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地藏经浅释,地藏经全文,竺摩法师:地藏经 第三章 地藏菩萨的名义——手机学佛网

地藏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注音|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竺摩法师:地藏经 第三章 地藏菩萨的名义  

  第三章 地藏菩萨的名义

  我们在未了解全经之前,对地藏菩萨的名义,先要认识清楚!前章说到一般民俗错觉的思想,就因他们没有了解地藏菩萨的名义,以致引起许多不大正确的谬解。

  地藏二字为别名,即别于其他菩萨各自不同的名称。菩萨二字为通名,不但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可称为菩萨,一切发心学佛的人,都可称为菩萨,不过是学佛程度浅深,功用有别罢了。现在先来讲通名的菩萨,菩萨的菩,是菩提之略;萨,亦是萨埵之省。故具名应云‘菩提萨埵\’。菩提译觉,亦译知;觉对迷言,知对愚说。萨埵义译有情,亦译众生。合言之,即‘觉悟的有情\’,或‘觉悟的众生\’。因为凡是配称菩萨的人,须具有三种资格:一、能自觉,不同一般凡夫,迷而不觉;二、能觉他,即先觉觉后觉,先知知后知的意思;三、自觉能上求菩提,勇修佛道;觉他能下化众生,普度迷情。智悲具足,自他兼济,这样一个沉毅勇敢,悲天悯世的人,才叫做菩萨;自然不是那些泥塑木雕的偶像,就算是菩萨,那只是代表菩萨的形像而已。

  地藏二字,梵音为‘乞叉底檗沙\’。或‘叉底俱舍\’。叉底译地,俱舍译藏。地藏为义译,综释如下:

  第一节 以大地喻大德

  地本一物,能容无量万物,功用至大,故科注说地‘为四大之首,居五行之中,元气所生,万物之祖。其卦为坤,其德为母。’在儒书周易中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含弘光大,品物咸享;体用广厚,德大难名;所以能持、能育、能栽、能生。’此为地之四德,用以喻菩萨十地,地地皆能持诸智德,培育圣行,荷载众生,能生种种德用。今依地藏十轮经来解释这地之四德,更为明白。

  一、经云:‘此善男子(地藏),曾过无量无数大劫,于无量佛世尊所,发大精进,坚固誓愿;由此愿力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常普住持一切大地。’这即是住持德,言地藏菩萨为成熟一切众生,如大地普持一切生物。

  二、经又云:‘常普持一切种子,能令大地一切草木根须,芽茎枝叶花果,皆悉生长。’这即是生长德,言菩萨于众生,能以法水沐其心垢,以智光照其净芽,而生长众生的法身慧命。

  三、又云:‘譬如大地,一切种子,树山稼穑,地身众生之所依。此善男子亦复如是,一切殊妙菩提分法之所依止。良由菩萨于不可说无量数劫来,散影分身,放光说法,恒处幽冥界内,常教六道众生,或已成佛,或久阶真因,或住声闻缘觉,或在天上人间。’此为培育德,言菩萨常以四摄、六度、七觉净华、八支正道,教化三途六道,天上人间的众生,为一切众生做所依止。

  四、本经分身集会品与嘱累人天品皆说:‘唯愿世尊,不以为虑!未来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脱。何况闻诸善事,念念修行,于无上道,永不退转。’此即能载众生的荷负德。佛令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未成佛的众生,都嘱地藏大士包办救度,而大士毫无倦勤,一肩承当,足见他为众生服劳之勤勇,所谓‘欲为诸佛龙象,先作众生马牛’,故以大地来喻菩萨的智德,真是形容得恰到好处了。

  第二节 借库藏显秘藏

  地藏的地字固属于喻,即藏亦以喻立名。如世间有库藏、宝藏、伏藏、秘藏,用以喻佛法的法身,般若,解脱的三德秘藏。世间库藏,储藏金银宝物,一旦主人受难,可为赎罪赎命之用,或遇饥荒饿殍之世,便可散为救济贫穷之用。以合佛法来讲:一喻菩萨与众生各具三德秘藏,而众生迷昧,不解不知,如宝藏之隐伏,尚待开发;今地藏菩萨,正有助成众生开发自家宝藏的大力。二喻菩萨已做过掘发的工夫,打开功德宝藏,正可利济失德的众生。三喻众生妄动,六贼猖狂,无明暗覆,长劫沉沦,不知衣里明珠,常住妙宝,向外驰求,流浪忘返;今菩萨出此三德秘藏,赎诸众生的法身慧命,故以藏为喻。地藏十轮经谓:‘又以菩萨欲来,则众会手中,各现如意珠,雨宝放光,见十方土。’又说:当时在会的大众,当菩萨从他方来集,各见其身,地大增强,坚重难举。此因大士向来度生,多以大地为所观境,观此大地含藏诸物。亦以吾人性地所含的三德秘藏;而即从日常教化生活,于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的事相中,而证此常住秘密之如来藏性的真理,故得名地藏。故十轮经又云:‘如是大士,成就如是不可思议诸功德法,是诸殊胜功德伏藏,是诸解脱出处。所以者何?地藏菩萨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所愿满足,如如意珠,亦如伏藏。如是大士为欲成熟诸有情故,久住坚固大愿大悲。勇猛精进,过诸菩萨。’这亦是显菩萨得名地藏的原因。

  第三节 指心地为宝藏

  佛法最重一心字,所谓法不离心,心外无法。起信论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宗镜录云:‘以一宗为心,照万物如镜。’正显心地光明,容涵万象,则知心珠智宝,具于一心。所谓‘百千妙门,不离方寸,河沙功德,尽在心源’。故若以地来喻心,则心地正如宝藏,所有妙德,皆具于此。又学佛修行,首重发明心地,故禅德谓‘明心见性,立地成佛’。\‘达摩西来一字,全凭心地用功夫’。六祖惠能,亦以悟明心地,而说:‘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本是具足;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此在悟明心地,故能显出万法。楞严经中的持地菩萨,‘欲平道路,以待毗舍如来;毗舍如来既到,地路仍未填平’,乃摩顶谕之:‘善男子!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此即从自己心地改造起,心地未得清净,想把外界的地填平到清净庄严,那是办不到的!地藏十轮经亦说:‘心如大地,能安一心,以故佛说心力为大。’又经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内心外地,是相对的境界;心识地亡,即落于绝对的妙境了。今地藏菩萨,已果证十地,当他的无分别智现在前时,智境双亡,物我一如,心与地已打成一片,所以以之为心地宝藏,应化众生,受用无穷,也是实至名归,名符其实了。

  第四节 从住从孝得名

  古人经注中亦说,菩萨因常住地狱,度脱众生,所以亦得名地藏──即藏身地狱中之意,如阿弥陀佛之法界藏身,前面说的,一般民俗误会地藏菩萨住在地下,故在菩萨诞日,不将污水倒地,表示敬意,照此释名看来,这亦有道理的;但若恐泼水湿污地藏菩萨的黄袍和红衣而贮不倒,那是太笑人了。从菩萨住地狱,可以得名地藏;则从菩萨广行孝道,亦可得名地藏,故经注云:‘昔婆罗门女,由广行孝道成地藏之身,是故孝行,置之而塞乎天地,敷之而横于四海,施之后世而无朝夕,放之东海而皆准则。上自王臣,下至庶民,贵贱虽殊,行孝一等,如地为万物之所依止,如藏为万人之所受用,万人万物虽多,而为地为藏则一,故知地藏之名,全由孝行之目。’这样解释地藏,亦是别有意识。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