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阿弥陀经浅释,阿弥陀经全文,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解研习报告 第一章——手机学佛网

阿弥陀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注音|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解研习报告 第一章  

  团长、诸位法师、诸位同修,今年的新春有这个机缘再到本团,与同修们研习《阿弥陀经要解》,这使我感到无比的欢喜。上次在此地讲过《大乘无量寿经》,这个录音带可以说已经遍布到全世界,尤其是在中国大陆,许多省分大都市都有这套音带流通,我们感觉到非常的欢喜,也是新加坡法缘无比的殊胜。

  今天我们启讲《弥陀要解》大义,是给《无量寿经》做个补充,使净宗的法门更充实、更为圆满。因为我们受时间的限制,不能将《要解》细细跟诸位介绍,特地编了一本「讲义」,印成小册子。上次带来那个红本子的,跟这个内容完全一样,诸位随便拿,两个本子都相同,页数也相同,这两个本子都可以用。这是《弥陀经要解》的精华,能在很短的时间,把这个第一殊胜、究竟圆满的法门介绍给诸位同修。已经听过《无量寿经》的应当听,作为补充的说明;没有听过《无量寿经》的更要听,希望听了《要解》之后,再去研究《无量寿经》,一定是驾轻就熟,得许多的方便。这个小册子前面是经文,便于读诵,但是同修们已经读诵《无量寿经》,希望继续还读《无量寿经》。没有念过《无量寿经》,或者年岁太大,念《无量寿经》感觉得太长,你就念《弥陀经》也非常之好。

  我们现在看,翻开第十七面,十七面是我们「讲义」的开始。「讲义」一共是七讲,我编这个「讲义」,诸位也就能了解,最短的时间是七次可以讲完。今天我们在此地大概可以讲十二次,所以就讲得更详细一点。我们看第一讲,还是要从「认识佛法」开始。

  世尊在《华严经?出现品》里面跟我们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所以,佛法就是我们本人自性的智慧德能,由于多劫以来的迷失,是自己迷失了,这样才需要先知先觉,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他来为我们启发、教导,恢复我们自性本能而已。由此可知,佛法是任何一个人,正是佛在经中所说的,九法界一切有情众生,不可不学,不能不修,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功课。

  我们看第一个小段,「佛法定义」。首先要知道,「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它的含义是智慧、是觉悟。当年译经的法师没有用「智、觉」这两个字,实在佛陀这个名词里面是含多义,绝对不是我们中国字汇里面的智觉能够包含的,因此还是用音译,然后再加以解释。此地所讲的智,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所谓的觉,是对于整个宇宙人生彻底觉悟,无有一法不知,无有一法不觉,这是佛这个字的含义。下面是「法」,法这个字简单的说,是「宇宙一切物相理事之总名」,代名词。宇宙之间一切的物类、一切的现象、一切的道理、一切的事务,用这一个字统统包括了,这是我们智、觉的对象。所以世人常讲佛法无边,我们所知的对象是无量无边,能知的智慧同样也是无量无边际的。

  能觉与所觉是一不是二,这一点就不同于世间的学说了。世间的哲学,自古至今,中国、外国哲学里面讲有能、有所,能所是对立的。佛法里面也讲能所,能所是一个,不是对立,这就是告诉我们,尽虚空、遍法界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佛家常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跟法实在讲是一个东西。心跟法很难懂,不容易体会,我们讲经常常用比喻来说,譬如作梦。我们每个同修都有作梦的经验,那个能作梦的心就像此地这佛字一样,有智有觉,梦中的境界就好比法。我们想想,能作梦的心与梦中的境界,你说是一还是二?要说是二,明明是一个心变现出来的;如果说是一,明明有能变的梦心,有所变的梦境,这才说之为不一不异,不能说一也不能说二,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我们首先要把这个搞清楚,能所不二,真正入了不二,就是《维摩经》上说「入不二法门」。入不二法门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净土宗里面讲的理一心不乱,世俗人讲修行证果,就是成佛证果,到不二就证果。这是佛法两个字的简单说法,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清楚,人家问到我们,我们要能够答得出来,什么叫佛法。

  「佛法所求」是什么?下面一节我们列出来了。佛在一切经论,常常讲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一句佛经上的术语,完全是梵音音译过来的,它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我把它对照写在讲义上,诸位一看就明了,括弧里面是我们中文翻的意思。觉是觉悟,对于宇宙人生真正的理解,正确的理解,没有错误,这才叫做正觉。世间人也有觉,世间有不少的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对于宇宙人生他也有相当的觉悟,虽觉,我们不称他为正觉。这是什么道理?正觉的标准在哪里?佛法的标准是以心性为标准,明心见性这样的觉悟才算是正觉;心性未明,这个觉悟就不算是正觉。

  怎样才叫明心见性?佛在一切经里面告诉我们,众生的心性上有烦恼、无明障碍,所以你的心性透不出来。这个障碍很多很多,佛把它归纳成三大类,第一类是见思烦恼,见是错误的见解,思是错误的思想;换句话说,我们对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全错了,这就叫见思烦恼。第二类叫尘沙烦恼,尘沙是比喻多,像尘土、尘沙那么多的烦恼。第三类叫无明烦恼,这是烦恼的根源,烦恼的根本。佛跟我们说,如果见思烦恼断了,这个人的知见才可以称为正觉。我们拿这个标准来观察世间的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确实他们的见思烦恼没有断,何以知之?第一,他还有是非人我,还有我执,有我、有人,有是、有非,还有贪瞋痴慢,这就是见思烦恼没有断。他再聪明,我们只能称他为觉,不能称他是正觉。一定要证得阿罗汉果,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他没有贪瞋痴,他也没有是非人我,心地相当的清净,这才称之为「正觉」。

  比正觉更要提高一层的,就是「正等正觉」,等是等于佛,等于佛当然他还没成佛,成佛了就不必等于,等于佛还没成佛。这不但见思断了,尘沙烦恼也断了,无明烦恼至少也破一品,所以菩萨才称之为正等正觉。一直要到四十一品无明统统断尽,那就称为「无上正等正觉」,再没有比这个高;换句话说,到无上正等正觉,我们的真心、我们的本性才完全显露,没有一丝毫障碍,这是佛法之所求。要用现代的话来讲,它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佛法就求这个。智慧的作用,就是「觉了宇宙人生实相」,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人生是我们本人,就是自己。换句话说,真正的认识自己,与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佛法教学、修学的目的就在此。因此佛法里面,确确实实没有一丝毫的迷信,这是同修们一定要知道,它绝对不同于一般的宗教。我们再翻过来。

  佛法所求晓得了,所以佛法不是求升官发财,不是求保佑我们平安;但是诸位要晓得,升官发财、保佑平安都在其中。为什么?你有智慧,有智慧就样样都得到,没有智慧这才障碍,所以不求的统统都圆满了,这是佛法的殊胜功德利益,不可思议。究竟圆满的智慧怎么个求法?这个要紧,怎么求法。第三段就是告诉我们求法,这就讲「佛法所修」,所修的可以把它归纳为两大类,这两大类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华严》是我们佛门圆满的法轮,一切经都是《华严》眷属,《华严》是一部非常圆满的经典;无论是讲性相,无论是讲事理,或者是讲修行的方法,都讲得很透彻、很圆满。特别是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做个修行的样子给我们看,也就是学佛的人是个什么样子,善财童子在华严会上表演给我们看,这非常的重要。

  你看他参访善知识,第一句请教的话就问到:「云何学菩萨道?云何修菩萨行?」他总是问这两句话。首先说明自己已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我已经发无上道心,我想求智慧,我想求得圆满的智慧,但是我不晓得要用什么心去求,要用什么样的行为去求。「菩萨道」就是存心,我要用什么心;「菩萨行」就是我的生活行为,我在日常生活当中我要怎么做,才能真正把我真心本性里面圆满的智慧、德行显露出来。这几句话,每参访一个善知识他都要说一遍,所以在《华严经》上,说了几十遍之多。《华严经》看一遍,其他的经文记不住,这几句话会记得牢牢的。为什么?重复了几十遍,这就是非常非常重要。

  存心跟一切的造作,佛也给我们归纳,做了最完善的指导,这就是修行的三大纲领:第一是「觉而不迷」,第二是「正而不邪」,第三是「净而不染」,这是佛门修行的三大纲领。如何把我们的智慧圆满的显露出来?得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在佛家里面就是三皈依;佛是觉的意思,法是正的意思,僧是净的意思。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跟我们讲三皈依,他老人家讲得就很通俗、很明白。他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他不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不这样说法。因为讲佛法僧怕我们迷惑,不晓得佛法僧是什么意思,糊里糊涂皈依,得不到用处,得不到真正好处。所以,他老人家完全讲它的意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这很重要、很重要!

  皈依,皈是回头,依是依靠。从哪里回头?从迷惑颠倒回头,依自性觉。我从今以后,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都要觉,不迷,这叫做「皈依佛」。法是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见解,我要从过去那个错误的想法、看法回过头来,要依正确的想法、看法,这叫做「皈依法」。「皈依僧」是从种种染污回过头来,我要依自性清净心,这叫皈依僧。由此可知,佛法僧三宝在哪里?在我们自性里面,是我们自性本来具足的三宝,不在外面,如果到外面去找三宝,错了。佛家常讲心外求法,那就是外道;学了佛还心外求法,这个外道叫门内外。门外的外道,那很容易看出来,这叫门内外,这不是真正的佛弟子。佛弟子一定要向自性里面去求,求什么?求觉、求正、求净。这是佛把修行的方法归纳成三大纲领,是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这个三纲是一而三,三而一,只要选定一个就成就了。

  因此,在佛门有许多的宗派,有无量的法门,这些宗派所依据的理论、方法都不一样。但是诸位要晓得,它的目标相同、方向相同,都是求究竟圆满的智慧,没有哪个宗派、没有哪个法门不是求无上正等正觉的,都是求圆满的智慧。但是它所用的方法不一样,譬如禅宗,它走的是觉门,在三大纲领里面,它选的是第一条,觉门,觉而不迷。所以,它要讲求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它走这个门;这个门快,的确是快速,但不是普通人能够修的。大家看《坛经》就晓得了,你看六祖所讲的,他接引的根基是上上根人;换句话说,上上根以下的没分。我们也想走觉门,能觉得了吗?觉不了,这个门门槛太高,爬不进去,走第二个门。

  再看看第二个,第二个是什么?正门。正门是讲的正知正见,这是教下所走的,像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这些宗派他们要念很多很多的经典,依照经典里面的开示修正自己的看法、想法,要念很多的书。这个门可以说中等以上的根性都有资格,都可以修学,但是要念很多书,时间很长。像念小学、念中学、念大学、念研究所,很长的时间,慢慢的来修正,不断的来修正,确实得到利益。所以这叫做渐门,渐修,渐渐往上修。禅宗是顿门,像我们上楼一样,他是上电梯,一下就上去了;教下是爬楼梯,一级一级往上爬,时间虽然慢,确实得利益。如果我们觉得这个路太长,我们受不了,聪明智慧也不够,念那么多经书也感觉到很困难,也没法子,念不下去,怎么办?

  还有一个门,还有一门既不必大彻大悟,也不要念很多书,这个门就简单了,所以说下下根基的人也能进去,这不可思议,下下根基的人也可以进去。这是哪个门?净门,净门修清净心。在佛教宗派里面,除了净土宗走的是这个门,密宗也走这个门,有两个宗派都走这个门。特别是净土宗,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面到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统统可以修学这个法门。这个法门的无比殊胜是从这个地方来的,太殊胜了,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也就是这个法门。

  诸位同修要知道,这三个门虽有难易不同,进去决定成就是平等的。也就是说,真正觉悟的人他的思想、见解不会有偏差,心地也不会染污,心染污他怎么会觉!正知正见的人必定是觉而不迷、净而不染;我们心地清净,一定是觉而不迷,一定是正知正见。所以,这三个门从一个门进去,其余的圆满都得到。像我们这个佛堂一样,有很多门,门虽然不一样,你不管从哪个门进来,所得到是全体的,不会只得到一部分。

  明白这个道理,才晓得三皈依是我们佛门佛弟子修学的总纲领、总方向。所以,「显密诸宗」,显教、密教,各种不同的宗派,「无量法门,皆其修行之方便」,方便就是手段,你用什么方法去修觉正净。像我们这个法门,采取的是念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个方法、这个手段来修净而不染。只要得到清净心,心清净了,一定是正知正见,一定是觉而不迷,佛给我们讲的三大纲领同时都得到了。所以佛家常讲,「归元无二,方便多门」,元是根源,元是本源,本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觉正净三宝。方法太多太多了,无量无边,所以四弘誓愿里面讲「法门无量誓愿学」。

  「故法门平等,无二无别」,这一点同修们特别要注意,选择一门就一门深入,你决定成就。法门确实是平等的,没有高下,如果说法门有高下,这个话是错误的。像我们佛堂开了这么多门,这个门哪有高下,随便从哪个门进来都一样,不能说大门进来的好,那边要差一点,没这个道理,没这个话讲的。所以说无论你是从禅、从净,或者从教、从戒律、从密进来,统统是一样的。这么多法门,佛让我们自己选择,我们适合于修学哪个法门,这个法门对我们修学很方便、很容易、很简单、不麻烦,这就很好,这个法门就最适合我们自己修。这是我们选择的标准,一定要适合自己的程度,适合自己的环境,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切都没有困难,修学起来就方便。

  学佛一定是愈学愈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比一个月好,能够做到一个月比一个月好,那我就很恭喜你。为什么?你的功夫得力了,非常得力。如果你说我一个星期比一个星期好,那我就可以说你这一生决定成佛,没话说,决定成佛。一个星期比一个星期进步,这还得了吗?这不得了!这是我们要努力的。就是我们的烦恼、习气、妄想、执着要逐渐的减轻,你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长。智慧增长,对人、对事的看法不一样了,处理起来也不相同。有很多很用功的人,我教他念《无量寿经》,一天念十遍,念了一年多来见我,他说是不一样,妄念少了,现在好像是聪明了。为什么?办事情很顺利,讲话也不会颠三倒四了,处理事情好像也很有条理;智慧现前,心清净智慧现前,你看看,一、两年效果就收到了。所以这是我们要认识清楚,一门深入。

  其次再给诸位介绍,学佛的用处,学了佛有什么好处?如果没有好处,我们学它干什么?一定要有好处。「佛法德用」,这个德跟得到的「得」是一个意思,古时候这个德是通用的,德跟得到的得是一个意思。你所得到的是什么?是「大觉」,得到的是智慧。智慧起作用,起作用就太多太多了,归纳成两大类,一类是「大慈」,一类是「大悲」,常讲大慈大悲。大慈是「利乐有情」,我快乐,我也要帮助大家都快乐,这是大慈,这是佛法的用处;大悲是「教化众生」,悲心就是怜悯心。我跟佛一样,大家跟佛也一样,我过去迷惑颠倒,得到佛法的启示,才能够恢复自性的清净光明,我得到这个好处。我看到许多同修你们还没有得到,机缘成熟了(机缘成熟就是你肯接受,肯相信、肯依这个方法去修行,机缘成熟了),我应当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大家,我们统统都能够离苦,统统都能够得到真正的快乐。

  我在美国,美国人问我,他说你学佛(他也知道佛法宗派很多),你是学哪一宗的?美国人最熟悉的是禅宗,更多人知道的,大人小孩都知道的,是中国功夫,这是外国人都知道的,一看到出家人他就想到中国功夫。我在外国,他们看到我这个样子,都觉得我的功夫是上上乘的。因为看到我六十五岁了,还是这样的精神,他说这个功夫了不起,中国功夫。我告诉他,我不是修禅宗的,我是修另外一宗的。他说什么宗?我们不能讲净土宗,净土宗讲了很麻烦,他也不会懂,我就跟他讲,我是学阿弥陀佛宗。他就问我,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我说阿弥陀佛长寿,他一听他要,他说我要长寿。我说阿弥陀佛有智慧,他也要,他不想笨头笨脑的,他要智慧;阿弥陀佛快乐,那他更要了,快乐不能不要的;阿弥陀佛清净,他说也要,四个他都要。我说那好,你就跟我学这一宗,跟我学这一宗这四样东西都得到了。这样给他们介绍,他们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接受。

  我在中国大陆我走了几个地方,在广州光孝寺,我在那里讲了六个小时;在北京佛学院,给他们讲了一个半小时;在南京、上海、常州、苏州,我到那里去统统给他们介绍佛法。大致上的内容,现在此地有个小册子,叫《认识佛教》。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听了之后非常欢喜,他说:法师,你这个佛法,到底是你说的,还是佛教本来就是这样的?我告诉他,佛教本来就是这样的,我哪有能力发明!他说:本来是这样子的,我们共产党可以接受。我说是!你们认为的佛教是冤枉的,把佛教看作迷信,佛教冤枉了。我说你应当知道,现在应该要平反才对,佛教不迷信。所以,我那个《认识佛教》的小册子,最近我收到大陆上来信,「金陵刻经处」把它印一万本,在大陆里面流通。可见得共产党欢迎佛法,并不反对佛法,共产党破除迷信,我们学佛的人赞成。我们佛法就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两条共产党也要。我在这里讲这些话,录音带不久就到大陆上,他们统统听到了。这是佛法真正的好处,真实的利益,我们知道佛法的修学目的,知道它的方法,晓得它的好处,我们才真正发心,认真努力的来勤学。

  末后有个简单的结论,「当知佛法,方便多门,不拘形式」。所以,佛对于我们的教学,实实在在讲是开了许多不同的法门,适合不同环境,适合不同的生活方式。使我们每个人,无论是过去、现在,是中国、外国,大家闻到佛法、接受佛法都能够很欢喜、很快乐的来接受,所以才开这么多的法门。不拘形式,你喜欢仪式的,有很多好的仪式;你觉得仪式很麻烦,太啰嗦了,那有什么仪式都不必要的,家里佛像也可以不供的,这么方便。这一句阿弥陀佛口里念也行,心里念也行,不拘形式。特别是持名念佛法门,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念,不必任何形式,这是最方便、最稳当,也最圆满、最快速。大家把这个讲义听完之后,你就了解了。

  「经权互用」,经是正,正规的教法;权是方便的教法,可以委曲婉转的教法。我们要问了,释迦牟尼佛教化一切众生,到底哪个方法是经?经是最主要的,所谓经典之作。上一次曾跟诸位说过《大乘无量寿经》,如果要没有听过《大乘无量寿经》,我给你们讲,你们很难理解,你们也很难接受,听过《大乘无量寿经》就不一样。经只有一种,是什么?就是《大乘无量寿经》,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佛说阿弥陀经》,只有一种;其余所开的一切法门都是权。我们看隋唐的高僧大德跟我们所讲的,他说佛讲的一切经要做一个比较,《华严》第一;《华严经》跟《无量寿经》做个比较,《无量寿经》第一;同时还说,《华严》、《法华》只是《无量寿经》的导引而已。我们才真正明了,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为我们说经讲道,他心目当中要讲的是什么?就是《无量寿经》。

  古人说《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就是小本《华严》,可以说,《大方广佛华严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是同一部经。《华严》说得详细,说得最详细,《弥陀经》说得最简单,《无量寿经》恰到好处,是中间的,中部。由此可知,真正讲到经,就是这三部,《华严》、《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是经。除这个三部之外,所有一切经典、所有一切法门、所有一切的教学都是权巧方便,诱导入这个法门而已。所谓是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归到哪里?归到净土,这是诸位要晓得的。特别我们在《华严》看到,可以说,权教最后的归宿都归到华藏世界。归到华藏世界之后,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遇到文殊、普贤,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统统归到西方净土,这个不可思议!

  从此地我们才认识这个经与权,经权互用才能够普度十法界一切佛剎无量众生。这一点希望同修们要注意到,我们在佛法大海当中,很幸运的把「经」找到了,这个不简单。我们中国的经典,归纳起来是十三经,十三经要再归纳,只有一部《易经》,《易经》是中国学术的大根大本。我们在佛法里面找到这本《阿弥陀经》,就相当于我们中国经典的《易经》,把真正的根源、根本找到了。

  「利物济生」,利是利益,物就是九法界有情的众生,救济一切众生,这是佛教教学的宗旨。「一切妄情迷执,非达佛旨者也」,妄情就是妄想,迷惑、执着这不是佛法;佛法里面没有妄想、没有迷惑、没有执着。这是首先我们把佛法认清楚,当然在此地不能细说,好在还有个小册子诸位做参考,小册子也是略说,也不是说得很详细。佛法我们认识清楚了,底下一个科题就是要认识本经,这个经要不认识,我们也无从学起,所以「认识此经」。

  这部经的经题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在这个经本,释迦牟尼佛自己说出的这个题目,这才是本经原来的题目。现在的题目叫《佛说阿弥陀经》,是翻译的人他自己编的,不是原来经题的意思,但是他翻的这个题有他的用心在。我们先讲本题,「称赞不可思议功德」,先说称赞,能称赞的不是普通人,是一切诸佛。不是阿罗汉,不是菩萨,这是我们要注意到的,不是一尊佛、两尊佛赞叹,也不是十尊佛、二十尊佛赞叹,也不是一千佛、一万佛赞叹,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赞叹。赞叹的什么?赞叹的不可思议功德,诸位要特别留意,不可思议的功德。

  「功」是什么?「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功是讲的功夫,修行的功夫。这部经里面教给我们的修功,就是执持名号,大本《无量寿经》里面给我们讲的「一向专念」,这两个本子合起来看,意思就很圆满。目的是一心不乱,用执持名号的方法达到一心不乱,这就是始觉,就不迷了,这个想法、看法就正确,这就是正知正见。同修们知道了,这一句阿弥陀佛一心称念,觉、正、净,修行的三大纲领统统在其中,圆满具足,这个不可思议。不必再要去参禅,也不必去学教,一心一意称念这一句圣号,统统圆满具足。

  「德」,德是你得到什么?「带业往生,顿超圆证」,这一句实在讲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你所得的是究竟的佛果。怎么得到的?是带业往生得到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下下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奇怪,它是一切诸佛剎土里面没有的一个绝对平等的世界。生到西方,一生到那里,我们的相貌跟佛是一样的,我们个子高矮跟他也是一样的,没有差别;我们的智慧、德能差不多也跟佛一样。所以说生到那边,等于证到八地菩萨,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一切经里头没这个说法,一切诸佛剎土里头没有这个事。所以学教的人,学多了不相信: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念了几声佛号,一下就得到这么高的果位!诸位如果要不真正去深入《无量寿经》,真的是难相信,这个法门是难信易行,修行起来容易,相信很难。

  北京黄念祖老居士常常用照相机做比喻,念佛法门是什么样的照相机?叫傻瓜照相机,无论什么人去用,一按就照下来了,张张都漂亮。其他的法门是那种很高级的照相机,我们普通人拿那个照相机,一卷三十六张,也许会照到一张好的,碰运气碰上的。为什么?它要对焦距、要对距离、要对光圈,还要对什么色温,学问可大了,有一点不对,照的相片就不理想,那就是佛讲的其他的法门。这个法门就像那个全自动的照相机,什么人都会用,一按就照出来了,这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人人都可以用的,凡是复杂不是普通人能够用的,都不能算是最好的,不能讲究竟圆满。

  所以,这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而且很短的时间就能够做到,不必很长,三年、五年就能够收到非常殊胜的效果。功夫好的人已经到生死自在,想什么时候去见阿弥陀佛就什么时候去,再想多住几年也不碍事。实在说到了这个功夫,哪有不想去见阿弥陀佛的道理!谁愿意在这个世界上受苦受难!还不想去的,那就是大慈大悲,为什么?想多带几个人去,目的在此地。还有不少有缘的同修,我们总要帮助他,多多的带几个去。这就是始觉、本觉、究竟觉,这是不可思议的功德。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是经题的下半段。一切诸佛所护、念,我们把护念分开来讲。他所护的,护是护持,护法,护法就要弘法,法要不弘,就不能算护法了,正是古德所讲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今天流通经书,是不是护法?算是护法。经书虽然印了很多,散布到全世界,大家看不懂,不能理解,还是不能相信。没有法子,还得到世界各地去讲解,把这个经典介绍给诸位,诸位听清楚、听明白、相信了,依教奉行,这才真正得到。这个事情做得也相当辛苦,尤其做的人太少,现在真正讲经的法师不多。我到北京,黄念祖老居士劝我,他说你已经讲了三十多年,不要再讲了;叫我不要再讲,讲了三十多年了。他说你应该要教学生,自己讲死了,后继无人,对不起佛教。很有道理,确实有道理。我就告诉他老人家,我说我不是不发心培养人才,我到哪里去找学生去?我找不到,学生也不愿意跟我学。一有机缘,我说我一定依教奉行,我不会辜负他老人家的好意。他要我晚年教学、写作,要我写几本书,我说好。

  我到今年才有这么个因缘,现在有五个学生跟我,有五个学生。我在美国建立一个道场,我这个道场将来准备供养十个学生,这十个学生专修净土、专弘净土。每个学生学一部经,这部经学多久?学十年。我的教学法,跟别人的佛学院不一样。今天上午我去拜访我的老师,演培老和尚,他问我最近的情况,我告诉他了,演公说你这个方法是老方法。一点没错,我是老方法,从前观宗寺,演公受教育就是这个方法。我的教学是把我讲经的录音带给学生,你去听,听了以后讲给我听。所以,十个人每个人都是老师,每个人都是学生。他上台去讲演他是学生,坐在下面都是老师,因为讲完之后,要接受每个人的批评,他去改进。一遍一遍的批评,一遍一遍的修改,一部经讲十年,改十年,他以后的成就在我之上,我不如他。

  我说我在达拉斯先培养净土宗的弘法的法师,然后如果再有能力,我再协助帮助其他宗派培养法师。我叫他们一切都能够安定,我们道场不大,足够十个人住,十个人会住得很舒服,生活安定。一切设备,我能够办得到的,我尽心尽力都把它办到。所以我们有个小图书馆,里面有十部不同版本的《大藏经》,有十部《藏经》,其他中国这些古书,是尽一切能力都在搜集。这都是供养十个人的,三藏十二部他们去悟,我买给他们悟,我老了,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不再搞这个了。他们悟了,他们讲给我听,所以我在达拉斯是当听众,不是我讲经。学生一天要讲两次,早晨讲两个小时给我听,晚上讲两个小时。晚上讲经,信徒们可以来听,上午讲经是对内的,没有信徒参加,所以这个时候有批评,甚至于有打、有骂的,一点都不客气。晚上有大家来听,就客气多了,这要尊重,要顾全面子,上午那个课是没有情面的,不顾面子。这是护持,护持是化他,「弘护如来慧命」,我们教学是用这种方法来教。

  念是自行,一切诸佛与大菩萨们,没有不念佛的。「圆证无上菩提」,自己念佛,也劝别人念佛。所以,护、念,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也是不二。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普遍赞叹,这个经典、法门之殊胜、奇妙可想而知。所以我们看了这个经题,绝对不能够含糊笼统就略过了,那就太可惜了。这个经题里面的含义无量的深广,我们从这个地方真正认识它,这是本经原来的题目。

  再看现在的经题,现在这个题目是罗什大师译作《佛说阿弥陀经》,现在的经题是这个题目。这个题目他翻得好,「深契本经宗旨」,宗旨就是修行的方法。这部经里面教给我们修行的方法,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所以罗什大师就用佛名号来做经题。这个用意非常的圆满,使那个不学、不念佛的人,看到经题也要念一句阿弥陀佛。这是译经大师无比的悲心,也是很难得殊胜的见解,直接用佛号做经题。我们把题目也略略的介绍一下。

  「佛、说、阿弥陀、经」,这要分为四个小段来介绍。先介绍「佛」,此地这个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而说的。我们在前面看到本经原本题目里面的含义,我们也能够理解到,这个佛字也可以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为什么?前面经题上说,一切诸佛之所称赞,称赞就是为大众宣讲,所以这个佛字也可说是一切诸佛,因为没有一尊佛不讲《阿弥陀经》。我们可以断定,菩萨成佛,一切菩萨成佛,也就是一切诸佛,其他的经不见得会讲,《华严》、《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是决定要讲。为什么?那是经!其余的一切经是权。权的是方便门,可说可不说,不契机就不讲,契机就讲。经是非讲不可,你才晓得这三部经的重要,这三部经是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的主要教科书,必修科目。

  第二个,「说」。「畅悦所怀也」,古德的注解都是这样注的。蕅益大师的注解很特别,确实是发明前人所未说过的,他老人家说,「众生成佛机熟,为说此法,令一切众生一生究竟成就故」。正因为这一句,印光大师才赞叹《弥陀经要解》,说即使是古佛再来,给《阿弥陀经》做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印光大师我们晓得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大势至菩萨赞叹这个话,那么蕅益大师是什么人?历史上虽然没有记载,如果根据大势至菩萨这个赞叹,我们也能够联想到,他要不是阿弥陀佛再来,那笃定是观音菩萨再来的。否则的话,说不出这样的话来,这才叫真正畅佛本怀。哪个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佛的本怀,这个很了不起。

  直截了当给我们说出来,这是给哪个众生说的?这个众生成佛的机缘成熟了,机缘就是我们今天讲机会。看看大家,你们这一生成佛的机会到了,你才遇到这个法门。遇到这个法门,恭喜你,你这一生决定成佛,过年恭贺新禧,成佛这个喜事到哪里找去?找不到的,无比的欢欣。我们这一生就要成佛了,永脱轮回,一生圆成佛道。所以,为我们说出这个法门,令一切众生,这个一切众生,上面到等觉菩萨,像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的,文殊、普贤、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下面到六道众生。我们想想,九法界众生不平等,他成佛的机会怎么会到?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

  过去我们讲这个经是真难讲,为什么?你要来问我,我也说不出所以然出来,我只能照经、照古人注解来给你讲。讲出来了,没错,总不能叫人心服口服,这很遗憾。这些年来,我讲这个三部经讲多了,讲多了就有悟处,才恍然大悟,搞清楚了。原来你们诸位同修不是凡人,这绝对不是我恭惟你,我没有资格恭惟你,是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上讲的。《无量寿经》很多同修念过,你们不是凡夫,不是凡人。你们在过去生中多生多劫,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这样的善根今天起现行,这哪里是普通人!这个话是佛在《无量寿经》上讲的。特别我们在经上看到,阿阇王子与五百长者,过去生中住菩萨道,供养四百亿佛,还没有能够发愿一向专念求生西方,你看那还不能算是善根深厚。

  你们诸位同修今天听到这个法门,就发愿要求生净土,老实念佛,那就可想而知,你们过去生中供养的诸佛如来决定超过阿阇王子。阿阇王子听释迦牟尼佛讲这个经,也只发个愿,「希望我将来成佛要像阿弥陀佛一样」;还没有想到,「我现在赶紧念佛求生西方」,还没有发这个愿,这是我们在经典上看到的。换句话说,过去生中供养四百亿佛,都不算是多善根。这样我们才真正觉悟、真正明了,今天发愿求生净土的人,他的善根深厚不可思议!所以,这个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竟,阿罗汉的能力只能看五百世,哪能够看到多生多劫!

  这是过去生中善根的成熟,现在又得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冥冥当中加持你,你才有缘分遇到这个法门。你才能信、能解、能愿、能行,能生净土,能不退成佛,统统都得到,这个难得,实实在在难得。所以,「令一切众生一生究竟成就故」,这句话里头含义深广、圆满、究竟无比,统统给我们说明,念佛这个法门决定是一生成就,是讲这一生成就。为什么?这一生我们的善根成熟了。如果这一生听到了很欢喜,还不想念,还不想求生净土,那你就跟阿阇王子一样,过去生中大概也供养四百亿佛,还不够,所以还不能发心这一生求生净土。这个一生成就是这一生成就,这一生机缘成熟,决定圆证三不退。所以,难信难解!不是像大经上所说的那么样清楚、那么样明白,我们实实在在没有法子把这桩事情向大家交代得圆满。这是经题上「说」这个字里面的大义。

  再看第三,第三个小段「阿弥陀」。「阿弥陀,此云无量,彼土导师德号,表此法实无量觉也」。阿弥陀是梵语,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所以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完全翻成中国意思就是无量觉。无量觉也就包括了真实的无量,实在讲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统统包含在这个名号里面,没有一法超越它之外,对于这一切法统统是觉而不迷。由此可知,这个名号实实在在就是我们自己真如本性的德号,西方教主他老人家,就用真如本性的名号作为自己的名号,自己名号跟十法界一切众生真如本性的德号不二。所以,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你说念西方教主的名号,行,能说得通;念自己的本觉德号也讲得通,自他不二,这就讲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由此可知,这个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佛在本经给我们解释的时候,说出两个意思,无量义里面跟我们说两个义:第一个义是无量寿,第二个义是无量光,这是略说。虽是略说,也是无量义里面最主要的一个意思,就是无量寿。诸位要晓得,如果没有寿命,所有一切无量岂不都落空了!譬如你在这个世间,你有无量的财产、有无量的眷属、有无量的权威、有无量的势力,可惜你短命,你一切无量不都落空了。所以,一切无量里面,最主要的是什么?是无量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寿命跟阿弥陀佛相等,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究竟怎么个无量?你们去念《无量寿经》就知道了。经上给我们讲,假使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证得辟支佛果,神通、智慧都像目犍连,共同来计算都计算不出来。这真是无量寿,没有法子计算。

  细心去想想,确实生到西方有这么长的寿命,所以那个世界我们才可以肯定的说是真实的。我们这个世界是假的,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为什么?我们眼前一切的一切,包括这个身体,都不是自己的,剎那剎那在变化,没有一样是自己的。诸位住在这一个地方,还不太容易觉察,我的感受比你们要深得多。我从七七年就在国外到处讲经,每个地方顶多只住一个月,那是住得很长了。住几天又要走了,再住几天又走了,在感觉里面没有家,我都是在旅行,今天到这一站,明天到那一站;换句话说,什么都不是自己的,自己什么都没有。连身都做不了主,身也没有了,才真正体会到《金刚经》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点都不错。唯独到极乐世界,你有无量寿,你有真正永远常住的一个地方,那才是个真正的家。这个家你只能住一天、两天,是旅馆。我到这里住十四天,再到香港住三天,再到台湾住一个月,又到美国,这里住一个星期,那里住几天,这一年就没有了,到处都是住旅馆。所以,我的感触跟你们不一样。

  到西方世界不但寿命无量,智慧、神通、道力、依报、正报,依正庄严,不但佛说法,你一到西方极乐世界你也说法,佛度众生,你也度生。所有一切功德没有一样不称性,既称性了,一一无量,这才是阿弥陀名号里面所含的真义。这个名号,诸位要想详细的知道,就很难了。为什么?这部经的题目既然是这几个字,这是题目,经文是文章,文章就是解释题目的,那你就要把全经理解,这个名号的意思就知道个大概了。还够不够详细?不够详细,再要详细了解它,你就要去研究《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还不够详细,因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无量寿经》的注解;一部三藏经典,又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注解。好了,这个无量寿的意思无有穷尽!

  无穷无尽的意思就是自己的性德,就是自己真心里面本来具足的。我们学佛想求的就是求这个,想证的就是证这个,想得到的就是得到这个。今天诸佛以这个法门,以这个德号教给我们,确实如佛祖所说,诸佛如来把他自己亲证究竟圆满的极果,极是到了顶点,这个果报,给我们做修行的因缘。因赅果海,果彻因源,所有一切法门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所以,这个法门称为第一法门,道理就在此地。

  再看末后,「经」,这个字又称为「契经」。经这个字是中国字,梵语称为「修多罗」,含义也很多。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对于古圣先贤的教训尊称为经,像我们现代人所讲的真理,意思相接近。它的性质是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才能够用这个称呼。时间,三千年前佛所讲的东西适合大众,大家依教奉行,都能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三千年后今天我们遇到了,依教奉行也能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超越时间。空间,古印度人学习,以后传到中国人学习,由中国传到外国人也学习。依照这个理论方法去学习的,统统都可以得到破迷开悟,都能够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超越了空间。超越时空才能称之为经典。

  佛经称为契经,意思更深。它必须要契合真理,佛法讲的真理,就是诸佛所证得的真如本性,诸法实相,一定要契合,合理。其次要契机,机是什么?我们众生的根机,适合于我们的程度,适合于我们的意识形态,适合于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修学起来不困难,很容易就能够达到目标,这个样子才能称之为契经;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

  又具有「贯摄常法」这四个意思。这四个意思在讲席当中常常介绍的,古今大德们注解佛经也多半用这四个字来解释。「贯」是贯穿的意思,也就是说它的文字、它的理论有体系,有条不紊,我们今天所谓符合科学的精神与方法,这就是贯这个字的意思。「摄」是摄受,摄受比贯的力量强大。摄受是能摄受人心,你不去接触它则已,接触之后你会依依不舍,它有一股力量像磁铁一样,把你吸住了,有这种力量。换句话说,经典愈读愈欢喜,愈学愈舍不得放下,从你今天开始学习一直到你成佛,这个兴趣永远是那么样的浓厚,不会使你厌倦。不像世间的书,世间书也有好书,有摄受的能力,但是念的遍数太多了就不想念了,就没有意思了;念个十遍、八遍,一百遍、两百遍,还有味道,再念就没有味道,趣味不浓了。什么报纸、杂志,看一遍不想再看第二遍,那更不必说了,那摄的能力完全都没有。就是你看了还想看,听了还想听,这就是这个字的意思。

  所以这个经实在讲,我讲过很多遍,讲不厌!诸位同修听我讲这个经,同样听这部经听不厌。为什么讲不倦、听不厌?遍遍都有新意思。你要不相信,就把我刚才所讲的,跟上一次在此地讲的《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有「佛说无量寿」,我讲过「佛说」,我今天在此地也讲了「佛说」,你去听听看,跟上次讲的不一样,不相同。遍遍不一样,那个味道就浓了;遍遍都一样就不要讲了,我讲也辛苦,也厌倦了。像老师在学校教学生,教一年级的,年年教一年级,年年就拿这个课本,拿这本笔记,教了几年枯燥无味,上课都受罪。我们讲经同样是这么一个经典,天天讲,年年讲,永远讲不厌,永远听不倦,这不得了,这个教科书很特别。从一年级到五十一年级,都念这一本,很特别,这是摄。

  「常」就是我们讲的真理,永远不变,这叫常,超越时空,这才是常,它不变。「法」是方法、是原则,只要依照这个方法、依照这个原则去修学,你决定成就。一切菩萨如果不依照这个方法,不能成佛。也许同修听了会觉得我讲得很奇怪,你怎么敢这么武断?其实不是我武断,我也不够资格说这个话,你去念《华严经》就晓得了,华严会上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就明了了!证到地上菩萨了,从初地到等觉十一个位次,这十一个位次的菩萨修什么法门?修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我们才晓得,一切菩萨不修这个法门不能成佛。所以,文殊、普贤尚且发愿求生净土,那还有什么话说!

  这是介绍这四个意思,除这四个意思,还有「诸多妙义,如华严疏说」。诸位再要看多的意思,你去看看《华严经疏钞》,清凉大师解释得很多,解释得很透彻。除《华严疏钞》之外,还有《大智度论》里面也说得很详细,也说得很多,《大智度论》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注解,龙树菩萨所注的。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把经题跟诸位介绍出来了,明天我们就把本经的内容概略介绍,就要介绍到经文了。谢谢诸位。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