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十一)
甲二、正宗分
上面世尊入大寂定,透彻地现见了极乐净土的事理因果,然后应阿难的请问,以下就正式开演这部《无量寿经》。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锭光如来,兴出于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
佛告诉阿难说:这要追溯到久远不可思议无数劫之前(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用心思维的无量无数大劫之前),当时有一位锭光如来出现世间,教化度脱了无量众生,使他们都得到道果,最后锭光如来示现入于涅槃。
接下来,再从锭光如来往过去的方向追溯,还要往回翻过53佛的时期,那就是无量劫又无量劫了,这才翻到了阿弥陀佛发愿最初的因地。从这里就知道阿弥陀佛从因地初发心到最终圆满成就大愿王,中间经历了无量无数的大劫,为了成就功德极其殊胜的净土,以普度尽虚空界的众生,付出了无数劫的努力。
从这里能体会到弥陀愿海的成就来之不易、极乐净土的成就来之不易、阿弥陀佛光明和名号的成就来之不易,今天我们能受用到佛无量劫来无数大愿大行的果实,能依仗弥陀愿海的无上方便一生就往生到净土、顿超生死、登不退地、从此速疾成佛,所有这一切都是阿弥陀佛的大恩大德所致。按照这样思维,就会对阿弥陀佛生感恩的心,会竭尽自己的诚心投入佛的大愿海。其次,会生起庆幸之心,今生能遇到弥陀愿海的大法,确实是无量劫中稀有难逢的一刻,所以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会,今生就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来迅速地完成成佛度众生的普贤行愿。由于有这些大的必要,就要具体地讲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修行、成道的经过。
次有如来,名曰光远,次名月光、次名栴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须弥天冠、次名须弥等曜、次名月色、次名正念、次名离垢、次名无著、次名龙天、次名夜光、次名安明顶、次名不动地、次名琉璃妙华、次名琉璃金色、次名金藏、次名炎光、次名炎根、次名地种、次名月像、次名日音、次名解脱华、次名庄严光明、次名海觉神通、次名水光、次名大香、次名离尘垢、次名舍厌意、次名宝炎、次名妙顶、次名勇立、次名功德持慧、次名蔽日月光、次名日月琉璃光、次名无上琉璃光、次名最上首、次名菩提华、次名月明、次名日光、次名华色王、次名水月光、次名除痴冥、次名度盖行、次名净信、次名善宿、次名威神、次名法慧、次名鸾音、次名师子音、次名龙音、次名处世。如此诸佛,皆悉已过。
这是让时间倒流,不断地往过去的方向追溯,追溯了一尊又一尊佛。一直经过了五十三尊佛。
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
那时有一尊佛,叫做“世自在王如来”。佛的教法期有一位国王,叫做世饶王。听佛说法,心开意解,非常欢喜。随即发起了无上真实的菩提心。当时就舍弃了国土和王位,离世出家,成为沙门。
这里,“道意”就是菩提心(“道”是菩提,“意”是心)。发菩提心后的表现非常明显。就是世饶王一旦发起了求无上道普度众生的心,就把世间的王位、国家全部抛弃,这就是发菩提心真实的表现。所以,没有出离心还说有菩提心,那要大打一个问号!世间人最执著的就是名利声色,就是这些东西把人缠在世间法的网里,不能奋发。真正的菩提心是无上的志愿。世饶王闻法后触动了他的善根,他要勇求菩提,普度众生,这已经成为他心里最大的志愿,他决心把生命完全投入在菩提大业中。
当时发了无上心,毅然舍弃了国家、王位。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在世间做到国王的位置,有最高的权力、最好的享受,一般人很难放下。而世饶王为了求无上道普度众生,毅然放弃了国家和王位,可见他发心的勇猛。
世饶王出家后的名字叫做“法藏比丘”。他有“高才勇哲”的品德。就是才能很高,志愿很大,又明白心地,和世间人迥然不同。关于法藏比丘当时的身份,有说是登地菩萨的身份。
这里,“高才勇哲,与世超异”和以后的成就息息相关。最终他能建立第一净土,成就度生的无上方便,都是由这个种性决定的。由于他的大勇,才能立愿成就超胜无量诸佛的刹土,这是大丈夫冲天的志气,不但要成就佛刹,而且要成就超胜无量诸佛的第一佛刹;而且,他要摄受从五逆到十地之间一切种类的众生,未得度者使他得度,已得度者扶持他成佛。这是极其广大的志愿,也因此有后来成就的普遍摄受一切众生的净土法门,成就了弥陀愿海、六字洪名的无上方便。当初的大愿心就是这样的。
其次,“哲”就是明——明自本心、见自本性,这样才能安住真实智慧、庄严净土,非常关键,这是根本。
“高才”,指极高的才能。由于才能极高,极其善巧,也就有后来方便至极的成就,无论是成就的光明、名号,净土遍满功德;水、鸟、香、光,皆作佛事;乃至净土超胜十方,绝无仅有,都是极巧妙的才能所致。这时,法藏菩萨已经完全超出世间的境界,叫做“与世超异”。
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以颂赞曰:
当时,法藏比丘来到世自在王如来前,向佛汇报自己的发愿。他先顶礼佛的双足,之后绕佛三匝,表示敬爱(以最尊贵的头部顶礼佛卑下的双足,表示恭敬;以身体绕佛三次,表示对佛的爱戴不舍)。之后长跪合掌,以偈颂首先赞叹世自在王佛身、语、意无上的功德。之后表明愿心:我要修到与佛同等的果位,要成就无比殊胜的净土,摄受全法界无量无边的众生,使他们全部成佛。
以下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前所说的偈颂,分成三段来讲:一、赞佛功德;二、求佛所证;三、请佛证知。
一、赞佛功德分二:(一)分别赞叹佛身、语、意的功德;(二)总结赞叹
(一)分别赞叹佛身、语、意的功德
首先赞叹身功德:
光颜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炎明,无与等者。
日月摩尼,珠光焰耀,皆悉隐蔽,犹如聚墨。
如来颜容,超世无伦。
前两颂赞叹佛色身光明的威德,后半颂赞叹佛色身相好的威德。
“光颜巍巍,威神无极”:佛的光明容颜极其高显,光明有大威神力,能够普遍照耀十方无量无数世界。“威神”指佛色身光明的体性。“无极”是指光明的量,也就是没有任何边际和局限的量。由于光明的威神没有局限、边际,因此光明无限普照。
“无与等者”,指佛色身的光明普照十方世界,没有能与之相等的光明。日、月、摩尼珠的光明,被极其明朗的佛光所映蔽,完全显不出来,看起来就像一团墨一样。(比如白天在太阳底下点一支蜡烛,蜡烛的光看起来只是一个黑圈,根本显不出。世间最亮的莫过于太阳、月亮和摩尼珠,但是放在佛光里,完全隐蔽不现,只是一个黑圈。)
“如来颜容,超世无伦”,指佛色身的相好极其庄严,美妙绝伦,超出世间一切的庄严相。意思是说,世间没有事物能有这样美妙的相。
接着赞叹佛的语功德:
正觉大音,响流十方。
如来无上正觉的梵音,普遍地宣流于十方世界。
佛的梵音有不远不近的德相,能传到十方无量世界,即使离佛无限遥远,听起来仍像在耳边宣说一样。由于这是从遍一切处的佛心所流出,因此音声遍一切处。
唐译说:“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这是赞叹如来的圆音功德。由于本性中圆具一切法,佛的音声就是以本性为体而流出,所以一个圆音里具足无量音声海,世尊演说一个音声能使无量有情都听到合乎他意乐的语言,而且都得到理解,这是极奇妙的语功德。《普贤行愿品》说:“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
接着赞叹佛的意功德:
戒闻精进,三昧智慧,威德无侣,殊胜希有。
深谛善念,诸佛法海,穷深尽奥,究其涯底。
无明欲怒,世尊永无。
这里前两颂赞叹佛证德圆满,后半颂赞叹佛断德圆满。在赞叹证德圆满中,“戒闻”等一颂赞叹佛功德殊胜,“深谛”等一颂赞叹佛功德甚深。下面就按次第来解释:
1、赞叹佛功德殊胜
法藏比丘赞叹说:世尊!您的持戒、多闻、精进、三昧和智慧,都成就了无与伦比的大威德。一切种类的功德都登峰造极。
比如“持戒”,从最初凡夫持戒到证入二地菩萨圆满戒波罗蜜多,再上进到佛位得到最清净的戒、无量无边的戒德庄严。像这样,其它无量无数的功德都修到了究竟圆满,无人能比。
2、赞叹佛功德甚深
“深谛善念,诸佛法海”,指趣证的方便。“深谛”,就是深思谛观。心中明记诸佛法海,由此才能证得本性。这是从趣证的方便上说。过去因地是这样的修行,所以在圆满成就佛果时就有“穷深尽奥,究其涯底”的功德。
“诸佛法海”,就是指如来藏性。实际上说到底,一切都是这个如来藏。如来藏性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这是唯证方知!所以这是极其深奥难测的。对此,登地菩萨还只是少分证得,一直要到成佛,才彻证无余。这就是“穷深尽奥,究其涯底”的意思。好比一个辽阔、深邃的大海,直透到海的底部,穷到海的边涯。就是指极深极广的如来藏全体显现,这时就叫“彻证”。在众生份上这是丝毫没见到过的,就像太阳完全被乌云遮住了,丝毫不显现;到见本性的时候,就是从乌云里开出光来了,然后才知道乌云里有太阳;等到乌云一部分一部分地消失,现出来的太阳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到最后,乌云全部散尽,太阳整个全显出来了,这好比是“彻证”。
这样赞叹完佛证德圆满之后,法藏比丘又赞叹佛断德圆满:
“无明欲怒,世尊永无”,就是说:世尊您已经永远断尽了无明、贪欲、嗔怒等所有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达到了断德究竟圆满。
(二)总结赞叹
人雄师子,神德无量。功勋广大,智慧深妙,
光明威相,震动大千。
法藏比丘这样赞叹:人中的狮子王大雄世尊!您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
您功勋广大,也就是从您无上正觉中所发出的法音,普遍宣流十方世界,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这是赞叹佛的语功德,“功勋广大”就是指佛教化众生的事业极其广大)。
您智慧深妙,透彻了万法的最甚深之处,彻底见到了法界一切现相(这是赞叹佛的意功德。虽然智慧、大悲、陀罗尼、三摩地等都是意功德,但是以智慧为主,所以这里赞叹佛的智慧甚深微妙)。
您的光明威德,震动三千大千世界(这是赞叹佛的身功德。唐译里说:“佛有殊胜大威光,普照十方无量刹。”就是指佛色身大威神的光明,普遍照耀十方无量无数的刹土)。
二、求佛所证
在这样赞叹完世自在王佛的身语意功德之后,法藏菩萨发愿自己要证到跟佛同等的功德,这时是发了无上心。志愿极其勇猛,不是只求人天小果或阿罗汉果,而是求无上佛果。
以下发愿的内容分成两段来讲:(一)发愿圆成佛果;(二)发愿成就净土。
(一)发愿圆成佛果
愿我作佛,齐圣法王。过度生死,靡不解脱。
布施调意,戒忍精进,如是三昧,智慧为上。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这里,前一颂是发愿求佛果,后一颂是发愿求佛因。在发愿求佛果中又有两个内容:1、求福慧圆满成就佛果;2、求利他圆满普度众生。
“愿我作佛,齐圣法王”:就像上面所赞叹的无上身语意的功德那样,愿我圆满福慧资粮,得到跟法王一样的成就(“法王”就是“于一切法自在”的意思)。这是法藏菩萨发誓成就佛果。
“过度生死,靡不解脱”,这是发愿:愿我具有无上的利他威力,能救度世间生老病死一切苦恼,使无数众生都脱离生死苦海。这里的“生死”包括粗的分段生死和细的变易生死。两种生死都超过去了,就是“无不解脱”。(分段生死指惑业所成的有漏五蕴身的生死。分段,是指五蕴身的果报有分分段段的差异,比如寿命有一世一世的分段,形体有头、颈、手、足等肢体的分段。这样的身体是业力所感,业力尽了就会死亡;死了又投一个身体,又出现一期生死,这叫做“分段生死”。修到圣者地位,已经没有了分段生死,但还有以无漏业依所知障助缘所感的细的变易生死。)
以上一颂是发愿求无上佛果,无论自利利他的成就都究竟圆满。接下来一颂是发愿求成佛的因。也就是为了成就佛果,就必须行持成佛的正因。因此发愿对于一切成佛正因都修到究竟为止。
偈颂从“布施”到“智慧”之间指所修的成佛正因——六种波罗蜜多。“上”就是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等于俗话说的“到家了”。“为上”,就是六度都修到究竟为止。
所谓的求证菩提,不光是心里发发愿,而且要实际行到菩提果地。这里包括愿、行两种菩提心。愿菩提心是建立求菩提果的誓愿,行菩提心是为了现证菩提,修持一切能到达菩提果地的大行。
无量的菩萨行总的归纳为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般若这六种波罗蜜多大行。这是很好的归纳法,把无量的菩萨行不多不少地归纳在六个项目里。六度的排列有从粗到细、从浅到深、前劣后胜等的次第关系。修持六度,能够圆满福、慧二资粮,证得如来色身和法身等,所以是菩萨万行的一个圆满归纳。
这是法藏比丘进一步发誓实行成佛的正因,对于六度万行都修到最彻底的地步,这就是“为上”的意思。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这是当时在佛前发愿:我从现在开始,发誓履行成佛度众生的大愿。发誓之后,我会实行一切波罗蜜多的修行,为一切众生谋求最究竟的利益和安乐。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意思是:我发誓让一切处在二种生死恐惧中的众生都得到大安乐。参照宋译:“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意思是:我发誓让一切没得到度脱的有情都得到度脱,让一切已得到度脱的有情都快速成佛,这就是大圆普度的一乘悲愿。最终法藏成佛,成就了功德极殊胜的净土,能摄受六道凡夫往生而顿超生死,这就实现了“未度有情令得度”的大愿。“已得度者”就指已经开悟见性或者已经登地、证果的成就者和圣者。以弥陀本愿神力能接引这些成就者和圣者直接生入实报土,而速成佛果,这就是“已得度者使成佛”。
假令有佛,百千亿万,无量大圣,数如恒沙。
供养一切,斯等诸佛,不如求道,坚正不却。
这是法藏比丘以比较功德来显示菩提誓愿坚固的重要性,以此坚定自己的愿心。他说:假使对百千亿万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无量诸佛,一一都奉上财供养,这样的功德不如求菩提的志愿坚勇不退。
这是再次肯定大愿是佛道的核心,它的意义超过无数次财供养。财供养只是菩提道的一分修行,而求菩提的志愿是出生一切菩萨道、果的根本,所以成道的关键是发起求无上道、利益众生的大愿,而且在发愿后坚勇不退。
如果能得到这个根本,就成为无上的法供养。就像《普贤行愿品》所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最”。之后列举了“如说修行供养”、“代众生苦供养”等等,讲到财供养跟它相比,无量分不及其一。法藏菩萨知道最关键的就是菩提志愿坚勇不退。由菩提志愿坚勇不退,才能出生佛道;由菩提志愿坚勇不退,才能普度众生;也才是真正随顺如来的心、对如来做真实的法供养,所以纵然对无数诸佛供养财物,与它相比,也是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他分、算分、数分、喻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优婆尼沙陀分”,就是把整个大地碎成微尘的数量。这样看来,就是无数分不及其一了)。
正因为法藏菩萨在无量劫中坚守菩提志愿,始终不退,才最终圆满了无量福慧资粮而成就佛果,建立了具足无量功德庄严的极乐净土,实现了“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这样从无上的成就推到根源,就会明白:一切都是源于求道坚勇不退。这就是佛道的根本。《菩提心义》说:“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缘,莫过于是。”
(二)发愿成就净土
以上是发誓求证福慧圆满的佛果,来普度众生。这一大愿如何落实呢?怎么做到“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呢?法藏菩萨进一步的发愿有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誓愿成就功德极其殊胜的净土;第二个重点是誓愿以无上的方便普遍摄受一切圣凡有情,使他们仅以信愿力就能往生到自己的净土中,顿超生死、迅速成佛。
譬如恒沙,诸佛世界,复不可计,无数刹土,
光明悉照,遍此诸国。如是精进,威神难量。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
国如泥洹,而无等双。我当愍哀,度脱一切。
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隐。
这五颂实际是四十八愿的核心,具体展开有各方面的施设,有无量愿的支分。《普贤行愿品》说:“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菩提。是故菩提属于众生。”配在法藏菩萨身上来说,这是为了能成就普度众生的无上方便,而发大愿摄取净土。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摄受众生,都是由众生的因缘而发各种愿,都是为了实际利益众生而庄严国土,一切都离不开众生。众生有各种问题要解决,才设法给他做增上缘,帮他解决;众生要得到种种安乐,才想办法尽可能地赐给他安乐。这一切就是净土兴起的因缘。
对这五颂,分成三段来解释:1、誓愿成就光明遍照;2、誓愿成就第一净土;3、誓愿哀愍度脱一切。
1、誓愿成就光明遍照
譬如恒沙,诸佛世界,复不可计,无数刹土,
光明悉照,遍此诸国。
这里要抓住:法藏菩萨把“成就光明遍照”放在发愿的首位,这也是无量光佛的由来。他是这样发愿的:就像恒河里有多少沙子,就有那么多的佛国,对这恒河沙数再乘以不可计数倍,就是这么广大无数刹土的范围,我的光明都能普遍照到。
“复不可计”,在汉译里是:“复倍不可计。”恒河是印度最大的河,恒河的沙子特别细,恒河里有多少粒沙子呢?那太多了!无法计数!对这恒河沙数再乘以不可计数倍,就是“复倍不可计”,而法藏菩萨发誓成就色身的光明,普照到十方无数刹土。
这是实现摄受十方众生的一个根本方便,所以放在发愿的首位。为了真正做到摄受十方众生,就需要成就光明大威神力,能普照到十方世界。这样才能受十方任何一处的众生。无论是哪个世界哪个地区的众生,只要他以至诚的心祈祷佛、念佛的名号,就当即被佛光明所摄受,这才能达到尽虚空遍法界普度的目的。
2、誓愿成就第一净土
如是精进,威神难量。令我作佛,国土第一。
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
这是法藏菩萨誓愿成就第一国土。也就是如果成就了色身的光明遍照,能摄受十方世界中的众生,生到自己的国土。之后,要给众生准备什么样的国土呢?这样法藏菩萨进一步的发心是以自己无穷的殊胜精进的力量,以本性难以测量的威神力,就从这大智慧中流现最殊胜的国土。这样,把一切有信心、有求生净土愿望的众生都摄持在这个第一国土里,使他们都非常顺利、非常欢喜地成佛。
那么,所愿的国土第一的状况如何呢?“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其众奇妙”,是指国土圣众第一。凡是往生的人都具足三不退(位不退不堕生死,行不退不堕小乘,念不退心心流入一切智海),而且国中一生补处的菩萨极多。国土纯一是大乘善根界,“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这就是圣众纯一清净的功德。
真正说起来,极乐国土一一都不可思议。国土“圣众奇妙”所成就的功德庄严是:凡是往生的人全部是莲花化生,全部具足三十二种庄严妙相,都是紫磨真金色身,都是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寿命无量,都有金刚那罗延力,都能显发极广大的智慧、辩才、神通、陀罗尼、三摩地等功德,都是受用法乐、诸根寂静、远离分别、都能入于大涅槃。这就是“奇妙”的涵义。
“道场超绝”,是指处所第一。一生到了殊胜微妙的佛国道场,就会感受到心灵受加持、感化的极大作用。依报器界流现的色、声、香、味、触等无量庄严,都能摄持和感化人心。这是极胜妙的道场,一入到里面就能成就大义,也因此称为“入大义门”。
极乐国土的道场就是一个化染为净、转凡成圣、转识成智的成佛加工厂,只要众生被安置在这个超胜绝伦的道场中,就不会再起任何染污念头,不会再造任何染污的业,原因就是这个大道场有极奇特的净化功能和加持功能。所以,嘉祥大师一语中的地说:“修道疾速成佛,故云超绝”,这就说出了极乐国的殊胜超绝在于能使人疾速成佛。凡夫一往生到里面,就根本不会退了,而且以菩提善根念念增益的缘故,能速疾成佛。
比如:净土中的人喝了八功德水,就能增益种种殊胜善根;听到佛国里自然发出的无量妙音,诸恶烦恼就得以消灭,无量善法渐次增长,速证无上菩提。见到虚空中飘下美妙天花,身心舒适悦意,不仅不生贪著,还增长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诸如此类,证明道场有加持众生速疾成佛的殊胜功能。
“国如泥洹,而无等双”,这是发愿成就如同涅槃的第一国土。本经讲到:“弥陀国中众生受乐,而入泥洹。”一入了这个国土,就诸根寂静、远离分别,合于涅槃的理体而入大寂灭,因此说“微妙涅槃国”。在佛国没有任何因缘滋生轮回的业、果,连起一个执著我的念头都不会,更不可能起贪嗔痴,造各种杂染的业。所以,这样的国土是涅槃国、无为国、安乐国,在十方世界里没有第二个。
3、誓愿哀愍度脱一切
我当愍哀,度脱一切。十方来生,心悦清净,
已至我国,快乐安隐。
“我当愍哀,度脱一切”:将来我成就了佛道,我会怜愍一切众生,让他们都得到解脱。
“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隐”,我发愿成就的国土是一个真正的安乐国土、清净国土,十方来的人都心里喜悦、清净,到了我的国土后,个个都快乐安稳。
从“十方来生”这一句看到生的人很多,就像一所国际大学,不是只有某个地区的人来,而是世界各地的人都来。来的有十方无数世界里的圣者和凡夫。
这个大愿成就的情况,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面讲:佛给净土中的人说甚深微妙的法,使他们得到殊胜利益安乐。这部经又说:“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所以,十方来生的人生到佛国之后,都得到真正的快乐、安稳。
三、请佛证知
幸佛明信,是我真证。发愿于彼,力精所欲。
十方世尊,智慧无碍,常令此尊,知我心行。
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
这里前半颂是请世自在王佛给自己作证,接着半颂是在佛前表明愿心,再一颂是请十方佛作证,最后一颂是再表愿心。
首先:愿佛相信我的所愿绝不落空,证实我未来决定能实现我的愿望,所以请佛给我作证。
所谓“幸佛信明”,“幸”,就是请;“信明”,就是佛来证实我现在的发愿是真实的,将来的结果也一定真实。“是我真证”,就是佛的智慧遍照十方三世,任何现在、未来的事都已经见到,所以是我真正的证明。
这样请佛作证之后,进一步在佛前表明愿心。“发愿于彼,力精所欲”,就是我发誓努力精勤地积功累德,来成满我的所愿。无论是成就佛身或成就净土,我都以自己勇猛精进的修行来实证。
这样承诺之后,再请十方佛证明。“十方世尊,智慧无碍,常令此尊,知我心行。”十方诸佛,你们都以无碍的慧眼见到了我现在是怎么发心、怎么立愿,对于佛道和众生我发的是什么心,在成就净土上我发的又是什么心,这一切,佛都悉知悉见。所以,我要让十方诸佛恒时知道我的心行,知道我上求菩提普度众生的志愿。
最后表明自己坚贞的志愿:“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即使我的身体堕在无间地狱里受极大痛苦,我也永不放弃自己的志愿。为了实现所愿,无论我遭遇多大的困难,我都安忍不动摇,不生任何反悔之心。
从此,法藏菩萨在无数劫里坚守自己的菩提志愿,日夜都在为成就大愿不懈地努力。由于无量劫中的勇猛精进,才成就了极乐净土无量功德庄严。
今天,我们能极其幸运地投入弥陀愿海,受用到佛无量劫来无数大愿大行的果实,极其方便地得到佛所赐予的真实利益,我们要感戴佛的大恩大德!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