统都能在弥勒尊佛那里得度。在这个长时间里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个时期,都有赖于地藏菩萨教护。这一段也就是讲的希望地藏菩萨续佛慧命、弘法利生。师父常讲,现在他已经是八十一高龄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年轻的法师,使佛法后继有人。能够让佛法后继有人,这是尽孝道,世俗人都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佛法也是如此,这个后是什么?接班人。所以我们年轻一代的学子更应该效法地藏菩萨,勇于承担弘法利生的重担,自己要认真的依教奉行。先成就自己,然后弘扬佛法,继承我们师父上人、祖师大德的法脉,尤其要将《华严》、将净宗发扬光大。这是讲的续佛慧命这桩事情,世尊正是为了这三桩事情到忉利天说法。

  在这里我们就简单的将五重玄义给大家作了个报告,五重玄义就是把整部经的概要说出来,这五重玄义都是用「不思议」三个字来标示,这是青莲大师的杰作。释名、辨体、明宗、论用,你看都是以不思议来作名,最后判教上判「无上醍醐」,说明五重玄义「名、体、宗、用、教」统统称性,称性就不思议了,就称为无上醍醐。这是《纶贯》里面的第一大段,讲的是五重玄义。

  底下第二个大段也非常难得,这是青莲大师为我们提供一个「总示观法」。法是方法,观是观念,就是为我们指示出这个法门怎么样个修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正确的观念。这在一般经典的批注里面不多见,这是非常难得的。我们来看第二大部分总示观法,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文:

  【山家立法。有教有观焉。教以开解。观以起行。】

  『山家』是对智者大师的尊称,智者大师『立法』,就是他的教学里头『有教有观』。教就是讲教理,教你明白道理,观是讲起行,所以『教以开解,观以起行』。你听了教诲,明白了道理,你能够觉悟,就应该行动了,所以这个是要行了。佛教育的目标就是开解和起行,这两部分缺一不可,所谓解行并重。我们继续来看下面的文,青莲大师举了两个比喻:

  【如膏明相赖。目足交资。则于四门入清凉池矣。】

  『膏明相赖』,膏是指油,明是指灯火,古代点灯是点油灯,灯要点起要靠油,所以油是用来点灯的,没有油火就点不着,所以这个火要依赖于油;只有油没有火它也点不出灯来,所以这个火有赖于油,油也赖于火,那才真叫灯。『目足交资』,这是讲你走路要眼睛,这是目,也要两条腿,这是足,要边看边走你才能够到达目的地。这是比喻教和观、解跟行是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目,比喻眼睛能看,这是比喻教;足要走路的,比喻行门要起观,这样才能够『于四门入清凉池矣』。四门就是这里讲的教、解、观、行这四门,入清凉池就是什么?入佛境界,你能够真正脱离苦海,入佛的境界。继续看下文:

  【后代传其教者。讵可徒守文言。而不明观行乎。】

  『后代』是指我们这些末法时代的学人,要传佛教,传佛教又要说、又要行,而且行比说更重要。如果是只守着教理,『徒守文言』,文言就是你知道得很多,你能够说得很多,甚至说得倾倒一片、天花乱坠,但是你没有去落实。自己不能够去落实,怎么能够教导大众来落实?这是你所讲的虽然听起来很玄很妙,你能谈玄说妙,但是跟生活脱节了,听众听起来就很难得到受用,不能接受。这样学就成了搞佛学,没有真正在学佛,因为没有落实,所以只有解没有行,这不行。下面讲:

  【单轮只翼。乌能远运。】

  这是比喻一部车,我们说一般的车子至少得两个轮,像一部自行车也有两个轮,如果一只轮就走不起来了。『只翼』就是鸟要有两只翅膀,你就一只翅膀怎么飞?所以你就走不远、飞不了。这是用比喻来说明教和观相互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缺一不可,尤其要注重观行。我们继续看下文:

  【故今略述大途。以见经不徒说。而同归于秘密藏中。】

  这里青莲大师就为我们说明,希望我们注重解门,也注重行门,解行相资,能够最后『同归于秘密藏中』,这个秘密藏就是自性。继续来看下文:

  【教有藏。通。别。圆。前三为权为粗。后一为实为妙。】

  『藏、通、别、圆』四教,天台宗的说法,前三种藏通别是『为权为粗』,这是讲三教,这叫权巧方便说。实际上『后一』,就是圆教,『为实为妙』,真实的,真正是与真相相应的就只有圆教,这是《法华经》里讲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二乘、三乘是什么?都是方便说,真实说是什么?只有一乘,所以无二亦无三。这里青莲大师为我们来开解观行。我们来看底下一句:

  【观有析体。次与不次。如次以对四教。前三为可思议。后一为不思议。】

  这里讲的观有四种:第一种是『析』,析空观,第二种是体空观,第三是次第观,第四种是有不次第观,这里讲的前面三种。用四种观可以对应四教来说,前三为可思议的,这讲析空观、体空观、次第观,这是讲可思议的。正如四教里面的前三种藏、通、别,这都是可思议。『后一为不思议』,这是不次第观,就是没有次第的,这个是不思议的,这是圆教。《华严》、《法华》两部大经都是属于圆教的,圆教是什么?圆融,圆融里头虽然讲次第,但是次第不碍圆融,圆融不碍次第,次第跟圆融互不妨碍,是一不是二。这好比是什么?譬如说你上一个十层高楼,你如果是学藏、通、别这前面的三教,就好比是什么?你爬楼梯上楼有次第,一层一层的,上了一层舍掉一层,再上一层。圆教是什么?你一下子就到楼顶。这讲的是次第跟圆融不二,讲得很妙。我们继续看下面的文字:

  【今经既在法华后说。唯明纯圆妙解。以起叵思妙行。】

  这里讲到《地藏经》也是圆教的经典,虽然在事相上看,我们看它好像那种比较简单的,没有像《法华》开显得这么圆妙,可是它的理体确实是跟《法华》、《华严》一样的。《地藏经》是什么时候讲的?它在『法华后说』,讲在《法华经》之后,《涅盘经》之前;换句话说,讲完《法华经》再讲《地藏经》,《地藏经》当然义理绝不亚于《法华》,当然是一乘,当然是圆教。所以他讲的『唯明纯圆妙解』,这是纯粹的圆教,妙解这是讲教、解这方面。从观行方面讲『以起叵思妙行』,叵思是不可思议的妙行。底下继续说:

  【则与止观十章,以前六章开解,后四章起行同也。】

  『止观』就是天台大师所造的,这也是天台家修行指导最高原则。它有《摩诃止观》和《小止观》,《小止观》是入门的方便。本经《地藏经》所说的这些义趣、行法,与止观是相应的。下面文说:

  【故以观众生业缘业感等文。即空假中。以显地藏不思议事。则能观无非一心三观。所观无非三谛一境。】

  这样的说法确实把《地藏经》的位置提高了,正所谓「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地藏经》,古人把它列为是方等时的经典,可是青莲大师这么一说,确实它应该列成法华涅盘时无上醍醐的经典。他这里讲的『观众生业缘业感』,这是本经的经文,就是天台家所说的『空假中』三观,空观、假观、中观,这样才能显示地藏菩萨的不思议事,所以空假中都在这里面。地藏菩萨在九法界广度一切众生,这是不思议,他应以什么身说法,他就现什么身随机说法,随类现身。这样的现身说法与空假中相应,所以这里讲『能观无非一心三观』,这讲的能观是谁?地藏菩萨,他是一心三观,这讲他是诸佛如来的境界。从『所观』上来讲,『三谛一境』,这一境就是一真法界,所以地藏菩萨虽然到地狱里头度众生,他在地狱看这境界还是一真法界。底下大师就给我们略举三观来讲:

  【三观者。义唯三种。一者从行。唯于万境观一心。万境虽殊。妙观理等。】

  『等』就是平等,这讲『三观』是什么?第一是讲从行观,从行观是『唯于万境观一心』,从这些境界相里面来观一心,也就是《华严》所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万境虽殊』,万境虽然都不同,外面境界相千差万别,但是『妙观理等』,在理上是平等的,这一切差别现相道理是一个。底下举一个例子说:

  【如观阴等。即其意也。】

  阴就是五阴,『阴等』,等是指或者是讲六入、或者是十二处、十八界等等。这里是举五阴,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阴。在这种不同的境界里头接触的人事物,你从这里面观什么?万境一心,境界上虽然无量无边,但是你清楚无不是一心所现的,所以一心是理,万境是相。小到我们的身体的细胞、微尘,大到虚空法界,无不是从这一念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万境虽殊,妙观理等。为什么说理平等?因为它都是出自一念自性,万法虽然林林总总不同的这些相,可是它的根源是一样的。这是举例说明三观的第一是从行。我们这里还没讲完,现在上半场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五分钟。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萨,大家好!

  我们继续来学习《地藏经纶贯》第二个大段,我们刚起了个头,第二个大段讲的是「总示观法」。刚才介绍到三观,都是天台宗的观法,这对我们修学的人来讲有很大的帮助,念佛的人,净土行人也不例外。刚才讲到第一个是「从行观」,我们下面看第二个是「法相观」,我们继续来读下文:

  【二约法相。如观四谛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为圆观。】

  法相观,讲『如』这是举例,说『观四谛五行』,四谛是指佛法的根本法。四谛不仅是小乘说四谛,而且大乘、圆教也讲四谛,包括三十七道品,这里关键的是要『入一念心,以为圆观』。所以修学,什么叫做圆教的修学?就是你能够入一念心,你能够圆观,能够明了一切法都是一念自性变现的,任何一法都入自性,都是跟自性有密切的关系。实际上一切法中就有自性,这里所说的性跟相是不二的,事跟理是一如的。真正懂得圆观的人,他从差别的万法当中就看到自性。性只有一个,所以我们常常用金器来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器虽然相上有差别,手镯不是戒指,戒指不是项链,相上有差别,它的理体是一个。真正入了圆观的人,叫一切法圆融无碍,他能了解一切众生、虚空法界都是跟我一体的,一个根源就是自性,所以知道自他不二。他完全放下了自私自利,绝对不会为我这小的身体,为这个小我去谋划、去思虑,绝对不会,放下了小我。这是讲法相观,要从相上来看性。第三个观:

  【三托事相。如王舍耆阇。名从事立。借事为观。以导执情。】

  这是讲的第三种观法「托事观」。这里举出几个例子,像王舍城、耆阇山,这都是佛曾经讲经的处所。这些名字,好像这些名号有人名、有地名、有物名,可是我们能不能够从这些名号里面去了解它的内涵?这就是『借事为观』,观就是修正观念,这是从根本修。我们之所以不能够成佛、成菩萨,根本原因是我们观念错误,我们有不善的思想才有不善的行为,宗门常讲「从根本修」。

  我们要懂得从名号、从事相上面入观。如果只留在名相上,佛法的名相很多,你懂得很多、你听得很多,甚至你能够说,讲得也是头头是道,但是这在天台宗讲六即佛里头,你是名字即佛,你只懂得名字,你没入观。换句话说,你没有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还是什么?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在造业,还在搞自私自利,还在搞名闻利养。那个救不了你,你懂得的佛法只是名字而已,只是言说而已,你没真干。要真干是什么?要入观行位,观行即佛。这个观行是什么?你真干,你听懂之后要去做,依教奉行,真正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改变自己错误的行为,你这观行才能够功夫得力。

  功夫得力,在净土宗里面讲是念佛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最浅的一个功夫。有功夫成片,你就有把握念佛得生净土,这净土宗跟其它的法门相比是容易得多。因为其它的法门你功夫成片,你只入了观行位,你不能了生死;但是净土宗可以,仰赖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我们入观行位也能够往生净土。但是名字位不行,名字位,还是过去我们听师父常引用李老师所说的话,你是「该怎么生死还怎么生死」,那救不了你的。所以生死事大,要真干才行,勇猛精进的去断烦恼、断习气。这桩大事无量劫来我们都没解决,今天又遇到了佛法,特别遇到净土法门,不能够再拖泥带水,真的要真干。我们这一生入观行位就可以了,就决定往生净土。修其它法门你入观行位还不行,你得入相似位才可以真正脱离六道,这个太难了。相似位是你跟佛相似了,这个我们这一生不一定有把握,但是观行位一定有把握。

  怎么入观行位,这个功夫怎么用?当我们起烦恼的时候,譬如说起了贪瞋痴。贪,贪爱,不管贪什么,财色名食睡,凡是贪心一起来,立即提起阿弥陀佛的佛号,把那个贪的念头压下去。瞋心起来了,跟人家想要吵架、要发作了,马上阿弥陀佛提起来,把这个瞋的念头也压下去。贪瞋痴这些烦恼要用我们的佛号去对治。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贪瞋痴这些烦恼习气的念头肯定有,凡夫无始劫来染的习气哪能这么容易断掉?但是这些烦恼习气一起现行,马上我这第二念就用阿弥陀佛把它控制住,这样就能够成功。功夫用久了,绵绵密密的认真做下去,你的功夫成片就一定能得到。我们师父上人跟我们讲,真干的话,你三个月就有效果,六个月你的身心就清净了、就愉快了,你的烦恼少了、杂念少了、妄想少了。这是观行位,这是真干。

  平时日常生活这叫历事炼心,锻炼自己不起贪瞋痴,这是『借事为观』,就是讲的历事炼心。『以导执情』,这个导是疏导,疏导我们的什么?执情。执是执着,情是迷情,就是我们的分别执着、我们的贪瞋痴慢。尤其情执要放下,六道众生之所以没办法出离六道,就是情执给害的,情不是好事情。《楞严经》里面讲一个情、一个想,情多的人就往下坠,所以多情善感不是好事情,阿鼻地狱的众生是情最浓的,这是纯情的。想多的,就是他观想,他用智慧、用理智,理智多的人往上升,所以要把我们的情执放下是用疏导。怎么疏导?用观行,把我们的观念摆正,降伏我们的这些烦恼习性。

  凡夫都是念念为自己,念念迷在五欲六尘的享受当中,这是错误的观念。我们应该怎么样疏导自己?要学世尊以戒为师、以苦为师,生活的享受是愈低愈好。佛讲,比丘常带三分病,真正的修行人常带三分病,什么病?吃不饱这是病,睡不足这是病。吃饱了,睡得很足,古人讲「饱暖思YIN欲」,烦恼就容易起来,容易起对于五欲六尘的执着。所以我们要有正确的观念,生活的水平,够用就好了,不要追求豪华、不要追求享受,看到别人有享受,我们也绝不起羡慕之心,安贫乐道。

  我们的生活,即使是有能力过上很好的生活,有能力去享受的,我们也不享受。为什么?要断自己这些五欲六尘的执着、情执。尤其在现代这个社会,我们要为众生做个好样子,做出一个安贫乐道的好样子,绝不要去享受。生活水平来讲,能够降到这个世间人(我们这个社会里头)比较贫困的这种水平就很好了,你真能够这么做,能够守得住,你这是佛菩萨的示现。佛菩萨来到这个世间也一定会示现安贫乐道的样子,就像当年释迦牟尼佛一样,摆着太子的位置,将来做国王的,他不去做,他要过苦行僧的生活,这都是为我们做出一个以苦为师的好样子。我们的福报不要自己享,要给众生去享,这样我们就不容易迷了。底下青莲大师继续说到:

  【详解云。三种观法。义蕴经疏。】

  前面讲的这『三种观法』,从行观、法相观和托事观,这三种观法『义蕴经疏』,这个义理都蕴藏在经疏里面。经是指《法华经》;《法华经》的疏,就是批注,智者大师造的《法华经文句》、《法华经玄义释签》,这都是《法华》著名的批注,里边都讲到三种观法。下面:

  【天台依诸大乘经立四种三昧。修十乘观法。直就阴心。显三千法。即从行观义。】

  这一大段,这几句是讲的天台宗依据大乘经典建立了一些修学的纲领,所谓『四种三昧』、『十乘观法』,这些都是讲『从行观』。三昧是指正受,这是梵文翻译过来的,正受,正常的享受。凡夫享受的不正常,他迷在五欲六尘里头,他的享受并不正常,为什么?因为他起的是烦恼。什么是正常的享受?清净心是正常的享受,那叫三昧、叫定。佛在大乘经里面说,三昧无量无边,很多不同种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教你入三昧的。天台宗祖师依这些大乘经典,就把它归纳总结了四种三昧,这都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归纳。这些名相,因为时间的关系就不一一介绍。

  四种三昧和十乘观法不仅对天台学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修学纲领,而且对于所有法门的人,念佛的也不例外,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开示。我们师父在一九九八年的时候讲解这部《地藏经纶贯》有很详细的介绍,四种三昧、十种观法,这是从《教乘法数》里头举出来为我们详细开解。这些名相大家可以参考我们师父上人的讲演,在这里我们就略过去了。下面讲到『直就阴心』,阴就是五阴,阴心就是五阴里面的识,也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这里讲到三观,就是从行观、法相观,还有托事观。底下又解释「托事」,我们看下文:

  【又依诸经。于言句约事相法。入心成观。】

  这些文字都非常的简略,可是讲的义理是很深广的,这是就『事法相』来讲,『入心成观』。入心成观是什么意思?就是前面所说的入一念心以成圆观。在这个林林总总的事相里面我们去观性,从事上观理,从相上见性,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从种种的事相里面得到启示,这叫入观。所以这下面讲第三种就是「托事附法」,我们来读读这段文:

  【托事。谓心为能托。依正事为所托。附法。谓心为能附。诸法门为所附。即事法二观之义。】

  这是讲托事相,『托事』,『心为能托』。『依正』,依就是依报,正就是正报,依报正报『为所托』。这里讲的『附法』,能附的是心,『诸法门』是『所附』。这里就讲到,无论是对事相还是说对法相都能够随缘作观,在事相上能得到启示、能生智慧。能够生智慧,你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受用。这是先把这个名相说出来,然后就教我们如何在事相、法相上面去修观,也就是如何在这一切事相上、法相当中得到智慧的启示。我们来看下面的文:

  【若观今经。性识本如来藏。一念具足十界。百界。三千性相。此如止观简去界入。唯观五阴重担。】

  这一句,青莲大师为『今经』,就是本经《地藏菩萨本愿经》,来判教体,说以不思议的性识为体。『性识』是什么?就是『如来藏』性,所谓『一念具足十界、百界、三千性相』,这是讲的天台的术语。十界就是十法界,六道再加四圣法界,总共十界。十界里头每一界各有十界,就是百界,百界里头每一界又有十如是,性如是、相如是等等,这就千如,再加上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三世间,每一世间皆有千如,所以称为三千性相。这里包括了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现相,这一切现相一念具足,都不出我们这一念心性。这里讲到『此如止观简去界入』,这个止观,简是简略,去是去除,把十八界和六入省略了。它教我们怎么做?『观五阴重担』,就是省略了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着重在五阴上面去下功夫。底下又说:

  【就此五阴。先简色法。次简受。想。行三心所法。唯观六识心王。以前五识。必依第六意识同时而起。方能取境。造善恶业。】

  这里说到『五阴』,止观里面教导我们怎么个观法?在五阴里面继续省略,省什么?省掉『色法』,先省掉色,色受想行识这五阴先省掉色法;然后『次简』,再继续省掉『受、想、行』这三种;完了之后只剩下『识』,色受想行识最后一种就是识。识里头又只观第六识,『六识心王』。前五识,我们说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前五识必依第六意识同时而起』,所以前五识是依第六识的,有了第六识『方能取境,造善恶业』。换句话说,第六识是根本,它是造作善业恶业的根本,就是我们那个意识心。所以要从这个意识心里面下手去修,这比较容易,这叫做最初方便。下面青莲大师举《楞严经》的经文为我们来做证明:

  【楞严云。六为贼媒。自劫家宝。意根。贼之渠魁也。功力甚大。以第七识为所依根。与前五根相应和合。造诸善恶之业。皆纳第八识中。如仓库盛物随时出内。】

  这一大段就是教导我们为什么在六识里面单举出第六意识,这是什么?《楞严经》上讲『六为贼媒』,前五识的作用都要依第六识,所以它叫贼媒。就是说你要造作恶业,你这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那些什么分别执着,由什么起的?就是第六识,第六识是分别。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接触外面的境界,它叫了别,就是一接触你能明明了了,但是分别是第六意识的作用。所以佛菩萨用前面眼耳鼻舌身这五根,他就不用意识。他是什么?了别,境界现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他不起分别、执着,他留在第一念当中,这第一念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可是凡夫第一念守不住,马上就起第二念、第三念,这都是第六意识搞的鬼,所以叫做贼媒。

  叫『自劫家宝』,本来一真法界就在我们眼前,但是被第六意识这一分别,连带着就起执着,就给阿赖耶识留下无明种子,所以把一真法界变作十法界了,就是把家宝都给劫去了。所以这第六意识罪魁祸首,『意根,贼之渠魁也』,它的『功力甚大』。前面五识跟它相应,内可以缘到阿赖耶识,外能够缘到虚空法界,所以第六意识这个功力很大,它所缘的范围是最大的。在《百法明门论》里面为我们说明,第六意识跟五十一个心所统统都能够相应,八识里面只有第六意识有这种能力,所以它的功力甚大。

  『以第七识为所依根』,第七识叫做末那识,叫做意根,它是一种染污,它执着。分别之后它就执着,这一分别、执着,就把自家珍宝给夺去了。所以自性的功德、智慧,我们说如来智慧德相,就给断送掉,不能现前了。『与前五根相应和合,造诸善恶之业』,它还造业,所造的这个业留下了种子,种落在阿赖耶识里面。阿赖耶识叫第八识,第八识就好像个仓库一样,它不断的收入这些业习种子,所以是『如仓库盛物,随时出内』。出就是现行,种子可以现行,现行就有果报;内就是藏进去,它一边收入,一边还会起现行,随着这个缘会有果报。所以我们了解这个事实状况,我们要修、要用功就知道怎么个用法了。下面继续说到:

  【第七识常时执取第八见分为内自我。】

  『第七识』的功能就是执着,第六意识的功能是分别。第七意识末那识,它是执着,坚固的执着,它把第八识阿赖耶识里头的见分执着成我了,所以这叫我执。产生了什么?我相。所以经上常讲「四大烦恼常相随」。哪四大烦恼?底下讲的:

  【我痴。我见。我慢。我爱。】

  『我痴』就是愚痴,迷了。什么是迷?前面说的『执取第八见分为内自我』,他把第八识里的见分执着为我,这就是迷。迷了以后我痴就产生『我见』,我见之后就生『我慢』、『我爱』,痴、爱是贪,慢是瞋,见是这些错误的见解,贪瞋痴慢统统都起现行了。这里讲的「我见」是什么?执着这个身体是我,这叫第一个错误的知见。修行人想要出离三界六道,第一个是要断见思烦恼,断了见思烦恼你才能够出六道。见思烦恼里面的见烦恼第一个是身见,「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大类都是见烦恼;思烦恼,贪瞋痴慢疑这些都属于思,所以这是见思烦恼。把这个身体执着为是我,不知道这个身体就像衣服一样它可以换的,我们说轮回就是换衣服,这个身体用久了,要是老了、用不了,把它脱下来。就像衣服用旧了把它扔掉,你会执着吗?执着就是因为错误的见解,为了这个身体造业。像现在人为了保养身体,吃什么海鲜、什么动物、山珍海味,造了杀业,追求五欲六尘的享受造恶业,这都是统统由于错误的见解产生的。

  「我慢」是傲慢,总认为我比人家高一截,这是我慢的烦恼。儒家都教我们「傲不可长」,佛法要更高一层了,要断这个傲慢,因为有我慢,你还有见思烦恼,你三界六道就出不去。不仅三界六道出不去,有傲慢的人连色界天都上不了,初禅以上的人就已经把我慢心给伏断了,所以我们要懂得处处谦卑,破除我们的我慢。佛法里面修行,你看拜佛,拜佛是帮我们降伏我慢的,顶礼佛足。顶是我们头,最尊贵的部位顶到佛足。顶礼佛、顶礼法师、顶礼老师,这都是什么?用自己最尊贵的部位去礼对方最卑下的部位,礼足,这是降伏我慢。还有「我爱」,这是贪,贪心。对于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贪爱放不下,这些烦恼我们要去断。贪爱也是轮回的根,每个人的贪爱对象不一样,比如说财色名食睡这五种,有的人比较贪财,有的人比较贪色,有的人比较贪吃、或者贪睡、或者贪名,自己晓得自己贪最重的是哪一个,要从这个下手,断自己的爱欲、贪爱,这样六道轮回才有希望出去。儒家也讲「格物致知」,格物就是降伏我们的物欲,跟物欲做格斗,你做世间的圣贤都要从断贪爱下手。下文继续说:

  【四惑常俱。故名染污意。染污真性故。遂使第八识立含藏。赖耶之名。】

  『四惑』就是讲的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常有这四种烦恼,这是第七识,它就称为『染污意』。第七识它『染污真性』,所以它是一种染污,「染污意」。而且这种染污是什么样的效果?就产生了『第八识』,第八识含藏业习种子,所以称它为阿赖耶这个名字。实际上阿赖耶识,它的理体是我们的真如自性,真如自性被染污了,被什么染污了?被第七识染污,就变成阿赖耶识了。我们要问一问,真如本性难道真的会被染污?没有,真如本性怎么可能被染污?染污是你自己妄想、分别、执着的作用,自己障碍了自己,没有障碍真如本性。古人有比喻,讲真如本性像太阳一样高挂在当空,这时候有乌云来了,把太阳给遮住了,好像把太阳染污了。太阳有没有被乌云染污?没有,太阳依然当空高照。你乘上飞机上了云端上面,一看太阳还是当空朗照,哪里会被乌云染污?乌云是你自己的那些妄想、分别,你是自己障碍自己而已。所以要怎么样把我们真如本性显发出来?把这些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不再执着、不再分别,也就是不用第六识、不用第七识,放下分别执着,再放下妄想,你才能够显现出真心。下面文教给我们:

  【今观无明体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有。因缘体虚。诸法相妄。】

  这一段就是马鸣菩萨《起信论》里讲的,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无明体相,本自不有』,本来没有这些无明虚妄、妄想,本有的是真如本性,它可以恢复的,本来没有的这些无明可以把它去掉的,这是给我们增长信心。有了真实的信心,我们修学就能够勇猛精进了。这是青莲大师为我们指示出来,建立我们的信心。『因缘体虚,诸法相妄』,这些无明幻相因缘和合而生,它当体是空的、是假的,这个相是假的,让我们有这个信心去妄显真。下面又举《中论》里面的一首偈子说:

  【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这是佛亲口说的,『我』就是佛陀自称,这些因缘,确实诸法因缘生,所以它没有自体、没有自性,这就是空,空性。十法界一切法都是因缘生,一真法界是不是也是因缘生?也是因缘生,也不能够分别执着,它也是了不可得的。这个是缘生之法,幻相,所以叫「因缘体虚,诸法相妄」。下面引用四明尊者所说的话:

  【四明云。初约行者。直就一念观于十界百界。千如妙法。虽即一念。千法宛然。全体即空。当处即假。仍非二边。又即双照。不可以一多说。安以有无思。若边若中。皆莫能拟。于斯观行位中。既深进入。则六七识。不执于我。得分别我法二空。转成无漏。则见思染污粗垢先落。】

  这一段是用四明尊者(也是天台祖师)的一大段话为我们讲如何修观,这个是对上根讲的所谓『直就一念观于十界百界,千如』,这是用『一念』观十法界依正庄严,义理很深。我们今天的时间也到了,我们这段就留在下回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今天说的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大德菩萨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